语病中的两面对一面或一对多

高考语文病句辨析之“两面对一面”或者“一对多”

例1(浙江卷20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网络时代到来以后,争鸣性质的学术文章,更强调要得到作者本人认可的文本为学术争论的起点。

B. 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C. 最近,国家发改委下调了青霉素、罗红霉素等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的药品,平均降幅是调整前规定价格的21%。

D. 由于核废料衰变缓慢,所以一旦发生地质变动,或者因建筑,地铁建设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核废料泄露事件,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例2(2014辽宁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一切儿童文学作品都应该永远持着守护童年的立场,遵循儿童思维发展规律,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爱与希望,传递古老传统中的善与美。

B.在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我们是否能够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关系到我省经济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全省人民的福祉,就必须防止“精神懈怠”。

C.自从实施飞行员培训计划后,学员报名十分踊跃,有航空爱好者,有想开飞机节省时间的企业家,还有一些家长想给孩子增加一项实用技能。

D.今年,辽宁农信继续推进“阳光信贷工程”,致力于为农户打造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信贷绿色通道,切实解决广大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例3(2013全国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为了应对消费需求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必须把改进服务提到与研发新产品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B.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C.在90后的青少年中,科幻迷越来越多,这显示了科幻文化正在崛起,是对长久以来孩子们缺失的想象力的呼唤。

D.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长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的传承。

找出下面语病中的问题:

1、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能否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困难,关心群众疾苦。

2、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意识的人才。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项:

A、居住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居民的心情。

B、一部作品是否真实,不在于它“如实地”描写了事实或现象,而在于它通过生活现象的描写反映了生活的真实面貌。

C、检查一个作家的主观愿望即其动机是否正确,是否善良,不是看他的宣言,而是看他的行为(主要是作品)在社会大众中产生的效果。

D、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E、1997年高考卷第6题C项:储蓄所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认真看待下面两句:

1.票价决定他们是否乘坐汽车

2.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是干部衡量自己工作的好坏

3、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

高考语文病句辨析之“两面对一面”或者“一对多”

例1(浙江卷20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网络时代到来以后,争鸣性质的学术文章,更强调要得到作者本人认可的文本为学术争论的起点。

B. 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C. 最近,国家发改委下调了青霉素、罗红霉素等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的药品,平均降幅是调整前规定价格的21%。

D. 由于核废料衰变缓慢,所以一旦发生地质变动,或者因建筑,地铁建设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核废料泄露事件,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例2(2014辽宁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一切儿童文学作品都应该永远持着守护童年的立场,遵循儿童思维发展规律,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爱与希望,传递古老传统中的善与美。

B.在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我们是否能够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关系到我省经济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全省人民的福祉,就必须防止“精神懈怠”。

C.自从实施飞行员培训计划后,学员报名十分踊跃,有航空爱好者,有想开飞机节省时间的企业家,还有一些家长想给孩子增加一项实用技能。

D.今年,辽宁农信继续推进“阳光信贷工程”,致力于为农户打造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信贷绿色通道,切实解决广大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例3(2013全国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为了应对消费需求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必须把改进服务提到与研发新产品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B.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C.在90后的青少年中,科幻迷越来越多,这显示了科幻文化正在崛起,是对长久以来孩子们缺失的想象力的呼唤。

D.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长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的传承。

找出下面语病中的问题:

1、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能否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困难,关心群众疾苦。

2、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意识的人才。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项:

A、居住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居民的心情。

B、一部作品是否真实,不在于它“如实地”描写了事实或现象,而在于它通过生活现象的描写反映了生活的真实面貌。

C、检查一个作家的主观愿望即其动机是否正确,是否善良,不是看他的宣言,而是看他的行为(主要是作品)在社会大众中产生的效果。

D、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E、1997年高考卷第6题C项:储蓄所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认真看待下面两句:

1.票价决定他们是否乘坐汽车

2.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是干部衡量自己工作的好坏

3、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


相关内容

  • 18 病句题备战技巧
  • 病句题备战技巧 高考必考的六大语病 ● 语序不当 ● 搭配不当 ● 结构混乱 ● 成分残缺或赘余 ● 表意不明 ● 不合逻辑 ● 语序不当 ⏹ 关联词位置不当 ◆ 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 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 要是一篇作品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 ...

  • 一面对两面病句辨析
  • 一面对两面病句辨析 基础试题 02-16 0714 一面对两面病句辨析 源自 高考语文 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病句吗? 1.学生素质的高低对他们走出校门适应社会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教育的根本. [学生为什么会误判,原因可能是对隐性"两面"词语&qu ...

  • 病句专题之搭配不当
  • 病句专题之搭配不当 病句专题学案(2)--搭配不当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 B.老百姓对一个政党评价的好坏,最大的因素就是腐败.对病人来说,治不好肿瘤保不 ...

  • 2016年全国中考语文病句题汇编(含答案)
  • 2016年全国中考语文病句题汇编 1.[福建省南平市]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经调查,"8·12"天津港爆炸事故原因是瑞海公司违规经营.违规储存危险货物以及安全管理极其混乱造成的. B.面对叙利亚小难民艾兰伏尸海滩的照片,使欧洲一些国家终于松口,允许更多难民 ...

  • 病句之搭配不当学案答案
  • 病句之搭配不当学案 搭配不当类型: 1.主谓搭配不当 2.动宾搭配不当 3.主宾搭配不当 4.修饰成分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5.一面同两面搭配不当 6.关联词搭配不当 一.主谓不搭配 主谓搭配不当.主要表现为谓语不能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由联合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不搭配. 例 1.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 ...

  • 病句修改选择题专项训练
  • 病句修改选择题专项训练 [常见病句类型]病句修改的前提是必须明确造成病句的原因.一般说来,病句有以下几种: 1.句子成分残缺.如主语残缺.宾语残缺.修饰语残缺等. 例:从他的发言里,给了我很大启发.(主语残缺) 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树立起不畏困难.(缺宾语) 2.成分搭配不当.如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 ...

  • 常见病句类型总结
  • 病句复习注意: 1.答题时我们一要审清题干,是选"有语病"的一句,还是选"没有语病"的一句,明确四个选 项的句子,"有语病"的多,还是"没有语病"的多. 2.要全神贯注地通读句子,看到长句子,划主干即可. 病句类型及例句 ...

  • 病句分类 表意不明5
  • 表意不明专项训练 1. 作为学生会主管体育的委员,他竟未按学生会的决定,把比赛日期告诉对方,以致产生了误会. 2. 今年一年到杭州观光旅游的人数现在就差点不到九十万零六千人,而去年一年到这里看钱塘潮的总人数仅为十六万八千人. 3. 处在明末那种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局势,有人认为是崇祯皇帝朱由俭刚愎自 ...

  • 高中语文答题公式病句修改技巧
  • (1)某句话在文中作用 1.文首 开编点题 渲染气氛(散文) 埋下伏笔(记叙类散文) 设置悬念(小说) 为下文做铺垫 总领下文 2文中 承上启下 总领下文 总结上文 3文末 点明中心(散文) 深化主题(记叙) 照应开头(议论,记叙,小说) (2)修辞手法的作用 1...句子本身作用 2....结合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