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回忆创业惨痛经历:为学校一口气喝下两斤白酒

2013年07月10日 03:11

来源:新京报 作者:吴敏

分享到:更多

0人

560人参与249条评论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创始人俞敏洪。他说,自己给新东方定下的意义并不大,就是做一个“垫脚石”,学生跨不过去的时候,新东方让他跨过去。图/CFP

他有一个大学梦,为了圆梦,身为农村孩子的他连续参加3年高考,终于考上北京大学英语专业;

他有一个留学梦,为了圆梦,身为大学老师的他校外兼职培训,被学校处分后被迫辞职;

他为了生计,用一间破败的教室办起了英语培训机构,成为新东方学校的创始人;

他又用失败换来的经验,圆了数不清的年轻学子的留学梦。

如果梦想是光,俞敏洪将自己的梦想,照进了别人的现实,又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抱负。

如果追梦的过程是攀登,俞敏洪的追梦之旅总是那么曲折离奇,风景别样,但他仍然锲而不舍。

他曾说,蜗牛只要爬到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所收获的成就,跟雄鹰是一样的。

无论梦想的路上有多少险阻,他一直相信,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1990年,身边的同学们纷纷出国时,28岁的英语教师俞敏洪离开北大,两手空空,创办了“新东方”。

23年后,当一部名为《中国合伙人》的电影上映,讲述三个年轻人创办英语培训学校取得成功的故事时,俞敏洪创办的“新东方”,已经圆了无数学子的留学梦。

电影与学校,剧本与现实,就在影迷们在两者间热心勾连时,恐怕想不到,当年俞敏洪寄托在那所校舍里的梦想,只是为了养活老婆孩子。

“总要找点活干。”俞敏洪说,一路走下去,不是因为坚强,而是因为别无选择。

梦想出国

兼职打工被迫离开北大

最初,俞敏洪并没想到会成为别人留学梦的“垫脚石”。

1988年,当看到身边的同学一个个出国时,还在北大当英语老师的俞敏洪,也萌生了出国的想法。彼时,俞敏洪也获得了不少大学的Offer,但提供奖学金最多的学校,也仅能提供四分之三奖学金,还差几千美元。

在“万元户”都少见的上世纪80年代,几千美元是一笔巨款。为了筹到这笔钱,俞敏洪在校外做起了兼职培训捞外快。正在他憧憬留学大洋彼岸时,事情“败露了”。

1990年秋天,北大给了俞敏洪通报处分,并在校园广播和著名的三角地橱窗里高调宣布了处分决定。曾任新东方副校长的李力说,他在北大20多年,从没有遇到过大喇叭广播处分决定的情况。

离开了北大,俞敏洪彻底没有了生活来源。为了养活老婆孩子,他决定下海。

虽然留学失败,俞敏洪却对出国考试和流程了如指掌,对英语培训也十分熟悉,他决定加入培训行业。

俞敏洪找到曾经讲过课的民办大学——东方大学,借用东方大学的牌子办英语培训部,每年交15%的管理费。借块牌子还能白拿钱,东方大学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俞敏洪在中关村[2.52% 资金 研报]二小租了间平房当教室,那是一间10平米、漏风漏雨的屋子。外面支一张桌子,再放把椅子,“东方大学英语培训部”正式成立,员工只有两个人——他是一把手,妻子打下手。

开班初期生源少,俞敏洪常常一个人骑车,拎着糨糊桶,满大街贴招生广告。冬天里,俞敏洪手中的糨糊经常冻成一块,不贴广告的时候,他就和妻子待在“教室”里虔诚守候,盼着来报名的学生。

为了学校

一口气喝下两斤白酒

第一天开张,只来了两个学生。看见只有俞敏洪夫妻俩,破桌子,破椅子,破房子,报名册上干干净净,两个学生满脸狐疑。俞敏洪见状连忙推销自己,好说歹说让两个学生交了钱。

夫妻俩正高兴,两个学生又回来了。他们心里不踏实,把学费又要了回去。

接下来的星期六[1.83% 资金 研报],又来了三个学生,十分爽快地扔下钱走了,“1000多块啊!一天的工夫,是我在北大教书四个月的工资啊!”俞敏洪说,虽然白天已经数清楚了,但晚上回家后,两口子还是把钱摊出来数,一边数着带角币的散钱,一边感叹,“来三个了,来三个了。”

俞敏洪还是担心,虽然很多学生来,但看过报名册就都走了,是不是觉得报名的人少,担心自己是骗子?第二天,他在托福、GRE的报名册上各填上30个假名字,造成从第31个开始招生的假象。

学生们终于相信他不是骗子了。

身份的转型并未让俞敏洪立刻适应市场竞争。创业早期他请人贴广告,阻碍别人招生,对手雇人把贴广告者捅伤。俞敏洪报警,警察说,事太小,杀人的案子都处理不过来。

“打听后我才知道,人家(竞争对手)早就疏通关系了。”俞敏洪说,问题终归要警察解决,可自己一个警察也不认识,就到刑警大队门口蹲点,后来找到一个慈眉善目的警察,请人家在旁边的饭店喝酒,警察又把大队长和政委拉出来一起吃午饭。

“我不知道跟他们怎么说话,只好一个劲说‘大哥喝’,‘大哥喝’”,俞敏洪当天一口气喝了两斤白酒,送到医院抢救了6个小时才抢救过来。

抢救过来后,俞敏洪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不干了,我要关掉学校。”

为了生计,第二天,他又背上背包去上课。俞敏洪说,新东方那句“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校训,就酝酿于从北大出来后的这一阶段。

助人圆梦

“后悔让新东方上市”

随着中国留学浪潮在九十年代日渐高涨,俞敏洪独特的教学在出国培训领域中异军突起。1995年,新东方年收入超过千万元。

此时,俞敏洪已经可以去留学了,不用再担心经济问题。但他发现,已经抛不下新东方这个帮助别人实现出国梦的事业,更想做一点有意义的事。

他说,自己给新东方定下的意义并不大,就是做一个“垫脚石”,学生跨不过去的时候,新东方让他跨过去。

一个人很难做出“意义”,这一年,俞敏洪赴美邀请了同学徐小平和王强。此后直到上市前的若干年,新东方成为一个奇特的图腾,“红宝书”,“假姨(GRE)”成为大学生日常问候和调侃中必不可少的词汇。“你能感觉到学生从你这儿学后得到高分,得到奖学金出国的那种喜悦。”俞敏洪说。

梦想是一回事,把它做成一门大生意,是另一回事。

俞敏洪曾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新东方上市的后悔。他说,上市就要对股东负责,就要追求规模和利润增长。而扩张之后的质量如何保证?

多次到访欧洲的俞敏洪,对巴黎的咖啡馆充满羡慕。他说,很多500年、800年的咖啡店现在还开着,规模没有变化,但经营者祖辈相传,充满了幸福感和骄傲感。

“想一下,如果咖啡店以每年20%的速度扩张,会变成什么样?整个巴黎都应该是同一家咖啡店了。”俞敏洪说,这感觉太荒谬了。

俞敏洪的下一个梦想,是建一所真正的非盈利私人大学,有全球最好的师资,提供最好的教育。

■ 同题问答

1、25年前你在做什么?那时候你的梦想是什么?

在北大时梦想就是出国,去美国名牌大学读书。出了北大很长一段时间也这么想,做了新东方后也一度想把它关掉出国。

2、作为一个成功者,你人生最大的失败是什么?

最失败的就是让新东方上市。其他都还好。这个失败从另一个意义上说也是成功,没有上市也没有这么多关注。

3、有什么话是你深信不疑并且最想教给孩子的?有什么话是你曾经深信不疑如今不以为然的?

类似于做个好人,做个善良的人,我会跟孩子强调。没有不以为然的,“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一直用到今天,现在仍然深信,这是人生的支撑点。

4、是否有过放弃或不思进取的时候?如何度过那段艰难时光让自己继续前行?

有很多次。后来发现放弃会更糟。比如我之前说的新东方上市后想把它关掉。就像孩子惹你生气,你说这不是你的孩子,但最后他还是。

2013年07月10日 03:11

来源:新京报 作者:吴敏

分享到:更多

0人

560人参与249条评论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创始人俞敏洪。他说,自己给新东方定下的意义并不大,就是做一个“垫脚石”,学生跨不过去的时候,新东方让他跨过去。图/CFP

他有一个大学梦,为了圆梦,身为农村孩子的他连续参加3年高考,终于考上北京大学英语专业;

他有一个留学梦,为了圆梦,身为大学老师的他校外兼职培训,被学校处分后被迫辞职;

他为了生计,用一间破败的教室办起了英语培训机构,成为新东方学校的创始人;

他又用失败换来的经验,圆了数不清的年轻学子的留学梦。

如果梦想是光,俞敏洪将自己的梦想,照进了别人的现实,又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抱负。

如果追梦的过程是攀登,俞敏洪的追梦之旅总是那么曲折离奇,风景别样,但他仍然锲而不舍。

他曾说,蜗牛只要爬到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所收获的成就,跟雄鹰是一样的。

无论梦想的路上有多少险阻,他一直相信,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1990年,身边的同学们纷纷出国时,28岁的英语教师俞敏洪离开北大,两手空空,创办了“新东方”。

23年后,当一部名为《中国合伙人》的电影上映,讲述三个年轻人创办英语培训学校取得成功的故事时,俞敏洪创办的“新东方”,已经圆了无数学子的留学梦。

电影与学校,剧本与现实,就在影迷们在两者间热心勾连时,恐怕想不到,当年俞敏洪寄托在那所校舍里的梦想,只是为了养活老婆孩子。

“总要找点活干。”俞敏洪说,一路走下去,不是因为坚强,而是因为别无选择。

梦想出国

兼职打工被迫离开北大

最初,俞敏洪并没想到会成为别人留学梦的“垫脚石”。

1988年,当看到身边的同学一个个出国时,还在北大当英语老师的俞敏洪,也萌生了出国的想法。彼时,俞敏洪也获得了不少大学的Offer,但提供奖学金最多的学校,也仅能提供四分之三奖学金,还差几千美元。

在“万元户”都少见的上世纪80年代,几千美元是一笔巨款。为了筹到这笔钱,俞敏洪在校外做起了兼职培训捞外快。正在他憧憬留学大洋彼岸时,事情“败露了”。

1990年秋天,北大给了俞敏洪通报处分,并在校园广播和著名的三角地橱窗里高调宣布了处分决定。曾任新东方副校长的李力说,他在北大20多年,从没有遇到过大喇叭广播处分决定的情况。

离开了北大,俞敏洪彻底没有了生活来源。为了养活老婆孩子,他决定下海。

虽然留学失败,俞敏洪却对出国考试和流程了如指掌,对英语培训也十分熟悉,他决定加入培训行业。

俞敏洪找到曾经讲过课的民办大学——东方大学,借用东方大学的牌子办英语培训部,每年交15%的管理费。借块牌子还能白拿钱,东方大学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俞敏洪在中关村[2.52% 资金 研报]二小租了间平房当教室,那是一间10平米、漏风漏雨的屋子。外面支一张桌子,再放把椅子,“东方大学英语培训部”正式成立,员工只有两个人——他是一把手,妻子打下手。

开班初期生源少,俞敏洪常常一个人骑车,拎着糨糊桶,满大街贴招生广告。冬天里,俞敏洪手中的糨糊经常冻成一块,不贴广告的时候,他就和妻子待在“教室”里虔诚守候,盼着来报名的学生。

为了学校

一口气喝下两斤白酒

第一天开张,只来了两个学生。看见只有俞敏洪夫妻俩,破桌子,破椅子,破房子,报名册上干干净净,两个学生满脸狐疑。俞敏洪见状连忙推销自己,好说歹说让两个学生交了钱。

夫妻俩正高兴,两个学生又回来了。他们心里不踏实,把学费又要了回去。

接下来的星期六[1.83% 资金 研报],又来了三个学生,十分爽快地扔下钱走了,“1000多块啊!一天的工夫,是我在北大教书四个月的工资啊!”俞敏洪说,虽然白天已经数清楚了,但晚上回家后,两口子还是把钱摊出来数,一边数着带角币的散钱,一边感叹,“来三个了,来三个了。”

俞敏洪还是担心,虽然很多学生来,但看过报名册就都走了,是不是觉得报名的人少,担心自己是骗子?第二天,他在托福、GRE的报名册上各填上30个假名字,造成从第31个开始招生的假象。

学生们终于相信他不是骗子了。

身份的转型并未让俞敏洪立刻适应市场竞争。创业早期他请人贴广告,阻碍别人招生,对手雇人把贴广告者捅伤。俞敏洪报警,警察说,事太小,杀人的案子都处理不过来。

“打听后我才知道,人家(竞争对手)早就疏通关系了。”俞敏洪说,问题终归要警察解决,可自己一个警察也不认识,就到刑警大队门口蹲点,后来找到一个慈眉善目的警察,请人家在旁边的饭店喝酒,警察又把大队长和政委拉出来一起吃午饭。

“我不知道跟他们怎么说话,只好一个劲说‘大哥喝’,‘大哥喝’”,俞敏洪当天一口气喝了两斤白酒,送到医院抢救了6个小时才抢救过来。

抢救过来后,俞敏洪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不干了,我要关掉学校。”

为了生计,第二天,他又背上背包去上课。俞敏洪说,新东方那句“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校训,就酝酿于从北大出来后的这一阶段。

助人圆梦

“后悔让新东方上市”

随着中国留学浪潮在九十年代日渐高涨,俞敏洪独特的教学在出国培训领域中异军突起。1995年,新东方年收入超过千万元。

此时,俞敏洪已经可以去留学了,不用再担心经济问题。但他发现,已经抛不下新东方这个帮助别人实现出国梦的事业,更想做一点有意义的事。

他说,自己给新东方定下的意义并不大,就是做一个“垫脚石”,学生跨不过去的时候,新东方让他跨过去。

一个人很难做出“意义”,这一年,俞敏洪赴美邀请了同学徐小平和王强。此后直到上市前的若干年,新东方成为一个奇特的图腾,“红宝书”,“假姨(GRE)”成为大学生日常问候和调侃中必不可少的词汇。“你能感觉到学生从你这儿学后得到高分,得到奖学金出国的那种喜悦。”俞敏洪说。

梦想是一回事,把它做成一门大生意,是另一回事。

俞敏洪曾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新东方上市的后悔。他说,上市就要对股东负责,就要追求规模和利润增长。而扩张之后的质量如何保证?

多次到访欧洲的俞敏洪,对巴黎的咖啡馆充满羡慕。他说,很多500年、800年的咖啡店现在还开着,规模没有变化,但经营者祖辈相传,充满了幸福感和骄傲感。

“想一下,如果咖啡店以每年20%的速度扩张,会变成什么样?整个巴黎都应该是同一家咖啡店了。”俞敏洪说,这感觉太荒谬了。

俞敏洪的下一个梦想,是建一所真正的非盈利私人大学,有全球最好的师资,提供最好的教育。

■ 同题问答

1、25年前你在做什么?那时候你的梦想是什么?

在北大时梦想就是出国,去美国名牌大学读书。出了北大很长一段时间也这么想,做了新东方后也一度想把它关掉出国。

2、作为一个成功者,你人生最大的失败是什么?

最失败的就是让新东方上市。其他都还好。这个失败从另一个意义上说也是成功,没有上市也没有这么多关注。

3、有什么话是你深信不疑并且最想教给孩子的?有什么话是你曾经深信不疑如今不以为然的?

类似于做个好人,做个善良的人,我会跟孩子强调。没有不以为然的,“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一直用到今天,现在仍然深信,这是人生的支撑点。

4、是否有过放弃或不思进取的时候?如何度过那段艰难时光让自己继续前行?

有很多次。后来发现放弃会更糟。比如我之前说的新东方上市后想把它关掉。就像孩子惹你生气,你说这不是你的孩子,但最后他还是。


相关内容

  • 实习总结调查报告6
  • 山东**大学 睿达汽车服务公司实习总结 院(系)别 ** **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 ** 指导教师 成 绩 二○一一年五月 一.公司简介 济南睿达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由大学生艰苦创业而成,总店位于阳光舜城.是一家集汽车快修保养.美容贴膜.精品百货.钣金喷漆.保险理赔 ...

  • 我的创业失败经历
  • □舒畅 生意 就在我到处寻找产品时,一个我在 戒 寻找 别看市场上的产品成千上万,临到真正去甄选自己适合做的产品时,却又找不到几个了.大品牌.成熟品牌早已被那些市场先入者拿走了经销权,要想从别人嘴里撬走奶酪可不是一件容易事:而那些不知名的产品要想打开市场,没有一定的实力和厂家的支持配合简直比登天还难 ...

  • 一个饭店服务员的日常见闻
  • 我在职业高中三年级毕业时,因为学年成绩一直很优秀,最终,和另外两名同年级的学生,被学校推荐保送到外地的一所大学就读学习,可是只有我选择了放弃继续学习深造的这个机会,因为,家里面只有我妈妈一人,一天三班倒的辛苦上班工作赚钱,供我念书吃饭穿衣,我父亲在我出生前半个月吧,(他是4.23号出的事,我是5.9 ...

  • 二战侵华日军制造的又一惨案:3天杀死3万人
  • 即使是在半个多世纪后,那如同刻进心底的惨痛记忆仍然会刺痛心灵. 记者在厂窖惨案发生地--益阳市南县厂窖镇采访,当听到从当年日军刺刀下逃生的幸存者,叙述那些恐怖的日子时,仍然觉得不可思议--那到底是人间还是地狱?人怎么可以这样泯灭自己的良知,去屠杀自己的同类? 幸好,我们还有幸存者来见证历史.可是,这 ...

  • 光棍节对女朋友说的话
  • 光棍节最痛苦的不是身为光棍,而是沦为光棍;光棍节最可笑的不是没有女朋友,而是失去女朋友。 --------- “我们分手吧,这不是人过的日子!” --------- “现在我对你很失望,好自为之” 这是昨天晚上我和我女朋友的手机收到的信息,上面那条是我收到的,下面那条看口气这么牛肯定也是我说的。更牛 ...

  • 考试的惨痛经历
  • 考试的惨痛经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30 进入教室,8点就要考试了,赶紧占个靠后的位置. 7:40 已经把所需的公式写在桌子上,提前准备,百战不殆. 7:50 老师进教室,原来是四大名捕之一的谭" ...

  • 那些曾经历惨痛失败的名人
  • 那些曾经历惨痛失败的名人 Failure isn't the end, unless you let it be. Don't believe me? Here are 5 people who lived through failure before going on to become name ...

  • 来匆匆去也匆匆[散文欣赏]
  • 像是一场没有预告的暴风雨,把我装满整个瓶子的记忆吹倒 玻璃瓶塞也在瞬间弹出,那些零碎的记忆飘散在空中 对着我笑 我看到那稚嫩的笑脸.开心的泪滴.学习的朝气 炎热烈空下坚毅的身躯,流言蜚语下坚定的信念 全部飞向远处,想要伸出去抓住的手也瞬间僵住(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任凭大滴 ...

  • 从电影[中国合伙人]看陈可辛导演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
  • 摘 要:陈可辛善于捕捉生活化的镜头来对生活的细节加以细腻的表现,从而达到讲述丰满而又真实的生活故事的目的,含蓄的表达对逝去生活的看法,带有浓郁的怀旧色彩.本文首先明确了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内涵,接着对著名导演陈可辛的电影<中国合伙人>的分析,认为它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主要表现在人物形象的选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