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全球化

曲折的文化统一道路

全球化的浪潮不仅在全球经济上表现突出,同样在文化领域同样有着它的身影。我认为全球化最根本的受益者应该是发达国家,因为全球化合作发展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只是在依附发达国家而发展。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是低价劳动力和低成本的出口品,而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的却是技术型产品。从经济上说,如果没有真正意义的合作那么吃亏的始终是发展中国家。可见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与国力做后盾,经济间的全球化统一是不公平的。那么在意识形态领域、在文化方面就更不可能出现所谓的全球化统一。只可能是强国的文化向弱国的文化输入。马克思在全球化中提到全球化趋势从根本上说源于经济上的必然性,它是资本的无限增殖和扩张本性的外在表现。所以在说到全球化文化的统一时就必然要提到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方面的强大扩张。

正是基于资本主义国家难以超越的优势我认为阻碍文化统一的因素有:政治因素(利益因素)、恐怖主义因素、文化消失因素。

政治因素的深层次含义就是利益因素,这是一个能够动用战争机器的国家与国家间的利益冲突。“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这句话是生意场上所信奉的。利益的驱使以及巨大诱惑使许多不可能变为了可能。他能颠倒黑白颠倒是非,比如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发生就是美国盯上了伊拉克的石油。这不是正义的战争,也不是为了保护什么所谓的人权,而是赤裸裸的资源掠夺。是肥肉、有利益可赚取的活动就会引来竞争,而各个国家都在利用着自己的优势

来赢得竞争。国家的利益就是国家内全体人民的利益,就是商人的利益。在政治与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的今天,往往政治目的的背后隐藏着经济利益。文化的有利传播与发展需要的是什么?需要的就是国家的支持。一个国家如果连吃饭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的话,怎么还可能进行文化传播呢?进而让文化全球统一呢?文化的发展带来的贡献是远远不及商业经济腾飞所带动的GDP的增长的。所以国家高层为了发展国家通常是不会将文化摆在首要位置,吸引外资则是最好的办法。外商的到来不但可以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样会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再往大的说可以解决当地的社会稳定。基于商业所带来的巨大好处,所以政府与国家会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投资或者立法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我国沿海所设立的深圳特别经济特区就是为了经济发展而在法律上给予了诸多特别优惠和特别照顾。地方经济的发展成了国家发展的强心剂。如果当时我们将中国文化作为主打的话,相信是不会取得现在的成就的。相比之下为了维护文化传播而制定的法律法规就要少的多,保护文化就更不用提了。如前几年韩国将我们的端午节注册成该国的节日一事,就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在文化保护工作上的疏忽。我国也提出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论在何时,政治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始终是大于文化发展的。所以阻碍文化统一的一个因素就是经济利益因素。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阻碍因素是恐怖主义因素。自从2001年9月11日后,反恐成了一个使用度极高的词汇。虽然说恐怖主义遍布全球,但最让美国人恨之入骨的是伊斯兰极端恐怖分子。911恐怖事

件的滋生地就是在伊斯兰世界。文化的教育因素众所周知,但文化同样可以给人灌输某种思想。这种思想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极端的。恰巧就有些人利用文化向人们灌输了极端主义思想,造就了极端恐怖分子。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会给人灌输极端的思想,但少数的极端思想仍然阻止了一个文化的传播。他扭曲了文化本身所包含的好的意义,将文化加以改造变成了为自己利用的工具。再者,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影响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强势文化会同化弱势文化,随之而带来的就是文化上的起伏导致的民族或者国家的动荡。世界上有很多不是伊斯兰国家的人受到了伊斯兰文化影响后抛弃自己国家的文化和信仰。应该说恐怖主义因素影响文化的现象是在最近几年才出现的。

最后一个阻碍文化统一的因素是文化消失因素。正如老师PPT上所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西方文化,现在成了中国文化的特指。沙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伊斯兰的发源地,现在伊斯兰文化的中心是伊朗,就象社会主义的中心在中国一样。佛教源于印度,现在在印度几乎不存在了,倒是泰国成为佛文化的象征。2004年1月,英国《卫报》一篇文章称,现在世界上大约有近3000种少数民族语言,然而,每隔一个月,丧钟就要为其中的一种鸣起。在目前全世界6000种文化中,有4000至5000种是土著文化,面对汹涌的全球化浪潮,它们正濒临灭绝。文化的消失虽然还没有到让我们恐慌的地步,但一种文化的消失会是一种灭绝,在地球上再也不会出现了。所以不论哪种文化的失去都是我们人类的一个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

在加速文化统一方面我认为可能有的因素有:民间文化交流因素、经济文化因素。

民间文化交流是一个非常好的整合文化的途径。虽然交流是在两个不同的文化间进行交流难免会有不同甚至冲突,但是随着交流的深入文化间的同化作用慢慢显现。文化不再是单独独立的,而是一种整合了多种不同文化的大的文化集合体。通过民间交流,文化可以自由的传播而不受任何限制。文化间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会促使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儒家文化源于中国,但自从唐朝日本派遣使者访问后这种文化就传播到了日本岛。和我们相邻的朝鲜和韩国也不例外,现在韩国信奉的儒家思想也是从中国传入的。不仅是儒家思想,印度的佛教也是一个道理。佛教起源于古国印度,随着印度国和周边其他国家的交流繁多佛教慢慢传入了周边的国家包括中国、泰国等不少国家都有人信奉佛教。民间的畅通无阻给文化的交流和整合带来了很大便利,现在我们在全球开设孔子学院就是文化的一种传播。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儒家思想会在更多的国家扎根的。

经济文化因素包含经济和文化两个因素。经济的强盛势必带来文化的强盛。也可以理解为综合国力强大的国家有重要的文化主导权,他可以全方位渗透一个国家。运用软实力—文化来入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这种并没有引起普通人们注意的方式正在逐步加速文化的统一。统一的方式可以是通过电影模式或者书籍模式来传播,像美国的好莱坞不断制造高成本的电影来吸引全世界人们的关注。在电影里出现的美国式文化美国式语言方式都在影响着人们。影响着其他的文

化。好莱坞的强盛离不开美国本身的强大,高成本大制作的影片不是哪个国家随随便便就可以制作出来的,在商业运作过程中是需要大量金钱的。美国这个国家建立才几百年,而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就有五千多年。但为什么美国的生活方式美国人的思想会影响到一些人呢?原因就是靠电影的传播,在电影主人公的潜移默化下影响。好莱坞传播文化的方式只是其中的一种,潜藏在这后面的是经济实力的体现。在经济全球化浪潮越来越强盛的今天,经济文化因素在加速文化统一方面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小视的。

虽然阻碍文化的因素仍然存在,但文化的统一是一个大的趋势。不论何种文化站据主导地位,他都不可能将所有的文化统一。只能说是在全球文化中的地位是突出而不可替代的。而要实现这个过程是困难重重的,各种文化的阻碍以及同化其他文化的过程都是漫长而艰巨的。总的来说文化的统一仍然要依赖于经济的全球化,在各国合作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文化的交流合作就会水到渠成。

曲折的文化统一道路

全球化的浪潮不仅在全球经济上表现突出,同样在文化领域同样有着它的身影。我认为全球化最根本的受益者应该是发达国家,因为全球化合作发展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只是在依附发达国家而发展。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是低价劳动力和低成本的出口品,而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的却是技术型产品。从经济上说,如果没有真正意义的合作那么吃亏的始终是发展中国家。可见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与国力做后盾,经济间的全球化统一是不公平的。那么在意识形态领域、在文化方面就更不可能出现所谓的全球化统一。只可能是强国的文化向弱国的文化输入。马克思在全球化中提到全球化趋势从根本上说源于经济上的必然性,它是资本的无限增殖和扩张本性的外在表现。所以在说到全球化文化的统一时就必然要提到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方面的强大扩张。

正是基于资本主义国家难以超越的优势我认为阻碍文化统一的因素有:政治因素(利益因素)、恐怖主义因素、文化消失因素。

政治因素的深层次含义就是利益因素,这是一个能够动用战争机器的国家与国家间的利益冲突。“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这句话是生意场上所信奉的。利益的驱使以及巨大诱惑使许多不可能变为了可能。他能颠倒黑白颠倒是非,比如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发生就是美国盯上了伊拉克的石油。这不是正义的战争,也不是为了保护什么所谓的人权,而是赤裸裸的资源掠夺。是肥肉、有利益可赚取的活动就会引来竞争,而各个国家都在利用着自己的优势

来赢得竞争。国家的利益就是国家内全体人民的利益,就是商人的利益。在政治与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的今天,往往政治目的的背后隐藏着经济利益。文化的有利传播与发展需要的是什么?需要的就是国家的支持。一个国家如果连吃饭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的话,怎么还可能进行文化传播呢?进而让文化全球统一呢?文化的发展带来的贡献是远远不及商业经济腾飞所带动的GDP的增长的。所以国家高层为了发展国家通常是不会将文化摆在首要位置,吸引外资则是最好的办法。外商的到来不但可以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样会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再往大的说可以解决当地的社会稳定。基于商业所带来的巨大好处,所以政府与国家会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投资或者立法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我国沿海所设立的深圳特别经济特区就是为了经济发展而在法律上给予了诸多特别优惠和特别照顾。地方经济的发展成了国家发展的强心剂。如果当时我们将中国文化作为主打的话,相信是不会取得现在的成就的。相比之下为了维护文化传播而制定的法律法规就要少的多,保护文化就更不用提了。如前几年韩国将我们的端午节注册成该国的节日一事,就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在文化保护工作上的疏忽。我国也提出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论在何时,政治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始终是大于文化发展的。所以阻碍文化统一的一个因素就是经济利益因素。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阻碍因素是恐怖主义因素。自从2001年9月11日后,反恐成了一个使用度极高的词汇。虽然说恐怖主义遍布全球,但最让美国人恨之入骨的是伊斯兰极端恐怖分子。911恐怖事

件的滋生地就是在伊斯兰世界。文化的教育因素众所周知,但文化同样可以给人灌输某种思想。这种思想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极端的。恰巧就有些人利用文化向人们灌输了极端主义思想,造就了极端恐怖分子。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会给人灌输极端的思想,但少数的极端思想仍然阻止了一个文化的传播。他扭曲了文化本身所包含的好的意义,将文化加以改造变成了为自己利用的工具。再者,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影响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强势文化会同化弱势文化,随之而带来的就是文化上的起伏导致的民族或者国家的动荡。世界上有很多不是伊斯兰国家的人受到了伊斯兰文化影响后抛弃自己国家的文化和信仰。应该说恐怖主义因素影响文化的现象是在最近几年才出现的。

最后一个阻碍文化统一的因素是文化消失因素。正如老师PPT上所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西方文化,现在成了中国文化的特指。沙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伊斯兰的发源地,现在伊斯兰文化的中心是伊朗,就象社会主义的中心在中国一样。佛教源于印度,现在在印度几乎不存在了,倒是泰国成为佛文化的象征。2004年1月,英国《卫报》一篇文章称,现在世界上大约有近3000种少数民族语言,然而,每隔一个月,丧钟就要为其中的一种鸣起。在目前全世界6000种文化中,有4000至5000种是土著文化,面对汹涌的全球化浪潮,它们正濒临灭绝。文化的消失虽然还没有到让我们恐慌的地步,但一种文化的消失会是一种灭绝,在地球上再也不会出现了。所以不论哪种文化的失去都是我们人类的一个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

在加速文化统一方面我认为可能有的因素有:民间文化交流因素、经济文化因素。

民间文化交流是一个非常好的整合文化的途径。虽然交流是在两个不同的文化间进行交流难免会有不同甚至冲突,但是随着交流的深入文化间的同化作用慢慢显现。文化不再是单独独立的,而是一种整合了多种不同文化的大的文化集合体。通过民间交流,文化可以自由的传播而不受任何限制。文化间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会促使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儒家文化源于中国,但自从唐朝日本派遣使者访问后这种文化就传播到了日本岛。和我们相邻的朝鲜和韩国也不例外,现在韩国信奉的儒家思想也是从中国传入的。不仅是儒家思想,印度的佛教也是一个道理。佛教起源于古国印度,随着印度国和周边其他国家的交流繁多佛教慢慢传入了周边的国家包括中国、泰国等不少国家都有人信奉佛教。民间的畅通无阻给文化的交流和整合带来了很大便利,现在我们在全球开设孔子学院就是文化的一种传播。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儒家思想会在更多的国家扎根的。

经济文化因素包含经济和文化两个因素。经济的强盛势必带来文化的强盛。也可以理解为综合国力强大的国家有重要的文化主导权,他可以全方位渗透一个国家。运用软实力—文化来入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这种并没有引起普通人们注意的方式正在逐步加速文化的统一。统一的方式可以是通过电影模式或者书籍模式来传播,像美国的好莱坞不断制造高成本的电影来吸引全世界人们的关注。在电影里出现的美国式文化美国式语言方式都在影响着人们。影响着其他的文

化。好莱坞的强盛离不开美国本身的强大,高成本大制作的影片不是哪个国家随随便便就可以制作出来的,在商业运作过程中是需要大量金钱的。美国这个国家建立才几百年,而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就有五千多年。但为什么美国的生活方式美国人的思想会影响到一些人呢?原因就是靠电影的传播,在电影主人公的潜移默化下影响。好莱坞传播文化的方式只是其中的一种,潜藏在这后面的是经济实力的体现。在经济全球化浪潮越来越强盛的今天,经济文化因素在加速文化统一方面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小视的。

虽然阻碍文化的因素仍然存在,但文化的统一是一个大的趋势。不论何种文化站据主导地位,他都不可能将所有的文化统一。只能说是在全球文化中的地位是突出而不可替代的。而要实现这个过程是困难重重的,各种文化的阻碍以及同化其他文化的过程都是漫长而艰巨的。总的来说文化的统一仍然要依赖于经济的全球化,在各国合作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文化的交流合作就会水到渠成。


相关内容

  • 全球化与中国社会
  • 全球化与中国社会 --全球化视野下中国的文化发展 易雅琳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0) 摘要:全球化问题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成为国人最为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因为它不但带来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与变化,同样也带来了政治.文化等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中国自改革开放,特别是2001 ...

  • 地域文化.地方性知识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贰本刊专稿兰夕 舳.域.童化.地方性知识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霞溺鬻鬻鬻鬻簇黼●周尚意吴莉萍月匕师大地理与遥感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所(100000) 一.文化全球化与文化的地方性1.全球化及原因 全球化(globalization)发端于经济领域,但是深刻地影响到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导致了经济. ...

  • "英语全球化及其引发的担忧"之反思
  •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英语成为国际交流的纽带,英语全球化也既而成为一种趋势,引发了许多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担忧,即:英语全球化及其所附带的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普及,会引起并加剧世界语言的濒危和消失,破坏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本文针对这种担忧,分析了文化全球化的根源及其实质,并结合文化的相对独 ...

  • 民族文化创新与发展
  • 论云南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文化,广义而言包括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及创造的全部成果.这里,文化仅是指人类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即观念形态文化.文化乃国脉之所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全部智慧与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文化是一种强有力的粘合剂,它将有 ...

  • 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
  • 2009年第11期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No.112009 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 惠 静 摘要:阐述了文化认同对于国家安全的影响以及本土文 ...

  • 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安全
  • 第一章 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安全 第一节 对国家安全的界定 第二节 国家安全从"传统安全"到"综合安全" 第三节 "综合安全"中的文化安全 第四节 对文化安全的界定 第五节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安全现状 第二章 我国的文化安全 第一节 全球化对我国文 ...

  • 第九讲 社会转型理论和全球化
  • 第九讲:社会转型理论与全球化议题 20世纪中后期以来,社会转型与全球化的发展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重大议题:一是基于美欧社会进入所谓后工业社会而出现的后现代化理论:二是随着俄罗斯与东欧的市场化转型而出现的转型发展理论:三是随着信息网络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而出现的全球化问题研究. 一.后工业社 ...

  • "经济文化化"
  • 从论坛业看"经济文化化"现象 如果把论坛业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感性上,我们的老百姓认为,论坛活动是属于精神文化活动.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而至,不仅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科技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渗透,而且对人类的文化也产生着巨大影响.虽然现在谈论文化全球化还有点为时过早,但伴随 ...

  •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
  • [摘要]全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而文化产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全球化必然引起文化冲突,这对我们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积极应对外来文化挑战,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当前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产业发展 一.文化全球化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挑战 当今时代,文化的全球化 ...

  • [文化帝国主义]读书报告
  • <文化帝国主义>读书报告 <文化帝国主义>一书于1991年出版,在全球引起巨大轰动,被一些评论者称为文化讨论中的"上乘之作".汤林森在这部著作中对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进行了批判性分析.作者将文化帝国主义分为4个层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