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变换在四边形中的应用

几何图形变换在四边形中的应用

一、旋转

1.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绕A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30°,至正方形AB′C′D′,则旋转前后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

2.如图,正方形ABCD中,E为DC上任意一点,∠BAE的平分线交BC于F. 试判断AE、DE、BF之间存在怎样的一个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AE=DE+BF

3.已知: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90°,D为斜边上任意一点, 求证:BD2+DC2=2AD2.

4.如图,正方形ABCD内有一点P,PA1,PB2,PC3. (1)求PD的长;(2)求APB的大小;(3)求正方形的边长.

A

D

B

C

【变式1】变式1中其他条件不变,PA1,PB

3,PDAPD的大小和正方形的面积.

5.如图,P是边长为1的等边ABC内任意一点,

求证:

A

B

C

6.已知正方形ABCD,在BC边上取一点E,作EFAE交C的外角平分线于F,求证:AEEF.

A

D

F

BEC

7.

已知:PAPB4,以AB为一边作正方形ABCD,使P、D两点落在直线AB的两侧.

⑴ 如图,当APB45时,求AB及PD的长;

⑵ 当APB变化,且其它条件不变时,求PD的最大值,及相应APB的大小.

P

B90,8.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C>AD,ABBC12,且DCE45,E是AB上一点,

DE10,求BE的长.

A

EB

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矩形的折纸问题时,将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绕矩形ABCD(AB<BC)

的对角线的交点O旋转(①→②→③),图中的M、N分别为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与矩形ABCD的边CD、BC的交点。

⑴该学习小组成员意外的发现图①(三角板一直角边与OD重合)中,BN2=CD2+CN2,在图③中(三角板一边与OC重合),CN2=BN2+CD2,请你对这名成员在图①和图③中发现的结论选择其一说明理由。

图① 图② 图③

⑵试探究图②中BN、CN、CM、DN这四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⑶将矩形ABCD改为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绕O点旋转到图④,两直角边与AB、BC分别交于M、N,直接写出BN、CN、CM、DM这四条线段之间所满足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

图④

10.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D=AB=CD=2,∠C=60°,M是BC的中点. (1)求证:△MDC是等边三角形;

(2)将△MDC绕点M旋转,当MD(即MD′)与AB交于一点E,MC(即MC′)同时与AD交于一点F时,

点E,F和点A构成△AEF.试探究△AEF的周长是否存在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如果存在,请计算出△AEF周长的最小值.

C'

B

C

M

11.阅读下面材料:

小阳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O为等边△ABC内部一点,且OA:OB:OC1:2:,求AOB

的度数.

O

A

图⑴ 图⑵ 图⑶

小阳是这样思考的:图(1)中有一个等边三角形,若将图形中一部分绕着等边三角形的某个顶点旋转60°,会得到新的等边三角形,且能达到转移线段的目的.他的作法是:如图(2),把△ACO绕点A逆时针旋转60°,使点C与点B重合,得到△ABO,连结OO. 则△AOO是等边三角形,故OOOA,至此,通过旋转将线段OA、OB、OC转移到同一个三角形OOB中. (1)请你回答:AOB. (2)参考小阳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已知:如图(3),四边形ABCD中,AB=AD,∠DAB=60°,∠DCB=30°,AC=5,CD=4.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解:

12.⑴ 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90,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

1

EAFBAD.求证:EFBEFD;

2

⑵ 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

1

EAFBAD,⑴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不用证明.

2

⑶ 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C180,E、F分别是边BC、CD延长线上的点,

1

且EAFBAD,⑴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

2

系,并证明.

A

B

图1

C图2

B

B

C图3

A

13.在Rt△ABC中,AB=BC,∠B=90°,将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O放在斜边AC上,将三角

板绕点O旋转. (1)当点O为AC中点时,

①如图1, 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AB,BC于E、F两点,连接EF,猜想线段AE、CF与EF之间存在的等量关系(无需证明);

②如图2, 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AB,BC延长线于E、F两点,连接EF,判断①中的猜想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A

图1

B

F

C

图2

图3

E

A F

B

F

C

二、平移

1.如图,点P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PE⊥BC,

PF⊥CD,垂足分别为点E,F,连接AP,EF,给出下列

四个结论:①AP =EF;②∠PFE=∠BAP;③PD= 2EC;

④△APD一定是等腰三角形.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F

BC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小杰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ABCD中,AE⊥BC于点E,AF⊥CD于点F,连结EF,△AEF

的三条高线交于点H,如果AC=4,EF=3,求AH的长.

小杰是这样思考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应想办法将题目中的已知线段与所求线段尽可能集中

到同一个三角形中.他先后尝试了翻折、旋转、平移的方法,发现可以通过将△AEH平移至△GCF的位置(如图2),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请你参考小杰同学的思路回答: (1)图2中AH的长等于 .

(2)如果AC=a,EF=b,那么AH的长等于 .

A

D

A

G

D

AD

B

E

C

B

E

3. 梯形ABCD中,AB//CD,M、N分别是CD、AB的中点,∠A+∠B=90试猜想线段CD、AB与MN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A N B

4.在△ABC中,∠ACB=90°,AC>BC,D是AC边上的动点,E是BC边上的动点,AD=BC,CD=BE . (1) 如图1,若点E与点C重合,连结BD,请写出∠

BDE的度数;

(2)若点E与点B、C不重合,连结AE 、BD交于点F,请在图2中补全图形,并求出∠BFE的

度数.

三、轴对称

1.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CD,

M、N分别是AD、BC的中点,AC平分∠DCB,AB⊥AC,P为MN 上一个动点,若AD=3, 则PD+PC的最小值是 .

2.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AB=3,AD=4,P是AD上的一点, PE⊥AC,垂足为E,PF⊥BD,垂足为F,则PE+PF的值为( )

12132A. B. C.2 D.

555

3.如图,正方形ABCD中,AB8,M是DC上的一点,且DM2,N是AC上的一动点,求DNMN的最小值.

A

DM

N

BC

4.如图,正方形ABCD中,M是BC的中点,CM2,点P是BD上一动点,则PMPC的最小值是 .

A

D

B

MC

5.如图,在菱形ABCD中,AB4a,E在BC上,EC2a,BAD120,P在BD上,求PEPC的最小值.

A

P

D

BEC

6.如图,P边边长为1的菱形ABCD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点M、N分别是AB、BC边上的中点,求

MPNP的最小值.

D

A

M

B

P

C

N

四、折叠

1. 如图,将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先沿EF折叠,点A、B分别落在A'、B'处,线段FB与AD交于点M,再将纸条的另一部分CFMD沿MN折叠,点C、D分别落在C'、D'处,且使MD(1)求证:四边形MNFE是平行四边形; D(2)当翻折角∠BFE 度时,

四边形MNFE是菱形.(将答案直接 填写在横线上) C 2. 如图,把矩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AC折叠,点B落在点E处,EC与AD相交于点F. (1)求证:△FAC是等腰三角形;

(2)若AB=4,BC=6,求△FAC的周长和面积.

3.如图,将矩形ABCD沿直线AE折叠,顶点D恰好落在BC边上F点处,已知CE6cm,AB16cm,求BF的长. A

E

B

4..如图,矩形ABCD的边长AB=6,BC=8,将矩形沿EF折叠,使C点与A点重合,

则折痕EF的长是……………………………………………………………………( ) (A)7.5 (B)6 (C)10 (D)5

A

B

5.将边长OA=8,OC=10的矩形OABC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顶点O为原点,顶点C、A分别在x轴

和y轴上.在OA边上选取适当的点E,连接CE,将△EOC沿CE折叠. (1)如图①,当点O落在AB边上的点D处时,点E的坐标为 ;

(2)如图②,当点O落在矩形OABC内部的点D处时,过点E作EG∥x轴交CD于点H,交BC于点G. 求证:EH=CH;

(3)在(2)的条件下,设H(m,n),写出m与n之间的关系式 ; (4)如图③,将矩形OABC变为正方形,OC=10,当点E为AO中点时,点O落在正方形OABC内部的点D处,延长CD交AB于点T,求此时AT的长度.

图① 图②

图③

6. 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

①如图1,现将纸片沿直线AD折叠,使直角边AC落在斜边AB上,且与AB重合,则

②如图2,若将直角C沿MN折叠,使点C落在AB中点H上,点M、N分别在AC、BC上,则AM2、BN2与MN2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几何图形变换在四边形中的应用

一、旋转

1.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绕A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30°,至正方形AB′C′D′,则旋转前后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

2.如图,正方形ABCD中,E为DC上任意一点,∠BAE的平分线交BC于F. 试判断AE、DE、BF之间存在怎样的一个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AE=DE+BF

3.已知: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90°,D为斜边上任意一点, 求证:BD2+DC2=2AD2.

4.如图,正方形ABCD内有一点P,PA1,PB2,PC3. (1)求PD的长;(2)求APB的大小;(3)求正方形的边长.

A

D

B

C

【变式1】变式1中其他条件不变,PA1,PB

3,PDAPD的大小和正方形的面积.

5.如图,P是边长为1的等边ABC内任意一点,

求证:

A

B

C

6.已知正方形ABCD,在BC边上取一点E,作EFAE交C的外角平分线于F,求证:AEEF.

A

D

F

BEC

7.

已知:PAPB4,以AB为一边作正方形ABCD,使P、D两点落在直线AB的两侧.

⑴ 如图,当APB45时,求AB及PD的长;

⑵ 当APB变化,且其它条件不变时,求PD的最大值,及相应APB的大小.

P

B90,8.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C>AD,ABBC12,且DCE45,E是AB上一点,

DE10,求BE的长.

A

EB

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矩形的折纸问题时,将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绕矩形ABCD(AB<BC)

的对角线的交点O旋转(①→②→③),图中的M、N分别为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与矩形ABCD的边CD、BC的交点。

⑴该学习小组成员意外的发现图①(三角板一直角边与OD重合)中,BN2=CD2+CN2,在图③中(三角板一边与OC重合),CN2=BN2+CD2,请你对这名成员在图①和图③中发现的结论选择其一说明理由。

图① 图② 图③

⑵试探究图②中BN、CN、CM、DN这四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⑶将矩形ABCD改为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绕O点旋转到图④,两直角边与AB、BC分别交于M、N,直接写出BN、CN、CM、DM这四条线段之间所满足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

图④

10.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D=AB=CD=2,∠C=60°,M是BC的中点. (1)求证:△MDC是等边三角形;

(2)将△MDC绕点M旋转,当MD(即MD′)与AB交于一点E,MC(即MC′)同时与AD交于一点F时,

点E,F和点A构成△AEF.试探究△AEF的周长是否存在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如果存在,请计算出△AEF周长的最小值.

C'

B

C

M

11.阅读下面材料:

小阳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O为等边△ABC内部一点,且OA:OB:OC1:2:,求AOB

的度数.

O

A

图⑴ 图⑵ 图⑶

小阳是这样思考的:图(1)中有一个等边三角形,若将图形中一部分绕着等边三角形的某个顶点旋转60°,会得到新的等边三角形,且能达到转移线段的目的.他的作法是:如图(2),把△ACO绕点A逆时针旋转60°,使点C与点B重合,得到△ABO,连结OO. 则△AOO是等边三角形,故OOOA,至此,通过旋转将线段OA、OB、OC转移到同一个三角形OOB中. (1)请你回答:AOB. (2)参考小阳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已知:如图(3),四边形ABCD中,AB=AD,∠DAB=60°,∠DCB=30°,AC=5,CD=4.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解:

12.⑴ 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90,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

1

EAFBAD.求证:EFBEFD;

2

⑵ 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

1

EAFBAD,⑴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不用证明.

2

⑶ 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C180,E、F分别是边BC、CD延长线上的点,

1

且EAFBAD,⑴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

2

系,并证明.

A

B

图1

C图2

B

B

C图3

A

13.在Rt△ABC中,AB=BC,∠B=90°,将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O放在斜边AC上,将三角

板绕点O旋转. (1)当点O为AC中点时,

①如图1, 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AB,BC于E、F两点,连接EF,猜想线段AE、CF与EF之间存在的等量关系(无需证明);

②如图2, 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AB,BC延长线于E、F两点,连接EF,判断①中的猜想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A

图1

B

F

C

图2

图3

E

A F

B

F

C

二、平移

1.如图,点P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PE⊥BC,

PF⊥CD,垂足分别为点E,F,连接AP,EF,给出下列

四个结论:①AP =EF;②∠PFE=∠BAP;③PD= 2EC;

④△APD一定是等腰三角形.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F

BC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小杰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ABCD中,AE⊥BC于点E,AF⊥CD于点F,连结EF,△AEF

的三条高线交于点H,如果AC=4,EF=3,求AH的长.

小杰是这样思考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应想办法将题目中的已知线段与所求线段尽可能集中

到同一个三角形中.他先后尝试了翻折、旋转、平移的方法,发现可以通过将△AEH平移至△GCF的位置(如图2),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请你参考小杰同学的思路回答: (1)图2中AH的长等于 .

(2)如果AC=a,EF=b,那么AH的长等于 .

A

D

A

G

D

AD

B

E

C

B

E

3. 梯形ABCD中,AB//CD,M、N分别是CD、AB的中点,∠A+∠B=90试猜想线段CD、AB与MN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A N B

4.在△ABC中,∠ACB=90°,AC>BC,D是AC边上的动点,E是BC边上的动点,AD=BC,CD=BE . (1) 如图1,若点E与点C重合,连结BD,请写出∠

BDE的度数;

(2)若点E与点B、C不重合,连结AE 、BD交于点F,请在图2中补全图形,并求出∠BFE的

度数.

三、轴对称

1.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CD,

M、N分别是AD、BC的中点,AC平分∠DCB,AB⊥AC,P为MN 上一个动点,若AD=3, 则PD+PC的最小值是 .

2.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AB=3,AD=4,P是AD上的一点, PE⊥AC,垂足为E,PF⊥BD,垂足为F,则PE+PF的值为( )

12132A. B. C.2 D.

555

3.如图,正方形ABCD中,AB8,M是DC上的一点,且DM2,N是AC上的一动点,求DNMN的最小值.

A

DM

N

BC

4.如图,正方形ABCD中,M是BC的中点,CM2,点P是BD上一动点,则PMPC的最小值是 .

A

D

B

MC

5.如图,在菱形ABCD中,AB4a,E在BC上,EC2a,BAD120,P在BD上,求PEPC的最小值.

A

P

D

BEC

6.如图,P边边长为1的菱形ABCD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点M、N分别是AB、BC边上的中点,求

MPNP的最小值.

D

A

M

B

P

C

N

四、折叠

1. 如图,将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先沿EF折叠,点A、B分别落在A'、B'处,线段FB与AD交于点M,再将纸条的另一部分CFMD沿MN折叠,点C、D分别落在C'、D'处,且使MD(1)求证:四边形MNFE是平行四边形; D(2)当翻折角∠BFE 度时,

四边形MNFE是菱形.(将答案直接 填写在横线上) C 2. 如图,把矩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AC折叠,点B落在点E处,EC与AD相交于点F. (1)求证:△FAC是等腰三角形;

(2)若AB=4,BC=6,求△FAC的周长和面积.

3.如图,将矩形ABCD沿直线AE折叠,顶点D恰好落在BC边上F点处,已知CE6cm,AB16cm,求BF的长. A

E

B

4..如图,矩形ABCD的边长AB=6,BC=8,将矩形沿EF折叠,使C点与A点重合,

则折痕EF的长是……………………………………………………………………( ) (A)7.5 (B)6 (C)10 (D)5

A

B

5.将边长OA=8,OC=10的矩形OABC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顶点O为原点,顶点C、A分别在x轴

和y轴上.在OA边上选取适当的点E,连接CE,将△EOC沿CE折叠. (1)如图①,当点O落在AB边上的点D处时,点E的坐标为 ;

(2)如图②,当点O落在矩形OABC内部的点D处时,过点E作EG∥x轴交CD于点H,交BC于点G. 求证:EH=CH;

(3)在(2)的条件下,设H(m,n),写出m与n之间的关系式 ; (4)如图③,将矩形OABC变为正方形,OC=10,当点E为AO中点时,点O落在正方形OABC内部的点D处,延长CD交AB于点T,求此时AT的长度.

图① 图②

图③

6. 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

①如图1,现将纸片沿直线AD折叠,使直角边AC落在斜边AB上,且与AB重合,则

②如图2,若将直角C沿MN折叠,使点C落在AB中点H上,点M、N分别在AC、BC上,则AM2、BN2与MN2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相关内容

  •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梳理(六)
  • 课程教材研究所 王永春 六.几何变换思想 变换是数学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概念,代数中有数与式的恒等变换.几何中有图形的变换.在初等几何中,图形变换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以运动变化的观点来处理孤立静止的几何问题,往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 初等几何变换的概念. 初等几何变换是 ...

  • 初二练习册
  •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3.1生活中的平移 一.学习重难点 重点: 平移的性质和应用 难点: 探究平移的条件 二.知识点梳理 1.平移的概念: 2平移的性质 三.典型例题 典型题一 平移的识别 [例1]下列运动中属于平移的是( ) A.冷水加热过程中小气泡上升为大气泡 B.随手抛掷彩球的运动 C ...

  • 轴对称--讲义
  • 学生辅导讲义 时间:_________ 学生: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 知识点回顾 一.轴对称变换 1.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若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则这样的图形称之为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2.轴对称变换:由一个图形变为另一个图形, ...

  • 八年级数学画相似图形教案
  • §18.4 画相似图形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欣赏认识图形的相似变换,巩固它的基本特征,理解"对应线段成比例,对应角相等"等基本性质. 2. 了解图形的位似,能利用位似的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和缩小. 二.能力目标 1.能根据位似图形准确的找出对 ...

  •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 课题:图形的旋转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19章 一. 教学分析: 1. 教学内容分析 <图形的旋转>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19章内容.本节内容是图形变换的第三学段的学习目标,承接"轴对称"和"平移"等知识,旋 ...

  • 全国初中数学教材目录大全
  • 人教版初中数学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5 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2.2 整式的加减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3.3 解一元一 ...

  • 平移变换及其应用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3年第3期 竞赛园地 21 平移变换及其应用 湖北省武汉市第三初级中学 桂文通 (本讲适合初中) 前苏联数学家亚格龙将几何学定义为:几何学是研究几何图形在运动中不变的那些性质的学科. 我们把几何图形的运动叫做"几何变换", 常见的几何变换有平移.对称与旋转 ...

  • 广西民大计算机图形学教学大纲(软件)2010
  • <计算机图形学>教学大纲 Computer Graphics 以下部分标题填写用黑体五号字体,具体填写内容字体为宋体五号) [课程编号]XZ25127 [学分数]2 [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 [先修课程]C/C++程序设计,解析几何, 线性代数. [学时数]40(20+16(实验)+4) ...

  • 计算机图形
  • 第一章 导论 1 计算机图形学是什么?主要应用领域有哪些? 答:计算机图形学是一种使用图形生成原理和算法将二维或三维图形转化为光栅化的计算机显示的学科. 答:计算机图形学已经在科学,艺术,电影,商业,广告,教学和培训等领域广泛应用. 2 名词解释:参数法.点阵.图形.图像 参数法:是在设计阶段采用几 ...

  •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 第十讲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前苏联数学家亚格龙将几何学定义为:几何学是研究几何图形在运动中不变的那些性质的学科. 几何变换是指把一个几何图形F l 变换成另一个几何图形F 2的方法,若仅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这种变换称为合同变换,平移.旋转是常见的合同变换. 如图1,若把平面图形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