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样题
考试方式:开卷(只可带书籍和装订成册的资料)
思想道德部分占65% 法律部分占35% 考试题型参考:
第一部分 法律基础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但不包括(A.立法 B.守法2.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主要体现在(A.公民在立法上一律平等C.公民在守法与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3. 法律思维方式是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其主要特征不包括(A.讲法理 B.讲政治4. 法律的一般含义中不包括(A.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C.法律是对法院或者法官判决的预测5. 我国的政体是:A. 社会主义制度B.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 民主集中制
6. 下列不属于宪法特征的是:A. 宪法在内容规定上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B. 宪法在效力上最高C. 宪法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D. 宪法的稳定性比其他法律更强,所以不能修改7.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宪法上社会经济权的内容:A. 物质帮助权 B. 劳动权
C.违法 D.司法
C B.公民在法律解释上一律平等 D.公民在法律理解上一律平等 C.讲证据 D.讲程序 C )
C ) ( D )
)
B.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D.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 D ) C )
1
B )) (
C. 休息权
D. 文化教育权
8. 关于我国国家机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B.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是自治机关 C. 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
D. 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9. 下列不属于公务员的是:A. 国务院总理 B. 警察 C. 法官
D. 村民委员会主任10. 小明在街上走,被一群流氓殴打,正好警察张某下班路过,小明向张某呼救,张某没有理他,径直走掉了。事后,小明被打成重伤。请问,张某的行为构成:( D )
A. 超越法定职权B. 滥用职权 C. 行为显失公正D. 不履行法定职责11. 县政府向某菜市场的A. 具体行政行为B. 抽象行政行为C. 行政立法
D. 其他规范性文件12. 某市政府为了弥补交通警力不足的问题,向全市市民发出通知,号召市民自带录像设备到街上拍摄违章行为,凡拍到的违章行为属实,将从违章者缴纳的罚款中拿出一半奖励拍摄者,请问某市政府的行为违反了下列哪个基本原则?A. 行政合法性原则B. 行政合理性原则C. 诚实信用原则D. 自愿原则
13.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是指刑法中的哪一项基本原则:( D 50户工商户发出通知,要求他们与菜市场签订租赁合同后才能到县工商局办理营业执照,请问县政府的通知的性质是: ) ( A ) ( 2
B )
( A )
A.罪刑相适应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
C.刑法适用平等原则 D.罪责自负原则
14. 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的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A )。 A.不认为是犯罪 B.也应当以犯罪论处
C.可以认定为犯罪也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D.可以判处刑罚也可以免予刑罚处罚15. 甲开着一辆载重10吨的车经过一个渡桥,渡桥限重8吨,甲自以为车技高超,强行开车通过,结果将渡桥压塌,甲主观方面的心理特征属于:A.直接故意 B.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16. 甲开车不慎将乙撞伤,甲把人放到车里谎称去医院,结果害怕承担责任将车开到郊外扔下逃逸,乙失血过多而死亡,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B
A.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 B.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和交通肇事罪并罚C.不作为的故意伤害罪和交通肇事罪并罚 D.遗弃罪和交通肇事罪并罚17. 甲和乙打架,乙正好有心脏病而甲不知道,结果被甲一拳打中乙的胸部导致乙心脏病突发死亡,甲应当定:A.故意杀人罪 B.意外事件,无罪 C.过失杀人罪18.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既遂 D.犯罪未遂19. 甲扬言要杀乙,正在磨刀,乙上前一刀把甲杀死了,这种情形属于(A.事前防卫 B.正当防卫 C.紧急避险20. 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不包括:( ) D
A.两个人以上 B.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C.有共同的犯罪行为21. 犯罪构成要件不包括:( ) C
A.犯罪客观方面 B.犯罪主观方面 C.犯罪动机22. 对下列哪种行为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A.盗窃 B.强奸 C.诈骗 23. 不属于我国刑罚方法的是( )。C
A.驱逐出境 B.管制 C.拘留 24. 关于自首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自动投案 B.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应当从轻处罚或减轻处罚 D.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D.故意伤害罪
D.犯罪主体 D.敲诈勒索D.拘役 D )A
D.防卫过当 D.有共同的犯罪动机
3
B B ) C
( )
( )
( ) ( )
25. 以下事实不属于民法调整的是(B)
A.张某向李某借款10万元 B.北京市海淀区工商局依法处罚无照经营的张某200元罚款 C.陈某继承了其父别墅一套 D.孙某和李某结婚 26. 以下事实违反了民法的基本原则的是(C)
A.甲在海龙电子商城,在HP、IBM、联想等品牌电脑中,购买了一款联想电脑笔记本电脑 B.乙花了200元钱在某商场购买了成本价150元的衬衫一件 C.丙卖给丁的古画一副被鉴定为赝品D.戊在暴雨来临之前,主动把邻居家的晾晒的衣服收到了避雨处27. 以下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A.身残志坚的小赵,凭着惊人的毅力,自学成才,B.神童小刚,只有C.辍学在家的小孙今年D.30岁的李某,因受到惊吓,得了间歇性精神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28. 以下不属于民事主体的是(A.个体工商户王阿姨C.大熊猫团团29. 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向第三人进行意思表示,其法律后果归属于(A.代理人 30. 下列选项,哪项的诉讼时效不是A.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C.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31. 下列不属于民法规定的民事权利是(A.人身权 B.32. 甲偷看了好友乙的日记后,向其他人透露乙在日记中所记载的一些情感话语。众人虽未以此取笑,但乙得知后仍倍感痛苦而跳楼自杀,导致下肢瘫痪。甲的行为 ( C )
A.不构成民事侵权33. 自然人取得民事权利能力的依据是(A. 是否具有独立的生活来源34.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2岁,就开发出了一款网络游戏软件,转让获得17岁,靠父母给零用钱生活C) B.被代理人 C.继承权D.土地使用权 B.侵害了乙的身体权 B.达到法定年龄C)
A)
B.北京市长江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C.第三人1年?(B) B.拖欠货款尚未清偿的 D.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B)
D)
22岁就掌握了数门外语10
C.侵害了乙的隐私权C.识别能力是否具备 B.个体工商户不属于民事主体 B)
D.人民法院 D.侵害了乙的名誉权 D. 出生
4
万元的收入
劳动权
C.民事法律行为应当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D.民法不调整非财产关系 35. 以下属于完全物权的是(C)
A.抵押权 B.留置权 C.所有权 D.土地使用权
36.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债权的权能?( D ) A.张某请求李某给付合同款5万元 B.李某给付张某欠款5万元,张某接受
C.张某向法院请求保护李某欠款D.张某要求李某返还侵占的汽车3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担保物权的是(A.抵押权 38. 下列不属于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是(A.张某欠李某B.某派出所对参与打架斗殴致王某轻伤的赵某,处以C.常某开车违反道路交通规则,将孙某撞伤,赔偿医疗费D.李某在网上散布谣言,致陈某名誉损害,陈某要求李某赔礼道歉39. 下列不是承诺的要件的选项是(A.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C.必须在要约有效期限内作出40. 下列权利不属于人格权的是(A.隐私权B.41. 合同条款一般不需要包括(A.标的B.数量4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所指的“消费者”为(A.为生产、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自然人B.为生产、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单位和个人C.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自然人D.有偿取得商品和服务,满足生产消费或者物质、文化消费的单位和个人43. 李丽在一家商店试穿多套衣服后,觉得款式、质量都不合心意。打算离开时,被该商店的营业员拦住,称李丽必须要买一件,否则不允许离开。营业员的行为侵犯了李丽的:A.公平交易权5万元的债权
B B.继承权 C.留置权B1000元钱,到期未还,李某主张张某还款D)
B.必须是对要约明确表示同意 D.承诺的内容不能对要约作出变更D) C.生命权D.沉默权 D)
C.当事人姓名D.当事人性别 B
B.自主选择权
D.质权
200元罚款200 )C
C.受尊重权
D.知情了解权
5
) ) 元 肖像权
44. 下列店堂告示,哪一个没有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 A A.“假一罚十” B.“本店商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换” C.“钱物请当面点清,离柜不认” D.“购买总额在十元以下者,请恕本商场不开发票” 4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犯罪的时候不满B.管制是最轻的主刑,由公安机关决定C.15周岁的甲在聚众斗殴中致人死亡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D. 对于中止犯,应当免除处罚46. 下列陈述中正确的一项为:A.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有批准拘留和逮捕的权力。B.在刑事诉讼中,只有辩护人才能替被告辩护。C.刑事诉讼实行三审终审D.刑事诉讼参与人包括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47. 我国的死刑复核权在(A. 最高人民法院48. 以下哪项不是民事诉讼的当事人A.原告 B.49. 下列陈述中错误的一项为:A.民事诉讼代理人包括法定诉讼代理人和委托诉讼代理人两类B.程序法是实体法的重要保证C.所有民事诉讼案件都由被告所在地管辖D.人民法院审理民事纠纷案件,除简单的民事纠纷案件外,都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50. 下列有关行政诉讼的陈述中错误的一项为:A.行政诉讼由被告承担主要举证责任B.行政诉讼的原告仅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的公民C.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是指法律所规定的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范围D.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一般不适用调解第二部分:思想道德修养部分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 A )。 B. 高级人民法院 C.第三人 D.证人(
D )
C. ( D C )
D. 基层人民法院) ( B )
6
中级人民法院 被告
一、读下面一则消息,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和自身的经历对这一现象做简要分析(20分) “80后”青年职场状况调查 “眼高手低”成为通病(来源: 京华时报)
2008年12月25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和北京市新英才学校联合发布《“80后”青年的职场状况调查报告》。这项在北京10个区县的2590名“80后”青年、500家用人单位中进行的调查显示,逐渐成为社会主力的“80后”青年已表现出鲜明的职场特征,欠缺吃苦耐劳精神、频繁跳槽、工作中“眼高手低”等问题成为这一代人的“通病”。 近四成“80后”跳过槽
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用人单位“近四成人表示曾经“跳过槽”,有过 最缺吃苦耐劳精神 调查显示,“80后”青年的“情商”状况已成为他们工作中的短板。超过半数的“素质”、“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服从意识”更欠缺的是“纪律观念”。 “眼高手低”表现普遍
有超过七成的单位部门主管认为“二、以“个人发展与社会环境”为题,谈谈你对自身、对社会、对将来自己发展目标的认识。80后”青年占了50%以上。近七成用人单位部门主管认为“4次以上跳槽经历的占10.6%。对于跳槽行为,有超过八成的人不认可“跳槽”是衡量对单位是否忠诚的标准。。对于这一自我评价,与用人单位的判断基本一致,只是相比“心理素质”而言,用人单位认为“80后”青年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80后”青年认为,他们在职场中最欠缺的是“吃苦耐劳”
7
80后”随意跳槽的现象比较普遍。在接受调查的“30分)
80后”中, 80后”青年,其次是“心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样题
考试方式:开卷(只可带书籍和装订成册的资料)
思想道德部分占65% 法律部分占35% 考试题型参考:
第一部分 法律基础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但不包括(A.立法 B.守法2.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主要体现在(A.公民在立法上一律平等C.公民在守法与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3. 法律思维方式是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其主要特征不包括(A.讲法理 B.讲政治4. 法律的一般含义中不包括(A.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C.法律是对法院或者法官判决的预测5. 我国的政体是:A. 社会主义制度B.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 民主集中制
6. 下列不属于宪法特征的是:A. 宪法在内容规定上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B. 宪法在效力上最高C. 宪法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D. 宪法的稳定性比其他法律更强,所以不能修改7.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宪法上社会经济权的内容:A. 物质帮助权 B. 劳动权
C.违法 D.司法
C B.公民在法律解释上一律平等 D.公民在法律理解上一律平等 C.讲证据 D.讲程序 C )
C ) ( D )
)
B.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D.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 D ) C )
1
B )) (
C. 休息权
D. 文化教育权
8. 关于我国国家机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B.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是自治机关 C. 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
D. 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9. 下列不属于公务员的是:A. 国务院总理 B. 警察 C. 法官
D. 村民委员会主任10. 小明在街上走,被一群流氓殴打,正好警察张某下班路过,小明向张某呼救,张某没有理他,径直走掉了。事后,小明被打成重伤。请问,张某的行为构成:( D )
A. 超越法定职权B. 滥用职权 C. 行为显失公正D. 不履行法定职责11. 县政府向某菜市场的A. 具体行政行为B. 抽象行政行为C. 行政立法
D. 其他规范性文件12. 某市政府为了弥补交通警力不足的问题,向全市市民发出通知,号召市民自带录像设备到街上拍摄违章行为,凡拍到的违章行为属实,将从违章者缴纳的罚款中拿出一半奖励拍摄者,请问某市政府的行为违反了下列哪个基本原则?A. 行政合法性原则B. 行政合理性原则C. 诚实信用原则D. 自愿原则
13.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是指刑法中的哪一项基本原则:( D 50户工商户发出通知,要求他们与菜市场签订租赁合同后才能到县工商局办理营业执照,请问县政府的通知的性质是: ) ( A ) ( 2
B )
( A )
A.罪刑相适应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
C.刑法适用平等原则 D.罪责自负原则
14. 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的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A )。 A.不认为是犯罪 B.也应当以犯罪论处
C.可以认定为犯罪也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D.可以判处刑罚也可以免予刑罚处罚15. 甲开着一辆载重10吨的车经过一个渡桥,渡桥限重8吨,甲自以为车技高超,强行开车通过,结果将渡桥压塌,甲主观方面的心理特征属于:A.直接故意 B.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16. 甲开车不慎将乙撞伤,甲把人放到车里谎称去医院,结果害怕承担责任将车开到郊外扔下逃逸,乙失血过多而死亡,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B
A.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 B.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和交通肇事罪并罚C.不作为的故意伤害罪和交通肇事罪并罚 D.遗弃罪和交通肇事罪并罚17. 甲和乙打架,乙正好有心脏病而甲不知道,结果被甲一拳打中乙的胸部导致乙心脏病突发死亡,甲应当定:A.故意杀人罪 B.意外事件,无罪 C.过失杀人罪18.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既遂 D.犯罪未遂19. 甲扬言要杀乙,正在磨刀,乙上前一刀把甲杀死了,这种情形属于(A.事前防卫 B.正当防卫 C.紧急避险20. 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不包括:( ) D
A.两个人以上 B.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C.有共同的犯罪行为21. 犯罪构成要件不包括:( ) C
A.犯罪客观方面 B.犯罪主观方面 C.犯罪动机22. 对下列哪种行为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A.盗窃 B.强奸 C.诈骗 23. 不属于我国刑罚方法的是( )。C
A.驱逐出境 B.管制 C.拘留 24. 关于自首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自动投案 B.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应当从轻处罚或减轻处罚 D.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D.故意伤害罪
D.犯罪主体 D.敲诈勒索D.拘役 D )A
D.防卫过当 D.有共同的犯罪动机
3
B B ) C
( )
( )
( ) ( )
25. 以下事实不属于民法调整的是(B)
A.张某向李某借款10万元 B.北京市海淀区工商局依法处罚无照经营的张某200元罚款 C.陈某继承了其父别墅一套 D.孙某和李某结婚 26. 以下事实违反了民法的基本原则的是(C)
A.甲在海龙电子商城,在HP、IBM、联想等品牌电脑中,购买了一款联想电脑笔记本电脑 B.乙花了200元钱在某商场购买了成本价150元的衬衫一件 C.丙卖给丁的古画一副被鉴定为赝品D.戊在暴雨来临之前,主动把邻居家的晾晒的衣服收到了避雨处27. 以下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A.身残志坚的小赵,凭着惊人的毅力,自学成才,B.神童小刚,只有C.辍学在家的小孙今年D.30岁的李某,因受到惊吓,得了间歇性精神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28. 以下不属于民事主体的是(A.个体工商户王阿姨C.大熊猫团团29. 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向第三人进行意思表示,其法律后果归属于(A.代理人 30. 下列选项,哪项的诉讼时效不是A.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C.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31. 下列不属于民法规定的民事权利是(A.人身权 B.32. 甲偷看了好友乙的日记后,向其他人透露乙在日记中所记载的一些情感话语。众人虽未以此取笑,但乙得知后仍倍感痛苦而跳楼自杀,导致下肢瘫痪。甲的行为 ( C )
A.不构成民事侵权33. 自然人取得民事权利能力的依据是(A. 是否具有独立的生活来源34.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2岁,就开发出了一款网络游戏软件,转让获得17岁,靠父母给零用钱生活C) B.被代理人 C.继承权D.土地使用权 B.侵害了乙的身体权 B.达到法定年龄C)
A)
B.北京市长江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C.第三人1年?(B) B.拖欠货款尚未清偿的 D.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B)
D)
22岁就掌握了数门外语10
C.侵害了乙的隐私权C.识别能力是否具备 B.个体工商户不属于民事主体 B)
D.人民法院 D.侵害了乙的名誉权 D. 出生
4
万元的收入
劳动权
C.民事法律行为应当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D.民法不调整非财产关系 35. 以下属于完全物权的是(C)
A.抵押权 B.留置权 C.所有权 D.土地使用权
36.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债权的权能?( D ) A.张某请求李某给付合同款5万元 B.李某给付张某欠款5万元,张某接受
C.张某向法院请求保护李某欠款D.张某要求李某返还侵占的汽车3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担保物权的是(A.抵押权 38. 下列不属于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是(A.张某欠李某B.某派出所对参与打架斗殴致王某轻伤的赵某,处以C.常某开车违反道路交通规则,将孙某撞伤,赔偿医疗费D.李某在网上散布谣言,致陈某名誉损害,陈某要求李某赔礼道歉39. 下列不是承诺的要件的选项是(A.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C.必须在要约有效期限内作出40. 下列权利不属于人格权的是(A.隐私权B.41. 合同条款一般不需要包括(A.标的B.数量4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所指的“消费者”为(A.为生产、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自然人B.为生产、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单位和个人C.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自然人D.有偿取得商品和服务,满足生产消费或者物质、文化消费的单位和个人43. 李丽在一家商店试穿多套衣服后,觉得款式、质量都不合心意。打算离开时,被该商店的营业员拦住,称李丽必须要买一件,否则不允许离开。营业员的行为侵犯了李丽的:A.公平交易权5万元的债权
B B.继承权 C.留置权B1000元钱,到期未还,李某主张张某还款D)
B.必须是对要约明确表示同意 D.承诺的内容不能对要约作出变更D) C.生命权D.沉默权 D)
C.当事人姓名D.当事人性别 B
B.自主选择权
D.质权
200元罚款200 )C
C.受尊重权
D.知情了解权
5
) ) 元 肖像权
44. 下列店堂告示,哪一个没有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 A A.“假一罚十” B.“本店商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换” C.“钱物请当面点清,离柜不认” D.“购买总额在十元以下者,请恕本商场不开发票” 4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犯罪的时候不满B.管制是最轻的主刑,由公安机关决定C.15周岁的甲在聚众斗殴中致人死亡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D. 对于中止犯,应当免除处罚46. 下列陈述中正确的一项为:A.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有批准拘留和逮捕的权力。B.在刑事诉讼中,只有辩护人才能替被告辩护。C.刑事诉讼实行三审终审D.刑事诉讼参与人包括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47. 我国的死刑复核权在(A. 最高人民法院48. 以下哪项不是民事诉讼的当事人A.原告 B.49. 下列陈述中错误的一项为:A.民事诉讼代理人包括法定诉讼代理人和委托诉讼代理人两类B.程序法是实体法的重要保证C.所有民事诉讼案件都由被告所在地管辖D.人民法院审理民事纠纷案件,除简单的民事纠纷案件外,都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50. 下列有关行政诉讼的陈述中错误的一项为:A.行政诉讼由被告承担主要举证责任B.行政诉讼的原告仅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的公民C.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是指法律所规定的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范围D.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一般不适用调解第二部分:思想道德修养部分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 A )。 B. 高级人民法院 C.第三人 D.证人(
D )
C. ( D C )
D. 基层人民法院) ( B )
6
中级人民法院 被告
一、读下面一则消息,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和自身的经历对这一现象做简要分析(20分) “80后”青年职场状况调查 “眼高手低”成为通病(来源: 京华时报)
2008年12月25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和北京市新英才学校联合发布《“80后”青年的职场状况调查报告》。这项在北京10个区县的2590名“80后”青年、500家用人单位中进行的调查显示,逐渐成为社会主力的“80后”青年已表现出鲜明的职场特征,欠缺吃苦耐劳精神、频繁跳槽、工作中“眼高手低”等问题成为这一代人的“通病”。 近四成“80后”跳过槽
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用人单位“近四成人表示曾经“跳过槽”,有过 最缺吃苦耐劳精神 调查显示,“80后”青年的“情商”状况已成为他们工作中的短板。超过半数的“素质”、“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服从意识”更欠缺的是“纪律观念”。 “眼高手低”表现普遍
有超过七成的单位部门主管认为“二、以“个人发展与社会环境”为题,谈谈你对自身、对社会、对将来自己发展目标的认识。80后”青年占了50%以上。近七成用人单位部门主管认为“4次以上跳槽经历的占10.6%。对于跳槽行为,有超过八成的人不认可“跳槽”是衡量对单位是否忠诚的标准。。对于这一自我评价,与用人单位的判断基本一致,只是相比“心理素质”而言,用人单位认为“80后”青年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80后”青年认为,他们在职场中最欠缺的是“吃苦耐劳”
7
80后”随意跳槽的现象比较普遍。在接受调查的“30分)
80后”中, 80后”青年,其次是“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