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的读写结合高考作文(周)

2004年重庆市高考作文题

一名登山运动员攀登珠峰,爬到8000米处就返回了。人们很替他感到遗憾,再往上一点点就到顶了。运动员却说,我知道自己的能力只能到8000米,所以才返回。

请就“别人对我的希望和自我认知”这一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 2004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示例:

菊花飘香的时节

重庆考生

当清爽的秋风将天空吹向更高远,当陌生的孩子望断最后一只南飞雁,当枝上的绿叶换上橙黄,当一点点微酸已着枝,便又到了菊花飘香的时节。

菊之淡

“哐当、哐当„„”听见那清脆的打铁声了吗?清风拂抑(依)强健的肌肉散发出生命的气息,熊熊的烈火陶冶着高尚的情操,稽康,这个时代的英雄,一带(代)才子,就在这儿过着铁匠的生活,和任何人一样,你也对他期望很高吧,可是你敢劝他入仕吗?是否忘了《与山涛绝交书》?那铿锵的言辞已经向所有人宣告他对仕途的不屑,就让他做他自己吧, 让“竹林七贤”永远过着“邺下放歌”、“竹林饮酒”、“曲水流觞”、“南山采菊”的生活,不要让世俗的秽气覆盖了菊花淡淡的幽香。

菊之傲

是否还能记起那个岁(对)楚国相位持竿不顾、依然决定“曳尾于途中”的庄子?这个“心如澄澈秋水”,再(身)如不系之舟的清高居士,拥有举世的才华,然而却不曾向权势显贵屈服,一生过着清贫飘零的生活,你是否也想劝他入世,期望他能为祖国为社会为黎民百姓做番大事业。是的,所有人希望如此。然而,庄子他自(认)为自己就是一棵树、一棵捍卫心灵月亮的树,如果你硬要将他拔起,种在污秽的社会泥土里,他将立刻枯萎死亡,就让他永远地做一棵树吧,他身边会有一株傲岸的菊花陪着他。

菊之殇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面对滔滔江水,面对彼岸的乡亲父老,一代霸王也不由泪湿衣襟,江水已随他人姓,美人自刎在怀,是乘船逃走,重整旗鼓,还是投身乌江,“死亦为鬼雄”?如果你正在项王身边,是否会劝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呢?江东父老们也期望项王忍辱负重,说不定历史就会为此改写,然而项王最终选择投江而死,他认为应该死得有尊严,他认为那才是他的英雄本色,一枝菊花的生命形态枯萎了,但花香永世留香。

或许这就是生命的真谛,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认为是对的就不懈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严,追求英雄本色,抛开他人的期望,抛开他人的劝阻,向着自己的认识迈进。

当清脆的打铁声从远方传来,当远古的大鹏展翅欲飞,当滔滔的乌江向天咆啸,便又到了菊花飘香的季节。

你的评价:

2004年福建卷

文题:

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人 物:孔子 苏轼 曾国藩 鲁迅 史蒂芬•霍金

文学形象:曹操 宋江 薛宝钗 冬妮娅 桑提亚哥

[注意]①题目自拟。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不得抄袭

2004年福建卷满分作文

词人·酒徒·钓客

在我眼中,苏轼是一个词人,一名酒徒,一个钓客。我这里所说的钓客,是指他的风度气质精神而言的,而不是指他湖边垂钓。苏轼是否钓过鱼,我不得而知。

词人

苏轼是一个词人,一个豪放派兼婉约派的词人。

宋代是一个不幸的时代,宋代的词人也都是不幸的词人。其实填词对大多数词人来说,未必是他们的一种爱好,也不能全说是他们谋生的手段。他们填词,是内心情感的一种宣泄,是自我心理平衡的一种需要,因为所有的词人都寂寞并且痛苦着。在苏轼的词中,我们不难看到或多或少这样的痕迹。苏轼也涉足政治,与当时的许多文人一样,但从苏轼的诗文词作和他的气度风貌人生观来看,单从文人的角度揣度,他比王安石、司马光、欧阳修都要更纯粹些。

宋代是一个脂粉气息很浓的时代,生活在花花世界的男人们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于是世俗所说的堕落和沉沦便不免成为一种必然。如柳永、如周邦彦。但苏轼并未堕落沉沦,苏轼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卓然独立、洁而不然。尽管也曾风花雪月、歌妓侑酒、红袖添香,但苏轼是规矩不乱的。从这点看,苏轼是个入世的儒家的文人。

酒徒

苏轼是一个酒徒,精神陶醉的一种表象。

现在的一位作家说:“酒是文人的情人!”这话恐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依仗听江声。 品品,看酒气浓不浓,试想没有酒,我们今天还能读到这样的句子吗?

一个现实世界苦恼惆怅、伤感落寞的人,寻找快乐只能去他的精神世界了。苏轼的现实世界是不如意的、苦恼的,但他的精神世界是快乐的;苏轼的现实世界是理性的,而他的精神世界是感性的;苏轼的现实世界是儒家的,但他的精神世界却是道家的。

清醒时是儒家,迷醉后是道家;入世是儒家,出世是道家。

我敢说,《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赤壁赋》都是带有醉意的作品。出世的情怀留给后人一种永远的豪迈和激情。

钓客

从政是入世,入世带来了千般烦恼万般惆怅。于是苏轼便寻找出世的解脱,从精神上寻求心灵的慰藉。于是便游山、便玩水;便赏鹤、便垂钓;便参禅、便礼佛。苏轼从山水中看到了自己的迷性,求得了自在和安静。苏轼垂钓是在寻找一种心情,感觉一种氛围。而这是他在庙堂之上,明镜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也是想不来,想不出的。从佛偈禅语,公案故事中,苏轼醍醐灌顶般,豁然开朗。

尾声

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成为一个政客已是不幸,又不幸成为一个文人,这需要多大的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但在一个不幸的时代,能成为像苏轼这样的酒徒钓客式的文人,已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2004年重庆市高考作文题

一名登山运动员攀登珠峰,爬到8000米处就返回了。人们很替他感到遗憾,再往上一点点就到顶了。运动员却说,我知道自己的能力只能到8000米,所以才返回。

请就“别人对我的希望和自我认知”这一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 2004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示例:

菊花飘香的时节

重庆考生

当清爽的秋风将天空吹向更高远,当陌生的孩子望断最后一只南飞雁,当枝上的绿叶换上橙黄,当一点点微酸已着枝,便又到了菊花飘香的时节。

菊之淡

“哐当、哐当„„”听见那清脆的打铁声了吗?清风拂抑(依)强健的肌肉散发出生命的气息,熊熊的烈火陶冶着高尚的情操,稽康,这个时代的英雄,一带(代)才子,就在这儿过着铁匠的生活,和任何人一样,你也对他期望很高吧,可是你敢劝他入仕吗?是否忘了《与山涛绝交书》?那铿锵的言辞已经向所有人宣告他对仕途的不屑,就让他做他自己吧, 让“竹林七贤”永远过着“邺下放歌”、“竹林饮酒”、“曲水流觞”、“南山采菊”的生活,不要让世俗的秽气覆盖了菊花淡淡的幽香。

菊之傲

是否还能记起那个岁(对)楚国相位持竿不顾、依然决定“曳尾于途中”的庄子?这个“心如澄澈秋水”,再(身)如不系之舟的清高居士,拥有举世的才华,然而却不曾向权势显贵屈服,一生过着清贫飘零的生活,你是否也想劝他入世,期望他能为祖国为社会为黎民百姓做番大事业。是的,所有人希望如此。然而,庄子他自(认)为自己就是一棵树、一棵捍卫心灵月亮的树,如果你硬要将他拔起,种在污秽的社会泥土里,他将立刻枯萎死亡,就让他永远地做一棵树吧,他身边会有一株傲岸的菊花陪着他。

菊之殇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面对滔滔江水,面对彼岸的乡亲父老,一代霸王也不由泪湿衣襟,江水已随他人姓,美人自刎在怀,是乘船逃走,重整旗鼓,还是投身乌江,“死亦为鬼雄”?如果你正在项王身边,是否会劝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呢?江东父老们也期望项王忍辱负重,说不定历史就会为此改写,然而项王最终选择投江而死,他认为应该死得有尊严,他认为那才是他的英雄本色,一枝菊花的生命形态枯萎了,但花香永世留香。

或许这就是生命的真谛,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认为是对的就不懈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严,追求英雄本色,抛开他人的期望,抛开他人的劝阻,向着自己的认识迈进。

当清脆的打铁声从远方传来,当远古的大鹏展翅欲飞,当滔滔的乌江向天咆啸,便又到了菊花飘香的季节。

你的评价:

2004年福建卷

文题:

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人 物:孔子 苏轼 曾国藩 鲁迅 史蒂芬•霍金

文学形象:曹操 宋江 薛宝钗 冬妮娅 桑提亚哥

[注意]①题目自拟。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不得抄袭

2004年福建卷满分作文

词人·酒徒·钓客

在我眼中,苏轼是一个词人,一名酒徒,一个钓客。我这里所说的钓客,是指他的风度气质精神而言的,而不是指他湖边垂钓。苏轼是否钓过鱼,我不得而知。

词人

苏轼是一个词人,一个豪放派兼婉约派的词人。

宋代是一个不幸的时代,宋代的词人也都是不幸的词人。其实填词对大多数词人来说,未必是他们的一种爱好,也不能全说是他们谋生的手段。他们填词,是内心情感的一种宣泄,是自我心理平衡的一种需要,因为所有的词人都寂寞并且痛苦着。在苏轼的词中,我们不难看到或多或少这样的痕迹。苏轼也涉足政治,与当时的许多文人一样,但从苏轼的诗文词作和他的气度风貌人生观来看,单从文人的角度揣度,他比王安石、司马光、欧阳修都要更纯粹些。

宋代是一个脂粉气息很浓的时代,生活在花花世界的男人们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于是世俗所说的堕落和沉沦便不免成为一种必然。如柳永、如周邦彦。但苏轼并未堕落沉沦,苏轼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卓然独立、洁而不然。尽管也曾风花雪月、歌妓侑酒、红袖添香,但苏轼是规矩不乱的。从这点看,苏轼是个入世的儒家的文人。

酒徒

苏轼是一个酒徒,精神陶醉的一种表象。

现在的一位作家说:“酒是文人的情人!”这话恐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依仗听江声。 品品,看酒气浓不浓,试想没有酒,我们今天还能读到这样的句子吗?

一个现实世界苦恼惆怅、伤感落寞的人,寻找快乐只能去他的精神世界了。苏轼的现实世界是不如意的、苦恼的,但他的精神世界是快乐的;苏轼的现实世界是理性的,而他的精神世界是感性的;苏轼的现实世界是儒家的,但他的精神世界却是道家的。

清醒时是儒家,迷醉后是道家;入世是儒家,出世是道家。

我敢说,《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赤壁赋》都是带有醉意的作品。出世的情怀留给后人一种永远的豪迈和激情。

钓客

从政是入世,入世带来了千般烦恼万般惆怅。于是苏轼便寻找出世的解脱,从精神上寻求心灵的慰藉。于是便游山、便玩水;便赏鹤、便垂钓;便参禅、便礼佛。苏轼从山水中看到了自己的迷性,求得了自在和安静。苏轼垂钓是在寻找一种心情,感觉一种氛围。而这是他在庙堂之上,明镜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也是想不来,想不出的。从佛偈禅语,公案故事中,苏轼醍醐灌顶般,豁然开朗。

尾声

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成为一个政客已是不幸,又不幸成为一个文人,这需要多大的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但在一个不幸的时代,能成为像苏轼这样的酒徒钓客式的文人,已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相关内容

  • 课内素材的运用公开课教案
  • 课内素材的运用 [教学目标] 1.以写作带动回归文本,以回归文本促进写作. 2.掌握从课文中提取素材的方法,学会使用素材. [教学重点] 1.古代名人事例的运用. 2.古诗文名作的巧用.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树立写作使用文本的意识,提高学生作文驾驭文本素材的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

  • 如何培养尖子生打造语文高分策略
  • 读写,让生命更完美 一.读写并重,比翼齐飞 语文的学习实际上是一个语文素质.语文能力提高的过程,而语文素质.语文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读和写.所以,解决了读和写的问题,就提高了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也就是学好语文了. 读,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这里所说的"读",并不仅仅是指把 ...

  • 写作材料的引航
  • [论文关键词]写作材料:课文:课外阅读:生活 [论文摘要]在作文教学中,经 常会遇到学生写作缺乏材料的问题.本文谈到从课文中寻找写作材料,从课外阅读获取写作 材料,从生活中获取写作材料三种途径,以帮助学生解决"无米下锅"的问题. 从事中 学语文教学工作多年,最让我感到头痛的是学生 ...

  • 高三第二学期英语学习计划表
  • 每 天 必 做 1、充分用好早晚读,充满热爱地朗读英语课文及《名师指津》的作文(有效朗读培养正确语感),运用“边读边想读”,“自我欣赏读”,注意词组、句型、语法结构的运用,积累好词佳句融入其中。 2、用好《高中英语语法与写作攻略》中的美文、《英语周报》套题的写作题及大考同学范文,随时摘抄好词佳句,经 ...

  • 善用巧用古诗文 打造作文的金身 已获奖
  • 善用巧用古诗文 打造作文的金身 宿迁市沭阳国际学校 张艳玲 张晓军 中学生多读一些课外书,博闻强识,可以提高一定的写作水平.但限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不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高考作文时,常找不到写作的切入点,无从下笔:苦于"囊中羞涩",没有素材,无话可说.这 ...

  • 2016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优秀范文:追求理想先要尊重现实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一条小溪边,一个牧童难过地哭着,因为他心爱的羊羔不小心掉进大河被淹死了. 哭声引起了小溪的同情,它气愤地指责大河:"你也太残忍了吧,为什么把小牧童的羊羔给吞没了呢?如果我有你这样大的水量,决不会和你一样的.我会温柔地流淌,滋润山谷和草原 ...

  • 高考话题作文开头28例
  • 高考话题作文开头28例.txt我们用一只眼睛看见现实的灰墙,却用另一只眼睛勇敢飞翔,接近梦想.男人喜欢听话的女人,但男人若是喜欢一个女人,就会不知不觉听她的话.高考话题作文开头28例 高考话题作文开头28例 更新时间:2009-08-05 来源: 点击次数: 1564 1.亲情是朱自清文中父亲的背影 ...

  • 2016高考语文备考策略作文教学研讨二区发言实录
  • 2016高考语文备考策略作文教学研讨二区发言实录 中考语文总分120,作文占了50分:高考语文总分150,作文占了70分,作文分值高.但作文教学却一直是困扰语文老师的难题.今晚,我们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作文教学. 一. 如何激趣 广东王枚(1057494409) 20:05:33 请问,大家是怎样提高 ...

  • 课内素材2
  • 第2节 课文素材与考场作文的高速对接 (一) 源头活水汩汩出--写作素材的回归挖掘 1.表现礼贤下士.任人唯贤 可以用信陵君礼贤下士.毛遂自荐等内容.信陵君尊重出身低微的侯生,是任人唯贤的典型:而毛遂的自信和在关键时刻所表现的智勇,都表明真才实学的重要,同时也说明人才是在实践的检验中才脱颖而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