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与保护
【学习目标】
1. 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2. 旅游规划的目的 3. 旅游景区规划的定义 4. 旅游规划的内容
5. 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6. 旅游环境容量 7. 旅游环境保护
【重点难点】
1. 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2. 旅游景区规划的定义
【学法指导】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一、旅游规划
1.旅游规划的内容
2.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定义、作用
二、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1.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旅游开发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三、旅游环境容量
1. 旅游环境容量的定义
2. 旅游环境容量的分类
3. 怎样提景区的高旅游环境容量
4. 旅游环境保护的内容
1.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
随着现代旅游的大众化,旅游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既包括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又包括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1)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旅游活动的开展和措施的实施必须以保护旅游资源为前提。
【课后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黄山、张家界、九寨沟三大旅游区共同的优势条件是( ) A .旅游容量大 B .人文景观丰富
C .距东部沿海客源市场近 D .有绚丽的自然风光
2.有关丹霞旅游风景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广东特有的地貌类型
B .只有科学、美学价值,无历史文化价值 C .自然景观以奇、险、美著称 D .丹霞风景区植被以常绿硬叶林为主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
B .旅游业的发展必定使环境遭受破坏
C .植树造林,开发园艺项目可以彻底净化环境 D .旅游景区规划要以经济规律为指导
4.在风景秀丽的自然风景区,建造游乐设施,带来的最主要问题是( ) A .环境污染 C .破坏动植物资源
B .损毁文物古迹 D .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5.杭州和昆明皆为首批著名的优秀旅游城市,每年各自接待的境外游客数量相当,但杭州接待的境内游客数量超过昆明,造成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杭州旅游服务设施好,旅游容量大 B .杭州距国内客源地近,交通更便捷 C .杭州的旅游资源游览价值比昆明高 D .昆明的可游览季节比杭州短
6.旅游者在景区内乱刻乱画造成的最大危害是( ) A .地貌景观受损 C .文物古迹受破坏
B .珍稀植物遭破坏 D .背景环境受污染
7.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中,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最差的是( ) A .九寨沟,泰山 C .大熊猫栖息地
B .三江并流 D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8.九寨沟等风景名胜区在“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采用提前预订票的形式售票,其主要目的是( )
A .景区管理人员休假,服务人员少 B .提高景区票价 C .保护景区环境 D .控制当地交通流量
9.旅游区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 )
①交通工具尾气 ②景区的餐馆、摊点 ③大量游客的呼吸 ④工业生产排放 A .①② C .①③
B .③④ D .②④
10.对游客形成旅游吸引力的根本保证是( ) A .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高低 B .导游素质的高低
C .门票价格 D .旅游景区规划
11.在泰山旅游业的发展规划当中,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及其极高的美学、科学、历史文化价值,相当于“规划之鹰”的( )
A .两翼 C .尾部
读下图,完成12~14题。
B .头部 D .周围大气
12.图中盛大活动的相关少数民族及主要分布省区为( ) A .傣族 云南 C .高山族 广东
B .彝族 海南 D .彝族 云南
13.此种盛大旅游活动给环境带来的最严重后果是( ) A .大气污染 C .火灾隐患
B .森林破坏 D .社会秩序混乱
14.为防止此类问题的发生,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取消当地该种旅游活动项目 B .用燃油火把替代木柴
C .把旅游活动规模控制在环境承载量之内 D .准备好消防车辆
15.北京市某旅游公司欲开设一座以冬日避寒观光度假为主要旅游服务项目的接待中心,最宜选择在( )
A .贵阳 C .三亚
B .上海 D .桂林
16.下列属于生态旅游行为规范的是( )
①采集珍稀植物标本 ②将所有废弃物分类投放垃圾桶 ③对野生动物远距离拍照 ④积极喂养野生动物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7.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日益重要的原因是( ) A .建设自然保护区的需要 B .绿色旅游的发展 C .环境保护法律的制定 D .现代旅游的大众化
18.大量的旅游者短时间拥入某旅游区带来的主要问题有( ①使当地居民出行困难,烦燥不安 ②分享当地的公共设施 上升 ④使生活物品供应趋于紧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9.下列行为中可有效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是( ) A .在国家森林公园规划多处森林氧吧、疗养中心 B .定期开放旅游景点,限定最多游览人数 C .猎取景区野生动物,获取食物 D .在公园草坪上喷洒农药
20.下列旅游规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旅游规划不能只考虑经济因素 B .旅游规划的核心是对吸引物的规划 C .社会经济因素制约旅游业发展的速度 D .规划之鹰从客源市场飞往旅游目的地
21.有关旅游活动与环境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发展旅游业必然会损坏文物古迹
B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C .为保护良好的环境,应限制旅游活动
)
③使当地居民失业率
D .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应使旅游规模最大化 如图为某地旅游资源情况调查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该地的旅游现状是( ) A .旅游资源不够丰富 C .交通设施比较落后
B .娱乐设施不够齐全 D .观光团体数量较多
23.若到该地旅游,从安全角度考虑,不需要过多考虑的是( ) A .食品卫生和当地治安安全 B .交通安全 C .天气变化的影响 D .火山喷发、地震
下图中①—④为我国的四座名山,据图完成24~25题。
24.图中①—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雄峙天东,五岳独尊 B .②佛教名山,自然遗产
C .③植被常绿,四季皆宜 D .④风景秀丽,限度开发
25.将图中②名山打造成旅游精品名胜区的优势条件是( ) A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B .人文景观的非凡性 C .自然景观的奇异性 D .交通联系的便捷性 二、综合题(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南京汤山镇位于南京东郊约29千米处,该镇周边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包括温泉、阳山碑材、安基山水库、南京猿人溶洞等旅游资源。
材料二 汤山泉水来自地下2千米处,水温常年保持60—65℃,冬夏温度相差不大。据化验,汤山温泉水中富含钙、镁等30多种微量元素,对关节炎、风湿病、高血压等顽症疗效显著,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上海某旅行社推出的双休日旅游路线中共有8条是到汤山温泉的。
材料三 目前汤山景区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温泉水存在无证开采、超量开采现象,有些地方在温泉水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以开水冒充温泉水;温泉的卫生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南京猿人溶洞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等也有损坏。阳山碑材景区的石材和树木上被刻上“到此一游”的字样。节假日游客数量过多,对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冲击。
(1)汤山温泉吸引了大量的上海游客,简要分析原因。
(2)针对材料中出现的环境问题,请提出旅游开发中的环保措施。 。
27.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千泉湖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天山山脉为它提供了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湿地植被面积有1 300多公顷,水域面积有330多公顷。湖边一望无际的芦苇丛中,有大小泉眼3 000多个。芦苇成帐,水道纵横,各类水生植物郁郁葱葱;湖面上碧波荡漾,岛屿点点„„能见白鹭亮翅,成双成对的鸬鹚觅食,偶有惊吓,水中的鸟群顿时群起腾飞,齐鸣空中。千泉湖北岸,有67公顷以上保护完好的平原原始次生林,桦树、灌柳、沙枣、红柳等林木生机勃勃。
(1)结合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请你谈谈怎样规划建设千泉湖景区。 (2)千泉湖可规划建设哪些项目?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我国乡村多数地区仍保持自然风貌,风格各异的风土人情、乡风民俗,具有城镇无可比拟的贴近自然的优势,为游客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提供了优越条件。
材料二 福建省常见乡村旅游活动项目。
(2)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请你为乡村旅游开发提出自己的建议。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武陵源风景区的警示。
湖南省张家界武陵源区十多年前还是一个落后的边远乡村,随着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大规模开发,当地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区域社会文明全面进步,如教师队伍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医疗条件逐步改善、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等。
但在此过程中,曾经也因管理工作不到位,出现过失误。一方面,在旅游资源开发、设施配套建设中,贪大、贪多、求全,如旅行社盲目发展、互争客源,宾馆、游乐设施重复建设等,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风景名胜区内自然风貌受人为影响,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以“黄牌”警告。
材料二 旅游胜地——黄山。
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山,十大旅游胜地之一,景区内有自然景点400处,黄山“四绝”令海内外游人叹为观止。在其周边还有佛教名山(九华山) 和世界文化遗产(安徽古村落:西递村、宏村) 等。2004年10月18日,杭徽高速公路(安徽段) 正式竣工通车(如图) 。作为黄山市首条高速公路,它将在黄山乃至更广的区域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
会效益。
(1)结合材料一分析武陵源风景区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黄牌”警告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评价黄山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解析 本题以我国著名风景区的开发为背景,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及其开发中的环境问题。第(1)题,注意材料中的信息与所学知识的结合,分析旅游资源的环境污染对动植物资源、背景环境、文物古迹的破坏;第(2)题,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主要从旅游资源的质量、市场距离及其交通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环境承载量方面综合评价分析。
(2)①黄山风景区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四绝”闻名天下) ,资源质量优,周围景观地域组合状况好,集群状况好;②有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利;③距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近,靠近旅游消费市场。
30.下图为我国某沿海地区地形示意图。当地拟在此建设滨海旅游区,开发项目主要包括海水浴场和滨海地质公园(滨海地质公园是利用海岸带的地质地貌景观建设的集观光、科普为一体的主题公园) 。读图回答问题。(8分)
11
(1)现有A 、B 两处拟选地址,根据地质地貌条件,分析海水浴场和滨海地质公园分别适宜建在何处?并说明理由。
(2)滨海地质公园的管理者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保护游客安全?
旅游开发与保护
【学习目标】
1. 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2. 旅游规划的目的 3. 旅游景区规划的定义 4. 旅游规划的内容
5. 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6. 旅游环境容量 7. 旅游环境保护
【重点难点】
1. 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2. 旅游景区规划的定义
【学法指导】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一、旅游规划
1.旅游规划的内容
2.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定义、作用
二、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1.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旅游开发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三、旅游环境容量
1. 旅游环境容量的定义
2. 旅游环境容量的分类
3. 怎样提景区的高旅游环境容量
4. 旅游环境保护的内容
1.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
随着现代旅游的大众化,旅游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既包括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又包括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1)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旅游活动的开展和措施的实施必须以保护旅游资源为前提。
【课后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黄山、张家界、九寨沟三大旅游区共同的优势条件是( ) A .旅游容量大 B .人文景观丰富
C .距东部沿海客源市场近 D .有绚丽的自然风光
2.有关丹霞旅游风景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广东特有的地貌类型
B .只有科学、美学价值,无历史文化价值 C .自然景观以奇、险、美著称 D .丹霞风景区植被以常绿硬叶林为主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
B .旅游业的发展必定使环境遭受破坏
C .植树造林,开发园艺项目可以彻底净化环境 D .旅游景区规划要以经济规律为指导
4.在风景秀丽的自然风景区,建造游乐设施,带来的最主要问题是( ) A .环境污染 C .破坏动植物资源
B .损毁文物古迹 D .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5.杭州和昆明皆为首批著名的优秀旅游城市,每年各自接待的境外游客数量相当,但杭州接待的境内游客数量超过昆明,造成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杭州旅游服务设施好,旅游容量大 B .杭州距国内客源地近,交通更便捷 C .杭州的旅游资源游览价值比昆明高 D .昆明的可游览季节比杭州短
6.旅游者在景区内乱刻乱画造成的最大危害是( ) A .地貌景观受损 C .文物古迹受破坏
B .珍稀植物遭破坏 D .背景环境受污染
7.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中,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最差的是( ) A .九寨沟,泰山 C .大熊猫栖息地
B .三江并流 D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8.九寨沟等风景名胜区在“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采用提前预订票的形式售票,其主要目的是( )
A .景区管理人员休假,服务人员少 B .提高景区票价 C .保护景区环境 D .控制当地交通流量
9.旅游区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 )
①交通工具尾气 ②景区的餐馆、摊点 ③大量游客的呼吸 ④工业生产排放 A .①② C .①③
B .③④ D .②④
10.对游客形成旅游吸引力的根本保证是( ) A .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高低 B .导游素质的高低
C .门票价格 D .旅游景区规划
11.在泰山旅游业的发展规划当中,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及其极高的美学、科学、历史文化价值,相当于“规划之鹰”的( )
A .两翼 C .尾部
读下图,完成12~14题。
B .头部 D .周围大气
12.图中盛大活动的相关少数民族及主要分布省区为( ) A .傣族 云南 C .高山族 广东
B .彝族 海南 D .彝族 云南
13.此种盛大旅游活动给环境带来的最严重后果是( ) A .大气污染 C .火灾隐患
B .森林破坏 D .社会秩序混乱
14.为防止此类问题的发生,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取消当地该种旅游活动项目 B .用燃油火把替代木柴
C .把旅游活动规模控制在环境承载量之内 D .准备好消防车辆
15.北京市某旅游公司欲开设一座以冬日避寒观光度假为主要旅游服务项目的接待中心,最宜选择在( )
A .贵阳 C .三亚
B .上海 D .桂林
16.下列属于生态旅游行为规范的是( )
①采集珍稀植物标本 ②将所有废弃物分类投放垃圾桶 ③对野生动物远距离拍照 ④积极喂养野生动物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7.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日益重要的原因是( ) A .建设自然保护区的需要 B .绿色旅游的发展 C .环境保护法律的制定 D .现代旅游的大众化
18.大量的旅游者短时间拥入某旅游区带来的主要问题有( ①使当地居民出行困难,烦燥不安 ②分享当地的公共设施 上升 ④使生活物品供应趋于紧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9.下列行为中可有效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是( ) A .在国家森林公园规划多处森林氧吧、疗养中心 B .定期开放旅游景点,限定最多游览人数 C .猎取景区野生动物,获取食物 D .在公园草坪上喷洒农药
20.下列旅游规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旅游规划不能只考虑经济因素 B .旅游规划的核心是对吸引物的规划 C .社会经济因素制约旅游业发展的速度 D .规划之鹰从客源市场飞往旅游目的地
21.有关旅游活动与环境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发展旅游业必然会损坏文物古迹
B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C .为保护良好的环境,应限制旅游活动
)
③使当地居民失业率
D .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应使旅游规模最大化 如图为某地旅游资源情况调查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该地的旅游现状是( ) A .旅游资源不够丰富 C .交通设施比较落后
B .娱乐设施不够齐全 D .观光团体数量较多
23.若到该地旅游,从安全角度考虑,不需要过多考虑的是( ) A .食品卫生和当地治安安全 B .交通安全 C .天气变化的影响 D .火山喷发、地震
下图中①—④为我国的四座名山,据图完成24~25题。
24.图中①—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雄峙天东,五岳独尊 B .②佛教名山,自然遗产
C .③植被常绿,四季皆宜 D .④风景秀丽,限度开发
25.将图中②名山打造成旅游精品名胜区的优势条件是( ) A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B .人文景观的非凡性 C .自然景观的奇异性 D .交通联系的便捷性 二、综合题(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南京汤山镇位于南京东郊约29千米处,该镇周边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包括温泉、阳山碑材、安基山水库、南京猿人溶洞等旅游资源。
材料二 汤山泉水来自地下2千米处,水温常年保持60—65℃,冬夏温度相差不大。据化验,汤山温泉水中富含钙、镁等30多种微量元素,对关节炎、风湿病、高血压等顽症疗效显著,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上海某旅行社推出的双休日旅游路线中共有8条是到汤山温泉的。
材料三 目前汤山景区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温泉水存在无证开采、超量开采现象,有些地方在温泉水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以开水冒充温泉水;温泉的卫生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南京猿人溶洞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等也有损坏。阳山碑材景区的石材和树木上被刻上“到此一游”的字样。节假日游客数量过多,对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冲击。
(1)汤山温泉吸引了大量的上海游客,简要分析原因。
(2)针对材料中出现的环境问题,请提出旅游开发中的环保措施。 。
27.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千泉湖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天山山脉为它提供了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湿地植被面积有1 300多公顷,水域面积有330多公顷。湖边一望无际的芦苇丛中,有大小泉眼3 000多个。芦苇成帐,水道纵横,各类水生植物郁郁葱葱;湖面上碧波荡漾,岛屿点点„„能见白鹭亮翅,成双成对的鸬鹚觅食,偶有惊吓,水中的鸟群顿时群起腾飞,齐鸣空中。千泉湖北岸,有67公顷以上保护完好的平原原始次生林,桦树、灌柳、沙枣、红柳等林木生机勃勃。
(1)结合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请你谈谈怎样规划建设千泉湖景区。 (2)千泉湖可规划建设哪些项目?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我国乡村多数地区仍保持自然风貌,风格各异的风土人情、乡风民俗,具有城镇无可比拟的贴近自然的优势,为游客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提供了优越条件。
材料二 福建省常见乡村旅游活动项目。
(2)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请你为乡村旅游开发提出自己的建议。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武陵源风景区的警示。
湖南省张家界武陵源区十多年前还是一个落后的边远乡村,随着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大规模开发,当地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区域社会文明全面进步,如教师队伍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医疗条件逐步改善、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等。
但在此过程中,曾经也因管理工作不到位,出现过失误。一方面,在旅游资源开发、设施配套建设中,贪大、贪多、求全,如旅行社盲目发展、互争客源,宾馆、游乐设施重复建设等,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风景名胜区内自然风貌受人为影响,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以“黄牌”警告。
材料二 旅游胜地——黄山。
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山,十大旅游胜地之一,景区内有自然景点400处,黄山“四绝”令海内外游人叹为观止。在其周边还有佛教名山(九华山) 和世界文化遗产(安徽古村落:西递村、宏村) 等。2004年10月18日,杭徽高速公路(安徽段) 正式竣工通车(如图) 。作为黄山市首条高速公路,它将在黄山乃至更广的区域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
会效益。
(1)结合材料一分析武陵源风景区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黄牌”警告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评价黄山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解析 本题以我国著名风景区的开发为背景,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及其开发中的环境问题。第(1)题,注意材料中的信息与所学知识的结合,分析旅游资源的环境污染对动植物资源、背景环境、文物古迹的破坏;第(2)题,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主要从旅游资源的质量、市场距离及其交通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环境承载量方面综合评价分析。
(2)①黄山风景区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四绝”闻名天下) ,资源质量优,周围景观地域组合状况好,集群状况好;②有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利;③距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近,靠近旅游消费市场。
30.下图为我国某沿海地区地形示意图。当地拟在此建设滨海旅游区,开发项目主要包括海水浴场和滨海地质公园(滨海地质公园是利用海岸带的地质地貌景观建设的集观光、科普为一体的主题公园) 。读图回答问题。(8分)
11
(1)现有A 、B 两处拟选地址,根据地质地貌条件,分析海水浴场和滨海地质公园分别适宜建在何处?并说明理由。
(2)滨海地质公园的管理者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保护游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