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资源与评价九年级上答案

第一单元 一 鼎湖山听泉

1.wǎng chà yíng jiǒng 详 稚 嬉 籁 2.①昂—盎 慕—穆 ②悦—跃 寻—循

3.(1)刘禹锡 《陋室铭》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4.写景散文 寒翠桥 庆云寺 入夜 5.D.

6.①示例:山清水秀 山重水复 风起云涌 ②秋山人在画中行 7. 略。可以从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为了人类生存、繁衍的角度来谈。

8.①鼎湖山多层次的泉声 ②作者在听泉时所产生的人生感悟 ③对鼎湖山泉水的由衷赞美 9.作者领悟到了泉声的层次,领悟到了历史、生活、宇宙的规律。

10.示例:①哺育人类,浇灌土地,水就是生命的源泉。②陶冶情操,开拓眼界,知识就是人类的导师。

11.我俯身听着„„引我遐想。

12.示例:我原化作一条小溪,在竭尽全力的搏斗中诠释生命的意义。

13.老槐树上落满了可爱的鸟儿,鸟儿的鸣叫声使得寂寞的冬天很热闹,富有生气。表达了作者崇敬、赞赏、喜爱的感情。

14.老槐树给了作者童年生活无限的乐趣和无穷的遐思;作者同情、可怜老槐树死得很惨,消失得很惨;老槐树的消失使作者再也不可能有对老槐树回忆的慰藉了。

15.好。月光下树的年轮像泉水的涟漪,所以月光下的树桩很像一口泉;老槐树的生命没有结束,它像泉一样生命永不枯竭,因为嫩枝又长了出来;所以这个比喻显得生动形象,很新鲜,寓意很深刻。

16.老槐树死了,但她的生命仍在延续;嫩枝一定会长大,对未来充满着期盼和信心;对生命力强大的崇拜与敬仰。

二 林中小溪

1.lín lìn jiã sù rïng qiâ xù hã 2.D 3.D

4.示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示例:①竹笋突破顽石而出是一种坚持;滴水永不停息穿越石头是一种坚持。

②红军不怕困难继续前进是一种坚持;霍金不怕病魔缠身继续研究是一种坚持。 6.普里什文 苏联 奥斯特洛夫斯基 高尔基等 7.别的书销量很好,都卖完了。

8.(1)写出小溪无私的精神。(2)表现小溪顽强的精神。

9.这些物象均有象征意义,写出与小溪对立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

10.从小溪奋力冲破障碍的流程中领悟到搏斗的价值——搏斗创造时间,时间构成生活。 11.表达了小溪的坚强信念。

12.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团结奋进。

13.认定一个目标,什么也阻挡不了。自信、乐观、顽强,渴望战斗的生活,享受着与困难斗争所带来的无穷乐趣。作者已经把“小溪”人格化了。对人生,对困难、挫折又何尝不应该像“小溪”那样?

14.怀揣对大自然奇妙的幻想,仰望夜空听夜莺的歌唱,在流淌中观赏两岸艳丽的花朵。 15.阳光的鼓舞,生活真理的支撑,自身的拼搏寻觅。

16.“窜”指自然状态下的小溪从石缝中流溢而出;“跳”指拼搏状态下的小溪从地底下喷涌而出。

17.明确目标奋然前行;面对挫折顽强拼搏;携手并进涌向大海。

18.思路提示:要懂得生活的真理,明确前进的方向;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面对挫折,要有承受挫折的能力。

单元检测

4.书破万卷,神交古人。

5.(1)《水浒传》《三国演义》 (2)李清照 “南唐后主”李煜

6.(1)那柔曼如提琴者 那清脆如弹拨者 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 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 (2)宵眠抱玉鞍 (3)羌笛何须怨杨柳 (4)欲将轻骑逐 (5)春江水暖鸭先知

7.(1)删去“应该”或“必须”;(2)在“衷肠”的后面加上“的对象”(或“的人”);(3)将“走进”改为“翻开”,或将“一页”改为“天地”(意合即可);(4)应将“无数的”放到“生灵”前。

8.(1)示例1.你周围有人认养树木吗?

示例2.你知道大庆市有哪些楼区可以认领树木?

(2)学习固然紧张,为树木施肥剪枝既可以照料树木,也是学习之余的 一种放松。何况,我们认养了树木就有责任照看它,周末还是我们一起去,好吗?

9.泉的踪影不可捉摸,显示出的“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似乎与调皮的娇女有着共同之处。这样,由爱女而爱泉,由一般的品赏、出于好奇心的探究而萌生爱意,转入用听觉去领略和感受泉声,就显得很自然了。

10.作者引用这一楹联,一是印证自己进山后的感受;二是开启下文对“一片浓碧”的描写。 11.好。“湿”“推”写尽了鼎湖山的浓碧,树木鲜绿欲滴,绿意浓厚,“推”字还写出了鼎湖山的绿极有层次感,越往高处,绿意越浓。

12.作者把钟声和泉声比作老人和孩子,点出泉水活泼流动的青春气息,表达了作者对山泉、对鼎湖山的由衷喜爱之情。

13.在盼援无望的情况下才自救(1分);性格上习惯等待别人的救助,存在依赖思想,缺乏自强自立能力(1分,答其中的任何一项即可得分)。 14.愤恨(埋怨、怨恨)(1分) 理解(1分)

15.为儿子成功自救而兴奋(1分),为自己的教育方法获得成功而兴奋(1分)。

16.巧设伏笔:父亲说的“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草丛,制造声音”前面有三处伏笔, (1)忽然,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是井边的草丛在响;

(2)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

7.(1) “我”与闰土之间着精神上的隔膜。 (2)因为“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眼前却是一片萧瑟的景象。所以“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8.(1)时间;回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2)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3)身边的草丛凌乱不堪。

革命家;《呐喊》;《彷徨》;《朝花夕拾》;《呐喊》。 9.“我”离开故乡时的感受。 (2分,答出其中任何一处即可)

10.因闰土的愿望小,容易满足,而“我”的愿望是希望人们都过上幸福生活,难以实现。 11.两次。第一次衬托少年小英雄的美好形象,第二次写想像之景,暗示美好生活的到来。 巧设悬念:结局时才点出陷阱是父亲有意所为。(2分)

12.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

17.含义:父亲挖陷阱的目的是为了让儿子克服依赖思想,培养自强自立的能力,学会自救(1分),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向着希望之路努力、奋斗,就会迎来新的生活。

13.实例:新生活指没有剥削压迫、平等自由,充满幸福和希望的生活。 这是对儿子一种深沉的爱(1分)。

14.(为下文写店铺男人打盹,年轻人伺机行窃作铺垫。

形象:对儿子严格要求(1分),对儿子体贴关怀(1分),教育方法独特,有教育智慧(1分)。 15.(1)年轻人向里面探头探脑地张望,被人发现后又突然退了出去。

(2)当店主人正要继续打盹的时候,年轻人又探头进来。 、

(3)当店主人问他买什么的时候,年轻人有些慌乱,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 18.窗外的枝丫上何时挂满了红花,那花开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而我竟浑然不觉。

16.刻薄(多疑冷漠) 友善(信任温和) 19.木棉树属速生、强阳性树种;树冠高;躯干挺拔;叶子稀拉;枝干不繁茂;花朵硕大且红艳,

17.(1)年轻人的意思是说他家境贫困,无力求学,想通过给人弹琴来赚取学费。 花落后会长出椭圆形的葫果;成熟后果英开裂,果中的棉絮随风飘落。

(2)这个年轻人确实是一个学琴的孩子,而且琴技高超,他前面所说的话都是真的。 20.示例一:句子:硕大的花朵像一团团火苗在枝头跳跃着,燃起了新的生命。这个句子运用了比

六 我的叔叔于勒 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木棉花鲜艳、美丽的特点。

示例二:句子:春天时,一树橙红,夏天绿叶成荫;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赏析:这

1.拮 栈 婿 褴褛 绰 煞 蛎 氓 撬 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即写出了木棉花在不同季节的特点,又句式整齐,语言优美凝练。

2.(1)手头紧,经济状况不好。(2)计算。(3)借指好消息、幸福的信息。(4)随着时间的推21.示例:读了本文,我认为每个人都要脚踏实地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实现自己

移不断增长。 的人生价值,这样的生命才会精彩,这样的人生才会有意义。

3. D 22.(1)轻舞飞扬

地震已过,英雄已走,可他舍己救人的精神将鼓舞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大爱千秋,浩气长存! 4. A

5.B(“天伦之乐”泛指家庭、亲人之间团聚的欢乐,此处用于形容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不恰当。) (2)示例:这些烈士,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面对灾难迎难而上的

6.(1)神态描写(2)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3)外貌描写(4)心理描写 坚强意志和默默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7.(1)法 《一生》《俊友》(2)盼 赞 见 躲 23.[写作点拨]

8.(1)于勒多么可怜(同情)。(2)父母为什么不帮助他呢(不满)。 这是一道要求描绘一处自然景观的半命题式作文题。

9.父母发现卖牡蛎的人是于勒后的表现。 题目中要求填入名山大川的名称。因此你要搜寻你曾见

过、且有感悟的游山观水的经历来完成文题。在谋篇布局时,首先可以确定“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10.(1)衬托全家出游的愉快心情。(2)衬托发现于勒后的沮丧、失望心情。

11.原因是他眼前的于勒只是一个靠卖牡蛎为生的穷水手,盼望于勒能使自己发财的美梦彻底破灭等主题,然后按照游览的时间或空间的顺序来组织材料,表现所绘景物的特色。在写景的过程中适

了。 时融入自己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12.运用神态和语言描写。表现了母亲极端自私、冷酷无情的性格特点;同时她还安排全家人撤退,【例文】

避开于勒,可见她精明、有心计、遇事不慌。 第二单元

13.菲利普夫妇在故事开始对于勒的态度是盼望、赞美,而看到于勒沦为穷水手,发财的美梦破灭五 故乡

了,就厌恶他,躲避他,甚至诅咒他。变化的关键就是于勒的贫富,即金钱。这种变化充分地表现

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酷和惟利是图。 1.晦 嗤 颧 祀 愕 wǎng suī zhān

2.(1)阴沉昏暗。(2)聪明,伶俐。(3)这样。(4)即瑟缩,身体因寒冷而蜷缩、发抖。

14.示例:①原标题好,因为对弟弟的照顾并未完结,强调这种责任的持久性,突出了哥哥对弟弟3.(1)横着 (2)飞出 (3)捏

的手足深情和高度的责任感。②改后的题好,突出了哥哥6年如一日付出的艰辛,强调“不容易”,4. C

难能可贵。 5. D(A项中“蠢蠢欲动”比喻敌人或坏分子准备进行活动,为贬义。此处感情色彩不当。B项中

“沧海桑田”意为大海变为桑田,桑田变为大海。比喻世事变化非常大,此处属望文生义,为误用。15.飞快地往回跑(或“跑”,或“扯开喉咙喊”) 跳进河里(或“跳”) 一边穿衣服一

边向医院跑去(或“跑”) C项中“不耻下问”意为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地位、辈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此处为误用。)

6.(1)景物描写(2)外貌描写(3)语言描写(4)心理描写(5)神态描写(6)动作描写

16.内容上表现出哥哥对弟弟的悉心呵护,不离不弃,突出人物品质,使文章主题更鲜明;结构上与前文第一次对话相呼应(或前后照应)。

17.A(第一人称,“我”是“哥哥”行为的叙述者、见证人)

七 在烈日和暴雨下

1.盹 汲 腻 馊 憋 跺

2.(1)A (2)B (3)C (4)A

3.(1)“砸”的原意指沉重的东西落在物体上。用在这里说明雨之大之暴,也说明祥子遭遇之悲惨。(2)一方面写出了坐车人对车夫的冷酷,另一方面用这个“死”字表现了作者对坐车人的愤恨之情。

4.(1)比喻 (2)拟人 (3)排比 比喻 夸张 (4)比喻 (5)夸张 (6)对偶 5.B 6.(1)不好,因为原词能突出口渴之苦和喝水之急,映衬天气的酷热,反映烈日下拉车之苦。(2)不能改,因为“栽到地上”更能说明发病之突然,突出酷热之甚。 7.舒庆春;舍予;人民艺术家;《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8. D

9.“硬”写出了祥子当时不顾一切的反抗心理,突出了他在暴风雨中难以忍受的痛苦。

10,性格特点:冷漠、自私、缺乏同情心。心理活动:我才不管你是死是活,反正你得把我平安送到。

11.(1)暴风雨的折磨;(2)坐车人的冷漠。

12.一语双关,既形象地写出了当时痛苦不堪的状态,又暗示在那样的社会中祥子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 13、童年时因一场车祸而致残的“我”,在爷爷的鼓励帮助下克服困难,终于战胜自己穿过马路买来一瓶可乐。 14、 B

15、环境(景物)描写);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烘托人物的沮丧心情、为下面情节发展作铺垫。

16、那场车祸带给自己的悲观胆怯。

17、通过心理、动作、神态描写,真实、细致地写出了“我”战胜自己迈出勇敢一步的过程。 18、题目含义:冰镇饮料及其带来的美好、成功的生活。

作用:给文章提供了一个线索,暗示主旨。

第二单元检测

1.D

2.D 彩—采 3.B

4.C (A项“收场”多用于贬义,而本句是褒义语境,感情色彩不当;B项“无可置疑”是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作者自己说自己的观点无可置疑,又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自相矛盾;D项“周到如砥”愿意是形容周朝的政治清明、平均如一,现在用来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这里用来形容大会接待工作是不当的。)

5.D(A项缺少宾语,应在“保护”后面加“的意识”;B项“学习态度”与“提高”搭配不当,去掉“学习态度”和“都”;C项语意重复,“由衷”就是发自内心的意思,与“在心里”重复。) 6.C。《林家铺子》《子夜》不是老舍的作品。

7.(1)居危思安 让生命更美好(或:远离灾害 让家庭更温馨 或:周密演练 让校园更安全) (2)民间故事:“三个和尚没水喝”。批评的现象:部分同学认为安全演练与己无关,采取消

极态度。

现象及评论:观点:安全问题关乎人命,演练是应对灾难的重要举措。(汶川、玉树地震中

都有因重视演练,沉着应对,无伤亡的学校。)结论:我们应积极参与,防患于未然。 8.(1)人物、情节和环境。(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4)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9. D

10.身材、脸、眼睛、衣着、手; 贫穷困苦。

11.闰土为与“我”相见而高兴,同时也因自己生活的艰难贫苦而痛苦。 12.“厚障壁”比喻封建的等级观念。 13.略

14.吃苦耐劳、坚强、乐观、慈祥(意思对即可)。

15. (1)母亲深夜敲盆赶鼠。 (2)母亲跪在田中插秧。 16. (1)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或:“立起来”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秧苗的动态之美,而“一行行”“整齐匀称”则突出了母亲插秧技术之高,“嫩绿”突出了秧苗的生机,“像块绿色的地毯”用比喻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2)用“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等动作描写,写出母亲插秧的艰难,突出了母亲此时体力不支和劳累,表现了母亲的坚强。 17.D

18.“白发”是全文叙事线索;“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作者着力描写这一特征,突出了母亲的辛劳,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

19.母亲陪我看星月;为我扇扇子;给我猜谜语,讲故事;为我缝衣服。

20.(1)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雨声的美妙和我听雨的沉醉。或:运用叠词,使文句形象且有音韵美。(意对即可)

(2)童年的生活经历可能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或:童年的生活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意对即可)

21.以天窗为题,交待写作对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天窗既指老屋的天窗,也指心灵的天窗,内涵丰富,耐人寻味。(意对即可) 22.D

23.示例一:《童年》 童年的阿廖沙生活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外祖母给予他无私的爱,使他增强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示例二:《名人传》 贝多芬面对耳聋的痛苦不幸,用创作音乐来为自己打开心灵之窗,最终成为不朽的音乐大师。

示例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双目失明,他以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克服、重困准,以顽强的毅力写作。(意对即可)

24.【思路点拨】:作为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有着怎样的人生感悟?——选定一个季节,展示自己的一两种独特而真实的人生体验即可,如从积极进取、健康快乐、笑对生活、顽强拼搏、亲情感恩、师恩难忘、友情无价、爱心捐助等中任选一二。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真话,记真事,抒真情。

十六 陈涉世家

1.jiǎ jiē 鸿鹄 lǚ gōu huì qiáo shù zēng qí 稷 wú chuî 2. (1)去、到 (2)失望

(3)同“谪”,古代官员降职或远调。 (4)适逢,恰巧遇到 (5)发动 (6)同样 为国事而死 (7)古代下对上直言劝戒 (8)同“倡”,倡导 (9)考虑 (10)动词,为王 (11)本来 (12)到处 (13)铁甲 武器 (14)惩罚 3.(1)假如有一天谁富贵了,彼此不要忘记。 (2)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3)误了期限,按照秦朝的法律,都要被杀头。

(4)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而死好吗? (5)即使仅能免于斩刑,而戍守边塞的人中十分之六七也会死掉。 4.(1)子长 西汉 史学家 文学家

(2)纪传体 黄帝 汉武帝 130 本纪 30 列传 书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5.(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6. (1)被坚执锐 “被”同“披” (2)为天下唱 “唱”同“倡” (3)苟富贵,无相忘 “无”同“毋” (4)固以怪之矣 “以”同“已” (4)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適”同“谪”

7.(1)适逢,恰巧遇到 (2)编次 (3)考虑,思索 (4)爱怜 8.D

9.(1)如今果真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人来响应的。 (2)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示意地看着陈胜。

10.(1)导火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2)秦二世杀公子扶苏,引起人民群众对秦王朝的更大不满;楚人怀念楚将项燕,有强烈的复楚愿望。

(3)为了受到天下百姓的拥戴,使更多的人来响应起义。

11.在杀死将尉这一情节中,吴广起了关键作用。他抓住时机;故意使自己受辱(激将法),激怒众人。

12.(1)军队 (2)派 (3)排泄 (4)给予 13.(1)被 披 (2)矢 屎 (3)还 旋 14.赵王想再起用廉颇,廉颇也想再被赵王任用。

15.廉颇见使者,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可用。 16.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国君。

第一单元 一 鼎湖山听泉

1.wǎng chà yíng jiǒng 详 稚 嬉 籁 2.①昂—盎 慕—穆 ②悦—跃 寻—循

3.(1)刘禹锡 《陋室铭》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4.写景散文 寒翠桥 庆云寺 入夜 5.D.

6.①示例:山清水秀 山重水复 风起云涌 ②秋山人在画中行 7. 略。可以从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为了人类生存、繁衍的角度来谈。

8.①鼎湖山多层次的泉声 ②作者在听泉时所产生的人生感悟 ③对鼎湖山泉水的由衷赞美 9.作者领悟到了泉声的层次,领悟到了历史、生活、宇宙的规律。

10.示例:①哺育人类,浇灌土地,水就是生命的源泉。②陶冶情操,开拓眼界,知识就是人类的导师。

11.我俯身听着„„引我遐想。

12.示例:我原化作一条小溪,在竭尽全力的搏斗中诠释生命的意义。

13.老槐树上落满了可爱的鸟儿,鸟儿的鸣叫声使得寂寞的冬天很热闹,富有生气。表达了作者崇敬、赞赏、喜爱的感情。

14.老槐树给了作者童年生活无限的乐趣和无穷的遐思;作者同情、可怜老槐树死得很惨,消失得很惨;老槐树的消失使作者再也不可能有对老槐树回忆的慰藉了。

15.好。月光下树的年轮像泉水的涟漪,所以月光下的树桩很像一口泉;老槐树的生命没有结束,它像泉一样生命永不枯竭,因为嫩枝又长了出来;所以这个比喻显得生动形象,很新鲜,寓意很深刻。

16.老槐树死了,但她的生命仍在延续;嫩枝一定会长大,对未来充满着期盼和信心;对生命力强大的崇拜与敬仰。

二 林中小溪

1.lín lìn jiã sù rïng qiâ xù hã 2.D 3.D

4.示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示例:①竹笋突破顽石而出是一种坚持;滴水永不停息穿越石头是一种坚持。

②红军不怕困难继续前进是一种坚持;霍金不怕病魔缠身继续研究是一种坚持。 6.普里什文 苏联 奥斯特洛夫斯基 高尔基等 7.别的书销量很好,都卖完了。

8.(1)写出小溪无私的精神。(2)表现小溪顽强的精神。

9.这些物象均有象征意义,写出与小溪对立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

10.从小溪奋力冲破障碍的流程中领悟到搏斗的价值——搏斗创造时间,时间构成生活。 11.表达了小溪的坚强信念。

12.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团结奋进。

13.认定一个目标,什么也阻挡不了。自信、乐观、顽强,渴望战斗的生活,享受着与困难斗争所带来的无穷乐趣。作者已经把“小溪”人格化了。对人生,对困难、挫折又何尝不应该像“小溪”那样?

14.怀揣对大自然奇妙的幻想,仰望夜空听夜莺的歌唱,在流淌中观赏两岸艳丽的花朵。 15.阳光的鼓舞,生活真理的支撑,自身的拼搏寻觅。

16.“窜”指自然状态下的小溪从石缝中流溢而出;“跳”指拼搏状态下的小溪从地底下喷涌而出。

17.明确目标奋然前行;面对挫折顽强拼搏;携手并进涌向大海。

18.思路提示:要懂得生活的真理,明确前进的方向;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面对挫折,要有承受挫折的能力。

单元检测

4.书破万卷,神交古人。

5.(1)《水浒传》《三国演义》 (2)李清照 “南唐后主”李煜

6.(1)那柔曼如提琴者 那清脆如弹拨者 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 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 (2)宵眠抱玉鞍 (3)羌笛何须怨杨柳 (4)欲将轻骑逐 (5)春江水暖鸭先知

7.(1)删去“应该”或“必须”;(2)在“衷肠”的后面加上“的对象”(或“的人”);(3)将“走进”改为“翻开”,或将“一页”改为“天地”(意合即可);(4)应将“无数的”放到“生灵”前。

8.(1)示例1.你周围有人认养树木吗?

示例2.你知道大庆市有哪些楼区可以认领树木?

(2)学习固然紧张,为树木施肥剪枝既可以照料树木,也是学习之余的 一种放松。何况,我们认养了树木就有责任照看它,周末还是我们一起去,好吗?

9.泉的踪影不可捉摸,显示出的“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似乎与调皮的娇女有着共同之处。这样,由爱女而爱泉,由一般的品赏、出于好奇心的探究而萌生爱意,转入用听觉去领略和感受泉声,就显得很自然了。

10.作者引用这一楹联,一是印证自己进山后的感受;二是开启下文对“一片浓碧”的描写。 11.好。“湿”“推”写尽了鼎湖山的浓碧,树木鲜绿欲滴,绿意浓厚,“推”字还写出了鼎湖山的绿极有层次感,越往高处,绿意越浓。

12.作者把钟声和泉声比作老人和孩子,点出泉水活泼流动的青春气息,表达了作者对山泉、对鼎湖山的由衷喜爱之情。

13.在盼援无望的情况下才自救(1分);性格上习惯等待别人的救助,存在依赖思想,缺乏自强自立能力(1分,答其中的任何一项即可得分)。 14.愤恨(埋怨、怨恨)(1分) 理解(1分)

15.为儿子成功自救而兴奋(1分),为自己的教育方法获得成功而兴奋(1分)。

16.巧设伏笔:父亲说的“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草丛,制造声音”前面有三处伏笔, (1)忽然,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是井边的草丛在响;

(2)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

7.(1) “我”与闰土之间着精神上的隔膜。 (2)因为“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眼前却是一片萧瑟的景象。所以“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8.(1)时间;回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2)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3)身边的草丛凌乱不堪。

革命家;《呐喊》;《彷徨》;《朝花夕拾》;《呐喊》。 9.“我”离开故乡时的感受。 (2分,答出其中任何一处即可)

10.因闰土的愿望小,容易满足,而“我”的愿望是希望人们都过上幸福生活,难以实现。 11.两次。第一次衬托少年小英雄的美好形象,第二次写想像之景,暗示美好生活的到来。 巧设悬念:结局时才点出陷阱是父亲有意所为。(2分)

12.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

17.含义:父亲挖陷阱的目的是为了让儿子克服依赖思想,培养自强自立的能力,学会自救(1分),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向着希望之路努力、奋斗,就会迎来新的生活。

13.实例:新生活指没有剥削压迫、平等自由,充满幸福和希望的生活。 这是对儿子一种深沉的爱(1分)。

14.(为下文写店铺男人打盹,年轻人伺机行窃作铺垫。

形象:对儿子严格要求(1分),对儿子体贴关怀(1分),教育方法独特,有教育智慧(1分)。 15.(1)年轻人向里面探头探脑地张望,被人发现后又突然退了出去。

(2)当店主人正要继续打盹的时候,年轻人又探头进来。 、

(3)当店主人问他买什么的时候,年轻人有些慌乱,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 18.窗外的枝丫上何时挂满了红花,那花开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而我竟浑然不觉。

16.刻薄(多疑冷漠) 友善(信任温和) 19.木棉树属速生、强阳性树种;树冠高;躯干挺拔;叶子稀拉;枝干不繁茂;花朵硕大且红艳,

17.(1)年轻人的意思是说他家境贫困,无力求学,想通过给人弹琴来赚取学费。 花落后会长出椭圆形的葫果;成熟后果英开裂,果中的棉絮随风飘落。

(2)这个年轻人确实是一个学琴的孩子,而且琴技高超,他前面所说的话都是真的。 20.示例一:句子:硕大的花朵像一团团火苗在枝头跳跃着,燃起了新的生命。这个句子运用了比

六 我的叔叔于勒 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木棉花鲜艳、美丽的特点。

示例二:句子:春天时,一树橙红,夏天绿叶成荫;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赏析:这

1.拮 栈 婿 褴褛 绰 煞 蛎 氓 撬 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即写出了木棉花在不同季节的特点,又句式整齐,语言优美凝练。

2.(1)手头紧,经济状况不好。(2)计算。(3)借指好消息、幸福的信息。(4)随着时间的推21.示例:读了本文,我认为每个人都要脚踏实地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实现自己

移不断增长。 的人生价值,这样的生命才会精彩,这样的人生才会有意义。

3. D 22.(1)轻舞飞扬

地震已过,英雄已走,可他舍己救人的精神将鼓舞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大爱千秋,浩气长存! 4. A

5.B(“天伦之乐”泛指家庭、亲人之间团聚的欢乐,此处用于形容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不恰当。) (2)示例:这些烈士,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面对灾难迎难而上的

6.(1)神态描写(2)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3)外貌描写(4)心理描写 坚强意志和默默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7.(1)法 《一生》《俊友》(2)盼 赞 见 躲 23.[写作点拨]

8.(1)于勒多么可怜(同情)。(2)父母为什么不帮助他呢(不满)。 这是一道要求描绘一处自然景观的半命题式作文题。

9.父母发现卖牡蛎的人是于勒后的表现。 题目中要求填入名山大川的名称。因此你要搜寻你曾见

过、且有感悟的游山观水的经历来完成文题。在谋篇布局时,首先可以确定“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10.(1)衬托全家出游的愉快心情。(2)衬托发现于勒后的沮丧、失望心情。

11.原因是他眼前的于勒只是一个靠卖牡蛎为生的穷水手,盼望于勒能使自己发财的美梦彻底破灭等主题,然后按照游览的时间或空间的顺序来组织材料,表现所绘景物的特色。在写景的过程中适

了。 时融入自己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12.运用神态和语言描写。表现了母亲极端自私、冷酷无情的性格特点;同时她还安排全家人撤退,【例文】

避开于勒,可见她精明、有心计、遇事不慌。 第二单元

13.菲利普夫妇在故事开始对于勒的态度是盼望、赞美,而看到于勒沦为穷水手,发财的美梦破灭五 故乡

了,就厌恶他,躲避他,甚至诅咒他。变化的关键就是于勒的贫富,即金钱。这种变化充分地表现

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酷和惟利是图。 1.晦 嗤 颧 祀 愕 wǎng suī zhān

2.(1)阴沉昏暗。(2)聪明,伶俐。(3)这样。(4)即瑟缩,身体因寒冷而蜷缩、发抖。

14.示例:①原标题好,因为对弟弟的照顾并未完结,强调这种责任的持久性,突出了哥哥对弟弟3.(1)横着 (2)飞出 (3)捏

的手足深情和高度的责任感。②改后的题好,突出了哥哥6年如一日付出的艰辛,强调“不容易”,4. C

难能可贵。 5. D(A项中“蠢蠢欲动”比喻敌人或坏分子准备进行活动,为贬义。此处感情色彩不当。B项中

“沧海桑田”意为大海变为桑田,桑田变为大海。比喻世事变化非常大,此处属望文生义,为误用。15.飞快地往回跑(或“跑”,或“扯开喉咙喊”) 跳进河里(或“跳”) 一边穿衣服一

边向医院跑去(或“跑”) C项中“不耻下问”意为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地位、辈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此处为误用。)

6.(1)景物描写(2)外貌描写(3)语言描写(4)心理描写(5)神态描写(6)动作描写

16.内容上表现出哥哥对弟弟的悉心呵护,不离不弃,突出人物品质,使文章主题更鲜明;结构上与前文第一次对话相呼应(或前后照应)。

17.A(第一人称,“我”是“哥哥”行为的叙述者、见证人)

七 在烈日和暴雨下

1.盹 汲 腻 馊 憋 跺

2.(1)A (2)B (3)C (4)A

3.(1)“砸”的原意指沉重的东西落在物体上。用在这里说明雨之大之暴,也说明祥子遭遇之悲惨。(2)一方面写出了坐车人对车夫的冷酷,另一方面用这个“死”字表现了作者对坐车人的愤恨之情。

4.(1)比喻 (2)拟人 (3)排比 比喻 夸张 (4)比喻 (5)夸张 (6)对偶 5.B 6.(1)不好,因为原词能突出口渴之苦和喝水之急,映衬天气的酷热,反映烈日下拉车之苦。(2)不能改,因为“栽到地上”更能说明发病之突然,突出酷热之甚。 7.舒庆春;舍予;人民艺术家;《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8. D

9.“硬”写出了祥子当时不顾一切的反抗心理,突出了他在暴风雨中难以忍受的痛苦。

10,性格特点:冷漠、自私、缺乏同情心。心理活动:我才不管你是死是活,反正你得把我平安送到。

11.(1)暴风雨的折磨;(2)坐车人的冷漠。

12.一语双关,既形象地写出了当时痛苦不堪的状态,又暗示在那样的社会中祥子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 13、童年时因一场车祸而致残的“我”,在爷爷的鼓励帮助下克服困难,终于战胜自己穿过马路买来一瓶可乐。 14、 B

15、环境(景物)描写);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烘托人物的沮丧心情、为下面情节发展作铺垫。

16、那场车祸带给自己的悲观胆怯。

17、通过心理、动作、神态描写,真实、细致地写出了“我”战胜自己迈出勇敢一步的过程。 18、题目含义:冰镇饮料及其带来的美好、成功的生活。

作用:给文章提供了一个线索,暗示主旨。

第二单元检测

1.D

2.D 彩—采 3.B

4.C (A项“收场”多用于贬义,而本句是褒义语境,感情色彩不当;B项“无可置疑”是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作者自己说自己的观点无可置疑,又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自相矛盾;D项“周到如砥”愿意是形容周朝的政治清明、平均如一,现在用来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这里用来形容大会接待工作是不当的。)

5.D(A项缺少宾语,应在“保护”后面加“的意识”;B项“学习态度”与“提高”搭配不当,去掉“学习态度”和“都”;C项语意重复,“由衷”就是发自内心的意思,与“在心里”重复。) 6.C。《林家铺子》《子夜》不是老舍的作品。

7.(1)居危思安 让生命更美好(或:远离灾害 让家庭更温馨 或:周密演练 让校园更安全) (2)民间故事:“三个和尚没水喝”。批评的现象:部分同学认为安全演练与己无关,采取消

极态度。

现象及评论:观点:安全问题关乎人命,演练是应对灾难的重要举措。(汶川、玉树地震中

都有因重视演练,沉着应对,无伤亡的学校。)结论:我们应积极参与,防患于未然。 8.(1)人物、情节和环境。(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4)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9. D

10.身材、脸、眼睛、衣着、手; 贫穷困苦。

11.闰土为与“我”相见而高兴,同时也因自己生活的艰难贫苦而痛苦。 12.“厚障壁”比喻封建的等级观念。 13.略

14.吃苦耐劳、坚强、乐观、慈祥(意思对即可)。

15. (1)母亲深夜敲盆赶鼠。 (2)母亲跪在田中插秧。 16. (1)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或:“立起来”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秧苗的动态之美,而“一行行”“整齐匀称”则突出了母亲插秧技术之高,“嫩绿”突出了秧苗的生机,“像块绿色的地毯”用比喻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2)用“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等动作描写,写出母亲插秧的艰难,突出了母亲此时体力不支和劳累,表现了母亲的坚强。 17.D

18.“白发”是全文叙事线索;“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作者着力描写这一特征,突出了母亲的辛劳,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

19.母亲陪我看星月;为我扇扇子;给我猜谜语,讲故事;为我缝衣服。

20.(1)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雨声的美妙和我听雨的沉醉。或:运用叠词,使文句形象且有音韵美。(意对即可)

(2)童年的生活经历可能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或:童年的生活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意对即可)

21.以天窗为题,交待写作对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天窗既指老屋的天窗,也指心灵的天窗,内涵丰富,耐人寻味。(意对即可) 22.D

23.示例一:《童年》 童年的阿廖沙生活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外祖母给予他无私的爱,使他增强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示例二:《名人传》 贝多芬面对耳聋的痛苦不幸,用创作音乐来为自己打开心灵之窗,最终成为不朽的音乐大师。

示例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双目失明,他以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克服、重困准,以顽强的毅力写作。(意对即可)

24.【思路点拨】:作为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有着怎样的人生感悟?——选定一个季节,展示自己的一两种独特而真实的人生体验即可,如从积极进取、健康快乐、笑对生活、顽强拼搏、亲情感恩、师恩难忘、友情无价、爱心捐助等中任选一二。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真话,记真事,抒真情。

十六 陈涉世家

1.jiǎ jiē 鸿鹄 lǚ gōu huì qiáo shù zēng qí 稷 wú chuî 2. (1)去、到 (2)失望

(3)同“谪”,古代官员降职或远调。 (4)适逢,恰巧遇到 (5)发动 (6)同样 为国事而死 (7)古代下对上直言劝戒 (8)同“倡”,倡导 (9)考虑 (10)动词,为王 (11)本来 (12)到处 (13)铁甲 武器 (14)惩罚 3.(1)假如有一天谁富贵了,彼此不要忘记。 (2)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3)误了期限,按照秦朝的法律,都要被杀头。

(4)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而死好吗? (5)即使仅能免于斩刑,而戍守边塞的人中十分之六七也会死掉。 4.(1)子长 西汉 史学家 文学家

(2)纪传体 黄帝 汉武帝 130 本纪 30 列传 书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5.(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6. (1)被坚执锐 “被”同“披” (2)为天下唱 “唱”同“倡” (3)苟富贵,无相忘 “无”同“毋” (4)固以怪之矣 “以”同“已” (4)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適”同“谪”

7.(1)适逢,恰巧遇到 (2)编次 (3)考虑,思索 (4)爱怜 8.D

9.(1)如今果真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人来响应的。 (2)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示意地看着陈胜。

10.(1)导火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2)秦二世杀公子扶苏,引起人民群众对秦王朝的更大不满;楚人怀念楚将项燕,有强烈的复楚愿望。

(3)为了受到天下百姓的拥戴,使更多的人来响应起义。

11.在杀死将尉这一情节中,吴广起了关键作用。他抓住时机;故意使自己受辱(激将法),激怒众人。

12.(1)军队 (2)派 (3)排泄 (4)给予 13.(1)被 披 (2)矢 屎 (3)还 旋 14.赵王想再起用廉颇,廉颇也想再被赵王任用。

15.廉颇见使者,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可用。 16.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国君。


相关内容

  • 初中语文国培计划模块二测试题答案
  • 初中语文国培计划模块二测试题答案 1.(单选题)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选择一个答案 a. 工具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b. [正确]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c. 工具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d. 人文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2.(多选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的特点有: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 ...

  • 语文课程设计思路解读
  • 语文课程设计思路解读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12-9-3 14:58:11 作者:罗昆霞 点击:118 -------------------------------------------------------------------------------- 语文课程设计思路解读 第一节 ...

  • 2015中考语文基础口语交际练测试题
  • 2015中考语文基础口语交际练测试题(含答案) 一.期考典测--他山之石 1.(河南省长垣县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口语交际. 星期天,我(小明)和同学小华上街买书,在书店门口遇见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因故摔倒,伤情较严重.围观行人因担心被讹诈不敢上前救助.小华见状马上冲上前 ...

  • 上海市二期课改初中语文新课标解读
  • 上海市二期课改初中语文新课标解读 学科特点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源于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工具性着重指明学生"应学什么.怎么学",人文性则重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是唯一可以在生活中长时间使用,甚至影 ...

  • 初中语文教学课件大全
  • [名师风采]高考语文评价目标的形成与展望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不错过那股味道(附点评)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附点评)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只是因为那本书(附点评)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美丽的插曲(附 ...

  • 隔窗相望阅读短文答案
  • 篇一:隔窗相望阅读短文答案 篇二:隔窗相望阅读短文答案 现代文阅读(15分)隔窗相望贺点松一棵梧桐树的阴影下,蹲着一个黑瘦的中年汉子.他上穿一件皱巴巴的衬衫,下穿一件脏兮兮的黑裤子,脚上一双"踢死牛"布鞋,没穿袜子.他不断地取下脖子上的短毛巾揩额上.颊上大颗大颗的汗珠.他的脚旁放 ...

  • 初中语文教师考试题
  • 初 中 语 文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满分5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黄晕(yùn) 滑稽(jì) 冗杂(rǒnɡ) 受益匪浅(fěi) .... B.玷污(diàn) 誊写(tãnɡ) 颓唐(tuí) 潜移默化(qiǎn) .... C.哺育( ...

  • 试卷分析(初中语文经典版)
  • 试 卷 分 析 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现对上学期期末考试初中语文试卷作如下分析: 一.试题分析 试题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求稳:重视语言积累与运用,作文命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积累与运用"考查内容紧扣教材,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及 ...

  • [论无性造人]教学设计之一
  • <论无性造人>教学设计之一个人管理平台--------现有点数:503--------退出 版本分类 专题推荐 教案 试题 课件 素材 复习 实用文体 分类教学 资源上传 有求必应 在线新华字典人教版苏教版粤教版语文版鲁教版鲁人版沪教版鄂教版北师大版北京课改实验版 2010中考语文专题复 ...

  • 2013课题研究论文获奖名单
  • 安庆市2013年教育科研研究课题论文评选获奖名录 一等奖(45篇) 题 目 <高中英语作业问卷调查的分析和思考> <把握学情 创设高效数学课堂> <寻找口语能力训练的"源头活水"> <积累贵在常态化> <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与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