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学生集中注意力
有名言曰:“注意力是学习的窗口,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是家长头痛,老师担心的问题。
三年级下学期开学以来,我就发现我们班有些同学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注意力涣散、思想容易开小差的现象。上课时不能全神贯注地听讲,经常做些小动作,跟同学交头接耳或逗闹,有的看起来在听课,实际上思想已开了小差,或者手里摆弄与学习无关的东西,这些都是不行的。那么,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方法呢?我开始了反思。
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不是自己教学方式方法没有吸引到那部分同学?于是课堂上有时候我会突然停顿一会儿,或者来点小幽默。有一次上课前,我特意讲了一个故事,告诉孩子们认真听老师讲课的重要性,起到一定的效果。后来我再想是不是我只是告诉孩子别走神,而没有告诉他们怎么样才能聚精会神。所以仍然有个别孩子上课开小差。
后来向其他老师请教,老师也传授了一些方法,比如“打一巴掌,给个枣吃”,再比如实行减作业的方法。以前是谁表现不好加作业,用过一段时间效果开始不理想了,有的学生会破罐子破摔。有经验的老师想出了“谁表现好,就给谁减作业的方法”在她们班效果很好。我也照葫芦画瓢,回班上试用,这个新规一公布,就很受欢迎。刚开始实行,正在期待会有好的效果。
现在有句话说“不会问度娘。”我也上网搜索了一些资料,其中有一篇论文的观点吸引了我。它说
其实,影响学习成绩第一个最主要的因素是逻辑思维,即分析、概括、理解、综合、推理,能够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如果一个人归纳段意或解决应用题时有困难,而在听写或计算方面没有问题,或者学习简单的知识无困难,则可以断定是思维能力方面出了问题。第二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阅读能力,思维正常的孩子也可能是因为阅读困难而导致成绩落后,阅读困难的孩子不爱读书,在记忆文字和表达观点方面一般存在问题,特别不爱接触文字符号,精力都放在游戏和玩上,阅读时不仅速度慢,而且非常吃力。第三个才是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往往最容易被家长和教师发现,如上课不听讲或者作业不爱写。但是,上述三个方面会同时发生在一个孩子身上,一个学习困难的孩子极有可能是阅读困难、思维困难、注意力困难,而且作为三种困难的一个后果,很可能是注意力表现得最为困难,即孩子不听讲、不写作业。此时,我们很容易把注意力当作一个救命稻草,抓住不放注意力不集中这个问题不放。 当孩子同时具有阅读困难、逻辑思维困难和注意力不集中症状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作者认为,此时应当进行的干预顺序为阅读→逻辑思维→注意力。
因为阅读容易训练而且可以促进逻辑思维和注意力。当阅读进步后,读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就会改进。另外,加强阅读无疑会促进注意力,因为所有的学习都涉及文字符号。对于逻辑思维,由于目前我
们缺少有效的办法,只能靠解决一些容易的数学和阅读问题,逐渐提升思维能力。
让孩子上课不再"走神"
正好,三年级下学期开始,我们用上了一米阅读,孩子读完主题丛书就可以去上面做题,这个软件会直接打分。期待这种通过“阅读→逻辑思维→注意力”这个方法来提高一些孩子的注意力。
最后,我觉得还得和家长及时沟通。家长可以问问孩子:“你上课做小动作好不好呀?”“是都会了,不想再听了。还是听不懂老师讲课呢?”“如果不是,那是不是控制不了自己呀?”
如果孩子能够认识到上课不注意听讲是一种不好的行为的话,那就说明这种注意力不集中来源于孩子的自控能力。如果孩子是因为学会了而不愿再认真听的话,那就要告诉孩子,上课注意听讲,不仅是你个人的事,还关系到别的同学。你是生活在一个集体中,遵守课堂纪律,不只是一种要求,还有一种尊重,对老师的尊重和对同学们的尊重。如果孩子是因为课听不懂而不注意听讲,那就要及时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所遇到的难题。帮助孩子找到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最终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
怎样让学生集中注意力
有名言曰:“注意力是学习的窗口,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是家长头痛,老师担心的问题。
三年级下学期开学以来,我就发现我们班有些同学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注意力涣散、思想容易开小差的现象。上课时不能全神贯注地听讲,经常做些小动作,跟同学交头接耳或逗闹,有的看起来在听课,实际上思想已开了小差,或者手里摆弄与学习无关的东西,这些都是不行的。那么,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方法呢?我开始了反思。
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不是自己教学方式方法没有吸引到那部分同学?于是课堂上有时候我会突然停顿一会儿,或者来点小幽默。有一次上课前,我特意讲了一个故事,告诉孩子们认真听老师讲课的重要性,起到一定的效果。后来我再想是不是我只是告诉孩子别走神,而没有告诉他们怎么样才能聚精会神。所以仍然有个别孩子上课开小差。
后来向其他老师请教,老师也传授了一些方法,比如“打一巴掌,给个枣吃”,再比如实行减作业的方法。以前是谁表现不好加作业,用过一段时间效果开始不理想了,有的学生会破罐子破摔。有经验的老师想出了“谁表现好,就给谁减作业的方法”在她们班效果很好。我也照葫芦画瓢,回班上试用,这个新规一公布,就很受欢迎。刚开始实行,正在期待会有好的效果。
现在有句话说“不会问度娘。”我也上网搜索了一些资料,其中有一篇论文的观点吸引了我。它说
其实,影响学习成绩第一个最主要的因素是逻辑思维,即分析、概括、理解、综合、推理,能够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如果一个人归纳段意或解决应用题时有困难,而在听写或计算方面没有问题,或者学习简单的知识无困难,则可以断定是思维能力方面出了问题。第二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阅读能力,思维正常的孩子也可能是因为阅读困难而导致成绩落后,阅读困难的孩子不爱读书,在记忆文字和表达观点方面一般存在问题,特别不爱接触文字符号,精力都放在游戏和玩上,阅读时不仅速度慢,而且非常吃力。第三个才是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往往最容易被家长和教师发现,如上课不听讲或者作业不爱写。但是,上述三个方面会同时发生在一个孩子身上,一个学习困难的孩子极有可能是阅读困难、思维困难、注意力困难,而且作为三种困难的一个后果,很可能是注意力表现得最为困难,即孩子不听讲、不写作业。此时,我们很容易把注意力当作一个救命稻草,抓住不放注意力不集中这个问题不放。 当孩子同时具有阅读困难、逻辑思维困难和注意力不集中症状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作者认为,此时应当进行的干预顺序为阅读→逻辑思维→注意力。
因为阅读容易训练而且可以促进逻辑思维和注意力。当阅读进步后,读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就会改进。另外,加强阅读无疑会促进注意力,因为所有的学习都涉及文字符号。对于逻辑思维,由于目前我
们缺少有效的办法,只能靠解决一些容易的数学和阅读问题,逐渐提升思维能力。
让孩子上课不再"走神"
正好,三年级下学期开始,我们用上了一米阅读,孩子读完主题丛书就可以去上面做题,这个软件会直接打分。期待这种通过“阅读→逻辑思维→注意力”这个方法来提高一些孩子的注意力。
最后,我觉得还得和家长及时沟通。家长可以问问孩子:“你上课做小动作好不好呀?”“是都会了,不想再听了。还是听不懂老师讲课呢?”“如果不是,那是不是控制不了自己呀?”
如果孩子能够认识到上课不注意听讲是一种不好的行为的话,那就说明这种注意力不集中来源于孩子的自控能力。如果孩子是因为学会了而不愿再认真听的话,那就要告诉孩子,上课注意听讲,不仅是你个人的事,还关系到别的同学。你是生活在一个集体中,遵守课堂纪律,不只是一种要求,还有一种尊重,对老师的尊重和对同学们的尊重。如果孩子是因为课听不懂而不注意听讲,那就要及时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所遇到的难题。帮助孩子找到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最终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