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文化建设现状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从1978—2015年,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到56.1%,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就统计数据而言,中国城镇化建设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潜藏的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为此,中共十八大提出,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

在发展城镇化的基础上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共存。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在加快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道路,是对传统的城镇化战略和模式的彻底扬弃。既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走高消耗、高排放、城乡分割、缺乏特色的传统城镇化老路,也不可能完全照搬其他国家的做法,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走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各地实际的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种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必然强调以人为本、集约型、和谐型、可持续发展。那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也就必然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方向之一。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关系

从理论上来讲,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强烈的交互胁迫作用。一方面,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必然会引起城镇化地区周边生态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城镇化水平的变化。可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是一种相互作用、交互耦合的关系,即城镇化的各方面与生态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所具有的各种非线性关系的总和,当生态环境改善时可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当生态环境恶化时则限制或遏制城市化进程。

1.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胁迫效应。人口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主要通过两方面进行:人口城镇化通过提高人口密度增大生态环境压力,人口密度越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也就越大;人口城镇化通过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从而促使消费结构变化,人们向环境索取的力度加大,速度加快,使生态环境不断脆弱。经济城镇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胁迫表现为:企业通过占地规模扩大促使经济总量的增加,从而消耗更多资源和能源,排放更多的污染气、液、固体,增加了生态环境的压力。城镇交通扩张对生态环境的胁迫表现为:城镇交通扩张对生态环境产生空间压力,交通扩张刺激车辆增加,增大汽车尾气污染强度。

2.生态环境恶化对城镇化的约束效应。生态环境恶化降低了居住环境的舒适度,排斥居住人口,阻碍城镇化;生态环境恶化降低了投资环境竞争力、排斥企业资本,减缓城镇化;生态环境恶化降低了生态环境要素的支撑能力(如城镇用水),抑制城镇化;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灾害性事件增多从而影响城镇化;改善恶化的生态环境,增强环保的力度,减缓了城镇化步伐。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从1978—2015年,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到56.1%,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就统计数据而言,中国城镇化建设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潜藏的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为此,中共十八大提出,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

在发展城镇化的基础上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共存。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在加快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道路,是对传统的城镇化战略和模式的彻底扬弃。既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走高消耗、高排放、城乡分割、缺乏特色的传统城镇化老路,也不可能完全照搬其他国家的做法,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走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各地实际的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种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必然强调以人为本、集约型、和谐型、可持续发展。那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也就必然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方向之一。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关系

从理论上来讲,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强烈的交互胁迫作用。一方面,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必然会引起城镇化地区周边生态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城镇化水平的变化。可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是一种相互作用、交互耦合的关系,即城镇化的各方面与生态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所具有的各种非线性关系的总和,当生态环境改善时可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当生态环境恶化时则限制或遏制城市化进程。

1.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胁迫效应。人口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主要通过两方面进行:人口城镇化通过提高人口密度增大生态环境压力,人口密度越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也就越大;人口城镇化通过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从而促使消费结构变化,人们向环境索取的力度加大,速度加快,使生态环境不断脆弱。经济城镇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胁迫表现为:企业通过占地规模扩大促使经济总量的增加,从而消耗更多资源和能源,排放更多的污染气、液、固体,增加了生态环境的压力。城镇交通扩张对生态环境的胁迫表现为:城镇交通扩张对生态环境产生空间压力,交通扩张刺激车辆增加,增大汽车尾气污染强度。

2.生态环境恶化对城镇化的约束效应。生态环境恶化降低了居住环境的舒适度,排斥居住人口,阻碍城镇化;生态环境恶化降低了投资环境竞争力、排斥企业资本,减缓城镇化;生态环境恶化降低了生态环境要素的支撑能力(如城镇用水),抑制城镇化;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灾害性事件增多从而影响城镇化;改善恶化的生态环境,增强环保的力度,减缓了城镇化步伐。


相关内容

  • [北京市消防站规划]
  • <北京市消防站规划> 发布时间:2009-08-06 [字体:大 中 小] 北京消防队站规划 1 规划指导思想 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为指导思想,以突出重点.把握全局为规划原则,优化市域消防队站布局结构,构建完善高效的城市消防队站系统. (1)规划充分保障城市防灾体 ...

  • 城市总体规划成果技术规程--控件(说明书)
  • 控件3 说明书编制导引 第一章 总则 1 城市基本情况 简要描述城市的基本概况,包括区位.历史演变.特色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概况等内容. 2 对上版总体规划的评价意见 对现行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等内容进行分析. 3 编制背景.依据.指导思想 对编制背景.依据.指导思想分别进行 ...

  • 小城镇规划[技术导则]
  • 目 录 前 言 ...................................................................... 1 1总则 ................................................................. ...

  • 镇总体规划资料收集单
  • 镇总体规划资料收集单 北京中元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一.必须提供资料 1.文字资料: 上位规划资料(集镇或所属旗县总体规划) 市政方面要求委托方提供村域及指定中心村的管线接入方向,具体包括自来水.电力.电信(电话线及有线电视线路)等. 2.图纸资料: 所在城镇行政区划图. 最新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 ...

  • 铜鼓镇城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 铜鼓镇基础资料汇编 1.1 镇域概况 1.1.1地理位置 铜鼓镇位于东经105°25′39″--105°30′36″,北纬29°34′06″--29°39′09″,距荣昌县城北34公里,北接大足.铁山.季家,东连河包镇.南抵观胜镇:西面吴家镇接壤,辖区幅员面积38.80平方公里,全镇辖3个村,一个街 ...

  • 2016小城镇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 2016小城镇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2016年10月22日镇政协活动小组对我镇小城镇建设进行了周密调研,了解了镇小城镇建设的实际情况,听取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从中受到了许多启示.现将此次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现状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镇今年小城镇建设效果显著.主要表现为:一是集镇卫生环境显著改善,&q ...

  • 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 [提要]河南省城镇化水平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已经对产业效率提升和经济规模扩张形成严重制约.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研究河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加快河南省农村城镇化进程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关键词: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问题:措施研究 本文系郑州大学 ...

  • 西安工业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规范
  • 西安工业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规范 1 总则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考核.旨在系统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考查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

  • 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利用预测方法
  • 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内容 (一).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二).土地利用历史变化趋势 (三).土地利用现状结构与布局 (四).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与效益 (五).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及开发利用潜力 二.要求 1.收集有关资料. 2.核实各类土地面积. 3.注意与有关专题研究的内容相协调.相衔接. 主要分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