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一、 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

二、 教材分析:

本课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纲目》住破庙、吃干粮,以及在月光在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三、 学情分析:

“李时珍夜宿古寺”相对于李时珍修订《本草纲目》的过程来说,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故事,从这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到李时珍为了实现人生目标、造福人民而不怕吃苦的高大形象。因此,处理教材时应抓住关键词,让学生反复、分层次朗读课文,并且把这个“小故事”与修订《本草纲目》这个“大背景”紧密结合,为学生理解“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打下基础。

四、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组成的词语。

3、 通过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这一夜发生的事情来体会他为编好《本草纲目》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五、 教具准备:

白板课件、词语卡片

六、 教学时数:三课时

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根据关键词语的提示复述课文。

2、精读课文中关于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动作和语言描写

的句子,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纲目》而不怕吃

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直接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李时珍夜宿古寺,生齐读课题。

2、教生字“宿”,师范写,生书空并描红。

3、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李时珍是明朝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修订、编写了《本草纲目》。 而这篇课文写的就是他编写《本草纲目》时发生的一个小故事,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脉络,还认识了很多生字新词,还记得吗?

(1)出示:晓行夜宿 飞鸟归林 隐隐约约 破败

夜幕 降临 啃干粮 长年累月

皎洁 大好月色 笔墨砚台 寻访

(2)分组读,男女生读,指名读。

(3)指生用上每一行的一个或两个词说一句或几句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话。

师小结:抓住关键词,我们就能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正如你们所说,这三行词正好是课文为我们描绘的三幅图,他们分别是“晓行夜宿”、“啃食干粮”和“生嚼草药”。

过渡: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一幅图“晓行夜宿”,指生解释。 师:从这一幅图中,你认识了一位什么样的李时珍?(生:很辛苦、不怕吃苦、劳累)相机板书:不怕吃苦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对李时珍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文章具体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呢?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那个夜晚。

(二)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李时珍师徒错过客店,只好住进了破败的古寺,夜幕降临了,他们生起了火,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安顿下来的师徒俩聊起了天,他们在聊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来读一读5—7自然段。

男女生分角色读,男生读李时珍的句子,女生读庞宪的句子,老师读旁白。

1、李时珍说了两句话,你们找到了吗?指生答,课件出示句子。

A、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

B、“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师:谈一谈你对这两个句子的理解。

2、交流:

生:我从“笑”体会到李时珍积极乐观、不畏艰苦的心态。因为他心

里想的是?出示第二句话。

师:谁来说说你对第二句话的理解。提示你们,这一句当中有两处对比,你们找到了吗?

生:(1)家里VS破庙 (2)吃点苦VS万民得福

师:“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中“苦多了”表现在哪? a、 如果在家里,他住的是什么?现在住在什么样的破庙?指生读课

文。

师:这是住得苦。画出这一段中表现古庙破败的词语。

再指生上台画表现破败的词,师在一边指导学生。出示古寺图片“断垣残壁”、“灰尘”、“青苔”、“蜘蛛网”,结合图让学生理解。

师:这样的房子你们愿意住吗?这样破败的古寺对李时珍师徒来说还是来之不易的。那么,李时珍为什么愿意吃这个苦?

生读句子。(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b、师:除了住得苦,他们吃得怎么样呢?如果在家里,他们吃的是什么?在古庙里他们吃的是什么呢?

美味佳肴VS啃干粮(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说一说)

李时珍为什么愿意吃苦?(在他心中,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朗读句子。

c、 师:除了这两个苦,李时珍还要经受什么苦呢?

生:在外面需要长年累月地奔波。

师:“长年累月奔波”是什么意思?哪些同学是步行上学的,师采访感受。你们走的是大马路,李时珍走的是山路,可能会泥泞不堪,可

能有悬崖绝壁,非常得(生:危险、辛苦),但是李时珍觉得苦吗?为什么?生读——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2)李时珍吃了这么多苦,他为什么又说“吃点苦”,这与前面的“苦多了”不是矛盾吗?

生:不矛盾,这么多苦在他眼中都是值得的,因为他心里想的是——“修订好„„也是值得的”

师:读到这,你又认识了一位什么样的李时珍?(生:为民着想)

(3)李时珍仅仅只经历了这些苦吗?还会有哪些?

指生各抒己见。

接着想象说话:

A、清晨,天还没亮,李时珍师徒已经________________。

B、烈日炎炎,别人都在家里乘凉,李时珍师徒却在____________。

C、夜晚,明月当空,李时珍还在月下_____________。

小结:这是李时珍一天生活的写照,在修订《本草》的每一个日日夜日夜里,他都是如此。

出示相关资料:

1、李时珍开始写《本草》时已经34岁了。

2、为了编写《本草》,他走了上万里路,听了千万人的意见,研读过800多本中医药书记和有关资料,行程10000余里。

3、他用了27年才完成《本草纲目》这部巨著,在将近30年期间,前后三易其稿。当他最终编订完稿时,已从生机勃勃的青年,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了(61岁)。

由此可见:“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献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好心血浇灌出来的。”

(3)师:老师有疑问了,《本草纲目》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为什么说“万民得福”呢?

学生介绍,师补充资料。

《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明代以前的所有药物成就,全书近200万字,共52卷。一共记载1892味药,划分为16部,60类分述,附方11000余个,药物形态图1100余幅,堪称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先后被译成拉丁、法、日、朝、德、英、俄等十余种文字,流传全世界。

师:《本草》的内容如此丰富,难怪李时珍要说,生——“修订好《本草纲目》„„值得的”

小结:瞧!通过品读这句话,我们的面前就展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鲜明形象,这就是语言描写的妙处。

(三)循序渐进,深入探究

过渡:《本草》中一共记载了1892味药,每一味药房的记录都来之不易。课文就为我们列举了几种药方,请同学们找一找。

出示:忍冬花、胭脂草、刀豆子,指生配对。

还有两种药草外形非常相似,出示“鸡肠草”和“鹅肠草”的图片,关于它们,书中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请同学们读一读,看看李时珍是怎么区别它们的。

指生找。

交流:

1、生读句子,指名读,齐读。

2、指生用“△”画下来李时珍尝草药的动作。

“端详”、“扯下”、“嚼嚼”,什么意思?你能表演一下吗? 从这一组动词,你认识了一位什么样的李时珍?

师:他严不严格?老师这里还有一个词能更好地概括——严谨(范读) 从哪里能看出他严谨呢?

生:我从他尝草药的“端详、扯下、嚼嚼”这几个动词感受到了。 师:是啊!他先是端详,其实身为名医,他仔细看了之后,相信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但是为了让万民都清楚药性,他不放心,还扯下一点放嘴里嚼嚼;他不顾苦味,尝完之后还若有所悟,在完全确定之后才写下鸡肠草和鹅肠草的药方。他真是一个——生:严谨认真的人啊! 板书:严谨认真。

3、师:是药三分毒!李时珍吃的药草很多都是有毒的,他作为医生不懂吗?为什么还要自己亲自去品尝草药?指生答。

补充材料:其实,还不止于此,李时珍不仅品尝鸡肠草、鹅肠草,他还长期吃生姜,为的是检验常食生姜是否有损视力,为了证实曼陀罗的药性,他还喝下了曼陀罗花的毒酒,因为麻醉性太强,几天昏迷不醒,家人焦急万分。

他的家人曾经劝说他不要这样做,可是他却说:“不通过亲自尝试,怎么能验证药性?我冒了一回险,就可以免去许多病人再冒一回险。”

3、不止这一夜,在修订《本草》的无数个日日夜夜里,李时珍都是

这样严谨认真地记录着。听!(师配乐朗读最后一段)——“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问:这一段没有写李时珍,跟课文没有关系,能不能删掉?

生:不能!这一段写的是外面的风景,已经深夜了,李时珍还在记录,说明他很辛苦。

师:你理解得真好!这一段是环境描写,衬托出李时珍为修订《本草》不畏艰苦,造福万民的可敬形象。

(四)概括课文,拓展延伸

1、小结:课文选取李时珍在修订《本草》的过程中“夜宿古寺”这件小事情,通过描绘“晓行夜宿、啃食干粮和生嚼草药”这三幅图,抓住语言、动作和环境描写,向我们展示了李时珍不怕吃苦,为民着想,严谨认真的伟大形象。

2、李时珍的可敬形象不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位于蓟春县蓟州镇东门外雨湖之滨的李时珍墓已经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假如你是导游,带着我们去参观李时珍墓,你准备怎么向我们介绍他呢?

师:既然要介绍一个人,我们先要介绍他是谁,生平有什么事迹;再介绍他有什么贡献,可以抓住《本草纲目》这本书来介绍;最后为了生动,可以加一些关于他的小故事,比如今天我们学习的这则故事。 指生上台扮演导游。

(五)作业布置

1、搜集关于李时珍的资料,充当李时珍墓的导游,结合课文和搜集

的资料,写一段导游词。

2、继续查找李时珍的资料读一读,并了解一下中药,收集一两个来自《本草纲目》的中药。

(六)板书设计

晓行夜宿 不怕吃苦

啃食干粮 伟大 生嚼草药 严谨认真

(七)教学反思:

1、这是一篇描写人物的文章,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纲目》住破庙、吃干粮,以及在月光在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在教学时应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典型事例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但是在授课时我没有拎出这条线。

2、语文课标提出:要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这节课,我因为环节设计节凑,担心绳索放给学生会收不回来,所以一直牵着学生,导致整节课老师说的过多,学生没有调动起来,一直在被动地接受,课堂气氛沉闷。“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课堂重在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而不是阅读的答案。

3、语文课堂,读领风骚,课堂上应该书声琅琅。应该让学生抓

住关键词语或者段落,运用多种形式,反复读,并且通过创设情境、图文对照或补充资料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读出的层次感,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性格。这节课上,我给人的感觉就是读得太少,只抓住了一处语言描写和一处动作描写的段落让学生朗读了,课文其他部分没有让学生朗读。因为没有充分地读,所以学生的感悟很浅,我抛出的问题,如:“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根本没有反应,因为他们还没有充分地读。

4、课堂上要多一些有效的问题,少一些无效的问题,中年级的课要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书,从而读出体会和感受。这节课我的问题比较多,有些问题如“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重复问了。还有,让学生默读前就应该给出要求——边读边画,“不动笔墨不读书”,而不是先让学生默读,再提要求让他们话,这样就显得要求不明确。

5、要上好一节课,首先要备好课,除了备教材,更重要地是备学生。首先,我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好,没有清晰地拎出课文的主线,可以抓住“苦”这个字,让学生在课文中找相关语句,反复朗读,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由于不放心,我讲得太多,直接概括了住得苦、吃得苦、奔波苦这三个方面,没有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其次,我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备课,通过课堂我发现学生对这一课并不感兴趣,可能是李时珍这个历史人物和他的事迹离学生太远,他们不熟悉。中草药的作用学生也不知道,所以无法真正感受到李时珍的伟大和《本草纲目》的成就,老师一味生拉硬拽,课堂没有生机,死气沉沉。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一、 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

二、 教材分析:

本课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纲目》住破庙、吃干粮,以及在月光在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三、 学情分析:

“李时珍夜宿古寺”相对于李时珍修订《本草纲目》的过程来说,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故事,从这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到李时珍为了实现人生目标、造福人民而不怕吃苦的高大形象。因此,处理教材时应抓住关键词,让学生反复、分层次朗读课文,并且把这个“小故事”与修订《本草纲目》这个“大背景”紧密结合,为学生理解“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打下基础。

四、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组成的词语。

3、 通过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这一夜发生的事情来体会他为编好《本草纲目》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五、 教具准备:

白板课件、词语卡片

六、 教学时数:三课时

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根据关键词语的提示复述课文。

2、精读课文中关于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动作和语言描写

的句子,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纲目》而不怕吃

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直接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李时珍夜宿古寺,生齐读课题。

2、教生字“宿”,师范写,生书空并描红。

3、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李时珍是明朝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修订、编写了《本草纲目》。 而这篇课文写的就是他编写《本草纲目》时发生的一个小故事,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脉络,还认识了很多生字新词,还记得吗?

(1)出示:晓行夜宿 飞鸟归林 隐隐约约 破败

夜幕 降临 啃干粮 长年累月

皎洁 大好月色 笔墨砚台 寻访

(2)分组读,男女生读,指名读。

(3)指生用上每一行的一个或两个词说一句或几句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话。

师小结:抓住关键词,我们就能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正如你们所说,这三行词正好是课文为我们描绘的三幅图,他们分别是“晓行夜宿”、“啃食干粮”和“生嚼草药”。

过渡: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一幅图“晓行夜宿”,指生解释。 师:从这一幅图中,你认识了一位什么样的李时珍?(生:很辛苦、不怕吃苦、劳累)相机板书:不怕吃苦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对李时珍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文章具体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呢?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那个夜晚。

(二)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李时珍师徒错过客店,只好住进了破败的古寺,夜幕降临了,他们生起了火,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安顿下来的师徒俩聊起了天,他们在聊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来读一读5—7自然段。

男女生分角色读,男生读李时珍的句子,女生读庞宪的句子,老师读旁白。

1、李时珍说了两句话,你们找到了吗?指生答,课件出示句子。

A、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

B、“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师:谈一谈你对这两个句子的理解。

2、交流:

生:我从“笑”体会到李时珍积极乐观、不畏艰苦的心态。因为他心

里想的是?出示第二句话。

师:谁来说说你对第二句话的理解。提示你们,这一句当中有两处对比,你们找到了吗?

生:(1)家里VS破庙 (2)吃点苦VS万民得福

师:“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中“苦多了”表现在哪? a、 如果在家里,他住的是什么?现在住在什么样的破庙?指生读课

文。

师:这是住得苦。画出这一段中表现古庙破败的词语。

再指生上台画表现破败的词,师在一边指导学生。出示古寺图片“断垣残壁”、“灰尘”、“青苔”、“蜘蛛网”,结合图让学生理解。

师:这样的房子你们愿意住吗?这样破败的古寺对李时珍师徒来说还是来之不易的。那么,李时珍为什么愿意吃这个苦?

生读句子。(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b、师:除了住得苦,他们吃得怎么样呢?如果在家里,他们吃的是什么?在古庙里他们吃的是什么呢?

美味佳肴VS啃干粮(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说一说)

李时珍为什么愿意吃苦?(在他心中,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朗读句子。

c、 师:除了这两个苦,李时珍还要经受什么苦呢?

生:在外面需要长年累月地奔波。

师:“长年累月奔波”是什么意思?哪些同学是步行上学的,师采访感受。你们走的是大马路,李时珍走的是山路,可能会泥泞不堪,可

能有悬崖绝壁,非常得(生:危险、辛苦),但是李时珍觉得苦吗?为什么?生读——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2)李时珍吃了这么多苦,他为什么又说“吃点苦”,这与前面的“苦多了”不是矛盾吗?

生:不矛盾,这么多苦在他眼中都是值得的,因为他心里想的是——“修订好„„也是值得的”

师:读到这,你又认识了一位什么样的李时珍?(生:为民着想)

(3)李时珍仅仅只经历了这些苦吗?还会有哪些?

指生各抒己见。

接着想象说话:

A、清晨,天还没亮,李时珍师徒已经________________。

B、烈日炎炎,别人都在家里乘凉,李时珍师徒却在____________。

C、夜晚,明月当空,李时珍还在月下_____________。

小结:这是李时珍一天生活的写照,在修订《本草》的每一个日日夜日夜里,他都是如此。

出示相关资料:

1、李时珍开始写《本草》时已经34岁了。

2、为了编写《本草》,他走了上万里路,听了千万人的意见,研读过800多本中医药书记和有关资料,行程10000余里。

3、他用了27年才完成《本草纲目》这部巨著,在将近30年期间,前后三易其稿。当他最终编订完稿时,已从生机勃勃的青年,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了(61岁)。

由此可见:“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献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好心血浇灌出来的。”

(3)师:老师有疑问了,《本草纲目》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为什么说“万民得福”呢?

学生介绍,师补充资料。

《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明代以前的所有药物成就,全书近200万字,共52卷。一共记载1892味药,划分为16部,60类分述,附方11000余个,药物形态图1100余幅,堪称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先后被译成拉丁、法、日、朝、德、英、俄等十余种文字,流传全世界。

师:《本草》的内容如此丰富,难怪李时珍要说,生——“修订好《本草纲目》„„值得的”

小结:瞧!通过品读这句话,我们的面前就展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鲜明形象,这就是语言描写的妙处。

(三)循序渐进,深入探究

过渡:《本草》中一共记载了1892味药,每一味药房的记录都来之不易。课文就为我们列举了几种药方,请同学们找一找。

出示:忍冬花、胭脂草、刀豆子,指生配对。

还有两种药草外形非常相似,出示“鸡肠草”和“鹅肠草”的图片,关于它们,书中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请同学们读一读,看看李时珍是怎么区别它们的。

指生找。

交流:

1、生读句子,指名读,齐读。

2、指生用“△”画下来李时珍尝草药的动作。

“端详”、“扯下”、“嚼嚼”,什么意思?你能表演一下吗? 从这一组动词,你认识了一位什么样的李时珍?

师:他严不严格?老师这里还有一个词能更好地概括——严谨(范读) 从哪里能看出他严谨呢?

生:我从他尝草药的“端详、扯下、嚼嚼”这几个动词感受到了。 师:是啊!他先是端详,其实身为名医,他仔细看了之后,相信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但是为了让万民都清楚药性,他不放心,还扯下一点放嘴里嚼嚼;他不顾苦味,尝完之后还若有所悟,在完全确定之后才写下鸡肠草和鹅肠草的药方。他真是一个——生:严谨认真的人啊! 板书:严谨认真。

3、师:是药三分毒!李时珍吃的药草很多都是有毒的,他作为医生不懂吗?为什么还要自己亲自去品尝草药?指生答。

补充材料:其实,还不止于此,李时珍不仅品尝鸡肠草、鹅肠草,他还长期吃生姜,为的是检验常食生姜是否有损视力,为了证实曼陀罗的药性,他还喝下了曼陀罗花的毒酒,因为麻醉性太强,几天昏迷不醒,家人焦急万分。

他的家人曾经劝说他不要这样做,可是他却说:“不通过亲自尝试,怎么能验证药性?我冒了一回险,就可以免去许多病人再冒一回险。”

3、不止这一夜,在修订《本草》的无数个日日夜夜里,李时珍都是

这样严谨认真地记录着。听!(师配乐朗读最后一段)——“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问:这一段没有写李时珍,跟课文没有关系,能不能删掉?

生:不能!这一段写的是外面的风景,已经深夜了,李时珍还在记录,说明他很辛苦。

师:你理解得真好!这一段是环境描写,衬托出李时珍为修订《本草》不畏艰苦,造福万民的可敬形象。

(四)概括课文,拓展延伸

1、小结:课文选取李时珍在修订《本草》的过程中“夜宿古寺”这件小事情,通过描绘“晓行夜宿、啃食干粮和生嚼草药”这三幅图,抓住语言、动作和环境描写,向我们展示了李时珍不怕吃苦,为民着想,严谨认真的伟大形象。

2、李时珍的可敬形象不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位于蓟春县蓟州镇东门外雨湖之滨的李时珍墓已经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假如你是导游,带着我们去参观李时珍墓,你准备怎么向我们介绍他呢?

师:既然要介绍一个人,我们先要介绍他是谁,生平有什么事迹;再介绍他有什么贡献,可以抓住《本草纲目》这本书来介绍;最后为了生动,可以加一些关于他的小故事,比如今天我们学习的这则故事。 指生上台扮演导游。

(五)作业布置

1、搜集关于李时珍的资料,充当李时珍墓的导游,结合课文和搜集

的资料,写一段导游词。

2、继续查找李时珍的资料读一读,并了解一下中药,收集一两个来自《本草纲目》的中药。

(六)板书设计

晓行夜宿 不怕吃苦

啃食干粮 伟大 生嚼草药 严谨认真

(七)教学反思:

1、这是一篇描写人物的文章,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纲目》住破庙、吃干粮,以及在月光在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在教学时应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典型事例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但是在授课时我没有拎出这条线。

2、语文课标提出:要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这节课,我因为环节设计节凑,担心绳索放给学生会收不回来,所以一直牵着学生,导致整节课老师说的过多,学生没有调动起来,一直在被动地接受,课堂气氛沉闷。“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课堂重在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而不是阅读的答案。

3、语文课堂,读领风骚,课堂上应该书声琅琅。应该让学生抓

住关键词语或者段落,运用多种形式,反复读,并且通过创设情境、图文对照或补充资料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读出的层次感,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性格。这节课上,我给人的感觉就是读得太少,只抓住了一处语言描写和一处动作描写的段落让学生朗读了,课文其他部分没有让学生朗读。因为没有充分地读,所以学生的感悟很浅,我抛出的问题,如:“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根本没有反应,因为他们还没有充分地读。

4、课堂上要多一些有效的问题,少一些无效的问题,中年级的课要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书,从而读出体会和感受。这节课我的问题比较多,有些问题如“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重复问了。还有,让学生默读前就应该给出要求——边读边画,“不动笔墨不读书”,而不是先让学生默读,再提要求让他们话,这样就显得要求不明确。

5、要上好一节课,首先要备好课,除了备教材,更重要地是备学生。首先,我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好,没有清晰地拎出课文的主线,可以抓住“苦”这个字,让学生在课文中找相关语句,反复朗读,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由于不放心,我讲得太多,直接概括了住得苦、吃得苦、奔波苦这三个方面,没有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其次,我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备课,通过课堂我发现学生对这一课并不感兴趣,可能是李时珍这个历史人物和他的事迹离学生太远,他们不熟悉。中草药的作用学生也不知道,所以无法真正感受到李时珍的伟大和《本草纲目》的成就,老师一味生拉硬拽,课堂没有生机,死气沉沉。


相关内容

  • 16.李时珍夜宿古寺 教案
  •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李时珍为修订<本草>甘愿吃苦.甘冒风险.极端认真负责的可贵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课件.补充阅读材料.认识一些中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到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去察访药材,一路上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十分的辛苦.这天,因 ...

  • 17.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 课题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教学重点在 题号前 2.能运用连接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通过课 用 ,教 文的学习,学习能抓住重点词,展开合理想象来理解课文 学难点用 的方法,学习通过景物描写衬托 ...

  • 四上[李时珍夜宿古寺]抱犊小学葛萌
  •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16.李时珍夜宿古寺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积累描写夜景的词语,并用这些词语写一段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 大意. 3.在感受的人物形象的同时,学习课文通过景物描写衬托人物形象的写法. 4.阅读理解课文,结合相关 ...

  • [精品][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反思
  • 篇一: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反思 <李时珍夜宿古寺>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写了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为修订好<本草>,带着弟子外出察访药材,深入山林错过了客店,在古寺住宿的经历,表现了李时珍为修好<本草>不怕吃苦.一心为民的可贵精神和严谨 ...

  • 17李时珍夜宿古寺20111129
  •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第二课时 孝小 宫晓东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读课题). 2..指名读词语.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断垣残壁 长年累月 若有所悟 本草纲目 万民得福 3.你能选用其中的几个词语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 4.过渡:李时珍是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他用毕生的 ...

  • 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
  • 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 <李时珍夜宿古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教学完本课后,现将谈谈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和体会. [基本理念] 1.培养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2.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3.营造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 [教材分析] 本课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 ...

  •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 单元和课题名称:第五单元 17 李时珍夜宿古寺 主备人姓名及单位:桃园小学朱坤 教学内容 基础性目标 课时:第一课时 上课教师 朱坤 总课时: 第 1 课时 发展性目标(方法.能力)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 教学目标 字,理解新词. 2.用一至两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培 ...

  • 李时珍夜宿古寺
  • 16 一.教学目标 : 1.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进行艰苦的调查访问的过程,感受李时珍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一心为病人着想的精神. 2.学习生字词,重点掌握并列式词语的结构特点. 3.学习课文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 二.教学过程 : 第一教时 ...

  • 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
  • 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 这天,他们来到湖北西部山区,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眼看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师徒俩不免焦急起来.这地方前不见村,后不着店,晚上到哪里住宿呢? 忽然,庞宪发现前面的树丛中隐隐约约露出房屋的轮廓,便拉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