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汇编](第126集)黄柏霖警官主讲

《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一二六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2015/04/05 台孝廉講堂 档名:57-109-0126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今天我們研討《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三十四句,【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請各位同學翻開課本三百八十七頁,我們看經文: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不言而巧應。不召而自來。我果有以格之。無往不為所佑者也。然惟自盡人事。誠心無間。所以終至格天。救劫經曰。一心如此。聽命於天。可見非有一毫將迎希冀心也。】

我們來看這一段的字句解說: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這個句子是出自於《老子》,《老子》第七十九章有這段經文。《老子》的經文裡面講,「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就從這個地方出來的。這個「天道無親」就表示說,天道它很公正,無偏無私,對任何人沒有任何的偏愛。這是感應的道理,這是自然的規律,叫「天道無親」。永遠幫助有德的善人,這個意思是這樣。

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它深一層的意義。剛才念過《老子》的這一段經文,它的白話解釋是這樣,「和大怨,必有餘怨」這個意思就是說,人跟人之間會有這種言語跟行為的衝突,那就會所謂我們一般講叫結怨,會結怨,會生起煩惱心或是執著,然後去結冤仇。所以「和大怨」就是說,怎麼樣去調和這個怨氣呢?怎麼去調和深重的怨恨呢?我們在待人處世方面,在做人,我們還沒有斷見思煩惱,我們難免都會跟人家結怨。也許我們只是,我們一般講就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那就會結冤仇了。

那怎麼去調和這個怨氣呢?老子就教你了,老子說,「和大怨」,怎麼調和怨氣呢?我相信很多學佛人都有這種生活的經驗跟體驗,包括跟家人相

處,包括兄弟相處、姐妹相處,乃至於蓮友之間的互動,怎麼樣去和大怨呢?如果你不把那個怨氣,很大的怨氣把它調伏,老子說,「必有餘怨」,這個怨氣會帶到下一生。就是我們一般八苦裡面講的怨憎會,來生他世見面跟你特別合不來,特別無緣,專門找你麻煩,這叫做怨憎會。怨憎會那個怨就是前世遺留下來的,也許是前世的前世。「憎」就是討厭,一定是結冤仇才會討厭,我不喜歡他,我聽他講話我就很討厭,對不對?我們一般講說主觀的成見非常地深。

所以老和尚常跟我們講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佛法裡面講忍耐、忍辱、包容、放下,這個在幫助你去掉執著。如果你怨氣不解決的話,來生變為眷屬,那更痛苦。所以老子告訴你,「和大怨,必有餘怨」,如果你不調和這個大怨的話,必然會有餘留的怨恨。那怎麼樣能夠可以調和怨恨為善呢?「安可以為善」呢?這意思是說,我怎麼樣可以把這個惡緣轉成善緣?那當然最好是把善緣轉成淨緣,怎麼辦呢?這就要學天了,「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所以你怎麼樣可以調和怨恨為善呢?老子用一個比喻非常好,老子說,「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這一段意境是很深的,老子說,你要學聖人,一直讓你借款,一直付出,你要什麼給你什麼,一直付出給對方。就像佛陀一樣,在因地修行的時候修忍辱波羅蜜。

老和尚也曾經講過,他跟韓館長在景美圖書館,他成就了三十二年的忍辱波羅蜜。老和尚不管錢、不管人、不管事,不剃度弟子。老和尚說,他不剃度的,要剃度都是韓館長的,老和尚他不剃度。所以老和尚說,這個不管錢、不管人、不管事,成就了他三十二年的忍辱波羅密,換句話說成就了,忍辱成就了。

老天爺給眾生、給善人,都一直給,老天爺不求回報。「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你要去體會這個意思,不是朗誦這樣,朗誦而過就了事了,那你不能體悟這一段經文的意思。所以老子說,你怎麼去調和怨氣呢?這一點我深深也有體會。我們講說,做事不難,做人很難。怎麼做都得罪人,怎麼做

他都不滿意。真的,我想大家都心有戚戚焉,就怎麼做他都不滿意。那怎麼辦呢?你要學聖人。這裡老子怎麼跟你講?「是以聖人執左契」,「契」就是借錢的收據,我一直給你,你一直借,你一直拿沒關係,我手上有你的借據,這是老子的比喻。

他說,聖人就保留借據的存根,借錢要存根,借據的存根。但是他不向人索取償還,用通俗的話來解釋,「而不責於人」,它是「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就是說聖人不斷的在付出,就好像手中拿著你借錢的借據的存根,但是聖人從來不要求你償還這個錢。換句話說,聖人從來不要求你回報,老天是這樣,佛菩薩也是這樣。所以老子說,有德的人就好像持借據那樣,可以寬裕,永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我們的智慧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有智慧的人就可以像聖人一樣,「執左契,而不責於人」。印光大師說,所有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是凡夫,跟這個道理是一樣。

所以老子說,「有德司契」,有德的人就好像持有借據的那樣的寬裕,無德的人就像掌管稅收的那樣苛刻、苛取。大家都如果有做過生意,最怕繳稅,最怕課你稅,把你課得很重的時候,你就受不了。所以對這種稅官就非常地害怕。無德的人就是這樣子,像課稅一樣,稅官,就是什麼?「予取予求」。所以無德的人就像掌管稅收的人那樣的苛刻索取。但是「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天道沒有偏私,經常跟善人在一起。這個是老子在幾千年前講的話,到現在還是一樣,到未來還是一樣,這就是真理。所以善一定有善報,惡一定有惡報。

講到這個「天道無親」,這個天道的意思我剛才講過了,它是一種,善人是因為他的善心善行而自然得到的結果,這個結果看起來是上天的眷顧,實際上是自為自造的結果,自作自受,我們一般講叫自求多福。所以「天道無親」,它就表示說一種自然的因果律。人如果希望有好結果,就要讓自己成為善人,就是種善因,得善果。講到「天道無親」,我們就會講說慈悲兩個字,這個慈悲是眾生共具的佛性,「慈」就是使一切眾生得安樂,「悲」就

是拔一切眾生的苦,我們最偉大的佛陀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慈悲,它又分成三種,一個是眾生緣慈悲,一個是法緣慈悲,第三個無緣慈悲。眾生緣慈悲,是指我們在學佛的過程裡面,我們對一切眾生都視之為父母、兄弟、姐妹、親人眷屬,也常願與眾生安樂拔苦,這是凡夫或未斷煩惱的人他所起的慈悲心,這叫做眾生緣慈悲。還沒有斷煩惱的,或者還在凡夫的階段在修行的,是眾生緣慈悲。

第二種就是法緣慈悲,就是菩薩了。菩薩沒有我相、沒有人相、沒有眾生相、沒有壽者相,他對一切眾生隨緣隨力拔苦與樂,他已經斷煩惱了,這是三乘聖人所起的慈悲心。

第三種是無緣慈悲,就沒有分別心,普度一切、普救一切,不僅對有緣的眾生慈悲心,對無關緊要的人、一切眾生都生起這個慈悲心,這是《大智度論》裡面講的,「諸佛善修行畢竟空,故名為無緣」。這個是我們佛家講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儒家裡面也有提到這樣,儒家裡面講,在《禮記》的《禮運大同篇》有所謂的,「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還擴大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們剛才講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每一個人都有這個性德,所以這個「天道」事實上是什麼呢?這個「天道」我們講起來是上天,但是事實上它就是一種自然的感應。「常與善人」,我們講說善人,要種善因、得善果,事實上是自作自受,也就是說,我們性德的流露。所以儒家在這個地方也提到跟「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很接近的理念。孟子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孟子告訴你說,你怎麼去治理天下呢?就是人都有這個「不忍人之心」,就是慈悲。你能夠有不忍人之心,就會有不忍人之政,就慈悲的德政。

所以孟子說,「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

非惡其聲而然也。」孟子用小孩子掉到井裡面的一個比喻。所以我們去行善,我們去做善事,剛才講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我們會有這種,會有想去做這個善的善念,就像我們前面一開始提到的,我們怎麼樣可以得到人的恭敬,「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呢?一開始我們就講,「善者,人所固有,一觸便動」,所以這個善,在儒家裡面講就是不忍人之心。

所以孟子說,用小孩子掉到井裡面的比喻,這個就是每一個人都有的,人人本具的善心。所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就像你看到小孩子掉到井裡面去一樣,你自然而然會有那個怵惕惻隱之心就流露出來。為什麼會流露這樣呢?孟子說,不是因為想要去結交他的父母,或者是說想在鄉黨朋友裡面得到這個名譽,說你救人很了不起,不是。也不是說因為那個小孩子在那邊叫救命,很討厭那個聲音,把他救起來,不是。孟子說,那個就是我們本具的不忍人之心,就是惻隱之心。所以「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就是自然的感應。

孟子特別講說,「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仁義禮智信,就是我們的性德,就好像人有這個四端,就好像有兩手兩腳一樣。這個地方,我們就解釋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我們解釋到這裡。

接下來我們看這個『格』,「格」就是感動。

『無往』就是無論到哪裡。

『格天』的意思就是感通上天。

『將迎』就是迎合、逢迎。

『希冀』就是希圖,希望得到。

我們來看這一段的白話:

天道無偏無私,「常與善人」,沒有特別親近的,常與善人相隨。不必說

卻能巧妙的相應,不必特意的去召請,它自然會到來。我如果能夠以誠心來感應,無論到哪裡都會受到上天的保佑。這個地方就是上天都會保佑這些善良的人,或是孝順的人。我們以前有講過一個公案,在清朝的時候,乾隆年間有一位衛姓的盲藝人,他是一個孝子。他本身兩眼都已經瞎掉了,靠著他自己一點點的才藝為人家表演。這個是紀曉嵐他講出來的一個故事。

這個衛姓的盲藝人就在一年過年的時候,除夕夜,挨家挨戶去表演才藝,為人家唱歌祝福。家家戶戶都忙著過年,人家就會給他一點錢,給他一點食物,他就把人家給他的食物裝在袋子裡面。因為是除夕夜,大家忙著過年。他家裡還有一個生病的老母等待他去服侍,他們母子相依為命。他的母親因為生病,都需要他照顧。所以這個衛姓的盲藝人,他就靠著平常這樣為人家表演才藝,得到一點點微薄的收入,來孝養他的母親。這就是什麼?這是善人。

他表演完畢以後,要回去跟他媽媽過年,老母過年。他就一樣拖著柺杖就慢慢地走,結果不巧來到一個古井的地方,這個盲藝人不慎就掉到古井裡面去了。在掉到古井裡面去以後,他就非常地慌張。當時他並沒有想到他自己的命,或說他當時並沒有想到趕快有人來救他。他當時想的第一個念頭,就是他想到說,他老母生病在家裡要吃飯了,誰來給他母親供養?他想到這個念頭,也就是說,他想出來第一個念頭就是孝道,孝心。當時他就在那邊,因為大家忙著過年,路過的人不多,所以他也就沒有在那邊叫喊路人來救他。他就靠著人家給他的一點食物,就在古井裡面把那些食物吃完。

結果正好隔了一段時間以後,有一位屠夫要趕著一頭豬,到城裡面去賣。這個屠夫所牽的那一頭豬,他是用手牽著走的,不是像現在用車子運的,他是手牽著那頭豬往城裡面拉。結果到那個路口的時候,那一頭豬很奇怪,繩子自然斷掉了,就往古井的方向衝。往古井的方向衝以後,也不巧的到古井那邊,那頭豬也噗隆就掉下去了。那個屠夫,那個賣豬的,他因為想要回那頭豬,就猛追在後面,那到古井那邊的時候,就用那個鐵鈎把那頭豬鈎起來。

結果下面那個衛姓的盲藝人就在那邊叫了,還有我,還有我,就把他救起來了。那這個故事,救起來以後,他就回家了,那就可以繼續孝順他的母親。回到家以後這個故事傳開來,紀曉嵐就知道這個事情,就去訪問他,訪問他的人,就是他的哥哥紀晴湖。

紀晴湖就問這個衛姓的盲藝人說,在那個家家戶戶大家都忙著過年放鞭炮的時候,實在講也沒有人會聽到你喊救命的聲音,那怎麼會這麼巧有一個賣豬的人會經過呢?在這個時間點上,對不對?那怎麼會這頭豬拉到那個路口的時候,繩子會斷呢?那是誰讓那頭豬的繩子斷掉呢?就是這裡講的,「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所以《孝經》裡面講說,「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于四海」,是一點都沒錯。它是可以「通於神明」,上天會知道,護法神會知道,龍天護法會知道。因緣就這麼巧妙,不可思議,這就是感應的道理。「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那個「如影隨形」,我們上次有提過,「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是性體,是我們的心,我們的心體。「善惡之報,如影隨形」,講感應,那是在事相上,你要看你的心是什麼心,他那份孝順的心就是福,那就有得救的因緣,所以得到善報是必然的。

所以紀晴湖訪問他的時候,就跟他講了,他說,假如當時他所起的善念不是想到他那個老病的老母在家裡需要人家奉養,如果他不是想這個念頭的話,恐怕今天要得救的因緣就很難。這個就是我們剛才講的,『不言而巧應,不召而自來。』我們剛才講過了,大家家家戶戶都在忙過年放鞭炮,誰有辦法聽得到他喊救命的聲音?但是「不言而巧應」,你不用特地去召請,那個賣豬的人竟然在那邊,豬的繩子斷掉了,跑過來把他救起來了,就「不召而自來」。這個叫做什麼?「我果有以格之,無往不為所佑者也」。你能夠格天,就能夠感應上天,那就無往而不利。「無往」就是一定可以得到保佑。

接下來我們看下面這一段,然而自己要『盡人事,誠心無間』,「盡人事」就是你要盡孝道,你要發這個善心,要持之以恆,這叫「盡人事」。「誠心無間」就是你要真誠的心,而且精進沒有間斷,這叫「誠心無間」。「所以終至

格天」,所以到最後就可以感動上天。《救劫經》說,『一心如此,聽命於天』,只要能夠這樣的一心一意,「聽命於天」,其他一切都給上天安排,老法師說一切都由佛菩薩安排。可見善人行善他是沒有一絲毫迎合希求的心態。

這個是這一段「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這一段的白話,我們就解釋到這裡。接下來我們講下面這一段,我們看經文:

【宋朱子曰。天地一無所為。只以生物為心。人念念在利濟。便是天地也。合天心者。天安得不佑之。】

這一段主要跟你講,天地,就是我們這裡經題講的「天道佑之」,這是朱子他在這一段裡面特別跟你講,你要怎麼去合天心,那麼天就會保佑你。

『朱子』是宋朝徽州人,他字晦庵,就是朱紫陽,雲谷老人,他在宋高宗的時候考中進士。他跟程頤、程顥來修學、學習,而且也同時跟周敦頤老師來學習,還有張載。朱子他是集北宋理學之大成。他主持過白鹿洞書院,還有岳麓書院,講學有五十餘年。他的弟子非常眾多,他的學派被稱為閩學,或者考亭學派、程朱學派。他著有很多著作,比較有名的是《四書章句集註》,以及《資治通鑑綱目》

『生物』,再下來字句解說,「生物」是生長萬物。漢朝董仲舒在《春秋繁露》裡面有提到,「愛氣以生物,嚴氣以成功,樂氣以養生,哀氣以喪終,天之志也」,是從這個地方出來的。

『利濟』是救濟。

我們看這一段的白話解說:

宋朝的朱熹說,天地作為,沒有夾雜一點自己的意思。『天地一無所為』,就是天地在運作,它沒有夾雜自己的一點私心在裡面。你看起來是一無所為,但是無所不為。我們講說,「般若無知,無所不知」,這個境界當然是比這裡更高了。那天地也是一樣,一無所為,無所不為。天地只有一念心,就是生養萬物的心去運作。人如果能夠念念都在利人濟物上,那麼你就跟天地同心了。如果你能夠跟天地同心,上天怎麼不會保佑你呢?是這一段的意思。

我們再來探討說,如何做到合天心?我們如何能夠做到跟阿彌陀佛的心一樣,能夠得到阿彌陀佛的護佑呢?這就是你『合天心者,天安得不佑之』。那麼你合佛心者,佛安得不佑之呢?一樣的道理。我們就來引用印光大師這一段開示跟這個境界非常地類似。《印光大師文鈔》在《初機淨業指南》裡面題序文講,印祖說,「阿彌陀佛,安居極樂。十方世界,無量無邊。一世界中念佛眾生,亦復無量無邊。」我們講的,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願乃盡。這普賢大願,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也是這樣。

阿彌陀佛他在常寂光淨土,所以叫做「安居極樂」。十方世界無量無邊諸佛菩薩,十方世界也無量無邊,一個世界裡面的念佛眾生就有無量無邊了,對不對?你說像我們地球來講,我們一個小道場,再到一個地區,再到一個國家,再到一個地球,有多少個人在念佛呢?阿彌陀佛悉知悉見。那反過來我們問一個問題了,「阿彌陀佛何能以一身一時普遍接引十方無量無邊世界之一切念佛眾生乎?」有人就問這個問題了,同時間,你在臺灣念佛,同一個時間,有一個人在美國念佛。兩個人同時間都往生,阿彌陀佛可以分身無量,去接引這兩位眾生到極樂世界。這是什麼道理呢?

印祖就幫你解釋這個道理出來,有人問這個問題,印祖就說了,「汝何得以凡夫知見推測佛境。」你怎麼可以用凡夫的知見?凡夫的知見就是什麼?是八識五十一個心所,佛他是四智菩提,佛是大圓鏡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你八識五十一個心所的知見,凡夫的知見,他是一品煩惱都沒破,你怎麼可以去推測佛的境界呢?印祖首先把這個問題先跟我們糾正過來。

印祖就說,「姑以喻明,使汝惑滅。」我就用月亮做比喻,把你的無明煩惱、把你的迷惑,把你打破。比如說,「一月麗天,萬川影現。」印祖就用世間最簡單的道理,一個月亮在天上可以照亮,一輪明月可以照亮全天下,所有這些千千萬萬的河流,都能出現一輪明月,這是什麼道理呢?「一月麗天,萬川影現,月何容心哉?」難道那個月亮可以包容這些萬川嗎?「夫天只一

月,而大海大江,大河小溪,悉現全月。」他說,月亮只有一個,但是大海這麼多、大河大江這麼多、小溪這麼多,全部都現同一個月亮出來。甚至即小而一勺一滴水,甚至你拿一盆水,月亮還是可以照進去,「即小而一勺一滴水中,無不各現全月。」這裡面有一個比喻,「大海大江」比喻上根利智的人,「大河小溪」比喻中根器的人,「一勺一滴」比喻這些根器比較陋劣的人,一樣都可以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關鍵在哪裡?等一下印祖會講出來。

「且江河之月,一人看之,則有一月當乎其人。百千萬億人,于百千萬億處看之,則無不各有一月當乎其人。」一個人看月亮,就看到一個月亮;百千萬億人,在百千萬億個地方看月亮,也是看到同一個月亮,「無不各有一月當乎其人」。「若百千萬億人,各向東西南北而行」,則月亮亦以所行之處常當其人。你從東西南北走開,在那邊東西南北的方向看那個月亮,同時都可以看到那個月亮。「相去之處,了無遠近。」你在東邊跟西邊,在南邊跟北邊看月亮,看起來好像沒距離,「相去之處,了無遠近」,你測不出距離出來。「若百千萬億人,安住不動,則月亦安住不動,常當其人也。」這是什麼道理呢?印祖說,「唯水清而靜則現,水濁而動則隱。」月亮現不現跟水清不清澈有關,跟水能不能夠安靜有關。月亮本身「固無取捨」,它本身沒有取捨,「月固無取捨」。「其不現者,由水昏濁奔騰」,月亮不現,是因為水昏濁,而且奔騰,就是波濤洶湧,「無由受其影現耳」,那就現不出月亮出來了。

「眾生之心如水,阿彌陀佛如月」,我們千百億的眾生就像水一樣,有無量無邊的這些,這麼多的河流溪水,有無量無邊的這麼多眾生,就像水一樣。阿彌陀佛就像那個月亮一樣,「阿彌陀佛如月」。你眾生信願如果具足,那就會至誠感通了,「至誠感佛」了。那佛就來接引你,「則佛應之」,就像「水清月現」一樣。所以不是月亮不現,是水沒辦法清澈,所以月現不出來。水一旦清澈,那月亮就現出來。這是自然現象,自然感應。這感應道交不可思議,是沒有辦法去解釋的。不是誰去把它造作,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不生不滅,就惟人自召。

「若心不清淨,不至誠,與貪瞋癡相應,與佛相背」,如果眾生的心不清淨,不至誠,跟貪瞋癡相應,他跟佛就違背了。「如水濁而動」,就像那個水很濁,汙濁,它一直在昏動狀態。「月雖不遺照臨」,月亮雖然它沒有放棄它,還是繼續照它,但是「而不能昭彰影現也」,不是月亮不照它,是它烏雲障月,是它水濁而動,障住了,所以月亮的光透不進去。它一旦水清而靜,那月亮就現出來。所以月亮不是沒有在照,我們的佛性一直都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本自清淨、本不動搖、本不生滅。今天為什麼我們見不到佛呢?因為我們就跟這個水一樣,汙濁了。我們不清淨,我們不至誠,我們貪瞋癡,我們跟貪瞋癡相應,那佛是戒定慧。

所以印祖說,「月乃世間色法」,月亮算是世間的色法,尚且有如此之妙,「尚有如此之妙。」「況阿彌陀佛」,何況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他是什麼?四十一品無明斷盡了,「煩惑淨盡」,阿彌陀佛是「福慧具足」,阿彌陀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怎麼不會感應道交呢?所以,「故《華嚴經》云:『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群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恆處此菩提座。』」佛常住常寂光淨土,他遍一切法界,普現一切眾生之前,他是隨緣赴感,沒有不感應的道理。「故知遍法界感,遍法界應。佛實未曾起心動念,有來去相,而能令緣熟眾生,見其來此接引以往西方也。」

這個地方,我用一個現實的公案,讓各位破解我們凡夫的知見,我們永遠不能去測量諸佛菩薩的智慧。我曾經接受一位蓮友,華藏的蓮友,叫曾阿滿居士。她請我到臺北市吳興街,有一個臺北醫學院,臺北醫學院的醫院裡面,有一位師大附中的老師,大概五十幾歲,他從過年前昏迷一個多月,醒不過來。他生了兩個兒子,他太太也非常地憂心,兩個兒子在讀高中。很多蓮友去給他助念,曾阿滿也關懷差不多一個多月了,始終醒不過來,也請過法師去。那一天她請我去,我去的時候,我就照我以往的習慣,我會先跟阿彌陀佛頂禮三拜,結果就看到那個醫院病床的後面就掛了一尊非常大尊的阿彌陀佛,金色的,就是我們講堂的這尊阿彌陀佛,金色的。我看到之後,我

當時就有一點,就感應到就是說非常不可思議,這麼大尊的阿彌陀佛在這裡,非常感動。

那我就長跪,跟這位師大附中的昏迷一個多月的老師說法。我說阿彌陀佛的殊勝,說極樂世界的殊勝,以及鼓勵他要放下萬緣,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求生極樂世界。跟他講世間的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八苦,還有跟他講生死輪迴之苦。我這樣跟他講法,大概講了一個多小時,到晚上的大概凌晨十二點多。我說完法以後起來了,曾阿滿就送我去開車,我就跟曾阿滿師姐講,我說師大附中這個老師,應該聽進去了。我說,祝福他能夠順利捨報,往生極樂。

結果我說完法以後的第二天,這位昏迷的老師醒過來了,完全得到阿彌陀佛的感應道交,這裡講的,「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群生前」,我這麼一個微末的蓮友,就跪在臺北醫學院的病床旁邊跟他說法,鼓勵他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也「隨緣赴感靡不周」,阿彌陀佛感應給我看,阿彌陀佛是「恆處此菩提座」。他顯現那種念佛的不可思議功德。醫院說,醫生說,沒辦法,昏迷了,沒辦法。醫學上沒辦法解釋,科學上沒辦法解釋,醫術上做不來。但是佛法,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做得來,改變了。

結果他這位師大附中的老師醒過來了,就一直流眼淚,然後跟他太太親自講話,鼓勵他太太要好好帶這兩個小孩長大,他跟她講我要到極樂世界去了,是親口跟他太太講的。他說,我要到極樂世界去了。換句話說,他昏迷的時候,我所講的鼓勵他求生極樂世界的法,他全部聽進去了。就表示我們這個見聞覺知,我們的這個覺性它無處不在。你看起來是昏迷,一無所為,但是無所不為,它了了知,了了見。我們是因為現在有這個四大五陰把我們綁住,讓我們動彈不得。一旦我們放下那個執著,老和尚講的放下那個執著、分別、妄想,只要你一回頭,它就是水清月現,感應道交,這是不可思議的功德。

我用這一個故事,再舉印祖大師這樣的一個開示,來詮釋「合天心者,

天安得不佑之。」換言之,你合佛心者,怎麼不會得到三寶的加持呢?當然就可以做到老和尚講的至誠感通了。

接下來我們來看宋朝劉安世:

【宋劉安世。抗疏甄別朝臣邪正。又論章惇(dūn)小人不可用。及惇用事。公遠竄。歷山泛海。遷流不一。人謂公必死。竟無恙。年八十。未嘗一日病。當公貶時。一人迎惇意。請殺公。及馳至公所。將擬行事。忽若為物擊。吐血暴死。】

我們看這一段的字句解說:

『劉安世』他是宋朝劉航的兒子。他跟司馬光修學,司馬光當宰相,推薦劉安世擔任祕書省正字。他後來擔任諫議大夫,他論事非常剛直,朝廷大小官員對他非常地敬畏,敬畏他,把劉安世稱為殿上虎。章惇非常討厭他。劉安世死後被朝廷封為忠定。

『抗疏』就是向皇帝上疏直言。

『甄別』就是鑑別、區別,審察而區分優劣,決定取捨。

再看『章惇』,「章惇」他是宋朝建州人,他在宋仁宗的時候考中進士,他跟司馬光力辯免役法不可廢,後來被劉贄跟蘇軾等彈劾,被罷黜到汝州。宋哲宗繼位以後又起用他,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章惇他跟蔡卞、蔡京等人,倡紹述之說,而且恢復青苗跟免役諸法,排擠元祐黨人,報復仇怨,株連甚眾,連累了很多人。又反對把地還給西夏。宋哲宗死後,他又反對宋徽宗繼位,等到宋徽宗登基,就把章惇貶到舒州,擔任團練副使。這個是宋朝的「章惇」。

接下來『用事』就是執政、當權。

『遠竄』就是流放邊土。

『歷山』,「歷」就是經過。

『泛海』就是渡海。

『遷流』就是流放、貶逐。

『及馳至公所』,「馳」就是車馬疾行,奔馳。

『擬』就是打算。

我們看這一段的白話:

宋朝的劉安世,他上疏直言給皇帝,分別來辨明朝廷中大臣的邪正。這個劉安世真的很剛直,他直接跟皇帝講說,朝廷哪一位是忠臣,哪一位是奸臣。他直接講明的,「甄別朝臣邪正」,他也不怕得罪人,他直接講明的,哪一個是奸臣,哪一個是忠臣。然後他又說了,章惇是小人。這個劉安世,怪不得人家稱他叫殿上虎。他說,章惇是小人,請皇帝不要用他,『不可用』,請皇上不可任用。結果等到章惇在執政的時候,「用事」,他在當這個,剛才有提到他擔任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接近宰相這個位子。章惇又執政的時候,這個劉公,劉安世就被貶到、被放逐到南方去了。翻山越嶺,漂流四海,就是「歷山泛海」,翻山越嶺,漂流四海,「遷流不一」就是說他遷徙流離沒有一定的處所。這個章惇大概是要好好地貶損劉安世。

很多人認為劉安世劉公一定會死掉了,但他竟然無事,年齡還活到八十歲,而且還沒有一天生過病,這就是什麼?這就是我們這裡的主題,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因為劉安世他是個忠臣。當劉公被貶官流放的時候,有一個人就刻意的去迎合章惇的意思,他說,我自己向宰相你請命,我去殺劉公,『請殺公』。他就快馬加鞭趕到劉公被貶官那個地方,「馳至公所」,就準備安排要刺殺劉公,「將擬行事」。結果忽然間,開始要行動的時候,好像被東西打到,『忽若為物擊』,吐血而亡,當場吐血暴斃。這個就是「神靈衛之」,被上天懲罰。

接下來我們看下面這一段:

【唐子輿(yú)。自蜀扶父柩歸吉水。時秋水方壯。瞿(qū)塘流更湍悍。天雨。舟人大恐。子輿仰天大哭。纔(cái)慟(tòng)一聲。水已退二十餘丈。既過。水復如初。夫忠孝為德之首。故天道佑之如此。茲舉二案。以例其餘。人能隨事格天。亦必隨事護佑也。】

我們看這一段的字句解說:

『扶父柩歸』就是護送父親的靈柩。

『吉水』是在今天的江西省吉水縣。

『秋水方壯』,「秋水」是秋天江湖的水會水漲,河流特別的湍急,就表示秋天的河流特別的凶猛,這叫做「秋水方壯」的意思。

『瞿塘流更湍悍』,「瞿塘」就是瞿塘峽,它為長江三峽之首,西起四川奉節縣白帝城,東到巫山大溪,兩岸懸崖壁立,江流湍急,山勢險峻,號稱為西蜀門戶,這個是「瞿塘」。「湍悍」是水勢急猛。

『纔慟一聲』,這個「慟」就是指痛哭。

『既過』,「既」就是等到。

『茲舉二案』,「茲舉」就是現在列舉。

『以例其餘』,「例」是用來幫助說明,或是證明某種情況說法的事情。 我們看這段的白話:

唐子輿從四川扶持父親的靈柩,乘船要回到江西吉水老家。當時正是秋水漲的季節,長江三峽中的瞿塘峽的水流更是湍急凶猛,而且碰到下雨,船夫非常地害怕。這時候子輿就非常傷心,仰天大哭,他才痛哭一聲,水已經倒退二十餘丈了。這就是很多人不能夠理解的地方,為什麼他痛哭一聲,水會離開二十餘丈呢?至誠感天,這就是天地感應的道理。等到他們船經過以後,江水又回復到原來高漲的位置,而且一樣的凶猛。忠孝是一切德行之首,所以行忠孝的人,天道一定護佑他。

我們舉這兩個例子,一個是唐子輿,一個就是劉公,就是我們前面講的這個案例,就是劉安世,「茲舉二案,以例其餘」,我們從這兩位善人的果報,「天道佑之」,我們就從這樣再去推算到其他的例子上面去。人如果能夠隨事隨地的來感格上天,感動上天,上天也能夠隨事來保佑他們。這是唐子輿孝子的故事。

剛才特別提到說,才痛哭一聲水就退開二十餘丈。這個以前我們也有提

過一個公案,是紀曉嵐的母親張太夫人說出來的。發生在河北滄州,有一位田姓的轎夫,他母親得了鼓脹病,病得非常嚴重。這個田姓的轎夫,就是拉轎的,抬轎的,他聽說景和鎮有個醫生專門治療這種病,但是距離他的家鄉有一百多里。天還沒有亮,他就動身狂奔要到景和鎮去,要去那邊取藥。結果他取完藥以後,已經是接近黃昏了。他又要奔回,狂奔而回。他累得氣喘吁吁就精疲力竭。但這一天裡面到晚上的時候,這個衛河的河水暴漲。就剛才講的秋水方壯,風急浪高,沒有一艘船敢渡他過河、敢載他回他的家裡。他急得跟這裡一樣,仰天長號,跟唐子輿一樣,仰天大哭,聲淚俱下。所有這些旁邊渡船的船家都很同情他,但是也無可奈何,因為沒有一個人敢渡過衛河,這個凶猛的衛河。

這個時候有一位船家忽然站起來,一邊解開繫船的纜繩,一邊招呼田某說,你上來吧,只要上天有眼,是不會淹死你這個孝子的。他也知道他是個孝子。來吧,我送你過河。這個船家也很有勇氣。這個船家就奮力的划槳,把那個船橫衝白浪如離弦之箭,就好像離開那個弦的箭一樣,速度非常地快,轉眼之間就到達東岸了。在場的人都讚歎不已,合掌念佛。紀曉嵐的父親說,這位船家篤信孝道,比一般的儒生還要深摰,這個也是得到上天的感應。

所以我們看《文昌化書》裡面,文昌帝君在周朝的時候,周朝初期的時候降生在現在的江蘇會稽這個地帶,叫吳會之間。文昌帝君對父母非常孝順,他的母親六十幾歲,在背部長了膿瘡,就是疽,長了膿瘡在背部。文昌帝君就為他的母親「吮疽三日」,這個「吮疽三日」就是說,因為這個膿瘡裡面會長膿,文昌帝君就把那個膿吸出來。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個善行,了不起的一個孝心,這一般人是不敢做的,一般人看了就會怕,那個膿的裡面都是,可以講說就是,很多我們現在講叫細菌在裡面。如果你用現在的顯微鏡去看,就是說非常多的細菌在裡面,而且都長那個白白的膿,你是不敢去碰。

但是我們剛才講,忠孝是一切德行之首,這就是他為什麼有這種勇氣呢?因為他有這個德行有這個孝心,所以文昌帝君為他的母親吮疽三日,就是吸了三天。忽然他口中就充滿了滿滿的膿,那個化膿,結果把它吐出來的時候,「有膜若綿」,那個黏黏的膿就像綿一樣,膜一樣,「膿乳如米」,裡面就有那個根,就是那個病根像一粒米這樣,那個東西就是膿瘡的根,就是疽根也。我們就像,我們有個經驗,就是擠那個青春痘,你把那個青春痘,已經腫起來你把它擠出來,裡面就有一粒硬硬地,那個青春痘。這個疽根比那個還嚴重,等他擠出來以後,吸完以後,他的母親病就好了。

他這個病就是「羸瘵」,「羸瘵」就是什麼?就是長年累月,已經累積了很久的這種膿瘡。醫生說了,這個是痼疾,陳年痼疾,必須要怎麼樣呢?以前古代都有這樣,以人補人,以真補其真,現在都強調醫學,但事實上現在疾病愈來愈多,現在醫學也束手無策。以前的人,以人補人,以真補其真,聽起來好像是不合乎科學,不合乎醫學,但是卻合乎天道。醫生說,要以人補人,以真補其真,才可以平復,才可以讓母親健康。文昌帝君就聽到這樣說以後,就在半夜的時候,用刀刳股肉,就用刀割自己的股肉,就是腿肉,「烹而進之」。

這個在以前,孝順的故事裡面很多,烹他自己的腿肉,「而進之」,給他母親吃。這個時候,忽然聽到空中有聲音說了,「上天以爾純孝,延母一紀壽」。就是這裡講的,「纔慟一聲,水已退二十餘丈」。我們沒有辦法去思考邏輯,這個邏輯怎麼會這樣呢?自然現象怎麼會退開二十餘丈?然後船過以後,水又回來原來的樣子,我們沒有辦法去理解。所以這個地方,他剛要進那個腿肉的時候,空中就有傳聲音說,上天因為你太孝順了,所以延長你母親的壽命一紀,一紀就是十二年。他母親的病果然就痊癒了。

文昌帝君三十六歲的時候,他的父母死掉,他就自己拿了個畚箕、鋤頭,自己親手幫他父母埋葬。「枕塊墓旁」,他早晚就睡在他母親墳墓的旁邊,叫「枕塊墓旁」。我們前一集講的廬墓三年,等到三年以後,「終三年後」,

洪水暴漲,文昌帝君就「齋戒守墳,日夜誦《大洞經》不輟」。因為文昌帝君他是修學道家,所以他誦這部經是道家的書籍《大洞經》。「并嚴事元始金像」,這個大概是我們這裡講的元始天尊,道家的神明。他並且非常恭敬的事奉元始天尊,希望水能夠退掉,免除這個水患。

等到這個水退開以後,他看到墳前的溪谷就變形了,變為什麼?「變為高陵」。本來前面是溪谷,就因為河水沖刷,把前面變成一塊山陵,高陵出來了,高高的土堆出來了。有多大呢?有一里的面積,就「廣里許」,有一里的面積這麼大。而且還慢慢地有長一些松樹出來,長一些草木出來,「自是松楸」,從此以後那個地方就不會有水患了。你看因為文昌帝君這樣的孝行,感得天地移動這個山這個河流,在他的母親墳墓面前造了一個高陵,這樣就不會再有水患了。

我們讀到文昌帝君在因地孝順的故事,再看到唐子輿,他因為要扶持他父親的靈柩回吉水,因為河流湍急,他仰天大哭,纔慟一聲水就退二十餘丈,我們就可以知道說這個是感應道交,就是裡面講的你能夠隨事格天,天也隨事護佑,這個道理。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下面這一段:

【聖賢君子。言善行善。和氣感召。自然佳祥協應。詩曰。樂只君子。福祿申之。即隨之之說也。】

我們來看字句解說:

『佳祥協應』,「佳祥」就是吉祥,「佳」就是好,「祥」是吉祥。「協應」就是應時,應運而生。

再下來,『樂只君子,福祿申之』,它是從《詩經》出來的,《詩經·小雅》篇裡面,「樂只君子,天子命之。樂只君子,福祿申之。」它說,諸侯君子真快樂啊,天子策命頒給他;諸侯君子真快樂啊,又有福祿賜給他。這個意思。

這一段的白話,我們來看:

行聖賢之道的君子,他語善言善,言行善事,他口說善行,口說善事。我們講說,口說好話,身做好事,叫『言善行善』,語善言、行善事。因為心平氣和,因為和平的氣氛感應所致,自然就會呈現美好吉祥與應和。《詩經》上說,祝福那行善的君子,福氣跟祿位將由此生發,這就是佳祥會隨善心而來的理論。也就是說你言善行善,那畢竟得安樂,福祿就會跟著你,這個意思。

在這個地方,「聖賢君子,言善行善,和氣感召,自然佳祥協應。」在《無量壽經大經解》裡面,《無量壽經》的經文裡面,我們有看到這個經文,「其有尊貴、豪富、賢明、長者、智勇、才達,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積德所致。」這個地方有提到福祿,福祿就是福報。這個地方有提到安樂,《詩經》上這樣說,「樂只君子,福祿隨之」,《無量壽經》裡面也有這個經文。為什麼這個人這一輩子會得到「尊貴」?為什麼這個人他這一輩子能夠得到「豪富」?為什麼他有聰明智慧呢?他有這麼多的才能呢?「賢明」呢?為什麼他可以成為一個「長者」,值得人家尊敬呢?為什麼他能夠有智慧,又有勇氣呢?就是「智勇」。為什麼他的才華能夠橫溢呢?「才達」。《無量壽經》裡面跟我們講,都是因為他「宿世慈孝」,他宿世裡面慈悲孝行,而且他「修善積德」所致。

黃念祖,大慈念老,黃念祖老居士,他所寫的註解裡面這樣說,他說,「尊貴」就「表為善之得」,他得到他言善行善的果報。「彌顯作惡之失。」反過來講,你這輩子,你低賤、你貧窮、你愚昧、你沒有德行、你怯弱、無才無德,都是因為你不行這個慈孝。所以這個地方講說,「彌顯作惡之失」,尊貴跟豪富是世間富貴之人,「賢明、智勇、才達」是「人中賢智之士」,「長者」是兩個都兼,就是有尊貴、豪富,又有賢明、智勇,乃是積財具德者的通稱,「又為年長多財者之稱號」。所以世間富貴賢智的人,都是因為他過去生中「行慈盡孝」、「修善積德」所造成的。

在這個地方我們用《無量壽經》的經文,跟《無量壽經》的《大經解》,

來補充做這樣的說明。這個地方「聖賢君子,言善行善,和氣感召,自然佳祥協應。」我認識我們臺北的昇恆昌公司董事長江松樺先生,他是一個善人。他本身因為從小家裡貧窮,所以他受的教育程度不高,只有小學。但是他從開始學做生意到現在事業做得非常地成功,手下員工大概有五六千人,我們臺灣所有機場的服務都是由他們昇恆昌免稅集團來經營。他本身都是聽淨空老法師的開示,他都依老法師的經教來落實,所以他的公司都是落實三個根,就是《弟子規》、《太上感應篇》跟《十善業道經》。他本身也很喜歡民國年代有一位修行非常有成就的,《慧明法師開示錄》,他很喜歡這一本《慧明法師開示錄》。

他本身都把印光大師的開示放一個標語,放在他公司的辦公室的入口處。有一次我到他們公司去開會,我也非常地驚訝和佩服,他在他們大的辦公室,員工的辦公室的外面,放了一幅很大的《弟子規》的全文。所以很多其他國外的這些名牌的這些企業的老板,到他們公司去參訪,包括香港的年營業額兩千億的一個集團的負責人老板,也到他們公司去參觀,都非常地訝異說,你們公司的員工,還有你們公司的磁場,為什麼這麼不一樣?這麼特別?他們公司的員工對人的這種謙虛,謙謙有禮,非常地禮敬所有這些進出的客人。

所以我舉兩個例子,他們有一個員工在機場撿了一萬元美金,報紙登出來以後,因為他這一萬元美金,就送給警察單位來招領,所以新聞報導就報導出來。感得臺灣的馬英九先生,臺灣的總統馬英九先生打電話給他,他還不相信這是馬英九先生。這位江董事長就打電話去慰問這位拾金不昧的員工,你猜他怎麼說呢?他說,這是董事長你平常教我們《弟子規》跟《感應篇》的道理,我們只是做我們該做的事情而已。這就是落實了。所以他們公司一團和氣,這個「和氣感召」。

我會認識他,就是因為到他們公司去參訪,也覺得他們公司的磁場特別不一樣,給人家非常溫馨的感覺,而且非常祥和,非常具有人文,就這裡講

的「自然佳祥協應」。因為什麼?因為他們公司有落實《弟子規》的教育,有落實《感應篇》的教育,人是教得好的。所以好的員工也是教出來的,不好的員工也是寵壞出來的,沒有教好出來的。有一次我跟他到金門去參觀。他們金門的員工,一個經理就告訴我,因為金門沒有大醫院,他們這位江松樺先生就跟臺北的榮民總醫院合作,他就跟榮民總醫院講,我金門的員工如果只要一生病,就從金門搭飛機直接送到臺北,送到榮民總醫院去治療。他們這個員工就跟我講了,就是說,董事長對他們的照顧,就好像把他當成自己的親人一樣在照顧,就好像他自己的親人生病,要趕快送到臺北的榮民總醫院來救護一樣。

那一次我在金門就問董事長,因為他剛好到金門大學去演講,而且頒發獎學金給金門大學的學生,房間裡面全部滿滿地,我們說,現代大學生不喜歡聽聖賢教育的道理,錯了!看你什麼人去敎,看你的德行能不能感動他。就像我們剛才講的,老子說,有德的人,如執左券,就一直給你付出,好像拿到借據的存根一樣,他就是不斷在付出。那一次跟他到金門大學也很感動,他演講完以後他請了學生代表一起共進午餐,再請學生提問題,那種場面非常地溫馨,非常地感人。學生彷彿碰到一個長者,這麼親切的長者,在殷殷教誨他們,要行慈孝的道理。

這就是我們《無量壽經》剛才裡面講的,為什麼這個人會尊貴?他為什麼會尊貴豪富呢?為什麼他尊貴?他得到不僅是臺灣的政府,乃至於法國最高的企業經營榮譽獎章都得到了,他得到這樣的一個尊貴。他們常常每年都會帶員工到孤兒院、養老院去,幫養老院跟孤兒院服務,去餵食、去打掃。他鼓勵他的員工利用自己的假日、休假日,一定要去行善,他們有兩個基金會。他是這樣來教育他的員工去付出,去幫助苦難的人,而且他們跟某些基金會合作,把那些書籍送到偏遠地區的鄉鎮,偏鄉地區,給那些沒有書可以讀的原住民小朋友,以及窮人家的小孩。他跟《遠見》雜誌也合作,送書到鄉下去。是這麼一個慈善的善心人士,就是我們這裡講的「言善行善」。

所以他為什麼會「尊貴」?為什麼會「豪富」?為什麼他變成「長者」?為什麼他能夠「賢明」?他有這種智慧跟勇氣,有這樣的一個才能,能夠這樣通達。黃念祖老居士說,因為他宿世裡面,他修善積德、行慈盡孝所造成的。所以後來我在金門的時候,我就問他了,我說,董事長,你怎麼有辦法對員工這樣的有愛心呢?他說,你知道,我為什麼這樣做?我還是一下猜不出來。我說,做老闆的當然要照顧員工。他說,不對。我說,為什麼不對?他說,我是要做給總經理跟副總經理跟經理看的,你們要像我這樣去照顧你的員工部屬。所以他就講一句話,非常讓我感動,他說,我怎麼照顧員工,員工就怎麼去照顧顧客。他說,生意怎麼不會好呢?這個叫做善有善感,惡有惡應,言善行善,和氣必然感召。所以他生意興隆,他自然而然佳祥協應,營業額年年增加。他講的那句話非常有道理,我怎麼去照顧員工,員工就怎麼態度去照顧客戶跟顧客。這叫落實《弟子規》,落實《感應篇》的道理。

接下來我們看下面這一段:

【唐郭子儀。恢復兩京。功蓋唐室。以身繫天下安危三十年。較中書令考凡二十四。富貴壽考。子孫榮顯。為古今所罕匹。夫郭公備福厚祿。以功大德至耳。非倖致也。為善者思之。】

我們看這一段的字句解說:

『郭子儀』他是唐朝華州鄭縣人,他以武舉人升到天德軍使兼九原太守。在唐玄宗的時候安祿山之亂,郭子儀擔任朔方節度使,他打敗史思明於河北。唐肅宗即位,他擔任關內河東副元帥。他配合回紇的兵,收復了長安跟洛陽。因為有這個功勞,他被拔擢成為中書令,等於當宰相了。後來封為汾陽郡王。唐代宗的時候又發生叛亂,這個回紇跟吐蕃來攻擊唐朝,郭子儀就快馬加鞭的,率領數十位的騎兵而已,去遊說回紇撤兵,而且拒絕吐蕃。後來把這個叛亂平定。

本來回紇跟吐蕃聯合要攻打唐朝,但是被郭子儀,回紇被郭子儀說服了,放棄了,不跟吐蕃聯手攻唐。為什麼他可以這樣?因為他的德行,回紇

很尊敬他。所以他只有帶領數十位騎兵而已,就有辦法讓回紇撤兵了,他德行夠。所以唐德宗繼位的時候,他尊稱郭子儀是尚父,但是他也後來請他交出兵權。所以世間人就稱他叫郭汾陽,叫郭令公。他郭子儀這個人身繫唐朝安危,唐朝宗室的安危三十年,不簡單。死後朝廷封他為忠武。

『兩京』就是長安、洛陽。

較二十四考,『較』就是考核。郭子儀在擔任中書令任期內的時候,他主持官吏的考績,就像我們現在的考績一樣,他前後擔任了二十四年,二十四次。因為唐代宗他那時候的朝廷的京官跟外面的官員,每年都要經過考績。考績的具體工作是屬於考功郎中掌管。朝廷再派另外一位有聲望的高官,兩人一起來主持這樣的一個考核工作。一個人是校京官考,一個是考核朝廷這些文武百官。一個人是考核校外官考,就是考核外面各省各縣的考官的官員。二十四考,是後來成為封建文人稱頌秉政大僚,位高任久的典故。郭子儀擔任二十四次,換句話說,考核二十四年,這不簡單。

『壽考』就是年高長壽。

『榮顯』,榮華顯貴。

『罕匹』就是很少有辦法跟他匹比的。

『致』就是到,「倖致」就是僥倖得到。

我們看這段的白話文:

唐朝郭子儀在平定安史之亂後,收復了長安、洛陽兩京。他的功勞蓋世,超過唐朝其他的大臣。他以自身的努力,來維繫唐朝天下的安危,一共三十年。參與考核中書令宰相有二十四年,參與考核朝廷的文武百官跟其他天下的外面的官員,這個考核工作他擔任了二十四年。他一生富貴長壽,子孫都榮耀顯赫,從古到現在很少人比得上的。談到郭子儀,郭公,具有這麼盛大的福氣,豐厚的食祿,是因為他替國家立了大功所致。而且他本身德行也到達相當的境界,並不是僥倖得到的,行善的人要好好地思考。

接下來我們看下面這一段:

【明鳳陽鄭照。日務利人。一夕夢至天府。見神設虛位以待。曰。子本貧寒。緣為善。故命福祿二神。隨子而行。後日復居此位。照悟。善念愈堅。聲名益著。蹈處則金銀襯(chèn)足。所至即福祿駢(pián)身。子孫富貴繁衍。榮膺祿養。以至終身。後果尸解。證位淨慾真人。】

我們看這一段的字句解說:

『鳳陽』在今天的安徽省的鳳陽縣。

『天府』是星宿名,它是南斗六星之一,道教稱為南斗天府司命星君。 『虛位以待』就是空著職位恭候。

『後日』就是以後。

『蹈處』就所到之處。

『襯』就是襯托、陪襯。

『駢』,「駢身」就是聚集,羅列。

『繁衍』,繁殖昌盛。

『榮膺』,榮任、榮受。

『祿養』是以官俸養親,古代的人,他認為官俸本為養親之資。

『尸解』就是他逝世以後,這叫「尸解」。這在道家裡面講,他們道家的弟子,遺其形骸而成仙去,這叫「尸解」。

『證位』就是參悟得道而證入仙果。

我們看這一段的白話:

明朝時的鳳陽有一位鄭照,每天他都努力的去行善利益他人。有一天他就晚上作夢,夢到天府去了,看到天神為他預設一個位子等他,並且跟他說了,你本來是貧窮人家,因為你極力的行善,所以上天派福祿兩位神,福祿二神跟隨你,以後你就會回來居於這個位置。鄭照因而感悟,他行善的念頭更加堅定,名聲也更為卓著,所到之處,金銀不缺,「金銀襯足」,福祿跟隨。他的子孫都非常富貴繁榮,榮耀及身,福祿不斷。他終其一生都是這樣,後來果然尸解成仙,證得了淨慾真人的果位。

接下來我們來報告淨空老法師對這一段經文的開示。老法師說,「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怎麼樣可以做到人人都尊敬你呢?怎麼樣可以做到天道護佑你呢?怎麼樣可以得到福祿呢?而且眾邪都離開你呢?神靈都保護你呢?老法師說要怎麼樣的感應呢?上一回我們有提到你要學諸佛如來,跟諸大菩薩一樣,要合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為一體,你必須做到眾生跟你是一體的,要打破這個執著跟分別。你沒有執著跟分別,就像我們剛才講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你就有這樣的一個感應,這樣才可以稱為真正的善人。

老法師講,他說,我們什麼時候才可以達到這個水平呢?當然理上講,你必須要到明心見性,你最少也要圓教初住位的菩薩,破一品根本無明,分證一分法身,你就可以做到了,你就可以做到跟眾生是一體的。但是你如果沒有把見思惑破掉,沒有把塵沙惑破掉,再破一品根本無明,你會做不到,為什麼?因為你執著、分別沒有放下來。所以老法師說,在理上講,一念之間只要你把念頭轉過來,你就轉凡成聖了,轉迷為悟了。念頭轉不過來,永遠都淪落在生死凡夫,那念頭轉過來就超凡入聖了。從哪裡轉起呢?就是把妄想、分別、執著轉過來。老法師說,這個東西害得我們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搞六道輪迴,就是執著造成的。

所以你執著破了,就出三界了;你分別破了,就離開九法界了;你妄想破了,就入一真法界了。所以老法師說,這三個東西,妄想、分別、執著害得我們生生世世在輪迴,跟一切眾生結下無量無邊的恩怨債務,還還得清嗎?他說,不可能的。這個恩怨債務,只有一世一世的往上增加,不會減少的,決定消除不了的。所以你不轉迷為悟,不行的。你不出三界,不離開六道輪迴,是不行的。為什麼?因為一世只會比一世增加,不會一世比一世減少。

老法師說了,第二點,老法師說,各位想想,是不是這種情形呢?他說,好在佛把這個事實真相講給我們聽,他說,這個恩怨債務就像暗影一樣,雖

然生生世世在累積、在增加,雖是一片黑暗,但是一盞燈就把它照破了,所謂千年暗室,這一盞燈就能把它破除了,就是回頭了,一回頭就沒有了,墮落在裡面就酬償無有盡期。可貴的是在回頭,佛對我們的恩德就在此地。不是佛的教誨,我們哪裡知道這些事實真相呢?怎麼會知道回頭呢?這是佛對我們的大恩大德。回過頭來這才叫真的善人。

所以我們現在在這邊讀到這裡,經過老法師這樣的開示,我們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善人?淨業三福裡面講,淨業第三福那個上善之人,是怎麼樣可以做一個上善之人?就是要回頭。如果你不回頭,你就不能稱為是善人。因為為什麼呢?老法師說,如果你不回頭,這些恩怨債務,只會一世比一世增加,不會一世比一世減少。既然增加就消除不了,那你只有去輪迴轉世,輪迴六道,去償還這些債務。你殺生的要還命債,你欠錢的要還錢債,你欠感情的要還情債,欠人家眼淚的要還眼淚,老法師說,這個叫沒完沒了。他說,不是一死百了,是一死以後沒完沒了,糾纏不清。所以關鍵的一句話,回頭。只有回頭才能解決根本問題,你回頭你才可以稱為說你是善人。往生極樂的條件,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你才有辦法往生極樂,要往生極樂怎麼辦?回頭。

接下來第三點,老法師說,我們知道,我們自己有無量無邊的罪過,這個哪裡是假的呢?老法師自己很謙虛,他說,我自己也有無量無邊的罪過,一切眾生也有無量無邊的罪過,跟我沒有兩樣。我能夠原諒自己,能夠饒恕自己,為什麼不能夠原諒別人、饒恕別人呢?古人敎得好,教我們以恕己之心恕人,跟別人的冤結就能化解了。以責備別人的私心來責備自己,才能夠改過自新。這一句話講得非常好,以恕己之心恕人,恩怨情結就可以化解。你用原諒自己的心去寬恕別人,你跟任何人的恩怨、惡緣都可以化解,原諒他,三個字。以責備別人的心來責備自己,這樣就能夠改過自新,敎得好。他說,我們要能夠記住,要能夠依教奉行。

老法師說,孝養父母,是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把父母擴大到一切眾生,一切眾生都是我父母,一切眾生都是諸佛如來,孝養跟

奉事就達到虛空法界。老法師又把善心跟善行提升到這個位次了,不是只有一般的十善,不是只有一般的善事,你說,我去送送便當給這些獨居老人。我們看到老法師講這一段,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要把它擴充到一切眾生,不只是照顧他的身,也要照顧他的心,也要照顧到,養父母之志,自己的志向,把一切眾生都當成我父母,把一切眾生都當成諸佛如來,這樣來孝養,這樣來奉事。那麼這樣的善行,就提升到虛空法界了。這樣的善行,老法師說,才叫圓滿。

他說,佛做到了,法身菩薩也做到了,我們為什麼做不到呢?就是因為妄想分別執著在作祟,害得我們做不到,害得我們永遠在做惡人。以佛法裡面那個善人標準,我們邊都沾不上。所以佛法的難處,這是佛法困難的地方。可是這種難處不是不能克服,在自己有決心、有毅力、有智慧,你就能夠克服。智慧是瞭解事實真相,決心跟毅力是克服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那麼你的境界就提升了,大幅度的提升。如果你能夠把這個執著、妄想、分別放下來,那麼你的心量跟你的這樣的孝養父母的心,就可以做到諸佛如來這個境界,就到達虛空法界。

今天我們就講到這裡。如果講得不妥之處,請各位同修大德批評指教。阿彌陀佛。

《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一二六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2015/04/05 台孝廉講堂 档名:57-109-0126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今天我們研討《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三十四句,【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請各位同學翻開課本三百八十七頁,我們看經文: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不言而巧應。不召而自來。我果有以格之。無往不為所佑者也。然惟自盡人事。誠心無間。所以終至格天。救劫經曰。一心如此。聽命於天。可見非有一毫將迎希冀心也。】

我們來看這一段的字句解說: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這個句子是出自於《老子》,《老子》第七十九章有這段經文。《老子》的經文裡面講,「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就從這個地方出來的。這個「天道無親」就表示說,天道它很公正,無偏無私,對任何人沒有任何的偏愛。這是感應的道理,這是自然的規律,叫「天道無親」。永遠幫助有德的善人,這個意思是這樣。

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它深一層的意義。剛才念過《老子》的這一段經文,它的白話解釋是這樣,「和大怨,必有餘怨」這個意思就是說,人跟人之間會有這種言語跟行為的衝突,那就會所謂我們一般講叫結怨,會結怨,會生起煩惱心或是執著,然後去結冤仇。所以「和大怨」就是說,怎麼樣去調和這個怨氣呢?怎麼去調和深重的怨恨呢?我們在待人處世方面,在做人,我們還沒有斷見思煩惱,我們難免都會跟人家結怨。也許我們只是,我們一般講就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那就會結冤仇了。

那怎麼去調和這個怨氣呢?老子就教你了,老子說,「和大怨」,怎麼調和怨氣呢?我相信很多學佛人都有這種生活的經驗跟體驗,包括跟家人相

處,包括兄弟相處、姐妹相處,乃至於蓮友之間的互動,怎麼樣去和大怨呢?如果你不把那個怨氣,很大的怨氣把它調伏,老子說,「必有餘怨」,這個怨氣會帶到下一生。就是我們一般八苦裡面講的怨憎會,來生他世見面跟你特別合不來,特別無緣,專門找你麻煩,這叫做怨憎會。怨憎會那個怨就是前世遺留下來的,也許是前世的前世。「憎」就是討厭,一定是結冤仇才會討厭,我不喜歡他,我聽他講話我就很討厭,對不對?我們一般講說主觀的成見非常地深。

所以老和尚常跟我們講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佛法裡面講忍耐、忍辱、包容、放下,這個在幫助你去掉執著。如果你怨氣不解決的話,來生變為眷屬,那更痛苦。所以老子告訴你,「和大怨,必有餘怨」,如果你不調和這個大怨的話,必然會有餘留的怨恨。那怎麼樣能夠可以調和怨恨為善呢?「安可以為善」呢?這意思是說,我怎麼樣可以把這個惡緣轉成善緣?那當然最好是把善緣轉成淨緣,怎麼辦呢?這就要學天了,「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所以你怎麼樣可以調和怨恨為善呢?老子用一個比喻非常好,老子說,「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這一段意境是很深的,老子說,你要學聖人,一直讓你借款,一直付出,你要什麼給你什麼,一直付出給對方。就像佛陀一樣,在因地修行的時候修忍辱波羅蜜。

老和尚也曾經講過,他跟韓館長在景美圖書館,他成就了三十二年的忍辱波羅蜜。老和尚不管錢、不管人、不管事,不剃度弟子。老和尚說,他不剃度的,要剃度都是韓館長的,老和尚他不剃度。所以老和尚說,這個不管錢、不管人、不管事,成就了他三十二年的忍辱波羅密,換句話說成就了,忍辱成就了。

老天爺給眾生、給善人,都一直給,老天爺不求回報。「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你要去體會這個意思,不是朗誦這樣,朗誦而過就了事了,那你不能體悟這一段經文的意思。所以老子說,你怎麼去調和怨氣呢?這一點我深深也有體會。我們講說,做事不難,做人很難。怎麼做都得罪人,怎麼做

他都不滿意。真的,我想大家都心有戚戚焉,就怎麼做他都不滿意。那怎麼辦呢?你要學聖人。這裡老子怎麼跟你講?「是以聖人執左契」,「契」就是借錢的收據,我一直給你,你一直借,你一直拿沒關係,我手上有你的借據,這是老子的比喻。

他說,聖人就保留借據的存根,借錢要存根,借據的存根。但是他不向人索取償還,用通俗的話來解釋,「而不責於人」,它是「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就是說聖人不斷的在付出,就好像手中拿著你借錢的借據的存根,但是聖人從來不要求你償還這個錢。換句話說,聖人從來不要求你回報,老天是這樣,佛菩薩也是這樣。所以老子說,有德的人就好像持借據那樣,可以寬裕,永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我們的智慧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有智慧的人就可以像聖人一樣,「執左契,而不責於人」。印光大師說,所有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是凡夫,跟這個道理是一樣。

所以老子說,「有德司契」,有德的人就好像持有借據的那樣的寬裕,無德的人就像掌管稅收的那樣苛刻、苛取。大家都如果有做過生意,最怕繳稅,最怕課你稅,把你課得很重的時候,你就受不了。所以對這種稅官就非常地害怕。無德的人就是這樣子,像課稅一樣,稅官,就是什麼?「予取予求」。所以無德的人就像掌管稅收的人那樣的苛刻索取。但是「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天道沒有偏私,經常跟善人在一起。這個是老子在幾千年前講的話,到現在還是一樣,到未來還是一樣,這就是真理。所以善一定有善報,惡一定有惡報。

講到這個「天道無親」,這個天道的意思我剛才講過了,它是一種,善人是因為他的善心善行而自然得到的結果,這個結果看起來是上天的眷顧,實際上是自為自造的結果,自作自受,我們一般講叫自求多福。所以「天道無親」,它就表示說一種自然的因果律。人如果希望有好結果,就要讓自己成為善人,就是種善因,得善果。講到「天道無親」,我們就會講說慈悲兩個字,這個慈悲是眾生共具的佛性,「慈」就是使一切眾生得安樂,「悲」就

是拔一切眾生的苦,我們最偉大的佛陀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慈悲,它又分成三種,一個是眾生緣慈悲,一個是法緣慈悲,第三個無緣慈悲。眾生緣慈悲,是指我們在學佛的過程裡面,我們對一切眾生都視之為父母、兄弟、姐妹、親人眷屬,也常願與眾生安樂拔苦,這是凡夫或未斷煩惱的人他所起的慈悲心,這叫做眾生緣慈悲。還沒有斷煩惱的,或者還在凡夫的階段在修行的,是眾生緣慈悲。

第二種就是法緣慈悲,就是菩薩了。菩薩沒有我相、沒有人相、沒有眾生相、沒有壽者相,他對一切眾生隨緣隨力拔苦與樂,他已經斷煩惱了,這是三乘聖人所起的慈悲心。

第三種是無緣慈悲,就沒有分別心,普度一切、普救一切,不僅對有緣的眾生慈悲心,對無關緊要的人、一切眾生都生起這個慈悲心,這是《大智度論》裡面講的,「諸佛善修行畢竟空,故名為無緣」。這個是我們佛家講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儒家裡面也有提到這樣,儒家裡面講,在《禮記》的《禮運大同篇》有所謂的,「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還擴大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們剛才講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每一個人都有這個性德,所以這個「天道」事實上是什麼呢?這個「天道」我們講起來是上天,但是事實上它就是一種自然的感應。「常與善人」,我們講說善人,要種善因、得善果,事實上是自作自受,也就是說,我們性德的流露。所以儒家在這個地方也提到跟「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很接近的理念。孟子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孟子告訴你說,你怎麼去治理天下呢?就是人都有這個「不忍人之心」,就是慈悲。你能夠有不忍人之心,就會有不忍人之政,就慈悲的德政。

所以孟子說,「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

非惡其聲而然也。」孟子用小孩子掉到井裡面的一個比喻。所以我們去行善,我們去做善事,剛才講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我們會有這種,會有想去做這個善的善念,就像我們前面一開始提到的,我們怎麼樣可以得到人的恭敬,「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呢?一開始我們就講,「善者,人所固有,一觸便動」,所以這個善,在儒家裡面講就是不忍人之心。

所以孟子說,用小孩子掉到井裡面的比喻,這個就是每一個人都有的,人人本具的善心。所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就像你看到小孩子掉到井裡面去一樣,你自然而然會有那個怵惕惻隱之心就流露出來。為什麼會流露這樣呢?孟子說,不是因為想要去結交他的父母,或者是說想在鄉黨朋友裡面得到這個名譽,說你救人很了不起,不是。也不是說因為那個小孩子在那邊叫救命,很討厭那個聲音,把他救起來,不是。孟子說,那個就是我們本具的不忍人之心,就是惻隱之心。所以「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就是自然的感應。

孟子特別講說,「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仁義禮智信,就是我們的性德,就好像人有這個四端,就好像有兩手兩腳一樣。這個地方,我們就解釋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我們解釋到這裡。

接下來我們看這個『格』,「格」就是感動。

『無往』就是無論到哪裡。

『格天』的意思就是感通上天。

『將迎』就是迎合、逢迎。

『希冀』就是希圖,希望得到。

我們來看這一段的白話:

天道無偏無私,「常與善人」,沒有特別親近的,常與善人相隨。不必說

卻能巧妙的相應,不必特意的去召請,它自然會到來。我如果能夠以誠心來感應,無論到哪裡都會受到上天的保佑。這個地方就是上天都會保佑這些善良的人,或是孝順的人。我們以前有講過一個公案,在清朝的時候,乾隆年間有一位衛姓的盲藝人,他是一個孝子。他本身兩眼都已經瞎掉了,靠著他自己一點點的才藝為人家表演。這個是紀曉嵐他講出來的一個故事。

這個衛姓的盲藝人就在一年過年的時候,除夕夜,挨家挨戶去表演才藝,為人家唱歌祝福。家家戶戶都忙著過年,人家就會給他一點錢,給他一點食物,他就把人家給他的食物裝在袋子裡面。因為是除夕夜,大家忙著過年。他家裡還有一個生病的老母等待他去服侍,他們母子相依為命。他的母親因為生病,都需要他照顧。所以這個衛姓的盲藝人,他就靠著平常這樣為人家表演才藝,得到一點點微薄的收入,來孝養他的母親。這就是什麼?這是善人。

他表演完畢以後,要回去跟他媽媽過年,老母過年。他就一樣拖著柺杖就慢慢地走,結果不巧來到一個古井的地方,這個盲藝人不慎就掉到古井裡面去了。在掉到古井裡面去以後,他就非常地慌張。當時他並沒有想到他自己的命,或說他當時並沒有想到趕快有人來救他。他當時想的第一個念頭,就是他想到說,他老母生病在家裡要吃飯了,誰來給他母親供養?他想到這個念頭,也就是說,他想出來第一個念頭就是孝道,孝心。當時他就在那邊,因為大家忙著過年,路過的人不多,所以他也就沒有在那邊叫喊路人來救他。他就靠著人家給他的一點食物,就在古井裡面把那些食物吃完。

結果正好隔了一段時間以後,有一位屠夫要趕著一頭豬,到城裡面去賣。這個屠夫所牽的那一頭豬,他是用手牽著走的,不是像現在用車子運的,他是手牽著那頭豬往城裡面拉。結果到那個路口的時候,那一頭豬很奇怪,繩子自然斷掉了,就往古井的方向衝。往古井的方向衝以後,也不巧的到古井那邊,那頭豬也噗隆就掉下去了。那個屠夫,那個賣豬的,他因為想要回那頭豬,就猛追在後面,那到古井那邊的時候,就用那個鐵鈎把那頭豬鈎起來。

結果下面那個衛姓的盲藝人就在那邊叫了,還有我,還有我,就把他救起來了。那這個故事,救起來以後,他就回家了,那就可以繼續孝順他的母親。回到家以後這個故事傳開來,紀曉嵐就知道這個事情,就去訪問他,訪問他的人,就是他的哥哥紀晴湖。

紀晴湖就問這個衛姓的盲藝人說,在那個家家戶戶大家都忙著過年放鞭炮的時候,實在講也沒有人會聽到你喊救命的聲音,那怎麼會這麼巧有一個賣豬的人會經過呢?在這個時間點上,對不對?那怎麼會這頭豬拉到那個路口的時候,繩子會斷呢?那是誰讓那頭豬的繩子斷掉呢?就是這裡講的,「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所以《孝經》裡面講說,「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于四海」,是一點都沒錯。它是可以「通於神明」,上天會知道,護法神會知道,龍天護法會知道。因緣就這麼巧妙,不可思議,這就是感應的道理。「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那個「如影隨形」,我們上次有提過,「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是性體,是我們的心,我們的心體。「善惡之報,如影隨形」,講感應,那是在事相上,你要看你的心是什麼心,他那份孝順的心就是福,那就有得救的因緣,所以得到善報是必然的。

所以紀晴湖訪問他的時候,就跟他講了,他說,假如當時他所起的善念不是想到他那個老病的老母在家裡需要人家奉養,如果他不是想這個念頭的話,恐怕今天要得救的因緣就很難。這個就是我們剛才講的,『不言而巧應,不召而自來。』我們剛才講過了,大家家家戶戶都在忙過年放鞭炮,誰有辦法聽得到他喊救命的聲音?但是「不言而巧應」,你不用特地去召請,那個賣豬的人竟然在那邊,豬的繩子斷掉了,跑過來把他救起來了,就「不召而自來」。這個叫做什麼?「我果有以格之,無往不為所佑者也」。你能夠格天,就能夠感應上天,那就無往而不利。「無往」就是一定可以得到保佑。

接下來我們看下面這一段,然而自己要『盡人事,誠心無間』,「盡人事」就是你要盡孝道,你要發這個善心,要持之以恆,這叫「盡人事」。「誠心無間」就是你要真誠的心,而且精進沒有間斷,這叫「誠心無間」。「所以終至

格天」,所以到最後就可以感動上天。《救劫經》說,『一心如此,聽命於天』,只要能夠這樣的一心一意,「聽命於天」,其他一切都給上天安排,老法師說一切都由佛菩薩安排。可見善人行善他是沒有一絲毫迎合希求的心態。

這個是這一段「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這一段的白話,我們就解釋到這裡。接下來我們講下面這一段,我們看經文:

【宋朱子曰。天地一無所為。只以生物為心。人念念在利濟。便是天地也。合天心者。天安得不佑之。】

這一段主要跟你講,天地,就是我們這裡經題講的「天道佑之」,這是朱子他在這一段裡面特別跟你講,你要怎麼去合天心,那麼天就會保佑你。

『朱子』是宋朝徽州人,他字晦庵,就是朱紫陽,雲谷老人,他在宋高宗的時候考中進士。他跟程頤、程顥來修學、學習,而且也同時跟周敦頤老師來學習,還有張載。朱子他是集北宋理學之大成。他主持過白鹿洞書院,還有岳麓書院,講學有五十餘年。他的弟子非常眾多,他的學派被稱為閩學,或者考亭學派、程朱學派。他著有很多著作,比較有名的是《四書章句集註》,以及《資治通鑑綱目》

『生物』,再下來字句解說,「生物」是生長萬物。漢朝董仲舒在《春秋繁露》裡面有提到,「愛氣以生物,嚴氣以成功,樂氣以養生,哀氣以喪終,天之志也」,是從這個地方出來的。

『利濟』是救濟。

我們看這一段的白話解說:

宋朝的朱熹說,天地作為,沒有夾雜一點自己的意思。『天地一無所為』,就是天地在運作,它沒有夾雜自己的一點私心在裡面。你看起來是一無所為,但是無所不為。我們講說,「般若無知,無所不知」,這個境界當然是比這裡更高了。那天地也是一樣,一無所為,無所不為。天地只有一念心,就是生養萬物的心去運作。人如果能夠念念都在利人濟物上,那麼你就跟天地同心了。如果你能夠跟天地同心,上天怎麼不會保佑你呢?是這一段的意思。

我們再來探討說,如何做到合天心?我們如何能夠做到跟阿彌陀佛的心一樣,能夠得到阿彌陀佛的護佑呢?這就是你『合天心者,天安得不佑之』。那麼你合佛心者,佛安得不佑之呢?一樣的道理。我們就來引用印光大師這一段開示跟這個境界非常地類似。《印光大師文鈔》在《初機淨業指南》裡面題序文講,印祖說,「阿彌陀佛,安居極樂。十方世界,無量無邊。一世界中念佛眾生,亦復無量無邊。」我們講的,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願乃盡。這普賢大願,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也是這樣。

阿彌陀佛他在常寂光淨土,所以叫做「安居極樂」。十方世界無量無邊諸佛菩薩,十方世界也無量無邊,一個世界裡面的念佛眾生就有無量無邊了,對不對?你說像我們地球來講,我們一個小道場,再到一個地區,再到一個國家,再到一個地球,有多少個人在念佛呢?阿彌陀佛悉知悉見。那反過來我們問一個問題了,「阿彌陀佛何能以一身一時普遍接引十方無量無邊世界之一切念佛眾生乎?」有人就問這個問題了,同時間,你在臺灣念佛,同一個時間,有一個人在美國念佛。兩個人同時間都往生,阿彌陀佛可以分身無量,去接引這兩位眾生到極樂世界。這是什麼道理呢?

印祖就幫你解釋這個道理出來,有人問這個問題,印祖就說了,「汝何得以凡夫知見推測佛境。」你怎麼可以用凡夫的知見?凡夫的知見就是什麼?是八識五十一個心所,佛他是四智菩提,佛是大圓鏡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你八識五十一個心所的知見,凡夫的知見,他是一品煩惱都沒破,你怎麼可以去推測佛的境界呢?印祖首先把這個問題先跟我們糾正過來。

印祖就說,「姑以喻明,使汝惑滅。」我就用月亮做比喻,把你的無明煩惱、把你的迷惑,把你打破。比如說,「一月麗天,萬川影現。」印祖就用世間最簡單的道理,一個月亮在天上可以照亮,一輪明月可以照亮全天下,所有這些千千萬萬的河流,都能出現一輪明月,這是什麼道理呢?「一月麗天,萬川影現,月何容心哉?」難道那個月亮可以包容這些萬川嗎?「夫天只一

月,而大海大江,大河小溪,悉現全月。」他說,月亮只有一個,但是大海這麼多、大河大江這麼多、小溪這麼多,全部都現同一個月亮出來。甚至即小而一勺一滴水,甚至你拿一盆水,月亮還是可以照進去,「即小而一勺一滴水中,無不各現全月。」這裡面有一個比喻,「大海大江」比喻上根利智的人,「大河小溪」比喻中根器的人,「一勺一滴」比喻這些根器比較陋劣的人,一樣都可以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關鍵在哪裡?等一下印祖會講出來。

「且江河之月,一人看之,則有一月當乎其人。百千萬億人,于百千萬億處看之,則無不各有一月當乎其人。」一個人看月亮,就看到一個月亮;百千萬億人,在百千萬億個地方看月亮,也是看到同一個月亮,「無不各有一月當乎其人」。「若百千萬億人,各向東西南北而行」,則月亮亦以所行之處常當其人。你從東西南北走開,在那邊東西南北的方向看那個月亮,同時都可以看到那個月亮。「相去之處,了無遠近。」你在東邊跟西邊,在南邊跟北邊看月亮,看起來好像沒距離,「相去之處,了無遠近」,你測不出距離出來。「若百千萬億人,安住不動,則月亦安住不動,常當其人也。」這是什麼道理呢?印祖說,「唯水清而靜則現,水濁而動則隱。」月亮現不現跟水清不清澈有關,跟水能不能夠安靜有關。月亮本身「固無取捨」,它本身沒有取捨,「月固無取捨」。「其不現者,由水昏濁奔騰」,月亮不現,是因為水昏濁,而且奔騰,就是波濤洶湧,「無由受其影現耳」,那就現不出月亮出來了。

「眾生之心如水,阿彌陀佛如月」,我們千百億的眾生就像水一樣,有無量無邊的這些,這麼多的河流溪水,有無量無邊的這麼多眾生,就像水一樣。阿彌陀佛就像那個月亮一樣,「阿彌陀佛如月」。你眾生信願如果具足,那就會至誠感通了,「至誠感佛」了。那佛就來接引你,「則佛應之」,就像「水清月現」一樣。所以不是月亮不現,是水沒辦法清澈,所以月現不出來。水一旦清澈,那月亮就現出來。這是自然現象,自然感應。這感應道交不可思議,是沒有辦法去解釋的。不是誰去把它造作,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不生不滅,就惟人自召。

「若心不清淨,不至誠,與貪瞋癡相應,與佛相背」,如果眾生的心不清淨,不至誠,跟貪瞋癡相應,他跟佛就違背了。「如水濁而動」,就像那個水很濁,汙濁,它一直在昏動狀態。「月雖不遺照臨」,月亮雖然它沒有放棄它,還是繼續照它,但是「而不能昭彰影現也」,不是月亮不照它,是它烏雲障月,是它水濁而動,障住了,所以月亮的光透不進去。它一旦水清而靜,那月亮就現出來。所以月亮不是沒有在照,我們的佛性一直都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本自清淨、本不動搖、本不生滅。今天為什麼我們見不到佛呢?因為我們就跟這個水一樣,汙濁了。我們不清淨,我們不至誠,我們貪瞋癡,我們跟貪瞋癡相應,那佛是戒定慧。

所以印祖說,「月乃世間色法」,月亮算是世間的色法,尚且有如此之妙,「尚有如此之妙。」「況阿彌陀佛」,何況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他是什麼?四十一品無明斷盡了,「煩惑淨盡」,阿彌陀佛是「福慧具足」,阿彌陀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怎麼不會感應道交呢?所以,「故《華嚴經》云:『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群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恆處此菩提座。』」佛常住常寂光淨土,他遍一切法界,普現一切眾生之前,他是隨緣赴感,沒有不感應的道理。「故知遍法界感,遍法界應。佛實未曾起心動念,有來去相,而能令緣熟眾生,見其來此接引以往西方也。」

這個地方,我用一個現實的公案,讓各位破解我們凡夫的知見,我們永遠不能去測量諸佛菩薩的智慧。我曾經接受一位蓮友,華藏的蓮友,叫曾阿滿居士。她請我到臺北市吳興街,有一個臺北醫學院,臺北醫學院的醫院裡面,有一位師大附中的老師,大概五十幾歲,他從過年前昏迷一個多月,醒不過來。他生了兩個兒子,他太太也非常地憂心,兩個兒子在讀高中。很多蓮友去給他助念,曾阿滿也關懷差不多一個多月了,始終醒不過來,也請過法師去。那一天她請我去,我去的時候,我就照我以往的習慣,我會先跟阿彌陀佛頂禮三拜,結果就看到那個醫院病床的後面就掛了一尊非常大尊的阿彌陀佛,金色的,就是我們講堂的這尊阿彌陀佛,金色的。我看到之後,我

當時就有一點,就感應到就是說非常不可思議,這麼大尊的阿彌陀佛在這裡,非常感動。

那我就長跪,跟這位師大附中的昏迷一個多月的老師說法。我說阿彌陀佛的殊勝,說極樂世界的殊勝,以及鼓勵他要放下萬緣,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求生極樂世界。跟他講世間的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八苦,還有跟他講生死輪迴之苦。我這樣跟他講法,大概講了一個多小時,到晚上的大概凌晨十二點多。我說完法以後起來了,曾阿滿就送我去開車,我就跟曾阿滿師姐講,我說師大附中這個老師,應該聽進去了。我說,祝福他能夠順利捨報,往生極樂。

結果我說完法以後的第二天,這位昏迷的老師醒過來了,完全得到阿彌陀佛的感應道交,這裡講的,「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群生前」,我這麼一個微末的蓮友,就跪在臺北醫學院的病床旁邊跟他說法,鼓勵他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也「隨緣赴感靡不周」,阿彌陀佛感應給我看,阿彌陀佛是「恆處此菩提座」。他顯現那種念佛的不可思議功德。醫院說,醫生說,沒辦法,昏迷了,沒辦法。醫學上沒辦法解釋,科學上沒辦法解釋,醫術上做不來。但是佛法,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做得來,改變了。

結果他這位師大附中的老師醒過來了,就一直流眼淚,然後跟他太太親自講話,鼓勵他太太要好好帶這兩個小孩長大,他跟她講我要到極樂世界去了,是親口跟他太太講的。他說,我要到極樂世界去了。換句話說,他昏迷的時候,我所講的鼓勵他求生極樂世界的法,他全部聽進去了。就表示我們這個見聞覺知,我們的這個覺性它無處不在。你看起來是昏迷,一無所為,但是無所不為,它了了知,了了見。我們是因為現在有這個四大五陰把我們綁住,讓我們動彈不得。一旦我們放下那個執著,老和尚講的放下那個執著、分別、妄想,只要你一回頭,它就是水清月現,感應道交,這是不可思議的功德。

我用這一個故事,再舉印祖大師這樣的一個開示,來詮釋「合天心者,

天安得不佑之。」換言之,你合佛心者,怎麼不會得到三寶的加持呢?當然就可以做到老和尚講的至誠感通了。

接下來我們來看宋朝劉安世:

【宋劉安世。抗疏甄別朝臣邪正。又論章惇(dūn)小人不可用。及惇用事。公遠竄。歷山泛海。遷流不一。人謂公必死。竟無恙。年八十。未嘗一日病。當公貶時。一人迎惇意。請殺公。及馳至公所。將擬行事。忽若為物擊。吐血暴死。】

我們看這一段的字句解說:

『劉安世』他是宋朝劉航的兒子。他跟司馬光修學,司馬光當宰相,推薦劉安世擔任祕書省正字。他後來擔任諫議大夫,他論事非常剛直,朝廷大小官員對他非常地敬畏,敬畏他,把劉安世稱為殿上虎。章惇非常討厭他。劉安世死後被朝廷封為忠定。

『抗疏』就是向皇帝上疏直言。

『甄別』就是鑑別、區別,審察而區分優劣,決定取捨。

再看『章惇』,「章惇」他是宋朝建州人,他在宋仁宗的時候考中進士,他跟司馬光力辯免役法不可廢,後來被劉贄跟蘇軾等彈劾,被罷黜到汝州。宋哲宗繼位以後又起用他,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章惇他跟蔡卞、蔡京等人,倡紹述之說,而且恢復青苗跟免役諸法,排擠元祐黨人,報復仇怨,株連甚眾,連累了很多人。又反對把地還給西夏。宋哲宗死後,他又反對宋徽宗繼位,等到宋徽宗登基,就把章惇貶到舒州,擔任團練副使。這個是宋朝的「章惇」。

接下來『用事』就是執政、當權。

『遠竄』就是流放邊土。

『歷山』,「歷」就是經過。

『泛海』就是渡海。

『遷流』就是流放、貶逐。

『及馳至公所』,「馳」就是車馬疾行,奔馳。

『擬』就是打算。

我們看這一段的白話:

宋朝的劉安世,他上疏直言給皇帝,分別來辨明朝廷中大臣的邪正。這個劉安世真的很剛直,他直接跟皇帝講說,朝廷哪一位是忠臣,哪一位是奸臣。他直接講明的,「甄別朝臣邪正」,他也不怕得罪人,他直接講明的,哪一個是奸臣,哪一個是忠臣。然後他又說了,章惇是小人。這個劉安世,怪不得人家稱他叫殿上虎。他說,章惇是小人,請皇帝不要用他,『不可用』,請皇上不可任用。結果等到章惇在執政的時候,「用事」,他在當這個,剛才有提到他擔任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接近宰相這個位子。章惇又執政的時候,這個劉公,劉安世就被貶到、被放逐到南方去了。翻山越嶺,漂流四海,就是「歷山泛海」,翻山越嶺,漂流四海,「遷流不一」就是說他遷徙流離沒有一定的處所。這個章惇大概是要好好地貶損劉安世。

很多人認為劉安世劉公一定會死掉了,但他竟然無事,年齡還活到八十歲,而且還沒有一天生過病,這就是什麼?這就是我們這裡的主題,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因為劉安世他是個忠臣。當劉公被貶官流放的時候,有一個人就刻意的去迎合章惇的意思,他說,我自己向宰相你請命,我去殺劉公,『請殺公』。他就快馬加鞭趕到劉公被貶官那個地方,「馳至公所」,就準備安排要刺殺劉公,「將擬行事」。結果忽然間,開始要行動的時候,好像被東西打到,『忽若為物擊』,吐血而亡,當場吐血暴斃。這個就是「神靈衛之」,被上天懲罰。

接下來我們看下面這一段:

【唐子輿(yú)。自蜀扶父柩歸吉水。時秋水方壯。瞿(qū)塘流更湍悍。天雨。舟人大恐。子輿仰天大哭。纔(cái)慟(tòng)一聲。水已退二十餘丈。既過。水復如初。夫忠孝為德之首。故天道佑之如此。茲舉二案。以例其餘。人能隨事格天。亦必隨事護佑也。】

我們看這一段的字句解說:

『扶父柩歸』就是護送父親的靈柩。

『吉水』是在今天的江西省吉水縣。

『秋水方壯』,「秋水」是秋天江湖的水會水漲,河流特別的湍急,就表示秋天的河流特別的凶猛,這叫做「秋水方壯」的意思。

『瞿塘流更湍悍』,「瞿塘」就是瞿塘峽,它為長江三峽之首,西起四川奉節縣白帝城,東到巫山大溪,兩岸懸崖壁立,江流湍急,山勢險峻,號稱為西蜀門戶,這個是「瞿塘」。「湍悍」是水勢急猛。

『纔慟一聲』,這個「慟」就是指痛哭。

『既過』,「既」就是等到。

『茲舉二案』,「茲舉」就是現在列舉。

『以例其餘』,「例」是用來幫助說明,或是證明某種情況說法的事情。 我們看這段的白話:

唐子輿從四川扶持父親的靈柩,乘船要回到江西吉水老家。當時正是秋水漲的季節,長江三峽中的瞿塘峽的水流更是湍急凶猛,而且碰到下雨,船夫非常地害怕。這時候子輿就非常傷心,仰天大哭,他才痛哭一聲,水已經倒退二十餘丈了。這就是很多人不能夠理解的地方,為什麼他痛哭一聲,水會離開二十餘丈呢?至誠感天,這就是天地感應的道理。等到他們船經過以後,江水又回復到原來高漲的位置,而且一樣的凶猛。忠孝是一切德行之首,所以行忠孝的人,天道一定護佑他。

我們舉這兩個例子,一個是唐子輿,一個就是劉公,就是我們前面講的這個案例,就是劉安世,「茲舉二案,以例其餘」,我們從這兩位善人的果報,「天道佑之」,我們就從這樣再去推算到其他的例子上面去。人如果能夠隨事隨地的來感格上天,感動上天,上天也能夠隨事來保佑他們。這是唐子輿孝子的故事。

剛才特別提到說,才痛哭一聲水就退開二十餘丈。這個以前我們也有提

過一個公案,是紀曉嵐的母親張太夫人說出來的。發生在河北滄州,有一位田姓的轎夫,他母親得了鼓脹病,病得非常嚴重。這個田姓的轎夫,就是拉轎的,抬轎的,他聽說景和鎮有個醫生專門治療這種病,但是距離他的家鄉有一百多里。天還沒有亮,他就動身狂奔要到景和鎮去,要去那邊取藥。結果他取完藥以後,已經是接近黃昏了。他又要奔回,狂奔而回。他累得氣喘吁吁就精疲力竭。但這一天裡面到晚上的時候,這個衛河的河水暴漲。就剛才講的秋水方壯,風急浪高,沒有一艘船敢渡他過河、敢載他回他的家裡。他急得跟這裡一樣,仰天長號,跟唐子輿一樣,仰天大哭,聲淚俱下。所有這些旁邊渡船的船家都很同情他,但是也無可奈何,因為沒有一個人敢渡過衛河,這個凶猛的衛河。

這個時候有一位船家忽然站起來,一邊解開繫船的纜繩,一邊招呼田某說,你上來吧,只要上天有眼,是不會淹死你這個孝子的。他也知道他是個孝子。來吧,我送你過河。這個船家也很有勇氣。這個船家就奮力的划槳,把那個船橫衝白浪如離弦之箭,就好像離開那個弦的箭一樣,速度非常地快,轉眼之間就到達東岸了。在場的人都讚歎不已,合掌念佛。紀曉嵐的父親說,這位船家篤信孝道,比一般的儒生還要深摰,這個也是得到上天的感應。

所以我們看《文昌化書》裡面,文昌帝君在周朝的時候,周朝初期的時候降生在現在的江蘇會稽這個地帶,叫吳會之間。文昌帝君對父母非常孝順,他的母親六十幾歲,在背部長了膿瘡,就是疽,長了膿瘡在背部。文昌帝君就為他的母親「吮疽三日」,這個「吮疽三日」就是說,因為這個膿瘡裡面會長膿,文昌帝君就把那個膿吸出來。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個善行,了不起的一個孝心,這一般人是不敢做的,一般人看了就會怕,那個膿的裡面都是,可以講說就是,很多我們現在講叫細菌在裡面。如果你用現在的顯微鏡去看,就是說非常多的細菌在裡面,而且都長那個白白的膿,你是不敢去碰。

但是我們剛才講,忠孝是一切德行之首,這就是他為什麼有這種勇氣呢?因為他有這個德行有這個孝心,所以文昌帝君為他的母親吮疽三日,就是吸了三天。忽然他口中就充滿了滿滿的膿,那個化膿,結果把它吐出來的時候,「有膜若綿」,那個黏黏的膿就像綿一樣,膜一樣,「膿乳如米」,裡面就有那個根,就是那個病根像一粒米這樣,那個東西就是膿瘡的根,就是疽根也。我們就像,我們有個經驗,就是擠那個青春痘,你把那個青春痘,已經腫起來你把它擠出來,裡面就有一粒硬硬地,那個青春痘。這個疽根比那個還嚴重,等他擠出來以後,吸完以後,他的母親病就好了。

他這個病就是「羸瘵」,「羸瘵」就是什麼?就是長年累月,已經累積了很久的這種膿瘡。醫生說了,這個是痼疾,陳年痼疾,必須要怎麼樣呢?以前古代都有這樣,以人補人,以真補其真,現在都強調醫學,但事實上現在疾病愈來愈多,現在醫學也束手無策。以前的人,以人補人,以真補其真,聽起來好像是不合乎科學,不合乎醫學,但是卻合乎天道。醫生說,要以人補人,以真補其真,才可以平復,才可以讓母親健康。文昌帝君就聽到這樣說以後,就在半夜的時候,用刀刳股肉,就用刀割自己的股肉,就是腿肉,「烹而進之」。

這個在以前,孝順的故事裡面很多,烹他自己的腿肉,「而進之」,給他母親吃。這個時候,忽然聽到空中有聲音說了,「上天以爾純孝,延母一紀壽」。就是這裡講的,「纔慟一聲,水已退二十餘丈」。我們沒有辦法去思考邏輯,這個邏輯怎麼會這樣呢?自然現象怎麼會退開二十餘丈?然後船過以後,水又回來原來的樣子,我們沒有辦法去理解。所以這個地方,他剛要進那個腿肉的時候,空中就有傳聲音說,上天因為你太孝順了,所以延長你母親的壽命一紀,一紀就是十二年。他母親的病果然就痊癒了。

文昌帝君三十六歲的時候,他的父母死掉,他就自己拿了個畚箕、鋤頭,自己親手幫他父母埋葬。「枕塊墓旁」,他早晚就睡在他母親墳墓的旁邊,叫「枕塊墓旁」。我們前一集講的廬墓三年,等到三年以後,「終三年後」,

洪水暴漲,文昌帝君就「齋戒守墳,日夜誦《大洞經》不輟」。因為文昌帝君他是修學道家,所以他誦這部經是道家的書籍《大洞經》。「并嚴事元始金像」,這個大概是我們這裡講的元始天尊,道家的神明。他並且非常恭敬的事奉元始天尊,希望水能夠退掉,免除這個水患。

等到這個水退開以後,他看到墳前的溪谷就變形了,變為什麼?「變為高陵」。本來前面是溪谷,就因為河水沖刷,把前面變成一塊山陵,高陵出來了,高高的土堆出來了。有多大呢?有一里的面積,就「廣里許」,有一里的面積這麼大。而且還慢慢地有長一些松樹出來,長一些草木出來,「自是松楸」,從此以後那個地方就不會有水患了。你看因為文昌帝君這樣的孝行,感得天地移動這個山這個河流,在他的母親墳墓面前造了一個高陵,這樣就不會再有水患了。

我們讀到文昌帝君在因地孝順的故事,再看到唐子輿,他因為要扶持他父親的靈柩回吉水,因為河流湍急,他仰天大哭,纔慟一聲水就退二十餘丈,我們就可以知道說這個是感應道交,就是裡面講的你能夠隨事格天,天也隨事護佑,這個道理。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下面這一段:

【聖賢君子。言善行善。和氣感召。自然佳祥協應。詩曰。樂只君子。福祿申之。即隨之之說也。】

我們來看字句解說:

『佳祥協應』,「佳祥」就是吉祥,「佳」就是好,「祥」是吉祥。「協應」就是應時,應運而生。

再下來,『樂只君子,福祿申之』,它是從《詩經》出來的,《詩經·小雅》篇裡面,「樂只君子,天子命之。樂只君子,福祿申之。」它說,諸侯君子真快樂啊,天子策命頒給他;諸侯君子真快樂啊,又有福祿賜給他。這個意思。

這一段的白話,我們來看:

行聖賢之道的君子,他語善言善,言行善事,他口說善行,口說善事。我們講說,口說好話,身做好事,叫『言善行善』,語善言、行善事。因為心平氣和,因為和平的氣氛感應所致,自然就會呈現美好吉祥與應和。《詩經》上說,祝福那行善的君子,福氣跟祿位將由此生發,這就是佳祥會隨善心而來的理論。也就是說你言善行善,那畢竟得安樂,福祿就會跟著你,這個意思。

在這個地方,「聖賢君子,言善行善,和氣感召,自然佳祥協應。」在《無量壽經大經解》裡面,《無量壽經》的經文裡面,我們有看到這個經文,「其有尊貴、豪富、賢明、長者、智勇、才達,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積德所致。」這個地方有提到福祿,福祿就是福報。這個地方有提到安樂,《詩經》上這樣說,「樂只君子,福祿隨之」,《無量壽經》裡面也有這個經文。為什麼這個人這一輩子會得到「尊貴」?為什麼這個人他這一輩子能夠得到「豪富」?為什麼他有聰明智慧呢?他有這麼多的才能呢?「賢明」呢?為什麼他可以成為一個「長者」,值得人家尊敬呢?為什麼他能夠有智慧,又有勇氣呢?就是「智勇」。為什麼他的才華能夠橫溢呢?「才達」。《無量壽經》裡面跟我們講,都是因為他「宿世慈孝」,他宿世裡面慈悲孝行,而且他「修善積德」所致。

黃念祖,大慈念老,黃念祖老居士,他所寫的註解裡面這樣說,他說,「尊貴」就「表為善之得」,他得到他言善行善的果報。「彌顯作惡之失。」反過來講,你這輩子,你低賤、你貧窮、你愚昧、你沒有德行、你怯弱、無才無德,都是因為你不行這個慈孝。所以這個地方講說,「彌顯作惡之失」,尊貴跟豪富是世間富貴之人,「賢明、智勇、才達」是「人中賢智之士」,「長者」是兩個都兼,就是有尊貴、豪富,又有賢明、智勇,乃是積財具德者的通稱,「又為年長多財者之稱號」。所以世間富貴賢智的人,都是因為他過去生中「行慈盡孝」、「修善積德」所造成的。

在這個地方我們用《無量壽經》的經文,跟《無量壽經》的《大經解》,

來補充做這樣的說明。這個地方「聖賢君子,言善行善,和氣感召,自然佳祥協應。」我認識我們臺北的昇恆昌公司董事長江松樺先生,他是一個善人。他本身因為從小家裡貧窮,所以他受的教育程度不高,只有小學。但是他從開始學做生意到現在事業做得非常地成功,手下員工大概有五六千人,我們臺灣所有機場的服務都是由他們昇恆昌免稅集團來經營。他本身都是聽淨空老法師的開示,他都依老法師的經教來落實,所以他的公司都是落實三個根,就是《弟子規》、《太上感應篇》跟《十善業道經》。他本身也很喜歡民國年代有一位修行非常有成就的,《慧明法師開示錄》,他很喜歡這一本《慧明法師開示錄》。

他本身都把印光大師的開示放一個標語,放在他公司的辦公室的入口處。有一次我到他們公司去開會,我也非常地驚訝和佩服,他在他們大的辦公室,員工的辦公室的外面,放了一幅很大的《弟子規》的全文。所以很多其他國外的這些名牌的這些企業的老板,到他們公司去參訪,包括香港的年營業額兩千億的一個集團的負責人老板,也到他們公司去參觀,都非常地訝異說,你們公司的員工,還有你們公司的磁場,為什麼這麼不一樣?這麼特別?他們公司的員工對人的這種謙虛,謙謙有禮,非常地禮敬所有這些進出的客人。

所以我舉兩個例子,他們有一個員工在機場撿了一萬元美金,報紙登出來以後,因為他這一萬元美金,就送給警察單位來招領,所以新聞報導就報導出來。感得臺灣的馬英九先生,臺灣的總統馬英九先生打電話給他,他還不相信這是馬英九先生。這位江董事長就打電話去慰問這位拾金不昧的員工,你猜他怎麼說呢?他說,這是董事長你平常教我們《弟子規》跟《感應篇》的道理,我們只是做我們該做的事情而已。這就是落實了。所以他們公司一團和氣,這個「和氣感召」。

我會認識他,就是因為到他們公司去參訪,也覺得他們公司的磁場特別不一樣,給人家非常溫馨的感覺,而且非常祥和,非常具有人文,就這裡講

的「自然佳祥協應」。因為什麼?因為他們公司有落實《弟子規》的教育,有落實《感應篇》的教育,人是教得好的。所以好的員工也是教出來的,不好的員工也是寵壞出來的,沒有教好出來的。有一次我跟他到金門去參觀。他們金門的員工,一個經理就告訴我,因為金門沒有大醫院,他們這位江松樺先生就跟臺北的榮民總醫院合作,他就跟榮民總醫院講,我金門的員工如果只要一生病,就從金門搭飛機直接送到臺北,送到榮民總醫院去治療。他們這個員工就跟我講了,就是說,董事長對他們的照顧,就好像把他當成自己的親人一樣在照顧,就好像他自己的親人生病,要趕快送到臺北的榮民總醫院來救護一樣。

那一次我在金門就問董事長,因為他剛好到金門大學去演講,而且頒發獎學金給金門大學的學生,房間裡面全部滿滿地,我們說,現代大學生不喜歡聽聖賢教育的道理,錯了!看你什麼人去敎,看你的德行能不能感動他。就像我們剛才講的,老子說,有德的人,如執左券,就一直給你付出,好像拿到借據的存根一樣,他就是不斷在付出。那一次跟他到金門大學也很感動,他演講完以後他請了學生代表一起共進午餐,再請學生提問題,那種場面非常地溫馨,非常地感人。學生彷彿碰到一個長者,這麼親切的長者,在殷殷教誨他們,要行慈孝的道理。

這就是我們《無量壽經》剛才裡面講的,為什麼這個人會尊貴?他為什麼會尊貴豪富呢?為什麼他尊貴?他得到不僅是臺灣的政府,乃至於法國最高的企業經營榮譽獎章都得到了,他得到這樣的一個尊貴。他們常常每年都會帶員工到孤兒院、養老院去,幫養老院跟孤兒院服務,去餵食、去打掃。他鼓勵他的員工利用自己的假日、休假日,一定要去行善,他們有兩個基金會。他是這樣來教育他的員工去付出,去幫助苦難的人,而且他們跟某些基金會合作,把那些書籍送到偏遠地區的鄉鎮,偏鄉地區,給那些沒有書可以讀的原住民小朋友,以及窮人家的小孩。他跟《遠見》雜誌也合作,送書到鄉下去。是這麼一個慈善的善心人士,就是我們這裡講的「言善行善」。

所以他為什麼會「尊貴」?為什麼會「豪富」?為什麼他變成「長者」?為什麼他能夠「賢明」?他有這種智慧跟勇氣,有這樣的一個才能,能夠這樣通達。黃念祖老居士說,因為他宿世裡面,他修善積德、行慈盡孝所造成的。所以後來我在金門的時候,我就問他了,我說,董事長,你怎麼有辦法對員工這樣的有愛心呢?他說,你知道,我為什麼這樣做?我還是一下猜不出來。我說,做老闆的當然要照顧員工。他說,不對。我說,為什麼不對?他說,我是要做給總經理跟副總經理跟經理看的,你們要像我這樣去照顧你的員工部屬。所以他就講一句話,非常讓我感動,他說,我怎麼照顧員工,員工就怎麼去照顧顧客。他說,生意怎麼不會好呢?這個叫做善有善感,惡有惡應,言善行善,和氣必然感召。所以他生意興隆,他自然而然佳祥協應,營業額年年增加。他講的那句話非常有道理,我怎麼去照顧員工,員工就怎麼態度去照顧客戶跟顧客。這叫落實《弟子規》,落實《感應篇》的道理。

接下來我們看下面這一段:

【唐郭子儀。恢復兩京。功蓋唐室。以身繫天下安危三十年。較中書令考凡二十四。富貴壽考。子孫榮顯。為古今所罕匹。夫郭公備福厚祿。以功大德至耳。非倖致也。為善者思之。】

我們看這一段的字句解說:

『郭子儀』他是唐朝華州鄭縣人,他以武舉人升到天德軍使兼九原太守。在唐玄宗的時候安祿山之亂,郭子儀擔任朔方節度使,他打敗史思明於河北。唐肅宗即位,他擔任關內河東副元帥。他配合回紇的兵,收復了長安跟洛陽。因為有這個功勞,他被拔擢成為中書令,等於當宰相了。後來封為汾陽郡王。唐代宗的時候又發生叛亂,這個回紇跟吐蕃來攻擊唐朝,郭子儀就快馬加鞭的,率領數十位的騎兵而已,去遊說回紇撤兵,而且拒絕吐蕃。後來把這個叛亂平定。

本來回紇跟吐蕃聯合要攻打唐朝,但是被郭子儀,回紇被郭子儀說服了,放棄了,不跟吐蕃聯手攻唐。為什麼他可以這樣?因為他的德行,回紇

很尊敬他。所以他只有帶領數十位騎兵而已,就有辦法讓回紇撤兵了,他德行夠。所以唐德宗繼位的時候,他尊稱郭子儀是尚父,但是他也後來請他交出兵權。所以世間人就稱他叫郭汾陽,叫郭令公。他郭子儀這個人身繫唐朝安危,唐朝宗室的安危三十年,不簡單。死後朝廷封他為忠武。

『兩京』就是長安、洛陽。

較二十四考,『較』就是考核。郭子儀在擔任中書令任期內的時候,他主持官吏的考績,就像我們現在的考績一樣,他前後擔任了二十四年,二十四次。因為唐代宗他那時候的朝廷的京官跟外面的官員,每年都要經過考績。考績的具體工作是屬於考功郎中掌管。朝廷再派另外一位有聲望的高官,兩人一起來主持這樣的一個考核工作。一個人是校京官考,一個是考核朝廷這些文武百官。一個人是考核校外官考,就是考核外面各省各縣的考官的官員。二十四考,是後來成為封建文人稱頌秉政大僚,位高任久的典故。郭子儀擔任二十四次,換句話說,考核二十四年,這不簡單。

『壽考』就是年高長壽。

『榮顯』,榮華顯貴。

『罕匹』就是很少有辦法跟他匹比的。

『致』就是到,「倖致」就是僥倖得到。

我們看這段的白話文:

唐朝郭子儀在平定安史之亂後,收復了長安、洛陽兩京。他的功勞蓋世,超過唐朝其他的大臣。他以自身的努力,來維繫唐朝天下的安危,一共三十年。參與考核中書令宰相有二十四年,參與考核朝廷的文武百官跟其他天下的外面的官員,這個考核工作他擔任了二十四年。他一生富貴長壽,子孫都榮耀顯赫,從古到現在很少人比得上的。談到郭子儀,郭公,具有這麼盛大的福氣,豐厚的食祿,是因為他替國家立了大功所致。而且他本身德行也到達相當的境界,並不是僥倖得到的,行善的人要好好地思考。

接下來我們看下面這一段:

【明鳳陽鄭照。日務利人。一夕夢至天府。見神設虛位以待。曰。子本貧寒。緣為善。故命福祿二神。隨子而行。後日復居此位。照悟。善念愈堅。聲名益著。蹈處則金銀襯(chèn)足。所至即福祿駢(pián)身。子孫富貴繁衍。榮膺祿養。以至終身。後果尸解。證位淨慾真人。】

我們看這一段的字句解說:

『鳳陽』在今天的安徽省的鳳陽縣。

『天府』是星宿名,它是南斗六星之一,道教稱為南斗天府司命星君。 『虛位以待』就是空著職位恭候。

『後日』就是以後。

『蹈處』就所到之處。

『襯』就是襯托、陪襯。

『駢』,「駢身」就是聚集,羅列。

『繁衍』,繁殖昌盛。

『榮膺』,榮任、榮受。

『祿養』是以官俸養親,古代的人,他認為官俸本為養親之資。

『尸解』就是他逝世以後,這叫「尸解」。這在道家裡面講,他們道家的弟子,遺其形骸而成仙去,這叫「尸解」。

『證位』就是參悟得道而證入仙果。

我們看這一段的白話:

明朝時的鳳陽有一位鄭照,每天他都努力的去行善利益他人。有一天他就晚上作夢,夢到天府去了,看到天神為他預設一個位子等他,並且跟他說了,你本來是貧窮人家,因為你極力的行善,所以上天派福祿兩位神,福祿二神跟隨你,以後你就會回來居於這個位置。鄭照因而感悟,他行善的念頭更加堅定,名聲也更為卓著,所到之處,金銀不缺,「金銀襯足」,福祿跟隨。他的子孫都非常富貴繁榮,榮耀及身,福祿不斷。他終其一生都是這樣,後來果然尸解成仙,證得了淨慾真人的果位。

接下來我們來報告淨空老法師對這一段經文的開示。老法師說,「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怎麼樣可以做到人人都尊敬你呢?怎麼樣可以做到天道護佑你呢?怎麼樣可以得到福祿呢?而且眾邪都離開你呢?神靈都保護你呢?老法師說要怎麼樣的感應呢?上一回我們有提到你要學諸佛如來,跟諸大菩薩一樣,要合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為一體,你必須做到眾生跟你是一體的,要打破這個執著跟分別。你沒有執著跟分別,就像我們剛才講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你就有這樣的一個感應,這樣才可以稱為真正的善人。

老法師講,他說,我們什麼時候才可以達到這個水平呢?當然理上講,你必須要到明心見性,你最少也要圓教初住位的菩薩,破一品根本無明,分證一分法身,你就可以做到了,你就可以做到跟眾生是一體的。但是你如果沒有把見思惑破掉,沒有把塵沙惑破掉,再破一品根本無明,你會做不到,為什麼?因為你執著、分別沒有放下來。所以老法師說,在理上講,一念之間只要你把念頭轉過來,你就轉凡成聖了,轉迷為悟了。念頭轉不過來,永遠都淪落在生死凡夫,那念頭轉過來就超凡入聖了。從哪裡轉起呢?就是把妄想、分別、執著轉過來。老法師說,這個東西害得我們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搞六道輪迴,就是執著造成的。

所以你執著破了,就出三界了;你分別破了,就離開九法界了;你妄想破了,就入一真法界了。所以老法師說,這三個東西,妄想、分別、執著害得我們生生世世在輪迴,跟一切眾生結下無量無邊的恩怨債務,還還得清嗎?他說,不可能的。這個恩怨債務,只有一世一世的往上增加,不會減少的,決定消除不了的。所以你不轉迷為悟,不行的。你不出三界,不離開六道輪迴,是不行的。為什麼?因為一世只會比一世增加,不會一世比一世減少。

老法師說了,第二點,老法師說,各位想想,是不是這種情形呢?他說,好在佛把這個事實真相講給我們聽,他說,這個恩怨債務就像暗影一樣,雖

然生生世世在累積、在增加,雖是一片黑暗,但是一盞燈就把它照破了,所謂千年暗室,這一盞燈就能把它破除了,就是回頭了,一回頭就沒有了,墮落在裡面就酬償無有盡期。可貴的是在回頭,佛對我們的恩德就在此地。不是佛的教誨,我們哪裡知道這些事實真相呢?怎麼會知道回頭呢?這是佛對我們的大恩大德。回過頭來這才叫真的善人。

所以我們現在在這邊讀到這裡,經過老法師這樣的開示,我們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善人?淨業三福裡面講,淨業第三福那個上善之人,是怎麼樣可以做一個上善之人?就是要回頭。如果你不回頭,你就不能稱為是善人。因為為什麼呢?老法師說,如果你不回頭,這些恩怨債務,只會一世比一世增加,不會一世比一世減少。既然增加就消除不了,那你只有去輪迴轉世,輪迴六道,去償還這些債務。你殺生的要還命債,你欠錢的要還錢債,你欠感情的要還情債,欠人家眼淚的要還眼淚,老法師說,這個叫沒完沒了。他說,不是一死百了,是一死以後沒完沒了,糾纏不清。所以關鍵的一句話,回頭。只有回頭才能解決根本問題,你回頭你才可以稱為說你是善人。往生極樂的條件,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你才有辦法往生極樂,要往生極樂怎麼辦?回頭。

接下來第三點,老法師說,我們知道,我們自己有無量無邊的罪過,這個哪裡是假的呢?老法師自己很謙虛,他說,我自己也有無量無邊的罪過,一切眾生也有無量無邊的罪過,跟我沒有兩樣。我能夠原諒自己,能夠饒恕自己,為什麼不能夠原諒別人、饒恕別人呢?古人敎得好,教我們以恕己之心恕人,跟別人的冤結就能化解了。以責備別人的私心來責備自己,才能夠改過自新。這一句話講得非常好,以恕己之心恕人,恩怨情結就可以化解。你用原諒自己的心去寬恕別人,你跟任何人的恩怨、惡緣都可以化解,原諒他,三個字。以責備別人的心來責備自己,這樣就能夠改過自新,敎得好。他說,我們要能夠記住,要能夠依教奉行。

老法師說,孝養父母,是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把父母擴大到一切眾生,一切眾生都是我父母,一切眾生都是諸佛如來,孝養跟

奉事就達到虛空法界。老法師又把善心跟善行提升到這個位次了,不是只有一般的十善,不是只有一般的善事,你說,我去送送便當給這些獨居老人。我們看到老法師講這一段,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要把它擴充到一切眾生,不只是照顧他的身,也要照顧他的心,也要照顧到,養父母之志,自己的志向,把一切眾生都當成我父母,把一切眾生都當成諸佛如來,這樣來孝養,這樣來奉事。那麼這樣的善行,就提升到虛空法界了。這樣的善行,老法師說,才叫圓滿。

他說,佛做到了,法身菩薩也做到了,我們為什麼做不到呢?就是因為妄想分別執著在作祟,害得我們做不到,害得我們永遠在做惡人。以佛法裡面那個善人標準,我們邊都沾不上。所以佛法的難處,這是佛法困難的地方。可是這種難處不是不能克服,在自己有決心、有毅力、有智慧,你就能夠克服。智慧是瞭解事實真相,決心跟毅力是克服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那麼你的境界就提升了,大幅度的提升。如果你能夠把這個執著、妄想、分別放下來,那麼你的心量跟你的這樣的孝養父母的心,就可以做到諸佛如來這個境界,就到達虛空法界。

今天我們就講到這裡。如果講得不妥之處,請各位同修大德批評指教。阿彌陀佛。


相关内容

  • [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一四九集)黄柏霖警官主讲
  • <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一四九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2015/09/12 台孝廉讲堂 档名:57-109-0149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 今天我们研讨<太上感应篇汇编>第四十三句,[虚诬诈伪,攻讦宗亲].我们看经文: [漫无根据曰虚.妄有污蔑曰诬.诡计蒙人曰诈.矫情欺世 ...

  • [太上感应篇汇编](第137集)黄柏霖警官主讲
  • <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一三七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2015/06/18 臺孝廉講堂 档名:57-109-0137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今天我們研討<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三十七句,[茍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請各位同學翻開課本四百一十頁,我們看經文: [茍或非義而動.背理 ...

  • [太上感应篇汇编](第119集)黄柏霖警官主讲
  • <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一一九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2014/02/28 台孝廉講堂 档名:57-109-0119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今天我們研討<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三十一句,[受寵若驚].請各位同學翻開課本三百七十頁最後一行,我們看經文: [唐岑文本.拜中書令.有憂 ...

  • [太上感应篇汇编](第118集)黄柏霖警官主讲
  • <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一一八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2015/02/14 台孝廉講堂 档名:57-109-0118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今天我們研討<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三十一句,[受寵若驚].請各位同學翻開課本三百六十九頁,我們看經文: [受寵若驚.] [榮寵之及.雖分 ...

  • 论朱丹溪相火论
  • 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有两大名论,除了上述阳有余阴不足论外,就是相火论,它是丹溪学说中的主旨理论之一,对后世影响较为深远. 丹溪的相火论,就其内容来看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正常的阳气之动,所谓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其所以恒于动,皆相火之为也.而且这种阳气之动即相火,对自然界. ...

  • 破译心灵的密码: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物(网友来稿)
  • 湖南永州八中 周志恩 425000 阅读文学作品,要力求准确把握人物的特性,也就是要善于给人物准确定性.而要准确定性,就不能不洞悉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精神风貌.换句话说,就是要能准确破译人物心灵的密码.破译心灵的密码,对于准确把握人物特性是极为重要的.那么,破译人物心灵的密码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

  • 四物汤加减134方
  • 四物汤加减134方 吴正伦 明代医家(1529-1568年).字子叔,号春岩子.安徽歙县人.幼年丧父,家贫而刻苦攻读.后游医至山东.北京等地,名噪一时.明神宗幼年病.穆宗贵妃病,均由其治愈.曾获穆宗嘉奖,后因太医院御医妒其术,被骗用毒酒药致死.著有<医验录>.<虚车录>.&l ...

  • 消防警官述职报告
  • 消防警官述职报告 一年来,我能按照总队党委的统一部署,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积极主动的投身到总队开展的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等活动中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在工作中,自己能谦虚谨慎.尽职尽责,自始至终坚守岗位,扎扎实实干好每项工作, ...

  • 治骨折偏方
  • 接骨草酒(骨折愈合) [配方] 接骨草叶500克,白酒(或酒精) 适量. [制法] 制法有二:一为将上药捣烂,加少许酒精炒略带黄色,然后加水,用文火熬6-8小时,搓挤出药汁过滤,配制成45%酒精浓度的药酒500毫升.二为将上药洗净,切碎,加水(超过药面) 前者(第1次2小时,第2次1.5小时) .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