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诗的花园不荒芜

为了诗的花园不荒芜

【摘要】中小学新诗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这与新诗的尴尬现状、中高考不重视、教师不懂等原因有关。教师首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在自己读诗懂诗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实践探索相应的策略。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总结了新诗教学的五个原则和四种课型,力图通过更加贴近生活、接近大众、接近时代语境的新诗的教学,让学生欣赏新诗、爱上新诗、创作新诗,让新诗教学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关键词】新诗教学 教学原则 课型 诵读

一、新诗教学的现状

诗人徐敬亚曾慨叹:“我一直对中小学诗歌教育耿耿于怀,那简直是一塌糊涂!”中小学的新诗教学至今未得到真正的重视,这是不争的事实。

究其原因,其一,社会对诗歌普遍轻视。新诗的辉煌时代已经过去,诗歌创作进入了怪圈,要么晦涩难懂,要么口水长流,要么颠覆传统,要么抄袭古诗词,良莠不齐的网络诗歌、“诗坛芙蓉姐姐”的梨花体诗,诸如此类,无疑影响着我们的诗歌教学。

其二,大众的审美趣味趋于低下。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在经济发展和物欲膨胀的时代,人心不宁,社会浮躁。qq、游戏、视频、时评、网络文学、娱乐八卦普遍流行,人们的阅读处于一种快餐式的阅读和伪阅读状态,纯文学已经不受欢迎,新诗更成为读者不受欢迎的文学形式。

其三,中小学语文教材编选的新诗不受重视,占的比例小,“这就使学生读的新诗太少,很难受到优秀新诗的熏陶。学生对于新诗艺术形式的独特之处、对新诗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缺乏相关理解,艺术趣味就会比较偏狭。对学生接触优秀新诗作品肯定是不利的”。 其四,应试教育很注重功利性,中高考不考新诗,所以语文教学就可以忽视甚至放弃新诗。

二、新诗教学的关键

新诗难教,效果难现,这也是语文老师遇到的头疼的事情。“不是我不为,是我不可为”“不是我不教,是我不懂教。”新诗教学,教师是关键。

教师应该从思想上深刻认识新诗教学的重要性。诗歌是文学形式中最精粹、最美丽的。读诗让我们情绪快乐,读诗让我们视野开阔,读诗让我们思想深刻;读诗丰富了我们的情感,读诗培养了我们的审美情趣,读诗锻炼了我们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而初中时代,正是学生的诗的年龄,他们正需要诗的熏陶。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做一个心中有诗意的人,更要做一个传播诗歌的人, “我们从事的是诗歌教学,就是要把诗的光芒带向课堂”“带向那些年轻的心灵,并与他们一起分享”。

语文老师读诗歌、爱诗歌、懂诗歌是新诗教学充满魅力的前提。由于生活、工作的种种原因,我们逐渐远离了诗歌,没有了诗意。可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作为语文课堂,怎能缺少诗意呢? 诗歌是语言“芭蕾”,是“戴着脚镣跳舞”的艺术。语文老师多读

诗歌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感受能力,丰富日渐枯竭的感情,滋润日渐麻木的心灵。

只要钟情于新诗,每一个语文老师都会成为翩翩的蝴蝶。

三、新诗教学的原则

教无定法,但是我认为新诗教学应该有它一定的原则。

1.多形式的诵读贯穿教学始终。笔者喜爱朗诵,在教学中始终把“诵读教学”放在重要位置。在新诗教学中,课前我首先要反复地朗读诗歌,把握好诗歌的节奏、重音、语气、情感,然后才敢上课。一般情况下,我不使用音频、视频朗读资料,我认为老师的朗读更富有生命气息。课堂上,我会采用多种形式来进行诵读训练。例如齐读、小组分角色朗读、比赛读、表演读,有时也会找出相关的诗歌拓展、比较朗读。

2.恰当地品味、感受语言的魅力。韩军教师在上《大堰河我的保姆》时,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灵魂是‘紫色’的?”学生的思维在那时激化了,有的说“灵魂代表高贵,诗人在赞美保姆大堰河的灵魂高尚”,有的说“紫色是暗色,表达了诗人的悲哀之情”,有的说“紫色,说明大堰河死了已经很久了”„„这个问题的设计所达到的语言品味的效果,使每一个听课老师为之动容。

3.个性化的解读超越诗歌本身。诗歌的解读仁者见仁,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老师不能压抑、否定学生的解读,要鼓励他们的个性表达。

4.教师饱满的诗情感染课堂。在新诗教学中,我一直给学生强调

要心中有爱,爱这个诗人,爱这首诗歌,从而更好地读诗、品诗。其实教师更要如此。不论是指导朗读,还是分析诗歌、交代诗人,教师饱满的激情可以创设很好的学习情境,可以感染学生的情绪。同时教师诗化的优美的语言,对诗歌独特的理解,也会让学生置身诗意的课堂,徜徉在新诗美丽的语言和意境中。

5.适当地拓展、延伸、丰富课堂。如在教《金盏花》之后,我又选了泰戈尔的一些哲理短诗,让学生们抄背,并给他们讲了自己的写诗经历,学生很感兴趣。有些学生也仿照《繁星春水》和泰戈尔的诗在本班的博客中写些小诗了。

四、新诗教学的课型

1.新诗诵读课:主要以诵读为主。例如我在教《黄河颂》时,基本上没有分析、解读诗歌,而是交代了作者和背景之后,让学生聆听《黄河大合唱》的几个乐章。然后六人小组准备小组朗诵,学生很积极,分好段落开始朗读。之后,请各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朗读。在老师点评之后,分出男女各两个领诵、女生合诵、男生合诵、集体合诵的内容,配着钢琴曲《黄河颂》来朗读。在几次的合作后,朗诵效果越来越好,学生们情绪激动,被自己的朗诵所感动了。

2.新诗创作课:一般分以下几种形式。仿写:如在教《荷叶母亲》时,让学生仿写一首歌颂母爱的诗。有些诗的确很美,在学生们朗读自己创作的母爱诗时,我很受感动。

改写:如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我也追星》中,学生搜集了大量古今中外名人的故事和名言,并在展示活动中又彼此分享了搜集到的

资料。应该说这是很好的作文素材,我让学生写一首诗,题目为《他们告诉我》,学生们写出了很多让我惊讶的诗。

读后感:如学习了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校的信》和课外的一篇《圆明园祭》之后,学生的情绪很激动,我让他们把感受写成诗,并用一节课专门评讲。学生们的诗表达了对屈辱历史的愤慨,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而且很多诗歌都能运用到排比、比喻等修辞,也会采用一定的意象来表达感情。

语言转化:我参考了台湾某中学新诗教学的做法,将一般日常的口语或散文写作笔法的句子转化为诗的语言,比如将句子“下过雨后的山,看起来格外青绿。”转化为“山,像经过一天舒适的淋浴般,浑身散发着青草地的香气。”来锻炼学生化实为虚、化直白为含蓄的语言能力。

3.新诗展评课:有时把学生的诗歌拿来边读边评论,学生自评、互评,老师也参与评论;有时把老师自己的诗拿来,读给学生让学生点评;有时会把手头报纸上的诗歌给学生们看,让他们欣赏批评。

4.课外活动:本学期,笔者在初一年级组织了一个“朗读兴趣小组”。在一周一次的活动中,先训练一些朗读的技巧,欣赏一些朗读名家的作品,然后选了十二首以新诗为主的经典作品,确定好每首诗的朗诵人员和形式,如独诵、男女和诵、小组朗诵、集体朗诵等等,开始着重训练,并配上合适的音乐。最后我们举行的“经典诗文朗诵表演”,得到了全年级学生和老师的好评。

五、新诗教学的感想

我希望我自己的课堂充满诗意,我也这样实践着。我不想做一个逐渐麻木、逐渐迟钝的教书匠,为工作而工作,为生活而生活,缺少激情与活力。

新诗教学实践也让我逐渐认识到:任何一堂语文课也可以如诗一般,不管是哪一篇课文,都可以让学生激发出诗意和激情,擦出他思想的火花。我也相信我的学生虽然成不了诗人,但他们心中已经播下了诗意的种子。

新诗就是一座花园,为了这座花园为孩子们开放,希望我们的老师共同来做园丁,为了这座花园不荒芜。

参考文献:

[1]李节.当前中学新诗教学的几个问题——访诗歌评论家吴思敬教授[j].语文建设.2008(06).

[2]王家新.让诗歌照亮语文教学[j].语文建设.2008(06).

为了诗的花园不荒芜

【摘要】中小学新诗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这与新诗的尴尬现状、中高考不重视、教师不懂等原因有关。教师首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在自己读诗懂诗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实践探索相应的策略。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总结了新诗教学的五个原则和四种课型,力图通过更加贴近生活、接近大众、接近时代语境的新诗的教学,让学生欣赏新诗、爱上新诗、创作新诗,让新诗教学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关键词】新诗教学 教学原则 课型 诵读

一、新诗教学的现状

诗人徐敬亚曾慨叹:“我一直对中小学诗歌教育耿耿于怀,那简直是一塌糊涂!”中小学的新诗教学至今未得到真正的重视,这是不争的事实。

究其原因,其一,社会对诗歌普遍轻视。新诗的辉煌时代已经过去,诗歌创作进入了怪圈,要么晦涩难懂,要么口水长流,要么颠覆传统,要么抄袭古诗词,良莠不齐的网络诗歌、“诗坛芙蓉姐姐”的梨花体诗,诸如此类,无疑影响着我们的诗歌教学。

其二,大众的审美趣味趋于低下。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在经济发展和物欲膨胀的时代,人心不宁,社会浮躁。qq、游戏、视频、时评、网络文学、娱乐八卦普遍流行,人们的阅读处于一种快餐式的阅读和伪阅读状态,纯文学已经不受欢迎,新诗更成为读者不受欢迎的文学形式。

其三,中小学语文教材编选的新诗不受重视,占的比例小,“这就使学生读的新诗太少,很难受到优秀新诗的熏陶。学生对于新诗艺术形式的独特之处、对新诗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缺乏相关理解,艺术趣味就会比较偏狭。对学生接触优秀新诗作品肯定是不利的”。 其四,应试教育很注重功利性,中高考不考新诗,所以语文教学就可以忽视甚至放弃新诗。

二、新诗教学的关键

新诗难教,效果难现,这也是语文老师遇到的头疼的事情。“不是我不为,是我不可为”“不是我不教,是我不懂教。”新诗教学,教师是关键。

教师应该从思想上深刻认识新诗教学的重要性。诗歌是文学形式中最精粹、最美丽的。读诗让我们情绪快乐,读诗让我们视野开阔,读诗让我们思想深刻;读诗丰富了我们的情感,读诗培养了我们的审美情趣,读诗锻炼了我们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而初中时代,正是学生的诗的年龄,他们正需要诗的熏陶。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做一个心中有诗意的人,更要做一个传播诗歌的人, “我们从事的是诗歌教学,就是要把诗的光芒带向课堂”“带向那些年轻的心灵,并与他们一起分享”。

语文老师读诗歌、爱诗歌、懂诗歌是新诗教学充满魅力的前提。由于生活、工作的种种原因,我们逐渐远离了诗歌,没有了诗意。可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作为语文课堂,怎能缺少诗意呢? 诗歌是语言“芭蕾”,是“戴着脚镣跳舞”的艺术。语文老师多读

诗歌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感受能力,丰富日渐枯竭的感情,滋润日渐麻木的心灵。

只要钟情于新诗,每一个语文老师都会成为翩翩的蝴蝶。

三、新诗教学的原则

教无定法,但是我认为新诗教学应该有它一定的原则。

1.多形式的诵读贯穿教学始终。笔者喜爱朗诵,在教学中始终把“诵读教学”放在重要位置。在新诗教学中,课前我首先要反复地朗读诗歌,把握好诗歌的节奏、重音、语气、情感,然后才敢上课。一般情况下,我不使用音频、视频朗读资料,我认为老师的朗读更富有生命气息。课堂上,我会采用多种形式来进行诵读训练。例如齐读、小组分角色朗读、比赛读、表演读,有时也会找出相关的诗歌拓展、比较朗读。

2.恰当地品味、感受语言的魅力。韩军教师在上《大堰河我的保姆》时,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灵魂是‘紫色’的?”学生的思维在那时激化了,有的说“灵魂代表高贵,诗人在赞美保姆大堰河的灵魂高尚”,有的说“紫色是暗色,表达了诗人的悲哀之情”,有的说“紫色,说明大堰河死了已经很久了”„„这个问题的设计所达到的语言品味的效果,使每一个听课老师为之动容。

3.个性化的解读超越诗歌本身。诗歌的解读仁者见仁,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老师不能压抑、否定学生的解读,要鼓励他们的个性表达。

4.教师饱满的诗情感染课堂。在新诗教学中,我一直给学生强调

要心中有爱,爱这个诗人,爱这首诗歌,从而更好地读诗、品诗。其实教师更要如此。不论是指导朗读,还是分析诗歌、交代诗人,教师饱满的激情可以创设很好的学习情境,可以感染学生的情绪。同时教师诗化的优美的语言,对诗歌独特的理解,也会让学生置身诗意的课堂,徜徉在新诗美丽的语言和意境中。

5.适当地拓展、延伸、丰富课堂。如在教《金盏花》之后,我又选了泰戈尔的一些哲理短诗,让学生们抄背,并给他们讲了自己的写诗经历,学生很感兴趣。有些学生也仿照《繁星春水》和泰戈尔的诗在本班的博客中写些小诗了。

四、新诗教学的课型

1.新诗诵读课:主要以诵读为主。例如我在教《黄河颂》时,基本上没有分析、解读诗歌,而是交代了作者和背景之后,让学生聆听《黄河大合唱》的几个乐章。然后六人小组准备小组朗诵,学生很积极,分好段落开始朗读。之后,请各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朗读。在老师点评之后,分出男女各两个领诵、女生合诵、男生合诵、集体合诵的内容,配着钢琴曲《黄河颂》来朗读。在几次的合作后,朗诵效果越来越好,学生们情绪激动,被自己的朗诵所感动了。

2.新诗创作课:一般分以下几种形式。仿写:如在教《荷叶母亲》时,让学生仿写一首歌颂母爱的诗。有些诗的确很美,在学生们朗读自己创作的母爱诗时,我很受感动。

改写:如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我也追星》中,学生搜集了大量古今中外名人的故事和名言,并在展示活动中又彼此分享了搜集到的

资料。应该说这是很好的作文素材,我让学生写一首诗,题目为《他们告诉我》,学生们写出了很多让我惊讶的诗。

读后感:如学习了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校的信》和课外的一篇《圆明园祭》之后,学生的情绪很激动,我让他们把感受写成诗,并用一节课专门评讲。学生们的诗表达了对屈辱历史的愤慨,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而且很多诗歌都能运用到排比、比喻等修辞,也会采用一定的意象来表达感情。

语言转化:我参考了台湾某中学新诗教学的做法,将一般日常的口语或散文写作笔法的句子转化为诗的语言,比如将句子“下过雨后的山,看起来格外青绿。”转化为“山,像经过一天舒适的淋浴般,浑身散发着青草地的香气。”来锻炼学生化实为虚、化直白为含蓄的语言能力。

3.新诗展评课:有时把学生的诗歌拿来边读边评论,学生自评、互评,老师也参与评论;有时把老师自己的诗拿来,读给学生让学生点评;有时会把手头报纸上的诗歌给学生们看,让他们欣赏批评。

4.课外活动:本学期,笔者在初一年级组织了一个“朗读兴趣小组”。在一周一次的活动中,先训练一些朗读的技巧,欣赏一些朗读名家的作品,然后选了十二首以新诗为主的经典作品,确定好每首诗的朗诵人员和形式,如独诵、男女和诵、小组朗诵、集体朗诵等等,开始着重训练,并配上合适的音乐。最后我们举行的“经典诗文朗诵表演”,得到了全年级学生和老师的好评。

五、新诗教学的感想

我希望我自己的课堂充满诗意,我也这样实践着。我不想做一个逐渐麻木、逐渐迟钝的教书匠,为工作而工作,为生活而生活,缺少激情与活力。

新诗教学实践也让我逐渐认识到:任何一堂语文课也可以如诗一般,不管是哪一篇课文,都可以让学生激发出诗意和激情,擦出他思想的火花。我也相信我的学生虽然成不了诗人,但他们心中已经播下了诗意的种子。

新诗就是一座花园,为了这座花园为孩子们开放,希望我们的老师共同来做园丁,为了这座花园不荒芜。

参考文献:

[1]李节.当前中学新诗教学的几个问题——访诗歌评论家吴思敬教授[j].语文建设.2008(06).

[2]王家新.让诗歌照亮语文教学[j].语文建设.2008(06).


相关内容

  • 5荒芜的花园
  • 5.荒芜的花园 一.感知美丽,引出反差. 1.谈话引入:(板书:花园) 同学们,能简要描述一下,你所见过的花园吗? 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学生交流. 2.教师小结:是啊,花园是个吸引人的地方,那百花争艳,花红柳绿,是休息放松的好场所.可是有这样一个花园,却长满杂草,荒芜了,(补充板书:荒芜)那又是为什 ...

  • 11荒芜了的花园
  • 11荒芜了的花园 一.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读本课五个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九个生字.理解"荒芜.荆棘.追慕.惋惜"等词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人物心情,体会文中蕴涵的哲理,懂得只有脚踏实地地去做,才能实现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的对话理解文章的内容:为什么&qu ...

  • 荒芜了的花园
  • 一座荒芜了的花园里,只有有毒的恶草与刺人的荆棘生长着:除了蟋蟀在草丛中悲鸣以外,听不见别的声响了. 美丽的池水,从前淙淙地流过石桥的,现在因为没有人管理,渐渐地干了――干得见底了. 美丽的花木,从前灿烂地盛开着的,现在因为没有人时时灌溉,也渐渐地枯萎了. 就是从前天天飞到园里来唱夜之歌的夜莺,也因为 ...

  • [荒芜了的花园]读后感
  • 读<荒芜了的花园>有感 今天,我们学习了<荒芜了的花园>一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几个人准备把一座荒芜的花园整理好,却因为意见不合,而一直讨论了很长时间,最后花园依旧荒芜着.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但这些人并没有劳动,因为他们一直在争论,没 ...

  • 一座荒芜了的花园里(144)
  • 2012高考新课标新材料作文复习 材料: 一座荒芜了的花园里. 美丽的池子干得见底了.美丽的花木枯萎尽了.玫瑰死了,夜莺好久没有飞来了.除了蟋蟀在草丛中悲鸣,只有有毒的恶草与刺人的荆棘生长着. 有一天,忽然有几个人到园里来. 他们看见这座美丽的花园出现这样的凄凉情况,个个脸上都显出追慕惋惜的神色,几 ...

  • 五年级语文下册分析
  • 1 槐乡的孩子 尹黎的<槐乡的孩子>是通过描 写槐乡的五月槐花开放时的美丽景色和槐乡八月孩子们在劳动中获得的快乐,表现了槐乡的孩子们自立自强.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槐乡的孩子是可爱的,就在于他 们的童年的欢乐是建立在辛勤劳动之上的. 2 捅马蜂窝 冯骥才的<捅马蜂窝> ...

  • 老师的笑容
  • 老师的笑容 北内堡小学 五年级一班 陈天奇 新学期到了,我们马上就要换一个语文老师,我们都舍不得曾今的那位美丽的女老师,可是当我们看到新老师的时候全部都改变的当初的意见,因为我们的老师是一个男老师,知识很渊博,讲课时候可以告诉我们很多很多(除了课本上的,还有好多做人的道理)虽然不算很帅,却风度翩翩. ...

  • 我心中的秘密花园阅读答案
  • 我心中的秘密花园 张英 夏日午后,天气尤为闷热,拉开窗户,一股清香扑鼻而来,仔细寻去,对面邻居窗台上的花儿在夏风中张扬地摇曳着. 睹物思情,不禁想起我家的后花园,想起那些花儿. 七八岁的年龄,偏远的山村,贫困的家境,花儿成了我的世界里最美最不可或缺的部分.那时的我,头上总是缀满了花朵.有花的季节,我 ...

  • 我的世外桃源
  • 老家宅子的后面有一方小小的花园,因为疏于打理而近乎荒芜,又因为荒芜而人迹罕至,但那里却是我儿时的世外桃源. 喜欢在初春新雨的清晨,走进我的世外桃源,感受着春的生机与活力:一蓬蓬鲜嫩的草争先恐后地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新奇的世界:一株不知生长了多少年月的桃树因为风的轻抚,绽放了几点惹人的粉红:一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