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分子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表达及意义

在新生儿科,静脉通道输液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但由于新生儿外周血管壁较薄、通透性较大等特点,容易引起血管外渗水肿、组织坏死等,导致穿刺困难或失败、反复多次穿刺、留置时间短、患儿痛苦大等。

而深静脉置管,如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脐静脉置管(UVC)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广泛运用于需长期静脉营养治疗的患儿中,尤其是输注高渗营养液的患儿。且因静脉穿刺次数减少,减轻了护理操作量、减少了穿刺疼痛,有利于维持早产儿血氧的稳定。

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治疗中,必要时可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联合脐静脉置管,能使患儿恢复至出生体重的时间缩短,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本文介绍脐静脉置管术的操作过程。

解剖学

脐静脉从脐部偏右向头侧上行,与门静脉左支汇合,继续向上走形为静脉导管,与肝静脉一起终止于下腔静脉。脐静脉闭锁后即为肝圆韧带。

适应证

周边静脉导管置管失败;需长期、快速、大量或高浓度输液治疗时;换血时;中心静脉压监测。

禁忌证

脐部炎症表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腹膜炎等。

器械

脐血管插管(体重1. 5 kg 用 5. 5 Fr)、脐血管插管器械包

步骤

1. 将患儿至于辐射保暖台上,予心电、呼吸监护。操作者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洗手消毒,戴帽子、口罩、手术衣、无菌手套。

2. 消毒脐部及周围皮肤,铺无菌孔巾,用无菌剪在距脐根部 1~1. 5 cm 处剪断脐带,暴露脐动脉和脐静脉。脐动脉有 2 条,大概分布在 4 点、7 点方向,动脉壁厚,孔小。脐静脉 1 条,大概位于 11 点~1 点方向,管壁薄,腔较大,可以此辨别动静脉。

图 1 (图片引自 http://wenku.baidu.com/view/a706f11759eef8c75fbfb374.html)

3. 用充满肝素生理盐水的插管插入脐静脉,进腹壁后与水平面呈 60°向头侧推进,深度为剑突至脐的距离加上 0. 5~1. 0 cm,回抽血液通畅,连接管道。

图 2(图片引自 http://wenku.baidu.com/view/a706f11759eef8c75fbfb374.html)

图 3(图片引自 http://wenku.baidu.com/view/a706f11759eef8c75fbfb374.html)

4. 床旁 X 线摄片以了解导管头部位置,一般要求导管头部在隔肌上 0. 5~1. 0 cm 处。

5. 将切面做荷包缝合并将缝线绕插管数圈后系牢,再用胶布搭桥固定。

图 4(图片引自 http://wenku.baidu.com/view/a706f11759eef8c75fbfb374.html)

并发症及其预防

1. 感染:置管患儿多为早产儿,抵抗力低,容易感染。整个手术过程需无菌操作,术后接触患者前后需洗手消毒,每天用 0.3% 安尔碘消毒脐部,观察脐部有无渗血渗液等感染迹象。

2. 血栓:术中避免损伤血管内膜,插管时动作要轻柔,每次输液前后用肝素生理盐水封管,输液速度不少于 2 mL/ h。

3. 空气栓塞:推注药物时或输液时避免空气进入,及时排气。

4. 心率失常:因管道插入过深所致,需将管道抽出 1~2 cm。

5. 液体渗出:插入深度不够。

6. 腹胀:置管位置不当,导管误入静脉导管或肝区时常容易发生,予以调整导管位置。

7. 肝坏死、门静脉血栓、高血压:长期置管及高渗液体输注所致。

8. 其他:如出血、穿入腹腔、低心排等。

注意事项

1. 导管插入长度 2~4 cm 时,仅适用于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抢救操作(详见 2016 年北京修订的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

2. 长期留置或输注高渗液体时,导管头端需达到下腔静脉处。

3. 导管不当时,导管可抽出若干予以调整,但不能向内推送,防止感染。

4. 深静脉置管是早产儿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之一,当怀疑发生败血症时,需及时拔管,并将导管头端行细菌培养、血液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5. 保持脐部干洁,每日需观察脐部及周围组织情况,并使用安尔碘消毒脐部。

编辑 | 刘芳

参考文献

1. 杨基龙,吴慧. 脐静脉联合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应用 [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5,22(3):202-204

2. 邵肖梅,叶鸿帽,丘小汕. 实用新生儿学第 4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923

3.Weisz DE, Poon WB , James A , et al.Low cardiac output secondary to a malpositioned umbilical venous catheter:value of targeted neonatal echocardiography.AJP Rep,2014, 4;23-28.

4. 罗爱明,高薇薇. 脐静脉插管留置术在早产儿中的应用和护理 [J]. 中国新生儿科学杂志,2006,21(5):297-298

5. 梁淑文,崔其亮,谭小华,等.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后腹胀的危险因素分析 [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2,27(4);247-248.

6. 中国新生儿复苏项目专家组,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2016 年北京修订)[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6,19(7)

7. 姜娜,汪盈,等. 超早产儿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J]. 中华儿科杂志,2014,52(2):137-141

在新生儿科,静脉通道输液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但由于新生儿外周血管壁较薄、通透性较大等特点,容易引起血管外渗水肿、组织坏死等,导致穿刺困难或失败、反复多次穿刺、留置时间短、患儿痛苦大等。

而深静脉置管,如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脐静脉置管(UVC)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广泛运用于需长期静脉营养治疗的患儿中,尤其是输注高渗营养液的患儿。且因静脉穿刺次数减少,减轻了护理操作量、减少了穿刺疼痛,有利于维持早产儿血氧的稳定。

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治疗中,必要时可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联合脐静脉置管,能使患儿恢复至出生体重的时间缩短,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本文介绍脐静脉置管术的操作过程。

解剖学

脐静脉从脐部偏右向头侧上行,与门静脉左支汇合,继续向上走形为静脉导管,与肝静脉一起终止于下腔静脉。脐静脉闭锁后即为肝圆韧带。

适应证

周边静脉导管置管失败;需长期、快速、大量或高浓度输液治疗时;换血时;中心静脉压监测。

禁忌证

脐部炎症表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腹膜炎等。

器械

脐血管插管(体重1. 5 kg 用 5. 5 Fr)、脐血管插管器械包

步骤

1. 将患儿至于辐射保暖台上,予心电、呼吸监护。操作者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洗手消毒,戴帽子、口罩、手术衣、无菌手套。

2. 消毒脐部及周围皮肤,铺无菌孔巾,用无菌剪在距脐根部 1~1. 5 cm 处剪断脐带,暴露脐动脉和脐静脉。脐动脉有 2 条,大概分布在 4 点、7 点方向,动脉壁厚,孔小。脐静脉 1 条,大概位于 11 点~1 点方向,管壁薄,腔较大,可以此辨别动静脉。

图 1 (图片引自 http://wenku.baidu.com/view/a706f11759eef8c75fbfb374.html)

3. 用充满肝素生理盐水的插管插入脐静脉,进腹壁后与水平面呈 60°向头侧推进,深度为剑突至脐的距离加上 0. 5~1. 0 cm,回抽血液通畅,连接管道。

图 2(图片引自 http://wenku.baidu.com/view/a706f11759eef8c75fbfb374.html)

图 3(图片引自 http://wenku.baidu.com/view/a706f11759eef8c75fbfb374.html)

4. 床旁 X 线摄片以了解导管头部位置,一般要求导管头部在隔肌上 0. 5~1. 0 cm 处。

5. 将切面做荷包缝合并将缝线绕插管数圈后系牢,再用胶布搭桥固定。

图 4(图片引自 http://wenku.baidu.com/view/a706f11759eef8c75fbfb374.html)

并发症及其预防

1. 感染:置管患儿多为早产儿,抵抗力低,容易感染。整个手术过程需无菌操作,术后接触患者前后需洗手消毒,每天用 0.3% 安尔碘消毒脐部,观察脐部有无渗血渗液等感染迹象。

2. 血栓:术中避免损伤血管内膜,插管时动作要轻柔,每次输液前后用肝素生理盐水封管,输液速度不少于 2 mL/ h。

3. 空气栓塞:推注药物时或输液时避免空气进入,及时排气。

4. 心率失常:因管道插入过深所致,需将管道抽出 1~2 cm。

5. 液体渗出:插入深度不够。

6. 腹胀:置管位置不当,导管误入静脉导管或肝区时常容易发生,予以调整导管位置。

7. 肝坏死、门静脉血栓、高血压:长期置管及高渗液体输注所致。

8. 其他:如出血、穿入腹腔、低心排等。

注意事项

1. 导管插入长度 2~4 cm 时,仅适用于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抢救操作(详见 2016 年北京修订的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

2. 长期留置或输注高渗液体时,导管头端需达到下腔静脉处。

3. 导管不当时,导管可抽出若干予以调整,但不能向内推送,防止感染。

4. 深静脉置管是早产儿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之一,当怀疑发生败血症时,需及时拔管,并将导管头端行细菌培养、血液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5. 保持脐部干洁,每日需观察脐部及周围组织情况,并使用安尔碘消毒脐部。

编辑 | 刘芳

参考文献

1. 杨基龙,吴慧. 脐静脉联合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应用 [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5,22(3):202-204

2. 邵肖梅,叶鸿帽,丘小汕. 实用新生儿学第 4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923

3.Weisz DE, Poon WB , James A , et al.Low cardiac output secondary to a malpositioned umbilical venous catheter:value of targeted neonatal echocardiography.AJP Rep,2014, 4;23-28.

4. 罗爱明,高薇薇. 脐静脉插管留置术在早产儿中的应用和护理 [J]. 中国新生儿科学杂志,2006,21(5):297-298

5. 梁淑文,崔其亮,谭小华,等.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后腹胀的危险因素分析 [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2,27(4);247-248.

6. 中国新生儿复苏项目专家组,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2016 年北京修订)[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6,19(7)

7. 姜娜,汪盈,等. 超早产儿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J]. 中华儿科杂志,2014,52(2):137-141


相关内容

  • 妇产科名词解释
  • . 名词解释 1.大阴唇:为两股内侧一对纵行隆起的皮肤皱襞,自阴阜向后延伸至会阴.大阴唇皮下富含脂肪组织和静脉丛等,局部受伤后易形成血肿. 2.前庭大腺:又称巴氏腺.位于大阴唇后部,是阴道口两侧的腺体. 膀胱子宫陷凹:在子宫前面,近子宫峡部处的腹膜向前反折覆盖膀胱形成膀胱子宫陷凹. 直肠子宫陷凹:在 ...

  • 微量尿蛋白的实验室检测
  • 微量尿蛋白的实验室检测 什么是微量尿蛋白? 肾脏具备强大的代偿功能,肾功能早期损伤往往没有症状和体征,患者就诊时已经到达肾功能不全,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机会. 在早期损伤时尿蛋白已有微量的增加,但还不能用常规方法检测出,此时称为微量尿蛋白,是肾病早期损伤的最敏感变化. 目前用于实验室检测的微量尿蛋白有哪 ...

  • 江苏省主治医师(妇产科)基础知识考试题
  • 江苏省主治医师(妇产科) 基础知识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宫口开大9cm ,阴道检查小囟位于5点钟方向,胎方位是 A .枕左后位 B .枕左横位 C .枕右后位 D .枕右前位 E .枕左前位 2.有关子宫破裂,下述不正确的是: A .多数发生于分娩期 ...

  • 专家说 | 子痫前期的分类与治疗策略
  • 子痫前期可致脑.心.肝等多器官损害.临床表现多样的妊娠期特发疾病,严重影响母儿健康.今天,小编带你去看看专家是怎么说子痫前期的分类与治疗策略的. 作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 杨慧霞 来源:全科医学论坛 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 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主要发生在妊娠20周后,表现为高血压伴或者不伴蛋白尿, ...

  • 妇产科知识点总结(终结版)
  • 妇产科学知识点总结完全版(仅供参考!!!!!)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1.女性外生殖器: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前庭球.前庭大腺.尿道外口.阴道口.处女膜) 2.女性内生殖器: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 3.阴道 ● 阴道复层扁平上皮, :没有腺体,受雌.孕激素影响有周期性变化. ...

  • 妇产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 [名词解释] 1.妇科学:是一门研究妇女在非妊娠期生殖系统的一切生理和病理改变并对其进行诊断和处理的医学科学. 2.产科学:是一门关系到妇女妊娠.分娩.产褥全过程,并对该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生理.心理.病理改变进行诊断.处理的医学科学,是一门协助新生命诞生的医学科学. 3.子宫峡部:指在宫体与宫颈之间 ...

  • 关于子宫颈癌医学专业的论文摘要样例
  • 关于子宫颈癌医学专业的论文摘要样例 子宫颈癌是全世界妇女发病率和死亡率居第二位的恶性肿瘤[1],且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依照2012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统计全世界的妇女估计有528,000个新发子宫颈癌病例,其中266,000人死于该病,其中约85 %的新发病例和87 %的死亡人数发生在发展 ...

  • RCVS病例
  • 索更多关于"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的内容 一例产后两周发生头痛.高血压和惊厥的36岁女患者yyjmd.5d6d.com7~(V |X2S; u3C8w6 A 36-Year-Old Woman with Headache, Hypertension, and Seizure 2 ...

  • 妇产科考试重点
  • 1.女性下体局部损伤血肿:大阴唇.2.前庭大腺最容易发生堵塞的部位:小阴唇和处女膜之间的沟内.3.阴道不等长,前短后长.前7-9cm 后10-12cm .4.阴道后穹窿穿刺:异位妊娠检查首选,其他所有产科首选检查B 超.5.子宫峡部:既不属于子宫体也不属于子宫颈,不怀孕时1cm ,怀孕时7-10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