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铜回到百姓生活中去 "匠二代"铜艺传人很忙

2017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系列报道

文/沈璐

金九银十的展会季,标志性的明黄与黑金色调的“朱炳仁铜”亮相在全国各地的会展中心。“小朱总”朱军岷很忙碌。

作为朱府铜艺第五代传人,他在思考“铜如何传承”;作为铜雕艺术家,他在思考“铜雕技艺如何革新”;作为“朱炳仁铜”品牌创始人,他在思考“如何打破文创产品的市场僵局”,作为金星铜集团的现任掌门人,他在不断布局着商业版图……

无论哪种身份,对朱军岷来说,“让铜回到百姓生活中去”是这个国家级非遗技艺始终不变的命题。

本月末开幕的工美展,朱氏父子受邀联袂参展。就在下周三晚(9月13日),“匠二代”朱军岷提前为展会预热,做客南宋序集,讲家传铜艺,谈品牌之道。

匠二代

传下来的是榔头

激发的是创新

松引清风,龙起福来,寓意吉祥——这是朱军岷即将在2017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展出的一件熔铜清供作品。

从清宫造办处寓意吉祥的盆景衍生成的熔铜清供,是朱军岷在朱炳仁特色“熔铜艺术”基础上的一次突破和发展,利用“无模可控熔铸工艺”。“无模”使铜液自然流畅而解形;“可控”使铜液在艺术家掌控中。

“匠人是一定要有作品的。在普世相似的价值观下,如何通过一件作品表达内心的想法尤为重要。就艺术创作来说,和别人不同是先决条件,再次就是和自己不同。”常常和自己较劲的朱军岷并不多产,但每一件,背后蕴藏的都是传统文化的发声。

他提出并发起了“匠二代”概念,主要指的是中国工艺美术的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二代”的传承与创新,激发传统手工艺的现代活力。

传统的铜艺,也焕发了新机。现在,“金星铜”已经成为能给铜表面着色最多的企业了。雷峰塔经过反复试验和探索后,换上了彩色铜衣,成为中国第一座彩色铜雕塔;紫金刻铜雕《玄奘求法图》结束了古今中外铜雕艺术中没有刻铜壁画的历史……

实业家

做看得懂用得着的产品

做到消费者满意为止

让铜回家。如果你经常乘坐地铁,对这句话不会陌生。

2006年,朱军岷提出:让铜重回生活。“过去2000年的时间里,铜一直属于民间,但它突然从我们生活中消失了快50年,铜盆、铜筷这种在日韩仍然常见的物品,在当下中国人的生活中却鲜少被使用。”这个现象,让朱军岷开始思考铜的回归之路。

“审美、实用性,这些都逼着我们去创新”。十余年来,朱军岷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古老沉重的铜工艺正在变得时尚轻灵。香器、茶器、佛像、摆件、厨具……铜以生活实用器皿的形态再一次惊艳亮相,而且看得懂用得着买得起。“小朱总”还玩起了互联网,把一个传统手工艺品牌与电商嫁接得毫无违和感。

“远看只是一把普通的壶,如果你拉近,会发现,它依然是把普通的壶,不过用了我们独家的铜雕秘籍而已,天猫有售。”——朱军岷亲自操刀文案,在朋友圈“卖起了货”;“淘宝上了我家神店,却不给我

票!”——朱家铜艺“约会”网红,赶了一场专属于年轻人的造物市集;而就在明后天,“朱炳仁旗舰店”9.9一铜享活动即将上线。

朱军岷也没忽视实体店,在全国各地的机场、商场、景区等开设了30余家分店,而他的计划是开100家以上的商场店和景区店。

谈到铜的产业化发展,朱军岷说,“第一,就是做渠道,让老百姓知道你。我们现在有天猫旗舰店,非常好,一下子就可以知道你的产品。第二,要有性价比。第三,要有文化含量。”只有将文化融入产品,用产品架起文化与生活,以买卖保护传统,借使用传承技艺,保护传统文化才不是一纸空谈。

“怎么做产品?那要老老实实地做到消费者满意为止。”

2017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

时间:2017年9月29日-10月3日

地点: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一层(浙江杭州市绍兴路158号)

主办单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杭州市人民政府

支持单位: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承办单位:杭州日报报业集团

执行承办:都市快报社

关注“南宋序集”公众号 和朱军岷对话铜艺 了解更多工美展信息

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匠人朱军岷与“敲打出的南宋光阴”

以影像播放、实物展示与互动创作的形式,讲述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欢迎对手工艺感兴趣的观众参与。

时间:9月13日19:00-20:30 南宋序集

报名方式:关注南宋序集公众号,点击右下角菜单栏,填写活动报名表,报名成功统一以短信的形式通知

2017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系列报道

文/沈璐

金九银十的展会季,标志性的明黄与黑金色调的“朱炳仁铜”亮相在全国各地的会展中心。“小朱总”朱军岷很忙碌。

作为朱府铜艺第五代传人,他在思考“铜如何传承”;作为铜雕艺术家,他在思考“铜雕技艺如何革新”;作为“朱炳仁铜”品牌创始人,他在思考“如何打破文创产品的市场僵局”,作为金星铜集团的现任掌门人,他在不断布局着商业版图……

无论哪种身份,对朱军岷来说,“让铜回到百姓生活中去”是这个国家级非遗技艺始终不变的命题。

本月末开幕的工美展,朱氏父子受邀联袂参展。就在下周三晚(9月13日),“匠二代”朱军岷提前为展会预热,做客南宋序集,讲家传铜艺,谈品牌之道。

匠二代

传下来的是榔头

激发的是创新

松引清风,龙起福来,寓意吉祥——这是朱军岷即将在2017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展出的一件熔铜清供作品。

从清宫造办处寓意吉祥的盆景衍生成的熔铜清供,是朱军岷在朱炳仁特色“熔铜艺术”基础上的一次突破和发展,利用“无模可控熔铸工艺”。“无模”使铜液自然流畅而解形;“可控”使铜液在艺术家掌控中。

“匠人是一定要有作品的。在普世相似的价值观下,如何通过一件作品表达内心的想法尤为重要。就艺术创作来说,和别人不同是先决条件,再次就是和自己不同。”常常和自己较劲的朱军岷并不多产,但每一件,背后蕴藏的都是传统文化的发声。

他提出并发起了“匠二代”概念,主要指的是中国工艺美术的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二代”的传承与创新,激发传统手工艺的现代活力。

传统的铜艺,也焕发了新机。现在,“金星铜”已经成为能给铜表面着色最多的企业了。雷峰塔经过反复试验和探索后,换上了彩色铜衣,成为中国第一座彩色铜雕塔;紫金刻铜雕《玄奘求法图》结束了古今中外铜雕艺术中没有刻铜壁画的历史……

实业家

做看得懂用得着的产品

做到消费者满意为止

让铜回家。如果你经常乘坐地铁,对这句话不会陌生。

2006年,朱军岷提出:让铜重回生活。“过去2000年的时间里,铜一直属于民间,但它突然从我们生活中消失了快50年,铜盆、铜筷这种在日韩仍然常见的物品,在当下中国人的生活中却鲜少被使用。”这个现象,让朱军岷开始思考铜的回归之路。

“审美、实用性,这些都逼着我们去创新”。十余年来,朱军岷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古老沉重的铜工艺正在变得时尚轻灵。香器、茶器、佛像、摆件、厨具……铜以生活实用器皿的形态再一次惊艳亮相,而且看得懂用得着买得起。“小朱总”还玩起了互联网,把一个传统手工艺品牌与电商嫁接得毫无违和感。

“远看只是一把普通的壶,如果你拉近,会发现,它依然是把普通的壶,不过用了我们独家的铜雕秘籍而已,天猫有售。”——朱军岷亲自操刀文案,在朋友圈“卖起了货”;“淘宝上了我家神店,却不给我

票!”——朱家铜艺“约会”网红,赶了一场专属于年轻人的造物市集;而就在明后天,“朱炳仁旗舰店”9.9一铜享活动即将上线。

朱军岷也没忽视实体店,在全国各地的机场、商场、景区等开设了30余家分店,而他的计划是开100家以上的商场店和景区店。

谈到铜的产业化发展,朱军岷说,“第一,就是做渠道,让老百姓知道你。我们现在有天猫旗舰店,非常好,一下子就可以知道你的产品。第二,要有性价比。第三,要有文化含量。”只有将文化融入产品,用产品架起文化与生活,以买卖保护传统,借使用传承技艺,保护传统文化才不是一纸空谈。

“怎么做产品?那要老老实实地做到消费者满意为止。”

2017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

时间:2017年9月29日-10月3日

地点: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一层(浙江杭州市绍兴路158号)

主办单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杭州市人民政府

支持单位: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承办单位:杭州日报报业集团

执行承办:都市快报社

关注“南宋序集”公众号 和朱军岷对话铜艺 了解更多工美展信息

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匠人朱军岷与“敲打出的南宋光阴”

以影像播放、实物展示与互动创作的形式,讲述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欢迎对手工艺感兴趣的观众参与。

时间:9月13日19:00-20:30 南宋序集

报名方式:关注南宋序集公众号,点击右下角菜单栏,填写活动报名表,报名成功统一以短信的形式通知


相关内容

  • 职人精神丨一生只专心做好一件事
  • 象外美学 七茶文化 @来源:象外美学 职人精神的动人之处在于他们把职业融入生命之中, 秉持着一颗"一生只专心做好一件事"的心, 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同样的工作, 沉默而不彷徨,在属于他们的道路上前进. 乐烧创始于日本桃山时代(1573-1600),大致分为黑乐.赤乐两类.首次是由初代 ...

  • 论社会环境对人的性格的作用
  • 论社会环境对人的性格的作用 人类生活在社会之中,我们和这个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我们最初在母体中的孕育,到我们咿呀学语,到我们蹒跚学步,到我们背起书包,到我们进入童年,到我们走进少年,到我们成为青年,再到我们成为中年,最后直到我们走到老年,我们一直生活在社会之中.接触着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旁观着 ...

  • 走近"泥人张"
  • 天津"泥人张"彩塑是清朝道光年间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艺术,由张明山创始,历经六代传承,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是继元代刘元之后,我国泥塑艺术的又一高峰."泥人张"彩塑创作题材广泛,或反映民间习俗,或来自民问故事.舞台戏剧,或直接取材于<水浒>.&l ...

  • 韩就MERS疫情吁"勿接触骆驼" 媒体:隔离朴槿惠(图)
  • 核心提示:韩国保健福祉给出了一个预防MERS方案:不要接触骆驼,不要吃骆驼肉,不要喝骆驼奶--有好事的韩媒称总统朴女士3月曾去中东吃过骆驼肉,建议隔离总统!!! 据韩联社首尔6月5日电 韩国保健福祉部5日通报,韩国新增5例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确诊病例,新增1例死亡病例.至此,韩国MERS确诊患 ...

  • 初一历史月考
  • 初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100分,60分钟) 命题人 李悦花 2013.10.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暑假是外出旅游的好日子.假如你已经去过出土我国最早人类的遗址,那么你能告诉我,它位于哪个省吗? A. 广东 B.湖南 C.云南 D.陕西 2."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 ...

  • 满族特色美食
  • 满族特色美食 满族人创建了清朝,自然也有独特的民族民俗,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满族人的美食 满族民间农忙时日食三餐,农闲时日食二餐.主食多是小米和高梁米.粳米.干饭,喜在饭中加小豆或粑豆,如高梁米豆干饭.有的地区以玉米为主食,喜以玉米面发酵做成"酸汤子".东北大部分地区的满族还有吃水饭 ...

  • 精美的壮锦
  • 精美的壮锦. 精美的壮锦. 精美的壮锦.资料图片 上了些年纪的人也许都还依稀记得,上小学时曾学过<一幅壮锦>这样一篇课文: 古时候,大山脚下有一块平地.平地上有几间茅屋.茅屋里住有一个妲布„„妲布织得一手好壮锦.锦上织起的花草鸟兽,活鲜鲜的.人家都买她的壮锦来做背带心.被窝面.床毡子.一 ...

  • 穷二代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 <人民日报>独家报道 一些收入不高的年轻夫妇公开表态不愿生育"穷三代",理由是"穷二代"的孩子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注定要在艰难的环境下挣扎,改变世袭贫困命运难上加难.不愿生育"穷三代",反映了他们对贫穷代际传递.社会阶层日益 ...

  • 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 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情况简介 (224人) 一.民间文学(3人) 1.<邵原创世神话群> 翟钢炮,男,汉族,1948年8月生,济源市邵原镇邵原村农民.先后任邵原镇中学教师.邵原镇邵原村党支部书记.邵原镇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现任邵原镇小沟背生态旅游开发公司总经理,主要从事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