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亨利·詹姆斯的女性自由观

《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亨利・詹姆斯的女性自由观

张东力 王淑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摘 要】亨利・詹姆斯一生作品浩瀚,以小说为主,通过描写国际主题小说,促进了欧美文化的交流。《一位女士的画像》是其早期代表作之一,亨利・詹姆斯对女主人公伊莎贝尔的刻画表达了其对当时女性的认知,反映了其对女性自由的看法。本文共四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了亨利・詹姆斯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家庭背景,这是其女性自由观产生的肥沃土壤。第二部分阐述了伊莎贝尔在三位性格迥异的男士之间的摇摆和选择。第三部分解析了伊莎贝尔自由之路的失败原因:社会原因和自由的矛盾性;第四部分分析了作品所反映的亨利・詹姆斯的女性自由观。

【关键词】亨利・詹姆斯 女性自由观 自由的矛盾性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7-0057-02 一 《一位女士的画像》的创作背景

亨利・詹姆斯是美国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是19世纪美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于纽约一个富裕的家庭,詹姆斯的父亲让子女们从小就接触各种思想,鼓励他们对任何事物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童年时期,亨利・詹姆斯多次同家人去欧洲旅行。欧洲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给詹姆斯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萌发了他对不同国家的风尚习俗的兴趣。他一生作品浩瀚,以小说为主,通过描写国际主题小说,促进了欧美文化的交流。

《一位女士的画像》是他早期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女主人公伊莎贝尔与三位迥然不同的追求者之间的故事。女主人公伊莎贝尔一生追求自由独立,对婚姻的选择也是以此为标准。由于她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美国女性,所以她对自由的向往更加强烈,她对自由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独立自主、选择的权利以及自我的确立。伊莎贝尔正是在对她心仪的三位男士的选择之间在追求自己的独立。亨利・詹姆斯通过对伊莎贝尔的刻画,表达了他的女性自由观。

二 伊莎贝尔在自由之路上的摇摆和抉择 面对三位追求者,伊莎贝尔对婚姻的选择暗示了其内心对自由的定义和追求。

首先,沃伯顿勋爵无法给予伊莎贝尔所渴望的自由生活。他的爵位、议会席位,使他的生活大大地受到社会的限制,并依赖于已经确立的社会体系。沃伯顿所代表的是贵族阶级和政府,他的身份是由他背后的社会体系所定义的。如果成为沃伯顿勋爵夫人,所有沃伯顿勋爵所拥有的东西:贵族爵位和社会地位等,都将会强加给伊莎贝尔并代表她。相应地,伊莎贝尔也会成为沃伯顿勋爵的代表,而不是她自己。这就是为什么当沃伯顿勋爵向她求婚时,伊莎贝尔感到“一个政治和社会方面的地方巨子正在孕育着一个意图,要把她拉进他所生存和活动的体系中去,而这种生存和活动的方式不如说是令人反感地。有一种本能,它并不专横,但是很有说服力,告诉她要抵制——它悄悄地对她说,事实上她有自己的体系和轨道。”伊莎贝尔理想中的自由是个体充分展示自我的自由,她要做自己的体系和轨道的主人;而沃伯顿只能给她一个早已存在、固着不变的体系,却没有留给她多大发挥的空间。

同样,戈德伍德也不能给予伊莎贝尔所渴望的自由。身为一个工业巨头,他也同沃伯顿勋爵一样,处于社会的中心并依赖于社会。他拥有几座著名的棉纺厂。他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棉纺厂,而且是上升的美国工业巨头阶层。如果沃伯顿勋爵代表的是社会的政治方面,戈德伍德代表的则是工业方面。同样,戈德伍德的身份也不是由他自己而是由既定的社会体系所定义的。

奥斯蒙德是伊莎贝尔的最终选择。她坚定不移地认为自己选择了自由。奥斯蒙德既没有封号,也没有地位、财产,甚至职业,在伊莎贝尔看来却是最独立、最自由的人。奥斯蒙德这个名字是通过梅尔夫人第一次出现的,“他名叫吉尔伯特・奥斯蒙德,他住在意大利,这就是人们关于他所说的一切,所知道的一切……这两句话就把他概括尽了。他没有职业,没有名声,没有地位,没有财产,没有过去,没有未来,没有一切。”

奥斯蒙德似乎是一个没有社会身份的人。而伊莎贝尔认为,个体只有在社会身份缺失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地表现自己。奥斯蒙德什么也不是,只是他自己。他的身份不是由任何外在的社会因素,而是由他自身来定义的。因此,他是一个自由的人。同一个没有社会身份的人结合意味着她能够保护自己的个性,免除被拉入他人的体系和轨道的危险。因此奥斯蒙德同社会的脱离,他的社会身份的缺失,都变成了他的优势。在伊莎贝尔看来,奥斯蒙德不受任何约束,对世俗社会漠不关心,是最无私、最独立、有个性,因而最自由的人。而她的婚姻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反对,这似乎更加坚定了她的选择。这让她觉得自己完全是独立而自由地做出了选择,她没有迎合任何其他人,只是她自己。

然而,奥斯蒙德背叛了伊莎贝尔的理想。伊莎贝尔自由的选择没有给她带来自由的生活。自由的梦想已经破灭,伊莎贝尔却仍然选择回到罗马。她拒绝了戈德伍德,回到奥斯蒙德身边。这同她对自由的追求并不矛盾,而是她忠于理想,坚持自己的追求的表现。因为虽然对自由的追求遭到了挫折,在伊莎贝尔心中,自由的理想却岿然不动。她无法接受戈德伍德,尽管他热烈地要求她离开自己的丈夫,跟他走。而伊莎贝尔却清楚戈德伍德无法给她理想中的自由。他不符合她的自由观念。如果她接受了戈德伍德,这就意味着她放

-57-

弃了自己的理想,承认自己的追求是错误的、无意义的。

三 伊莎贝尔追求自由失败的原因 伊莎贝尔对自由的独到见解,即独立自主、选择的权利,以及自我的确立,是导致她人生悲剧的主要原因。她的选择是建立在独立判断的基础上的。她宣称,“我试图自己判断事物,我觉得,哪怕我判断错了,也比没有判断光荣一些……我要自己选择命运,了解人生的一切,不限于别人认为我可以知道的那些。”自我身份的确立是伊莎贝尔自由观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及核心。她坚持自己不代表任何人,只代表自己:而除她自己之外,任何东西都无法代表她。这充分地表现在伊莎贝尔同梅尔夫人关于“自我”的争论中,梅尔夫人认为,人的自我是不能独立于社会以及附属于一个人的物质而存在的,而伊莎贝尔则认为,自我同社会相对立而存在:“我不知道能不能表现我自己,但我知道,其他的一切都不足以来表现我。任何属于我的东西都不能成为我的尺度,相反,那是一种限制,一种障碍,一种完全带有偶然性的东西……我的衣服可以表现我的裁缝,但并不表现我。首先,我穿它们并不完全是我的选择,它们是社会强加给我的。”伊莎贝尔对自由的特殊定义,使奥斯蒙德在同美国企业家和尊贵的英国勋爵的竞争中占据了优势。用伊莎贝尔的定义来衡量,沃伯特勋爵和戈德伍德都不自由,而只有和社会脱离的奥斯蒙德才享有真正的自由。

伊莎贝尔的独立使她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与奥斯蒙德结婚。在众多朋友亲人的反对下,伊莎贝尔仍然坚持她自己的决定,自始至终保持着她自己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伊莎贝尔的表兄拉尔夫曾试图阻止她与奥斯蒙德的婚姻,她表示伊莎贝尔不应该被关在“囚笼”里,但是伊莎贝尔自己却说喜欢这一婚姻的“囚笼”。她认为婚姻意味着夫妻间的合作,她所处时代赋予给她的任何形式的婚姻都将限制她的自由。这一观点将她最初的想法转变为——必须寻找一个角落,在那儿不断地耕耘实践自己的想法。伊莎贝尔想要证明她能在维持与奥斯蒙德的婚姻的同时,继续自己对自由的追求。但是结果证明她失败了。上文提到了伊莎贝尔婚姻的“囚笼”,但这“囚笼”背后恰恰是她思想的“囚笼”。不知不觉中,伊莎贝尔接受了男性占主导的价值观。她希望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但是她没能做到却被自己的理想所累。

在得到一大笔财产后,伊莎贝尔追求的自由变成了被动的自由。金钱赋予她巨大的力量,但同时又使她不知所措。她的表兄拉尔夫为了使她能够完全实行她所憧憬的理想,便说服了父亲,让她继承了他自己所得的一半财产,大约七万英镑。然而正是这一大笔财产使她成了梅尔夫人和奥斯蒙德阴谋的对象。当她从姨父那里获得财产以后,她的自由观逐渐地发生了变化。她认为富有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因为只有富有了,她才能在男人主导的世界里获得一席之地。她忽然觉得,如果不能很好地应用这笔财产,她就会遭到别人的耻笑。这样,伊莎贝尔的自由就被社会传统的价值观念影响了,她所追求的自由就带上了社会性的特性。

另外,伊莎贝尔追求自由的矛盾性以及她拥有的恐惧感也是她人生悲剧的原因。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伊莎贝尔是一个解放了的女性,珍视自我,坚持自主,要在生活发挥更主动、

-58-

更积极的作用。但是,将伊莎贝尔定义为一名反叛性的人物却不恰当,因为她对传统的价值既肯定又否定。她追求自由和知识,同时却并不反对男权社会强加于女性的传统价值道德规范。在伊莎贝尔的自由中,我们看到了一种矛盾:她既坚持维护自由个性,又尊重传统地女性价值规范。伊莎贝尔自由观的矛盾性导致了她婚姻的悲剧。自由吸引着她,却又使她害怕。尽管她把幸福浪漫地定义为一辆无目的的漫游的马车,但她又承认自己对自由的恐惧。“大量的财产意味着自由,但是我怕它。”她一方面需要引导,一方面也要自作主张。她需要地是一个导师而不是一个主人。婚前,她在奥斯蒙德面前更多地表现出渴望引导的一面;婚后,她的自主一面渐渐占了主导。当夫妻双方看到对方的真面目时,都不可避免地感到幻灭。剩下的就只有双方都尽力维持的“婚姻的伟大形式”了。传统的习俗大大束缚着伊莎贝尔,她不愿意违背奥斯蒙德。“如果我怕我的丈夫,那不过是我的责任。那是大家希望于女人的”,她对拉尔夫说。我们很难相信这种言论出自一个大胆执着地追求自由的女性口中。由此可见,伊莎贝尔的自由充满了矛盾。在伊莎贝尔和丈夫之间已毫无爱情可言,只剩下怀疑和憎恨时,她仍然认为婚姻的空洞形式是神圣的。她追求自由却无意触犯社会习俗和公认的道德规范。

四 亨利・詹姆斯的女性自由观

亨利・詹姆斯通过对伊莎贝尔细致入微的刻画,展现了女性争取女权独立自由的社会状况。同时也凸显了美欧之间强烈的文化冲突。在亨利・詹姆斯的笔下,伊莎贝尔的遭遇反映了美国的理想主义与欧洲的现实主义之间的冲突。她渴望独立自由地生活,却受婚姻禁锢;她渴望圣洁理想的婚姻,却不幸地陷入婚姻的泥潭。

在当时的年代,绝大多数社会财富都是由男性创造的,男性忙于发展社会经济,女性则致力于挖掘文化真谛。对于女性来说,争取自由的第一步就是解放自己,争取独立自由。

另外,亨利・詹姆斯对小说结尾的处理,也表明了其对所处时代的独到理解。在男权社会,女性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独立并不现实。另外,婚姻对于女性禁锢作用异常强大。在亨利・詹姆斯看来,女性的自由独立意味着女性一旦犯错,就必须毫不犹豫地勇敢接受,以自己的方式来面对一切问题。因此,伊莎贝尔恪守着她的道德准则,甘愿承担自己的选择所造成的后果。当伊莎贝尔的自由梦想破碎时,她渴望自由的精神追求依然存在,她在名存实亡的夫妻关系下,清醒地意识到了自己的幻想,迎来了自己的觉醒。

参考文献

1]常耀信. 美国文学简史[M ].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 2]〔美〕亨利・詹姆斯. 一位女士的画像(项星耀译)[M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3]〔美〕FREEDMAN. 剑桥文学指南:亨利・詹姆斯[M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钱青. 美国文学名著精选[M ].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Henry ,James. The Portrait of a Lady[M ]. London: CRW Publishing Limited,2004

〔责任编辑:李锦雯〕

[[[[[

《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亨利·詹姆斯的女性自由观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张东力, 王淑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园Academy 2014(7)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uey201407038.aspx

《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亨利・詹姆斯的女性自由观

张东力 王淑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摘 要】亨利・詹姆斯一生作品浩瀚,以小说为主,通过描写国际主题小说,促进了欧美文化的交流。《一位女士的画像》是其早期代表作之一,亨利・詹姆斯对女主人公伊莎贝尔的刻画表达了其对当时女性的认知,反映了其对女性自由的看法。本文共四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了亨利・詹姆斯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家庭背景,这是其女性自由观产生的肥沃土壤。第二部分阐述了伊莎贝尔在三位性格迥异的男士之间的摇摆和选择。第三部分解析了伊莎贝尔自由之路的失败原因:社会原因和自由的矛盾性;第四部分分析了作品所反映的亨利・詹姆斯的女性自由观。

【关键词】亨利・詹姆斯 女性自由观 自由的矛盾性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7-0057-02 一 《一位女士的画像》的创作背景

亨利・詹姆斯是美国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是19世纪美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于纽约一个富裕的家庭,詹姆斯的父亲让子女们从小就接触各种思想,鼓励他们对任何事物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童年时期,亨利・詹姆斯多次同家人去欧洲旅行。欧洲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给詹姆斯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萌发了他对不同国家的风尚习俗的兴趣。他一生作品浩瀚,以小说为主,通过描写国际主题小说,促进了欧美文化的交流。

《一位女士的画像》是他早期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女主人公伊莎贝尔与三位迥然不同的追求者之间的故事。女主人公伊莎贝尔一生追求自由独立,对婚姻的选择也是以此为标准。由于她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美国女性,所以她对自由的向往更加强烈,她对自由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独立自主、选择的权利以及自我的确立。伊莎贝尔正是在对她心仪的三位男士的选择之间在追求自己的独立。亨利・詹姆斯通过对伊莎贝尔的刻画,表达了他的女性自由观。

二 伊莎贝尔在自由之路上的摇摆和抉择 面对三位追求者,伊莎贝尔对婚姻的选择暗示了其内心对自由的定义和追求。

首先,沃伯顿勋爵无法给予伊莎贝尔所渴望的自由生活。他的爵位、议会席位,使他的生活大大地受到社会的限制,并依赖于已经确立的社会体系。沃伯顿所代表的是贵族阶级和政府,他的身份是由他背后的社会体系所定义的。如果成为沃伯顿勋爵夫人,所有沃伯顿勋爵所拥有的东西:贵族爵位和社会地位等,都将会强加给伊莎贝尔并代表她。相应地,伊莎贝尔也会成为沃伯顿勋爵的代表,而不是她自己。这就是为什么当沃伯顿勋爵向她求婚时,伊莎贝尔感到“一个政治和社会方面的地方巨子正在孕育着一个意图,要把她拉进他所生存和活动的体系中去,而这种生存和活动的方式不如说是令人反感地。有一种本能,它并不专横,但是很有说服力,告诉她要抵制——它悄悄地对她说,事实上她有自己的体系和轨道。”伊莎贝尔理想中的自由是个体充分展示自我的自由,她要做自己的体系和轨道的主人;而沃伯顿只能给她一个早已存在、固着不变的体系,却没有留给她多大发挥的空间。

同样,戈德伍德也不能给予伊莎贝尔所渴望的自由。身为一个工业巨头,他也同沃伯顿勋爵一样,处于社会的中心并依赖于社会。他拥有几座著名的棉纺厂。他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棉纺厂,而且是上升的美国工业巨头阶层。如果沃伯顿勋爵代表的是社会的政治方面,戈德伍德代表的则是工业方面。同样,戈德伍德的身份也不是由他自己而是由既定的社会体系所定义的。

奥斯蒙德是伊莎贝尔的最终选择。她坚定不移地认为自己选择了自由。奥斯蒙德既没有封号,也没有地位、财产,甚至职业,在伊莎贝尔看来却是最独立、最自由的人。奥斯蒙德这个名字是通过梅尔夫人第一次出现的,“他名叫吉尔伯特・奥斯蒙德,他住在意大利,这就是人们关于他所说的一切,所知道的一切……这两句话就把他概括尽了。他没有职业,没有名声,没有地位,没有财产,没有过去,没有未来,没有一切。”

奥斯蒙德似乎是一个没有社会身份的人。而伊莎贝尔认为,个体只有在社会身份缺失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地表现自己。奥斯蒙德什么也不是,只是他自己。他的身份不是由任何外在的社会因素,而是由他自身来定义的。因此,他是一个自由的人。同一个没有社会身份的人结合意味着她能够保护自己的个性,免除被拉入他人的体系和轨道的危险。因此奥斯蒙德同社会的脱离,他的社会身份的缺失,都变成了他的优势。在伊莎贝尔看来,奥斯蒙德不受任何约束,对世俗社会漠不关心,是最无私、最独立、有个性,因而最自由的人。而她的婚姻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反对,这似乎更加坚定了她的选择。这让她觉得自己完全是独立而自由地做出了选择,她没有迎合任何其他人,只是她自己。

然而,奥斯蒙德背叛了伊莎贝尔的理想。伊莎贝尔自由的选择没有给她带来自由的生活。自由的梦想已经破灭,伊莎贝尔却仍然选择回到罗马。她拒绝了戈德伍德,回到奥斯蒙德身边。这同她对自由的追求并不矛盾,而是她忠于理想,坚持自己的追求的表现。因为虽然对自由的追求遭到了挫折,在伊莎贝尔心中,自由的理想却岿然不动。她无法接受戈德伍德,尽管他热烈地要求她离开自己的丈夫,跟他走。而伊莎贝尔却清楚戈德伍德无法给她理想中的自由。他不符合她的自由观念。如果她接受了戈德伍德,这就意味着她放

-57-

弃了自己的理想,承认自己的追求是错误的、无意义的。

三 伊莎贝尔追求自由失败的原因 伊莎贝尔对自由的独到见解,即独立自主、选择的权利,以及自我的确立,是导致她人生悲剧的主要原因。她的选择是建立在独立判断的基础上的。她宣称,“我试图自己判断事物,我觉得,哪怕我判断错了,也比没有判断光荣一些……我要自己选择命运,了解人生的一切,不限于别人认为我可以知道的那些。”自我身份的确立是伊莎贝尔自由观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及核心。她坚持自己不代表任何人,只代表自己:而除她自己之外,任何东西都无法代表她。这充分地表现在伊莎贝尔同梅尔夫人关于“自我”的争论中,梅尔夫人认为,人的自我是不能独立于社会以及附属于一个人的物质而存在的,而伊莎贝尔则认为,自我同社会相对立而存在:“我不知道能不能表现我自己,但我知道,其他的一切都不足以来表现我。任何属于我的东西都不能成为我的尺度,相反,那是一种限制,一种障碍,一种完全带有偶然性的东西……我的衣服可以表现我的裁缝,但并不表现我。首先,我穿它们并不完全是我的选择,它们是社会强加给我的。”伊莎贝尔对自由的特殊定义,使奥斯蒙德在同美国企业家和尊贵的英国勋爵的竞争中占据了优势。用伊莎贝尔的定义来衡量,沃伯特勋爵和戈德伍德都不自由,而只有和社会脱离的奥斯蒙德才享有真正的自由。

伊莎贝尔的独立使她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与奥斯蒙德结婚。在众多朋友亲人的反对下,伊莎贝尔仍然坚持她自己的决定,自始至终保持着她自己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伊莎贝尔的表兄拉尔夫曾试图阻止她与奥斯蒙德的婚姻,她表示伊莎贝尔不应该被关在“囚笼”里,但是伊莎贝尔自己却说喜欢这一婚姻的“囚笼”。她认为婚姻意味着夫妻间的合作,她所处时代赋予给她的任何形式的婚姻都将限制她的自由。这一观点将她最初的想法转变为——必须寻找一个角落,在那儿不断地耕耘实践自己的想法。伊莎贝尔想要证明她能在维持与奥斯蒙德的婚姻的同时,继续自己对自由的追求。但是结果证明她失败了。上文提到了伊莎贝尔婚姻的“囚笼”,但这“囚笼”背后恰恰是她思想的“囚笼”。不知不觉中,伊莎贝尔接受了男性占主导的价值观。她希望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但是她没能做到却被自己的理想所累。

在得到一大笔财产后,伊莎贝尔追求的自由变成了被动的自由。金钱赋予她巨大的力量,但同时又使她不知所措。她的表兄拉尔夫为了使她能够完全实行她所憧憬的理想,便说服了父亲,让她继承了他自己所得的一半财产,大约七万英镑。然而正是这一大笔财产使她成了梅尔夫人和奥斯蒙德阴谋的对象。当她从姨父那里获得财产以后,她的自由观逐渐地发生了变化。她认为富有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因为只有富有了,她才能在男人主导的世界里获得一席之地。她忽然觉得,如果不能很好地应用这笔财产,她就会遭到别人的耻笑。这样,伊莎贝尔的自由就被社会传统的价值观念影响了,她所追求的自由就带上了社会性的特性。

另外,伊莎贝尔追求自由的矛盾性以及她拥有的恐惧感也是她人生悲剧的原因。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伊莎贝尔是一个解放了的女性,珍视自我,坚持自主,要在生活发挥更主动、

-58-

更积极的作用。但是,将伊莎贝尔定义为一名反叛性的人物却不恰当,因为她对传统的价值既肯定又否定。她追求自由和知识,同时却并不反对男权社会强加于女性的传统价值道德规范。在伊莎贝尔的自由中,我们看到了一种矛盾:她既坚持维护自由个性,又尊重传统地女性价值规范。伊莎贝尔自由观的矛盾性导致了她婚姻的悲剧。自由吸引着她,却又使她害怕。尽管她把幸福浪漫地定义为一辆无目的的漫游的马车,但她又承认自己对自由的恐惧。“大量的财产意味着自由,但是我怕它。”她一方面需要引导,一方面也要自作主张。她需要地是一个导师而不是一个主人。婚前,她在奥斯蒙德面前更多地表现出渴望引导的一面;婚后,她的自主一面渐渐占了主导。当夫妻双方看到对方的真面目时,都不可避免地感到幻灭。剩下的就只有双方都尽力维持的“婚姻的伟大形式”了。传统的习俗大大束缚着伊莎贝尔,她不愿意违背奥斯蒙德。“如果我怕我的丈夫,那不过是我的责任。那是大家希望于女人的”,她对拉尔夫说。我们很难相信这种言论出自一个大胆执着地追求自由的女性口中。由此可见,伊莎贝尔的自由充满了矛盾。在伊莎贝尔和丈夫之间已毫无爱情可言,只剩下怀疑和憎恨时,她仍然认为婚姻的空洞形式是神圣的。她追求自由却无意触犯社会习俗和公认的道德规范。

四 亨利・詹姆斯的女性自由观

亨利・詹姆斯通过对伊莎贝尔细致入微的刻画,展现了女性争取女权独立自由的社会状况。同时也凸显了美欧之间强烈的文化冲突。在亨利・詹姆斯的笔下,伊莎贝尔的遭遇反映了美国的理想主义与欧洲的现实主义之间的冲突。她渴望独立自由地生活,却受婚姻禁锢;她渴望圣洁理想的婚姻,却不幸地陷入婚姻的泥潭。

在当时的年代,绝大多数社会财富都是由男性创造的,男性忙于发展社会经济,女性则致力于挖掘文化真谛。对于女性来说,争取自由的第一步就是解放自己,争取独立自由。

另外,亨利・詹姆斯对小说结尾的处理,也表明了其对所处时代的独到理解。在男权社会,女性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独立并不现实。另外,婚姻对于女性禁锢作用异常强大。在亨利・詹姆斯看来,女性的自由独立意味着女性一旦犯错,就必须毫不犹豫地勇敢接受,以自己的方式来面对一切问题。因此,伊莎贝尔恪守着她的道德准则,甘愿承担自己的选择所造成的后果。当伊莎贝尔的自由梦想破碎时,她渴望自由的精神追求依然存在,她在名存实亡的夫妻关系下,清醒地意识到了自己的幻想,迎来了自己的觉醒。

参考文献

1]常耀信. 美国文学简史[M ].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 2]〔美〕亨利・詹姆斯. 一位女士的画像(项星耀译)[M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3]〔美〕FREEDMAN. 剑桥文学指南:亨利・詹姆斯[M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钱青. 美国文学名著精选[M ].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Henry ,James. The Portrait of a Lady[M ]. London: CRW Publishing Limited,2004

〔责任编辑:李锦雯〕

[[[[[

《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亨利·詹姆斯的女性自由观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张东力, 王淑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园Academy 2014(7)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uey201407038.aspx


相关内容

  •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 长沙理工大学英语专业 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一.外语语言教学(178) 1.教师素质 现代教师必备素质 一个有效率的英语教师应当具备的特性 英语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 优秀的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论教师的有效性 评估与教师自我提高 2. 教师教色 泛读课中的教师角色 教师如何理解其教学角色 教师在成人 ...

  • 美国现实主义时期文学家及其作品
  • 美国现实主义时期文学家及其作品 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年-1892年),生于纽约州长岛,他是美国著名诗人.人文主义者,他创造了诗歌中的自由体(Free Verse),其代表作品是诗集<草叶集>. 斯托(Harriet Beecher Stowe ,l811年- ...

  • (英语毕业论文)[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的性格分析
  •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 ...

  • 美国文学经典研究
  • 美国文学经典研究 第一讲 美国文化的背景与特征 一.美国文化背景概观 1.荒野里诞生的国度 开拓型文化对于美国民族精神的塑造大有裨益 : (1)有利于培植个人主义价值观 (2)有利于造就美利坚民族的乐观精神 (3)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 2.清教传统 美国主流文化: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文化,即&quo ...

  • _华盛顿广场_的主题表现手法
  • 第31卷第8期 2009年8月 文章编号:16742869(2009)08007105 武 汉 工 程 大 学 学 报 J. Wuhan Inst. Tech.Vol.31 No.8 Aug. 2009 <华盛顿广场>的主题表现手法 项 方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外语系,广东中山5284 ...

  • 英语专业学生必读小说20本
  • 英语专业学生必读小说20本(下载) 外语专业学生推荐:英语专业学生必读书目20本,包括英国文学经典著作10本+美国文学经典著作10本. 外语专业学生推荐:英语专业学生必读书目20本,包括英国文学经典著作10本+美国文学经典著作10本. American Literature美国文学 1.The Sc ...

  • 世界名著有哪些
  • 概论 满足以下条件的小说.诗歌或戏剧等文字作品被称为世界名著. (1)有永恒的主题: (2)有经典的人物形象: (3)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4)能够经过时间的考验: (5)有一定的知名度. (6)不仅具有流行性,而且经久不衰. 世界名著的主要对象是小说.戏剧和诗歌.其中小说按照篇幅长短可分为短篇小说 ...

  • 本科生必读书目·2013
  • 淮阴工学院英语系学生课外阅读书目及实施办法 阅读对于语言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 部分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在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盲目和无序的状态.为使学生在系统性的课外阅读中,既能更有效地熟悉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提高英语水平,又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文学审美体验,全面培养人文素 ...

  • 外国著名作家简介全
  • 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 1.欧美部分 <荷马史诗>即<伊得亚特>和<奥德赛>,是古希腊最著名的两部史诗.相传是盲诗人荷马所编.它以英雄人物为中心,采用英雄格(六音步扬抑抑格)诗体,风格崇高,规模宏伟,富于戏剧性,生活气息浓厚. <荷马史诗>是人民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