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思考

 2003年1月

第22卷第1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JournalofChinaYouthCollegeforPoliticalSciencesJan.,2003 Vo1.22 No.1

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思考

姬金铎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100089)

摘 要:原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是在还不具备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理想的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这就出现了一种极为特殊的社会主义体制,我们可以称之为落后2理想体制。这一体制有其内在的矛盾性。邓小平在总结这一体制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形成了他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关键词:理想条件;条件替代;条件创造;落后2理想体制

中图分类号:D033.4   文献标识码:A   10022(2003)Reflectionontheconstructionundevelopedcountries

2forPoliticalSciences,Beijing100089,China)

Abstract:liketheformerSovietUnionbegantoconducttheirsocialistsystemseventhoughnotmeettheidealconditionthatMarxandEngelshadoutlined.Aspecialso2cialistsystemhasoccurredasaresult.Thissystemofsocialismmightbedefinedasthebackward2idealsystem.Thesystemhasitsinherentcontradictoriness.DengXiao2pinghasstructuredhisontologicaltheoryofsocialismonthebasisofcombiningtheChineserealitywiththeparticularcharacteristicsofsuchapoliticalsystem.

Keywords:idealcondition;conditionalsubstitution;backward—idealsystem

一、马克思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想条件的论述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理论创造中,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看作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我们在讨论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时往往把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作为惟一的内容。我认为这是不大妥当的。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大量著作,特别是《共产党宣言》这样的代表作中,我认为他们所讲的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有这样三个不可分割的内容,这三个内容正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三个极为重要的条件。第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这一点马恩在他们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第一章中讲得十分清楚,也为大多数论者所认同,这里就不多说了[1](p293)。第二,社会与国家分离,社会自治的程度不断提高,社会组织特别是无产阶级的阶级组织不断壮大。社会主义的最初涵义是由社会而不再是由个人来组织社会生活。马克思所坚持的社会主义就包含了这一原始的涵义。这一点他  收稿日期:2002208229

  作者简介:姬金铎(19422),男,河北新安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主要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53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法兰西内战》中讲得十分清楚。第三,发达的民主政治。在《共产党宣言》中马恩就把争得民主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的首要的政治条件提了出来[1](p293)。在《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把比资产阶级民主程度更高的巴黎公社民主政治体制的建立看作是对社会进行社会主义经

[2]济改造的必要的政治前提。这三个条件,我们可以归结为: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社会自组织

程度和自治程度的高度发达以及社会民主政治的高度发达。这三个条件都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有的(民主政治)则只有经过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以后才能实现。又因为这三个条件是马恩理论论述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把它们统称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理想条件。在这三个条件当中,第一个条件,即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社会主义理想制度建立的经济基础;第二个条件,即自治的社会和强大的社会组织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理想制度的主体;第三个条件,即高度民主的政治体制是社会主义理想制度建设的工具和手段,也是进行社会主义理想制度建设的根本方法。这三个条件同时又是社会主义理想制度建设的三种基本的建筑材料。就如马克思所说,在这三个条件之中包含了社会主义理想体制的新的因素。

二、条件创造与条件替代———  然而,的建立之时,,社会生产。这些国家在建立自己的社会主义制度时,,无产阶级的阶级组织也不很发达。大多数,社会不仅不能独立存在,而且还处于对国家组织的依附关系之中。,很多国家长期以来就存在着传统的封建专制制度。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取得革命胜利的无产阶级如何去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目标呢?就前苏联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看来,曾经出现过两种道路与方式的选择。一种是列宁模式。这是经过“战时共产主义”实验的失败以后,列宁提出来的,以新经济政策为核心的发展道路。这就是在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首先为社会主义的实现创造它所需要的那种客观的历史条件,当上面我们所谈的三个理想的条件具备的时候,再来进行社会主义理想制度的建设,从而实现人类的伟大理想。另一种则是斯大林模式。这就是要在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进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在这种情况下,无产阶级政党就不得不从现有的条件出发,用现有的经济和政治条件去代替马克思所讲的理想条件。前一种模式可以称之为理想条件的创造模式;后一种模式可以称之为理想条件的替代模式。由于人们认识程度的限制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国际环境的影响,无论苏联、东欧还是后来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没有能够实行列宁的创造理想条件的模式,而是实行了条件替代的斯大林模式。在理想条件替代模式中,替代生产力高度发达这一客观条件的是人们对社会主义理想的强烈愿望这一主观条件;替代社会自治和社会组织这一社会主义组织主体的则是国家行政机构;替代高度民主的政治和组织方式的则是高度集权的社会政治和社会组织方式。

由于这些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自发产生的程度,因此这些国家就不得不用政治的或行政的力量作为助产士来推动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而且还不得不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中去寻找新的生产关系的蓝图。这就使得这些国家社会主义的新的生产关系不能不带上主观的与理想化的色彩。由于这些国家的社会组织发育不良,不能成为改造社会的主体和基本力量,因此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造就不得不由国家组织来推动和组织,用这样的方法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组织就不能不带有行政化的色彩。由于这些国家的民主政治不发达,因此用民主的方法就必然不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任务。这些国家就不得不采取传统的革命运动的方法54

来完成这一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甚至专制主义的东西。

三、条件替代所形成的落后—理想体制及其内在矛盾

由于用落后条件替代马克思所设想的理想条件,使前苏联东欧等国家迅速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理想制度。但正是由于这种理想制度是建立在落后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之上的,因此它自然也就会具有由这些落后的客观条件所形成的落后的或不成熟的特征。这样,在条件替代模式下产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就必然带有两方面的特点:一个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想的那些理想的成分;另一个则是由于社会发展落后而形成的落后的成分。从第一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在这种体制下马克思主义所预言的那些社会主义理想的内容几乎都变成了现实,社会主义理想制度在这些国家体现了出来,如公有制、计划经济、按需分配、无产阶级的政权等,都从理论论述变成了这些国家的现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我们又可以看到,这种新体制包含了由落后条件所形成的许多并不先进甚至属于落后的东西,如果用社会发展或现代化的术语来讲,可以说是传统的东西而不是现代化的东西。这些东西既不是马克思主义所包含的内容(极力反对的),也不是现代化的社会所应有的东西。行社会主义的制度建设,。

,。、发展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一),同时也抑制了理想因素所应有的活力,从而影。

首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那种理想制度是不可能按照理论的设想完全实现出来的。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这些国家虽然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想蓝图为指导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但是这些国家落后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又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实现这个理想的蓝图。因此,他们不得不采用替代(变通)的办法。例如,在所有制的建设上,马克思为他们设计的未来社会主义的所有制是以个人为占有主体的社会所有制。在进行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造的时候,由于这些国家还没有发达的社会组织,也没有具有政治权利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个人,因此应该以个人为所有制主体的社会所有制不得不被以国家为主体的国家所有制代替。他们还不得不发明一个马克思没有讲过的名称,即全民所有制来为国家所有制命名。这样,国家所有制就成了社会所有制的替代物。在分配形式的建设上,这些国家虽然采纳了马克思所使用过的按劳分配的名称,但应该承认他们所实现的按劳分配与马克思所论述的按劳分配是有很大区别的。而且在实行的过程中,按劳分配往往变成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因此打上了更多的落后与传统的痕迹。在计划经济的建设上,他们也不可能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由整个社会组织而不是由国家组织来实现全面的计划经济,他们的计划经济也不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是由自由人联合体来实行的,而是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完成的,这实际上是用命令经济替代了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建设上,他们用国家行政权力替代了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权力作为政治权力的核心;又用集权式的行政代替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还用代表人民的方式替代了马克思所设想的人民直接掌握社会权力的民主制。这样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了生活中的现实。但如果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马克思所设想的那种理想制度又没有真正实现。这样,在这些国家实现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所设想、所论证的那种社会主义理想制度就出现了不小的差距。

其次,这种由落后条件对理想条件替代所形成的落后—理想体制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理想设计与落后的社会客观条件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在这里,理想成了社会主义建设者们的建设图纸,而

55

落后的条件则成了这些建设者所能利用的现实材料。应该注意的是,这种理想制度与落后条件的融合并不是对等的。其中理想的蓝图只是主观的东西,它的存在与对它的认同要以人民的主观认识为转移。而落后的条件则是客观的、活跃的、在实践中起决定作用的东西。另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落后因素与理想因素二者互相排斥的现象。在这里,落后的因素具有对理想因素的抑制和排斥作用,使其丧失应有的活力,因而使其优越性难以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正常的发挥。理想的制度只有在理想的条件下才能真正具有生命力,在落后的条件下它的生命力是非常有限的,而且条件越不理想,它的生命和活力越受到限制。这是因为,只有理想的条件才能使理想的制度具有真正的客观性,而只有理想的制度有了客观的生长和发育的土壤,才能展示它巨大的生命力和影响现实生活的能力。如果没有它所能生长的客观条件(也就是马克思所论述的那些理想条件),那么它就只会以人们的主观条件为转移。这也就是说,只有在人们承认它,并且为它的存在而奋斗的情况下,它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和优越性。这就是为什么它能在革命胜利的最初阶段充分发挥其优越性的根本原因。如果人们对它的认同程度越来越低,那么它的作用就会不断地被削弱。

(二)这种体制用理想性掩盖了由落后条件所造成的落后性,从而把这种体制因受落后条件影响而出现的落后因素也理想化了。在“文化大革命”义国家的体制里所包含的那些落后的东西作了理想化的理解,体制当作是社会主义政治的理想体制来加以赞扬,的表现,。在经济上,,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三):一个是把这种落后2理想的体制误认为是马克,这就必然导致体制的僵化;再一个是把落后的条件理想化而形成的保守观念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先说第一点。这里首先要弄清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对这种落后—理想体制的定位问题。应该说这种落后2理想体制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想的最终实现,也可以说这种体制天然地包含了不理想的因素。因此,在社会主义进一步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必须要对这种体制加以改革和完善,以使之更加趋近于马克思主义的理想模式。然而在许多革命者看来,这就是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了现实。因此,他们把这种落后的理想体制看作是真正的理想体制。谁要是以条件的落后对这种体制提出异议,谁就是反对社会主义的理想,就是反对社会主义。这样就必然会使这种体制僵化并且难以在实现社会的发展中得到应有的改造和完善。再说第二点。上面我们讲到,在这种落后2理想的体制中,包含在体制中的落后因素被理想化了,在一定时期甚至被神圣化了。这样就产生了两个严重的问题。一个是落后因素在社会主义理想的保护下,不仅没有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逐步被消除,反而得到了加强。例如,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就是这样,它本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削弱,而在改革开放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却在社会主义的旗帜下被不断强化。应该指出的是,这些落后的因素正是在社会中最为活跃的因素,而那些理想因素由于上面我们所说的原因在社会生活中只能起教育人们把这些落后因素理想化的作用,也就是一种强固落后因素、强化落后因素的社会功能的作用。这就必然使这些落后因素合理化而难以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得到应有的改造。这就是落后因素被不断强化的根本原因。再一个是落后的经济因素成了那些理想制度的经济基础,因此这些因素的改变必然要影响那些理想因素的巩固,所以人们就希望保留这些经济因素而使那些理想的制度得以巩固。例如,在农业中的集体所有制,本来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所论述的那种社会主义的所有制,而是在落后的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并不成功的体制。但是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都把它当作理想的体制来加以固守,而落后的生产力正是固守这种所有制的经济基础。因此,在我们国家便出现了要巩固集体经济而宁愿农业生产条件永56

远处于落后状况的理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现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宁要社会主义的低速度,不要资本主义的高速度”的论调也是这样形成的。这种把并不理想的制度理想化和绝对化,宁可舍弃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要保持“理想”体制不变的思想就为社会主义的社会进步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障碍,从而既阻碍了社会进步,又阻碍了这种不完全理想的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四、条件创造、体制改革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在落后条件下实现的理想体制不仅没有把落后的条件提升为理想条件,反而因为它成为了理想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影响了对这些落后条件的改造。而社会主义制度理想的理论构想在与落后条件结合的过程中也不能不改变自己的纯理想形态,从而使自己成为并不理想的理想。这种情况在人们的思想中造成了各种各样的误解。这些误解又阻碍了人们对这种并不理想的体制所应该进行的改革,从而延缓了它的发展,也延缓了社会的进步。那么为什么当时的人们不采取条件创造的模式而采取了条件替代的模式呢?,主要是革命者和革命的领导者们的认识局限性造成的。

(一),社会主义理想与它的实现条件是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的理想制度才能真正实现。的。这是因为,。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只,无产阶级革命者首先应该做的就是为社会,而不是在还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现实材料的时候马上去实现社,最为关心的不是社会主义的理想描述而是发现社会主义实现的客观条件。因此,他曾多次把他的学说定义为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然而,由于缺少社会主义理想制度建设的实践,又由于革命胜利后在革命队伍中普遍存在着急于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心理和愿望,因此前苏联、东欧等国家的领导人大都忽视了马克思的这一重要理论结论。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除了列宁那样的少数头脑清醒的革命家以外,大多数社会主义革命家都有忽视社会主义理想实现条件的倾向。他们觉得只要无产阶级取得了政治权力,他们就可以带领人民首先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制度,然后再用这种理想的制度去改变落后的社会条件。他们把实现理想放在了改造条件的前面,认为只要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理想制度,再来改变落后的客观条件是顺理成章的,而且把它当成是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普遍规律。实践证明,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这一错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理论上的,即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的实现不是以客观条件为转移,而是以人的意志和愿望为转移的空想主义的错误。再一个是政治上的,即政治权力万能论。这就是把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当作了社会主义理想制度实现的惟一条件,而否定了社会主义理想条件的作用。

(二)对落后的社会条件对理想制度实现的制约作用估计不足。从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中我们可以看出,落后的社会条件在以下几个方面制约着社会主义理想制度的建设。首先,落后的社会条件影响了理想的实现形式,关于这一点我们在上面已经讲到,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其次,落后的社会条件影响了理想制度的运行方式。在理想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即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变是由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的,而在落后的社会条件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改变不得不由人民的意志来推动和进行。在理想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理想制度的运行主体应该是社会或联合起来的个人,而在落后的条件下,不得不由国家行政组织,或类似的行政组织来代替。在理想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理想体制的运行采取的是民主的形式,而在落后的

57

条件下,由于民主政治的不发达,就不得不采取高度集权与行政命令的方法。再次,落后的社会条件影响了理想制度活力的发挥。这一点在上面也已经谈到了。而在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对落后条件的这种制约作用并没有清醒的认识和认真的估计。他们在当时的条件下,往往把革命政权的作用和人民主观愿望的作用估计得过高,而把落后条件的制约作用估计得过低,甚至忽略不计。他们认为理想制度的实现方式和实现程度只受政治权力的影响和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的影响,而条件的理想与不理想、先进与落后对理想的实现并不起主要的决定作用。他们更没有考虑到落后的条件对理想制度运行的影响。他们也没有考虑到在落后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理想实现后的理想体制的落后性和落后条件理想化这样的问题。他们没有想到,在落后条件下实现的社会主义的理想制度其实与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理想制度是有本质的差别的。

(三)对现行的社会主义体制的改革没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精神准备。在前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新的社会主义体制建立的初期,人们对这一新的体制存在着一种误解。许多人认为,新的社会主义体制是一个全新的体制,这种全新的体制是十全十美的,内部不存在任何矛盾。他们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必然还会存在的内部矛盾,否认新的制度还会有不完美、不完善的成分。他们更不承认落后的社会条件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影响。这样,制度还需要不断完善、不断进行改革的可能性。旧事物影响和外部敌对势力干扰和破坏的结果。新制度的缺点和不足持批评态度的人们。这样,行必要的改革,,只有通过不间断的改革,才能使新的体制不断完善,。他们巩固新制度的方法只是一味地开展所谓的阶级斗争;还要进行不间断的思想教育,使人民认同他们误以为正确的思想正是由于上面我们谈到的那些不正确的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导致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虽然这些国家的领导人也曾对这种社会主义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而且有些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由于对这种体制的本质没有清醒的认识,这些改革不是半途而废,就是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这就使存在于落后2理想体制中的内部矛盾不仅没有得到克服,反而不断发展,最终导致了这种体制的崩溃。

应该承认,在我国“文化大革命”及之前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者对落后—理想体制的认识也存在着上述的误解和问题。只是在“文化大革命”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人才从过去的经验教训中逐渐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重新回到了马克思主义正确的认识路线上。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就是在全面总结我国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和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社会主义理想制度建设的全面而科学的认识成果。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建立的基础是对原有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的重新认识。邓小平是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命题开始自己的理论探索的。这就是说,他是以重新认识我们原来建设的那种社会主义理想体制来开始自己对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探索的。实质上,邓小平对我们上面所讲的落后—理想体制进行了客观的科学的剖析。

首先,邓小平对我们的社会主义理想制度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从而给这种新体制以准确的历史定位。他指出,我们所实现的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为理想的社会,这就指出了这种新的理想体制的先进性,从根本上确立了我们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历史发展方向上的地位。然后,他又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制度和新体制还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包含了许多不理想的因素。因此,它既不同于马克思所设想的那种理想制度,也不是我们社会主义理想的最后实现。它只是社会主义理想制度实现的最初阶段。这就从社会主义理想实现的过程论的角度,对这种体制所处的发展阶段做58

了科学的定位。我们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就是对这一科学思想的明确的理论概括。

其次,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内在矛盾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邓小平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理想的方面,更指出了这种体制存在的不理想的因素。他指出,在这种体制中存在的贫困和落后,政治体制的不民主,个人专制和各种官僚主义现象都不是社会主义所应该具有的东西。这些因素的存在使我们的理想制度打上了一系列的折扣,成为不合格的社会主义。这就深刻地揭示了这种落后—理想体制所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最后,邓小平不仅对我国原有的社会主义体制进行了科学的理论剖析,而且在此基础上为我们规划了改变落后的社会条件、社会体制,促进社会主义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道路。它的要点就在于条件创造、理想重塑和体制创新。邓小平特别重视社会主义制度客观条件的创造。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他把社会主义理想条件,特别是经济条件的创造放在一切工作的中心位置。这实质上就是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与社会主义理想制度的建设正确地结合了起来,把社会主义理想制度的实现放在了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以社会发展促进理想制度的建设,从而为实现社会主义理想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是把实现理想放在首位和优先的位置上,还是把创造理想实现的客观条件放在首位和优先的位置上,是对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认识的根本转变,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的发展而逐渐实现的过程。标实际上也是社会主义理想实现的阶段和过程,而是逐步实现的实际过程。,使人,。在邓小平理论里,社会主义,。这在邓小平关于。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中,社会主义的理想更加通俗化、人性化、、现实化,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愿望和心理要求,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们改善自己生活水平的主观要求的密切结合,是社会理想和人们个人理想的密切结合,是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和人们的现实生活愿望的密切结合。

体制创新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核心,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则是体制创新的根本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新体制建设的根本原则。这就是说,经过改革所形成的新体制要体现两条根本的原则。一是要体现条件创造的原则,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落后的社会条件,使社会主义理想真正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三个理想条件之上。二是要体现理想原则,这种理想当然是经过重塑后的那种科学与现实相结合的理想。具体说来,一个是要发展生产力,一个是要达到共同富裕。我们要按照这两个根本要求来改革和完善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更为理想化和现代化。

[ 参 考 文 献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259.

(责任编辑:任天成)

59

 2003年1月

第22卷第1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JournalofChinaYouthCollegeforPoliticalSciencesJan.,2003 Vo1.22 No.1

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思考

姬金铎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100089)

摘 要:原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是在还不具备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理想的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这就出现了一种极为特殊的社会主义体制,我们可以称之为落后2理想体制。这一体制有其内在的矛盾性。邓小平在总结这一体制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形成了他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关键词:理想条件;条件替代;条件创造;落后2理想体制

中图分类号:D033.4   文献标识码:A   10022(2003)Reflectionontheconstructionundevelopedcountries

2forPoliticalSciences,Beijing100089,China)

Abstract:liketheformerSovietUnionbegantoconducttheirsocialistsystemseventhoughnotmeettheidealconditionthatMarxandEngelshadoutlined.Aspecialso2cialistsystemhasoccurredasaresult.Thissystemofsocialismmightbedefinedasthebackward2idealsystem.Thesystemhasitsinherentcontradictoriness.DengXiao2pinghasstructuredhisontologicaltheoryofsocialismonthebasisofcombiningtheChineserealitywiththeparticularcharacteristicsofsuchapoliticalsystem.

Keywords:idealcondition;conditionalsubstitution;backward—idealsystem

一、马克思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想条件的论述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理论创造中,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看作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我们在讨论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时往往把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作为惟一的内容。我认为这是不大妥当的。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大量著作,特别是《共产党宣言》这样的代表作中,我认为他们所讲的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有这样三个不可分割的内容,这三个内容正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三个极为重要的条件。第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这一点马恩在他们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第一章中讲得十分清楚,也为大多数论者所认同,这里就不多说了[1](p293)。第二,社会与国家分离,社会自治的程度不断提高,社会组织特别是无产阶级的阶级组织不断壮大。社会主义的最初涵义是由社会而不再是由个人来组织社会生活。马克思所坚持的社会主义就包含了这一原始的涵义。这一点他  收稿日期:2002208229

  作者简介:姬金铎(19422),男,河北新安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主要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53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法兰西内战》中讲得十分清楚。第三,发达的民主政治。在《共产党宣言》中马恩就把争得民主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的首要的政治条件提了出来[1](p293)。在《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把比资产阶级民主程度更高的巴黎公社民主政治体制的建立看作是对社会进行社会主义经

[2]济改造的必要的政治前提。这三个条件,我们可以归结为: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社会自组织

程度和自治程度的高度发达以及社会民主政治的高度发达。这三个条件都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有的(民主政治)则只有经过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以后才能实现。又因为这三个条件是马恩理论论述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把它们统称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理想条件。在这三个条件当中,第一个条件,即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社会主义理想制度建立的经济基础;第二个条件,即自治的社会和强大的社会组织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理想制度的主体;第三个条件,即高度民主的政治体制是社会主义理想制度建设的工具和手段,也是进行社会主义理想制度建设的根本方法。这三个条件同时又是社会主义理想制度建设的三种基本的建筑材料。就如马克思所说,在这三个条件之中包含了社会主义理想体制的新的因素。

二、条件创造与条件替代———  然而,的建立之时,,社会生产。这些国家在建立自己的社会主义制度时,,无产阶级的阶级组织也不很发达。大多数,社会不仅不能独立存在,而且还处于对国家组织的依附关系之中。,很多国家长期以来就存在着传统的封建专制制度。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取得革命胜利的无产阶级如何去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目标呢?就前苏联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看来,曾经出现过两种道路与方式的选择。一种是列宁模式。这是经过“战时共产主义”实验的失败以后,列宁提出来的,以新经济政策为核心的发展道路。这就是在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首先为社会主义的实现创造它所需要的那种客观的历史条件,当上面我们所谈的三个理想的条件具备的时候,再来进行社会主义理想制度的建设,从而实现人类的伟大理想。另一种则是斯大林模式。这就是要在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进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在这种情况下,无产阶级政党就不得不从现有的条件出发,用现有的经济和政治条件去代替马克思所讲的理想条件。前一种模式可以称之为理想条件的创造模式;后一种模式可以称之为理想条件的替代模式。由于人们认识程度的限制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国际环境的影响,无论苏联、东欧还是后来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没有能够实行列宁的创造理想条件的模式,而是实行了条件替代的斯大林模式。在理想条件替代模式中,替代生产力高度发达这一客观条件的是人们对社会主义理想的强烈愿望这一主观条件;替代社会自治和社会组织这一社会主义组织主体的则是国家行政机构;替代高度民主的政治和组织方式的则是高度集权的社会政治和社会组织方式。

由于这些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自发产生的程度,因此这些国家就不得不用政治的或行政的力量作为助产士来推动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而且还不得不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中去寻找新的生产关系的蓝图。这就使得这些国家社会主义的新的生产关系不能不带上主观的与理想化的色彩。由于这些国家的社会组织发育不良,不能成为改造社会的主体和基本力量,因此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造就不得不由国家组织来推动和组织,用这样的方法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组织就不能不带有行政化的色彩。由于这些国家的民主政治不发达,因此用民主的方法就必然不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任务。这些国家就不得不采取传统的革命运动的方法54

来完成这一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甚至专制主义的东西。

三、条件替代所形成的落后—理想体制及其内在矛盾

由于用落后条件替代马克思所设想的理想条件,使前苏联东欧等国家迅速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理想制度。但正是由于这种理想制度是建立在落后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之上的,因此它自然也就会具有由这些落后的客观条件所形成的落后的或不成熟的特征。这样,在条件替代模式下产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就必然带有两方面的特点:一个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想的那些理想的成分;另一个则是由于社会发展落后而形成的落后的成分。从第一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在这种体制下马克思主义所预言的那些社会主义理想的内容几乎都变成了现实,社会主义理想制度在这些国家体现了出来,如公有制、计划经济、按需分配、无产阶级的政权等,都从理论论述变成了这些国家的现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我们又可以看到,这种新体制包含了由落后条件所形成的许多并不先进甚至属于落后的东西,如果用社会发展或现代化的术语来讲,可以说是传统的东西而不是现代化的东西。这些东西既不是马克思主义所包含的内容(极力反对的),也不是现代化的社会所应有的东西。行社会主义的制度建设,。

,。、发展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一),同时也抑制了理想因素所应有的活力,从而影。

首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那种理想制度是不可能按照理论的设想完全实现出来的。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这些国家虽然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想蓝图为指导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但是这些国家落后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又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实现这个理想的蓝图。因此,他们不得不采用替代(变通)的办法。例如,在所有制的建设上,马克思为他们设计的未来社会主义的所有制是以个人为占有主体的社会所有制。在进行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造的时候,由于这些国家还没有发达的社会组织,也没有具有政治权利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个人,因此应该以个人为所有制主体的社会所有制不得不被以国家为主体的国家所有制代替。他们还不得不发明一个马克思没有讲过的名称,即全民所有制来为国家所有制命名。这样,国家所有制就成了社会所有制的替代物。在分配形式的建设上,这些国家虽然采纳了马克思所使用过的按劳分配的名称,但应该承认他们所实现的按劳分配与马克思所论述的按劳分配是有很大区别的。而且在实行的过程中,按劳分配往往变成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因此打上了更多的落后与传统的痕迹。在计划经济的建设上,他们也不可能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由整个社会组织而不是由国家组织来实现全面的计划经济,他们的计划经济也不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是由自由人联合体来实行的,而是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完成的,这实际上是用命令经济替代了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建设上,他们用国家行政权力替代了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权力作为政治权力的核心;又用集权式的行政代替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还用代表人民的方式替代了马克思所设想的人民直接掌握社会权力的民主制。这样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了生活中的现实。但如果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马克思所设想的那种理想制度又没有真正实现。这样,在这些国家实现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所设想、所论证的那种社会主义理想制度就出现了不小的差距。

其次,这种由落后条件对理想条件替代所形成的落后—理想体制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理想设计与落后的社会客观条件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在这里,理想成了社会主义建设者们的建设图纸,而

55

落后的条件则成了这些建设者所能利用的现实材料。应该注意的是,这种理想制度与落后条件的融合并不是对等的。其中理想的蓝图只是主观的东西,它的存在与对它的认同要以人民的主观认识为转移。而落后的条件则是客观的、活跃的、在实践中起决定作用的东西。另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落后因素与理想因素二者互相排斥的现象。在这里,落后的因素具有对理想因素的抑制和排斥作用,使其丧失应有的活力,因而使其优越性难以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正常的发挥。理想的制度只有在理想的条件下才能真正具有生命力,在落后的条件下它的生命力是非常有限的,而且条件越不理想,它的生命和活力越受到限制。这是因为,只有理想的条件才能使理想的制度具有真正的客观性,而只有理想的制度有了客观的生长和发育的土壤,才能展示它巨大的生命力和影响现实生活的能力。如果没有它所能生长的客观条件(也就是马克思所论述的那些理想条件),那么它就只会以人们的主观条件为转移。这也就是说,只有在人们承认它,并且为它的存在而奋斗的情况下,它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和优越性。这就是为什么它能在革命胜利的最初阶段充分发挥其优越性的根本原因。如果人们对它的认同程度越来越低,那么它的作用就会不断地被削弱。

(二)这种体制用理想性掩盖了由落后条件所造成的落后性,从而把这种体制因受落后条件影响而出现的落后因素也理想化了。在“文化大革命”义国家的体制里所包含的那些落后的东西作了理想化的理解,体制当作是社会主义政治的理想体制来加以赞扬,的表现,。在经济上,,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三):一个是把这种落后2理想的体制误认为是马克,这就必然导致体制的僵化;再一个是把落后的条件理想化而形成的保守观念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先说第一点。这里首先要弄清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对这种落后—理想体制的定位问题。应该说这种落后2理想体制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想的最终实现,也可以说这种体制天然地包含了不理想的因素。因此,在社会主义进一步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必须要对这种体制加以改革和完善,以使之更加趋近于马克思主义的理想模式。然而在许多革命者看来,这就是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了现实。因此,他们把这种落后的理想体制看作是真正的理想体制。谁要是以条件的落后对这种体制提出异议,谁就是反对社会主义的理想,就是反对社会主义。这样就必然会使这种体制僵化并且难以在实现社会的发展中得到应有的改造和完善。再说第二点。上面我们讲到,在这种落后2理想的体制中,包含在体制中的落后因素被理想化了,在一定时期甚至被神圣化了。这样就产生了两个严重的问题。一个是落后因素在社会主义理想的保护下,不仅没有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逐步被消除,反而得到了加强。例如,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就是这样,它本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削弱,而在改革开放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却在社会主义的旗帜下被不断强化。应该指出的是,这些落后的因素正是在社会中最为活跃的因素,而那些理想因素由于上面我们所说的原因在社会生活中只能起教育人们把这些落后因素理想化的作用,也就是一种强固落后因素、强化落后因素的社会功能的作用。这就必然使这些落后因素合理化而难以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得到应有的改造。这就是落后因素被不断强化的根本原因。再一个是落后的经济因素成了那些理想制度的经济基础,因此这些因素的改变必然要影响那些理想因素的巩固,所以人们就希望保留这些经济因素而使那些理想的制度得以巩固。例如,在农业中的集体所有制,本来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所论述的那种社会主义的所有制,而是在落后的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并不成功的体制。但是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都把它当作理想的体制来加以固守,而落后的生产力正是固守这种所有制的经济基础。因此,在我们国家便出现了要巩固集体经济而宁愿农业生产条件永56

远处于落后状况的理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现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宁要社会主义的低速度,不要资本主义的高速度”的论调也是这样形成的。这种把并不理想的制度理想化和绝对化,宁可舍弃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要保持“理想”体制不变的思想就为社会主义的社会进步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障碍,从而既阻碍了社会进步,又阻碍了这种不完全理想的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四、条件创造、体制改革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在落后条件下实现的理想体制不仅没有把落后的条件提升为理想条件,反而因为它成为了理想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影响了对这些落后条件的改造。而社会主义制度理想的理论构想在与落后条件结合的过程中也不能不改变自己的纯理想形态,从而使自己成为并不理想的理想。这种情况在人们的思想中造成了各种各样的误解。这些误解又阻碍了人们对这种并不理想的体制所应该进行的改革,从而延缓了它的发展,也延缓了社会的进步。那么为什么当时的人们不采取条件创造的模式而采取了条件替代的模式呢?,主要是革命者和革命的领导者们的认识局限性造成的。

(一),社会主义理想与它的实现条件是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的理想制度才能真正实现。的。这是因为,。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只,无产阶级革命者首先应该做的就是为社会,而不是在还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现实材料的时候马上去实现社,最为关心的不是社会主义的理想描述而是发现社会主义实现的客观条件。因此,他曾多次把他的学说定义为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然而,由于缺少社会主义理想制度建设的实践,又由于革命胜利后在革命队伍中普遍存在着急于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心理和愿望,因此前苏联、东欧等国家的领导人大都忽视了马克思的这一重要理论结论。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除了列宁那样的少数头脑清醒的革命家以外,大多数社会主义革命家都有忽视社会主义理想实现条件的倾向。他们觉得只要无产阶级取得了政治权力,他们就可以带领人民首先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制度,然后再用这种理想的制度去改变落后的社会条件。他们把实现理想放在了改造条件的前面,认为只要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理想制度,再来改变落后的客观条件是顺理成章的,而且把它当成是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普遍规律。实践证明,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这一错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理论上的,即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的实现不是以客观条件为转移,而是以人的意志和愿望为转移的空想主义的错误。再一个是政治上的,即政治权力万能论。这就是把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当作了社会主义理想制度实现的惟一条件,而否定了社会主义理想条件的作用。

(二)对落后的社会条件对理想制度实现的制约作用估计不足。从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中我们可以看出,落后的社会条件在以下几个方面制约着社会主义理想制度的建设。首先,落后的社会条件影响了理想的实现形式,关于这一点我们在上面已经讲到,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其次,落后的社会条件影响了理想制度的运行方式。在理想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即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变是由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的,而在落后的社会条件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改变不得不由人民的意志来推动和进行。在理想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理想制度的运行主体应该是社会或联合起来的个人,而在落后的条件下,不得不由国家行政组织,或类似的行政组织来代替。在理想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理想体制的运行采取的是民主的形式,而在落后的

57

条件下,由于民主政治的不发达,就不得不采取高度集权与行政命令的方法。再次,落后的社会条件影响了理想制度活力的发挥。这一点在上面也已经谈到了。而在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对落后条件的这种制约作用并没有清醒的认识和认真的估计。他们在当时的条件下,往往把革命政权的作用和人民主观愿望的作用估计得过高,而把落后条件的制约作用估计得过低,甚至忽略不计。他们认为理想制度的实现方式和实现程度只受政治权力的影响和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的影响,而条件的理想与不理想、先进与落后对理想的实现并不起主要的决定作用。他们更没有考虑到落后的条件对理想制度运行的影响。他们也没有考虑到在落后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理想实现后的理想体制的落后性和落后条件理想化这样的问题。他们没有想到,在落后条件下实现的社会主义的理想制度其实与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理想制度是有本质的差别的。

(三)对现行的社会主义体制的改革没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精神准备。在前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新的社会主义体制建立的初期,人们对这一新的体制存在着一种误解。许多人认为,新的社会主义体制是一个全新的体制,这种全新的体制是十全十美的,内部不存在任何矛盾。他们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必然还会存在的内部矛盾,否认新的制度还会有不完美、不完善的成分。他们更不承认落后的社会条件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影响。这样,制度还需要不断完善、不断进行改革的可能性。旧事物影响和外部敌对势力干扰和破坏的结果。新制度的缺点和不足持批评态度的人们。这样,行必要的改革,,只有通过不间断的改革,才能使新的体制不断完善,。他们巩固新制度的方法只是一味地开展所谓的阶级斗争;还要进行不间断的思想教育,使人民认同他们误以为正确的思想正是由于上面我们谈到的那些不正确的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导致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虽然这些国家的领导人也曾对这种社会主义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而且有些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由于对这种体制的本质没有清醒的认识,这些改革不是半途而废,就是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这就使存在于落后2理想体制中的内部矛盾不仅没有得到克服,反而不断发展,最终导致了这种体制的崩溃。

应该承认,在我国“文化大革命”及之前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者对落后—理想体制的认识也存在着上述的误解和问题。只是在“文化大革命”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人才从过去的经验教训中逐渐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重新回到了马克思主义正确的认识路线上。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就是在全面总结我国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和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社会主义理想制度建设的全面而科学的认识成果。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建立的基础是对原有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的重新认识。邓小平是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命题开始自己的理论探索的。这就是说,他是以重新认识我们原来建设的那种社会主义理想体制来开始自己对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探索的。实质上,邓小平对我们上面所讲的落后—理想体制进行了客观的科学的剖析。

首先,邓小平对我们的社会主义理想制度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从而给这种新体制以准确的历史定位。他指出,我们所实现的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为理想的社会,这就指出了这种新的理想体制的先进性,从根本上确立了我们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历史发展方向上的地位。然后,他又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制度和新体制还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包含了许多不理想的因素。因此,它既不同于马克思所设想的那种理想制度,也不是我们社会主义理想的最后实现。它只是社会主义理想制度实现的最初阶段。这就从社会主义理想实现的过程论的角度,对这种体制所处的发展阶段做58

了科学的定位。我们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就是对这一科学思想的明确的理论概括。

其次,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内在矛盾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邓小平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理想的方面,更指出了这种体制存在的不理想的因素。他指出,在这种体制中存在的贫困和落后,政治体制的不民主,个人专制和各种官僚主义现象都不是社会主义所应该具有的东西。这些因素的存在使我们的理想制度打上了一系列的折扣,成为不合格的社会主义。这就深刻地揭示了这种落后—理想体制所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最后,邓小平不仅对我国原有的社会主义体制进行了科学的理论剖析,而且在此基础上为我们规划了改变落后的社会条件、社会体制,促进社会主义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道路。它的要点就在于条件创造、理想重塑和体制创新。邓小平特别重视社会主义制度客观条件的创造。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他把社会主义理想条件,特别是经济条件的创造放在一切工作的中心位置。这实质上就是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与社会主义理想制度的建设正确地结合了起来,把社会主义理想制度的实现放在了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以社会发展促进理想制度的建设,从而为实现社会主义理想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是把实现理想放在首位和优先的位置上,还是把创造理想实现的客观条件放在首位和优先的位置上,是对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认识的根本转变,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的发展而逐渐实现的过程。标实际上也是社会主义理想实现的阶段和过程,而是逐步实现的实际过程。,使人,。在邓小平理论里,社会主义,。这在邓小平关于。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中,社会主义的理想更加通俗化、人性化、、现实化,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愿望和心理要求,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们改善自己生活水平的主观要求的密切结合,是社会理想和人们个人理想的密切结合,是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和人们的现实生活愿望的密切结合。

体制创新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核心,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则是体制创新的根本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新体制建设的根本原则。这就是说,经过改革所形成的新体制要体现两条根本的原则。一是要体现条件创造的原则,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落后的社会条件,使社会主义理想真正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三个理想条件之上。二是要体现理想原则,这种理想当然是经过重塑后的那种科学与现实相结合的理想。具体说来,一个是要发展生产力,一个是要达到共同富裕。我们要按照这两个根本要求来改革和完善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更为理想化和现代化。

[ 参 考 文 献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259.

(责任编辑:任天成)

59


相关内容

  • 2016马原思考题答案-第六章
  • 第六章 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 社会主义是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进入现代科学发展时代后,几乎与资本主义同时产生,又在社会实践中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一种人文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集中表现在政治经济秩序生产关系上:一个维持私有制,一个消灭私有制:一个反映占人口 ...

  • 第三册虎门硝烟
  •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特点:垄断组织的形成:英法美德俄日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的特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2.能力目标: (1)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和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2)通过对垄断组织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本质的 ...

  • 第16课 闭关锁国教学设计
  • 第16课 闭关锁国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的最后一课,重点是讲清末的社会危机.标题为闭关锁国,教材从闭关的产生过程.清政府的自大与封闭心理和闭关锁国产生的重重危机三方面来讲述.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闭关锁国的过程,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把 ...

  • 二十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理性思考
  • 摘要: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是社会主义取得辉煌成就又遭受严重挫折的过程,其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财富.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理性思考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历史经验教训,对于21世纪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Abstract: The 20th century' ...

  •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大纲
  •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把握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认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明确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坚持党的领导的自觉性.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 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思考
  • 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思考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给了我深深的感触. 1840年6月,英国以虎门销烟为藉口,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鸦片战争,从此,中国开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那巨大的市场及闭关锁国后羸弱的国力.19世纪前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

  • 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
  • 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 一.马恩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的提出及其历史背景 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论点正式出现于他1811 年<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初稿>中的一段话.马克思这样写道:"和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生产同时存在,使俄国可以不通 ...

  • 对中外文化交流的思考
  • 对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思考 在这里所说的文化是狭义的文化,即精神层面的文化,或者说是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除了意识形态外还有各种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等.这里说的文化交流是指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间的交流,同等水平的文化交流在这里不做讨论. 我们知道文化间的交流往往会附着在政 ...

  •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减贫问题的思考
  • 内蒙古电大学刊JOURNALOFINNERMONGOLIARADIO&TVUNIVERSITYNo.2,2009(SumNo.114) 2009年第2期(总第114期)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减贫问题的思考 薛保社 (中共漯河市委党校,河南漯河462000) [摘 要]由于我国长期处在农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