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2.理解诗句

3.习本课生字新词。

4.背诵这两首诗。

二、教学重点

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心情格外欢快的原因。

2.理解诗句

三、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生词卡片。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

一、导人新课,板书课题

宋代大诗人陆游一生创作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他在临终前作了一首诗《示儿》。示:把事情摆出来让人知道。“示儿”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个交代,相当于遗嘱。陆游在临死之前最牵挂的是什么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示儿)

二、预习课文,提出预习要求

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2.借助注解,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

三、指导学习《示儿》

1.指名读课文。(重点提示:“祭”的读音)

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什么意思?

(学生讲错的地方互相订正,教师相机指导)

(“元”,同“原”,“元知”,本来就知道;“但”,只是的意思;“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的意思;“九州”,指全国,“同”,统一,这句诗的意思是: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到全中国统一而感到悲伤。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看不到中国统一的悲伤之情。)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元忘告乃翁”是什么意思?(学生讲后,教师加以归纳)

(“王师”,指南宋军队;“定”,平定,收复的意思;“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家祭”,祭把祖宗)“元”,同勿;“乃”,你的,“翁”,父亲。这句话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把祖宗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们的父亲J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

4.练读课文。(要求体会感情,读出语气。)

5.说说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内容来回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答出:这首诗通过写诗人毕生的心事和希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五、各自背诵课文

六、指导学习生字

“乃”的左边是一撇,注意不要写错。

七、默写这首诗。(学生互相检查)

八、预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板书:

元知

临终所议 但悲 (生)

示儿 渴望统一

九州所盼北定 告翁 (死)

佚名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2.理解诗句

3.习本课生字新词。

4.背诵这两首诗。

二、教学重点

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心情格外欢快的原因。

2.理解诗句

三、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生词卡片。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

一、导人新课,板书课题

宋代大诗人陆游一生创作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他在临终前作了一首诗《示儿》。示:把事情摆出来让人知道。“示儿”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个交代,相当于遗嘱。陆游在临死之前最牵挂的是什么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示儿)

二、预习课文,提出预习要求

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2.借助注解,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

三、指导学习《示儿》

1.指名读课文。(重点提示:“祭”的读音)

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什么意思?

(学生讲错的地方互相订正,教师相机指导)

(“元”,同“原”,“元知”,本来就知道;“但”,只是的意思;“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的意思;“九州”,指全国,“同”,统一,这句诗的意思是: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到全中国统一而感到悲伤。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看不到中国统一的悲伤之情。)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元忘告乃翁”是什么意思?(学生讲后,教师加以归纳)

(“王师”,指南宋军队;“定”,平定,收复的意思;“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家祭”,祭把祖宗)“元”,同勿;“乃”,你的,“翁”,父亲。这句话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把祖宗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们的父亲J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

4.练读课文。(要求体会感情,读出语气。)

5.说说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内容来回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答出:这首诗通过写诗人毕生的心事和希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五、各自背诵课文

六、指导学习生字

“乃”的左边是一撇,注意不要写错。

七、默写这首诗。(学生互相检查)

八、预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板书:

元知

临终所议 但悲 (生)

示儿 渴望统一

九州所盼北定 告翁 (死)


相关内容

  • 分数初步认识教材分析
  • 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第十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分数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 ...

  •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 教学内容:青岛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几分之一>课本P91-93.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分数的 ...

  • 二 上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
  •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精品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单元目标 识字1 more>> ·识字1-精彩教案好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实验教材分析 ·<识字1>课文内容 识字2 more>> ·识字2-经典教案教学设计 ·识字2-课文内容精彩推荐 识字3 ...

  •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是小学阶段学习完整数后,第一次学习分数,是一堂必不可少的概念课,他为我们以后学习的小数认识.性质及分数的意义等内容教学奠定基础. 本课教学,我努力把一些新的理念应用到课堂中,力争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有新的变化.本堂课在教学过 ...

  •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开场白: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五册第8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个方面进行本次的说课.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作用) "分数的初步认识&quo ...

  • 青岛版三年级_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的三年级数学上册第72--73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 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并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的简单分数. 2.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 ...

  • 高职高专院校教师高级职称评审条件
  • 重庆市高职高专院校教师高级 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 第一条 适用范围 本条件适用于我市从事高职高专院校(含成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二条 基本申报条件 ㈠政治思想条件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践行科学发展观,执行党的各项路线 ...

  • [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 <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认识几分之一>课是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节概念课,试教之后,原来的想整合教材的想法受到师傅和专家们的异议,于是,从新解读教材,把概念的形成更加具体话,形象化,使得本课的教学更加充实.丰满.并且从学生的生活实例入手,渐变到理性的思考,符合学生身 ...

  • 体育教学组织形式
  • 体育教学组织形式 体育教学对象的构成及师生按一定要求交往的方式.受体育教学任务.内容.学生特点等因素制约,其发展变化反映社会生产方式的要求.按教学对象的构成分有:全班的.小组的和个别的三种.班级授课制为基本组织形式:按师生交往分有:师生直接交往和师生间接交往(如电视.录像教学.现场观摩.课外作业)两 ...

  •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核心问题
  •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核心问题 核心问题是每节课的中心问题.在数学教学中要确立好每节课的的"核心问题",并围绕解决核心问题展开教学, 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对新知的深入理解.那什么是"核心问题"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显然, 问题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