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甘肃会宁

我的家乡甘肃会宁

可能是造物主的吝啬,仅给了这里一片贫瘠的土地;也可能是造物主的偏爱,给了这里一群与众不同的会宁人。生活在这里的人,由于自然条件的刻薄,命运注定了他们拼搏的一生„„

如果把甘肃看成一个斜挂着的两头大的糖葫芦的话,会宁就是下边那颗最涩的一块。祖国大西北的甘肃向来以既“干”又“酥”而著称,会宁便是这干苦浓缩的精华。每年到了三四月,缺水就成为困绕会宁农民的一大难题,就像灾年的粮食青黄不接一样,家家在每一年六七月份收集在窑里的那一点水到了两年的交接处都已捉襟见肘了,而天却迟迟不下雨,农民的心就像土地一样开始干焦。如果村子前后有一口有水的井,就成了全村人的“命根子”。我们村就有一口,在村子中间,人们都叫它“老井”,不知道它有多老,自从我记事起,人们就这样叫它了。老井里的水很甜、很凉,我们都爱喝,不煮喝了肚子也不痛。老井的水也大,听老人说是过水,也许是吧,舀干时候不大就又能蓄一尺深。但是,能得到大自然这样恩赐的村庄毕竟太少了,很多村子就根本挖不出一口有水的井。怎么办?那可惨了,除了到外地买水外就只有不惜十几里甚至几十里到邻近的村子去“借水”了!借了当然是不可能还的了。到了缺水的季节,为了大家都能喝到一点水,我们村的老井也就临时上锁了,每天中午和傍晚各开一次。开井时刻到井滩去,可热闹了,比赶集的人还多--本村的、外村的,男女老少都有,牛羊等牲口也在人群中来去穿梭。看着他们顶着正午的烈日,挑着两桶水一步三晃的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怕洒出一滴水而提心吊胆的情景,不由使人惊叹万分。 会宁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一碗油换不来一碗水。”道出了这里水的珍贵。如果你走进会宁农村的每个家庭,都会在厨房里发现一个一米多高的大缸,是装水的,挑来的水全部装在里面,慢慢地用,一点点地用,能省的尽量省,绝不能有半点的浪费。只有他们才深深知道这水是来之不易的。井,已成为会宁人的“命根子”;井,已溶为会宁农民的一部分!会宁人对井的渴望,决不亚于城里下岗职工对一份好工作的渴望!吃水莫忘打井人。打一口井,得向地下挖三四十米,不知多少人为此流了多少汗,为此吃过多少苦,为修一口井,不知花了多少人的心血!

大自然的十年九旱,已使会宁农民无法摆脱水的困惑,无法忘记井的甘醇。吃水已是这样的困难,农业灌溉更是不敢设想。二月种子下地后,风吹起松软的黄土,天地间整个弥漫着黄色,黄色掩盖了山坡,黄色掩盖了村庄,黄色掩盖了人„„走上了乡间的小路,路面整个被细腻的像流水一样的黄土遮盖着,一脚踩下去,整个脚都淹没了。偶尔有一辆三轮车驶

过,看着直冲云霄的黄土,不由的使人想起李白的诗句:“黄沙直上白云间。”当然,这里的不是“黄沙”,而是“黄土”,但没有半点李白那夸张的意思。老农扬起同黄土一色的脸,长叹一声:“老天爷又要减人了。”要是碰上个风调雨顺的岁月会宁亩产平均能达到三百斤已是相当不错了,但别的农业区,即使在灾年亩产在四百斤以上。这就是会宁人生存的土地,这就是会宁人赖以生存的环境!造物主赐予以会宁人的实在太少、太少了,只给了这里一片贫瘠的黄色和一片苍凉。

为了生存,会宁人不得不同环境拼命,不得不同命运抗挣,不得不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

会宁人身上洋溢着中国标准式农民的朴实和厚道的气息。他们世代以农为业。大多数人都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土地。远处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抓起一把黄土凑到眼前,仔细地观察,然后用鼻子闻闻、舌头舔舔,他是要搞清楚这块地里究竟缺少什么肥料。他们日未出而作,日落而未息,以近乎原始的工具一天不缺地在自己的责任田里挥汗如雨。会宁人叫这是“背日头下西山”。每天看着那一轮火红的太阳缓缓地沉到西山背后,拣起被汗水浸透的汗衫搭在身上,收起工具,长舒一口气,拖起沉重的步子,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神情,向家里走去。

会宁多以小麦为主要农作物,不种冬麦而种春麦,少则十几亩,多则几十亩。自从二月种子下地,会宁农民就得天天上地了。打土疙瘩、松土,都得仔仔细细的过,还要时不时的扒开土看看种子是不是发芽了,是不是烂籽了,是不是窑籽了。如果是,就得及时补种。麦苗出土以后,农民更是离不开土地了,锄草、捡苗,这是农活的重要环节,一般要三遍,多则四遍五遍,锄完这块锄那块,锄完阳山锄阴山,期间还要抢墒种一些秋田。来不及喘口粗气,已经到了五月,这时候麦地是绝不能进去了,麦子大放花了,是不能碰撞的。他们就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秋田中来了,秋田三遍还没有锄完,六月来了。六月头,豌豆收,再过几天是麦口。夏收到了,这是最紧张的时刻。不管是丰收还是贱收,农民都得大干一番了,庄稼汉个个练好膀子,几亩豌豆和扁豆不觉得累就拔完了。眼看着山上的麦子已是冷黄,一片连着一片。这时媒婆都不想上路,阴阳先生也无心除魔捉鬼,家家户户天不亮就上地了。六月麦子黄,过门三天的媳妇请下床。除非老弱病残,孩子都得上地,三个孩子顶个大人嘛。于是,整个村子很难找到半个闲人。会宁人收麦子是不用镰刀的,山地麦子,既短又稀,是带不住镰刀的,他们就用自己的双手,蹴在地上爬,用一种最原始最踏实的劳动方式,来收获这份生活的馈赠。天旱年的麦子,是东山一根西山一根,追都追不上,广种薄收的会宁人,就一根根地在几十亩地里捡。人常说,麦黄一夜,说黄就金黄了,庄稼汉就得拼上命、发上

狠地往前赶,还是赶不上麦黄的速度,常常拔着拔着,黄透的麦子就掉颗。这干旱了几个月的天气也变得多雨,动不动就雷电交加,大雨滂沱,有时还夹杂着冰雹,十几分钟,麦穗全部落地,一年的辛苦就付之东流了。所以会宁人把六月收麦叫虎口夺食,得拼命。常常在麦子黄得快时,他就晚上也不休息了。从天没亮拔到快中午时,烈日当空,握着烫手的麦子,看着眼前蒸腾的热浪,两只手不停地迅速抓拉,而两条肐蹴的腿不停的向前蹬,过不了几个来回,小腿肚子上的汗水和黄土已和成泥,像浇了一碗热汤,粘粘的、烫烫的,十分难受。两个胳臂像灌了铅一样,一把比一把拉得吃力。背上太阳晒的火辣辣痛,渗出的汗珠子像无数条虫子咬。干涩的嗓子眼呛进了泥土,像吃了一口鱼翅卡在了上面,一阵比一阵难受。头也一阵阵的发胀,觉得昏昏欲睡。然而焦急的农民并不放慢速度,一阵紧似一阵的往前赶。 麦子好不容易拔完了,接着胡麻、油麦又黄了,幸亏面积都不大,于是,农民就一边收割这些,一边往家里拉麦捆子。拉麦子要挑好天气,见不得半点雨。一时间,装得好像小山包似的架子车就像雨后草垛上的蘑菇一样在乡间的小路上到处出现,男人前面抗着辕,女人孩子跟在后面推,慢悠悠的小山包向一家家的小场上移动。有些偏僻的山庄,没有几条可走得下架子车的路,他们就只能用肩挑背抗了。

转眼紧张、酷热的六月过去了,农民已经掉了一身皮,个个腰酸背痛,但是还闲不下来,后面还有好多的活等着去干———拔荞麦、挖洋芋、瓣玉米、碾场„„同时,为了第二年的庄稼,秋耕也开始了,农民叫做打磨地,每块地至少要打磨三遍,一块块、一遍遍的仔仔细细地过。每天天蒙蒙亮,男人们就架起了牲口,赶到自己的责任田里开始了一天的生活。甩鞭声、喊牛声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鸣响成一支永不变调的歌。

虽然是这样的忙,但会宁农民还要忙里偷闲去打工,男人们被女人哄着、骗着、骂着赶出了家门。不知有多少会宁人在“农闲”时去搞副业,只看到兰州、白银的任何一个建筑工地上,都通用着会宁的方言。有人估计兰州人住的楼房有一半多出自会宁人的手,也许不假。会宁人以自己塌实耐劳的本性,得到许多建筑单位的欢迎,他们以艰苦超负荷的劳动,争取着微薄的报酬,维持家庭的花费。诚实的会宁人却常常被欺骗、被克扣,干几个月的活,多时候却是两手空空而归。

会宁人在他们略带苦味的人生中拼搏着、挣扎着、追求着,他们无时不在创造着生活,创造着人生,把美好的希望全寄托在了下一代身上,硬是把一个个“农”的子孙供出了农门。 这既是平凡的伟大,又是伟大的平凡。会宁人用希望、汗水和金钱,把儿孙们送进了校门。从此,他们就用艰苦的劳动来拼命的挣钱以供起一个十几年的希望。虽然遥远,但他们还是信心百倍孜孜不倦地把它去变成现实。送儿女上学已是每个会宁人拼命要完成的责任和义

务。会宁一中教语文的王泰华老师为会宁撰写了一幅对联:

贫贫闻全国有学子万余贫为富

苦苦甲天下出人才三千苦易乐

这既是会宁的现实,也是会宁的骄傲,想起来常常令人激动不已。

会宁共有五所高中学校,三中在河畔,一二四五中在会宁县城。各个学校年年爆满。尽管,会宁这偏远的山区人口密度不算太高,但学校的人并不比别处学校的人少。我曾经就读于会宁二中,那年高二开学,由于高一的新生太多,给学校的住宿造成了困难。开学报到第二天,我们班的同学都到齐了,总共三十多个男生被安排到一间不大的宿舍里,两排通铺,前后靠墙各一排,中间只留一个两人并肩可以通过的通道。说时迟,已经迟了,十几个人的铺盖卷已是无地落床了,同学们把自己的“领地”作了最大的让步,褥子全叠起来,还有六七个铺盖卷在地上。于是,班主任就给我们“平均领地”,用自己的双手离开一尺多一点的距离作为度量衡,一边量着,一边念着:“这是一个,这是一个„„”两手之间的距离不断地缩小,还是量不够人均一份,不得不摇头叹息着走了。最后有四五个铺盖卷无论如何也挤不下了,索性就不铺了,反正已没床位了,铺与不铺一样也要挤着睡。大热的天,身子挨着身子,躺下去就有点后悔了——不如站着。睡着睡着,汗就像装在布口袋的水受到挤压一样,直往外冒,一阵比一阵难挨。但起不来,也不敢起来,起来就别想睡下了。由于路途的劳累,不知不觉在汗水的浸泡中进入了梦乡。第二天一觉醒来,觉得浑身麻痛。听几个同学说他们在夜间起来解手,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床上已是“天衣无缝”了,他们试着侧身睡也睡不下去,就只好把铺盖拿到操场里的水泥乒乓球台上去睡,据说还睡得清爽,只恨自己没早发现。从此,乒乓球台也成了每夜必争的“风水宝地”。

住宿已是如此的拥挤,教室也就不用说了。高一、高二都是五十到六十的标准班,密度还不算太大,可是到了高三,迫于补习生的压力,教室不得不增大容量,一百多人挤在一个教室里在会宁已是普遍现象,补习班人数最多时可达到一百七十多人,虽然教室是学校的大会议室,但据说坐在后面的很难看清老师的模样。我补习那年,还算幸运,班上人数不算太多,仅仅一百五十人左右。只可惜教室太小了一点,前面的面壁,后面的因为距离黑板太遥远不得不向前靠,中间一个个都正襟危坐,只留了一个人侧身能过的两个小过道,王金华老是的大肚子老是过不去。教室是平房,后面的同学,走窗子比走门感方便的多。不过值得高兴的是,这样的教室在冬天里不用架炉子,还要开窗子散发热量。就是这样的班级也并不见得少,会宁一﹑二中都是高三十几个班,高一高二各二十几个班,三中相对少一些,三个年级也有二十三、四个班,每个学校人数不下于两千。会宁的学子把父辈们的勤劳、踏实和节

俭毫无保留地继承了下来。他们深深地知道,只有勤学是跳出农门的唯一途径。他们抓住上学就像一个溺水人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一样,不敢放松。于是在操场、宿舍、教室三点一线的日子里,恨不能钻进每一个时间的缝隙,与书本亲近。会宁的学生是没有星期天的,除非有重要的事,一般都要到校,教室里并不因为是星期天而空气有所不一样,每天晚上教室熄灯以后,书桌上就点起了颗颗灯光,这灯光就像天上的繁星,伴着一个个黑瘦的会宁学子,直到深夜。每天天不亮,教室里的灯光却早已亮起来了。那一颗颗微弱飘忽的灯光,是一个个会宁学子 永生不灭的希望,他们没有更多的钱买蜡烛,就用墨水瓶做成一个个煤油灯,既经 济又实惠,因为做饭的煤油炉子可直接供应燃料。外地考察团看到一盏盏在会宁博物馆和教室里出现的煤油灯时,他们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还以为是同学的仿古制作,听说是学习照明用的,他们都惊呆了!难道是科学的倒退?会宁学生没有钱到食堂去奢侈,都是自己做着吃,饭除了面就是洋芋,菜除了洋芋也还是洋芋。可他们面条、面片、洋芋丝、洋芋块,烹着、蒸着、炒着也吃的有滋有味。但别人尝一口,会发现没放盐的也不少。别奇怪,他们从做饭吃饭到收拾碗筷,一般都在半小时内完成,慢的最多不超过四十五分钟,而快的只用二十分钟。他们从来不乱花父母的血汗钱,常常为一斤煤油是一元一角五分还是一元二角钱费尽口舌。苦难是一笔财富,苦难是一所大学。会宁的学生把生活中的苦难当成了前进中的润滑油,一批又一批的飞入了祖国各地的高校。好像是突然有一天,会宁和“状元县”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全国的电视台、报社记者接踵而至;四面八方的考察团、学习团也纷至沓来,他们对会宁进行了全方位细致的报道、学习和考察,使会宁“学生苦学,教师苦教,家长苦供”的“三苦”精神名扬全国。有人说会宁的学生是家长用洋芋袋子扛出来的,一点没错,在会宁的街头巷尾,每天都可看到送吃穿的家长来回穿梭。一位卖了牲口以人代牛拉犁而供出四位大学生的老农面对记者的话筒,只说了句和会宁的黄土一样朴素的话:“咱们再苦也不能苦了娃们。”听得记者合不拢嘴。除了感动还能说些什么呢,他们不由得对这种献身精神产生崇高的敬意。

会宁,这块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的热土,不仅有如此之多的苦难,还有与苦难命运抗争的令人崇敬的会宁人。怎堪一个“苦”字和一个“贫”字概括。

我的家乡甘肃会宁

可能是造物主的吝啬,仅给了这里一片贫瘠的土地;也可能是造物主的偏爱,给了这里一群与众不同的会宁人。生活在这里的人,由于自然条件的刻薄,命运注定了他们拼搏的一生„„

如果把甘肃看成一个斜挂着的两头大的糖葫芦的话,会宁就是下边那颗最涩的一块。祖国大西北的甘肃向来以既“干”又“酥”而著称,会宁便是这干苦浓缩的精华。每年到了三四月,缺水就成为困绕会宁农民的一大难题,就像灾年的粮食青黄不接一样,家家在每一年六七月份收集在窑里的那一点水到了两年的交接处都已捉襟见肘了,而天却迟迟不下雨,农民的心就像土地一样开始干焦。如果村子前后有一口有水的井,就成了全村人的“命根子”。我们村就有一口,在村子中间,人们都叫它“老井”,不知道它有多老,自从我记事起,人们就这样叫它了。老井里的水很甜、很凉,我们都爱喝,不煮喝了肚子也不痛。老井的水也大,听老人说是过水,也许是吧,舀干时候不大就又能蓄一尺深。但是,能得到大自然这样恩赐的村庄毕竟太少了,很多村子就根本挖不出一口有水的井。怎么办?那可惨了,除了到外地买水外就只有不惜十几里甚至几十里到邻近的村子去“借水”了!借了当然是不可能还的了。到了缺水的季节,为了大家都能喝到一点水,我们村的老井也就临时上锁了,每天中午和傍晚各开一次。开井时刻到井滩去,可热闹了,比赶集的人还多--本村的、外村的,男女老少都有,牛羊等牲口也在人群中来去穿梭。看着他们顶着正午的烈日,挑着两桶水一步三晃的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怕洒出一滴水而提心吊胆的情景,不由使人惊叹万分。 会宁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一碗油换不来一碗水。”道出了这里水的珍贵。如果你走进会宁农村的每个家庭,都会在厨房里发现一个一米多高的大缸,是装水的,挑来的水全部装在里面,慢慢地用,一点点地用,能省的尽量省,绝不能有半点的浪费。只有他们才深深知道这水是来之不易的。井,已成为会宁人的“命根子”;井,已溶为会宁农民的一部分!会宁人对井的渴望,决不亚于城里下岗职工对一份好工作的渴望!吃水莫忘打井人。打一口井,得向地下挖三四十米,不知多少人为此流了多少汗,为此吃过多少苦,为修一口井,不知花了多少人的心血!

大自然的十年九旱,已使会宁农民无法摆脱水的困惑,无法忘记井的甘醇。吃水已是这样的困难,农业灌溉更是不敢设想。二月种子下地后,风吹起松软的黄土,天地间整个弥漫着黄色,黄色掩盖了山坡,黄色掩盖了村庄,黄色掩盖了人„„走上了乡间的小路,路面整个被细腻的像流水一样的黄土遮盖着,一脚踩下去,整个脚都淹没了。偶尔有一辆三轮车驶

过,看着直冲云霄的黄土,不由的使人想起李白的诗句:“黄沙直上白云间。”当然,这里的不是“黄沙”,而是“黄土”,但没有半点李白那夸张的意思。老农扬起同黄土一色的脸,长叹一声:“老天爷又要减人了。”要是碰上个风调雨顺的岁月会宁亩产平均能达到三百斤已是相当不错了,但别的农业区,即使在灾年亩产在四百斤以上。这就是会宁人生存的土地,这就是会宁人赖以生存的环境!造物主赐予以会宁人的实在太少、太少了,只给了这里一片贫瘠的黄色和一片苍凉。

为了生存,会宁人不得不同环境拼命,不得不同命运抗挣,不得不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

会宁人身上洋溢着中国标准式农民的朴实和厚道的气息。他们世代以农为业。大多数人都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土地。远处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抓起一把黄土凑到眼前,仔细地观察,然后用鼻子闻闻、舌头舔舔,他是要搞清楚这块地里究竟缺少什么肥料。他们日未出而作,日落而未息,以近乎原始的工具一天不缺地在自己的责任田里挥汗如雨。会宁人叫这是“背日头下西山”。每天看着那一轮火红的太阳缓缓地沉到西山背后,拣起被汗水浸透的汗衫搭在身上,收起工具,长舒一口气,拖起沉重的步子,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神情,向家里走去。

会宁多以小麦为主要农作物,不种冬麦而种春麦,少则十几亩,多则几十亩。自从二月种子下地,会宁农民就得天天上地了。打土疙瘩、松土,都得仔仔细细的过,还要时不时的扒开土看看种子是不是发芽了,是不是烂籽了,是不是窑籽了。如果是,就得及时补种。麦苗出土以后,农民更是离不开土地了,锄草、捡苗,这是农活的重要环节,一般要三遍,多则四遍五遍,锄完这块锄那块,锄完阳山锄阴山,期间还要抢墒种一些秋田。来不及喘口粗气,已经到了五月,这时候麦地是绝不能进去了,麦子大放花了,是不能碰撞的。他们就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秋田中来了,秋田三遍还没有锄完,六月来了。六月头,豌豆收,再过几天是麦口。夏收到了,这是最紧张的时刻。不管是丰收还是贱收,农民都得大干一番了,庄稼汉个个练好膀子,几亩豌豆和扁豆不觉得累就拔完了。眼看着山上的麦子已是冷黄,一片连着一片。这时媒婆都不想上路,阴阳先生也无心除魔捉鬼,家家户户天不亮就上地了。六月麦子黄,过门三天的媳妇请下床。除非老弱病残,孩子都得上地,三个孩子顶个大人嘛。于是,整个村子很难找到半个闲人。会宁人收麦子是不用镰刀的,山地麦子,既短又稀,是带不住镰刀的,他们就用自己的双手,蹴在地上爬,用一种最原始最踏实的劳动方式,来收获这份生活的馈赠。天旱年的麦子,是东山一根西山一根,追都追不上,广种薄收的会宁人,就一根根地在几十亩地里捡。人常说,麦黄一夜,说黄就金黄了,庄稼汉就得拼上命、发上

狠地往前赶,还是赶不上麦黄的速度,常常拔着拔着,黄透的麦子就掉颗。这干旱了几个月的天气也变得多雨,动不动就雷电交加,大雨滂沱,有时还夹杂着冰雹,十几分钟,麦穗全部落地,一年的辛苦就付之东流了。所以会宁人把六月收麦叫虎口夺食,得拼命。常常在麦子黄得快时,他就晚上也不休息了。从天没亮拔到快中午时,烈日当空,握着烫手的麦子,看着眼前蒸腾的热浪,两只手不停地迅速抓拉,而两条肐蹴的腿不停的向前蹬,过不了几个来回,小腿肚子上的汗水和黄土已和成泥,像浇了一碗热汤,粘粘的、烫烫的,十分难受。两个胳臂像灌了铅一样,一把比一把拉得吃力。背上太阳晒的火辣辣痛,渗出的汗珠子像无数条虫子咬。干涩的嗓子眼呛进了泥土,像吃了一口鱼翅卡在了上面,一阵比一阵难受。头也一阵阵的发胀,觉得昏昏欲睡。然而焦急的农民并不放慢速度,一阵紧似一阵的往前赶。 麦子好不容易拔完了,接着胡麻、油麦又黄了,幸亏面积都不大,于是,农民就一边收割这些,一边往家里拉麦捆子。拉麦子要挑好天气,见不得半点雨。一时间,装得好像小山包似的架子车就像雨后草垛上的蘑菇一样在乡间的小路上到处出现,男人前面抗着辕,女人孩子跟在后面推,慢悠悠的小山包向一家家的小场上移动。有些偏僻的山庄,没有几条可走得下架子车的路,他们就只能用肩挑背抗了。

转眼紧张、酷热的六月过去了,农民已经掉了一身皮,个个腰酸背痛,但是还闲不下来,后面还有好多的活等着去干———拔荞麦、挖洋芋、瓣玉米、碾场„„同时,为了第二年的庄稼,秋耕也开始了,农民叫做打磨地,每块地至少要打磨三遍,一块块、一遍遍的仔仔细细地过。每天天蒙蒙亮,男人们就架起了牲口,赶到自己的责任田里开始了一天的生活。甩鞭声、喊牛声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鸣响成一支永不变调的歌。

虽然是这样的忙,但会宁农民还要忙里偷闲去打工,男人们被女人哄着、骗着、骂着赶出了家门。不知有多少会宁人在“农闲”时去搞副业,只看到兰州、白银的任何一个建筑工地上,都通用着会宁的方言。有人估计兰州人住的楼房有一半多出自会宁人的手,也许不假。会宁人以自己塌实耐劳的本性,得到许多建筑单位的欢迎,他们以艰苦超负荷的劳动,争取着微薄的报酬,维持家庭的花费。诚实的会宁人却常常被欺骗、被克扣,干几个月的活,多时候却是两手空空而归。

会宁人在他们略带苦味的人生中拼搏着、挣扎着、追求着,他们无时不在创造着生活,创造着人生,把美好的希望全寄托在了下一代身上,硬是把一个个“农”的子孙供出了农门。 这既是平凡的伟大,又是伟大的平凡。会宁人用希望、汗水和金钱,把儿孙们送进了校门。从此,他们就用艰苦的劳动来拼命的挣钱以供起一个十几年的希望。虽然遥远,但他们还是信心百倍孜孜不倦地把它去变成现实。送儿女上学已是每个会宁人拼命要完成的责任和义

务。会宁一中教语文的王泰华老师为会宁撰写了一幅对联:

贫贫闻全国有学子万余贫为富

苦苦甲天下出人才三千苦易乐

这既是会宁的现实,也是会宁的骄傲,想起来常常令人激动不已。

会宁共有五所高中学校,三中在河畔,一二四五中在会宁县城。各个学校年年爆满。尽管,会宁这偏远的山区人口密度不算太高,但学校的人并不比别处学校的人少。我曾经就读于会宁二中,那年高二开学,由于高一的新生太多,给学校的住宿造成了困难。开学报到第二天,我们班的同学都到齐了,总共三十多个男生被安排到一间不大的宿舍里,两排通铺,前后靠墙各一排,中间只留一个两人并肩可以通过的通道。说时迟,已经迟了,十几个人的铺盖卷已是无地落床了,同学们把自己的“领地”作了最大的让步,褥子全叠起来,还有六七个铺盖卷在地上。于是,班主任就给我们“平均领地”,用自己的双手离开一尺多一点的距离作为度量衡,一边量着,一边念着:“这是一个,这是一个„„”两手之间的距离不断地缩小,还是量不够人均一份,不得不摇头叹息着走了。最后有四五个铺盖卷无论如何也挤不下了,索性就不铺了,反正已没床位了,铺与不铺一样也要挤着睡。大热的天,身子挨着身子,躺下去就有点后悔了——不如站着。睡着睡着,汗就像装在布口袋的水受到挤压一样,直往外冒,一阵比一阵难挨。但起不来,也不敢起来,起来就别想睡下了。由于路途的劳累,不知不觉在汗水的浸泡中进入了梦乡。第二天一觉醒来,觉得浑身麻痛。听几个同学说他们在夜间起来解手,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床上已是“天衣无缝”了,他们试着侧身睡也睡不下去,就只好把铺盖拿到操场里的水泥乒乓球台上去睡,据说还睡得清爽,只恨自己没早发现。从此,乒乓球台也成了每夜必争的“风水宝地”。

住宿已是如此的拥挤,教室也就不用说了。高一、高二都是五十到六十的标准班,密度还不算太大,可是到了高三,迫于补习生的压力,教室不得不增大容量,一百多人挤在一个教室里在会宁已是普遍现象,补习班人数最多时可达到一百七十多人,虽然教室是学校的大会议室,但据说坐在后面的很难看清老师的模样。我补习那年,还算幸运,班上人数不算太多,仅仅一百五十人左右。只可惜教室太小了一点,前面的面壁,后面的因为距离黑板太遥远不得不向前靠,中间一个个都正襟危坐,只留了一个人侧身能过的两个小过道,王金华老是的大肚子老是过不去。教室是平房,后面的同学,走窗子比走门感方便的多。不过值得高兴的是,这样的教室在冬天里不用架炉子,还要开窗子散发热量。就是这样的班级也并不见得少,会宁一﹑二中都是高三十几个班,高一高二各二十几个班,三中相对少一些,三个年级也有二十三、四个班,每个学校人数不下于两千。会宁的学子把父辈们的勤劳、踏实和节

俭毫无保留地继承了下来。他们深深地知道,只有勤学是跳出农门的唯一途径。他们抓住上学就像一个溺水人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一样,不敢放松。于是在操场、宿舍、教室三点一线的日子里,恨不能钻进每一个时间的缝隙,与书本亲近。会宁的学生是没有星期天的,除非有重要的事,一般都要到校,教室里并不因为是星期天而空气有所不一样,每天晚上教室熄灯以后,书桌上就点起了颗颗灯光,这灯光就像天上的繁星,伴着一个个黑瘦的会宁学子,直到深夜。每天天不亮,教室里的灯光却早已亮起来了。那一颗颗微弱飘忽的灯光,是一个个会宁学子 永生不灭的希望,他们没有更多的钱买蜡烛,就用墨水瓶做成一个个煤油灯,既经 济又实惠,因为做饭的煤油炉子可直接供应燃料。外地考察团看到一盏盏在会宁博物馆和教室里出现的煤油灯时,他们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还以为是同学的仿古制作,听说是学习照明用的,他们都惊呆了!难道是科学的倒退?会宁学生没有钱到食堂去奢侈,都是自己做着吃,饭除了面就是洋芋,菜除了洋芋也还是洋芋。可他们面条、面片、洋芋丝、洋芋块,烹着、蒸着、炒着也吃的有滋有味。但别人尝一口,会发现没放盐的也不少。别奇怪,他们从做饭吃饭到收拾碗筷,一般都在半小时内完成,慢的最多不超过四十五分钟,而快的只用二十分钟。他们从来不乱花父母的血汗钱,常常为一斤煤油是一元一角五分还是一元二角钱费尽口舌。苦难是一笔财富,苦难是一所大学。会宁的学生把生活中的苦难当成了前进中的润滑油,一批又一批的飞入了祖国各地的高校。好像是突然有一天,会宁和“状元县”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全国的电视台、报社记者接踵而至;四面八方的考察团、学习团也纷至沓来,他们对会宁进行了全方位细致的报道、学习和考察,使会宁“学生苦学,教师苦教,家长苦供”的“三苦”精神名扬全国。有人说会宁的学生是家长用洋芋袋子扛出来的,一点没错,在会宁的街头巷尾,每天都可看到送吃穿的家长来回穿梭。一位卖了牲口以人代牛拉犁而供出四位大学生的老农面对记者的话筒,只说了句和会宁的黄土一样朴素的话:“咱们再苦也不能苦了娃们。”听得记者合不拢嘴。除了感动还能说些什么呢,他们不由得对这种献身精神产生崇高的敬意。

会宁,这块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的热土,不仅有如此之多的苦难,还有与苦难命运抗争的令人崇敬的会宁人。怎堪一个“苦”字和一个“贫”字概括。


相关内容

  • 古道名城会宁
  • 甘肃会宁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军事重地,地控三边,县居四塞,是古丝绸之路重镇,素有"秦陇锁钥"之称.两汉时,地居丝绸之路北线,用兵河西孔道.据<史记>记载,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置祖厉县.南北朝时,北魏太延二年(436)改祖厉县为祖居,迁址平凉境内,后在今靖远县 ...

  • 长征演讲稿
  • 1936年10月9日,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隆德西北的将台堡(今属宁夏西吉)会师.以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和将台堡地区会师为标志,长征宣告胜利结束.会宁因为会师所在地而闻名.为什么选择会宁作为红军的会师地? 马进林:1936年8月,毛泽东.周恩来 ...

  • 出租汽车公司项目申请报告
  •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 1.项目名称xxx 出租汽车公司(名称暂定) 2.申请法人: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道路管理条例> 3.<国家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2.<城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 3 ...

  • 爱心衣橱衣+衣=爱
  • "爱心衣橱"是2011年由主持人王凯.马洪涛发起,众多企业家.主持人.编导.记者共同参与推进的一项爱心公益行动.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帮助下,设立了"爱心衣橱基金". 爱心衣橱主要是向贫困地区的孩子发放衣物.通过低于成本价格的公益采购,爱心衣橱圆了众多孩子们 ...

  • 暑期西部支教赞助策划书
  • xx年暑期西部"春泥"筑梦 支教工程 主办单位: 会宁学子共济会浙江分会 支教地点: 甘肃省会宁县 支教时间: xx年7月10日-8月1日 团队名称:"春泥"筑梦支教团 主题:因爱之名,托起他们的希望 前 言 作为青春的代言人,大学生总洋溢着年轻的活力.充满着 ...

  • 甘肃会宁"高考状元县"陪读大军的生活写实(整理精校版)
  • 甘肃会宁"高考状元县"陪读大军的生活写实 素材汇编 0101 1836 为了省钱,他们舍不得用电褥子,只能在吊瓶里装上热水暖和被窝. 会宁,一个位于甘肃中部的小县城,由于近年来保持着较高的升学率,而被誉为高考状元县. 来到当地有名的会宁二中,记者发现,高升学率的背后固然有学校管理 ...

  • 放在贫困县吃苦 农村未必能改造城市问题孩子
  • 由于各种原因,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农村.送到县城去,希望农村教育能将孩子改造成一个学会吃苦,自立自强的人. 对于父母的决定,孩子一定赞成吗?被父母送到农村读书的14岁男生李强(化名)近日就表示:"谁愿意放弃优越的生活去那种破地方!" 李强所讲的"破地方"指 ...

  • 甘肃会宁万氏家谱序言
  • http://www.gscn.com.cn  时间:2010-07-20 11:12:33  来源:中国甘肃网网络信息整理  进入论坛>> 国家有史,述朝代.记政事:地方有史,明沿革,载土风:家族有谱,考世系,识宗支.此三者构成一完整体系,为华夏历史三大组成部分,记述中华民族繁衍生长之 ...

  • 幼儿手操指算培训中心商业计划书
  • 2010年6月甘肃省首届中和地产杯创业项目大赛在生内征集创业项目,共有431个项目报名参赛,我的项目有幸被选入36强。9月下旬在兰州雁滩高新开发区举行复赛。在现场展示项目时,我的学生5岁多的刘昭君、张书元、王鑫,现场进行了演示,使我获得了全场最高分9.45分。因为我不知道网上投票有代理400元买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