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想象共享快乐---[听声音编故事]说课设计

放飞想象 共享快乐

——《听声音 编故事》说课设计

南丰县子固小学 储衍芬

教材分析

《听声音 编故事》是第五册教材声音一单元实践活动的延伸,是习作教学改革中的一个亮点,目的在于创造一种无拘无束的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心灵释放的空间,让想象的风筝在蓝天下自由地放飞。

训练目标: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充分想象,培养创新能力;

△开放形式,创导互评互议,让学生写自己的所想所悟,并引导学生乐于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

△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充分想象。

让学生文从字顺地将自己心中所想所悟描述出来。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想象活动“敏感期”向观察活动“敏感期”的过渡)。

设计理念

新课标要求:作文教学要从“生活本源”出发,留心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

教法学法

1、吸取“点—线—面”的数学概念,运用于作文教学。

2、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处于一个声音的世界。引导学生从观察入手,将想象与观察相结合。

3、合作探究,互评互议,说写结合。快乐作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开心模仿

小朋友们,其实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一台录音机,知道是什么吗?(耳朵)今天请大家带上你的这台录音机,随着老师一起到声音的世界去旅行吧。(课件播放几种声音,学生开心地模仿)。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以轻松愉快的谈话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而学生在开心模仿的同时已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我的第二个环节。

二、“点—线—面”,环环相扣

1、切入“点”。引导学生用象声词将刚才的声音模仿或写下来。学生在说写过程中无形中积累的许多象声词正是本堂课的一个切入点。

此时再引导学生给这些象声词找伙伴,如“轰隆隆的雷声”、“沙沙的春雨”、“喔喔的鸡叫声”……此时的课堂宛如荡漾着微波的湖面。

2、把握“线”。点的积累多了,我便顺水推舟,引导学生将听到的声音描述得具体、生动一些。

如“小鸟叽叽喳喳在树上唱着欢乐的歌”、“轰隆隆的雷声响起,雷公发怒,一场大雨将来至”。

不断地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把机会让给更多的学生,让学生信手拈来,觉得趣味无穷。所谓的“线”已形成。学生此时就如一条小鱼在自己创作的句子海洋中畅游。

3、堆积“面”。水到渠成,让学生将线拉长、堆积,自由选择声音展开想象,连句成段。把课堂变成学生自由发挥的舞台,学生在享受自由快乐的同时,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如雨后春笋。

面似乎已形成,但此时的面只是一个量的堆积,如何让它产生质的飞跃呢?这是本堂课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下一个环节。

三、范文引路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希望教师能善读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事半功倍。)

用课件播放根据事先声音创编的故事。

1、欣赏范文。追问:怎样才能把故事编好呢?

2、小组讨论作文要点

3、学生在各抒己见的氛围中小结写作方法:

a.仔细听,认真看 b.放飞想象

c.合情合理 d.完整、具体

这样既让学生把握了写作的要点,又将独特的构思,精美的语言,具体的表达根植在学生的心中。

四、试编故事

此时,学生已胸有成竹,写作已不再是一项任务,而是心中要求

表达的强烈愿望,让我们再做一次东风,帮助学生乘着东风展翅飞翔。

1、(课件播放一组声音)听声音,想想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先小组合作,再进行全班交流,及时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3、你还想让谁加入,将它编入故事中,并讲给小组同学听。

五、构思酝酿,尝试写作

鼓励学生用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学生内在精神,独特“个性”得以自由显现。

六、互评互议,展示成功

这堂课已结束,但本次的习作训练并未结束,一周之后我安排一节习作鉴赏课。

①让学生小组内互评互议,共享快乐。

②修改习作中明显错误的字、词、句,送上你诚恳的意见。 ③演一演创编的故事。

(千锤百炼一“绿”字,文章不厌百回改,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再者,让学生站在欣赏的角度阅读,寻找习作中的“亮点”,这样的鉴赏评价,既肯定了习作者的长处,又使欣赏者得到潜意识的启发。

我将本课的板书设计成一只飞翔的鸽子,想象是它的双翅,情理掌控着它的方向,具体完整是它丰满的羽毛。三者兼备,它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板书设计:

听声音,编故事

放飞想象 共享快乐

——《听声音 编故事》说课设计

南丰县子固小学 储衍芬

教材分析

《听声音 编故事》是第五册教材声音一单元实践活动的延伸,是习作教学改革中的一个亮点,目的在于创造一种无拘无束的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心灵释放的空间,让想象的风筝在蓝天下自由地放飞。

训练目标: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充分想象,培养创新能力;

△开放形式,创导互评互议,让学生写自己的所想所悟,并引导学生乐于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

△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充分想象。

让学生文从字顺地将自己心中所想所悟描述出来。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想象活动“敏感期”向观察活动“敏感期”的过渡)。

设计理念

新课标要求:作文教学要从“生活本源”出发,留心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

教法学法

1、吸取“点—线—面”的数学概念,运用于作文教学。

2、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处于一个声音的世界。引导学生从观察入手,将想象与观察相结合。

3、合作探究,互评互议,说写结合。快乐作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开心模仿

小朋友们,其实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一台录音机,知道是什么吗?(耳朵)今天请大家带上你的这台录音机,随着老师一起到声音的世界去旅行吧。(课件播放几种声音,学生开心地模仿)。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以轻松愉快的谈话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而学生在开心模仿的同时已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我的第二个环节。

二、“点—线—面”,环环相扣

1、切入“点”。引导学生用象声词将刚才的声音模仿或写下来。学生在说写过程中无形中积累的许多象声词正是本堂课的一个切入点。

此时再引导学生给这些象声词找伙伴,如“轰隆隆的雷声”、“沙沙的春雨”、“喔喔的鸡叫声”……此时的课堂宛如荡漾着微波的湖面。

2、把握“线”。点的积累多了,我便顺水推舟,引导学生将听到的声音描述得具体、生动一些。

如“小鸟叽叽喳喳在树上唱着欢乐的歌”、“轰隆隆的雷声响起,雷公发怒,一场大雨将来至”。

不断地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把机会让给更多的学生,让学生信手拈来,觉得趣味无穷。所谓的“线”已形成。学生此时就如一条小鱼在自己创作的句子海洋中畅游。

3、堆积“面”。水到渠成,让学生将线拉长、堆积,自由选择声音展开想象,连句成段。把课堂变成学生自由发挥的舞台,学生在享受自由快乐的同时,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如雨后春笋。

面似乎已形成,但此时的面只是一个量的堆积,如何让它产生质的飞跃呢?这是本堂课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下一个环节。

三、范文引路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希望教师能善读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事半功倍。)

用课件播放根据事先声音创编的故事。

1、欣赏范文。追问:怎样才能把故事编好呢?

2、小组讨论作文要点

3、学生在各抒己见的氛围中小结写作方法:

a.仔细听,认真看 b.放飞想象

c.合情合理 d.完整、具体

这样既让学生把握了写作的要点,又将独特的构思,精美的语言,具体的表达根植在学生的心中。

四、试编故事

此时,学生已胸有成竹,写作已不再是一项任务,而是心中要求

表达的强烈愿望,让我们再做一次东风,帮助学生乘着东风展翅飞翔。

1、(课件播放一组声音)听声音,想想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先小组合作,再进行全班交流,及时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3、你还想让谁加入,将它编入故事中,并讲给小组同学听。

五、构思酝酿,尝试写作

鼓励学生用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学生内在精神,独特“个性”得以自由显现。

六、互评互议,展示成功

这堂课已结束,但本次的习作训练并未结束,一周之后我安排一节习作鉴赏课。

①让学生小组内互评互议,共享快乐。

②修改习作中明显错误的字、词、句,送上你诚恳的意见。 ③演一演创编的故事。

(千锤百炼一“绿”字,文章不厌百回改,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再者,让学生站在欣赏的角度阅读,寻找习作中的“亮点”,这样的鉴赏评价,既肯定了习作者的长处,又使欣赏者得到潜意识的启发。

我将本课的板书设计成一只飞翔的鸽子,想象是它的双翅,情理掌控着它的方向,具体完整是它丰满的羽毛。三者兼备,它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板书设计:

听声音,编故事


相关内容

  • 沿着字词的小径走向语言的花园
  • 课文链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花瓣飘香>讲述了一位小姑娘为病中的妈妈采摘花瓣的故事. 教学策略: 一位老师抓住文中"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这句中的"懂事"一词,展开了如下几个环节的教学: 1?郾联系生活,初步感知" ...

  • 假如我会变 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
  • 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 习作<假如我会变> 曙光楼小学 苏航 一.教材依据 "假如我会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的习作内容.本组是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为主题编排的.在学习了几篇想象瑰丽,语言优美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基础上, ...

  •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 湖南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美术上册备课 (2016---2017---1) 姓 名:全 莎 2016年9月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训练,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但在绘画,动手过程中还缺乏大胆想象创造,这些方面有待提高. 二.教学内容 ...

  • 写想象作文体验创新的快乐
  • 一.放飞思维,激活想象 寓言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而童话最接近学生的内心,反映着真挚的童心.因此,编故事给了学生一个释放心灵.宣泄情绪的机会.怎样顺利地打通学生想象的通道呢?课伊始,进行故事接力,创设故事情境,激起思维的涟漪:听声音,想故事,提供充足的思维空间,学生浮想联翩,神思飞动.再让学 ...

  • 桥--学科教学计划
  • <桥>主题相关 教学内容与 计划安排 三年级语文组 一.了解本次<桥>活动主要目的 通过认真学习"桥·全球教育共同体" 2014 国际会议的相关文字材料,我们理解了本次活动的主旨: 在于通过对主题"桥"的研究,引导教育共同体一起探索.创 ...

  • 生命的药方说课稿.教学反思.评课意见
  • <生命的药方>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讲述了 14 岁的艾迪救治.陪伴,因输血而感染上艾滋病 的 10 岁男孩德诺的故事,表现了两个小伙伴之间纯真.善良的友谊. 正是有了朋友之间的关爱与生命的呵护 ,才给了生活在无助.孤独世 界里的德诺送去了快乐与内心的安慰.身体的疾病可以用药物来治 ...

  • 浅谈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入手问题
  • 浅谈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入手问题 长期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最让我感到头疼的是农村小学写作文,由于农村小学生见得少,听得少,读得也少,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经验少,生活内容单一,往往写作上千篇一律.针对这一情况,老师们心急火燎,想尽方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因此,结合自身经验,浅谈几点如何提高农村小学 ...

  • 巧想象 编故事
  • 巧想象 编故事 --习作指导课设计 [习作目标] 1.根据习作材料,提取相关信息,展开合理想象,练习续编故事. 2.运用"一波三折",练习情节设计,丰富故事内容,让想象更有趣. [习作重难点] 运用"一波三折",练习情节设计,丰富故事内容,让想象更有趣. [课 ...

  • 打印六年级作文教案
  •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习作教案 口语交际•习作一 学习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2.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 4.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师:准备关于音响的录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