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后进生

如何对待“后进生”

北流市大伦镇冲表小学 周老师

刚踏上教师这个行业时,并不是太了解所谓的“后进生”,我以为后进生就是我们一般说的“差生”,只是因为他个人懒而不愿学习,所以在刚开始时,我对待这些学生的教导都是有关这些思想:某某不能这么懒,知道你父母在外打工多辛苦吗;某某你这样做,你以后工作也会养成这么懒的习惯等等,可是后来慢慢的发现,其实“后进生”并不是我认为的这么单一。

一、后进生的界定

所谓的“后进生”,百度百科上的解释是这样的,“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过去人们常常把他们叫做差生,现在称为后进生,即“后来进步”之意。需要强调的是后进生不是指某些遗传或生理因素造成的智力落后、反应迟钝脑功能轻微失调等等儿童,也不是指已经走上犯罪道路、“反社会”的“问题儿童”,主要指教育的教导影响下形成的特殊学生,即所谓的“双差生”。

二、后进生的成因分析

要正确对待后进生,就先要正确分析后进生的成因,以前我只是单纯的认为是学生自己太懒了,于是都是苦口婆心的对他们说要努力啦,不然对不起父母等等,到后来,慢慢发现原因并不只是这个,要深入去了解这些学生,才会发现原因是各方面的。

(一)家庭方面

家庭方面是后进生形成的最重要原因。特别是我们这种农村学校尤为明显,大多数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大部分是跟爷爷奶奶生活,也有一些是跟外婆外公叔叔婶婶生活,而这些亲人只是起到一个简单的监护作用,吃饱穿暖,不出意外则可,对于为人教育及学习就有所缺乏,且据了解到的,现在的小孩根本不理睬老人说的话,更别说学习了。我了解的一个学生,单亲,父亲在外长期打工,在家跟叔叔婶婶家,每个月只是固定寄一些钱回来,这个学生根本没人管的听,来学校经常违反纪律,不学习,放学后经常到处去玩,也不按时回家,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

1.大班教学的潜在影响。班级人数太多,教师在课堂上难以照顾到全部学生,课后工作多,无形中忽略了一些学生,慢慢地落后,成为后进生。

2.教师偏爱优生而造就了更多的后进生。由于当今我国的教育并没彻底地从应试教育的误区走出来,小学、初中教育仍围绕着升学这一指挥棒转。分数不仅成了学生的命根,也成了教师的命根、学校的命根。这就导致了一些教师和学校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放弃一些基础差的学生的教育。而那部分学生因为老师的忽视也越来越找不到信心,进而更不想学。

3.班级文化氛围的影响。乡村学校活动少,除了学校,学生施展的舞台比较少,而学习几乎成了判定学生好差的唯一的标准,学习好坏的标准,就是分数。

而且活动少,一些学生就把注意力都放在了课堂上,纪律散漫。

(三)教师原因

刚开始站在三尺讲台,有很多的不足,对待这种现象不懂得怎么处理,所以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四)学生自身原因

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不自觉、不主动,不完成作业;学生学习意志力薄弱,遇到困难就退缩,没有主动向其他同学、老师请教,不愿思考;学习没有成就感,困难堆积越来越多,就没有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三、转化措施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这一番话,使我了领悟到,要教育好这部分后进生,需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交朋友,真正的了解他们。

1.加强学校联系。刚带这个班的时候,作业的缺交情况比较严重,特别是周末作业。星期一早上来学校,抄作业的大有人在,刚开始只是我在学校找没完成作业的利用下课时间补写,可是发现在学校的作业完成了,可是一回家的作业,还是不做,后来我就尝试与家长联系沟通,让家长帮监督,这样持续一段时间,不完成作业的情况逐渐好转,到现在基本都能按时交作业。

2.创造一个民主、平等、互帮互助的班级文化氛围。相信很多老师都会有这种感触,一有什么问题时,班上的同学都会推给几个学习好的同学,就认为他们是什么都会的,就像我上课时,我问道谁来回答这个问题时,大多数学生都不举手,也不思考,就说彭曼玲,彭曼玲是我们班的语文课代表,上课都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所以他们也养成这个习惯。有些同学就自己认为是不会,是差生,应该由那些学习好的来回答,这样无形就造成他们一个懒惰没自信。于是,我为了扭转这种情况,我尝试通过设置很多班干职务来让班上的学生去完成,每个班干我都设两名同学,轮周或者分职责去管理,这样让他们感觉大家都是一样的,平等的,并不是说只有学习好的才可以做一些事。

3.经常与任课教师联系,提出一致的教育要求,争取任课教师的支持,发挥任课教师教育转化后进生的积极性和特殊性。

4.真心关怀、主动接近、宽容接纳。以前只是一味的进行说服教育,但是效果并不大,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对待这些后进生还是要从爱心、关怀、理解入手,有些学生就是不自觉就去违反纪律,就是不完成作业,这时,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分析这个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尝试去深入接触了解他,然后再进行交流。

5.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我们总容易犯这种错误,好的学生表扬,差的学生批评,这样无形造成他们自信心不足。从一个后进生角度来看,从小到大,也许从老师那里乃至亲人受到的批评远远多于表扬,如果一个人一直面对的都是批评,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反感麻木,所以,如果想转化后进生,表扬、肯定、鼓励的话语就会起到一个关键的影响,我们总是教育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美,而有时往往自己却忽视了。我们只要发现学生有一点点进步了,就应该及

时进行表扬。

要做好后进生这个工作,需要长期的坚持,始终相信做老师的要需要付出爱心,与学生一起成长。

如何对待“后进生”

北流市大伦镇冲表小学 周老师

刚踏上教师这个行业时,并不是太了解所谓的“后进生”,我以为后进生就是我们一般说的“差生”,只是因为他个人懒而不愿学习,所以在刚开始时,我对待这些学生的教导都是有关这些思想:某某不能这么懒,知道你父母在外打工多辛苦吗;某某你这样做,你以后工作也会养成这么懒的习惯等等,可是后来慢慢的发现,其实“后进生”并不是我认为的这么单一。

一、后进生的界定

所谓的“后进生”,百度百科上的解释是这样的,“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过去人们常常把他们叫做差生,现在称为后进生,即“后来进步”之意。需要强调的是后进生不是指某些遗传或生理因素造成的智力落后、反应迟钝脑功能轻微失调等等儿童,也不是指已经走上犯罪道路、“反社会”的“问题儿童”,主要指教育的教导影响下形成的特殊学生,即所谓的“双差生”。

二、后进生的成因分析

要正确对待后进生,就先要正确分析后进生的成因,以前我只是单纯的认为是学生自己太懒了,于是都是苦口婆心的对他们说要努力啦,不然对不起父母等等,到后来,慢慢发现原因并不只是这个,要深入去了解这些学生,才会发现原因是各方面的。

(一)家庭方面

家庭方面是后进生形成的最重要原因。特别是我们这种农村学校尤为明显,大多数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大部分是跟爷爷奶奶生活,也有一些是跟外婆外公叔叔婶婶生活,而这些亲人只是起到一个简单的监护作用,吃饱穿暖,不出意外则可,对于为人教育及学习就有所缺乏,且据了解到的,现在的小孩根本不理睬老人说的话,更别说学习了。我了解的一个学生,单亲,父亲在外长期打工,在家跟叔叔婶婶家,每个月只是固定寄一些钱回来,这个学生根本没人管的听,来学校经常违反纪律,不学习,放学后经常到处去玩,也不按时回家,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

1.大班教学的潜在影响。班级人数太多,教师在课堂上难以照顾到全部学生,课后工作多,无形中忽略了一些学生,慢慢地落后,成为后进生。

2.教师偏爱优生而造就了更多的后进生。由于当今我国的教育并没彻底地从应试教育的误区走出来,小学、初中教育仍围绕着升学这一指挥棒转。分数不仅成了学生的命根,也成了教师的命根、学校的命根。这就导致了一些教师和学校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放弃一些基础差的学生的教育。而那部分学生因为老师的忽视也越来越找不到信心,进而更不想学。

3.班级文化氛围的影响。乡村学校活动少,除了学校,学生施展的舞台比较少,而学习几乎成了判定学生好差的唯一的标准,学习好坏的标准,就是分数。

而且活动少,一些学生就把注意力都放在了课堂上,纪律散漫。

(三)教师原因

刚开始站在三尺讲台,有很多的不足,对待这种现象不懂得怎么处理,所以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四)学生自身原因

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不自觉、不主动,不完成作业;学生学习意志力薄弱,遇到困难就退缩,没有主动向其他同学、老师请教,不愿思考;学习没有成就感,困难堆积越来越多,就没有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三、转化措施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这一番话,使我了领悟到,要教育好这部分后进生,需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交朋友,真正的了解他们。

1.加强学校联系。刚带这个班的时候,作业的缺交情况比较严重,特别是周末作业。星期一早上来学校,抄作业的大有人在,刚开始只是我在学校找没完成作业的利用下课时间补写,可是发现在学校的作业完成了,可是一回家的作业,还是不做,后来我就尝试与家长联系沟通,让家长帮监督,这样持续一段时间,不完成作业的情况逐渐好转,到现在基本都能按时交作业。

2.创造一个民主、平等、互帮互助的班级文化氛围。相信很多老师都会有这种感触,一有什么问题时,班上的同学都会推给几个学习好的同学,就认为他们是什么都会的,就像我上课时,我问道谁来回答这个问题时,大多数学生都不举手,也不思考,就说彭曼玲,彭曼玲是我们班的语文课代表,上课都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所以他们也养成这个习惯。有些同学就自己认为是不会,是差生,应该由那些学习好的来回答,这样无形就造成他们一个懒惰没自信。于是,我为了扭转这种情况,我尝试通过设置很多班干职务来让班上的学生去完成,每个班干我都设两名同学,轮周或者分职责去管理,这样让他们感觉大家都是一样的,平等的,并不是说只有学习好的才可以做一些事。

3.经常与任课教师联系,提出一致的教育要求,争取任课教师的支持,发挥任课教师教育转化后进生的积极性和特殊性。

4.真心关怀、主动接近、宽容接纳。以前只是一味的进行说服教育,但是效果并不大,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对待这些后进生还是要从爱心、关怀、理解入手,有些学生就是不自觉就去违反纪律,就是不完成作业,这时,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分析这个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尝试去深入接触了解他,然后再进行交流。

5.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我们总容易犯这种错误,好的学生表扬,差的学生批评,这样无形造成他们自信心不足。从一个后进生角度来看,从小到大,也许从老师那里乃至亲人受到的批评远远多于表扬,如果一个人一直面对的都是批评,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反感麻木,所以,如果想转化后进生,表扬、肯定、鼓励的话语就会起到一个关键的影响,我们总是教育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美,而有时往往自己却忽视了。我们只要发现学生有一点点进步了,就应该及

时进行表扬。

要做好后进生这个工作,需要长期的坚持,始终相信做老师的要需要付出爱心,与学生一起成长。


相关内容

  • 如何正确对待后进生
  • 如何正确对待后进生 钟菊青 如同世上没有无暇的玉一样,一个班级无论有多还,成绩有多棒,班内的后进生却成了不和谐的音符.他们自称是"被遗忘的角落"令任课教师大伤脑筋.纵观后进生的所作所为,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其实他们并非真的脑瓜笨,意识坏.换句话说,本质不坏. 在我们的教学过 ...

  • 浅谈如何对待差生
  • 浅谈如何对待差生 "后进生"就是所谓的"差生",这是学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后进生转化工作历来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关系到一个学校总体教学水平的高低.如何转化后进生,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直思考的话题,本人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认为要给这些学生 ...

  • 小学班主任工作,如何对待后进生
  • 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每个班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后进生,可如何对待他们呢?首先要做到不厌弃他们,然后根据后进生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做好转化工作.法国教育学家卢俊在他<爱弥儿>一文中写道:"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十二岁,在这段时间中还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 ...

  • 班主任如何对待后进生
  • 班主任如何对待后进生 (小陈)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后进生转化也是如此.在班主任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下,后进生也会逐步发生变化,最后发生质的飞跃.班主任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

  •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 河源市2016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优秀教学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姓 名:郭丽婷 工作单位: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德爱学校 科 目:英语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论文标题: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1**********] [email protected]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摘 要] 自从选择了师范 ...

  •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后进生"
  • 作为一名教师一谈到"后进生",总觉得这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我从教多年,遇到的后进生也特别多.所以对于这个问题,虽然没有多少经验,但是教训还是不少的. 今天就自己的一点感受讲出来,希望与大家分享.      对于后进生,我觉得第一个问题就是不要过分强调他们是后进生,就像不要过分强 ...

  • 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 如何有效地转化后进生 东源县船塘镇铁坑小学 李丹 如何有效地转化后进生,是每个老师规范班级管理的首要任务,直接关系到班级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非常重要的.俗话说:"十根手指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生活习性,对待学习的态度各异,作为教育者的我 ...

  • 二年级语文后进生转化工作总结
  • 二年级语文后进生转化工作总结 转化后进生是每个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每个班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后进生,可如何对待他们呢?首先做到不厌弃他们,然后根据后进生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做好转化工作.在我班后进生身上表现出来是由于自控能力差.基础差.年龄差距大造成的.只有分析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才能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和毛病. ...

  • 如何转换所谓"差生"的几点体会
  • 如何转换所谓"差生"的几点体会 2003-10-16 作者(来源):龙港一中 黄传品 由于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影响,同一学习阶段的学生存在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良莠不齐的现象.班级中深受同学鄙视的所谓"差生"或智商不商,或基础差,或努力但学法不得当,以致比同学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