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科技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省、市科技部门的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在新时期的科技工作方针政策,把握“整合科技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加速成果转化”工作取向,突出“重点建设招商年”工作主题,切实履行部门职责,科技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立足项目管理,强化科技支撑
今年来,县科技局立足科技宏观管理,在组织申报、实施科技项目、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强力支撑。一是紧紧围绕全县产业发展和省、市科技项目支持方向,广泛收集科技需求,精心组织、严格遴选,组织申报省、市计划项目8个,“名优茶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荣获省科技支撑计划,“竹材制浆系统固体废物回收利用技术研究”等5个项目列为XX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共获资金支持67万元;调研、储备项目6个。二是指导项目实施单位实施省、市级重点科技项目 10个,均完成计划任务。三是强力推进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组建项目专家技术组和管理组,指导项目实施单位实施“2万立方米高性能竹型材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完成项目中期监理工作。四是组织推荐、申报2011年市级科技成果,茶叶新品种“川沐28”被批准为市级科技成果,已列入XX市科技进步奖评选范围。
二、加强平台建设,促进科技创新
围绕产业发展,加强科技平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一是抓好 “四川省竹材林浆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工作,多次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按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管理规定和项目实施进度,与企业共同研究,细化方案,采取措施,完成硬件配套、项目研发、材料编制、档案整理等组建任务,切实做好对上衔接和协调,“中心”已通过省科技厅验收。二是抓好“XX市磷系阻燃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工作,协助四川金石磷化工有限公司完成“中心”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编写和多媒体汇报材料制作,通过市科技局组织行内专家评审,获准组建。三是抓好省级创新型企业申报工作。与企业共同努力,认真做好申报基础工作,并多次到省、市科技部门汇报和协调,四川省科技厅等十一部门《关于确定第五批建设创新型企业名单的通知》确定四川永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为“四川省第五批创新型建设培育企业”。四是以“乐山沐川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为平台,围绕“沐绿参天”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大力实施“绵竹基地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新建绵竹科技示范基地3400亩。五是组织有关企业参加“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乐山片区推荐会”,为企业和科研院所成果转化搭建对接平台。
三、建立健全机制,做好“一抓一”工作
“一把手抓科技”工作是市上下达的市级目标任务之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一抓一”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实行目标考核。县科技局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完成《XX县“一把手抓科技”工作实施方案》和《技术创新工程方案》等撰写工作;引导和支持企业引进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等技术,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推进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实现了以制浆造纸为代表的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积极开展 “川沐28”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指导、协助企业完成“优质特色茶树新品种‘川沐28’产业化应用”项目申报和多媒体汇报材料制作,现已通过省科技厅组织行内专家评审;建立健全县级科技交易台账制度,开展科技合同登记工作,完成技术合同交易登记1件;深入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知识宣传,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专利申请,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发明专利1件,完成知识产权申报4件,其中: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
四、突出重点建设,助推产业发展
紧紧围绕农林基地县建设目标,做大做强金银花特色产业。一是在有关乡镇、部门的紧密配合下,通过政策扶持引导,广泛宣传发动,搞好技术服务和部门协调等工作,金银花基地发展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新发展金银花基地4000亩,改造低产金银花基地1000亩,完成投资690万元;与相关部门配合,认真做好产业化扶贫金花银项目的编制和实施工作,完成现代农业金银花示范园区建设的调研、评审、规划和指导《示范园区实施方案》、《金银花基地扶贫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和《项目技术方案》的编制工作,金银花示范园区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理工作。二是积极与业主沟通联系,协调解决政策、资金、技术等问题,为金银花加工企业服好务。目前,金银花扩能项目办公楼、厂房基本竣工,设备已进场安装调试,年内竣工投产,完成投资450万元。三是着力搞好产业招商,引进金银花产业签约项目2个,实际到位资金510万元,完成金银花饮料加工厂项目可行性论证的撰写和报送工作。
五、开展科技培训,提高群众素质
充分发挥科技培训的载体作用,结合开展“科技之春”、“科技活动周”活动和“沐绿参天”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以及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以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深入开展林竹、茶叶、林下养鸡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科普宣传,提高群众科技素质。共举办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19期,培训农民2330 人次,印发各类技术资料6600余份,发放各类科普资料18200份,推广新技术、新品种9项,科技咨询200人次。
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县科技局历来将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作风转变、能力提升等作为构建服务型和谐机关的重要抓手常抓不懈。一是抓学习。按时参加中心组学习,坚持“机关学习日”和支部学习会制度,狠抓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着力提高全体职工的学习力和执行力。二是抓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加强反腐倡廉教育,认真学习《廉洁准则》,科级领导干部签订了《科级领导干部遵守换届纪律承诺书》。狠抓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制定《工作方案》,开展廉政风险排查。三是抓党的建设。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制定实施方案,深入基层走访调研结对帮扶户3户,制定帮扶措施,解决困难3个,资助资金1500元。四是抓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参与“三下乡”、“四进社区”、“城乡共建”、“讲文明、树新风”等活动,机关职工捐助县重特大职业病救助基金500元。完成党报党刊、书籍订阅任务。五是抓社会稳定工作。认真落实党政领导“一岗双责”,深入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按时报送维稳信息,无上访和失密事件发生,确保一方平安。六是抓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严格执行“三项制度”,强化机关管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做好信息报送工作,为县委、政府“两办”和市科技局以及新闻媒体报送信息24条。七是做好联系乡工作。协助联系乡镇搞好换届工作,确保平稳过渡;完成联系乡计生“三结合”帮扶任务34户,建立茶叶帮扶基地1个,支持帮扶资金2000元,并争取上级科技部门的支持,将新凡乡双石村、新塘村列为科技系统计生“三结合”帮扶点,举办林下养殖实用技术培训班3期,发放乌骨黑鸡雏鸡1000只、玉米8吨,受益农户225户。
县科技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省、市科技部门的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在新时期的科技工作方针政策,把握“整合科技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加速成果转化”工作取向,突出“重点建设招商年”工作主题,切实履行部门职责,科技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立足项目管理,强化科技支撑
今年来,县科技局立足科技宏观管理,在组织申报、实施科技项目、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强力支撑。一是紧紧围绕全县产业发展和省、市科技项目支持方向,广泛收集科技需求,精心组织、严格遴选,组织申报省、市计划项目8个,“名优茶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荣获省科技支撑计划,“竹材制浆系统固体废物回收利用技术研究”等5个项目列为XX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共获资金支持67万元;调研、储备项目6个。二是指导项目实施单位实施省、市级重点科技项目 10个,均完成计划任务。三是强力推进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组建项目专家技术组和管理组,指导项目实施单位实施“2万立方米高性能竹型材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完成项目中期监理工作。四是组织推荐、申报2011年市级科技成果,茶叶新品种“川沐28”被批准为市级科技成果,已列入XX市科技进步奖评选范围。
二、加强平台建设,促进科技创新
围绕产业发展,加强科技平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一是抓好 “四川省竹材林浆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工作,多次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按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管理规定和项目实施进度,与企业共同研究,细化方案,采取措施,完成硬件配套、项目研发、材料编制、档案整理等组建任务,切实做好对上衔接和协调,“中心”已通过省科技厅验收。二是抓好“XX市磷系阻燃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工作,协助四川金石磷化工有限公司完成“中心”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编写和多媒体汇报材料制作,通过市科技局组织行内专家评审,获准组建。三是抓好省级创新型企业申报工作。与企业共同努力,认真做好申报基础工作,并多次到省、市科技部门汇报和协调,四川省科技厅等十一部门《关于确定第五批建设创新型企业名单的通知》确定四川永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为“四川省第五批创新型建设培育企业”。四是以“乐山沐川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为平台,围绕“沐绿参天”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大力实施“绵竹基地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新建绵竹科技示范基地3400亩。五是组织有关企业参加“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乐山片区推荐会”,为企业和科研院所成果转化搭建对接平台。
三、建立健全机制,做好“一抓一”工作
“一把手抓科技”工作是市上下达的市级目标任务之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一抓一”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实行目标考核。县科技局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完成《XX县“一把手抓科技”工作实施方案》和《技术创新工程方案》等撰写工作;引导和支持企业引进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等技术,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推进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实现了以制浆造纸为代表的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积极开展 “川沐28”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指导、协助企业完成“优质特色茶树新品种‘川沐28’产业化应用”项目申报和多媒体汇报材料制作,现已通过省科技厅组织行内专家评审;建立健全县级科技交易台账制度,开展科技合同登记工作,完成技术合同交易登记1件;深入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知识宣传,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专利申请,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发明专利1件,完成知识产权申报4件,其中: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
四、突出重点建设,助推产业发展
紧紧围绕农林基地县建设目标,做大做强金银花特色产业。一是在有关乡镇、部门的紧密配合下,通过政策扶持引导,广泛宣传发动,搞好技术服务和部门协调等工作,金银花基地发展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新发展金银花基地4000亩,改造低产金银花基地1000亩,完成投资690万元;与相关部门配合,认真做好产业化扶贫金花银项目的编制和实施工作,完成现代农业金银花示范园区建设的调研、评审、规划和指导《示范园区实施方案》、《金银花基地扶贫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和《项目技术方案》的编制工作,金银花示范园区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理工作。二是积极与业主沟通联系,协调解决政策、资金、技术等问题,为金银花加工企业服好务。目前,金银花扩能项目办公楼、厂房基本竣工,设备已进场安装调试,年内竣工投产,完成投资450万元。三是着力搞好产业招商,引进金银花产业签约项目2个,实际到位资金510万元,完成金银花饮料加工厂项目可行性论证的撰写和报送工作。
五、开展科技培训,提高群众素质
充分发挥科技培训的载体作用,结合开展“科技之春”、“科技活动周”活动和“沐绿参天”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以及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以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深入开展林竹、茶叶、林下养鸡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科普宣传,提高群众科技素质。共举办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19期,培训农民2330 人次,印发各类技术资料6600余份,发放各类科普资料18200份,推广新技术、新品种9项,科技咨询200人次。
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县科技局历来将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作风转变、能力提升等作为构建服务型和谐机关的重要抓手常抓不懈。一是抓学习。按时参加中心组学习,坚持“机关学习日”和支部学习会制度,狠抓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着力提高全体职工的学习力和执行力。二是抓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加强反腐倡廉教育,认真学习《廉洁准则》,科级领导干部签订了《科级领导干部遵守换届纪律承诺书》。狠抓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制定《工作方案》,开展廉政风险排查。三是抓党的建设。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制定实施方案,深入基层走访调研结对帮扶户3户,制定帮扶措施,解决困难3个,资助资金1500元。四是抓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参与“三下乡”、“四进社区”、“城乡共建”、“讲文明、树新风”等活动,机关职工捐助县重特大职业病救助基金500元。完成党报党刊、书籍订阅任务。五是抓社会稳定工作。认真落实党政领导“一岗双责”,深入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按时报送维稳信息,无上访和失密事件发生,确保一方平安。六是抓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严格执行“三项制度”,强化机关管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做好信息报送工作,为县委、政府“两办”和市科技局以及新闻媒体报送信息24条。七是做好联系乡工作。协助联系乡镇搞好换届工作,确保平稳过渡;完成联系乡计生“三结合”帮扶任务34户,建立茶叶帮扶基地1个,支持帮扶资金2000元,并争取上级科技部门的支持,将新凡乡双石村、新塘村列为科技系统计生“三结合”帮扶点,举办林下养殖实用技术培训班3期,发放乌骨黑鸡雏鸡1000只、玉米8吨,受益农户225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