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寒假实习记者总结报告

实习生活结束了,这二十多天来,我亲身体会社会的记录者是如何工作的,震撼的不少,汗颜的也不少.

责任篇

说到责任,我个人认为这是社会记录者最应该坚守的,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弱势群体负责,对相信媒体的人负责,对自己良心的负责.在当今社会,人们都习惯"有事情找媒体",他们认为,媒体是站在他们那边的,记得有次采访,带我的记者临时有事,所以我独自去采访,采访的事件是水箱漏水给居民造成的麻烦.今年兰州的冬季特别冷,所以供水管道很容易就被冻爆,那个出事的水箱每年都会漏水,今年呢,连续的低温天气,水箱漏出的水很快就在居民楼里冻了层冰,水是从高处流下,并且水量又大,很快就在电线杆与出水口之间形成冰柱,看上去很是恐怖,给记者提供线索的苏先生说,这栋居民楼年年都这样,而且多次反映,由于此楼有三家单位的居民住,所以总是你推我,我推你,.他们看见记者来了,纷纷反映情况,其间有一句话让我是有感动,又伤心,”这个姑娘对我们这么关心的,唉,我们这里从来就没有人管过!”

回报社后,我把今天的事情写成了稿子,老师说我写的不错,我自然很高兴,可是第二天见报时,却发现在文章末多了句话"目前,该居民楼业主已成立了业主自管委员会.”可是在我的新闻稿里面明明没有那句话,我当时问老师:“他们明明说没有人管,为什么要添加一句呢?”老师说,“他们是没有说,可是我们这么一说,不正好是提醒他们了吗?”稿子中,责任单位的名字也给忽略了,我知道我们的职责是说实话,如实报道,可是见报的东西却和事实不一样,重要的新闻点也给忽略,我迷惑了,我们所坚守的真实性与媒体的良心到底去哪里了?

第二件事情对我的触动更大。1月底,我和老师采访一个装修纠纷事件,事件的大概是这样的:一名装修工人在给兰州军区一司令家安装门的时候,不小心把手腕的肌腱给弄断了,工人和门业公司签了合同,所以司令说,他们家没有任何的责任,而门业公司认为,装修工干的是额外工作,他们多少都应该承担些责任,于是,我们便去司令家采访,在路上,老师说报社的领导已经说了报道要站在司令家那一边,到司令家后,四层楼的小别墅让我们震撼了一下,他说,现场的残留物显然证明了工人的受伤和他们家一点关系都没有,司令的有句话让我震动很大,”和我们家又没有责任,死了活了和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不明白一个将军级别的人说出这样的话是否经过大脑的思考,现场的残骸在我们非专业的人看来,并不能证明什么,工人的受伤部位和现场的证据,必须有专业的人员鉴定了才能下结论,据老师说,由于司令对装修工的受伤采取了一贯逃避的态度,伤者家属多次找到他,于是司令通过关系,给伤者家乡的公安局打电话,令其家属无法到达兰州。电视台的记者也去了现场,是老师叫来的,现场的情形俨然成了一场针对伤者家属和装修公司的示威战。第二天事情见报后,果然不出我所料。先不说到底应该谁来负责,作为一个将军级别的军队高官,怎么说都应该去医院看望伤者,再者呢,作为报社,在事实没有水落石出之前,是否应该本着尊重事实的态度呢?

我不知道我以后该怎么从事这份职业,但是我确信的是,我的报道要对的起自己的良心。

【良知不能泯灭,否则他就变成了行尸走肉,哪怕他是将军或者统帅。】(括号内文字为刘海明所加。下同。)

劳累篇

干记者很累。在我们第一节专业课的时候,老师就给我们了一瓢冷水,“记者累,记者苦,记者年岁不过五”,当时以为这些话都是吓我们的,可是这次工作实习,着实让我体验了一番,早上八点,一天的工作开始了,办公室里空无一人,老师说到了晚上才有人呢,天气寒冷,零下二十多度,手和脚早都没有了知觉,下午另一个区域有个突发事件,自来水管突然爆裂,上百户居民停止供水,交通拥堵3个小时,由于路途较远,当我们赶到现场的时候,坏损水管差不多修好了,摄影记者比我们晚了十五分钟,晚上7点钟,我们回报社写稿,这个时候,所有的记者都出现了,由于有多篇稿件要处理,我在报社一直呆到了晚上九点半,老师说,你走吧,太晚都很难坐到车了,等了一个小时,车还是没有来,不得以,我只有花钱打车了,回家后,顾不得吃饭,我就睡觉了,第二天,我们的稿件居然没有见报,真糟糕,在看看,晨报和晚报,整整一个版面,大篇幅的照片,将现场境况呈现给读者,没办法,一下午的辛苦就白费了,老师说,这种漏报要扣工资的,没办法,认了!

晚上在报社一个老记给我说了件事情,更是让我吓了一跳,有次他午夜去医院采访,一楼和二楼都黑着灯,到了三楼,终于有间房亮了灯,推开门一看,结果躺着一刚死去的人,从那以后,任何场面他都不害怕了。还有一次,凌晨3点一场火灾发生,他和晚报记者去采访,由于要拍到现场的全景,他们爬到了一民房顶,晚报的记者脚一滑,摔到地上,老记下去将他送到了医院,结果膝盖粉碎性骨折,头部受伤。

这就是我所听到的,看到的,以及体验到的记者生活,虽然还不是记者的一分子,但是这群人却让我肃然起敬,他们记录着社会,也记录着自己。

【每一种职业都是辛苦的,世上没有清闲的职业,只有清闲的人。记者是社会事件的110和120,奔波是福,因为你能看到人间更多的生旦净末丑。】

限制篇

任何媒体都有一定的制度所限制着,真正的自由根本不存在。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受限制的就更多了。

那件事情也是老记说的,一个即将回家的农民工被怀疑偷摩托车,公安局行刑逼供致其肝部出血死亡,老记去采访时,公安局已经让死者不识字的妻子在笔录上签了字,他回报社后,都市新闻的部门主任说,市宣传部打来电话说,此事不能报道。

另一件也是老记经历的。会宁县一小孩全身百分之九十被烫伤,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做了植皮手术,随后住在省人民医院,旁边病房住着一个脚部被烫伤的妇女,小孩疼痛难忍,不停的哭泣,妇女的丈夫说小孩的哭声影响到了她的正常睡眠,一番争吵后,男子居然用刀子将小孩的皮揭了下来,当时老记还是实习记者,血气方刚地要揭露事实,老记的老师说:“先别着急!”回报社后,省委的某高官打来电话说,此事不能报道,原来,那男子是省委的高干子弟。

我有点难受。。。。。

【不许报道,是媒介生态艰难的写照。你还年轻,有希望看到绿色媒介生态生成的那天。】

技巧篇

我就简单得总结一下:

1、说话要有礼貌。这个我感触比较深,轻声细语地,别人更愿意理你。

2、对于带你的老师,不懂就要问,不要害羞,而且要有眼色。

3、和别的老记交谈,他们知道很多。

4、对于采访对象来说,要学会急人之所急,站在别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想想他们的境遇。

5、对于写稿子来说,最好留下采访对象的联系方式,因为即使你作了很详细的采访记录,你也不确定采访中会缺了什么,尤其是对于我们这种菜鸟。

【技巧还不够。去我家看看创造性的采访那本书吧,更多值得铭记的技巧。】

实习生活结束了,学习生活仍在继续。

正义之心

实习生活结束了,这二十多天来,我亲身体会社会的记录者是如何工作的,震撼的不少,汗颜的也不少.

责任篇

说到责任,我个人认为这是社会记录者最应该坚守的,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弱势群体负责,对相信媒体的人负责,对自己良心的负责.在当今社会,人们都习惯"有事情找媒体",他们认为,媒体是站在他们那边的,记得有次采访,带我的记者临时有事,所以我独自去采访,采访的事件是水箱漏水给居民造成的麻烦.今年兰州的冬季特别冷,所以供水管道很容易就被冻爆,那个出事的水箱每年都会漏水,今年呢,连续的低温天气,水箱漏出的水很快就在居民楼里冻了层冰,水是从高处流下,并且水量又大,很快就在电线杆与出水口之间形成冰柱,看上去很是恐怖,给记者提供线索的苏先生说,这栋居民楼年年都这样,而且多次反映,由于此楼有三家单位的居民住,所以总是你推我,我推你,.他们看见记者来了,纷纷反映情况,其间有一句话让我是有感动,又伤心,”这个姑娘对我们这么关心的,唉,我们这里从来就没有人管过!”

回报社后,我把今天的事情写成了稿子,老师说我写的不错,我自然很高兴,可是第二天见报时,却发现在文章末多了句话"目前,该居民楼业主已成立了业主自管委员会.”可是在我的新闻稿里面明明没有那句话,我当时问老师:“他们明明说没有人管,为什么要添加一句呢?”老师说,“他们是没有说,可是我们这么一说,不正好是提醒他们了吗?”稿子中,责任单位的名字也给忽略了,我知道我们的职责是说实话,如实报道,可是见报的东西却和事实不一样,重要的新闻点也给忽略,我迷惑了,我们所坚守的真实性与媒体的良心到底去哪里了?

第二件事情对我的触动更大。1月底,我和老师采访一个装修纠纷事件,事件的大概是这样的:一名装修工人在给兰州军区一司令家安装门的时候,不小心把手腕的肌腱给弄断了,工人和门业公司签了合同,所以司令说,他们家没有任何的责任,而门业公司认为,装修工干的是额外工作,他们多少都应该承担些责任,于是,我们便去司令家采访,在路上,老师说报社的领导已经说了报道要站在司令家那一边,到司令家后,四层楼的小别墅让我们震撼了一下,他说,现场的残留物显然证明了工人的受伤和他们家一点关系都没有,司令的有句话让我震动很大,”和我们家又没有责任,死了活了和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不明白一个将军级别的人说出这样的话是否经过大脑的思考,现场的残骸在我们非专业的人看来,并不能证明什么,工人的受伤部位和现场的证据,必须有专业的人员鉴定了才能下结论,据老师说,由于司令对装修工的受伤采取了一贯逃避的态度,伤者家属多次找到他,于是司令通过关系,给伤者家乡的公安局打电话,令其家属无法到达兰州。电视台的记者也去了现场,是老师叫来的,现场的情形俨然成了一场针对伤者家属和装修公司的示威战。第二天事情见报后,果然不出我所料。先不说到底应该谁来负责,作为一个将军级别的军队高官,怎么说都应该去医院看望伤者,再者呢,作为报社,在事实没有水落石出之前,是否应该本着尊重事实的态度呢?

我不知道我以后该怎么从事这份职业,但是我确信的是,我的报道要对的起自己的良心。

【良知不能泯灭,否则他就变成了行尸走肉,哪怕他是将军或者统帅。】(括号内文字为刘海明所加。下同。)

劳累篇

干记者很累。在我们第一节专业课的时候,老师就给我们了一瓢冷水,“记者累,记者苦,记者年岁不过五”,当时以为这些话都是吓我们的,可是这次工作实习,着实让我体验了一番,早上八点,一天的工作开始了,办公室里空无一人,老师说到了晚上才有人呢,天气寒冷,零下二十多度,手和脚早都没有了知觉,下午另一个区域有个突发事件,自来水管突然爆裂,上百户居民停止供水,交通拥堵3个小时,由于路途较远,当我们赶到现场的时候,坏损水管差不多修好了,摄影记者比我们晚了十五分钟,晚上7点钟,我们回报社写稿,这个时候,所有的记者都出现了,由于有多篇稿件要处理,我在报社一直呆到了晚上九点半,老师说,你走吧,太晚都很难坐到车了,等了一个小时,车还是没有来,不得以,我只有花钱打车了,回家后,顾不得吃饭,我就睡觉了,第二天,我们的稿件居然没有见报,真糟糕,在看看,晨报和晚报,整整一个版面,大篇幅的照片,将现场境况呈现给读者,没办法,一下午的辛苦就白费了,老师说,这种漏报要扣工资的,没办法,认了!

晚上在报社一个老记给我说了件事情,更是让我吓了一跳,有次他午夜去医院采访,一楼和二楼都黑着灯,到了三楼,终于有间房亮了灯,推开门一看,结果躺着一刚死去的人,从那以后,任何场面他都不害怕了。还有一次,凌晨3点一场火灾发生,他和晚报记者去采访,由于要拍到现场的全景,他们爬到了一民房顶,晚报的记者脚一滑,摔到地上,老记下去将他送到了医院,结果膝盖粉碎性骨折,头部受伤。

这就是我所听到的,看到的,以及体验到的记者生活,虽然还不是记者的一分子,但是这群人却让我肃然起敬,他们记录着社会,也记录着自己。

【每一种职业都是辛苦的,世上没有清闲的职业,只有清闲的人。记者是社会事件的110和120,奔波是福,因为你能看到人间更多的生旦净末丑。】

限制篇

任何媒体都有一定的制度所限制着,真正的自由根本不存在。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受限制的就更多了。

那件事情也是老记说的,一个即将回家的农民工被怀疑偷摩托车,公安局行刑逼供致其肝部出血死亡,老记去采访时,公安局已经让死者不识字的妻子在笔录上签了字,他回报社后,都市新闻的部门主任说,市宣传部打来电话说,此事不能报道。

另一件也是老记经历的。会宁县一小孩全身百分之九十被烫伤,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做了植皮手术,随后住在省人民医院,旁边病房住着一个脚部被烫伤的妇女,小孩疼痛难忍,不停的哭泣,妇女的丈夫说小孩的哭声影响到了她的正常睡眠,一番争吵后,男子居然用刀子将小孩的皮揭了下来,当时老记还是实习记者,血气方刚地要揭露事实,老记的老师说:“先别着急!”回报社后,省委的某高官打来电话说,此事不能报道,原来,那男子是省委的高干子弟。

我有点难受。。。。。

【不许报道,是媒介生态艰难的写照。你还年轻,有希望看到绿色媒介生态生成的那天。】

技巧篇

我就简单得总结一下:

1、说话要有礼貌。这个我感触比较深,轻声细语地,别人更愿意理你。

2、对于带你的老师,不懂就要问,不要害羞,而且要有眼色。

3、和别的老记交谈,他们知道很多。

4、对于采访对象来说,要学会急人之所急,站在别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想想他们的境遇。

5、对于写稿子来说,最好留下采访对象的联系方式,因为即使你作了很详细的采访记录,你也不确定采访中会缺了什么,尤其是对于我们这种菜鸟。

【技巧还不够。去我家看看创造性的采访那本书吧,更多值得铭记的技巧。】

实习生活结束了,学习生活仍在继续。

正义之心


相关内容

  • 2011年寒假报社实习总结报告
  • 已经念"大二"了,这以前看着班上的同学们一个个似有所获地实习归来,我终于也下定决心去报社实习.在喻老师辛苦的奔波下,我很幸运地得到了一个实习的机会.期末考试结束后,我便带着忐忑的心情来到<江南都市报>实习,理论知识固然都明白,但真枪实弹的参与新闻活动,对于从来没什么经 ...

  • 2011年寒假假期记者实习总结报告
  • 很多时候,我总是想着:等会吧,再等等,等我准备好了就开始! 可是,实习的过程中却完全不这么回事。接热线的时候,人往那一坐,电话一响,哪还顾得上思考,边听边记录、完了还得给市民提供自己知道的信息。刚开始的时候,总是会忘记询问些基本的东西,甚至会遗漏新闻六要素:不是忘了问打电话人的姓名,就是忘记留他们的 ...

  • 2011年寒假电视台实习总结报告
  • 2011年冬春之交,我国南方遭遇了罕见雪灾。我实习的时候,正巧赶在雪灾泛滥之前的冻雨阶段。实习的那些日子,自己的的确确后悔选择了这么寒冷的寒假,可是当我不顾一切从灾区返乡后,看着新闻我更后悔——在这场全民族抗战雪灾的战役中缺席,将是我的一种缺憾。现在想想实习的日子,实习的经历仍然有很多感慨要表达,在 ...

  • 2011年寒假广播电台实习总结报告
  • 今年寒假我选择在江西人民广播电台信息交通频率实习,虽然实习时间前后只有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但这次经历让我深深领悟到,要成为一名成功的新闻工作者必须求知于实践,力求全面发展. 实习的日子里,我每天受电台工作环境的濡染,体验到学校所体会不到的充实与紧张,见识了这里的每一位记者.编辑和导播工作认真负责任的态 ...

  • 2013年寒假电视台实习总结报告
  •   我在江西教育台的节目部实习,是第一次在电视台实习。以前总觉得电视台的人都眼睛长在头顶上,现在看来也不尽然。节目部是比较不紧张的部门,办公室里的氛围很好,从主任到主持人和记者都对我这个实习生很照顾,虽然我没有像其他实习的同学一样频繁的跟着老师出去采访,但是我很知足了。   实习部门的领导很亲和   ...

  • 2011年大学生打工社会实践报告
  • 春节临近,各大中专院校陆续进入寒假,一些大学生开始寻找机会,一方面锻炼自己,一方面利用假期实实在在地挣些钱.以前,大学生们往往通过当家教.干推销.当服务员等相对单调的打工,利用短暂的寒假体验职场.今年,不少大学生开始依托自身优势,开拓思路,寻找广阔的打工空间,为寒假打工寻找更多的机会.而不少劳动密集 ...

  • 2011年寒假企业公司会计实习总结报告
  • 2011年寒假我来到了莘冠塑料制品公司实习,因为刚刚学习了会计课,本身我就对会计很感兴趣,经朋友介绍就来到这里实习。 短短1个月的工作过程使我受益匪浅。不仅会计专业知识增长了,最主要是懂得了如何更好的为人处事。当今社会一直处在加速的发展变化中,所以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就 ...

  • 2012年大学生寒假实习报告范文
  • 2012年寒假作为一名专业功底不错的中文专业的学生,我来到了《濮阳早报》,开始了自己的短暂的实习之旅,所谓短暂就是指寒假这一小段时间。实习大致是从1月23日开始的,随着寒假的结束于2月17日结束。 开始准备实习首先是确定实习单位,结合自己的特点和意愿,我选择了当地的一份都市报——《濮阳早报》。理由有 ...

  • 寒假电视台实习报告
  • 在喻老师的协调下,我寒假又一次走进了南昌电视台--xx年年寒假的实习地也是在这里.这次寒假实习时间不长,可我感觉收获不小,悟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有一点让我体会最深,即:成为记者的先决条件是需要勇气和毅力! 南昌电视台新闻频道李良生总监把我安排到了<新闻说报>栏目.这是台里一档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