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脚手架支撑体系坍塌的新闻屡见不鲜。为了施工安全,现提供一份关于模板支架系统的支架方案,供大家学习:
一、技术准备:
1、熟悉图纸,做好模板放样,进行实地现场调查研究,根据现场条件进行拼装模板。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
5、《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建筑施工手册》
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
9、《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
二、主要机械设备安排
模板工程施工中,主要机具设备选用如下:
(1)圆盘锯:4台,备用1台,用于制作;
(2)手工锯:10台。
(3)施工工具:扳手、力矩扳手、安全带等
三、模板材料的选用
1、根据图纸要求,合理的选用工程钢筋砼结构工程施工采用的普通钢模板、型模板及气囊膜相结合,选用18mm厚度胶合七夹板模板,60×80木方。要求木材材质等级不低于Ⅲ级,并符合《砼模板用胶合板》中有关规定,所有模板及其支撑架设计应符合《木结构设计规范》及《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设计规程》要求。
2、在施工中为克服涨模、接头错位、漏浆、断面不方正等缺陷,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并加以改进,并以清水模板质量要求进行模板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其主要材料选用如下:
1)模板:采用光滑坚硬的双面酚醛树脂覆盖面胶合板;
2)木方:采用60×80无曲双面刨光顺直的硬质木方;
3)钢管:脚手架管宜采用Φ48.3×3.6钢管,重量偏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四、扣件式脚手架构造要求
1、纵向水平杆构造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长度不宜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采用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纵向水平杆设置在横向杆上时,应等间距布置,且间距不应大于400mm。
2、横向水平杆的构造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在双排脚手架中,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a不应大于0.4l,且不应大于500mm;
3、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4、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
5、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大于4m(2步。)
6、对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7、对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的构造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
8、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m;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9、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中间宜每隔6跨设置一道。高度在24m以下的封闭型双排脚手架可不设置横向斜撑,高度在24m以上的封闭型脚手架,除拐角应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应每隔6跨设置一道。
10、当脚手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应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11、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
12、立杆搭设应符合规定: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
13、连墙件、剪刀撑、横向斜撑的搭设应符合规定:剪刀撑、横向斜撑应随立杆、纵向杆和横向杆等同步搭设。
14、拆除脚手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2)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15、卸料时,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
16、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17、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 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18、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19、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
1)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
2)连墙件。
20、脚手架的接地、避雷措施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规定执行。
图片参考来源于建设部网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所有,严禁转载!想了解更多建筑方面的知识或想和我交流的,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TLJY0102,想学习请加免费资料学习群一建学习(头领教育) 536954669。
最近关于脚手架支撑体系坍塌的新闻屡见不鲜。为了施工安全,现提供一份关于模板支架系统的支架方案,供大家学习:
一、技术准备:
1、熟悉图纸,做好模板放样,进行实地现场调查研究,根据现场条件进行拼装模板。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
5、《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建筑施工手册》
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
9、《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
二、主要机械设备安排
模板工程施工中,主要机具设备选用如下:
(1)圆盘锯:4台,备用1台,用于制作;
(2)手工锯:10台。
(3)施工工具:扳手、力矩扳手、安全带等
三、模板材料的选用
1、根据图纸要求,合理的选用工程钢筋砼结构工程施工采用的普通钢模板、型模板及气囊膜相结合,选用18mm厚度胶合七夹板模板,60×80木方。要求木材材质等级不低于Ⅲ级,并符合《砼模板用胶合板》中有关规定,所有模板及其支撑架设计应符合《木结构设计规范》及《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设计规程》要求。
2、在施工中为克服涨模、接头错位、漏浆、断面不方正等缺陷,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并加以改进,并以清水模板质量要求进行模板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其主要材料选用如下:
1)模板:采用光滑坚硬的双面酚醛树脂覆盖面胶合板;
2)木方:采用60×80无曲双面刨光顺直的硬质木方;
3)钢管:脚手架管宜采用Φ48.3×3.6钢管,重量偏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四、扣件式脚手架构造要求
1、纵向水平杆构造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长度不宜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采用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纵向水平杆设置在横向杆上时,应等间距布置,且间距不应大于400mm。
2、横向水平杆的构造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在双排脚手架中,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a不应大于0.4l,且不应大于500mm;
3、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4、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
5、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大于4m(2步。)
6、对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7、对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的构造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
8、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m;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9、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中间宜每隔6跨设置一道。高度在24m以下的封闭型双排脚手架可不设置横向斜撑,高度在24m以上的封闭型脚手架,除拐角应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应每隔6跨设置一道。
10、当脚手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应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11、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
12、立杆搭设应符合规定: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
13、连墙件、剪刀撑、横向斜撑的搭设应符合规定:剪刀撑、横向斜撑应随立杆、纵向杆和横向杆等同步搭设。
14、拆除脚手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2)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15、卸料时,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
16、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17、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 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18、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19、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
1)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
2)连墙件。
20、脚手架的接地、避雷措施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规定执行。
图片参考来源于建设部网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所有,严禁转载!想了解更多建筑方面的知识或想和我交流的,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TLJY0102,想学习请加免费资料学习群一建学习(头领教育) 536954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