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6月,本身就是一个热烈的季节,博里中学第四届读书节又开始了,作为一名校长,应该把大家引领到学习和读书当中,让知识武装我们的头脑,让智慧充实我们的灵魂。今天我把我的读书心得体会和大家交流,并分享一下:
做一名脚踏实地的教师
教育本无所谓惊天动地,在我看来,做一名好教师,就应该做一名脚踏实地的教师;一个脚踏实地的教师一定是一个愿意把教育的小事做好的教师。过去是这样,在和平昌盛的今天,更是如此。
作为一名教师,你每天做的大抵是这样一些小事:
●早上到学校,进班级,看看学生是否到齐,谁没来,是什么原因。 ●收上家庭作业,谁没及时交,为什么。
●批改作业,谁错了,为什么错了。
●晨读开始,尽管有学生组织,但还是去看一下,学生很认真,笑着表扬。 ●晨会课,可能讲个故事,可能回顾上周班级常规管理考核情况。
●要上课了,准备一些教学用具。
●下课了,利用课间和几个学生交谈几句,课堂作业有问题的学生,此时也需要点拨一下。
●到办公室,看一看学校的工作安排有没有完成。
●有了点时间;想想明天的课怎佯上,或者备下一堂课,情况好的时候,办公室的几个人要扯一下教育趣事。
●中午可能会有学生吵架,需要你去调解。
●批改课堂作业,一边批改一边记录错误的和优秀的案例。
●想上网看教育在线,K12网。
●想收集一点试题,布置家庭作业用。
●提醒某几个学生,回家别忘了写作业,有不会的,可以打电话给老师。叮嘱学生明天有冷空气,添件衣服。
教育无非就是做这样的小事,也正因如此,每一个教师只要投入工作,都能把这样的小事做好,做到位。每一个把这样的小事做好的教师,就是中国教育的脊梁,大家一起来把这样的教育的小事做好,做到位,就能把中国教育的大事做得让政府放心,让老百姓满意。当你尽力把教育的小事做好时,你就做起了真正的教育——我不是说纯粹指向于分数的教育,真正的教育,能影响人的教育,往往就蕴藏于那些很小的小事之中。
各位老师,你不妨回亿一下,印象中老师对你留下的永不磨灭的东西,就是那些不经意间的小事:一次简短平和的谈话、一个举动、一个眼神、一个期望、一个微笑,其间饱含着教师浓浓的真情,传递出师生间短距离心灵交流的火花。经由这些小事,教育进入人的心灵,持续影响人的一生。
一件事,如果你想去干好。就会发现有很多方法,你所要思考的,是比较哪一种方法更经济更有效。同样地,一件事如果你不想做好,也可以有很多理由,这就是俗话说的“歪理十八条”, 歪理,听起来还像蛮有点理似的。
都说教师工作是碗良心饭。一个教师如果养成做事找借口的习惯,实际上就是教育良知削减、消亡的行为表现。比如大家经常使用的借口有:
●“学生基础太差了„„”在今天,教学成绩无疑是学校生存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简化、异化为分数的事、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个别老师的教学质量不高,就抱怨学生的基础差,抱怨家长这不管那不管。基础差的学生永远存在,教师的一个重要劳动,就是尽可能地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在你手上得到发展。
●“我忙不过来啊„„”对于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来说,教师工作的确很忙。但现实恰恰是,越是有责任心、教育责任感强的教师,越不会以一个“忙”字来推诿工作。倒是那些责任心不强,把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简缩成三两小时的人,大叫其“忙”。
●“找班主任去„„”育人的任务仅仅落在班主任身上,这是教育的悲哀。教师的首要工作是人的教育,其次才是学科的教学。中国教育要分数,这没什么好多说的。但不要忘了,在排名考试中,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考试高手是不现实的。每一个教师都是潜在的“班主任”, 都应在学生的“人”的成长上负起必要的责任。
●“这个事我做不了„„”还没有做,怎么知道不行呢?知道自己不行,那就更要珍惜这样的锻炼的机会,以使自己“行”起来啊。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勇气,失去勇气也就失去了一切。一个人不能只做自己经验范围以内的事情,要习惯去做带有几分挑战性的事情。不然会永远活在害怕里,也永远活在没出息里。
教育就是这样的一些小事,把小事琢磨透,处理好,就是教育艺术。经常有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怎样把这小事处理好?是不是习惯性地提醒一下:“开小差的同学,请注意了。”你细想没有,这个学生不专心听讲,和那个学生不专心听讲的原因一样吗?是因为他以前的知识脱节了,无法听懂而不听?是因为他遇到了伤心事、烦恼事而无法静下心来听?是因为他早就预习到了,早就懂了而真的没必要听?是因为他从来就不喜欢这门功课?是因为他不喜欢这个老师而不喜欢这门功课?是因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有问题?是因为教学进度太慢,引不起他思维的快乐?是因为教师的某个不经意的动作或话语刺伤了他的自尊,以此来反抗?是因为他身体不好而无法静下心来听?„„
其实世上原本就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等着我们去做,世上等我们去做的都是些小事情。一个真正做大事的人,当他做大事的时候,一定会觉得像是做一件小事,举重若轻,这才是真正做大事的人应有的风范。而这样一种意志和能力,正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般积累而成。教育原本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教育只是一些小事,教育只是一些微不足道、平平淡淡、不成体系的片段或细节.每天你微笑着对待孩子,每天都摸一摸孩子的脑袋,每天你都和孩子亲密地接触一下,每天你都准备好了去上课,每天你都想一想教得怎样,
每天你都记下点教育的轨迹,每天你都做着这些小事,几年后,你将肩负起学校的一些管理与改革上的重任,那是顺理成章的了。
最后,就工作事情,谈谈工作上的那点事,或许给大家一些思考:
一、找到快乐好工作
工作着的女人是美丽的,工作着的男人是充满的魅力的。工作中原本不该有那么多的烦恼和压抑,只要你一心一意投入到工作中,每一天都有能获得快乐和幸福。
1、工作是件快乐的事
2、工作是人生最好的投资
3、为自己准备一份完美精彩的简历
4、认真对待工作中的小事
5、与领导的风格保持一致
6、写一份漂亮的工作报告
7、你的礼仪价值百万
8、给自己一个好名声
9、不要做办公室的“导火线”
二、扫除工作中的六大雷区
学会在办公室中不讲出自己消极的观点,努力尝试倾听并理解那些积极的观点,你很快就会发现,你也会被积极的情绪感染,并逐渐认为,虽然任务很重,但完成并非遥不可及。
1、雷区一:办公室里畅所欲言
2、雷区二:完全信赖同事间的友谊
3、雷区三:表现得过分聪明
4、雷区四:把自己的隐私暴露在阳光下
5、雷区五:依仗一技之长,不与他人合作
6、雷区六:和领导的意图相左
各位老师,人的一生不会总是那么一帆风顺,难免会有一些遗憾。或许会失去一份完美的感情,或许会失去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或许会失去一位畅谈心事的朋友„„但一定要明白,感伤和悔过毫无意义,“退一步海阔天空”。不如做一只弹簧!思考时如弹簧,头脑灵活,不钻牛角尖;说话时如弹簧,不把话说死,要有回旋的余地;做事时如弹簧,拿得起,放得下,不要一竿子打到底。学会做一名脚踏实地的教师,懂得工作上的那点事,任何时候,都要像弹簧一样,经得住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压得越狠,弹得越高!
刘万鹏
2010-06-07
序言:6月,本身就是一个热烈的季节,博里中学第四届读书节又开始了,作为一名校长,应该把大家引领到学习和读书当中,让知识武装我们的头脑,让智慧充实我们的灵魂。今天我把我的读书心得体会和大家交流,并分享一下:
做一名脚踏实地的教师
教育本无所谓惊天动地,在我看来,做一名好教师,就应该做一名脚踏实地的教师;一个脚踏实地的教师一定是一个愿意把教育的小事做好的教师。过去是这样,在和平昌盛的今天,更是如此。
作为一名教师,你每天做的大抵是这样一些小事:
●早上到学校,进班级,看看学生是否到齐,谁没来,是什么原因。 ●收上家庭作业,谁没及时交,为什么。
●批改作业,谁错了,为什么错了。
●晨读开始,尽管有学生组织,但还是去看一下,学生很认真,笑着表扬。 ●晨会课,可能讲个故事,可能回顾上周班级常规管理考核情况。
●要上课了,准备一些教学用具。
●下课了,利用课间和几个学生交谈几句,课堂作业有问题的学生,此时也需要点拨一下。
●到办公室,看一看学校的工作安排有没有完成。
●有了点时间;想想明天的课怎佯上,或者备下一堂课,情况好的时候,办公室的几个人要扯一下教育趣事。
●中午可能会有学生吵架,需要你去调解。
●批改课堂作业,一边批改一边记录错误的和优秀的案例。
●想上网看教育在线,K12网。
●想收集一点试题,布置家庭作业用。
●提醒某几个学生,回家别忘了写作业,有不会的,可以打电话给老师。叮嘱学生明天有冷空气,添件衣服。
教育无非就是做这样的小事,也正因如此,每一个教师只要投入工作,都能把这样的小事做好,做到位。每一个把这样的小事做好的教师,就是中国教育的脊梁,大家一起来把这样的教育的小事做好,做到位,就能把中国教育的大事做得让政府放心,让老百姓满意。当你尽力把教育的小事做好时,你就做起了真正的教育——我不是说纯粹指向于分数的教育,真正的教育,能影响人的教育,往往就蕴藏于那些很小的小事之中。
各位老师,你不妨回亿一下,印象中老师对你留下的永不磨灭的东西,就是那些不经意间的小事:一次简短平和的谈话、一个举动、一个眼神、一个期望、一个微笑,其间饱含着教师浓浓的真情,传递出师生间短距离心灵交流的火花。经由这些小事,教育进入人的心灵,持续影响人的一生。
一件事,如果你想去干好。就会发现有很多方法,你所要思考的,是比较哪一种方法更经济更有效。同样地,一件事如果你不想做好,也可以有很多理由,这就是俗话说的“歪理十八条”, 歪理,听起来还像蛮有点理似的。
都说教师工作是碗良心饭。一个教师如果养成做事找借口的习惯,实际上就是教育良知削减、消亡的行为表现。比如大家经常使用的借口有:
●“学生基础太差了„„”在今天,教学成绩无疑是学校生存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简化、异化为分数的事、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个别老师的教学质量不高,就抱怨学生的基础差,抱怨家长这不管那不管。基础差的学生永远存在,教师的一个重要劳动,就是尽可能地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在你手上得到发展。
●“我忙不过来啊„„”对于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来说,教师工作的确很忙。但现实恰恰是,越是有责任心、教育责任感强的教师,越不会以一个“忙”字来推诿工作。倒是那些责任心不强,把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简缩成三两小时的人,大叫其“忙”。
●“找班主任去„„”育人的任务仅仅落在班主任身上,这是教育的悲哀。教师的首要工作是人的教育,其次才是学科的教学。中国教育要分数,这没什么好多说的。但不要忘了,在排名考试中,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考试高手是不现实的。每一个教师都是潜在的“班主任”, 都应在学生的“人”的成长上负起必要的责任。
●“这个事我做不了„„”还没有做,怎么知道不行呢?知道自己不行,那就更要珍惜这样的锻炼的机会,以使自己“行”起来啊。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勇气,失去勇气也就失去了一切。一个人不能只做自己经验范围以内的事情,要习惯去做带有几分挑战性的事情。不然会永远活在害怕里,也永远活在没出息里。
教育就是这样的一些小事,把小事琢磨透,处理好,就是教育艺术。经常有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怎样把这小事处理好?是不是习惯性地提醒一下:“开小差的同学,请注意了。”你细想没有,这个学生不专心听讲,和那个学生不专心听讲的原因一样吗?是因为他以前的知识脱节了,无法听懂而不听?是因为他遇到了伤心事、烦恼事而无法静下心来听?是因为他早就预习到了,早就懂了而真的没必要听?是因为他从来就不喜欢这门功课?是因为他不喜欢这个老师而不喜欢这门功课?是因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有问题?是因为教学进度太慢,引不起他思维的快乐?是因为教师的某个不经意的动作或话语刺伤了他的自尊,以此来反抗?是因为他身体不好而无法静下心来听?„„
其实世上原本就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等着我们去做,世上等我们去做的都是些小事情。一个真正做大事的人,当他做大事的时候,一定会觉得像是做一件小事,举重若轻,这才是真正做大事的人应有的风范。而这样一种意志和能力,正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般积累而成。教育原本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教育只是一些小事,教育只是一些微不足道、平平淡淡、不成体系的片段或细节.每天你微笑着对待孩子,每天都摸一摸孩子的脑袋,每天你都和孩子亲密地接触一下,每天你都准备好了去上课,每天你都想一想教得怎样,
每天你都记下点教育的轨迹,每天你都做着这些小事,几年后,你将肩负起学校的一些管理与改革上的重任,那是顺理成章的了。
最后,就工作事情,谈谈工作上的那点事,或许给大家一些思考:
一、找到快乐好工作
工作着的女人是美丽的,工作着的男人是充满的魅力的。工作中原本不该有那么多的烦恼和压抑,只要你一心一意投入到工作中,每一天都有能获得快乐和幸福。
1、工作是件快乐的事
2、工作是人生最好的投资
3、为自己准备一份完美精彩的简历
4、认真对待工作中的小事
5、与领导的风格保持一致
6、写一份漂亮的工作报告
7、你的礼仪价值百万
8、给自己一个好名声
9、不要做办公室的“导火线”
二、扫除工作中的六大雷区
学会在办公室中不讲出自己消极的观点,努力尝试倾听并理解那些积极的观点,你很快就会发现,你也会被积极的情绪感染,并逐渐认为,虽然任务很重,但完成并非遥不可及。
1、雷区一:办公室里畅所欲言
2、雷区二:完全信赖同事间的友谊
3、雷区三:表现得过分聪明
4、雷区四:把自己的隐私暴露在阳光下
5、雷区五:依仗一技之长,不与他人合作
6、雷区六:和领导的意图相左
各位老师,人的一生不会总是那么一帆风顺,难免会有一些遗憾。或许会失去一份完美的感情,或许会失去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或许会失去一位畅谈心事的朋友„„但一定要明白,感伤和悔过毫无意义,“退一步海阔天空”。不如做一只弹簧!思考时如弹簧,头脑灵活,不钻牛角尖;说话时如弹簧,不把话说死,要有回旋的余地;做事时如弹簧,拿得起,放得下,不要一竿子打到底。学会做一名脚踏实地的教师,懂得工作上的那点事,任何时候,都要像弹簧一样,经得住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压得越狠,弹得越高!
刘万鹏
201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