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一季度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

2015年第一季度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

一、总体情况

2015年第一季度我院各科室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47例。其

中,潜在不良事件5 件,无伤害 3 件,轻度伤害 34 件,中度伤

害 6 件,无重度及 极重度伤害事件。具体事件如图(医疗纠纷事件由

沟通办另行统计分析):

2015年第一季度医疗不良事件分类

管路处置沟通

4%4%6%

麻醉 6%

跌倒药物58%

损害级别统计一览图

潜在不良事件

11%

6%

2015年第一季度各科室上报情况

二、原因分析

第一季度我院医医务股共接到医疗不良事件47起,经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后认为存在以下问题:

1、未能严格执行核心制度。例如:1.麻醉科的2件医疗沟通不良都是因没有认真交接班导致,是典型的违反交接班制度;2,內一、

内二科的其他事件是未落实好岗位职责制度及告知制度造成的。

2、医护人员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妇产科科的医疗处置事件,手术室的医疗处置事件部分是由于年轻医师技术不过硬导致。妇产科的医疗处置事件、麻醉科的麻醉事件再次提现了对术前手术风险评估不足,预防术中、术后并发症的经验不足。上述事件说明医护人员业务水平需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加强危急重症的学习。

3、 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特别是內一、内二、妇产科的跌倒事件、管路事件等从中发现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认真负责,告知力度不足导致了一些原可避免的不良事件。

4、药物相关事件共27例,占58%,在上报的不良事件中排在第一位。其中药物过敏特别是头孢类抗生素占较大比例,绝大部分表现为荨麻疹,其中1例为门诊使用头孢唑肟1.5g/支(产品批号140401)过敏反应严重,予收住内一科住院治疗;急诊科1例使用注射用头孢硫脒(产品批号140903)导致过敏性休克,最终抢救成功无造成医疗纠纷。

5、资源不足。特别是內一、内二、妇产科的跌倒事件及麻醉科的设备事件除了医护人员的个人因素外,同时暴露出我院医疗资源的不足: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老化未能更新等。

6、从报表可以看出,医务人员上报不良事件不够积极主动,都是等到事件引起伤害才上报,潜在伤害事件占上报比例极少数。部分科室上报例数极少。

针对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整改措施:

一、严格执行各项关键性医疗制度,明确各级各类医师职责,实

行科主任负责制:如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等,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对年龄较大的,特别是重病人,术前评估应尽可能的详尽、完整、准确,及时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对可能出现的后果,医患双方均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作好应对准备。

二、加强防跌倒、防压疮的宣教,改善院内设施,减少跌倒事件发生,对长期卧床患者要及时翻身,按时换药,减少压疮的发生。对术后患者医务人员更应加强术后宣教,特别是手术科室应认真落实。

三、警惕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原则,不滥用抗生素,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特别是对于青霉素及头孢类等抗生素应追问药物过敏史、家族史等,常备抢救物品,以防万一,同时职能部门检测达到医疗风险的应发布风险预警。

四、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使各科室的整体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全院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为上二级医院奠定扎实的基础。对医务人员加强医疗设备使用的培训,减少错误操作导致各种故障,同时加强对各种医疗设备的监管,保证医疗安全。

五、加强医疗沟通,加强医患沟通使病人对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有大概的了解,不能你自己心里有数而病人不理解,一旦出现效果不好,就会导致纠纷的发生;加强医务人员的沟通则可加强工作交接衔接,更好的开展医疗诊治工作,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

“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不是一句空话,要凭良心做事。

六、适当调整人员配备,科室合理排班,避免高强度、高风险、长时间工作,适当更新相关医疗设备,避免医疗差错发生。

七、加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培训,确保落实制度,鼓励主动报告,适当调整相关奖惩措施。

2015年第一季度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

一、总体情况

2015年第一季度我院各科室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47例。其

中,潜在不良事件5 件,无伤害 3 件,轻度伤害 34 件,中度伤

害 6 件,无重度及 极重度伤害事件。具体事件如图(医疗纠纷事件由

沟通办另行统计分析):

2015年第一季度医疗不良事件分类

管路处置沟通

4%4%6%

麻醉 6%

跌倒药物58%

损害级别统计一览图

潜在不良事件

11%

6%

2015年第一季度各科室上报情况

二、原因分析

第一季度我院医医务股共接到医疗不良事件47起,经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后认为存在以下问题:

1、未能严格执行核心制度。例如:1.麻醉科的2件医疗沟通不良都是因没有认真交接班导致,是典型的违反交接班制度;2,內一、

内二科的其他事件是未落实好岗位职责制度及告知制度造成的。

2、医护人员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妇产科科的医疗处置事件,手术室的医疗处置事件部分是由于年轻医师技术不过硬导致。妇产科的医疗处置事件、麻醉科的麻醉事件再次提现了对术前手术风险评估不足,预防术中、术后并发症的经验不足。上述事件说明医护人员业务水平需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加强危急重症的学习。

3、 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特别是內一、内二、妇产科的跌倒事件、管路事件等从中发现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认真负责,告知力度不足导致了一些原可避免的不良事件。

4、药物相关事件共27例,占58%,在上报的不良事件中排在第一位。其中药物过敏特别是头孢类抗生素占较大比例,绝大部分表现为荨麻疹,其中1例为门诊使用头孢唑肟1.5g/支(产品批号140401)过敏反应严重,予收住内一科住院治疗;急诊科1例使用注射用头孢硫脒(产品批号140903)导致过敏性休克,最终抢救成功无造成医疗纠纷。

5、资源不足。特别是內一、内二、妇产科的跌倒事件及麻醉科的设备事件除了医护人员的个人因素外,同时暴露出我院医疗资源的不足: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老化未能更新等。

6、从报表可以看出,医务人员上报不良事件不够积极主动,都是等到事件引起伤害才上报,潜在伤害事件占上报比例极少数。部分科室上报例数极少。

针对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整改措施:

一、严格执行各项关键性医疗制度,明确各级各类医师职责,实

行科主任负责制:如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等,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对年龄较大的,特别是重病人,术前评估应尽可能的详尽、完整、准确,及时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对可能出现的后果,医患双方均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作好应对准备。

二、加强防跌倒、防压疮的宣教,改善院内设施,减少跌倒事件发生,对长期卧床患者要及时翻身,按时换药,减少压疮的发生。对术后患者医务人员更应加强术后宣教,特别是手术科室应认真落实。

三、警惕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原则,不滥用抗生素,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特别是对于青霉素及头孢类等抗生素应追问药物过敏史、家族史等,常备抢救物品,以防万一,同时职能部门检测达到医疗风险的应发布风险预警。

四、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使各科室的整体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全院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为上二级医院奠定扎实的基础。对医务人员加强医疗设备使用的培训,减少错误操作导致各种故障,同时加强对各种医疗设备的监管,保证医疗安全。

五、加强医疗沟通,加强医患沟通使病人对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有大概的了解,不能你自己心里有数而病人不理解,一旦出现效果不好,就会导致纠纷的发生;加强医务人员的沟通则可加强工作交接衔接,更好的开展医疗诊治工作,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

“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不是一句空话,要凭良心做事。

六、适当调整人员配备,科室合理排班,避免高强度、高风险、长时间工作,适当更新相关医疗设备,避免医疗差错发生。

七、加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培训,确保落实制度,鼓励主动报告,适当调整相关奖惩措施。


相关内容

  • 2015年第二季度医疗安全信息分析
  • 2015年第二季度医疗安全信息分析 2015年第二季度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11件,发生医疗纠纷1件,医疗投诉1例. 数据分析: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 检验科上报不良事件6例:主要是临床科室开具化验单填写项目不全字迹不清以及检验科人员操作不当,导致血化验未出结果.主要原因是职能科室监管督导不到位 ...

  • 医院2015年第一季度医疗质量检查小结
  • ××××医院 2015年第一季度医疗质量检查情况小结 一.基本情况 2015年第一季度有医务处.药剂科.院感办等部门对第一季度依法执业.医疗核心制度执行情况.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进行了检查.按照<医疗质量管理考核标准>.<病历质量评价标准>.<医院处方 ...

  •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监测管理办法培训小结
  • 参加"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管理办法"培训总结 参加"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管理办法"培训,让我们受益匪浅.药品的安全已经引起越来越大地重视!新的管理办法与旧的对比,新增了2个章节,药品重点监测与信息管理.国家实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 ...

  • 2015年上半年给药错误分析
  • 2015年上半年给药错误分析 2015年上半年共发生给药错误8起,均为主动报告. 一.2015年上半年与2014年上半年发生给药错误同期对比 2014年上半年发生4起,2015年上半年发生8起(一季度3起,二季度5起),同比增加100%.分析:一方面与科室主动报告意识增强,另一方面是护理人员未严格落 ...

  •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管理手-2015
  •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工作手册(填写示范) 记 录 科 室:________ 记 录 年 度:________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手册说明 1. 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版)>的相关要求,特制定 本手册. 2. 本手册主要用于记录本科室(病区)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 作情况 ...

  • 第二季度护理质控检查总结
  • 第二季度护理质控检查总结 在本季度工作中,护理部在院领导的指导下,在全院干部职工的支持下,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护理部组织全院护理同志,较好的完成了院领导布置的各项护理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严格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护理质量标准 护理部按照医院的统一部署,规 ...

  • 护理季度工作计划
  • 一 月 1.做好20xx年工作总结+20xx年度继续教育学分统计汇1 2.组织完成对护士长年终考核 3.制定20xx年工作计划(包括制度建设、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专科培训、三基三严、在职教育、中医特色护理等) 4.护理质量检查及护理行政查房 5.召开护士长例会、护理不良事件分析讨论 6.落实《患者安 ...

  • 2015年质控计划方案安排
  • 2015年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广西临床护理质量评价及检查标准><广西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作活动考评标准>,积极开展护 理质量管理,制订我院护理质量评价和检查标准,并组织实施. 一.护理质量管理目标 (一)护理 ...

  • 院感科工作计划
  • 人民医院2013年院感科月工作计划 为提高我院院感管理质量,进一步搞好院感管理工作,保障医疗.护理安全,特制定2013年工作计划: 2013年第一季度院感科工作计划 工作重点:依据等级医院评审要求,整理资料,开展培训.为等级医院评审做准备. 一月 1.制定2013年工作计划.措施(包括管理计划.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