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
1、 考不平等条约,难度大、超出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是高考的陈题,出现在全省中考的第一个题目,感觉很不应该。
2、 考解放战争,综合、形象、笔记式
3、 考大跃进,客观规律,对材料分析
4、 文革题、难度较大、不好理解、易产生歧义,但思路很好(“抓纲治国”,是粉碎“四人帮”之后,华国锋总揽全局的政治纲领。)课标中好像对这个没有明确的要求
5、 考祖国统一,很平常,材料与问题脱节,基本没作用
6、 此种题型现在见得很多,考察对知识(万隆会议)的了解
7、 考欧洲封建国家历史,跟第2、6差不多
8、 考古代亚非文明,跟第1、3题题型差不多,提醒词太多,不够简洁
9、 考美苏关系,综合题,简洁明了
10、 考俄国农奴制改革,很好
11、
12、 考绥靖政策,不错 考冷战内容,不够严谨,A 、B 都不能排除
综合题
13、(9分)
本题难度中等偏难,以民族精神为线索,考查了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改革开放以及当下现实问题,思路很好,能巧妙的把这几个知识点串联在一起,但是问题中考查的历史知识点太少,主观思想、精神太多,(每问都有)所以有不少老师说这其实是一道政治题,感觉有点跑偏了。如果能通过前面的问题考查历史知识点,最后通过总结前面的问题得出精神,进行点睛,这样既有层次性,又有概括性,个人感觉这样是不是更好。
14、(8分)
本题难度中等偏难,通过海洋这条线索把新航路开辟、中日甲午战争、华盛顿会议、二战等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还是动了不少脑筋的,问题有很大的开放性,符合现代教学的要求,但是感觉稍微有点牵强。
15、(9分)
本题难度中等,考查的是欧洲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阶段: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欧洲、二战后的欧洲以及当今金融危机中的欧洲。虽然都是关于欧洲的知识点,但是感觉是简单的罗列,有点松散,如果能通过某条线索有机的整合一下(比如最后一问),可能会更好。
学习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在题目中这方面体现的还不够,选择题基本没有联系现实的题目,只是在综合题中才有所体现。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最后,在知识点的分配上,中国史只有23分,二世界史有27分,感觉占比不大符合中考要求。
第 1 页 共 1 页 蒋国化录入
填空题
1、 考不平等条约,难度大、超出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是高考的陈题,出现在全省中考的第一个题目,感觉很不应该。
2、 考解放战争,综合、形象、笔记式
3、 考大跃进,客观规律,对材料分析
4、 文革题、难度较大、不好理解、易产生歧义,但思路很好(“抓纲治国”,是粉碎“四人帮”之后,华国锋总揽全局的政治纲领。)课标中好像对这个没有明确的要求
5、 考祖国统一,很平常,材料与问题脱节,基本没作用
6、 此种题型现在见得很多,考察对知识(万隆会议)的了解
7、 考欧洲封建国家历史,跟第2、6差不多
8、 考古代亚非文明,跟第1、3题题型差不多,提醒词太多,不够简洁
9、 考美苏关系,综合题,简洁明了
10、 考俄国农奴制改革,很好
11、
12、 考绥靖政策,不错 考冷战内容,不够严谨,A 、B 都不能排除
综合题
13、(9分)
本题难度中等偏难,以民族精神为线索,考查了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改革开放以及当下现实问题,思路很好,能巧妙的把这几个知识点串联在一起,但是问题中考查的历史知识点太少,主观思想、精神太多,(每问都有)所以有不少老师说这其实是一道政治题,感觉有点跑偏了。如果能通过前面的问题考查历史知识点,最后通过总结前面的问题得出精神,进行点睛,这样既有层次性,又有概括性,个人感觉这样是不是更好。
14、(8分)
本题难度中等偏难,通过海洋这条线索把新航路开辟、中日甲午战争、华盛顿会议、二战等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还是动了不少脑筋的,问题有很大的开放性,符合现代教学的要求,但是感觉稍微有点牵强。
15、(9分)
本题难度中等,考查的是欧洲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阶段: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欧洲、二战后的欧洲以及当今金融危机中的欧洲。虽然都是关于欧洲的知识点,但是感觉是简单的罗列,有点松散,如果能通过某条线索有机的整合一下(比如最后一问),可能会更好。
学习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在题目中这方面体现的还不够,选择题基本没有联系现实的题目,只是在综合题中才有所体现。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最后,在知识点的分配上,中国史只有23分,二世界史有27分,感觉占比不大符合中考要求。
第 1 页 共 1 页 蒋国化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