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齿轮传动中的齿轮副侧隙调整
作者:胡兆东
来源:《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年第10期
摘要:实践证明,提高齿轮的制造精度会大大增加制造成本。本文提出了几种在不提高齿轮制造精度的前提下通过结构设计来调整齿侧间隙的方法,以供交流参考。
关键词:齿轮传动 齿轮副侧隙 调整
正在齿轮传动机构中,齿轮副中常留有一定的侧隙。但在某些精密传动或精密分度的齿轮传动机构中,则要求消除侧隙,以免在来回转动或往复运动中造成传动或分度误差。
1、齿轮副侧隙及其影响
1.1定义
齿轮副侧隙是指一对齿轮啮合时,非工作齿面间的间隙。适当的侧隙是齿轮副工作的必要条件,它可以补偿轮齿因受力变形和摩擦发热而膨胀所引起的挤压,补偿制造和装配的误差,便于齿廓润滑等。
1.2影响
在一般的齿轮传动中,齿侧间隙通常是由制造公差保证。但在要求传动精度较高的精密齿轮传动中(如伺服系统中) ,齿侧间隙会造成传动死区(失动量) ,若该死区是在闭环系统中,则可能造成系统不稳定,所以,应该采用齿侧间隙较小、精度较高的齿轮传动副,以提高传动精度和系统的稳定性。
2、齿轮副侧隙的调整方法
2.1刚性消隙法
刚性消隙法包括偏心套(轴) 调整法、轴向垫片调整法及斜齿轮法等。
2.1.1偏心套(轴) 调整法
如图1所示,将相互啮合的1对齿轮中的1个齿轮4装在电机输出轴上,并将电动机2安装在偏心套1(或偏心轴) 上,通过转动偏心套(偏心轴) 的转角,就可调节2个啮合齿轮的中心距,从而消除圆柱齿轮正、反转时的齿侧间隙。这种调整方法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但侧隙不能自动补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齿轮传动中的齿轮副侧隙调整
作者:胡兆东
来源:《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年第10期
摘要:实践证明,提高齿轮的制造精度会大大增加制造成本。本文提出了几种在不提高齿轮制造精度的前提下通过结构设计来调整齿侧间隙的方法,以供交流参考。
关键词:齿轮传动 齿轮副侧隙 调整
正在齿轮传动机构中,齿轮副中常留有一定的侧隙。但在某些精密传动或精密分度的齿轮传动机构中,则要求消除侧隙,以免在来回转动或往复运动中造成传动或分度误差。
1、齿轮副侧隙及其影响
1.1定义
齿轮副侧隙是指一对齿轮啮合时,非工作齿面间的间隙。适当的侧隙是齿轮副工作的必要条件,它可以补偿轮齿因受力变形和摩擦发热而膨胀所引起的挤压,补偿制造和装配的误差,便于齿廓润滑等。
1.2影响
在一般的齿轮传动中,齿侧间隙通常是由制造公差保证。但在要求传动精度较高的精密齿轮传动中(如伺服系统中) ,齿侧间隙会造成传动死区(失动量) ,若该死区是在闭环系统中,则可能造成系统不稳定,所以,应该采用齿侧间隙较小、精度较高的齿轮传动副,以提高传动精度和系统的稳定性。
2、齿轮副侧隙的调整方法
2.1刚性消隙法
刚性消隙法包括偏心套(轴) 调整法、轴向垫片调整法及斜齿轮法等。
2.1.1偏心套(轴) 调整法
如图1所示,将相互啮合的1对齿轮中的1个齿轮4装在电机输出轴上,并将电动机2安装在偏心套1(或偏心轴) 上,通过转动偏心套(偏心轴) 的转角,就可调节2个啮合齿轮的中心距,从而消除圆柱齿轮正、反转时的齿侧间隙。这种调整方法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但侧隙不能自动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