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关雎]

《诗经两首》

教学目标:1、读通文章,了解课文含义。 2、强化学生的朗读能力。。

3、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及其表达方式

4、分析探究文中主人公的形象,把握起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及其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分析探究文中主人公的形象,把握起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读悟____探究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关雎

教学内容及方法设计:

一、导入:幻灯2出示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并掌握诗歌内容。

2、着重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3、欣赏诗歌的艺术特点:“兴”与“重章叠句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有关《诗经》的知识。

2、师出示幻灯3明确:《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称《诗》,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也叫《诗三百》。孔子将《诗三百》做为道德教育的教材,后来儒家学派把它当成经典,奉为“五经”之一,才称为《诗经》。《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3、生自渎积累。

三、资料拓展:出示幻灯4,诗经的体制:风(十五国风)雅(大雅、小雅)颂(周颂、鲁颂、商颂)。表现手法: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主要内容:出示幻灯5:(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一、反映人民大众苦于剥削压迫。 二、反映人民苦于战争和徭役。三、反映爱情生活和婚姻问题。 四、反映劳动生活。 五、讽刺当权者的荒淫无耻,揭露他们的残暴。)

四、新授《关雎》

1、解文题,生读引言,师出示课题。出示幻灯6《关雎》是《诗经》开卷的第一首诗,历来为人重视。它描写了一个青年小伙子偷偷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单相思的动人情景。所以本诗可以理解为一首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其它篇章亦是如此。

2、正字音反复朗读,读准字音。幻灯7

雎鸠 荇菜 窈窕 好逑 芼 寤寐

3、朗读感知:生多种读(分组读、男女读、齐读)结合注释掌握诗意。幻灯8

4、析诗意: 再次朗读诗歌,理解诗中表述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将诗歌内容描述一遍。幻灯9

5、师指导理解疑难词句(流之、思服、河、友之、乐之)

6、范描述,幻灯10出示,生读感知。

7、理结构:幻灯11、明确(1)起兴开篇。(2)以兴开头,苦恋。(3)梦思。

8、内容小结:《关雎》写一个小伙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以及求之不得的焦虑(忧思)和求之不得的喜悦。它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愿望。

二、讨论探究:1、本诗在艺术手法上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什么呢?幻灯12

1)起“兴”。本诗主要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它先写雎鸠鸟的互相鸣叫的样子,以此来引起读者联想,酝酿气氛。

2)“重章叠句”。即一首诗中常用反复咏叹的手法,各章中往往只改变几个字,具有一定的范式,极具民歌特点。

三、课堂练习:有感情的读这首诗

四、作业 :幻灯13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2、本诗情感突出,试从诗中找出一两处,反复朗读,加以体会,并写一段赏析文字。

五、板书。见幻灯片11

第二课时 蒹葭

教学内容及方法设计:

一、导入:幻灯1出示课题。 幻灯2出示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并掌握诗歌内容2、着重体会诗中对伊人的追求和爱恋的思想感情。3、欣赏诗歌的艺术特点:“兴”与“重章叠句

二知识检测:幻灯3、幻灯4

1、指名说说有关〈诗经〉的知识(体制 、表现方式、 艺术特点)

2、师明确归纳诗经的体制:风(十五国风)雅(大雅、小雅)颂(周颂、鲁颂、商颂)。表现手法:赋 比 兴。艺术特点:起“兴” 、“重章叠句”

三、预习检查:指名读课文。幻灯5、范读

幻灯6朗读要求、1诗歌基本形式为四言诗,注意朗读节奏:二、二拍

2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蒹葭( )溯( ) 唏( )湄( )跻( )坻( )

四、新授。蒹葭

1、朗读感知:生多种读(分组读、男女读、展示读)结合注释掌握诗意。

2、析诗意: 再次朗读诗歌,理解诗中表述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将诗歌内容描述一遍。师指导理解疑难词句(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跻、右、坻、址)

3、理结构:在领会诗意的基础上,说一说诗人是怎样追求伊人的?

师出示幻灯7《诗经》中的爱情诗是真挚而热烈的,例如我们学过的《关雎》,那么这首诗又是怎样表现主人公执着的爱情追求的呢?

生讨论交流。师明确(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归纳 幻灯6、共分为三节 1、水中央 ( 追求的艰辛

2、水中坻 对伊人的爱恋

3、水中沚 坚贞不屈)

五、讨论交流 幻灯8

写景多是为了抒情,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1、生积极思考,交流看法。

2、师幻灯展示(金秋之际,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中烟波万状,空中雾蔼迷蒙,弯弯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

3、归纳:朦胧的意境美、景为情设,情由景生,情景交融,再现意境,把情感推向高潮。

六、拓展深化:幻灯9、诗的朦胧,丰富了诗的内容,想一想:

1、从抒情主人公身上你领悟到了什么?

2、主人公追寻的伊人是什么样的人?是否有更深一层的含义?

生探究,发表见解。

师引导。幻灯10出示明确: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生活中不要忽视求索本身!!!

2、一种目标,一种尽善尽美的象征,一种指向理想的超越!)

七、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写一段300字的赏析文字

八、板书、

蒹葭

苍苍 为霜

一方 且长

萋萋 未唏 伊人___ 之湄 溯回,道阻且跻 溯游,宛在水中坻

采采 未已 之四 且右 水中址

《诗经两首》

教学目标:1、读通文章,了解课文含义。 2、强化学生的朗读能力。。

3、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及其表达方式

4、分析探究文中主人公的形象,把握起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及其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分析探究文中主人公的形象,把握起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读悟____探究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关雎

教学内容及方法设计:

一、导入:幻灯2出示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并掌握诗歌内容。

2、着重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3、欣赏诗歌的艺术特点:“兴”与“重章叠句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有关《诗经》的知识。

2、师出示幻灯3明确:《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称《诗》,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也叫《诗三百》。孔子将《诗三百》做为道德教育的教材,后来儒家学派把它当成经典,奉为“五经”之一,才称为《诗经》。《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3、生自渎积累。

三、资料拓展:出示幻灯4,诗经的体制:风(十五国风)雅(大雅、小雅)颂(周颂、鲁颂、商颂)。表现手法: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主要内容:出示幻灯5:(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一、反映人民大众苦于剥削压迫。 二、反映人民苦于战争和徭役。三、反映爱情生活和婚姻问题。 四、反映劳动生活。 五、讽刺当权者的荒淫无耻,揭露他们的残暴。)

四、新授《关雎》

1、解文题,生读引言,师出示课题。出示幻灯6《关雎》是《诗经》开卷的第一首诗,历来为人重视。它描写了一个青年小伙子偷偷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单相思的动人情景。所以本诗可以理解为一首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其它篇章亦是如此。

2、正字音反复朗读,读准字音。幻灯7

雎鸠 荇菜 窈窕 好逑 芼 寤寐

3、朗读感知:生多种读(分组读、男女读、齐读)结合注释掌握诗意。幻灯8

4、析诗意: 再次朗读诗歌,理解诗中表述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将诗歌内容描述一遍。幻灯9

5、师指导理解疑难词句(流之、思服、河、友之、乐之)

6、范描述,幻灯10出示,生读感知。

7、理结构:幻灯11、明确(1)起兴开篇。(2)以兴开头,苦恋。(3)梦思。

8、内容小结:《关雎》写一个小伙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以及求之不得的焦虑(忧思)和求之不得的喜悦。它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愿望。

二、讨论探究:1、本诗在艺术手法上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什么呢?幻灯12

1)起“兴”。本诗主要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它先写雎鸠鸟的互相鸣叫的样子,以此来引起读者联想,酝酿气氛。

2)“重章叠句”。即一首诗中常用反复咏叹的手法,各章中往往只改变几个字,具有一定的范式,极具民歌特点。

三、课堂练习:有感情的读这首诗

四、作业 :幻灯13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2、本诗情感突出,试从诗中找出一两处,反复朗读,加以体会,并写一段赏析文字。

五、板书。见幻灯片11

第二课时 蒹葭

教学内容及方法设计:

一、导入:幻灯1出示课题。 幻灯2出示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并掌握诗歌内容2、着重体会诗中对伊人的追求和爱恋的思想感情。3、欣赏诗歌的艺术特点:“兴”与“重章叠句

二知识检测:幻灯3、幻灯4

1、指名说说有关〈诗经〉的知识(体制 、表现方式、 艺术特点)

2、师明确归纳诗经的体制:风(十五国风)雅(大雅、小雅)颂(周颂、鲁颂、商颂)。表现手法:赋 比 兴。艺术特点:起“兴” 、“重章叠句”

三、预习检查:指名读课文。幻灯5、范读

幻灯6朗读要求、1诗歌基本形式为四言诗,注意朗读节奏:二、二拍

2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蒹葭( )溯( ) 唏( )湄( )跻( )坻( )

四、新授。蒹葭

1、朗读感知:生多种读(分组读、男女读、展示读)结合注释掌握诗意。

2、析诗意: 再次朗读诗歌,理解诗中表述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将诗歌内容描述一遍。师指导理解疑难词句(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跻、右、坻、址)

3、理结构:在领会诗意的基础上,说一说诗人是怎样追求伊人的?

师出示幻灯7《诗经》中的爱情诗是真挚而热烈的,例如我们学过的《关雎》,那么这首诗又是怎样表现主人公执着的爱情追求的呢?

生讨论交流。师明确(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归纳 幻灯6、共分为三节 1、水中央 ( 追求的艰辛

2、水中坻 对伊人的爱恋

3、水中沚 坚贞不屈)

五、讨论交流 幻灯8

写景多是为了抒情,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1、生积极思考,交流看法。

2、师幻灯展示(金秋之际,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中烟波万状,空中雾蔼迷蒙,弯弯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

3、归纳:朦胧的意境美、景为情设,情由景生,情景交融,再现意境,把情感推向高潮。

六、拓展深化:幻灯9、诗的朦胧,丰富了诗的内容,想一想:

1、从抒情主人公身上你领悟到了什么?

2、主人公追寻的伊人是什么样的人?是否有更深一层的含义?

生探究,发表见解。

师引导。幻灯10出示明确: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生活中不要忽视求索本身!!!

2、一种目标,一种尽善尽美的象征,一种指向理想的超越!)

七、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写一段300字的赏析文字

八、板书、

蒹葭

苍苍 为霜

一方 且长

萋萋 未唏 伊人___ 之湄 溯回,道阻且跻 溯游,宛在水中坻

采采 未已 之四 且右 水中址


相关内容

  • [关雎]的现代意义与艺术特色之我见
  • <关雎>的现代意义与艺术特色之我见 [摘要]:<关雎>是大家所熟悉的一部作品,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诵和研究.笔者认为它之所以经久不衰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关雎>代表了我国早期诗歌的发展状况和艺术特点.<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具 ...

  • 诗经两首:[蒹葭].[关雎]教案
  • 诗经两首:<蒹葭>.<关雎>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有关<诗经>的基本知识. 2.诵读诗歌,体会诗歌蕴涵的美的情感.美的意境. 2.揣摩体会诗歌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 把握诗歌诵读要领,诵读背诵诗歌. 2. 感悟诗歌感情,揣摩 ...

  • 从_诗经_臆想孔子的爱情观_付开镜
  • 文学研究 从<诗经>臆想孔子的爱情观 ○付开镜 摘 要:经过孔子整理的<诗经>中情诗占有一定的分量,由此可臆想孔子的爱情观.其中<关雎>中的君子,当是孔子的化身,而<关雎>中的淑女,当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女性.<诗经>中的情诗,都是孔子爱情观 ...

  • [诗经]概说
  • <诗经>概说 提到<诗经>, 稍有了解的人都会说"<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这其中主要关注的是<诗经>的文学性.但是,请大家注意:它叫"诗""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

  • 诗经关雎赏析
  • 赏析: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 ...

  • [关雎]主题到底是什么
  • <关雎>选自<国风·周南>,是<诗经>的开篇之作,也是初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教学时如何定位它的主题,是理解这首诗歌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关键.过去,大家通常把它理解为一首古朴的爱情诗,我觉得这种理解过于肤浅.从诗歌产生时代背景和地域看,我认为<关雎>是一首 ...

  • [关雎]赏析
  • 关雎 <诗经·周南> [原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洲:水中陆地. 窈窕:文雅娴静的样子. 淑: ...

  • [诗经]关雎__蒹葭_练习题
  • [能力提高] 5.诵读这两首诗,简要说说它们各自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6.<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请思考:<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 ...

  • [诗经]两首(关雎)
  • <诗经>两首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二)能力目标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2.深入理解这两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