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中国地理地形气候部分考试题(带答案详解)

2015-2016学年度下期攀枝花七中第二次周练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55分钟;命题人:付从梅

第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60分)

下列山脉都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回答1-2题。

1.对图中山脉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是横断山 B.③是昆仑山 C.④是南岭 D.⑥是长白山

2.对图中山脉分界线,描述正确的是( )

A .②山脉是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分界线的一部分

B .③山脉是内流区与外流区、高原气候区与热带季风气候区分界线的一部分

C .⑤山脉是四川盆地与黄土高原界线,也是等降水量

400mm 线的一部分

D .⑥山脉是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界线的一部分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

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06年度宜居状况

进行了评估。右图中数字是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

政区的分布数。

3.图中前30名城市中,拥有宜居城市个数为1的省

级行政区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川、云、徽 B .湘、鄂、粤

C .云、湘、冀 D .浙、闽、鄂

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

示。右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

布。据此完成4-5题。

4.据图中信息判断( )

A .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 .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C .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 .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

5.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

答案第1页,总8页

A .地形 B .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6.H 经线穿越的我国大地形区有

A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B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C .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D .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7.E 纬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

A .山东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 .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

C .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 .江苏省、河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

读两幅对联:①“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②“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③“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④“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这两副对联描绘出了我国四省区的突出特点,读后回答下列各题。

8.以上四句对联描写的分别是( )

A .新疆、黑龙江、海南、云南 B.黑龙江、内蒙古、海南、云南

C .内蒙古、宁夏、海南、云南 D.内蒙古、黑龙江、贵州、广西

9.上述四省区季相变化不明显的是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下列地貌组合与四省区相对应的是( )

A .冰川地貌、冲积平原、风蚀洼地、火山地貌 B.断层谷、背斜山、沙雕群、盐碱地

C .冲积平原、沙漠、海蚀崖、溶洞群 D.三角洲、蒙古包、红树林、火山岛 右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7月均温(℃)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两地距海远近不同 B.两地纬度差异大

C .高山阻挡了水汽输送

D .甲地为盆地、乙地为高原

12.甲乙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 .地形 光照 B.水源 热量

C .交通 市场 D.科技 劳力

我国盐业资源主要有湖盐、海盐、矿井盐等,我

国四川有一口火井,井的水是冷的,用剥开的长毛竹,

去除竹节,用漆布把竹管的缝包好,一头插入井

底,另一头的上面把口紧对锅底点着,在锅里倒

入盐水,水一会儿就烧开了。打开毛竹查看,竹

管内绝没有半点烧焦的样子。结合我国盐场分布

图,回答13-14题。

13.我国湖盐产区集中在西北的主要原因是( )

A .冰川众多,地下水资源丰富

B .湖泊众多,各湖泊蓄水量大

C .气候干燥,下垫面蒸发量大

D .沙漠广布,土壤盐分含量高

第2页,总8页

14.四川火井盐场使用的主要能源是

A .天然气 B.水蒸气 C.地热能 D.煤炭

读我国沿东经109°地形剖面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B 、C 、D 、E 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 )

A .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B .汉江谷地、秦岭、渭河谷地、黄土高原

C .黄土高原、渭河谷地、秦岭、汉江谷地

D .华北平原、大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

16.对图示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山脉C 为南北走向 B.B 、D 两地的河流,属长江流域的是D

C .山脉C 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D.A 、E 两地中水土流失严重的是E

某小组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选取12个地区,分类绘成甲图乙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甲、乙两图正确地反映了地理环境变化的是

A .甲图反映由两极向赤道的积温变化 B .乙图反映由沿海向内陆的降水量变化

C .甲图反映由背风坡向迎风坡的积温变化 D .乙图反映由平原向高原的降水量变化

18.我国某地水热状况与④、D 地区相似,则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为

A .热带种植园 B.地中海型农业 C .绿洲农业 D .旱作农业

右图中a 、b 、c 、d 四点分别表示我国的最西、北、东、南端,

据图回答19-20小题。

19.图中四地中位于中俄边境的是( )

A .a 、b B.a 、c C.b 、c D.b 、d

20.图中四地分属于我国的几个省级行政区( )

A .一个行政区 B .两个行政区

C .三个行政区 D .四个行政区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

习。该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据此回答21-23题。

答案第3页,总8页

21.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 .作物品种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

22.不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A .天气严寒 B.地面辐射强 C.微风 D.大气逆辐射强

23.为了探究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小组成员在棉花试验田上铺了一层粗砂进行试验。与不铺砂的棉田相比,铺砂棉田的

A .霜冻发生机率增加 B.霜冻发生机率减少

C .棉花花期不变 D.棉花花期滞后

如图为我国某年夏季等温线和盛行风向图(图中打点部分分为我国暴雨洪水严重地区)。回答24-25题:

24.图中最低温的成因主要是( )

A .该处为封闭的盆地地形 B.地势高

C .夏季风不能影响 D.太阳辐射少

25.东部地区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海岸线一致,说明

( )

A .受纬度位置影响明显 B .不受地形地势影响

C .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D .夏季我国南北温差较大

读我国大陆东部季风区四地日平均气温≥10℃的开

始日期与结束日期示意图,回答26-27问题

26.若只考虑纬度因素,则四地纬度由高到低

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 、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

27.若③地的纬度较④低,则③地可能是

A 、东南丘陵 B、华北平原

C 、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气温年较差分布图。读

图回答28~29题。

28. 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的差值可能是( )

17.A .6℃ B.8℃ C.10℃ D.12℃

29.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不同,主要是因为两

地( )

A .太阳辐射不同 B.经度位置不同

C .距海远近不同 D.地形特点不同

30.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位置 B.地形 C.洋流 D.冬季风

第4页,总8页

第II 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40分)

31.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20分)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1完成(1)(2)问题。

(1)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主要山脉的走向为 ,判断依据 。(6分)

(2)图中乙、丙两地相比,气温较低的是______地,主要影响因素是 。(4分) 下图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

图2

(3)读图2简述130°经线以东地区气温分布的显著特点,并运用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释甲地等温线沿虚线方向弯曲的原因。(10分)

答案第5页,总8页

32.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A图此时等温线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此时气温受___________的影响显著。B 图此时等温线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此时受____________的影响显著。(8分)

(2)B图中气温最高处应在________℃以上,简述该地气温最高的原因。(8分)

(3)B图中有一处地区等温线特别稠密,请简要说明原因。(4分)

第6页,总8页

第二次周练地理参考答案

1.C 2.D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经纬度及河流、山脉走向特点判断,图中山脉①是贺兰山,A 错。③是冈底斯山脉,B 错。④是南岭,C 对。⑥是大兴安岭,D 错。

2.图中山脉分界线,②山脉是阴山,不是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分界线,A 错。③山脉是冈底斯山脉,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不属于高原气候区与热带季风气候区分界线,B 错。⑤山脉是秦岭,是四川盆地与黄土高原界线,也是等降水量800mm 线的一部分,C 错。⑥山脉是大兴安岭,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界线的一部分,D 对。

【考点定位】经纬度定位,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3.C 4.B 5.A 6.B 7.C 8.B 9.B 10.C

试题分析:

8.读对联分析, “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苍松雪岭是黑龙江的特征,①是黑龙江。②“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是内蒙古的特征。③“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是海南省。④“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是云南的特征,所以B 对。

9.上述四省区的云南和海南位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季相变化不明显,③④对,B 对。黑龙江、内蒙古位于温带地区,四季变化明显,①②错,A 、C 、D 错。

10.结合所学知识与前面分析的省区判断,黑龙江的东北平原是冲积平原,内蒙古有沙漠分布,海南岛有海蚀崖景观,云南有云贵高原,是石灰岩高原,有溶洞群景观,C 对。 考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差异及原因,区域地貌景观差异。

11.D 12.B

试题分析:

11.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地形、洋流等。距海远近不同以及高山阻挡水汽输送,都是影响降水的因素,因此A 、C 项可以排除。由该图可知,7月均温甲地为24℃以上,而乙地为6-8℃,甲地气温比乙地约高出18℃,而甲地纬度比乙地高,显然应该是受地形因素(海拔高低)影响。根据经、纬度位置,可以推断该区域是我国西部昆仑山两侧,甲是塔里木盆地,乙是青藏高原。

12.从上题分析可知,甲是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水源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乙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热量是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

考点:气温影响因素和等值线判读、我国农业发展条件的区域差异

13.C 14.A 15.B 16.D

试题分析:

15.从图示经纬度、地势高低及各地形区的相互位置判断,A 为大巴山、B 为汉江谷地、C 为秦岭、D 为渭河谷地、E 为黄土高原。故选B 。

16.C 为秦岭,其走向为东西向;B 地为汉江、D 地为渭河,所以D 河流属于黄河流域;山脉C 是秦岭,是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而E 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故选D 。

考点:中国的地形与河流

17.A 18.D

试题分析:

17.甲图可看出由F 到A 年积温一直增多, 所以甲图反映由两极向赤道的积温变化,A 对;背风坡向迎风坡的积温变化应该是先降低再升高,故C错;乙图得出由①到⑥年降水先减后

答案第7页,总8页

增,B项沿海到内陆的降水应该是递减的,D项平原到高原的降水不确定,故B、D错。

18.④降水在300-600毫米,D 年积温在3000-5000,符合两者地区在中国北方地区,故则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为旱作农业。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地理、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

19.C 20.C

【解析】

试题分析:

19.根据图中的方位可知,a 是我国领土的最西端——帕米尔高原,位于中国与塔吉克斯坦交界处;b 是我国领土的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位于中国与俄罗斯交界处;c 是我国领土的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位于中国与俄罗斯交界处;d 是我国领土的最南端——曾母暗沙。

20.图中a 地位于我国新疆,b 地位于黑龙江,c 地位于黑龙江,d 地位于海南省。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疆域。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主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了解我国的领土四端的位置即可简单分析。

21.B 22.D 23.A

【解析】

21.南北方向的差异主要是纬度因素。

22.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保温效果明显,地面降温缓慢,不利霜冻的形成。

23.铺砂后使昼夜温差增加,晚上降温更明显,3霜冻发生几率增加。

24.B 25.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

24.夏季我国气温最低值出现于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故气温低。

25.东部地区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影响该地气温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分布。夏天季风来自海上,所以等温线与海岸线走向一致。

26.B 27.D 28,C 29.D 30.A

31(1)东北——西南走向 依据①等温线走向大体呈东北西南向 ②河流水系特征可分出分水岭呈东北西南走向③空间定位(经纬度位置)可知为武夷山脉

(2)丙 海陆位置

(3)气温分布特点:气温由东南向西北(或由南向北)递减(2分),单位距离气温差沿海大于内陆(或东南部大于西北部)(2分),低温中心位于图示区域的东北角(2分)。 等温线弯曲原因:甲地位于大兴安岭东侧,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下沉(或背风坡)增温(2分)。甲地气温高于同纬度两侧,致使等温线向北弯曲。(2分)

提示: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总体分布特点。描述其分布特点、数值变化趋势,可从数值、极值(最大值、最小值)(定量、定性描述)、疏密、延伸方向(走向) 、弯曲方向等。

32. (1)与纬线平行;纬度(太阳辐射);与等高线平行;地形 (2)32℃(2分);吐鲁番盆地,海拔低,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气流越过山地下沉增温,形成“焚风效应”;气候干旱,云层少,多晴朗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夏季温度高;沙漠广布,吸热快(任意三点6分) (3)等温线稠密处是天山山地,相对高差大,气温随高度变化大

第8页,总8页

2015-2016学年度下期攀枝花七中第二次周练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55分钟;命题人:付从梅

第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60分)

下列山脉都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回答1-2题。

1.对图中山脉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是横断山 B.③是昆仑山 C.④是南岭 D.⑥是长白山

2.对图中山脉分界线,描述正确的是( )

A .②山脉是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分界线的一部分

B .③山脉是内流区与外流区、高原气候区与热带季风气候区分界线的一部分

C .⑤山脉是四川盆地与黄土高原界线,也是等降水量

400mm 线的一部分

D .⑥山脉是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界线的一部分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

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06年度宜居状况

进行了评估。右图中数字是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

政区的分布数。

3.图中前30名城市中,拥有宜居城市个数为1的省

级行政区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川、云、徽 B .湘、鄂、粤

C .云、湘、冀 D .浙、闽、鄂

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

示。右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

布。据此完成4-5题。

4.据图中信息判断( )

A .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 .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C .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 .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

5.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

答案第1页,总8页

A .地形 B .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6.H 经线穿越的我国大地形区有

A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B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C .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D .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7.E 纬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

A .山东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 .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

C .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 .江苏省、河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

读两幅对联:①“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②“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③“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④“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这两副对联描绘出了我国四省区的突出特点,读后回答下列各题。

8.以上四句对联描写的分别是( )

A .新疆、黑龙江、海南、云南 B.黑龙江、内蒙古、海南、云南

C .内蒙古、宁夏、海南、云南 D.内蒙古、黑龙江、贵州、广西

9.上述四省区季相变化不明显的是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下列地貌组合与四省区相对应的是( )

A .冰川地貌、冲积平原、风蚀洼地、火山地貌 B.断层谷、背斜山、沙雕群、盐碱地

C .冲积平原、沙漠、海蚀崖、溶洞群 D.三角洲、蒙古包、红树林、火山岛 右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7月均温(℃)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两地距海远近不同 B.两地纬度差异大

C .高山阻挡了水汽输送

D .甲地为盆地、乙地为高原

12.甲乙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 .地形 光照 B.水源 热量

C .交通 市场 D.科技 劳力

我国盐业资源主要有湖盐、海盐、矿井盐等,我

国四川有一口火井,井的水是冷的,用剥开的长毛竹,

去除竹节,用漆布把竹管的缝包好,一头插入井

底,另一头的上面把口紧对锅底点着,在锅里倒

入盐水,水一会儿就烧开了。打开毛竹查看,竹

管内绝没有半点烧焦的样子。结合我国盐场分布

图,回答13-14题。

13.我国湖盐产区集中在西北的主要原因是( )

A .冰川众多,地下水资源丰富

B .湖泊众多,各湖泊蓄水量大

C .气候干燥,下垫面蒸发量大

D .沙漠广布,土壤盐分含量高

第2页,总8页

14.四川火井盐场使用的主要能源是

A .天然气 B.水蒸气 C.地热能 D.煤炭

读我国沿东经109°地形剖面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B 、C 、D 、E 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 )

A .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B .汉江谷地、秦岭、渭河谷地、黄土高原

C .黄土高原、渭河谷地、秦岭、汉江谷地

D .华北平原、大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

16.对图示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山脉C 为南北走向 B.B 、D 两地的河流,属长江流域的是D

C .山脉C 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D.A 、E 两地中水土流失严重的是E

某小组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选取12个地区,分类绘成甲图乙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甲、乙两图正确地反映了地理环境变化的是

A .甲图反映由两极向赤道的积温变化 B .乙图反映由沿海向内陆的降水量变化

C .甲图反映由背风坡向迎风坡的积温变化 D .乙图反映由平原向高原的降水量变化

18.我国某地水热状况与④、D 地区相似,则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为

A .热带种植园 B.地中海型农业 C .绿洲农业 D .旱作农业

右图中a 、b 、c 、d 四点分别表示我国的最西、北、东、南端,

据图回答19-20小题。

19.图中四地中位于中俄边境的是( )

A .a 、b B.a 、c C.b 、c D.b 、d

20.图中四地分属于我国的几个省级行政区( )

A .一个行政区 B .两个行政区

C .三个行政区 D .四个行政区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

习。该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据此回答21-23题。

答案第3页,总8页

21.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 .作物品种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

22.不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A .天气严寒 B.地面辐射强 C.微风 D.大气逆辐射强

23.为了探究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小组成员在棉花试验田上铺了一层粗砂进行试验。与不铺砂的棉田相比,铺砂棉田的

A .霜冻发生机率增加 B.霜冻发生机率减少

C .棉花花期不变 D.棉花花期滞后

如图为我国某年夏季等温线和盛行风向图(图中打点部分分为我国暴雨洪水严重地区)。回答24-25题:

24.图中最低温的成因主要是( )

A .该处为封闭的盆地地形 B.地势高

C .夏季风不能影响 D.太阳辐射少

25.东部地区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海岸线一致,说明

( )

A .受纬度位置影响明显 B .不受地形地势影响

C .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D .夏季我国南北温差较大

读我国大陆东部季风区四地日平均气温≥10℃的开

始日期与结束日期示意图,回答26-27问题

26.若只考虑纬度因素,则四地纬度由高到低

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 、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

27.若③地的纬度较④低,则③地可能是

A 、东南丘陵 B、华北平原

C 、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气温年较差分布图。读

图回答28~29题。

28. 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的差值可能是( )

17.A .6℃ B.8℃ C.10℃ D.12℃

29.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不同,主要是因为两

地( )

A .太阳辐射不同 B.经度位置不同

C .距海远近不同 D.地形特点不同

30.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位置 B.地形 C.洋流 D.冬季风

第4页,总8页

第II 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40分)

31.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20分)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1完成(1)(2)问题。

(1)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主要山脉的走向为 ,判断依据 。(6分)

(2)图中乙、丙两地相比,气温较低的是______地,主要影响因素是 。(4分) 下图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

图2

(3)读图2简述130°经线以东地区气温分布的显著特点,并运用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释甲地等温线沿虚线方向弯曲的原因。(10分)

答案第5页,总8页

32.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A图此时等温线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此时气温受___________的影响显著。B 图此时等温线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此时受____________的影响显著。(8分)

(2)B图中气温最高处应在________℃以上,简述该地气温最高的原因。(8分)

(3)B图中有一处地区等温线特别稠密,请简要说明原因。(4分)

第6页,总8页

第二次周练地理参考答案

1.C 2.D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经纬度及河流、山脉走向特点判断,图中山脉①是贺兰山,A 错。③是冈底斯山脉,B 错。④是南岭,C 对。⑥是大兴安岭,D 错。

2.图中山脉分界线,②山脉是阴山,不是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分界线,A 错。③山脉是冈底斯山脉,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不属于高原气候区与热带季风气候区分界线,B 错。⑤山脉是秦岭,是四川盆地与黄土高原界线,也是等降水量800mm 线的一部分,C 错。⑥山脉是大兴安岭,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界线的一部分,D 对。

【考点定位】经纬度定位,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3.C 4.B 5.A 6.B 7.C 8.B 9.B 10.C

试题分析:

8.读对联分析, “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苍松雪岭是黑龙江的特征,①是黑龙江。②“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是内蒙古的特征。③“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是海南省。④“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是云南的特征,所以B 对。

9.上述四省区的云南和海南位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季相变化不明显,③④对,B 对。黑龙江、内蒙古位于温带地区,四季变化明显,①②错,A 、C 、D 错。

10.结合所学知识与前面分析的省区判断,黑龙江的东北平原是冲积平原,内蒙古有沙漠分布,海南岛有海蚀崖景观,云南有云贵高原,是石灰岩高原,有溶洞群景观,C 对。 考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差异及原因,区域地貌景观差异。

11.D 12.B

试题分析:

11.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地形、洋流等。距海远近不同以及高山阻挡水汽输送,都是影响降水的因素,因此A 、C 项可以排除。由该图可知,7月均温甲地为24℃以上,而乙地为6-8℃,甲地气温比乙地约高出18℃,而甲地纬度比乙地高,显然应该是受地形因素(海拔高低)影响。根据经、纬度位置,可以推断该区域是我国西部昆仑山两侧,甲是塔里木盆地,乙是青藏高原。

12.从上题分析可知,甲是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水源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乙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热量是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

考点:气温影响因素和等值线判读、我国农业发展条件的区域差异

13.C 14.A 15.B 16.D

试题分析:

15.从图示经纬度、地势高低及各地形区的相互位置判断,A 为大巴山、B 为汉江谷地、C 为秦岭、D 为渭河谷地、E 为黄土高原。故选B 。

16.C 为秦岭,其走向为东西向;B 地为汉江、D 地为渭河,所以D 河流属于黄河流域;山脉C 是秦岭,是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而E 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故选D 。

考点:中国的地形与河流

17.A 18.D

试题分析:

17.甲图可看出由F 到A 年积温一直增多, 所以甲图反映由两极向赤道的积温变化,A 对;背风坡向迎风坡的积温变化应该是先降低再升高,故C错;乙图得出由①到⑥年降水先减后

答案第7页,总8页

增,B项沿海到内陆的降水应该是递减的,D项平原到高原的降水不确定,故B、D错。

18.④降水在300-600毫米,D 年积温在3000-5000,符合两者地区在中国北方地区,故则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为旱作农业。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地理、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

19.C 20.C

【解析】

试题分析:

19.根据图中的方位可知,a 是我国领土的最西端——帕米尔高原,位于中国与塔吉克斯坦交界处;b 是我国领土的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位于中国与俄罗斯交界处;c 是我国领土的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位于中国与俄罗斯交界处;d 是我国领土的最南端——曾母暗沙。

20.图中a 地位于我国新疆,b 地位于黑龙江,c 地位于黑龙江,d 地位于海南省。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疆域。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主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了解我国的领土四端的位置即可简单分析。

21.B 22.D 23.A

【解析】

21.南北方向的差异主要是纬度因素。

22.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保温效果明显,地面降温缓慢,不利霜冻的形成。

23.铺砂后使昼夜温差增加,晚上降温更明显,3霜冻发生几率增加。

24.B 25.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

24.夏季我国气温最低值出现于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故气温低。

25.东部地区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影响该地气温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分布。夏天季风来自海上,所以等温线与海岸线走向一致。

26.B 27.D 28,C 29.D 30.A

31(1)东北——西南走向 依据①等温线走向大体呈东北西南向 ②河流水系特征可分出分水岭呈东北西南走向③空间定位(经纬度位置)可知为武夷山脉

(2)丙 海陆位置

(3)气温分布特点:气温由东南向西北(或由南向北)递减(2分),单位距离气温差沿海大于内陆(或东南部大于西北部)(2分),低温中心位于图示区域的东北角(2分)。 等温线弯曲原因:甲地位于大兴安岭东侧,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下沉(或背风坡)增温(2分)。甲地气温高于同纬度两侧,致使等温线向北弯曲。(2分)

提示: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总体分布特点。描述其分布特点、数值变化趋势,可从数值、极值(最大值、最小值)(定量、定性描述)、疏密、延伸方向(走向) 、弯曲方向等。

32. (1)与纬线平行;纬度(太阳辐射);与等高线平行;地形 (2)32℃(2分);吐鲁番盆地,海拔低,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气流越过山地下沉增温,形成“焚风效应”;气候干旱,云层少,多晴朗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夏季温度高;沙漠广布,吸热快(任意三点6分) (3)等温线稠密处是天山山地,相对高差大,气温随高度变化大

第8页,总8页


相关内容

  • 世界地理概况(附详解)
  • 高二区域地理针对性练习--世界地理概况 一.选择题 1. 关于大洲和大洋的不正确叙述是 A. 太平洋和大西洋都跨东西两半球 B. 大洋洲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 C. 南极洲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大洲 D. 北冰洋全部在东半球 2. 下列哪个大洲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 A. 亚洲 B. 非洲 C. 北 ...

  • 2012年高二中国地理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综合检测试题(三)中国地理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2·牡丹江模拟)下图为中国径流深度随经度 ...

  •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命题人:武汉中学  罗会知     审题人:四十九中  李绵勇 内容范围:中国地理全部,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标题:部分重点学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适用范围:高二学年,或者高三第一轮复习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选择项符合题意,每小 ...

  • 高二区域地理(世界)试题
  • 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1.日本多火山地震主要是由于该国位于哪两个板块的交界处 ( ) A.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 C.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2.亚洲众多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其影响因素是 ( ) ...

  • 2014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详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 2014年高考试题分类解析 专题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湖南常德市七中 罗瑾 整理 (2014新课标I卷)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 ...

  • 高二中国地理试题1
  • 高二地理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60分,共60分.) 1.现有四幅我国省区挂图,如果图幅大小相同,那么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 是 ( ) A.新.青.鲁.琼 C.鲁.琼.新.青 B.青.鲁.新.琼 D.琼.鲁.青.新 2.西昌(约102°E.28N).酒泉(约99E.40N ...

  • 高二地理期末卷(区域地理.环境保护)
  • 慈溪市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 高二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环境问题按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次生环境问题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类.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主要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 A .地震破坏引起的水体污染 B. ...

  • 2012年高中地理会考试题及答案
  •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考号: 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题 编号:04 命题人:臧祥传 审核人:冷丽丽 课时:1课时 使用时间:2014-3-18 一.单项选择题: 图1为"夏秋季节某时刻卫星云图".读图完成1-2题. 1. 直接获取该云图 ...

  • 嘉兴市2013高二地理期末B卷
  • 嘉兴市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高二地理B卷(2014.1) 试题卷 一.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 1.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图中,能够反应甲--丁沿线地形起伏状况的是 2.若实际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