桅杆式起重机设备吊装方案

桅杆式起重机设备吊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日 期

目录

第1章 编制依据及说明 ................................................................................................................. 1 第2章 工程概况 ............................................................................................................................. 1

2.1. 新风机组布置概况 ........................................................................................................... 1 2.2. 热泵式热回收型溶液调湿新风机组(HVF-04)简介 ....................................................... 1 2.3. 新风机组吊装概况 ......................................................................................................... 2 2.4. 现场气候条件及实际工况 ............................................................................................. 2 第3章 整体施工部署 ..................................................................................................................... 2 第4章 施工准备 ............................................................................................................................. 2

4.1. 劳动力准备 ....................................................................................................................... 2 4.2. 工具及机械准备 ............................................................................................................... 3 4.3. 设备及进场准备 ............................................................................................................... 3 4.4. 现场准备 ........................................................................................................................... 4 第5章 吊装施工 ............................................................................................................................. 5

5.1. 各栋楼楼吊装施工流程 ................................................................................................... 5 5.2. 屋面吊装设备的固定 ....................................................................................................... 5 5.3. 设备运至吊装口位置 ....................................................................................................... 5 5.4. 卷扬机吊装至各楼层 ....................................................................................................... 5 第6章 设备保护 ............................................................................................................................. 5 第7章 设备运输质量控制 ............................................................................................................. 6 第8章 设备运输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 6 第9章 吊装安全保障措施 ............................................................................................................. 7

9.1.1. 吊装基本安全要点 ................................................................................................ 7 9.2. 高空作业防护措施 ........................................................................................................... 8 9.3. 起重安全措施 ................................................................................................................... 9 9.4. 现场安全用电措施 ........................................................................................................... 9 9.5. 防火安全措施 ................................................................................................................. 10 9.6. 防高空坠物措施 ............................................................................................................. 10 第10章 吊装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 10

10.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 11

10.1.1. 事故类型 ............................................................................................................ 11 10.1.2. 危害程度分析 .................................................................................................... 11 10.1.3.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 11 10.2. 组织机构及职责 ........................................................................................................... 11

10.2.1. 应急组织体系 .................................................................................................... 11 10.2.2. 指挥机构及职责 ................................................................................................ 12 10.3. 信息报告程序 ............................................................................................................... 13

10.3.1. 报警系统及程序 ................................................................................................ 13 10.3.2. 现场报警方式 .................................................................................................... 14 10.3.3. 事故报告内容 ................................................................................................. 14 10.3.4. 报告时限 ............................................................................................................ 14 10.4. 应急处置 ....................................................................................................................... 14

10.4.1. 响应分级 ............................................................................................................ 14

10.4.2. 响应程序 ............................................................................................................ 14 10.4.3. 处置措施 ............................................................................................................ 16 10.5.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 18 10.6. 事故调查、处理 ........................................................................................................... 19 第11章 计算书 ............................................................................................................................. 20

11.1. 钢丝绳计算 ................................................................................................................... 20 11.2. 悬臂杆计算 ................................................................................................................... 22 11.3. 起伏滑车组受力计算: ............................................................................................... 24 11.4. 桅杆计算: ................................................................................................................... 27 11.5. 桅杆底座受力计算: ................................................................................................... 28 11.6. 缆风绳计算选型 ........................................................................................................... 29 11.7. 吊钩及绳卡验算 ........................................................................................................... 29 11.8. 缆风导向绳计算 ........................................................................................................... 32 第12章 附图 ................................................................................................................................. 36

12.1. 起吊点: ....................................................................................................................... 36 12.2. 防风措施 ..................................................................................................................... 37 12.3. 桅杆起重机 ................................................................................................................... 38 12.4. 缆风绳设置详图 ........................................................................................................... 39 12.5. 膨胀螺栓固定大样 ....................................................................................................... 41 12.6. 卷扬机固定详图 ........................................................................................................... 42 12.7. 起重机基座详图 ........................................................................................................... 43 12.8. 4#楼设备平移路径图 ................................................................................................... 44

第1章 编制依据及说明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4、《大型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SH/T3515-2003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6、《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7、《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 7、图纸资料

8、建质【2009】87号文

为保证本工程溶液新风机组吊装的安全性,便于指导现场施工,保证代建、监理、总包等单位的安全监督工作,特制定本方案。本方案主要针对平潭商务营运中心II标4、5、6#楼各层空调机房内的溶液新风机组。

第2章 工程概况

2.1.新风机组布置概况

共有溶液空调机组79台,其中4#楼(除13F避难层)3F~32F共29台,5#楼3F~25F共23台,6#楼3F~30F(除13F避难层)共27台。其主要参数如下:

2.2.热泵式热回收型溶液调湿新风机组(HVF-04)简介

热泵式热回收型溶液调湿新风机组是一种以调湿溶液为工质的空气处理设备。机组采用先进的溶液调湿技术,通过溶液向空气吸收或释放水分,实现对空气湿度的调节。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新风机组,它是集冷热源、全热回收、空气加湿、调湿、过滤段、风机段为一体的新风处理设备,它具备对空气冷却、加热、调湿、加湿、净化等多种功能,独立运行即可满足全年新风处理要

求。机组无需额外的辅助设备,应用灵活,操作简单,适用于所有需要新风供应的场合。

2.3.新风机组吊装概况

溶液新风机组最大吊装重量为2.15t,所有机组均采用桅杆式起重机和卷扬机进行吊装,最大吊装高度为125.3m,其中4#楼部位先用25t汽车吊转运至3层裙楼屋面后再用桅杆式起重机加卷扬机吊装。

2.4.现场气候条件及实际工况

平潭位于海坛海峡和台湾海峡之间,受大陆与台湾岛之间海峡上的“穿堂风”影响,因此,风速大,风向稳定,夏季盛行西南风,其余季节盛行东北风,全县年均风速为4.8米/秒,风速最低的城关地区,年平均风速6.9米/秒,但在秋冬季节风速较大。同时,平潭又是中国强风区之一,台风影响频繁,年均3~5次,是平潭最大的气象灾害。

设备吊装前,施工现场的实际形象进度为,主体结构全部施工完毕,塔吊已经拆除,屋面地砖面层已施工完毕,屋面构架层腻子施工完毕,因此在吊装时应充分考虑对现场的成品保护,不得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破坏。

第3章 整体施工部署

本工程整体吊装从时间段上分为两个批次,先20层及20层以上吊装,后20层以下吊装,整体立面吊装顺序为自上而下每隔3~4个楼层分段吊装,每段吊装顺序为自下而上。

吊装作业总体计划安排为自2015年2月4日至2015年2月28日。

第4章 施工准备

4.1.劳动力准备

4.2.工具及机械准备

4.3.设备及进场准备

本项目设备运输和吊装计划分2批进行,其中2015年春节前完成各楼栋20层以上设备进场及吊装工作,其余楼层于2月28日前完成,总工期大约大约为20天左右(除春节假期),具体时间计划见下表:

4.4.现场准备

1、提出吊装思路,及时与代建、监理、总包、幕墙等相关单位沟通,最终确认设备吊装计划及主要施工方案;

2、与相关单位确认空调机房设备基础及地坪防水做法;

3、与总包单位协调各楼层喷淋管、消防管、风管等影响设备就位的构件,提出先行拆除后续还原计划;与幕墙单位进行沟通吊装位置处的龙骨先不安装,等机组吊装完毕后进行封堵。

4、充分考虑现场各个楼层实际情况,查看是否有阻碍设备顺利进入机房的墙体等因素。吊装口处杂物、障碍物清理干净,并检查地面受力情况。在风机房内放置一定数量的枕木、钢管等材料,以备设备运至后的支撑。

5、协调好现场行驶路线,材料堆场及生活住宿等问题;吊装运输前,仔细检查运输线路状况,排除影响设备运输通行的物体。

第5章 吊装施工

5.1.各栋楼楼吊装施工流程

根据我单位的现场施工调查情况,本项目的空调机房为层层设置,同时平潭特殊地理环境,风速很大而且不稳定。综合考虑气候因素及建筑布局,本工程4#楼吊装口设在建筑西北角,5#、6#楼均设置在建筑东侧,其吊装流程为:

5.2.屋面吊装设备的固定

1、在屋面找出设备、吊装受力点位置,固定好桅杆式起重机(5T)3套和卷扬机6套(3T和5T各3套),安装好两条缆风绳,具体布置及连接详见附图。

2、考虑平潭地区风力大,在吊装设备两侧加设两道缆风导向绳,上下端分别固定于屋面外侧结构梁及顶板处,具体做法如附图所示,以减小风载对设备起吊的影响。

5.3.设备运至吊装口位置

5#、6#楼采用叉车将设备运至吊装位置,4#楼采用25T吊车将设备直接运送至三层裙楼屋面吊装点。

5.4.卷扬机吊装至各楼层

将吊装专用钢丝绳索固定在设备上,连接主吊绳将设备离地面0.2米位置提留,检查机组在空中平稳度及吊杆承受能力。待检查完毕后再行起吊。

第6章 设备保护

设备就位后,我司将会充分做好保护工作,对设备进行全封闭,并保持干燥干净,保证完好无损。

在设备上挂设“严禁烟火”、“严禁攀爬”、“严禁碰撞”等警示牌并配备灭火器。

第7章 设备运输质量控制

(1)开箱记录(检查装箱单与配件数量相符)。

(2)溶液机组就位时要保证原边、副边安装方向符合设计要求

(3)运输开箱过程做好记录如果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反馈,并拍摄照片,保存好原始记录,以备日后见证。

(4)设备进场后整个运输、起吊、就位过程由监理进行全程跟踪、作好见证。

第8章 设备运输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1)设备吊装执行《起重吊装安全管理规定》,吊装前制定施工技术措施,并履行审查签字手续。

(2)吊装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吊装时划定警戒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并设专人监护。

(3)在进行设备吊装时,指挥信号应做到准确、清晰、用信号旗加哨声指挥,各岗位正确执行吊装指挥命令,并对自己工作负责。

(4)技术交底

★ 作业前应组织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 施工方案经有关部门审批后,由责任工程师向参加起重吊装的全体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 起重吊装人员应具有安全资格证书,熟悉起重方案、起重机具性能、操作规程、指挥信号和安全技术要求。

(5)组织检查

★ 吊装前组织联合检查,确认措施的落实情况。

★ 吊装准备工作完成后,在自查整改的基础上,报请上级组织联合大检查。

★ 联合检查组应由项目经理会同技术、安全、质量、施工等部门经理以及相关责任人员、施工班长组成。

★ 检查前施工技术经理应向检查组提供下列资料

a) 施工机具的选用和实际选用与方案不一致的地方,不一致的地方应提出补充计算书;

b)基础周围回填土夯实情况,施工现场是否平整; c)机具隐蔽工程自检记录;

d)待安装的设备或构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e)人员分工与岗位责任制;

f)施工用电必须保证整个吊装过程正常供给; g)天气预报情况; h)施工机具维修使用情况;

i)施工人员的操作、指挥人员指挥熟练程度; (6)其他主要事项

1)运输前应提前勘查运输道路的情况,包括行车路上路面的高度和承载能力,沿途的交通信号设施状况,并与相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联系,取得交通管理部门的支持。

2)应提前安排人员进行场地的整理、平整,吊车、汽车的进场运输路径应填平夯实,吊车支点处的浮土必须清理干净,并垫好道木。

3)设备装车前应再次检查运输、吊装车辆的车况。确认天气情况,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不得进行。

4)设备运输按照事先调查好的运输路线行进,运输速度不得超过要求。大型设备运输和卸车时,要注意不要碰撞。

5)设备运输通道应保持畅通,若有砌墙,应等设备运输完后再施工。 6)起吊设备时,应受力一致、平稳。 7)通道内应有充足的光照,保证施工安全。

8)吊装孔垂直方向无人作业,防止发生重物坠落事故。

第9章 吊装安全保障措施

9.1.1.吊装基本安全要点

9.2.高空作业防护措施

9.3.起重安全措施

9.4.现场安全用电措施

9.5.防火安全措施

9.6.防高空坠物措施

第10章 吊装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保证本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各楼层新风机组起吊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根据公司制定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结合项目部实际情

况,特制定此预案。

10.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0.1.1.事故类型

在设备起重吊装工程施工中,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有:起重机倾覆、吊装构件滑落、操作人员高处坠落、电网触电等伤害事故。

10.1.2.危害程度分析

在起重吊装施工中,发生起重机倾覆事故时,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相邻构筑物损坏;发生吊装构件滑落造成物体打击事故时致使受重伤或死亡;操作人员高处坠落至少造成人员重伤甚至死亡;发生电网触电事故时,多数情况造成人员死亡。

10.1.3.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 2.坚持“保护人员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原则;

3.坚持“统一领导,紧急处置,快速反应,分级负责,协调一致、消除危险”的原则;

4.坚持“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

10.2.组织机构及职责 10.2.1.应急组织体系

10.2.2.指挥机构及职责

1.应急指挥机构组成

总指挥长: 总 经 理

副总指挥长: 主管安全副总经理、主管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为使现场有序,行动有效,下设了五个小组。 通讯联络组 组长:行政办公室负责人

成员单位:行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门、安全质量管理部门 技术处理组 组长:总工程师

成员单位:施工技术部门、物资设备部门 抢险抢救组 组长:主管生产副总经理

成员单位:安全质量管理部门、保卫工作部门 医疗救护组 组长:卫生所负责人 成员单位:卫生所、工会

后勤保障组 组长:劳动人事部门负责人

成员单位:劳动人事部门、物资设备部门、财务部门 应急通讯组联系电话如下:

2. 应急指挥机构成员及小组职责

⑴总指挥长职责:发布或解除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指挥应急救援。 ⑵副总指挥职责:协助总指挥长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协调各应急小组及成员的具体行动,并实施决策。

⑶通讯联络组职责

①确保与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以及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

②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③负责组织对事发现场的拍照、摄像工作;负责对新闻媒体的信息发布和报道;事故扩大应急后,负责向周边居民、社区的对外信息公告。

⑷技术支持组职责

①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 ②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 ③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

④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

⑤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 ⑸抢险抢救组职责

①实施抢险抢救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 ②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③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救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 ④抢险抢救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

⑹医疗救治组职责

①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

②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③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 ④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护现场治安秩序。 ⑺后勤保障组职责

①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 ②提供合格的抢险抢救或救援的物质及设备。

10.3.信息报告程序 10.3.1.报警系统及程序

⑴事故发生后或有可能发生事故时,目击者有责任和义务立即报告施工现场负责人;

⑵施工现场负责人调查掌握情况后,及时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报告;

⑶公司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接到事故或预警信息后,由安全质量管理部向公司主管领导汇报,并通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长、副总指挥长、各成员部门及应急工作组负责人。

10.3.2.现场报警方式

⑴施工现场发生任何安全生产事故,首先拨打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值班电话。

⑵事故现场如有人员伤亡时,同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

⑶施工现场以电话方式报告后,随后用书面材料以传真或电子邮件的方式报告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10.3.3.事故报告内容

⑴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类别、简要经过、人员伤亡; ⑵事故发生单位名称,事故现场项目负责人姓名;

⑶工程项目和事故险情发展事态、控制情况,紧急抢险救援情况; ⑷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分析;

⑸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10.3.4.报告时限

事故发生后,1小时之内由事故现场报告给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10.4.应急处置 10.4.1.响应分级

10.4.2.响应程序

1.应急指挥

⑴当施工现场发生无法或不易控制的安全生产事故时,启动公司专项应急预案。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接到响应级别事故报告后,经对事故严重程度核实后,判断是否有能力组织救援。

⑵如有能力组织救援,及时启动公司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⑶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通知应急指挥人员和工作组,停止手头一切工作,立即到位,通报事故情况,按照各职能小组分工组织救援。

2.应急行动

⑴指挥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了解现场事故情况,划定安全和危险区域,设立标志,实行现场保护,安全警戒,疏导车流,保障救援道路的畅通,维护好现场秩序。

⑵按本预案规定职责明确各应急工作组救援任务,组织救援。

⑶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取证,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态扩大、恢复生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好标志,采取拍照、摄像、绘图等方法详细记录事故现场原貌,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3.资源调配

组织抢险救援队伍,调配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器材、药品、医疗器械、抢险车辆等物资,为应急行动做好充分准备。

附近医院的地址及联系方式:

如发现人员伤亡,应立即拨打110、120,发现火灾拨打电话119,就医行走路线如下:

4.应急避险

⑴抢险车辆赶往事发现场和急救车辆护送伤害人员到达医院的途中,按交通规则正确驾驶车辆,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⑵在疏散人群过程中,要选择安全通道,合理有序引导撤离,防止相互践踏受到伤害。

⑶在现场抢救伤员的过程中,要根据伤员受伤部位和伤害程度,正确施救,避免盲目抬运拖拉,给后续抢救工作带来麻烦,防止使受伤人员再次受伤或加重伤害程度。

10.4.3.处置措施

1.起重机倾覆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当发生起重机倾覆事故时,首先看起重机司机是否被困在操作室内,检查有无其他人员被砸伤或掩埋在其下面,相邻构筑物是否受到侵害。若有人员被困,确定被埋人员的位置,立即组织现场急救。当挖救被埋人员时,切勿用机械挖救,以防伤人,同时调用其他起重设备将倾覆起重机缓慢拉起,顶升稳

固,再组织抢救被埋人员。

2.吊装构件滑落应急处置措施

当发生吊装构件滑落造成物体打击伤害事故时,首先观察伤员受伤部位,失血多少,对于一些微小伤,工地急救员可以临时进行简单的止血、消炎、包扎,然后送往医院处理。伤势严重者,急救人员边抢救边就近送医院。

3.操作人员高处坠落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当发现有人从高处坠落摔伤,首先应观察伤员的神志是否清醒,随后看伤员坠落时身体着地部位,再根据伤员的伤害程度的不同,组织救援。

4.高空坠落事故的应急措施

本工程建筑高度大,空间结构复杂,交叉作业面广,高空作业人员数量大,因此在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的同时,要高度重视高空坠落事故的应急措施。针对本工程的施工特点,高处坠落事件发生后,第一步要抢救伤员(按严重创伤具体急救方法处置),伤势严重的应及时呼叫平潭县或福州市医疗救护机构进行急救:第二步停止所有高处作业,由现场管理人员和疏导警戒小组组织警戒员实施警戒,设立警戒区,封闭现场,以防闲杂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导致进一步的事故扩大;第三部迅速组织抢救人员对十发部位进行全面检查(在确保检查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若事故的严重程度已经超出本级应急反应组的救援能力范围的时候,还要紧急向上级和社会应急组织求援,在实施抢救和救护的同时要保留音像资料图片,抢救和救护完毕,在事故调查小组确认取证完毕、并完整记录在案后方可清理事故现场。若事故发生在夜间,后勤保障员应首先组织解决现场照明。

5.触电事故的应急措施

发生触电事故时:发现触电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同时也要保护自己,在抢救的同时要通知应急小组人员。当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一切人员应对故障点的安全距离为:室内为4米以外,室外为8米以外。禁止高压带电的绝缘部位,如巡视“两线一地制”设备时,不得触及工作接地的任何部分,如需检查触动工作接地部分时,应全部停电后进行。

触电急救必须做到分秒必争,立即就地迅速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急救,并坚持不断地进行,在医务人员未接替之前,不应根据没有呼吸或脉搏擅自判断伤员死亡,放弃急救。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即伤员,如触电

人员处于高处,解脱电源后会自高处坠落,因此应采取预防措施。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时,救护人员应设法切断电源,如用干燥的木棒、木板、绳索绝缘的东西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物,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品和触电者的裸露身躯,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将自己绝缘后进行救护。

触电人员如神志清醒,应使其就地平躺,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如神志不清,应使其就地仰面平躺,确保气道通畅,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严禁将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伤员头下。情况严重的造成休克的要及时联络外部救援机构救护,在求助外部机构救援时一定要与救援机构首先取得联系说明伤情、大概伤害人员数和已采取了什么措施,好让救护人员做好急救的准备,讲清伤者的地点,说明报旧者单位、姓名、电话以便救护车找到所报地点,随时用电话联系。打完急救电话后,如接报人员无问题才能挂断电话,通完电话后,应派人在现场外等候接应救护车,同时把救护车进工地的路上障碍及时清除。同时项目经理立即报告公司负责人。

伤员在转运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保护好现场,为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提供物证和分析数据,防止人为或自然因素对事故现场的破坏。清理现场必须在事故调查小组确认取证完毕,并具有完整地记录后方可

进行,在此之前,不得以任何借口施工或擅自清理现场。

10.5.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与装备数量

⑴医疗器材:担架2副、氧气袋2个、小药箱2个;

⑵抢救工具:气割用具2套、千斤顶2个、绳索2个、铁锹5把、镐3把、大绝缘剪1把、钳子2把、撬棍4个、指挥旗3把;

⑶照明器材:手电筒10个、36V应急灯4套、灯具10套; ⑷通讯器材:电话2部、手机6部、对讲机5部; ⑸运输工具:面包车1辆; ⑹抢救设备:吊车一台。 2.应急物资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安全应急预案所需的物资装备由施工现场项目部统一保管,专人负责维护

保养,做好物资设备台帐。每次安全应急抢救完后,做好统计工作,对损失的物资设备进行及时的维修和更新。

10.6.事故调查、处理

1严格执行“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2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写出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伤亡情况(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等)。

3制定有效的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以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4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5向所有人员宣读事故处理结果,即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6对因忽视安全生产、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玩忽职守或者发现事故隐患、而不采取有效措施以致造成伤亡事故,由企业主管部门给予企业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紧急事故处理结束后,项目部负责人应在24小时内填写《应急准备和响应报告书》一式两份,自留一份,报分公司应急响应小组一分。

第11章 计算书

本工程在屋面设置桅杆式起重机作为起重设备,经分析,其主要需验算内容分为八大部分: 1、钢丝绳计算;2、悬臂杆计算;3、桅杆计算;4、起伏滑车组受力计算;5、桅杆底座受力计算;6、缆风绳计算选型; 7、吊钩及绳卡验算;

11.1.钢丝绳计算

1、吊装钢丝绳计算:

本工程起吊点采用四支等长的吊索起吊构件,每支吊索钢丝绳的拉力计算如下:

F=

P

4cosθ

F,一根吊索的拉力(KN);

P ,风机重量(KN),为2.15t*10=21.5KN;

K,动荷载系数,取1.4;

θ,钢丝绳与垂直线的夹角,此处取60°(偏安全考虑). 经计算解得:F=8KN

拟选用6*37丝,钢丝绳θ15,公称抗拉强度1700N/mm2,破断拉力总和145KN。

εα[Fg]=

FK

1

g

式中[Fg],钢丝绳的允许拉力(KN);

Fg,钢丝绳规格表中提供的钢丝破断拉力的总和(KN); α,钢丝捻制不均折减系数,对6×37绳,Ψ=0.82;

ε,钢丝绳新旧折减系数,本工程所用8成新,故取η=0.70; K1为吊索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对于捆绑吊索取K1=10。

经计算解得[Fg]=8.323KN>F=8KN,因此选用6*37丝,钢丝绳θ15mm,公称抗拉强度1700N/mm2,破断拉力总和145KN,吊索钢丝绳满足要求。

2、起重钢丝绳计算: S=KPQ

S起重钢丝绳所受拉力(KN);

Q,为起重钢丝绳及吊具重力,本工程取2KN;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经计算解得,S=32.9KN。

拟选用6*37丝,钢丝绳θ21.5,公称抗拉强度1700N/mm2,破断拉力总和296KN。

εα[Fg]=

FK

2

g

K

2

,起重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对于机动起重设备取K2=5;其他符号意义

同前。

经计算解得[Fg]=33.98KN>S=32.9KN,因此选用6*37丝,钢丝绳θ21.5,公称抗拉强度1700N/mm2,破断拉力总和296KN,起重钢丝绳满足要求。

11.2.悬臂杆计算

桅杆式起重机受力计算简图如下。

α=8°,β=25°,γ=40°。

拟采用悬臂杆为Φ220×9.5钢管,材质Q235,长度为4米。

1、悬臂杆中部所受的力

①荷载滑车组、起重滑车组绕出绳对悬臂的压力,由∑MB=0,得:

N1=

KPQ0.5cosβ+

sinγβk

4

S

K

SK=N

1

n

f-1

n

f

-1

fKPQ

,荷载滑车组、起重滑车组绕出绳对悬臂杆的压力(KN);

Q,起重滑车组重力,本工程为3KN;

K,动荷载系数,对电动卷扬机起重量不大于30t取1.2; γ,悬臂杆与水平线的夹角; β,起伏滑车组与水平的夹角;

GS

4

,起重滑车组的自重力,为8.5KN;

,起重滑车组绕出绳端的拉力,经计算为10.84KN;

K

f,滑轮阻力系数,对于滚动轴承,f=1.02; n,工作绳数,本工程为3;

k,导向滑轮数,本工程为4;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经计算解得:N1=43.89KN。

②悬臂上部自重力对中部所产生的压力N2:

N2=G

3

1

sinγ 2G3

,悬臂杆的自重力,经计算解得G3=2.5KN;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经计算解得:N2=0.8KN。

③作用在悬杆中部的总轴向压力NCP:

N

CP

=N1+N2=44.69KN

2、悬臂杆自重力作用在悬臂杆中部的弯矩MCP:

3Ocosγ =MCP

8

l

o

,动臂杆长度;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经计算解得:MCP=0.96KN*M 3、悬臂杆中部截面验算: 强度验算:ζ=CP

W

稳定性验算:ζ=W

n

A

CPn

≤f

CPCP

θmCP

≤f

ζ,悬臂杆产生的应力;

f,钢管抗压(或抗弯)强度设计值,对于Q235,f=205N/mm²;

1),净截面抵抗矩,对圆环截面为0.1(-dd,d为外径,d1为内径,Wn

3

4

经计算Wn=337527mm³;

WA

n

CP

,计算截面的截面抵抗矩,经计算WCP=331199 mm³;

,净截面面积,经计算为6594mm²;

A,计算截面的面积,经计算为6594mm²;

θ,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可根据长细比λ=0查表,i为回转半径,经

i计算,λ≈54,查表得0.904;



ζm1-

cf1

f,考虑轴心力和横向弯矩共同作用的折减系数,=,θmθm

2

ζm

M

W

,ζc

n

N

A

,经计算,θm=0.977。

n

经强度计算,ζ=9.11N/mm²≤f=205 N/mm²;经稳定性计算,ζ=10.12N/mm²≤f=205 N/mm²,因此符合要求。

11.3.起伏滑车组受力计算:

1、荷载、滑车组、悬臂杆自重力、起重滑车组绕出绳对起伏滑车组得张力T1: 由∑MA=0,得 T1=

KPQ0.5cosγ

sinγβ3

经计算解得T1=25.4KN。

2、起伏绳及滑车组所引起的张力T2:

T=G

2

4

=8.5KN

3、作用于起伏绳滑车组的总拉力fT:

f=T+T

T

1

2

=33.9KN

拟采用直径210mm的双门钢滑车为起重滑车组,允许荷载为130KN,使用最大钢丝绳直径为23.5,满足要求;拟采用直径210mm的三门钢滑车为起伏滑车组,允许荷载为200KN,使用最大钢丝绳直径为23.5满足要求;

4、卷扬机选择。 ①起伏钢丝绳用卷扬机:

起伏钢丝绳引向卷筒时的拉力Tb=fT

满足要求。

②起重用卷扬机计算

拟选用3T卷扬机起重用,计算结果如下: 电动卷扬机牵引力,可按下式计算: S = 1020PHη/V

其中: S──作用于卷筒上钢丝绳的牵引力; PH──电动机的功率,取 PH=22.00kW; η──卷扬机传动机构总效率,按下式计算: η = η0η1η2η3......ηn

解得 η=0.94×0.93×0.93×0.93=0.76; V──钢丝绳速度,由下式计算: V = πD'nn

D'──缠有钢丝绳的卷筒的计算直径(m) D'= D+(2m-1)d

D──卷筒直径,取 D=0.3500(m); d──钢丝绳的直径,取 d=0.017(m); m──钢丝绳在卷筒上的缠绕层数,取 m=1; 解得 D'=0.350+(2×1-1)0.017=0.367 nn──卷筒转速: nn = nhi/60

nh──电动机转速,取 nh=960r/min; i──传动比: i = Te/Tp

f

k

=36.7KN,选用50KN的电动卷扬机,

Te──所有主动齿轮的乘积: Te=30×22×16=10560.00; Tp──所有被动齿轮的乘积: Tp=120×66×64=506880.00;

解得 i=10560.00/506880.00=0.021 ; nn=960×0.02/60=0.33; V=3.14×0.37×0.33=0.38m/s;

经计算得 S=1020×22.00×0.76/0.38=44147.37N=44.15KN

根据10.1中计算得起重用钢丝绳拉力为32.09KN,则3T卷扬机牵引力44.15KN能满足起重要求。

③卷扬机固定点计算:

卷扬机采用钢丝绳固定于混凝土墙柱上,若固定点为柱子,则直接采用钢丝绳缠绕固定于柱上;若为墙,采用钢丝绳及膨胀锚栓固定。

根据《膨胀螺栓国家标准》JB/ZQ4763-2006表48可知

M16螺栓最大允许拉力为19.4KN,因此与揽风绳固定的膨胀锚栓采用4×M16进行连接,允许拉力为19.4×4=77.6KN>8.8KN,满足要求。

④固定用钢丝绳计算:

考虑卷扬机固定钢丝绳所示拉力与起重钢丝绳所受拉力一致,故选用6*37丝,钢丝绳θ21.5mm,公称抗拉强度1700N/mm2,破断拉力总和296KN,能满足要求。

⑤卷扬机卷筒容绳量计算:

卷扬机卷筒容绳量,可按下式计算: L = Zmπ(D+dm) 其中: L──卷筒容绳量;

Z──卷筒每层能缠绕钢丝绳的圈数,取 Z=30; m──卷筒上缠绕钢丝绳的层数,取 m=8; D──卷筒直径,取 D=0.35m; d──钢丝绳直径,取 d=0.017m。

经计算得 L=30×8×3.14×(0.35+0.017×8)=366.44m。

由本工程楼层高度及前面计算的吊装重量可知,卷扬机计算满足要求。

11.4.桅杆计算:

1、作用于桅杆的压力

①起伏滑车组受的总张力和缆风绳对桅杆产生的压力N1,由∑MD=0 得:

N1=T

asinβTHcosβ

a

a,桅杆底至锚碇的距离,本工程为30.35米; H,桅杆高度,本工程为4米;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经计算解得N1=18.38KN

②起伏滑车组绕出绳对桅杆的压力N2:

N=S1

2

S1,起伏滑车组绕出绳端的拉力,S1=经计算解得N2=12.76KN

③缆风绳自重力对桅杆的压力N3:

n

f-1

n

f

-1

ff

k

T

N3=

G

2

G,缆风绳自重力。 经计算解得N3=0.5KN

④核算截面到桅杆顶端的压力N4: ‘

N=G1 4‘

G,桅杆的自重力。 1

经计算解得N4=2.5KN。

⑤作用于桅杆顶部的总压力N0: ‘

N0=N1+N2+N3=31.64KN

⑥作用于桅杆中部的总压力NC: ‘‘‘

NCP=N1+N2+N3+N4=34.14KN

2、桅杆所受的弯矩

①作用于桅杆顶部截面的弯矩M0: ‘‘‘‘

M0=N2e,e为起伏滑车组定滑轮对桅杆轴线的偏心距。

经计算解得:M0=2.55KN.

②作用于桅杆中部截面的弯矩MCP: ‘

MCP=0.5N2e,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经计算解得MCP=1.28KN。

3、桅杆截面验算: ‘

桅杆中部稳定性验算:ζW桅杆顶端截面强度验算:ζ0CP0nCP

CPf Af ΦθA0nCPm

以上符号意义同前。

经计算解得: ζ04.806≤f, ζm5.87≤f,因此符合要求。

11.5.桅杆底座受力计算:

1、桅杆底座上的垂直分力为:

PVKPQ0.50.5acosγ,以上符号意义同前。 340a

经计算解得:因此可知屋面起吊梁所受的集中力为36.39KN。 PV36.39KN,

2、桅杆底座上的水平分力为:

PHKPQ0.50.5cosγ,以上符号意义同前。 340H

经计算解得: PH25.32KN。

考虑卷桅杆底座固定钢丝绳所示拉力与桅杆底座上的水平分力一致,故选用6*37丝,钢丝绳θ21.5mm,公称抗拉强度1700N/mm2,破断拉力总和296KN,能满足要求。

11.6.缆风绳计算选型

1、缆风绳所受的总张力按下式计算:

THTcosβ

asinα,以上符号意义同前。

经计算解得T=29.1KN。

桅杆设置7条缆风绳,前端2根绑在女儿墙上固定,后端5根绑在本层。计算时考虑最极端情况仅有与T同向钢丝绳受力(其余钢丝绳起保护作用),则其拉力为29.1KN,缆风钢丝绳选用6*37丝,钢丝绳θ21.5mm,公称抗拉强度1700N/mm2,破断拉力总和296KN,能满足要求。

2、缆风绳固定点计算:

缆风绳固定于混凝土墙柱上,若固定点为柱子,则直接采用钢丝绳缠绕固定于柱上;若为墙,采用钢丝绳及膨胀锚栓固定。由10.3节可知,4×M16可承受29.1KN拉力。

11.7.吊钩及绳卡验算

本工程选用起重量为3.75t的带环吊钩,其主要参数如《施工手册》所示,现验算如下:

1、吊钩螺杆部分截面验算:

吊钩螺杆部分可按受拉构件由下式计算:

ζt = F/A1 ≤ [ζt]

式中: t──吊钩螺杆部分的拉应力;

F──吊钩所承担的起重力,取 F=25000.00N;

A1──螺杆扣除螺纹后的净截面面积:

A1 = πd12/4

其中 d1──螺杆扣除螺纹后的螺杆直径,取d1=30.00mm;

[ζt]──钢材容许受拉应力。

经计算得: 螺杆扣除螺纹后的净截面面积 A1=3.14×30.002/4=706.86mm2; 螺杆部分的拉应力 ζt=25000.00/706.86=35.37N/mm2。

由于吊钩螺杆部分的拉应力35.37N/mm2,不大于容许受拉应力50.00N/mm2,所以满足要求!

2、吊钩水平截面验算:

水平截面受到偏心荷载的作用,在截面内侧的K点产生最大拉应力σc,可按下式计算:

σc = F/A2 + Mx/(γxWx) ≤ [σc]

式中: F──吊钩所承担的起重力,取 F=25000.00N;

A2──验算2-2截面的截面积,

A2 ≈h(b1+b2)/2

其中: h──截面高度,取 h=51.00mm;

b1,b2──分别为截面长边和短边的宽度,取

b1=51.00mm,b2=51.00mm;

Mx──在2-2截面所产生的弯矩,

Mx = F(D/2+e1)

其中: D──吊钩的弯曲部分内圆的直径,取 D=48.00mm;

e1──梯形截面重心到截面内侧长边的距离,

e1 = h(b1+2b2)/[3(b1+b2)]

λx──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λx=1.00;

Wx──截面对x-x轴的抵抗矩,

Wx = Ix/e1

其中: Ix──水平梯形截面的惯性矩,

[σc]──钢材容许受压应力,取 [σc]=70.00N/mm2;

2-2截面的截面积 A2=51.00×(51.00+51.00)/2=2601.00mm2;

解得:梯形截面重心到截面内侧长边的距离 e1=25.50mm;

在2-2截面所产生的弯矩 Mx=25000.00×

(48.00/2+25.50)=1237500.00N·mm;

解得:水平梯形截面的惯性矩 Ix=563766.75mm4;

截面对x-x轴的抵抗矩 Wx=563766.75/25.50=22108.50mm3;

经过计算得 σc=25000.00/2601.00+1237500.00/22108.50=65.59N/mm2。 由于吊钩2-2截面部分的压应力65.59N/mm2,不大于容许受压应力70.00N/mm2,所以满足要求!

3、吊钩垂直截面验算:

垂直截面的应力计算与水平截面验算相同:

h──截面高度,取 h=51.00mm;

b1,b2──分别为截面长边和短边的宽度,取 b1=51.00mm,b2=51.00mm; 3-3截面的截面积 A3=51.00×(51.00+51.00)/2=2601.00mm2;

解得:梯形截面重心到截面内侧长边的距离 e1=25.50mm;

在3-3截面所产生的弯矩 Mx=25000.00×

(48.00/2+25.50)=1237500.00N·mm;

解得:水平梯形截面的惯性矩 Ix=563766.75mm4;

截面对x-x轴的抵抗矩 Wx=563766.75/25.50=22108.50mm3;

经过计算得 σc=25000.00/2601.00+1237500.00/22108.50=65.59N/mm2。 垂直截面的剪应力τ按下式计算:

τ = F/(2A3)

式中: F──吊钩所承担的起重力,取 F=25000.00N;

A3──3-3截面的竖截面面积,取 A3=2601.00mm2。

经过计算得 τ=25000.00/(2×2601.00)=4.81N/mm2。

根据强度强度理论公式按下式验算:

σ = (σc2+3τ2)1/2 ≤[σ]

经过计算得 σ =(65.592+3×4.812)1/2=66.11N/mm2。

由于吊钩3-3截面部分的压应力66.11N/mm2,不大于钢材的容许综合应力140.00N/mm2,所以满足要求!

4、绳卡计算:

马鞍式,抱合式绳卡数量可按下式计算:

n1 = 1.667P/(2T)

其中: n1──马鞍式,抱合式绳卡需用数量;

P──钢丝绳上所受综合计算荷载,取 P=25.00N;

T──栓紧绳卡螺帽时,螺栓所受的力,取 T=15.19N。

经计算得 n1=1.667×25.00/(2×15.19)=2个;

骑马式绳卡数量可按下式计算:

n2 = 2.5P/T

其中: n2──骑马式绳卡需用数量;

经计算得 n2=2.5×25.00/15.19=5个。

11.8.缆风导向绳计算

如附图所示:设备两侧各固定一根导向绳

设备尺寸:2700mm×1500mm×2800mm

设备重力:23.5KN

导向绳顶部固定端距结构外立面出500mm,底部固定端距结构外立面出500 mm ;

导向绳在正常使用状态下,距离结构外立面设计最大距离值为200mm。

2.导向绳受力模型

根据本工程施工图,导向绳最不利状态为:当风机设备处于H/2=60m时,设备受风荷载时导向绳最不利,变形最大。

3.导向绳荷载计算

3.1.风荷载计算

风荷载计算公式:QWKwKF

QWK,设备的风荷载标准值(KN)

wK,风荷载标准值(KN/m²);

F,设备受风面积(m²)

w =βμμw Kzsz0

=1.43×1.2×1.97×1.3=4.39kN/m2

F ==1.178 m²

经计算解得QWK=5.17KN。

3.2.导向绳内力计算

受力简图

根据上图的几何关系,竖向力与水平力沿导向绳角平分线上的合力N为 F1=F×cos4°+G×cos86°=6.8KN

则每根导向绳上承担:F1`= F1/2=3.4kN

单根导向绳的内力为:

2N×cos(172°/2)= F1`

经计算解得:N=24.37.

经计算,选用6*37丝,钢丝绳θ15mm,公称抗拉强度1850N/mm2,破断拉力总和157.5KN,能满足要求。

3.3.手拉葫芦的选用

导向绳最大拉力为:N=24.37kN

手拉葫芦规格选用2T,满足要求!

3.4.导向索滑轮销轴计算

选用θ30销轴,截面积706.5mm2 N2437034.5 MPa

故导向索滑轮销轴满足要求。

4、悬挑梁的计算

悬挑梁安装示意图

4.1、荷载参数

导向绳的内力为N=24.37kN

4.2、悬臂梁抗弯计算

悬挑梁承受吊篮等自重引起的弯矩为M1=F×a=24.37×1.00=24.37kN·m 不计悬挑梁自重,悬臂梁的最大弯矩为:Mmax=M1=24.37kN·m。 悬臂梁的材料为16槽钢,Wx=117cm3,所受到的弯曲应力为: σ=Mmax/Wx=208N/mm²

4.3、悬臂梁整体稳定性验算

工字钢的稳定性系数υb=(570×b×t×235) / (l1×h×fy)

=(570×63×10×235) / (1000×160×215)

=2.46

经计算υb>0.6,根据钢结构规范要求,重新计算υb'代替υb计算。 υb'=1.07-0.282/2.46=0.955

σ=Mmax/(υb'×Wx)=17.35×106/(0.955×108×103)=168.22N/mm2。 经计算,稳定性计算σ=168.22N/mm2

4.4、悬臂梁抗剪计算

按以下公式进行悬臂梁的最大剪应力计算:

ηmaxFb0-b-δ228Izδ=

其中,F --最大剪力,24.37kN;

Iz --槽钢的惯性矩,935cm;

δ --槽钢的腹板厚度,8.5mm;

b --槽钢的翼缘宽度,65mm;

ho--槽钢高度,160mm;

h --槽钢腹板高度,140mm;

经计算解得τ=21.2N/mm2

第12章 附图 12.1.起吊点:

12.2.防风措施

37

12.3.桅杆起重机

38

12.4.缆风绳设置详图

4#楼

39

5#楼 6#楼

40

12.5.膨胀螺栓固定大样

41

12.6.卷扬机固定详图

42

12.7.起重机基座详图

正视图

俯视图

43

12.8. 4#楼设备平移路径图

44

5#楼设备平移路径图

45

6#楼设备平移路径图

46

桅杆式起重机设备吊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日 期

目录

第1章 编制依据及说明 ................................................................................................................. 1 第2章 工程概况 ............................................................................................................................. 1

2.1. 新风机组布置概况 ........................................................................................................... 1 2.2. 热泵式热回收型溶液调湿新风机组(HVF-04)简介 ....................................................... 1 2.3. 新风机组吊装概况 ......................................................................................................... 2 2.4. 现场气候条件及实际工况 ............................................................................................. 2 第3章 整体施工部署 ..................................................................................................................... 2 第4章 施工准备 ............................................................................................................................. 2

4.1. 劳动力准备 ....................................................................................................................... 2 4.2. 工具及机械准备 ............................................................................................................... 3 4.3. 设备及进场准备 ............................................................................................................... 3 4.4. 现场准备 ........................................................................................................................... 4 第5章 吊装施工 ............................................................................................................................. 5

5.1. 各栋楼楼吊装施工流程 ................................................................................................... 5 5.2. 屋面吊装设备的固定 ....................................................................................................... 5 5.3. 设备运至吊装口位置 ....................................................................................................... 5 5.4. 卷扬机吊装至各楼层 ....................................................................................................... 5 第6章 设备保护 ............................................................................................................................. 5 第7章 设备运输质量控制 ............................................................................................................. 6 第8章 设备运输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 6 第9章 吊装安全保障措施 ............................................................................................................. 7

9.1.1. 吊装基本安全要点 ................................................................................................ 7 9.2. 高空作业防护措施 ........................................................................................................... 8 9.3. 起重安全措施 ................................................................................................................... 9 9.4. 现场安全用电措施 ........................................................................................................... 9 9.5. 防火安全措施 ................................................................................................................. 10 9.6. 防高空坠物措施 ............................................................................................................. 10 第10章 吊装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 10

10.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 11

10.1.1. 事故类型 ............................................................................................................ 11 10.1.2. 危害程度分析 .................................................................................................... 11 10.1.3.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 11 10.2. 组织机构及职责 ........................................................................................................... 11

10.2.1. 应急组织体系 .................................................................................................... 11 10.2.2. 指挥机构及职责 ................................................................................................ 12 10.3. 信息报告程序 ............................................................................................................... 13

10.3.1. 报警系统及程序 ................................................................................................ 13 10.3.2. 现场报警方式 .................................................................................................... 14 10.3.3. 事故报告内容 ................................................................................................. 14 10.3.4. 报告时限 ............................................................................................................ 14 10.4. 应急处置 ....................................................................................................................... 14

10.4.1. 响应分级 ............................................................................................................ 14

10.4.2. 响应程序 ............................................................................................................ 14 10.4.3. 处置措施 ............................................................................................................ 16 10.5.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 18 10.6. 事故调查、处理 ........................................................................................................... 19 第11章 计算书 ............................................................................................................................. 20

11.1. 钢丝绳计算 ................................................................................................................... 20 11.2. 悬臂杆计算 ................................................................................................................... 22 11.3. 起伏滑车组受力计算: ............................................................................................... 24 11.4. 桅杆计算: ................................................................................................................... 27 11.5. 桅杆底座受力计算: ................................................................................................... 28 11.6. 缆风绳计算选型 ........................................................................................................... 29 11.7. 吊钩及绳卡验算 ........................................................................................................... 29 11.8. 缆风导向绳计算 ........................................................................................................... 32 第12章 附图 ................................................................................................................................. 36

12.1. 起吊点: ....................................................................................................................... 36 12.2. 防风措施 ..................................................................................................................... 37 12.3. 桅杆起重机 ................................................................................................................... 38 12.4. 缆风绳设置详图 ........................................................................................................... 39 12.5. 膨胀螺栓固定大样 ....................................................................................................... 41 12.6. 卷扬机固定详图 ........................................................................................................... 42 12.7. 起重机基座详图 ........................................................................................................... 43 12.8. 4#楼设备平移路径图 ................................................................................................... 44

第1章 编制依据及说明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4、《大型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SH/T3515-2003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6、《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7、《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 7、图纸资料

8、建质【2009】87号文

为保证本工程溶液新风机组吊装的安全性,便于指导现场施工,保证代建、监理、总包等单位的安全监督工作,特制定本方案。本方案主要针对平潭商务营运中心II标4、5、6#楼各层空调机房内的溶液新风机组。

第2章 工程概况

2.1.新风机组布置概况

共有溶液空调机组79台,其中4#楼(除13F避难层)3F~32F共29台,5#楼3F~25F共23台,6#楼3F~30F(除13F避难层)共27台。其主要参数如下:

2.2.热泵式热回收型溶液调湿新风机组(HVF-04)简介

热泵式热回收型溶液调湿新风机组是一种以调湿溶液为工质的空气处理设备。机组采用先进的溶液调湿技术,通过溶液向空气吸收或释放水分,实现对空气湿度的调节。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新风机组,它是集冷热源、全热回收、空气加湿、调湿、过滤段、风机段为一体的新风处理设备,它具备对空气冷却、加热、调湿、加湿、净化等多种功能,独立运行即可满足全年新风处理要

求。机组无需额外的辅助设备,应用灵活,操作简单,适用于所有需要新风供应的场合。

2.3.新风机组吊装概况

溶液新风机组最大吊装重量为2.15t,所有机组均采用桅杆式起重机和卷扬机进行吊装,最大吊装高度为125.3m,其中4#楼部位先用25t汽车吊转运至3层裙楼屋面后再用桅杆式起重机加卷扬机吊装。

2.4.现场气候条件及实际工况

平潭位于海坛海峡和台湾海峡之间,受大陆与台湾岛之间海峡上的“穿堂风”影响,因此,风速大,风向稳定,夏季盛行西南风,其余季节盛行东北风,全县年均风速为4.8米/秒,风速最低的城关地区,年平均风速6.9米/秒,但在秋冬季节风速较大。同时,平潭又是中国强风区之一,台风影响频繁,年均3~5次,是平潭最大的气象灾害。

设备吊装前,施工现场的实际形象进度为,主体结构全部施工完毕,塔吊已经拆除,屋面地砖面层已施工完毕,屋面构架层腻子施工完毕,因此在吊装时应充分考虑对现场的成品保护,不得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破坏。

第3章 整体施工部署

本工程整体吊装从时间段上分为两个批次,先20层及20层以上吊装,后20层以下吊装,整体立面吊装顺序为自上而下每隔3~4个楼层分段吊装,每段吊装顺序为自下而上。

吊装作业总体计划安排为自2015年2月4日至2015年2月28日。

第4章 施工准备

4.1.劳动力准备

4.2.工具及机械准备

4.3.设备及进场准备

本项目设备运输和吊装计划分2批进行,其中2015年春节前完成各楼栋20层以上设备进场及吊装工作,其余楼层于2月28日前完成,总工期大约大约为20天左右(除春节假期),具体时间计划见下表:

4.4.现场准备

1、提出吊装思路,及时与代建、监理、总包、幕墙等相关单位沟通,最终确认设备吊装计划及主要施工方案;

2、与相关单位确认空调机房设备基础及地坪防水做法;

3、与总包单位协调各楼层喷淋管、消防管、风管等影响设备就位的构件,提出先行拆除后续还原计划;与幕墙单位进行沟通吊装位置处的龙骨先不安装,等机组吊装完毕后进行封堵。

4、充分考虑现场各个楼层实际情况,查看是否有阻碍设备顺利进入机房的墙体等因素。吊装口处杂物、障碍物清理干净,并检查地面受力情况。在风机房内放置一定数量的枕木、钢管等材料,以备设备运至后的支撑。

5、协调好现场行驶路线,材料堆场及生活住宿等问题;吊装运输前,仔细检查运输线路状况,排除影响设备运输通行的物体。

第5章 吊装施工

5.1.各栋楼楼吊装施工流程

根据我单位的现场施工调查情况,本项目的空调机房为层层设置,同时平潭特殊地理环境,风速很大而且不稳定。综合考虑气候因素及建筑布局,本工程4#楼吊装口设在建筑西北角,5#、6#楼均设置在建筑东侧,其吊装流程为:

5.2.屋面吊装设备的固定

1、在屋面找出设备、吊装受力点位置,固定好桅杆式起重机(5T)3套和卷扬机6套(3T和5T各3套),安装好两条缆风绳,具体布置及连接详见附图。

2、考虑平潭地区风力大,在吊装设备两侧加设两道缆风导向绳,上下端分别固定于屋面外侧结构梁及顶板处,具体做法如附图所示,以减小风载对设备起吊的影响。

5.3.设备运至吊装口位置

5#、6#楼采用叉车将设备运至吊装位置,4#楼采用25T吊车将设备直接运送至三层裙楼屋面吊装点。

5.4.卷扬机吊装至各楼层

将吊装专用钢丝绳索固定在设备上,连接主吊绳将设备离地面0.2米位置提留,检查机组在空中平稳度及吊杆承受能力。待检查完毕后再行起吊。

第6章 设备保护

设备就位后,我司将会充分做好保护工作,对设备进行全封闭,并保持干燥干净,保证完好无损。

在设备上挂设“严禁烟火”、“严禁攀爬”、“严禁碰撞”等警示牌并配备灭火器。

第7章 设备运输质量控制

(1)开箱记录(检查装箱单与配件数量相符)。

(2)溶液机组就位时要保证原边、副边安装方向符合设计要求

(3)运输开箱过程做好记录如果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反馈,并拍摄照片,保存好原始记录,以备日后见证。

(4)设备进场后整个运输、起吊、就位过程由监理进行全程跟踪、作好见证。

第8章 设备运输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1)设备吊装执行《起重吊装安全管理规定》,吊装前制定施工技术措施,并履行审查签字手续。

(2)吊装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吊装时划定警戒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并设专人监护。

(3)在进行设备吊装时,指挥信号应做到准确、清晰、用信号旗加哨声指挥,各岗位正确执行吊装指挥命令,并对自己工作负责。

(4)技术交底

★ 作业前应组织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 施工方案经有关部门审批后,由责任工程师向参加起重吊装的全体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 起重吊装人员应具有安全资格证书,熟悉起重方案、起重机具性能、操作规程、指挥信号和安全技术要求。

(5)组织检查

★ 吊装前组织联合检查,确认措施的落实情况。

★ 吊装准备工作完成后,在自查整改的基础上,报请上级组织联合大检查。

★ 联合检查组应由项目经理会同技术、安全、质量、施工等部门经理以及相关责任人员、施工班长组成。

★ 检查前施工技术经理应向检查组提供下列资料

a) 施工机具的选用和实际选用与方案不一致的地方,不一致的地方应提出补充计算书;

b)基础周围回填土夯实情况,施工现场是否平整; c)机具隐蔽工程自检记录;

d)待安装的设备或构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e)人员分工与岗位责任制;

f)施工用电必须保证整个吊装过程正常供给; g)天气预报情况; h)施工机具维修使用情况;

i)施工人员的操作、指挥人员指挥熟练程度; (6)其他主要事项

1)运输前应提前勘查运输道路的情况,包括行车路上路面的高度和承载能力,沿途的交通信号设施状况,并与相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联系,取得交通管理部门的支持。

2)应提前安排人员进行场地的整理、平整,吊车、汽车的进场运输路径应填平夯实,吊车支点处的浮土必须清理干净,并垫好道木。

3)设备装车前应再次检查运输、吊装车辆的车况。确认天气情况,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不得进行。

4)设备运输按照事先调查好的运输路线行进,运输速度不得超过要求。大型设备运输和卸车时,要注意不要碰撞。

5)设备运输通道应保持畅通,若有砌墙,应等设备运输完后再施工。 6)起吊设备时,应受力一致、平稳。 7)通道内应有充足的光照,保证施工安全。

8)吊装孔垂直方向无人作业,防止发生重物坠落事故。

第9章 吊装安全保障措施

9.1.1.吊装基本安全要点

9.2.高空作业防护措施

9.3.起重安全措施

9.4.现场安全用电措施

9.5.防火安全措施

9.6.防高空坠物措施

第10章 吊装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保证本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各楼层新风机组起吊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根据公司制定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结合项目部实际情

况,特制定此预案。

10.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0.1.1.事故类型

在设备起重吊装工程施工中,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有:起重机倾覆、吊装构件滑落、操作人员高处坠落、电网触电等伤害事故。

10.1.2.危害程度分析

在起重吊装施工中,发生起重机倾覆事故时,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相邻构筑物损坏;发生吊装构件滑落造成物体打击事故时致使受重伤或死亡;操作人员高处坠落至少造成人员重伤甚至死亡;发生电网触电事故时,多数情况造成人员死亡。

10.1.3.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 2.坚持“保护人员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原则;

3.坚持“统一领导,紧急处置,快速反应,分级负责,协调一致、消除危险”的原则;

4.坚持“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

10.2.组织机构及职责 10.2.1.应急组织体系

10.2.2.指挥机构及职责

1.应急指挥机构组成

总指挥长: 总 经 理

副总指挥长: 主管安全副总经理、主管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为使现场有序,行动有效,下设了五个小组。 通讯联络组 组长:行政办公室负责人

成员单位:行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门、安全质量管理部门 技术处理组 组长:总工程师

成员单位:施工技术部门、物资设备部门 抢险抢救组 组长:主管生产副总经理

成员单位:安全质量管理部门、保卫工作部门 医疗救护组 组长:卫生所负责人 成员单位:卫生所、工会

后勤保障组 组长:劳动人事部门负责人

成员单位:劳动人事部门、物资设备部门、财务部门 应急通讯组联系电话如下:

2. 应急指挥机构成员及小组职责

⑴总指挥长职责:发布或解除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指挥应急救援。 ⑵副总指挥职责:协助总指挥长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协调各应急小组及成员的具体行动,并实施决策。

⑶通讯联络组职责

①确保与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以及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

②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③负责组织对事发现场的拍照、摄像工作;负责对新闻媒体的信息发布和报道;事故扩大应急后,负责向周边居民、社区的对外信息公告。

⑷技术支持组职责

①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 ②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 ③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

④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

⑤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 ⑸抢险抢救组职责

①实施抢险抢救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 ②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③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救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 ④抢险抢救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

⑹医疗救治组职责

①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

②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③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 ④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护现场治安秩序。 ⑺后勤保障组职责

①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 ②提供合格的抢险抢救或救援的物质及设备。

10.3.信息报告程序 10.3.1.报警系统及程序

⑴事故发生后或有可能发生事故时,目击者有责任和义务立即报告施工现场负责人;

⑵施工现场负责人调查掌握情况后,及时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报告;

⑶公司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接到事故或预警信息后,由安全质量管理部向公司主管领导汇报,并通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长、副总指挥长、各成员部门及应急工作组负责人。

10.3.2.现场报警方式

⑴施工现场发生任何安全生产事故,首先拨打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值班电话。

⑵事故现场如有人员伤亡时,同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

⑶施工现场以电话方式报告后,随后用书面材料以传真或电子邮件的方式报告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10.3.3.事故报告内容

⑴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类别、简要经过、人员伤亡; ⑵事故发生单位名称,事故现场项目负责人姓名;

⑶工程项目和事故险情发展事态、控制情况,紧急抢险救援情况; ⑷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分析;

⑸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10.3.4.报告时限

事故发生后,1小时之内由事故现场报告给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10.4.应急处置 10.4.1.响应分级

10.4.2.响应程序

1.应急指挥

⑴当施工现场发生无法或不易控制的安全生产事故时,启动公司专项应急预案。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接到响应级别事故报告后,经对事故严重程度核实后,判断是否有能力组织救援。

⑵如有能力组织救援,及时启动公司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⑶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通知应急指挥人员和工作组,停止手头一切工作,立即到位,通报事故情况,按照各职能小组分工组织救援。

2.应急行动

⑴指挥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了解现场事故情况,划定安全和危险区域,设立标志,实行现场保护,安全警戒,疏导车流,保障救援道路的畅通,维护好现场秩序。

⑵按本预案规定职责明确各应急工作组救援任务,组织救援。

⑶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取证,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态扩大、恢复生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好标志,采取拍照、摄像、绘图等方法详细记录事故现场原貌,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3.资源调配

组织抢险救援队伍,调配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器材、药品、医疗器械、抢险车辆等物资,为应急行动做好充分准备。

附近医院的地址及联系方式:

如发现人员伤亡,应立即拨打110、120,发现火灾拨打电话119,就医行走路线如下:

4.应急避险

⑴抢险车辆赶往事发现场和急救车辆护送伤害人员到达医院的途中,按交通规则正确驾驶车辆,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⑵在疏散人群过程中,要选择安全通道,合理有序引导撤离,防止相互践踏受到伤害。

⑶在现场抢救伤员的过程中,要根据伤员受伤部位和伤害程度,正确施救,避免盲目抬运拖拉,给后续抢救工作带来麻烦,防止使受伤人员再次受伤或加重伤害程度。

10.4.3.处置措施

1.起重机倾覆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当发生起重机倾覆事故时,首先看起重机司机是否被困在操作室内,检查有无其他人员被砸伤或掩埋在其下面,相邻构筑物是否受到侵害。若有人员被困,确定被埋人员的位置,立即组织现场急救。当挖救被埋人员时,切勿用机械挖救,以防伤人,同时调用其他起重设备将倾覆起重机缓慢拉起,顶升稳

固,再组织抢救被埋人员。

2.吊装构件滑落应急处置措施

当发生吊装构件滑落造成物体打击伤害事故时,首先观察伤员受伤部位,失血多少,对于一些微小伤,工地急救员可以临时进行简单的止血、消炎、包扎,然后送往医院处理。伤势严重者,急救人员边抢救边就近送医院。

3.操作人员高处坠落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当发现有人从高处坠落摔伤,首先应观察伤员的神志是否清醒,随后看伤员坠落时身体着地部位,再根据伤员的伤害程度的不同,组织救援。

4.高空坠落事故的应急措施

本工程建筑高度大,空间结构复杂,交叉作业面广,高空作业人员数量大,因此在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的同时,要高度重视高空坠落事故的应急措施。针对本工程的施工特点,高处坠落事件发生后,第一步要抢救伤员(按严重创伤具体急救方法处置),伤势严重的应及时呼叫平潭县或福州市医疗救护机构进行急救:第二步停止所有高处作业,由现场管理人员和疏导警戒小组组织警戒员实施警戒,设立警戒区,封闭现场,以防闲杂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导致进一步的事故扩大;第三部迅速组织抢救人员对十发部位进行全面检查(在确保检查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若事故的严重程度已经超出本级应急反应组的救援能力范围的时候,还要紧急向上级和社会应急组织求援,在实施抢救和救护的同时要保留音像资料图片,抢救和救护完毕,在事故调查小组确认取证完毕、并完整记录在案后方可清理事故现场。若事故发生在夜间,后勤保障员应首先组织解决现场照明。

5.触电事故的应急措施

发生触电事故时:发现触电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同时也要保护自己,在抢救的同时要通知应急小组人员。当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一切人员应对故障点的安全距离为:室内为4米以外,室外为8米以外。禁止高压带电的绝缘部位,如巡视“两线一地制”设备时,不得触及工作接地的任何部分,如需检查触动工作接地部分时,应全部停电后进行。

触电急救必须做到分秒必争,立即就地迅速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急救,并坚持不断地进行,在医务人员未接替之前,不应根据没有呼吸或脉搏擅自判断伤员死亡,放弃急救。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即伤员,如触电

人员处于高处,解脱电源后会自高处坠落,因此应采取预防措施。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时,救护人员应设法切断电源,如用干燥的木棒、木板、绳索绝缘的东西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物,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品和触电者的裸露身躯,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将自己绝缘后进行救护。

触电人员如神志清醒,应使其就地平躺,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如神志不清,应使其就地仰面平躺,确保气道通畅,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严禁将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伤员头下。情况严重的造成休克的要及时联络外部救援机构救护,在求助外部机构救援时一定要与救援机构首先取得联系说明伤情、大概伤害人员数和已采取了什么措施,好让救护人员做好急救的准备,讲清伤者的地点,说明报旧者单位、姓名、电话以便救护车找到所报地点,随时用电话联系。打完急救电话后,如接报人员无问题才能挂断电话,通完电话后,应派人在现场外等候接应救护车,同时把救护车进工地的路上障碍及时清除。同时项目经理立即报告公司负责人。

伤员在转运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保护好现场,为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提供物证和分析数据,防止人为或自然因素对事故现场的破坏。清理现场必须在事故调查小组确认取证完毕,并具有完整地记录后方可

进行,在此之前,不得以任何借口施工或擅自清理现场。

10.5.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与装备数量

⑴医疗器材:担架2副、氧气袋2个、小药箱2个;

⑵抢救工具:气割用具2套、千斤顶2个、绳索2个、铁锹5把、镐3把、大绝缘剪1把、钳子2把、撬棍4个、指挥旗3把;

⑶照明器材:手电筒10个、36V应急灯4套、灯具10套; ⑷通讯器材:电话2部、手机6部、对讲机5部; ⑸运输工具:面包车1辆; ⑹抢救设备:吊车一台。 2.应急物资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安全应急预案所需的物资装备由施工现场项目部统一保管,专人负责维护

保养,做好物资设备台帐。每次安全应急抢救完后,做好统计工作,对损失的物资设备进行及时的维修和更新。

10.6.事故调查、处理

1严格执行“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2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写出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伤亡情况(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等)。

3制定有效的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以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4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5向所有人员宣读事故处理结果,即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6对因忽视安全生产、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玩忽职守或者发现事故隐患、而不采取有效措施以致造成伤亡事故,由企业主管部门给予企业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紧急事故处理结束后,项目部负责人应在24小时内填写《应急准备和响应报告书》一式两份,自留一份,报分公司应急响应小组一分。

第11章 计算书

本工程在屋面设置桅杆式起重机作为起重设备,经分析,其主要需验算内容分为八大部分: 1、钢丝绳计算;2、悬臂杆计算;3、桅杆计算;4、起伏滑车组受力计算;5、桅杆底座受力计算;6、缆风绳计算选型; 7、吊钩及绳卡验算;

11.1.钢丝绳计算

1、吊装钢丝绳计算:

本工程起吊点采用四支等长的吊索起吊构件,每支吊索钢丝绳的拉力计算如下:

F=

P

4cosθ

F,一根吊索的拉力(KN);

P ,风机重量(KN),为2.15t*10=21.5KN;

K,动荷载系数,取1.4;

θ,钢丝绳与垂直线的夹角,此处取60°(偏安全考虑). 经计算解得:F=8KN

拟选用6*37丝,钢丝绳θ15,公称抗拉强度1700N/mm2,破断拉力总和145KN。

εα[Fg]=

FK

1

g

式中[Fg],钢丝绳的允许拉力(KN);

Fg,钢丝绳规格表中提供的钢丝破断拉力的总和(KN); α,钢丝捻制不均折减系数,对6×37绳,Ψ=0.82;

ε,钢丝绳新旧折减系数,本工程所用8成新,故取η=0.70; K1为吊索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对于捆绑吊索取K1=10。

经计算解得[Fg]=8.323KN>F=8KN,因此选用6*37丝,钢丝绳θ15mm,公称抗拉强度1700N/mm2,破断拉力总和145KN,吊索钢丝绳满足要求。

2、起重钢丝绳计算: S=KPQ

S起重钢丝绳所受拉力(KN);

Q,为起重钢丝绳及吊具重力,本工程取2KN;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经计算解得,S=32.9KN。

拟选用6*37丝,钢丝绳θ21.5,公称抗拉强度1700N/mm2,破断拉力总和296KN。

εα[Fg]=

FK

2

g

K

2

,起重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对于机动起重设备取K2=5;其他符号意义

同前。

经计算解得[Fg]=33.98KN>S=32.9KN,因此选用6*37丝,钢丝绳θ21.5,公称抗拉强度1700N/mm2,破断拉力总和296KN,起重钢丝绳满足要求。

11.2.悬臂杆计算

桅杆式起重机受力计算简图如下。

α=8°,β=25°,γ=40°。

拟采用悬臂杆为Φ220×9.5钢管,材质Q235,长度为4米。

1、悬臂杆中部所受的力

①荷载滑车组、起重滑车组绕出绳对悬臂的压力,由∑MB=0,得:

N1=

KPQ0.5cosβ+

sinγβk

4

S

K

SK=N

1

n

f-1

n

f

-1

fKPQ

,荷载滑车组、起重滑车组绕出绳对悬臂杆的压力(KN);

Q,起重滑车组重力,本工程为3KN;

K,动荷载系数,对电动卷扬机起重量不大于30t取1.2; γ,悬臂杆与水平线的夹角; β,起伏滑车组与水平的夹角;

GS

4

,起重滑车组的自重力,为8.5KN;

,起重滑车组绕出绳端的拉力,经计算为10.84KN;

K

f,滑轮阻力系数,对于滚动轴承,f=1.02; n,工作绳数,本工程为3;

k,导向滑轮数,本工程为4;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经计算解得:N1=43.89KN。

②悬臂上部自重力对中部所产生的压力N2:

N2=G

3

1

sinγ 2G3

,悬臂杆的自重力,经计算解得G3=2.5KN;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经计算解得:N2=0.8KN。

③作用在悬杆中部的总轴向压力NCP:

N

CP

=N1+N2=44.69KN

2、悬臂杆自重力作用在悬臂杆中部的弯矩MCP:

3Ocosγ =MCP

8

l

o

,动臂杆长度;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经计算解得:MCP=0.96KN*M 3、悬臂杆中部截面验算: 强度验算:ζ=CP

W

稳定性验算:ζ=W

n

A

CPn

≤f

CPCP

θmCP

≤f

ζ,悬臂杆产生的应力;

f,钢管抗压(或抗弯)强度设计值,对于Q235,f=205N/mm²;

1),净截面抵抗矩,对圆环截面为0.1(-dd,d为外径,d1为内径,Wn

3

4

经计算Wn=337527mm³;

WA

n

CP

,计算截面的截面抵抗矩,经计算WCP=331199 mm³;

,净截面面积,经计算为6594mm²;

A,计算截面的面积,经计算为6594mm²;

θ,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可根据长细比λ=0查表,i为回转半径,经

i计算,λ≈54,查表得0.904;



ζm1-

cf1

f,考虑轴心力和横向弯矩共同作用的折减系数,=,θmθm

2

ζm

M

W

,ζc

n

N

A

,经计算,θm=0.977。

n

经强度计算,ζ=9.11N/mm²≤f=205 N/mm²;经稳定性计算,ζ=10.12N/mm²≤f=205 N/mm²,因此符合要求。

11.3.起伏滑车组受力计算:

1、荷载、滑车组、悬臂杆自重力、起重滑车组绕出绳对起伏滑车组得张力T1: 由∑MA=0,得 T1=

KPQ0.5cosγ

sinγβ3

经计算解得T1=25.4KN。

2、起伏绳及滑车组所引起的张力T2:

T=G

2

4

=8.5KN

3、作用于起伏绳滑车组的总拉力fT:

f=T+T

T

1

2

=33.9KN

拟采用直径210mm的双门钢滑车为起重滑车组,允许荷载为130KN,使用最大钢丝绳直径为23.5,满足要求;拟采用直径210mm的三门钢滑车为起伏滑车组,允许荷载为200KN,使用最大钢丝绳直径为23.5满足要求;

4、卷扬机选择。 ①起伏钢丝绳用卷扬机:

起伏钢丝绳引向卷筒时的拉力Tb=fT

满足要求。

②起重用卷扬机计算

拟选用3T卷扬机起重用,计算结果如下: 电动卷扬机牵引力,可按下式计算: S = 1020PHη/V

其中: S──作用于卷筒上钢丝绳的牵引力; PH──电动机的功率,取 PH=22.00kW; η──卷扬机传动机构总效率,按下式计算: η = η0η1η2η3......ηn

解得 η=0.94×0.93×0.93×0.93=0.76; V──钢丝绳速度,由下式计算: V = πD'nn

D'──缠有钢丝绳的卷筒的计算直径(m) D'= D+(2m-1)d

D──卷筒直径,取 D=0.3500(m); d──钢丝绳的直径,取 d=0.017(m); m──钢丝绳在卷筒上的缠绕层数,取 m=1; 解得 D'=0.350+(2×1-1)0.017=0.367 nn──卷筒转速: nn = nhi/60

nh──电动机转速,取 nh=960r/min; i──传动比: i = Te/Tp

f

k

=36.7KN,选用50KN的电动卷扬机,

Te──所有主动齿轮的乘积: Te=30×22×16=10560.00; Tp──所有被动齿轮的乘积: Tp=120×66×64=506880.00;

解得 i=10560.00/506880.00=0.021 ; nn=960×0.02/60=0.33; V=3.14×0.37×0.33=0.38m/s;

经计算得 S=1020×22.00×0.76/0.38=44147.37N=44.15KN

根据10.1中计算得起重用钢丝绳拉力为32.09KN,则3T卷扬机牵引力44.15KN能满足起重要求。

③卷扬机固定点计算:

卷扬机采用钢丝绳固定于混凝土墙柱上,若固定点为柱子,则直接采用钢丝绳缠绕固定于柱上;若为墙,采用钢丝绳及膨胀锚栓固定。

根据《膨胀螺栓国家标准》JB/ZQ4763-2006表48可知

M16螺栓最大允许拉力为19.4KN,因此与揽风绳固定的膨胀锚栓采用4×M16进行连接,允许拉力为19.4×4=77.6KN>8.8KN,满足要求。

④固定用钢丝绳计算:

考虑卷扬机固定钢丝绳所示拉力与起重钢丝绳所受拉力一致,故选用6*37丝,钢丝绳θ21.5mm,公称抗拉强度1700N/mm2,破断拉力总和296KN,能满足要求。

⑤卷扬机卷筒容绳量计算:

卷扬机卷筒容绳量,可按下式计算: L = Zmπ(D+dm) 其中: L──卷筒容绳量;

Z──卷筒每层能缠绕钢丝绳的圈数,取 Z=30; m──卷筒上缠绕钢丝绳的层数,取 m=8; D──卷筒直径,取 D=0.35m; d──钢丝绳直径,取 d=0.017m。

经计算得 L=30×8×3.14×(0.35+0.017×8)=366.44m。

由本工程楼层高度及前面计算的吊装重量可知,卷扬机计算满足要求。

11.4.桅杆计算:

1、作用于桅杆的压力

①起伏滑车组受的总张力和缆风绳对桅杆产生的压力N1,由∑MD=0 得:

N1=T

asinβTHcosβ

a

a,桅杆底至锚碇的距离,本工程为30.35米; H,桅杆高度,本工程为4米;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经计算解得N1=18.38KN

②起伏滑车组绕出绳对桅杆的压力N2:

N=S1

2

S1,起伏滑车组绕出绳端的拉力,S1=经计算解得N2=12.76KN

③缆风绳自重力对桅杆的压力N3:

n

f-1

n

f

-1

ff

k

T

N3=

G

2

G,缆风绳自重力。 经计算解得N3=0.5KN

④核算截面到桅杆顶端的压力N4: ‘

N=G1 4‘

G,桅杆的自重力。 1

经计算解得N4=2.5KN。

⑤作用于桅杆顶部的总压力N0: ‘

N0=N1+N2+N3=31.64KN

⑥作用于桅杆中部的总压力NC: ‘‘‘

NCP=N1+N2+N3+N4=34.14KN

2、桅杆所受的弯矩

①作用于桅杆顶部截面的弯矩M0: ‘‘‘‘

M0=N2e,e为起伏滑车组定滑轮对桅杆轴线的偏心距。

经计算解得:M0=2.55KN.

②作用于桅杆中部截面的弯矩MCP: ‘

MCP=0.5N2e,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经计算解得MCP=1.28KN。

3、桅杆截面验算: ‘

桅杆中部稳定性验算:ζW桅杆顶端截面强度验算:ζ0CP0nCP

CPf Af ΦθA0nCPm

以上符号意义同前。

经计算解得: ζ04.806≤f, ζm5.87≤f,因此符合要求。

11.5.桅杆底座受力计算:

1、桅杆底座上的垂直分力为:

PVKPQ0.50.5acosγ,以上符号意义同前。 340a

经计算解得:因此可知屋面起吊梁所受的集中力为36.39KN。 PV36.39KN,

2、桅杆底座上的水平分力为:

PHKPQ0.50.5cosγ,以上符号意义同前。 340H

经计算解得: PH25.32KN。

考虑卷桅杆底座固定钢丝绳所示拉力与桅杆底座上的水平分力一致,故选用6*37丝,钢丝绳θ21.5mm,公称抗拉强度1700N/mm2,破断拉力总和296KN,能满足要求。

11.6.缆风绳计算选型

1、缆风绳所受的总张力按下式计算:

THTcosβ

asinα,以上符号意义同前。

经计算解得T=29.1KN。

桅杆设置7条缆风绳,前端2根绑在女儿墙上固定,后端5根绑在本层。计算时考虑最极端情况仅有与T同向钢丝绳受力(其余钢丝绳起保护作用),则其拉力为29.1KN,缆风钢丝绳选用6*37丝,钢丝绳θ21.5mm,公称抗拉强度1700N/mm2,破断拉力总和296KN,能满足要求。

2、缆风绳固定点计算:

缆风绳固定于混凝土墙柱上,若固定点为柱子,则直接采用钢丝绳缠绕固定于柱上;若为墙,采用钢丝绳及膨胀锚栓固定。由10.3节可知,4×M16可承受29.1KN拉力。

11.7.吊钩及绳卡验算

本工程选用起重量为3.75t的带环吊钩,其主要参数如《施工手册》所示,现验算如下:

1、吊钩螺杆部分截面验算:

吊钩螺杆部分可按受拉构件由下式计算:

ζt = F/A1 ≤ [ζt]

式中: t──吊钩螺杆部分的拉应力;

F──吊钩所承担的起重力,取 F=25000.00N;

A1──螺杆扣除螺纹后的净截面面积:

A1 = πd12/4

其中 d1──螺杆扣除螺纹后的螺杆直径,取d1=30.00mm;

[ζt]──钢材容许受拉应力。

经计算得: 螺杆扣除螺纹后的净截面面积 A1=3.14×30.002/4=706.86mm2; 螺杆部分的拉应力 ζt=25000.00/706.86=35.37N/mm2。

由于吊钩螺杆部分的拉应力35.37N/mm2,不大于容许受拉应力50.00N/mm2,所以满足要求!

2、吊钩水平截面验算:

水平截面受到偏心荷载的作用,在截面内侧的K点产生最大拉应力σc,可按下式计算:

σc = F/A2 + Mx/(γxWx) ≤ [σc]

式中: F──吊钩所承担的起重力,取 F=25000.00N;

A2──验算2-2截面的截面积,

A2 ≈h(b1+b2)/2

其中: h──截面高度,取 h=51.00mm;

b1,b2──分别为截面长边和短边的宽度,取

b1=51.00mm,b2=51.00mm;

Mx──在2-2截面所产生的弯矩,

Mx = F(D/2+e1)

其中: D──吊钩的弯曲部分内圆的直径,取 D=48.00mm;

e1──梯形截面重心到截面内侧长边的距离,

e1 = h(b1+2b2)/[3(b1+b2)]

λx──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λx=1.00;

Wx──截面对x-x轴的抵抗矩,

Wx = Ix/e1

其中: Ix──水平梯形截面的惯性矩,

[σc]──钢材容许受压应力,取 [σc]=70.00N/mm2;

2-2截面的截面积 A2=51.00×(51.00+51.00)/2=2601.00mm2;

解得:梯形截面重心到截面内侧长边的距离 e1=25.50mm;

在2-2截面所产生的弯矩 Mx=25000.00×

(48.00/2+25.50)=1237500.00N·mm;

解得:水平梯形截面的惯性矩 Ix=563766.75mm4;

截面对x-x轴的抵抗矩 Wx=563766.75/25.50=22108.50mm3;

经过计算得 σc=25000.00/2601.00+1237500.00/22108.50=65.59N/mm2。 由于吊钩2-2截面部分的压应力65.59N/mm2,不大于容许受压应力70.00N/mm2,所以满足要求!

3、吊钩垂直截面验算:

垂直截面的应力计算与水平截面验算相同:

h──截面高度,取 h=51.00mm;

b1,b2──分别为截面长边和短边的宽度,取 b1=51.00mm,b2=51.00mm; 3-3截面的截面积 A3=51.00×(51.00+51.00)/2=2601.00mm2;

解得:梯形截面重心到截面内侧长边的距离 e1=25.50mm;

在3-3截面所产生的弯矩 Mx=25000.00×

(48.00/2+25.50)=1237500.00N·mm;

解得:水平梯形截面的惯性矩 Ix=563766.75mm4;

截面对x-x轴的抵抗矩 Wx=563766.75/25.50=22108.50mm3;

经过计算得 σc=25000.00/2601.00+1237500.00/22108.50=65.59N/mm2。 垂直截面的剪应力τ按下式计算:

τ = F/(2A3)

式中: F──吊钩所承担的起重力,取 F=25000.00N;

A3──3-3截面的竖截面面积,取 A3=2601.00mm2。

经过计算得 τ=25000.00/(2×2601.00)=4.81N/mm2。

根据强度强度理论公式按下式验算:

σ = (σc2+3τ2)1/2 ≤[σ]

经过计算得 σ =(65.592+3×4.812)1/2=66.11N/mm2。

由于吊钩3-3截面部分的压应力66.11N/mm2,不大于钢材的容许综合应力140.00N/mm2,所以满足要求!

4、绳卡计算:

马鞍式,抱合式绳卡数量可按下式计算:

n1 = 1.667P/(2T)

其中: n1──马鞍式,抱合式绳卡需用数量;

P──钢丝绳上所受综合计算荷载,取 P=25.00N;

T──栓紧绳卡螺帽时,螺栓所受的力,取 T=15.19N。

经计算得 n1=1.667×25.00/(2×15.19)=2个;

骑马式绳卡数量可按下式计算:

n2 = 2.5P/T

其中: n2──骑马式绳卡需用数量;

经计算得 n2=2.5×25.00/15.19=5个。

11.8.缆风导向绳计算

如附图所示:设备两侧各固定一根导向绳

设备尺寸:2700mm×1500mm×2800mm

设备重力:23.5KN

导向绳顶部固定端距结构外立面出500mm,底部固定端距结构外立面出500 mm ;

导向绳在正常使用状态下,距离结构外立面设计最大距离值为200mm。

2.导向绳受力模型

根据本工程施工图,导向绳最不利状态为:当风机设备处于H/2=60m时,设备受风荷载时导向绳最不利,变形最大。

3.导向绳荷载计算

3.1.风荷载计算

风荷载计算公式:QWKwKF

QWK,设备的风荷载标准值(KN)

wK,风荷载标准值(KN/m²);

F,设备受风面积(m²)

w =βμμw Kzsz0

=1.43×1.2×1.97×1.3=4.39kN/m2

F ==1.178 m²

经计算解得QWK=5.17KN。

3.2.导向绳内力计算

受力简图

根据上图的几何关系,竖向力与水平力沿导向绳角平分线上的合力N为 F1=F×cos4°+G×cos86°=6.8KN

则每根导向绳上承担:F1`= F1/2=3.4kN

单根导向绳的内力为:

2N×cos(172°/2)= F1`

经计算解得:N=24.37.

经计算,选用6*37丝,钢丝绳θ15mm,公称抗拉强度1850N/mm2,破断拉力总和157.5KN,能满足要求。

3.3.手拉葫芦的选用

导向绳最大拉力为:N=24.37kN

手拉葫芦规格选用2T,满足要求!

3.4.导向索滑轮销轴计算

选用θ30销轴,截面积706.5mm2 N2437034.5 MPa

故导向索滑轮销轴满足要求。

4、悬挑梁的计算

悬挑梁安装示意图

4.1、荷载参数

导向绳的内力为N=24.37kN

4.2、悬臂梁抗弯计算

悬挑梁承受吊篮等自重引起的弯矩为M1=F×a=24.37×1.00=24.37kN·m 不计悬挑梁自重,悬臂梁的最大弯矩为:Mmax=M1=24.37kN·m。 悬臂梁的材料为16槽钢,Wx=117cm3,所受到的弯曲应力为: σ=Mmax/Wx=208N/mm²

4.3、悬臂梁整体稳定性验算

工字钢的稳定性系数υb=(570×b×t×235) / (l1×h×fy)

=(570×63×10×235) / (1000×160×215)

=2.46

经计算υb>0.6,根据钢结构规范要求,重新计算υb'代替υb计算。 υb'=1.07-0.282/2.46=0.955

σ=Mmax/(υb'×Wx)=17.35×106/(0.955×108×103)=168.22N/mm2。 经计算,稳定性计算σ=168.22N/mm2

4.4、悬臂梁抗剪计算

按以下公式进行悬臂梁的最大剪应力计算:

ηmaxFb0-b-δ228Izδ=

其中,F --最大剪力,24.37kN;

Iz --槽钢的惯性矩,935cm;

δ --槽钢的腹板厚度,8.5mm;

b --槽钢的翼缘宽度,65mm;

ho--槽钢高度,160mm;

h --槽钢腹板高度,140mm;

经计算解得τ=21.2N/mm2

第12章 附图 12.1.起吊点:

12.2.防风措施

37

12.3.桅杆起重机

38

12.4.缆风绳设置详图

4#楼

39

5#楼 6#楼

40

12.5.膨胀螺栓固定大样

41

12.6.卷扬机固定详图

42

12.7.起重机基座详图

正视图

俯视图

43

12.8. 4#楼设备平移路径图

44

5#楼设备平移路径图

45

6#楼设备平移路径图

46


相关内容

  • 安装起重工试题
  • 安装起重工技师技能鉴定习题集 一.理论部分 (一)是非题(对的划"√",错的划"×",答案写在各题括号内) 1.复杂形状物体的重心是通过计算每一组成部分体积的重心求得. (×) 2.看基础平面图时要了解设备基础标高.尺寸.地脚螺栓位置.数量以及尺寸距离. (√ ...

  • 起重机械与大型设备吊装
  •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概述1 第二节起重机的主要参数3 第三节起重机的工作级别和工作类型5 思考题10 第二章起重机械的构造与工作原理11 第一节轻小型起重设备11 第二节桥式类型起重机18 第三节旋转类型起重机24 第四节桅杆式起重机31 第五节起重机的试验34 第三章起重机计算载荷与许用应力 ...

  • 一建[机电实务]机电工程起重技术
  • 三.卷扬机 1.卷扬机是标准产品.卷扬机可按不同方式分类.起重工程中,常用电动卷扬机,一般采用慢速卷扬机. 2.卷扬机的基本参数 基本参数:额定牵引拉力:目前标准系列从1-32T有8种额定牵引拉力规格: 工作速度:即卷筒卷入钢丝绳的速度: 容绳量:即卷扬机的卷筒能够卷入的钢丝绳长度. 1H41202 ...

  • 08级起重机械与吊装复习题(A)
  • 08级起重机械与吊装复习题(1) 一.判断题(每题1.5分,共15分) 1.变幅运动是起重机械最基本的运动. (√) 2.起重机的总工作循环数是无限的,但其有效寿命时间是一定的. (×) 3.起重机空载荷试车的目的是考核各部件强度及检验制动效果和稳定状况等安全保护装置. (×) 4.通过测定起升钢丝 ...

  • 正式版 --起重工岗位作业指导书
  • 起重工岗位作业指导书 1.岗位任职条件 1.1本工种必须具备初中以上学历: 1.2必须身体健康,无癫痫病史和障碍性残疾. 1.3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并持有劳动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2.岗位职责 2.1必须熟悉和掌握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正确操作,正确佩戴劳动保护 ...

  • 800t×185m龙门起重机直立门式桅杆吊装技术
  •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大型龙门起重机采用多锚点双门架集群液压千斤顶整体提升技术,对于大型龙门起重机的安装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等. [关键词] 大型龙门起重机;提升门架;液压千斤顶;整体提升 [中图分类号] TU758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727-5123(2010)02-026-03 8 ...

  • 起重机参数
  • 第5章 结构安装工程 本章学习要求 了解结构安装工程常用起重机械及其性能和使用范围 熟悉单层工业厂房结构的构件安装工艺,安装方法及安装方案的制订 了解多层装配式框架结构的安装方案 掌握结构安装工程的质量标准和安全技术要求 5.1起重机械和索具设备 结构安装工程常用的起重机械有桅杆式起重机.履带式起重 ...

  • 建筑施工手册2-12吊装工程
  • 12吊装工程 12.1吊装工程特点及基本要求 12.1.1吊装工程特点 吊装工程是施工结构装配式部分的主要工序.所谓结构的装配式部分,是指建筑物的某些构件在工厂或施工现场预制成各个单体构件或单元,然后利用起重机械按图纸要求在施工现场完成组装.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法相比,它具有设计标准化.构件定 ...

  • 45T旋挖钻机桅设计
  • 目 录 第1章 绪 论... .................................................. 1 1.1 旋挖钻机简介 ............................................... 4 1.1.1结构简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