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宣传橱窗内容-详细

附件:

宣传橱窗内容

1. 什么是药品?

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我们平时常说的中药、西药(包括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 都是药品。

俗话说:“对症下药”。意思是服用药品必须有明确的预防或治疗目的,治什么病用什么药。在没有明确诊断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自行用药。

我们常说:“是药三分毒”。意思是药品除了有治疗作用外,也有不良作用,不合理用药或过量用药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即使是正确服用合格的药品,也可能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用药常识,科学、合理地使用药品,使药品真正成为我们健康的保护神。

2.药品为什么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为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根据药品的用途、安全性、剂型、规格、给药途径的不同,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处方药是必须山医生开处方,患者必须凭医生处方购买的药品。

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凭医生处方,消费者就可以在药店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根据安全性的不同,又划分为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须在药店由执业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而乙类非处方药,除可在药店出售外,还可在获得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超市、宾馆、百货商店等地点销售。

到药店买药,首先你可以在药店里找一下,如果有柜台上标有一个大大的醒目的绿色0TC 标志,那么,这个柜台卖的就是非处方药,如果柜台上是“处方药”标志,这个柜台卖的就是处方药。

如果药店里没有这样的标志,你可以要求药店的店员让你看一下药品的包装和说明书,非处方药的包装上印有国家指定的非处方药专有标识(0TC)。

另外,如果你看非处方药的说明书,还会看到一句忠告语: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按说明书使用或在执业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处方药的说明书上则写着:请凭医生处方购买和使用。

3.药品与保健食品有什么区别?

保健食品与药品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保健食品没有确切的治疗作用,不能用作治疗疾病,只具有保健功能。现在,有些保健食品利用非法广告进行夸大宣传,号称能“包治百病”,我们一定不要受非法虚假广告的欺骗,有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正常治疗、加重病情。

区别保健食品和药品最简单的办法是,当你买药时,一定要先在药品的包装盒上找“批准文号”,药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药准字”,保健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食健字”或“x卫食健字(其中的x 代表某个地区简称)”。

当你决定购买药品或保健食品时一定要先看准“批准文号”,千万不要购买没有批准文号的产品,以免上当受骗。

4.到药店购买药品时应注意什么?

到药店买药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一定要到合法的药店买药。合法的药店是经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药店内都悬挂着(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2)如果知道买哪种药,可直接说出药品名称,如果不知道应该买哪种药,请向店内的执业药师说明自己买药的目的:是自己用,还是给孩子或老人买药,治疗什么病。

(3)购买处方药时必须凭医生处方才可购买和使用,没有医生处方,药店为了您的用药安全不会随意卖给您处方药。

(4)购买非处方药时,应对患者的病情有明确的了解,如曾用过什么药品,用药的效果如何,有无过敏史。

(5)在决定购买某种药品之前,应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看是否对症,如果对说明书内容不明白,可以向店内的执业药师咨询,以免买错药、用错药。

(6)买药时,一定要仔细查看药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内容,不要买过期药品。

(7)买药后一定不要忘记把购药的凭证保管好,如购药小票或发票,万一药品质量有问题,购药凭证是投诉、索赔、维护自己权益的重要凭据。

5、在购买医疗器械产品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很多家庭为了方便,为患者购买医疗器械在家里进行治疗。那么,购买医疗器械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医疗器械的包装和标识应符合《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所以,购买医疗器械产品时应注意以下4个问题:

(1)在医疗器械机身或者外包装上应标有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号、产品标准号、生产企业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2)产品上或包装内应附有产品合格证(或标签)。

(3)产品应附有说明书,说明书上应有产品的主要结构、性能、适用范围、禁忌症、注意事项以及其他需要警示或者提示的内容。

(4)有使用期限的产品,应在包装上标明有效期限,超过有效期限的不得销售、使用。

6、在使用医疗器械产品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医疗器械不同于保健用品,它是指那些具有明确医疗用途的产品,因此在使用上也有一定的风险。尤其是那些治疗类的产品更具有严格的适应症。因此,在使用前应先咨询医生,或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如充气式颈椎治疗器、中频理疗仪等。

(2)在使用前,还应仔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特别是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禁忌内容等。

(3)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身体不适或病情加重等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就医,并与厂家或供应商取得联系进行反映。如怀疑产品质量存在问题,则应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

7. 什么是假药?

《药品管理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1)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例如:中药中擅自加入西药成分:(2)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例如:用淀粉作的片剂冒充治疗感冒的药品,用兽用药冒充人用药。

8. 什么情况下按假药论处?

《药品管理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按假药论处:

(1)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

(2)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

(3)变质的;

(4)被污染的;

(5)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

(6)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9. 什么是劣药?

《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成分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例如:药品含

量不足的,含量超过规定限度的药品。

10. 什么情况下按劣药论处?

《药品管理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的药品,按劣药论处:

(1)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2)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

(3)超过有效期的;

(4)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

(5)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味剂及辅料的;

(6)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11.什么样的药品是过期药品?

药品标签中的有效期按照年、月、日的顺序标注,年份用四位数字表示,月、日用两位数表示。其具体标注格式为“有效期至XXXX 年xx 月”或者“有效期至XXXX 年xx 月xx 日”:也可以用数字和其他符号表示为“有效期至XXXX .xx .”或者“有效期至xxxx /xx /xx”等。

例如:某药品生产日期为2003年3月15日,标签上有效期有多种标法,如果标注“有效期至2006年2月”,则药品可以使用到2006年2月底,到2006年3月就过期了。如果标注为“有效期至2006年3月14日”,则药品可以使用到2006年3月14日,到2006年3月15日就过期了。购买药品时一定要看清包装上标注的有效期,过期药品千万不能服用!

12.如何区分药品的通用名、商品名?

通用名:是由世界卫生组织编定的在全球范围通用和在药品标准中列入的名称,如阿司匹林、头孢曲松钠、复方伪麻片。任何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上都应标识通用名,一般来说,通用名应该最为醒目,选购药品时,消费者一定要弄清药品的通用名。

商品名:药品生产企业为了市场竞争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往往给自己生产的药品注

册商品名,以示区别,如“巴米尔”为阿司匹林的商品名:“严迪”是罗红霉素分散片的商品名。一种药品由于生产企业、注册商标和剂型规格的不同,可能有多种商品名。

13.通用名相同,商品名不同的药品可以互相替代吗?

通用名相同的药品,说明药品的成分就是完全一样的。如果商品名不同,通用名一样,那么药品的含量可能不一样,用法也可能不一样。所以,通用名相同的药品不一定能够互相替代,还要看说明书中的用法用量是否相同,以免用药过量。通用名相同的药品,如果剂型、规格完全相同,一般来说是可以替代的。必要时请向药店的执业药师咨询。

14.购买了假劣药品或可疑药品怎么办?

如果对购买的药品质量有怀疑或者发现质量不合格的药品,请一定要保留一切相关的证据,包括购买的药品及其包装、购买药品的凭据,如销售票据或小票等。然后,向所在地县级或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15.遇到药品价格问题怎么办?

对药品价格有疑问或发现药店、医院或诊所违反药品价格管理规定,应向当地物价管理部门举报。

16、发现违法药品广告怎么办?

发现违法药品广告,应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举报。

17.怎样识别骗人的违法药品广告?

大家看到含有下面词语的药品广告,千万不要相信:疗效最佳、药到病除、根治、安全预防、安全无副作用;含有“最新技术”、“最高科学”、“最先进制法”、“药之王”、“国家级新药”,“治愈率达到90%以上”,“有效率达到100%'’等类似的宣传,声称“无效退款”、“保险公司保险”的这些都是违法药品广告,夸大宣传,欺骗消费者。 凡是利用专家、医生、患者、儿童的名义和形象进行宣传的,也是违法广告,这样的广告无论说得多么诱人动听,大家都不要相信。

另外,对在公共场所(如公园、影剧院、宾馆、广场等) 进行以健康讲座、咨询、免费送药、附赠药品或礼品,以及上门赠送药品等名义进行的药品宣传、推荐等活动,也不要贪图便宜,以免受骗上当。

18、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生理功能的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的和意料之外的反应,它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

在现实生活中,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相当高的,特别是在长期使用或用药量较大时情况更为严重,甚至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严格地讲,几乎所有药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但是,只要合理用药,就能避免或使其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这就要求人们在用药前全面地了解该药的药物性质,严格掌握药品的适应症,选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明确药品的配伍禁忌。在用药过程中还应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时发现药品产生的不良反应,加以处理,尽量避免引起不良的后果。对于一些新药,由于临床经验不够,对其毒副作用观察及了解不够,在使用时就更应十分慎重。

19.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应该怎么办?

如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症状,作为患者首先要停止服用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可疑药品,并向医生咨询。可疑症状如确属药品不良反应,今后应慎重服用该种药品。如果不良反应十分严重,应避免再服用同样的药物。如果不良反应已发生且非常严重,应该去医院就诊治疗,及时使用有助于药物从体内排出,保护有关脏器功能的其他药品。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管理办法》的规定,个人发现药品的可疑不良反应,应向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国家对药品不良反应实行逐级、定期报告制度。严重或罕见的药品不良反应应随时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也就是可以直接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

20.什么是药物的过敏反应? 药物的过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是指有特异体质的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常表现为皮肤潮红、发痒、心悸、皮疹、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或死亡。那么,怎样判断自己的过敏是不是药疹呢?

一、用药史:判断药物过敏一定要有用药史,最常见引发药物过敏的药物主要有:①抗生素类,青霉素、链霉素、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土霉素等。②磺胺类。③解热、镇痛类,如阿斯匹林、氨基比林和非那西丁等。④催眠药、镇静药与抗癫痫药。如鲁米那、眠尔通、泰尔登、苯妥英钠等。⑤异种血清制剂及疫苗等。如破伤风抗毒素、蛇毒免疫血清,狂犬病疫苗等。⑥中药也可引起药疹。单味药引起药疹的有葛根、天花粉、板蓝根、大青叶、穿心莲、丹参、毛冬青、益母草、槐花、紫草、青蒿、防风等;成药中有六神丸、云南白药、牛黄解毒片,银翘解毒片等。另外,有些复方中药部分为西药,使用时更应注意。

二、潜伏期:发生药物过敏前常有一定的潜伏期。首次用药过敏多在4~20天内发生。重复用药,则常在24小时内发生。尤其是以前未曾服用过的药物,服用后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出现过敏则需高度怀疑。

三、症状及体征:药物过敏的皮疹形态多种多样,有固定性红斑、麻疹样红斑、猩红热样红斑、荨麻疹样,多形红斑样、紫瘢样、玫瑰糠疹样、大疱性表皮松解形或剥脱性皮炎型等。皮疹一般伴随较为严重的瘙痒。除固定性红斑和荨麻疹样药物过敏外,其他各类药物过敏均为对称和全身分布,皮疹发红、色泽鲜艳。有时可有粘膜损害。皮疹一般先从面颈部开始,依次波及上肢、躯干和下肢,或伴有畏寒、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轻的停药后皮疹逐渐消退,病情严重者有生命危险。因此,一旦您怀疑身患药物过敏,需及时赴医院请专科医生处理。

21.什么是药品的副作用?

药品的副作用,是指在使用治疗剂量的药品时伴随出现的,与治疗疾病目的无关而又必然发生的其他作用。—‘种药品往往具有多种作用,当人们利用其中某一作用时,其余的作用便称为副作用。药品的治疗作用与副作用都是其本身所固有的药理特性,它们是相对而言的,随着治疗疾病的目的而改变。

药品的副作用涉及面很广,有各种各样的表现,一般症状较轻,属于病人耐受范围之内,都是可以恢复的。在一定意义上讲,用药过程中出现一些副作用是难以避免的。如服用抗过敏药扑尔敏易出现嗜睡、困乏的症状,服用解痉药颠茄片后引起口干等。但如果副作用较猛烈或由于副作用可能导致病人其他疾病或病情加重时,就应考虑停药、暂时停用或改用其他药物,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服用一些能削弱或抵消副作用的药品。

22.什么是抗菌药物?滥用抗菌药有何危害?

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由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经培养而得到的某些产物,或用化学半合成法制造的相同或类似的物质,也可化学全合成。抗菌药物在一定浓度下对病原体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抗菌药主要分为八大类,其中β—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含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及单环酰胺类等;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叶酸途径抑制剂类;氯霉素;糖肽类包括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应用需根据不同的感染性疾病进行合理选择。

滥用抗菌药危害又多又大,轻者危害个人,重者危害人类。主要的危害有:诱发细菌耐药性,导致病源微生物对药物产生抵抗,并损害人体器官、导致二重感染、浪费医药资源。因此,—定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抗菌药!

23、要做到合理用药须注意哪些问题?

根据疾病种类、病人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

以期有效、安全地防治疾病的措施。首先要求对疾病做出准确的诊断,从而针对病因和主要病症选择最适宜的药物,经正确的用药途径,给与适当的剂量,按合理的时间间隔完成正确的疗程,达到预期的治疗目标。合理用药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药物的选择 用药合理与否,关系到治疗的成败。在选择用药时,必须考虑以下几点:①是否有用药的必要。不少病症可不必用药,如早期轻度糖尿病,饮食控制便是很好的疗法,不需药物治疗。在可用可不用的情况下无需用药。②若必须用药,就应考虑疗效问题。为尽快治愈病人,在可供选择的同类药物中,应首选疗效最好的药,如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应选用胰岛素,以降低病人血糖,缓解酮症酸中毒症状,而不选用作用轻缓的口服降糖药。③药物疗效与药物副作用的轻重权衡。大多数药物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副作用或其他副作用,以及耐药、成瘾等。一般来说,应尽可能选择对病人有益无害或益多害少的药物,因此在用药时必须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防止滥用药物。如氯霉素治疗伤寒极其有效,它虽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但发生率极低,其危险远比伤寒本身为小,故可采用;反之,对一般慢性支气管炎则不宜使用。有些药物疗效虽好,但因能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在选用药时不得不放弃。如吗啡,镇痛作用明显,但易成瘾,所以除非必要,一般不用吗啡作常规镇痛药物。④联合用药问题。在临床实践中,各种药物联合应用有日渐增多的趋势,因此药物的相互作用也是合理用药中应考虑的问题。联合用药可能使原有药物作用增加,称为协同作用;也可能使原有药物作用减弱,称为拮抗作用。提高治疗效应,减弱毒副反应是联合用药的目的,如临床所用治疗高血压药物复方降压片,为交感神经抑制药、血管舒张药和利尿药的复合制剂,它们的合用可产生较好的降压效果。反之,治疗效应降低,毒副反应加大,是联合用药不当所致,会对患者产生有害反应(见药物间相互作用)。

制剂的选择 选定药物后,还应考虑制剂的选择。同一药物、同一剂量、不同的制剂会引起不同的药物效应,这是因为制造工艺不同导致了药物生物利用度的不同。例如,相同剂量的各种地高辛片剂,吸收率各不相同,血浓度差异可达7倍之多。可见,选择适宜的制

剂也是合理用药的重要环节。

剂量的选择 为保证用药安全、有效,通常采用最小有效量与达到最大治疗作用但尚未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之间的那一部分剂量作为常用量。临床所规定的常用量一般是指成人(18~60岁)的平均剂量,但对药物的反应因人而异。年龄、性别、营养状况、遗传因素等对用药剂量都有影响。小儿机体各系统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体重较轻,所需剂量较小,一般可根据年龄、体重、体表面积按成人剂量折算(见儿童用药特点)。老人的药物代谢排泄能力有所衰退,对药物耐受能力差,所以60岁以上老人可按成人剂量酌减。另外,对于体弱、营养差、肝肾功能不全者用药量也应相应减少。

给药途径的选择 不同给药途径影响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与疗效关系密切。如硫酸镁注射给药产生镇静作用,而口服给药则导泻。各种给药方法都有其特点,临床主要根据病人情况和药物特点来选择。①口服。是最常用的给药方法,具有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适用于大多数药物和病人;主要缺点是吸收缓慢而不规则,药物可刺激胃肠道,在到达全身循环之前又可在肝内部分破坏,也不适用于昏迷、呕吐及婴幼儿、精神病等病人。②直肠给药。主要适用于易受胃肠液破坏或口服易引起恶心、呕吐等少数药物,如水合氯醛,但使用不便,吸收受限,故不常用。③舌下给药。只适合于少数用量较小的药物,如硝酸甘油片剂舌下给药治疗心绞痛,可避免胃肠道酸、碱、酶的破坏,吸收迅速,奏效快。④注射给药。具有吸收迅速而完全、疗效确实可靠等优点。皮下注射吸收均匀缓慢,药效持久,但注射药液量少(1~2ml) ,并能引起局部疼痛及刺激,故使用受限;因肌肉组织有丰富的血管网故肌肉注射吸收较皮下为快,药物的水溶液、混悬液或油制剂均可采用,刺激性药物亦宜选用肌注;静脉注射可使药物迅速、直接、全部入血浆生效,特别适用于危重病人,但静脉注射只能使用药物的水溶液,要求较高,较易发生副作用,有一定的危险性,故需慎用。⑤吸入法给药。适用于挥发性或气体药物,如吸入性全身。⑥局部表面给药。如擦涂、滴眼、喷雾、湿敷等,主要目的是在局部发挥作用。

给药时间间隔、用药时间及疗程的选择 适当的给药时间间隔是维持血药浓度稳定、保证药物无毒而有效的必要条件。给药时间间隔太长,不能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间隔过短可能会使药物在体内过量,甚至引起中毒。根据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规律,以药物血浆半衰期为时间间隔恒速恒量给药,4~6个半衰期后血药浓度可达稳态。实际应用中,大多数药物是每日给药3~4次,只有特殊药物在特殊情况下才规定特殊的给药间隔,如洋地黄类药物。对于一些代谢较快的药物可由静脉滴注维持血药浓度恒定,如去甲肾上腺素、催产素等。对于一些受机体生物节律影响的药物应按其节律规定用药时间,如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根据激素清晨分泌最高的特点,选定每日清晨给药以增加疗效,减少副作用。

药物的服用时间应根据具体药物而定。易受胃酸影响的药物应宜饭后服,如抗酸药; 易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而镇静催眠药应睡前服,以利其发挥药效,适时入睡。

疗程的长短应视病情而定,一般在症状消失后即可停药,但慢性疾病需长期用药者,应根据规定疗程给药,如抗结核药一般应至少连续应用半年至一年以上。另外,疗程长短还应根据药物毒性大小而定,如抗癌药物应采用间歇疗法给药。

影响药物作用的机体因素 每种药物都有其固有的药理作用。但对具体病人来说,药物效应可能有一定的甚至非常明显的差异,这种因人而异的药物反应就是个体差异。有些病人对某种药特别敏感,称为高敏性;反之,对药物敏感性低则称为耐受性;有些病人对药物产生的反应与其他人有质的不同,即为变态反应。因此,临床用药既要根据药物的药理作用,也要考虑病人实际情况,做到“因人施治”。

24. 家庭抗菌药物的使用误区有哪些?

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药越贵越好,实际上药品并不是“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普通商品,只要用之得当,几分钱的药物也可能达到药到病除的疗效;

随意滥用目前多见,如很多人用抗菌药物治感冒,虽然抗菌药物能抗细菌和某些微生物,但是不能抗病毒,而感冒大多属病毒感染,随意使用只会增加副作用、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另外许多人患病后,病情较重时尚能按时按量服药,一旦病情缓解,服药便随心所欲。要知道抗菌药物的药效依赖于有效的血药浓度,如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对于确属细菌感染的病,要根据引起疾病的不同菌种选择相应的药物;

一些人认为只要是抗菌药物就能消炎,甚至为使疾病早日痊愈同时使用几种抗菌药物。殊不知每种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不同,用药不当,轻则达不到理想的疗效可使药效降低,重则增加药物毒副作用,危及健康。

25. 哪些抗菌药物宜空腹服用?

有的抗菌药物宜空腹服用,因为饭后服用,食物会影响药物吸收或者使药物利用率降低。宜空腹用的抗菌药物有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拉定,诺氟沙星(氟哌酸)、环丙沙星,红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异烟肼(雷米封) 、利福平等。

26、儿童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善,肝、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也都不健全。所以,用药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要注意下面“四忌”:

—忌滥用维生素。不要以为孩子吃了维生素有益无害。其实吃多了并不好,如维生素A 、维生素D ,吃多了会出现厌食、发热、烦躁、哭闹、骨关节痛、多尿、肝肿大及肾脏损害。维生素C 用处虽多,但大量服用也会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以及出现药物中毒。

二忌滥用抗生素。不要孩子一生病,不管什么原因就使用氯霉素、链霉素。如果长期使用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

甚至耳聋。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8岁以内的孩子,特别是新生儿,服用四环素、土霉素容易引起牙齿变黄,并使牙釉质发育不良,所以小儿不用四环素、十霉素。

三忌滥用解热镇痛药。儿童发热的原因,也许是普通感冒、扁桃体发炎,也可能是麻疹、肺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在没有查出病因前,滥用解热上痛药,会掩盖病情,妨碍正确诊断,耽误治疗。特别是幼儿高热时,如果使用解热止痛药不当,还会引起出汗增多、体温突然卜降而发生虚脱。

四忌滥用丙种球蛋白。有人把丙种球蛋白当成补药,其实丙种球蛋白主要作用是预防麻疹、甲型肝炎、腮腺炎和脊髓灰质炎,对其他传染病的防治效果不可靠。由于丙种球蛋白是用人血或胎盘血制成,滥用可能出现荨麻疹等副作用,所以不能把它当成补药滥用。

27.哪些药可能影响儿童的健康?

国内外已有资料表明的,包括以下几类药品。

1. 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有可能损害儿童的听神经,引起耳聋。

2. 多黏(粘)菌素、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儿童的肾脏损伤。

3. 胃复安能引起一些儿童的脑损伤。

4. 四环素、氟哌酸等药物能影响幼儿牙齿、骨骼的发育。

5. 感冒通能引起儿童血尿。

6. 鼻眼净(茶甲唑琳)能引起儿童中毒等。

28. 小儿为什么不能随便服用成人的药?

小儿不能服用成人的药,主要是因为:小儿用药剂量与成年人的用药剂量差异很大,有的不是简单地由体重推算出来的,而是根据小儿的生理机能及对药品的敏感性确定,用量过小可影响疗效,过大可能发生毒性反应,故家长不宜给小儿盲目用药。有的药品只适用于成人,如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等抗菌药,8岁以下的儿童不宜应用,否则可致骨骼、牙齿损害,引起“四环素牙”。

29.老年人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1)先取食疗,而后用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所以,能用食疗的先用食疗,此乃—举双得。例如喝姜片红糖水可治疗风寒感冒。食疗后仍不见效可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选择用药物治疗。

(2)先用中药,后用西药。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老年人多患慢性病或有老病根,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进行调理。

(3)先外用,后内服。为减少药对机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等可先用外敷药解毒、消肿,最好不用内服消炎药。

(4)先用内服,后用注射。有些中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剂病好得快,其实不然。药剂通过血液流向全身,最后进入心脏,直接危及血管壁和心脏。因此,能用内服药使疾病缓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剂。

(5)先用老药,后用新药。近年来,新药、特药不断涌现,一般来说这些药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疗效,但由于应用时间较短,其缺点和毒副作用尤其是远期副作用还没被人们认识,经不起时间考验而最终被淘汰的新药屡见不鲜。因此,中老年人患病时最好用己在:临床广泛应用的中西成药,确实需要使用新、特药时,也要慎重,特别是对进口药物尤其要慎重。

30.孕妇用药应注意什么?

许多药物都可能影响胎儿的健康,如巴比妥类安眠药,非巴比妥类的地西泮(安定) 、甲丙氨酯(安宁) 、氯氮革(利眠宁) ,降压利尿药硫酸镁、甘露醇、呋塞米(速尿) ,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等。孕妇用药,不仅本人可能受到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不少药物还可能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损害胎儿的生长发育。所以,如孕妇病情确需用药,—定要听取医务人员的意见,认真选择,严格遵守规定用法用量。31.服药时间有哪些特殊要求?

31、服药时间有哪些特殊要求?

除了常见的饭前和饭后服药的规定外,还有下列几种特殊的服药时间要求:

睡前服。通常是指睡前15—30分钟服用。如催眠药,在药物生效时使患者迅速入睡;又如泻药大黄、酚酞等,服后8~10小时方能见效,故可在睡前服下,第二天早晨生效:再如胆囊造影剂,服后12~14小时才在胆囊出现,也需晚上服药。须注意的是服药后要稍作活动,然后再卧床休息,不宜服药后立即卧床,以免药物滞留在食道,引起食管溃疡。 空腹服。通常指清晨空腹服用。

(1)驱虫药:大部分驱虫药要求在空腹或半空腹时服下,增加药与虫体的直接解触,增强疗效。若在饭后服,药物被食物隔住,就难以达到治疗目的。有些药品如氨苄西林、诺氟沙星等宜在饭前或饭后2小时左右半空腹状态下服用,疗效较好,因食物会影响其生物利用度。

(2)降压药:人体的血压有“两峰一谷”,在晨、午各出现一次高峰或血压曲线形态呈长柄勺形状。因此,为有效控制血压,一日仅服一次的长效降压药如氨氯地平、依那普利、索他洛尔、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北京降压0号) 等。以晨7时左右为最佳服用时间。

(3)抗抑郁药:抑郁的症状如忧郁、焦虑、猜疑等常表现晨重晚轻,氟西汀(百忧解) 、帕罗西汀(赛乐特) 宜于晨服。

(4)泻药:硫酸镁盐类泻药在晨服可迅速在肠道发挥作用,服后5小时可致泻。 餐中服。

(1)降糖药: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宜餐中服。阿卡波糖应随第一口餐吞服,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格列美脲于第一次就餐时服。

(2)抗真菌药:灰黄霉素难溶于水,如与脂肪餐同服后,可促进胆汁的分泌,促使人体吸收,可提高血浆浓度近2倍。

(3)助消化药:表飞明、酵母、胰酶、淀粉酶宜在餐中吃,一是与食物混在一起以发挥酶的助消化作用,二是避免被胃液中的酸破坏。

必要时服。通常是指患者在一般情况下不用,而在症状发作时或有特殊用途时服用,如解热药、镇痛药、止喘药和防晕药等。这些药品在使用时应注意用药间隔时间,不宜在短

时间内反复使用,以免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32.为什么一定要按时按量服药?

有些人患病吃药时随随便便。有的认为多吃些药,病会好得快些,也有的认为多吃几次或少吃几次无所谓,其实这样做不但会影响药物的效果,而且还可能给人体带来损害。 药品的用量直接关系到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而达到一定的浓度是药物发挥药效的必要条件。剂量太小,达不到治疗目的:剂量太大,不一定能增加相应的药物疗效,相反会加重药品的不良反应,甚至引起中毒,尤其是一些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较为接近的药物。

由此可见,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用药间隔时间不是随便确定的,而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并且每种药物各不相同。因此,病人服药一定要遵医嘱或按说明书按时按量服用。

33.饮酒可增加哪些药的不良反应?

(1)白酒在本质上为一种镇静剂,可增强镇静药、催眠药、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加重对中枢神经的抑制,出现嗜睡、昏迷,在服用苯巴比妥、佐匹克隆、地西泮、利培酮期间应禁酒。

(2)白酒可刺激胃肠黏膜,引起水肿或充血,同时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如同时服用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阿西美辛等,会加重对胃肠黏膜的刺激,增加发生胃溃疡或出血的危险。

(3)口服降糖药苯乙双胍、格列本脲、格列喹酮、甲苯磺丁脲时忌饮白酒,因酒可降低血糖水平,同时加重对中枢神经的抑制,易出现昏迷、休克、低血糖症状。

(4)服用呋喃唑酮(痢特灵) 一周前后,哪怕是饮用少量酒,也会出现面部潮红、心动过速、恶心、呕吐、头痛等反应,这是因为药品可抑制酒精代谢物乙醛的再分解,造成乙醛在体内大量堆积而引起中毒。

另外,长期饮酒或饮酒过量,超过肝脏的解毒能力,会造成肝脏损害,形成肝硬化或脂肪肝,使对药物代谢迟缓。

34.为什么青霉素等药物在使用前要作皮试?

有些药品如青霉素、链霉素、头孢菌素,维生素、碘、局麻药、免疫调节剂、生物药品(酶、抗毒素、类毒素、血清、菌苗、疫苗) 等在给药后极易引起过敏反应,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为安全起见,需在注射给药前进行皮肤敏感试验,皮试后观察15~20分钟,以确定阳性或阴性反应。尤其是青霉素极易引起过敏反应,轻者可见发热及皮疹,重者则见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并可伴高热及全身中毒症状,最可怕莫过于过敏性休克,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因此医生和患者都应该了解是不是过敏体质和有没有药物过敏史。可能许多人对这些都不清楚,所以,用青霉素等前都必须作皮试,皮试有阳性反应的不能用青霉素。当然,皮试只能反映大部分患者情况,极少数人虽然皮试为阴性,但也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

35.治疗感冒可选用哪些药?

感冒是一种常见病,它多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目前几乎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只要无并发症,注意休息,多饮水,进食易消化食物,补充营养,保持口腔、鼻腔清洁,一般健康成年人患感冒后几日即可自愈。针对发热、头痛、鼻塞、流涕等症状,可选用非处方药解热镇痛药。

(1)阿司匹林,是使用时间最长、使用最多的解热镇痛药,能减轻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

(2)对乙酰氨基酚,又称扑热息痛。其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对胃肠道刺激性小。对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不能耐受者及对阿司匹林过敏者,可以应用本品。

(3)布洛芬,可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疼痛等。其他剂型还有颗粒剂、口服溶液剂、缓释片剂等。

(4)阿苯片,主要用于小儿退热及预防发热所致之烦躁不安。

(5)散利痛片,其退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镇痛作用似乎优于阿司匹林。

(6)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其退热作用与对乙酰氨基酚相同,镇痛作用较强。

(7)美息伪麻片,用于感冒的退热及止痛,并可止咳及缓解鼻塞、流涕等感冒所引起的症状。

(8)双分伪麻片(日片) /美扑伪麻片(夜片) ,适用于缓解和减轻由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周身四肢酸痛、喷嚏、鼻塞、流涕、咳嗽、流泪等症状。同类制剂尚有咖酚伪麻片、双扑伪麻片、氨酚伪麻片、美酚伪麻片、扑尔伪麻片、酚麻美敏片等。

(9)为缓解鼻塞,局部可滴用萘甲唑啉、羟甲唑啉、赛洛唑啉滴鼻剂。

36.头痛时可选用哪些药?

头痛的治疗主要是对症,一般可选用解热镇痛疼痛一止住,头也就不痛了。

用药可首选对乙酰氨基酚,成人一次0.3~0.6克,6~12岁儿童一次300~500毫克或10~15毫克/公斤体重,于头痛发作时服,成人一日不宜超过2克。布洛芬镇痛作用较强,口服成人一次0.2~0.4克,每隔4~6小时1次,一日最大剂量2.4克,儿童一次5~10毫克/公斤体重。阿司匹林可减少炎症部位具有导致痛觉作用的物质—前列腺素的生成,故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成人一次0.3~0.6克,—日3次或疼痛时服,但对3岁以下儿童不宜。对紧张性头痛,长期精神比较紧张者,推荐合并服用谷维素、维生素B1。

37.发烧时,怎样使用退烧药?

发烧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之一,就其对人体有利的——面而言,体温适度升高能促进人体机能旺盛,使机体的生物代谢或解毒、排毒过程加速,同时机体的免疫抗病能力也得到充分发挥,体内抗体水平增高、白细胞吞噬消除病原体的能力得到加强,等等。这一切均有利于调动人体的免疫抗病功能,有利于人体对侵入体内的病原体的清除和促进机体的康复。但是,过度的发热会使人体功能发生障碍,导致抽筋、惊厥、昏迷等严重反应,发热过久还可造成人体消耗增加,营养供给不足而引发其他病症。

退烧药通过调节人体机能使人体体表血管扩张,进而借助于出汗、自觉过热而脱衣等过程使散热增加,同时抑制寒战、使机体产热减少。它能有效地控制发烧,使体温降低,但不

能根本解除引起发热的病症,故在单独使用时,—旦药效过后,体温又可再度升高。可见,治疗发烧不论病因病情一概地使用退烧药是不行的。

一般来说,家庭中使用退烧药有以下原则:

(1)病因不明不用药。对病因不明的发热不能乱用退烧药,尤其在发热初起时更不能乱用,以免因用药干扰了发热原有的规律而引起医生误诊。

(2)短期低烧免用药。低烧指体温在38.5℃以下的发烧,这种体温升高在小儿可以几乎看不出异常,在成人则往往已可引起明显的不适反应。

(3)暴发高烧慎用药。当病人体温显著升高达40℃左右时,使用退烧药必须慎之又慎,对此类病人必须减少每次药量,谨慎用药。

(4)小儿发烧早诊治。儿童不同于成人,其对一般低烧的反应往往不明显,但其体温升高快,往往下午还好好的,入夜却骤起高热,以至抽筋。因此,对小儿发烧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即使是低烧也应及时就诊,并须配备一些临时使用的退烧药,以免夜里骤起高烧时手足无措。

(5)服药期间多饮水。所有退烧药都会引起病人出汗,这是增加人体散热、使体温降低的表现之一,这一过程往往会消耗病人较多的能量、水和水溶性维生素,故而发烧病人在使用退烧药期间宜多饮水,尤其应多饮糖水,同时可口服B 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 ,这均有利于病人机体功能的康复。未用退烧药的发烧病人,也应多饮水和补充水溶性维生素,以帮助机体通过自身调节而降低体温。

(6)必要时辅以物理降温。对一些病势凶猛、40℃以上高烧持续不退的病人,在使用退烧药的同时,可辅以物理方法降温,以防病势进一步恶化而致病人抽筋或昏迷。具体方法为:用不透水的塑料袋或暖水袋灌入冰水或冷水,将其分别安置在病人的头颈下及腋窝、大腿根部、胸口等有大血管经过的部位,条件许可时还可配用稀释酒精液作全身擦浴,以加速体内散热,控制病情发展。

退烧药很常用,但其毒副作用也是十分常见。诸如药疹、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反应及对肝肾功能的损害等,都十分常见,尤其是当久用或过量使用此类药物时,毒副作用更加显著。因此,退烧药必须慎重使用,基本原则应该是能不用就尽量不用。

38.高血压患者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高血压病一旦确诊,就应合理、安全、地服药治疗。现介绍其用药五忌:

(1)忌突然停药。长期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如果突然减量或停药,可使血压反跳而引起一系列反应,称为降压药停药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血压突然急剧升高,头昏、头痛、乏力、出汗等;有的因血压骤升而并发心血管痉挛、心肌梗死或脑血管意外而危及生命。这是由于长期服药使机体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突然停药而出现反弹现象,血压反而升高。

(2)忌快速降压。血压降得太快太低,使脑、心、肾的供血减少,可诱发心绞痛、肾功能衰竭、缺血性中风等。因此服药时要严遵医嘱,不得擅自增加药量。

(3)忌不择时服药。高血压患者以每天上午7~9时,下午3—6时的血压最高,午夜最低。因此,研究发现把传统的—‘天3次服药法,改为在血压自然波动的两个高峰期前半小时用药,以便更有效地控制血压升高。轻度高血压病人忌睡前服药;中、重度患者入睡前只能服白天用量的1/3,而且应在 ?/SPAN>3~4/小时服。

(4)忌不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血脂浓度是反映用药是否合理的重要程序。有人认为,若治疗6周未见血脂升高,说明所用降压药安全、合理、有效,可继续服用,否则就应改用其他药治疗。

(5)忌胡乱用药。降压药品种较多,作用的部位、效果各异,适应症、副作用、禁忌症各不相同。因此,用哪种药好,应遵医嘱,忌个人不加选择地乱用药。

39.肝功能不好的患者用药应注意什么?

许多药物能引起或加重患者肝功能的损害,常用的对肝功能有损害的药物有巴比妥类镇静药、氯丙嗪、苯妥英钠、消炎痛、抗生素(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头孢菌素等) 、血

脂调节药(他汀类) 、抗真菌药(氟康唑、伊曲康唑、灰黄霉素、酮康唑) 、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 、甲睾酮及某些抗肿瘤药等。肝功能不好的患者要避免服用能加重肝损害的药物,服用其他药物也要严格遵守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用药过程中还要定期作肝功能化验,一旦发现肝功能异常,应马上停止用药或改用其他药。详细情况要向医师咨询。

40.肾功能不好的患者用药应注童什么?

许多药物能加重患者肾脏的损害,例如巴比妥类镇静药、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异烟肼等。具体哪种药物会加重肾脏的损害,要认真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或向医务人员咨询。用药时一定要遵守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

41.吃哪些药时不能饮酒?

从广义上说,白酒也属于—种药品,饮用后对人体先是出现欣快和兴奋作用;继而对中枢神经产生抑制作用,并扩张血管,刺激或抑制肝酶代谢系统。总体上,药与酒的相互作用结果有二:一是降低药效,二是增加药品的不良反应。

(1)服用抗痛风药别嘌醇同时饮酒,会降低药效,影响其抑制尿酸生成的作用。

(2)服用抗癫痫药苯妥英钠,饮酒会使药效迅速丢失,大大降低治疗作用,对发作不易控制。

(3)服用降压药利血平、复方利血平、复方双肼屈嗪期间饮酒,非但不降压,反而可使血压急剧升高,导致高血压脑病、心肌梗死。

(4)白酒可使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地高辛、甲地高辛的吸收明显减少。

(5)酒可使平喘药茶碱的吸收率增加,还可使茶碱缓释片中的缓释剂溶解,而失去缓释作用,使药效的持续时间缩短。

(6)应用抗癫痫药卡马西平时宜避免饮酒,因为其可降低病人对药品的耐受性。

42.吃哪些药时不能喝茶?

茶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咖啡因、儿茶酚、茶碱,其中鞣酸能与多种含金属离子药如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 、铁(硫酸亚铁、乳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琥珀酸亚铁) 、钻(氯化钴、维生素B12) 、铋(乐得胃、迪乐) 、铝(氢氧化铝、硫糖铝) 结合而发生沉淀,从而影响药品的吸收。

茶叶中的鞣酸,能与胃蛋白酶、胰酶、淀粉酶、乳酶生中的蛋白结合,使酶或益生菌失去活性,减弱助消化药效。鞣酸与四环素(胍甲环素、米诺环素、多西环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 相结合而影响抗菌活性:反之四环素、大环内酯抗生素同时也可抑制茶碱的代谢,增加茶碱的毒性,常致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因此服用上述两类抗生素时不宜饮茶。另外,鞣酸也可与生物碱(麻黄素、硫酸阿托品、可待因、奎宁) ,苷类(洋地黄、地高辛、人参、黄芩) 相互结合而形成沉淀。

茶叶中的咖啡因与助眠药(苯巴比妥、司可巴比妥、佐匹克隆、地西泮、硝西泮、水合氯醛) 的作用相拮抗;服用抗结核药利福平时不可喝茶,以免妨碍其吸收;茶叶中的茶碱可降低阿司匹林的镇痛作用。

浓茶中的咖啡因和茶碱能兴奋中枢神经,加快心率,不但加重心脏负担,且易引起失眠,与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相悖。

43.哪些患者及吃哪些药时不宜饮咖啡?

(1)咖啡中成分是咖啡因,可提高人体的灵敏度,加速新陈代谢,改善精神状态,促进消化功能。但咖啡因易与人体内游离的钙结合,随后以结合物由尿液中排出体外,因此,长期饮用会致缺钙,诱发骨质疏松症。

(2)过量饮用咖啡,可致人体过度兴奋张、失眠、心悸、目眩、四肢颤抖等;对长期 饮用者一旦停饮,容易出现大脑高度抑制,表现为血压下降、头痛、狂躁、抑郁等。

(3)咖啡因易与维生素B1结合,引起维生素B 缺乏症。

(4)咖啡可刺激胃液和胃酸的分泌,对有胃溃疡或胃酸过多的人不宜饮用。

(5)咖啡可兴奋中枢神经,可拮抗中枢镇静药、助眠药的作用,患有失眠、烦躁、高血压者不宜长期饮用。且过量饮用咖啡,也使抗感染药物的血浆浓度降低。

44.吃哪些药时不宜吃食醋?

食醋的成分为醋酸,浓度约5%,为弱酸性,若与碱性药(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铝、红霉素、胰酶) 及中性药同服,可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使药品失效。

(1)磺胺药不宜与食醋同服。因前者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度降低,可在尿道中形成磺胺结晶,对尿路产生刺激,出现尿闭和血尿。

(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宜与食醋同服。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 时应使尿液呈碱性,其目的有二:一是抗生素在碱性的环境下抗菌活性增加,二是此类抗生素对肾的毒性大,在碱性中可避免解离,并宜多喝水并加快药的排泄。但食醋正与此相反。

(3)服用抗痛风药时不宜多食醋,宜同时服用碳酸氢钠,以减少药对胃肠的刺激和利于尿酸的排泄。

45.吃哪些药时不宜多吃盐与酱油?

盐又叫氯化钠,对药效和某些疾病有一定的影响,正常人的体内总钠量为150克,维持血液的容量和渗透压,但吃菜过咸或摄入盐量过多,既可增加体内血容量,使血压升高,又可诱发高钠血症。同时食盐过多可影响到两类药的效果一是由于盐的渗透压的作用可使血容量增加,促发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高血压,影响降压药的效果:二是食盐过多导致尿量减少,使利尿药的效果降低。因此,对有肾炎、风湿病伴有心脏损害、高血压患者,要严格限制食盐的摄取,建议—日的摄入量在6克以下。

酱油一般以大豆制成,其中含大量的钙、镁等金属离子,因而在服用四环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时,多食酱油容易形成的金属络合物不被胃肠道吸收,降低其抗菌效果。当与抗结核药同服时,也有此类现象。

46.吃哪些药时不宜或宜食用鱼虾?

(1)治疗帕金森病口服左旋多巴时,宜少吃鱼虾等高蛋白食物,因为高蛋白食物在肠内产生大量的阻碍左旋多巴吸收的氨基酸,使药效降低。

(2)服用抗结核药异烟肼时,不宜进食鱼虾,因为药品可干扰鱼类所含蛋白质的分解,使中间产物酪胺在人体内积聚,发生中毒,出现头痛、头晕、皮肤潮红、心悸、肿胀、麻木等症。

但凡事总有相反的例子,在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时,宜吃高蛋白鱼虾等食物,因为皮质激素可加速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并抑制蛋白质的合成,适当补充高蛋白食物,可防止体内因蛋白质不足而继发其他病变。

47.吃哪些药时不宜吸烟?

吸烟与吃药有关联吗? 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吸烟能影响药品的吸收、作用和药效。

(1)烟草中含有大量的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可增加人体肝脏中药酶的活性,加快对药品的代谢速度。如吸烟者服用安眠药地西泮(安定) 、氯氮卓(利眠宁) 时,其血浆浓度和疗效均降低。又如服用西咪替丁治疗胃溃疡的患者,吸烟可延缓溃疡的愈合,而加重出血。

(2)吸烟可破坏维生素C 的结构,使血液中的维C 浓度降低。

(3)烟草中的烟碱可降低呋噻米的利尿作用:并增加氨茶碱的排泄,使其平喘作用减退和维持时间缩短。

(4)吸烟可使人对麻醉药、镇痛药、安定药、镇静药和安眠药的敏感性降低,药效变差,需要加大剂量来维持;同时降低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冬眠灵) 的作用,使患者易出现头昏、困倦、疲乏等不良反应。

(5)吸烟可促使儿茶酚胺释放,减少皮肤对胰岛素的吸收,降低胰岛素的作用。

一般的病人在服药前后,都知道忌食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但却不知应当忌烟。这主要缘于吸烟者对烟草所致的环境和身体的危害性尚刁;完全清楚,或是掉以轻心,或吸烟

与疾病的最重要的因果关联在一开始就被忽视了,弱化了对吸烟者的劝戒力度。

48.服用哪些抗感染药不宜进食?

抗感染药的血浆浓度较低,追其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吸收不良,二是因菌种的不同而达不到充分的疗效。但人们还未曾所知,若与牛乳或奶酪合用,是要降低血浆浓度的。

在服用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特别是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沙星时,与牛奶一起服用,其药物血浆浓度比起以白开水送服的浓度要低50%左右。

另外,头孢拉定(泛捷复) 与食物或牛乳同服可延迟吸收:头孢克洛与食物同服所达血浆峰值浓度仅为空腹服用的50%~75%。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的吸收也受食物的影响。

但凡事总有例外,有两个抗感染药与众不同,灰黄霉素的浓度较难到达指甲(趾甲) 板,故治疗手足甲癣的时间较长,为增加吸收,适宜在餐后特别是与脂肪餐同服;另罗红霉素若与牛奶同服,因脂溶性增强而使药物的吸收良好。

49.吃哪些药可使司机犯困?

在生活中服用有些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疲倦、嗜睡、困乏和精神不振,因此在服后宜稍事休息或小睡,不宜驾车、开拖拉机、操作机械和登高作业,以防出现危险和人身事故。 可引起司机嗜睡或犯困的药有:

(1)抗感冒药:多采用复方制剂,组方有解热药、鼻黏膜血管收缩药或抗过敏药,后两者可缓解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和流泪等症状,但吃药后易使人犯困。

(2)抗过敏药:可拮抗致敏物,同时也抑制大脑的中枢神经,引起镇静,服后表现有神志低沉、嗜睡,其强度因个人的敏感性、品种和剂量而异。

(3)镇静催眠药:所有的镇静催眠药对中枢神经都有抑制作用,而诱导睡眠。

(4)抗偏头痛药:苯噻啶服后可表现有嗜睡、困倦和疲乏。

(5)治胃反酸药:西咪替丁、奥美拉唑(洛赛克) 、兰索拉唑(达克普隆) 、泮托拉唑(泰美

尼克) 服后偶见有疲乏、困倦的反应。

50.怎样正确服用中成药?

在中成药的服用方法上,须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按量服用:中成药治病,药量有一定的灵活性,有时不易准确掌握。由于中医师处方时,对中成药的每次药量往往不专门注明,故在具体使用时,病人首先应看清药品标签或说明书。有时,中成药小粒丸剂的说明书上写着每次服多少多少克,而又不标明多少粒药为多少克,这常常会给病人带来困惑。遇此情况时,病人不可怕麻烦,应向药师问明换算方法或每次服药粒数(不要问医生,因非其本职,否则可能致误)。中药不是绝对无毒的,有些药性剧烈的药,多服是会伤身体的。故而,不仅对中成药的服药量须认真对待,而且对有关药物的禁忌症也丝毫马虎不得,用药前必须详阅药品说明书,以排除禁忌症。遇小儿或年老体虚者,凡药性猛烈的成药还须减量慎用。

(2)注意服药时间:根据古医籍规定,中药服用时间的选择,应按“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而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的原则进行。对于特殊服药时间规定的中成药,通常宜选在饭前或空腹时服。因为大多数食物可对中药的吸收产生干扰,故而饭前服药有利于药物吸收和药效发挥。对于慢性病需长期服药者,宜养成定时服药的习惯,而对治疗特定病症的成药则无须强调空腹或定时服药,如治冠心病的苏合香丸、治胃痛的胃乐片等,均可随时使用;安神药则在睡前服为最适宜。

(3)注意服药方法:中成药的服用方法也有讲究,中成药中常见剂型之一大粒丸剂,常常给服药者带来许多不方便,初次使用该剂型者往往不知该怎样吞服才好。要知道,任何一口将其吞下的企图都是应当严格禁止的,因为这有可能造成药丸卡在喉咙里上下不得,甚至引起心律紊乱等严重后果。正确的服法是用清洁的小刀将药丸切成小粒,而后分几次用温开水送服;对于出厂不久、质地较软的大粒丸剂,可用清洗过的手直接将其分裂搓制成小丸服下。一颗大丸通常至少分成20粒以上的小丸,分2-3次吞下较为合理,否则同样会引起

噎阻。生活中,有些人在服大粒丸剂时,爱将药丸嚼食,这其实不宜提倡。因为虽然多数药丸因在制作中加入了蜂蜜而带甜味,但是不少丸药仍带有浓厚的中药异味。嚼服者一旦因药丸异味而引起恶心反应,往往来不及咽下口中稠厚的药浆而会引起呕吐,这可就事与愿违了。如果为了加快药物吸收,加速药效产生,则方便的做法是取少许温水将药丸捣调成稀糊状后,用温开水送服。

(4)注意服药反应:随着中成药的广泛应用,更多的不良反应必然会越来越多见,服用中成药者应对此有所警惕。凡服药后出现皮疹、瘙痒、发热等过敏反应者,均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诊治。凡有过服用某种中药而致过敏史者,还须牢记以后再不可使用该药。

附件:

宣传橱窗内容

1. 什么是药品?

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我们平时常说的中药、西药(包括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 都是药品。

俗话说:“对症下药”。意思是服用药品必须有明确的预防或治疗目的,治什么病用什么药。在没有明确诊断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自行用药。

我们常说:“是药三分毒”。意思是药品除了有治疗作用外,也有不良作用,不合理用药或过量用药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即使是正确服用合格的药品,也可能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用药常识,科学、合理地使用药品,使药品真正成为我们健康的保护神。

2.药品为什么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为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根据药品的用途、安全性、剂型、规格、给药途径的不同,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处方药是必须山医生开处方,患者必须凭医生处方购买的药品。

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凭医生处方,消费者就可以在药店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根据安全性的不同,又划分为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须在药店由执业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而乙类非处方药,除可在药店出售外,还可在获得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超市、宾馆、百货商店等地点销售。

到药店买药,首先你可以在药店里找一下,如果有柜台上标有一个大大的醒目的绿色0TC 标志,那么,这个柜台卖的就是非处方药,如果柜台上是“处方药”标志,这个柜台卖的就是处方药。

如果药店里没有这样的标志,你可以要求药店的店员让你看一下药品的包装和说明书,非处方药的包装上印有国家指定的非处方药专有标识(0TC)。

另外,如果你看非处方药的说明书,还会看到一句忠告语: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按说明书使用或在执业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处方药的说明书上则写着:请凭医生处方购买和使用。

3.药品与保健食品有什么区别?

保健食品与药品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保健食品没有确切的治疗作用,不能用作治疗疾病,只具有保健功能。现在,有些保健食品利用非法广告进行夸大宣传,号称能“包治百病”,我们一定不要受非法虚假广告的欺骗,有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正常治疗、加重病情。

区别保健食品和药品最简单的办法是,当你买药时,一定要先在药品的包装盒上找“批准文号”,药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药准字”,保健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食健字”或“x卫食健字(其中的x 代表某个地区简称)”。

当你决定购买药品或保健食品时一定要先看准“批准文号”,千万不要购买没有批准文号的产品,以免上当受骗。

4.到药店购买药品时应注意什么?

到药店买药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一定要到合法的药店买药。合法的药店是经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药店内都悬挂着(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2)如果知道买哪种药,可直接说出药品名称,如果不知道应该买哪种药,请向店内的执业药师说明自己买药的目的:是自己用,还是给孩子或老人买药,治疗什么病。

(3)购买处方药时必须凭医生处方才可购买和使用,没有医生处方,药店为了您的用药安全不会随意卖给您处方药。

(4)购买非处方药时,应对患者的病情有明确的了解,如曾用过什么药品,用药的效果如何,有无过敏史。

(5)在决定购买某种药品之前,应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看是否对症,如果对说明书内容不明白,可以向店内的执业药师咨询,以免买错药、用错药。

(6)买药时,一定要仔细查看药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内容,不要买过期药品。

(7)买药后一定不要忘记把购药的凭证保管好,如购药小票或发票,万一药品质量有问题,购药凭证是投诉、索赔、维护自己权益的重要凭据。

5、在购买医疗器械产品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很多家庭为了方便,为患者购买医疗器械在家里进行治疗。那么,购买医疗器械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医疗器械的包装和标识应符合《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所以,购买医疗器械产品时应注意以下4个问题:

(1)在医疗器械机身或者外包装上应标有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号、产品标准号、生产企业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2)产品上或包装内应附有产品合格证(或标签)。

(3)产品应附有说明书,说明书上应有产品的主要结构、性能、适用范围、禁忌症、注意事项以及其他需要警示或者提示的内容。

(4)有使用期限的产品,应在包装上标明有效期限,超过有效期限的不得销售、使用。

6、在使用医疗器械产品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医疗器械不同于保健用品,它是指那些具有明确医疗用途的产品,因此在使用上也有一定的风险。尤其是那些治疗类的产品更具有严格的适应症。因此,在使用前应先咨询医生,或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如充气式颈椎治疗器、中频理疗仪等。

(2)在使用前,还应仔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特别是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禁忌内容等。

(3)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身体不适或病情加重等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就医,并与厂家或供应商取得联系进行反映。如怀疑产品质量存在问题,则应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

7. 什么是假药?

《药品管理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1)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例如:中药中擅自加入西药成分:(2)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例如:用淀粉作的片剂冒充治疗感冒的药品,用兽用药冒充人用药。

8. 什么情况下按假药论处?

《药品管理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按假药论处:

(1)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

(2)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

(3)变质的;

(4)被污染的;

(5)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

(6)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9. 什么是劣药?

《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成分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例如:药品含

量不足的,含量超过规定限度的药品。

10. 什么情况下按劣药论处?

《药品管理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的药品,按劣药论处:

(1)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2)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

(3)超过有效期的;

(4)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

(5)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味剂及辅料的;

(6)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11.什么样的药品是过期药品?

药品标签中的有效期按照年、月、日的顺序标注,年份用四位数字表示,月、日用两位数表示。其具体标注格式为“有效期至XXXX 年xx 月”或者“有效期至XXXX 年xx 月xx 日”:也可以用数字和其他符号表示为“有效期至XXXX .xx .”或者“有效期至xxxx /xx /xx”等。

例如:某药品生产日期为2003年3月15日,标签上有效期有多种标法,如果标注“有效期至2006年2月”,则药品可以使用到2006年2月底,到2006年3月就过期了。如果标注为“有效期至2006年3月14日”,则药品可以使用到2006年3月14日,到2006年3月15日就过期了。购买药品时一定要看清包装上标注的有效期,过期药品千万不能服用!

12.如何区分药品的通用名、商品名?

通用名:是由世界卫生组织编定的在全球范围通用和在药品标准中列入的名称,如阿司匹林、头孢曲松钠、复方伪麻片。任何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上都应标识通用名,一般来说,通用名应该最为醒目,选购药品时,消费者一定要弄清药品的通用名。

商品名:药品生产企业为了市场竞争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往往给自己生产的药品注

册商品名,以示区别,如“巴米尔”为阿司匹林的商品名:“严迪”是罗红霉素分散片的商品名。一种药品由于生产企业、注册商标和剂型规格的不同,可能有多种商品名。

13.通用名相同,商品名不同的药品可以互相替代吗?

通用名相同的药品,说明药品的成分就是完全一样的。如果商品名不同,通用名一样,那么药品的含量可能不一样,用法也可能不一样。所以,通用名相同的药品不一定能够互相替代,还要看说明书中的用法用量是否相同,以免用药过量。通用名相同的药品,如果剂型、规格完全相同,一般来说是可以替代的。必要时请向药店的执业药师咨询。

14.购买了假劣药品或可疑药品怎么办?

如果对购买的药品质量有怀疑或者发现质量不合格的药品,请一定要保留一切相关的证据,包括购买的药品及其包装、购买药品的凭据,如销售票据或小票等。然后,向所在地县级或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15.遇到药品价格问题怎么办?

对药品价格有疑问或发现药店、医院或诊所违反药品价格管理规定,应向当地物价管理部门举报。

16、发现违法药品广告怎么办?

发现违法药品广告,应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举报。

17.怎样识别骗人的违法药品广告?

大家看到含有下面词语的药品广告,千万不要相信:疗效最佳、药到病除、根治、安全预防、安全无副作用;含有“最新技术”、“最高科学”、“最先进制法”、“药之王”、“国家级新药”,“治愈率达到90%以上”,“有效率达到100%'’等类似的宣传,声称“无效退款”、“保险公司保险”的这些都是违法药品广告,夸大宣传,欺骗消费者。 凡是利用专家、医生、患者、儿童的名义和形象进行宣传的,也是违法广告,这样的广告无论说得多么诱人动听,大家都不要相信。

另外,对在公共场所(如公园、影剧院、宾馆、广场等) 进行以健康讲座、咨询、免费送药、附赠药品或礼品,以及上门赠送药品等名义进行的药品宣传、推荐等活动,也不要贪图便宜,以免受骗上当。

18、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生理功能的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的和意料之外的反应,它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

在现实生活中,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相当高的,特别是在长期使用或用药量较大时情况更为严重,甚至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严格地讲,几乎所有药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但是,只要合理用药,就能避免或使其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这就要求人们在用药前全面地了解该药的药物性质,严格掌握药品的适应症,选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明确药品的配伍禁忌。在用药过程中还应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时发现药品产生的不良反应,加以处理,尽量避免引起不良的后果。对于一些新药,由于临床经验不够,对其毒副作用观察及了解不够,在使用时就更应十分慎重。

19.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应该怎么办?

如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症状,作为患者首先要停止服用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可疑药品,并向医生咨询。可疑症状如确属药品不良反应,今后应慎重服用该种药品。如果不良反应十分严重,应避免再服用同样的药物。如果不良反应已发生且非常严重,应该去医院就诊治疗,及时使用有助于药物从体内排出,保护有关脏器功能的其他药品。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管理办法》的规定,个人发现药品的可疑不良反应,应向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国家对药品不良反应实行逐级、定期报告制度。严重或罕见的药品不良反应应随时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也就是可以直接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

20.什么是药物的过敏反应? 药物的过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是指有特异体质的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常表现为皮肤潮红、发痒、心悸、皮疹、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或死亡。那么,怎样判断自己的过敏是不是药疹呢?

一、用药史:判断药物过敏一定要有用药史,最常见引发药物过敏的药物主要有:①抗生素类,青霉素、链霉素、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土霉素等。②磺胺类。③解热、镇痛类,如阿斯匹林、氨基比林和非那西丁等。④催眠药、镇静药与抗癫痫药。如鲁米那、眠尔通、泰尔登、苯妥英钠等。⑤异种血清制剂及疫苗等。如破伤风抗毒素、蛇毒免疫血清,狂犬病疫苗等。⑥中药也可引起药疹。单味药引起药疹的有葛根、天花粉、板蓝根、大青叶、穿心莲、丹参、毛冬青、益母草、槐花、紫草、青蒿、防风等;成药中有六神丸、云南白药、牛黄解毒片,银翘解毒片等。另外,有些复方中药部分为西药,使用时更应注意。

二、潜伏期:发生药物过敏前常有一定的潜伏期。首次用药过敏多在4~20天内发生。重复用药,则常在24小时内发生。尤其是以前未曾服用过的药物,服用后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出现过敏则需高度怀疑。

三、症状及体征:药物过敏的皮疹形态多种多样,有固定性红斑、麻疹样红斑、猩红热样红斑、荨麻疹样,多形红斑样、紫瘢样、玫瑰糠疹样、大疱性表皮松解形或剥脱性皮炎型等。皮疹一般伴随较为严重的瘙痒。除固定性红斑和荨麻疹样药物过敏外,其他各类药物过敏均为对称和全身分布,皮疹发红、色泽鲜艳。有时可有粘膜损害。皮疹一般先从面颈部开始,依次波及上肢、躯干和下肢,或伴有畏寒、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轻的停药后皮疹逐渐消退,病情严重者有生命危险。因此,一旦您怀疑身患药物过敏,需及时赴医院请专科医生处理。

21.什么是药品的副作用?

药品的副作用,是指在使用治疗剂量的药品时伴随出现的,与治疗疾病目的无关而又必然发生的其他作用。—‘种药品往往具有多种作用,当人们利用其中某一作用时,其余的作用便称为副作用。药品的治疗作用与副作用都是其本身所固有的药理特性,它们是相对而言的,随着治疗疾病的目的而改变。

药品的副作用涉及面很广,有各种各样的表现,一般症状较轻,属于病人耐受范围之内,都是可以恢复的。在一定意义上讲,用药过程中出现一些副作用是难以避免的。如服用抗过敏药扑尔敏易出现嗜睡、困乏的症状,服用解痉药颠茄片后引起口干等。但如果副作用较猛烈或由于副作用可能导致病人其他疾病或病情加重时,就应考虑停药、暂时停用或改用其他药物,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服用一些能削弱或抵消副作用的药品。

22.什么是抗菌药物?滥用抗菌药有何危害?

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由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经培养而得到的某些产物,或用化学半合成法制造的相同或类似的物质,也可化学全合成。抗菌药物在一定浓度下对病原体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抗菌药主要分为八大类,其中β—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含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及单环酰胺类等;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叶酸途径抑制剂类;氯霉素;糖肽类包括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应用需根据不同的感染性疾病进行合理选择。

滥用抗菌药危害又多又大,轻者危害个人,重者危害人类。主要的危害有:诱发细菌耐药性,导致病源微生物对药物产生抵抗,并损害人体器官、导致二重感染、浪费医药资源。因此,—定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抗菌药!

23、要做到合理用药须注意哪些问题?

根据疾病种类、病人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

以期有效、安全地防治疾病的措施。首先要求对疾病做出准确的诊断,从而针对病因和主要病症选择最适宜的药物,经正确的用药途径,给与适当的剂量,按合理的时间间隔完成正确的疗程,达到预期的治疗目标。合理用药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药物的选择 用药合理与否,关系到治疗的成败。在选择用药时,必须考虑以下几点:①是否有用药的必要。不少病症可不必用药,如早期轻度糖尿病,饮食控制便是很好的疗法,不需药物治疗。在可用可不用的情况下无需用药。②若必须用药,就应考虑疗效问题。为尽快治愈病人,在可供选择的同类药物中,应首选疗效最好的药,如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应选用胰岛素,以降低病人血糖,缓解酮症酸中毒症状,而不选用作用轻缓的口服降糖药。③药物疗效与药物副作用的轻重权衡。大多数药物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副作用或其他副作用,以及耐药、成瘾等。一般来说,应尽可能选择对病人有益无害或益多害少的药物,因此在用药时必须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防止滥用药物。如氯霉素治疗伤寒极其有效,它虽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但发生率极低,其危险远比伤寒本身为小,故可采用;反之,对一般慢性支气管炎则不宜使用。有些药物疗效虽好,但因能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在选用药时不得不放弃。如吗啡,镇痛作用明显,但易成瘾,所以除非必要,一般不用吗啡作常规镇痛药物。④联合用药问题。在临床实践中,各种药物联合应用有日渐增多的趋势,因此药物的相互作用也是合理用药中应考虑的问题。联合用药可能使原有药物作用增加,称为协同作用;也可能使原有药物作用减弱,称为拮抗作用。提高治疗效应,减弱毒副反应是联合用药的目的,如临床所用治疗高血压药物复方降压片,为交感神经抑制药、血管舒张药和利尿药的复合制剂,它们的合用可产生较好的降压效果。反之,治疗效应降低,毒副反应加大,是联合用药不当所致,会对患者产生有害反应(见药物间相互作用)。

制剂的选择 选定药物后,还应考虑制剂的选择。同一药物、同一剂量、不同的制剂会引起不同的药物效应,这是因为制造工艺不同导致了药物生物利用度的不同。例如,相同剂量的各种地高辛片剂,吸收率各不相同,血浓度差异可达7倍之多。可见,选择适宜的制

剂也是合理用药的重要环节。

剂量的选择 为保证用药安全、有效,通常采用最小有效量与达到最大治疗作用但尚未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之间的那一部分剂量作为常用量。临床所规定的常用量一般是指成人(18~60岁)的平均剂量,但对药物的反应因人而异。年龄、性别、营养状况、遗传因素等对用药剂量都有影响。小儿机体各系统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体重较轻,所需剂量较小,一般可根据年龄、体重、体表面积按成人剂量折算(见儿童用药特点)。老人的药物代谢排泄能力有所衰退,对药物耐受能力差,所以60岁以上老人可按成人剂量酌减。另外,对于体弱、营养差、肝肾功能不全者用药量也应相应减少。

给药途径的选择 不同给药途径影响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与疗效关系密切。如硫酸镁注射给药产生镇静作用,而口服给药则导泻。各种给药方法都有其特点,临床主要根据病人情况和药物特点来选择。①口服。是最常用的给药方法,具有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适用于大多数药物和病人;主要缺点是吸收缓慢而不规则,药物可刺激胃肠道,在到达全身循环之前又可在肝内部分破坏,也不适用于昏迷、呕吐及婴幼儿、精神病等病人。②直肠给药。主要适用于易受胃肠液破坏或口服易引起恶心、呕吐等少数药物,如水合氯醛,但使用不便,吸收受限,故不常用。③舌下给药。只适合于少数用量较小的药物,如硝酸甘油片剂舌下给药治疗心绞痛,可避免胃肠道酸、碱、酶的破坏,吸收迅速,奏效快。④注射给药。具有吸收迅速而完全、疗效确实可靠等优点。皮下注射吸收均匀缓慢,药效持久,但注射药液量少(1~2ml) ,并能引起局部疼痛及刺激,故使用受限;因肌肉组织有丰富的血管网故肌肉注射吸收较皮下为快,药物的水溶液、混悬液或油制剂均可采用,刺激性药物亦宜选用肌注;静脉注射可使药物迅速、直接、全部入血浆生效,特别适用于危重病人,但静脉注射只能使用药物的水溶液,要求较高,较易发生副作用,有一定的危险性,故需慎用。⑤吸入法给药。适用于挥发性或气体药物,如吸入性全身。⑥局部表面给药。如擦涂、滴眼、喷雾、湿敷等,主要目的是在局部发挥作用。

给药时间间隔、用药时间及疗程的选择 适当的给药时间间隔是维持血药浓度稳定、保证药物无毒而有效的必要条件。给药时间间隔太长,不能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间隔过短可能会使药物在体内过量,甚至引起中毒。根据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规律,以药物血浆半衰期为时间间隔恒速恒量给药,4~6个半衰期后血药浓度可达稳态。实际应用中,大多数药物是每日给药3~4次,只有特殊药物在特殊情况下才规定特殊的给药间隔,如洋地黄类药物。对于一些代谢较快的药物可由静脉滴注维持血药浓度恒定,如去甲肾上腺素、催产素等。对于一些受机体生物节律影响的药物应按其节律规定用药时间,如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根据激素清晨分泌最高的特点,选定每日清晨给药以增加疗效,减少副作用。

药物的服用时间应根据具体药物而定。易受胃酸影响的药物应宜饭后服,如抗酸药; 易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而镇静催眠药应睡前服,以利其发挥药效,适时入睡。

疗程的长短应视病情而定,一般在症状消失后即可停药,但慢性疾病需长期用药者,应根据规定疗程给药,如抗结核药一般应至少连续应用半年至一年以上。另外,疗程长短还应根据药物毒性大小而定,如抗癌药物应采用间歇疗法给药。

影响药物作用的机体因素 每种药物都有其固有的药理作用。但对具体病人来说,药物效应可能有一定的甚至非常明显的差异,这种因人而异的药物反应就是个体差异。有些病人对某种药特别敏感,称为高敏性;反之,对药物敏感性低则称为耐受性;有些病人对药物产生的反应与其他人有质的不同,即为变态反应。因此,临床用药既要根据药物的药理作用,也要考虑病人实际情况,做到“因人施治”。

24. 家庭抗菌药物的使用误区有哪些?

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药越贵越好,实际上药品并不是“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普通商品,只要用之得当,几分钱的药物也可能达到药到病除的疗效;

随意滥用目前多见,如很多人用抗菌药物治感冒,虽然抗菌药物能抗细菌和某些微生物,但是不能抗病毒,而感冒大多属病毒感染,随意使用只会增加副作用、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另外许多人患病后,病情较重时尚能按时按量服药,一旦病情缓解,服药便随心所欲。要知道抗菌药物的药效依赖于有效的血药浓度,如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对于确属细菌感染的病,要根据引起疾病的不同菌种选择相应的药物;

一些人认为只要是抗菌药物就能消炎,甚至为使疾病早日痊愈同时使用几种抗菌药物。殊不知每种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不同,用药不当,轻则达不到理想的疗效可使药效降低,重则增加药物毒副作用,危及健康。

25. 哪些抗菌药物宜空腹服用?

有的抗菌药物宜空腹服用,因为饭后服用,食物会影响药物吸收或者使药物利用率降低。宜空腹用的抗菌药物有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拉定,诺氟沙星(氟哌酸)、环丙沙星,红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异烟肼(雷米封) 、利福平等。

26、儿童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善,肝、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也都不健全。所以,用药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要注意下面“四忌”:

—忌滥用维生素。不要以为孩子吃了维生素有益无害。其实吃多了并不好,如维生素A 、维生素D ,吃多了会出现厌食、发热、烦躁、哭闹、骨关节痛、多尿、肝肿大及肾脏损害。维生素C 用处虽多,但大量服用也会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以及出现药物中毒。

二忌滥用抗生素。不要孩子一生病,不管什么原因就使用氯霉素、链霉素。如果长期使用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

甚至耳聋。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8岁以内的孩子,特别是新生儿,服用四环素、土霉素容易引起牙齿变黄,并使牙釉质发育不良,所以小儿不用四环素、十霉素。

三忌滥用解热镇痛药。儿童发热的原因,也许是普通感冒、扁桃体发炎,也可能是麻疹、肺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在没有查出病因前,滥用解热上痛药,会掩盖病情,妨碍正确诊断,耽误治疗。特别是幼儿高热时,如果使用解热止痛药不当,还会引起出汗增多、体温突然卜降而发生虚脱。

四忌滥用丙种球蛋白。有人把丙种球蛋白当成补药,其实丙种球蛋白主要作用是预防麻疹、甲型肝炎、腮腺炎和脊髓灰质炎,对其他传染病的防治效果不可靠。由于丙种球蛋白是用人血或胎盘血制成,滥用可能出现荨麻疹等副作用,所以不能把它当成补药滥用。

27.哪些药可能影响儿童的健康?

国内外已有资料表明的,包括以下几类药品。

1. 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有可能损害儿童的听神经,引起耳聋。

2. 多黏(粘)菌素、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儿童的肾脏损伤。

3. 胃复安能引起一些儿童的脑损伤。

4. 四环素、氟哌酸等药物能影响幼儿牙齿、骨骼的发育。

5. 感冒通能引起儿童血尿。

6. 鼻眼净(茶甲唑琳)能引起儿童中毒等。

28. 小儿为什么不能随便服用成人的药?

小儿不能服用成人的药,主要是因为:小儿用药剂量与成年人的用药剂量差异很大,有的不是简单地由体重推算出来的,而是根据小儿的生理机能及对药品的敏感性确定,用量过小可影响疗效,过大可能发生毒性反应,故家长不宜给小儿盲目用药。有的药品只适用于成人,如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等抗菌药,8岁以下的儿童不宜应用,否则可致骨骼、牙齿损害,引起“四环素牙”。

29.老年人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1)先取食疗,而后用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所以,能用食疗的先用食疗,此乃—举双得。例如喝姜片红糖水可治疗风寒感冒。食疗后仍不见效可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选择用药物治疗。

(2)先用中药,后用西药。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老年人多患慢性病或有老病根,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进行调理。

(3)先外用,后内服。为减少药对机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等可先用外敷药解毒、消肿,最好不用内服消炎药。

(4)先用内服,后用注射。有些中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剂病好得快,其实不然。药剂通过血液流向全身,最后进入心脏,直接危及血管壁和心脏。因此,能用内服药使疾病缓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剂。

(5)先用老药,后用新药。近年来,新药、特药不断涌现,一般来说这些药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疗效,但由于应用时间较短,其缺点和毒副作用尤其是远期副作用还没被人们认识,经不起时间考验而最终被淘汰的新药屡见不鲜。因此,中老年人患病时最好用己在:临床广泛应用的中西成药,确实需要使用新、特药时,也要慎重,特别是对进口药物尤其要慎重。

30.孕妇用药应注意什么?

许多药物都可能影响胎儿的健康,如巴比妥类安眠药,非巴比妥类的地西泮(安定) 、甲丙氨酯(安宁) 、氯氮革(利眠宁) ,降压利尿药硫酸镁、甘露醇、呋塞米(速尿) ,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等。孕妇用药,不仅本人可能受到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不少药物还可能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损害胎儿的生长发育。所以,如孕妇病情确需用药,—定要听取医务人员的意见,认真选择,严格遵守规定用法用量。31.服药时间有哪些特殊要求?

31、服药时间有哪些特殊要求?

除了常见的饭前和饭后服药的规定外,还有下列几种特殊的服药时间要求:

睡前服。通常是指睡前15—30分钟服用。如催眠药,在药物生效时使患者迅速入睡;又如泻药大黄、酚酞等,服后8~10小时方能见效,故可在睡前服下,第二天早晨生效:再如胆囊造影剂,服后12~14小时才在胆囊出现,也需晚上服药。须注意的是服药后要稍作活动,然后再卧床休息,不宜服药后立即卧床,以免药物滞留在食道,引起食管溃疡。 空腹服。通常指清晨空腹服用。

(1)驱虫药:大部分驱虫药要求在空腹或半空腹时服下,增加药与虫体的直接解触,增强疗效。若在饭后服,药物被食物隔住,就难以达到治疗目的。有些药品如氨苄西林、诺氟沙星等宜在饭前或饭后2小时左右半空腹状态下服用,疗效较好,因食物会影响其生物利用度。

(2)降压药:人体的血压有“两峰一谷”,在晨、午各出现一次高峰或血压曲线形态呈长柄勺形状。因此,为有效控制血压,一日仅服一次的长效降压药如氨氯地平、依那普利、索他洛尔、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北京降压0号) 等。以晨7时左右为最佳服用时间。

(3)抗抑郁药:抑郁的症状如忧郁、焦虑、猜疑等常表现晨重晚轻,氟西汀(百忧解) 、帕罗西汀(赛乐特) 宜于晨服。

(4)泻药:硫酸镁盐类泻药在晨服可迅速在肠道发挥作用,服后5小时可致泻。 餐中服。

(1)降糖药: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宜餐中服。阿卡波糖应随第一口餐吞服,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格列美脲于第一次就餐时服。

(2)抗真菌药:灰黄霉素难溶于水,如与脂肪餐同服后,可促进胆汁的分泌,促使人体吸收,可提高血浆浓度近2倍。

(3)助消化药:表飞明、酵母、胰酶、淀粉酶宜在餐中吃,一是与食物混在一起以发挥酶的助消化作用,二是避免被胃液中的酸破坏。

必要时服。通常是指患者在一般情况下不用,而在症状发作时或有特殊用途时服用,如解热药、镇痛药、止喘药和防晕药等。这些药品在使用时应注意用药间隔时间,不宜在短

时间内反复使用,以免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32.为什么一定要按时按量服药?

有些人患病吃药时随随便便。有的认为多吃些药,病会好得快些,也有的认为多吃几次或少吃几次无所谓,其实这样做不但会影响药物的效果,而且还可能给人体带来损害。 药品的用量直接关系到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而达到一定的浓度是药物发挥药效的必要条件。剂量太小,达不到治疗目的:剂量太大,不一定能增加相应的药物疗效,相反会加重药品的不良反应,甚至引起中毒,尤其是一些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较为接近的药物。

由此可见,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用药间隔时间不是随便确定的,而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并且每种药物各不相同。因此,病人服药一定要遵医嘱或按说明书按时按量服用。

33.饮酒可增加哪些药的不良反应?

(1)白酒在本质上为一种镇静剂,可增强镇静药、催眠药、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加重对中枢神经的抑制,出现嗜睡、昏迷,在服用苯巴比妥、佐匹克隆、地西泮、利培酮期间应禁酒。

(2)白酒可刺激胃肠黏膜,引起水肿或充血,同时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如同时服用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阿西美辛等,会加重对胃肠黏膜的刺激,增加发生胃溃疡或出血的危险。

(3)口服降糖药苯乙双胍、格列本脲、格列喹酮、甲苯磺丁脲时忌饮白酒,因酒可降低血糖水平,同时加重对中枢神经的抑制,易出现昏迷、休克、低血糖症状。

(4)服用呋喃唑酮(痢特灵) 一周前后,哪怕是饮用少量酒,也会出现面部潮红、心动过速、恶心、呕吐、头痛等反应,这是因为药品可抑制酒精代谢物乙醛的再分解,造成乙醛在体内大量堆积而引起中毒。

另外,长期饮酒或饮酒过量,超过肝脏的解毒能力,会造成肝脏损害,形成肝硬化或脂肪肝,使对药物代谢迟缓。

34.为什么青霉素等药物在使用前要作皮试?

有些药品如青霉素、链霉素、头孢菌素,维生素、碘、局麻药、免疫调节剂、生物药品(酶、抗毒素、类毒素、血清、菌苗、疫苗) 等在给药后极易引起过敏反应,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为安全起见,需在注射给药前进行皮肤敏感试验,皮试后观察15~20分钟,以确定阳性或阴性反应。尤其是青霉素极易引起过敏反应,轻者可见发热及皮疹,重者则见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并可伴高热及全身中毒症状,最可怕莫过于过敏性休克,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因此医生和患者都应该了解是不是过敏体质和有没有药物过敏史。可能许多人对这些都不清楚,所以,用青霉素等前都必须作皮试,皮试有阳性反应的不能用青霉素。当然,皮试只能反映大部分患者情况,极少数人虽然皮试为阴性,但也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

35.治疗感冒可选用哪些药?

感冒是一种常见病,它多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目前几乎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只要无并发症,注意休息,多饮水,进食易消化食物,补充营养,保持口腔、鼻腔清洁,一般健康成年人患感冒后几日即可自愈。针对发热、头痛、鼻塞、流涕等症状,可选用非处方药解热镇痛药。

(1)阿司匹林,是使用时间最长、使用最多的解热镇痛药,能减轻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

(2)对乙酰氨基酚,又称扑热息痛。其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对胃肠道刺激性小。对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不能耐受者及对阿司匹林过敏者,可以应用本品。

(3)布洛芬,可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疼痛等。其他剂型还有颗粒剂、口服溶液剂、缓释片剂等。

(4)阿苯片,主要用于小儿退热及预防发热所致之烦躁不安。

(5)散利痛片,其退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镇痛作用似乎优于阿司匹林。

(6)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其退热作用与对乙酰氨基酚相同,镇痛作用较强。

(7)美息伪麻片,用于感冒的退热及止痛,并可止咳及缓解鼻塞、流涕等感冒所引起的症状。

(8)双分伪麻片(日片) /美扑伪麻片(夜片) ,适用于缓解和减轻由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周身四肢酸痛、喷嚏、鼻塞、流涕、咳嗽、流泪等症状。同类制剂尚有咖酚伪麻片、双扑伪麻片、氨酚伪麻片、美酚伪麻片、扑尔伪麻片、酚麻美敏片等。

(9)为缓解鼻塞,局部可滴用萘甲唑啉、羟甲唑啉、赛洛唑啉滴鼻剂。

36.头痛时可选用哪些药?

头痛的治疗主要是对症,一般可选用解热镇痛疼痛一止住,头也就不痛了。

用药可首选对乙酰氨基酚,成人一次0.3~0.6克,6~12岁儿童一次300~500毫克或10~15毫克/公斤体重,于头痛发作时服,成人一日不宜超过2克。布洛芬镇痛作用较强,口服成人一次0.2~0.4克,每隔4~6小时1次,一日最大剂量2.4克,儿童一次5~10毫克/公斤体重。阿司匹林可减少炎症部位具有导致痛觉作用的物质—前列腺素的生成,故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成人一次0.3~0.6克,—日3次或疼痛时服,但对3岁以下儿童不宜。对紧张性头痛,长期精神比较紧张者,推荐合并服用谷维素、维生素B1。

37.发烧时,怎样使用退烧药?

发烧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之一,就其对人体有利的——面而言,体温适度升高能促进人体机能旺盛,使机体的生物代谢或解毒、排毒过程加速,同时机体的免疫抗病能力也得到充分发挥,体内抗体水平增高、白细胞吞噬消除病原体的能力得到加强,等等。这一切均有利于调动人体的免疫抗病功能,有利于人体对侵入体内的病原体的清除和促进机体的康复。但是,过度的发热会使人体功能发生障碍,导致抽筋、惊厥、昏迷等严重反应,发热过久还可造成人体消耗增加,营养供给不足而引发其他病症。

退烧药通过调节人体机能使人体体表血管扩张,进而借助于出汗、自觉过热而脱衣等过程使散热增加,同时抑制寒战、使机体产热减少。它能有效地控制发烧,使体温降低,但不

能根本解除引起发热的病症,故在单独使用时,—旦药效过后,体温又可再度升高。可见,治疗发烧不论病因病情一概地使用退烧药是不行的。

一般来说,家庭中使用退烧药有以下原则:

(1)病因不明不用药。对病因不明的发热不能乱用退烧药,尤其在发热初起时更不能乱用,以免因用药干扰了发热原有的规律而引起医生误诊。

(2)短期低烧免用药。低烧指体温在38.5℃以下的发烧,这种体温升高在小儿可以几乎看不出异常,在成人则往往已可引起明显的不适反应。

(3)暴发高烧慎用药。当病人体温显著升高达40℃左右时,使用退烧药必须慎之又慎,对此类病人必须减少每次药量,谨慎用药。

(4)小儿发烧早诊治。儿童不同于成人,其对一般低烧的反应往往不明显,但其体温升高快,往往下午还好好的,入夜却骤起高热,以至抽筋。因此,对小儿发烧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即使是低烧也应及时就诊,并须配备一些临时使用的退烧药,以免夜里骤起高烧时手足无措。

(5)服药期间多饮水。所有退烧药都会引起病人出汗,这是增加人体散热、使体温降低的表现之一,这一过程往往会消耗病人较多的能量、水和水溶性维生素,故而发烧病人在使用退烧药期间宜多饮水,尤其应多饮糖水,同时可口服B 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 ,这均有利于病人机体功能的康复。未用退烧药的发烧病人,也应多饮水和补充水溶性维生素,以帮助机体通过自身调节而降低体温。

(6)必要时辅以物理降温。对一些病势凶猛、40℃以上高烧持续不退的病人,在使用退烧药的同时,可辅以物理方法降温,以防病势进一步恶化而致病人抽筋或昏迷。具体方法为:用不透水的塑料袋或暖水袋灌入冰水或冷水,将其分别安置在病人的头颈下及腋窝、大腿根部、胸口等有大血管经过的部位,条件许可时还可配用稀释酒精液作全身擦浴,以加速体内散热,控制病情发展。

退烧药很常用,但其毒副作用也是十分常见。诸如药疹、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反应及对肝肾功能的损害等,都十分常见,尤其是当久用或过量使用此类药物时,毒副作用更加显著。因此,退烧药必须慎重使用,基本原则应该是能不用就尽量不用。

38.高血压患者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高血压病一旦确诊,就应合理、安全、地服药治疗。现介绍其用药五忌:

(1)忌突然停药。长期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如果突然减量或停药,可使血压反跳而引起一系列反应,称为降压药停药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血压突然急剧升高,头昏、头痛、乏力、出汗等;有的因血压骤升而并发心血管痉挛、心肌梗死或脑血管意外而危及生命。这是由于长期服药使机体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突然停药而出现反弹现象,血压反而升高。

(2)忌快速降压。血压降得太快太低,使脑、心、肾的供血减少,可诱发心绞痛、肾功能衰竭、缺血性中风等。因此服药时要严遵医嘱,不得擅自增加药量。

(3)忌不择时服药。高血压患者以每天上午7~9时,下午3—6时的血压最高,午夜最低。因此,研究发现把传统的—‘天3次服药法,改为在血压自然波动的两个高峰期前半小时用药,以便更有效地控制血压升高。轻度高血压病人忌睡前服药;中、重度患者入睡前只能服白天用量的1/3,而且应在 ?/SPAN>3~4/小时服。

(4)忌不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血脂浓度是反映用药是否合理的重要程序。有人认为,若治疗6周未见血脂升高,说明所用降压药安全、合理、有效,可继续服用,否则就应改用其他药治疗。

(5)忌胡乱用药。降压药品种较多,作用的部位、效果各异,适应症、副作用、禁忌症各不相同。因此,用哪种药好,应遵医嘱,忌个人不加选择地乱用药。

39.肝功能不好的患者用药应注意什么?

许多药物能引起或加重患者肝功能的损害,常用的对肝功能有损害的药物有巴比妥类镇静药、氯丙嗪、苯妥英钠、消炎痛、抗生素(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头孢菌素等) 、血

脂调节药(他汀类) 、抗真菌药(氟康唑、伊曲康唑、灰黄霉素、酮康唑) 、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 、甲睾酮及某些抗肿瘤药等。肝功能不好的患者要避免服用能加重肝损害的药物,服用其他药物也要严格遵守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用药过程中还要定期作肝功能化验,一旦发现肝功能异常,应马上停止用药或改用其他药。详细情况要向医师咨询。

40.肾功能不好的患者用药应注童什么?

许多药物能加重患者肾脏的损害,例如巴比妥类镇静药、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异烟肼等。具体哪种药物会加重肾脏的损害,要认真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或向医务人员咨询。用药时一定要遵守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

41.吃哪些药时不能饮酒?

从广义上说,白酒也属于—种药品,饮用后对人体先是出现欣快和兴奋作用;继而对中枢神经产生抑制作用,并扩张血管,刺激或抑制肝酶代谢系统。总体上,药与酒的相互作用结果有二:一是降低药效,二是增加药品的不良反应。

(1)服用抗痛风药别嘌醇同时饮酒,会降低药效,影响其抑制尿酸生成的作用。

(2)服用抗癫痫药苯妥英钠,饮酒会使药效迅速丢失,大大降低治疗作用,对发作不易控制。

(3)服用降压药利血平、复方利血平、复方双肼屈嗪期间饮酒,非但不降压,反而可使血压急剧升高,导致高血压脑病、心肌梗死。

(4)白酒可使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地高辛、甲地高辛的吸收明显减少。

(5)酒可使平喘药茶碱的吸收率增加,还可使茶碱缓释片中的缓释剂溶解,而失去缓释作用,使药效的持续时间缩短。

(6)应用抗癫痫药卡马西平时宜避免饮酒,因为其可降低病人对药品的耐受性。

42.吃哪些药时不能喝茶?

茶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咖啡因、儿茶酚、茶碱,其中鞣酸能与多种含金属离子药如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 、铁(硫酸亚铁、乳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琥珀酸亚铁) 、钻(氯化钴、维生素B12) 、铋(乐得胃、迪乐) 、铝(氢氧化铝、硫糖铝) 结合而发生沉淀,从而影响药品的吸收。

茶叶中的鞣酸,能与胃蛋白酶、胰酶、淀粉酶、乳酶生中的蛋白结合,使酶或益生菌失去活性,减弱助消化药效。鞣酸与四环素(胍甲环素、米诺环素、多西环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 相结合而影响抗菌活性:反之四环素、大环内酯抗生素同时也可抑制茶碱的代谢,增加茶碱的毒性,常致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因此服用上述两类抗生素时不宜饮茶。另外,鞣酸也可与生物碱(麻黄素、硫酸阿托品、可待因、奎宁) ,苷类(洋地黄、地高辛、人参、黄芩) 相互结合而形成沉淀。

茶叶中的咖啡因与助眠药(苯巴比妥、司可巴比妥、佐匹克隆、地西泮、硝西泮、水合氯醛) 的作用相拮抗;服用抗结核药利福平时不可喝茶,以免妨碍其吸收;茶叶中的茶碱可降低阿司匹林的镇痛作用。

浓茶中的咖啡因和茶碱能兴奋中枢神经,加快心率,不但加重心脏负担,且易引起失眠,与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相悖。

43.哪些患者及吃哪些药时不宜饮咖啡?

(1)咖啡中成分是咖啡因,可提高人体的灵敏度,加速新陈代谢,改善精神状态,促进消化功能。但咖啡因易与人体内游离的钙结合,随后以结合物由尿液中排出体外,因此,长期饮用会致缺钙,诱发骨质疏松症。

(2)过量饮用咖啡,可致人体过度兴奋张、失眠、心悸、目眩、四肢颤抖等;对长期 饮用者一旦停饮,容易出现大脑高度抑制,表现为血压下降、头痛、狂躁、抑郁等。

(3)咖啡因易与维生素B1结合,引起维生素B 缺乏症。

(4)咖啡可刺激胃液和胃酸的分泌,对有胃溃疡或胃酸过多的人不宜饮用。

(5)咖啡可兴奋中枢神经,可拮抗中枢镇静药、助眠药的作用,患有失眠、烦躁、高血压者不宜长期饮用。且过量饮用咖啡,也使抗感染药物的血浆浓度降低。

44.吃哪些药时不宜吃食醋?

食醋的成分为醋酸,浓度约5%,为弱酸性,若与碱性药(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铝、红霉素、胰酶) 及中性药同服,可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使药品失效。

(1)磺胺药不宜与食醋同服。因前者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度降低,可在尿道中形成磺胺结晶,对尿路产生刺激,出现尿闭和血尿。

(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宜与食醋同服。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 时应使尿液呈碱性,其目的有二:一是抗生素在碱性的环境下抗菌活性增加,二是此类抗生素对肾的毒性大,在碱性中可避免解离,并宜多喝水并加快药的排泄。但食醋正与此相反。

(3)服用抗痛风药时不宜多食醋,宜同时服用碳酸氢钠,以减少药对胃肠的刺激和利于尿酸的排泄。

45.吃哪些药时不宜多吃盐与酱油?

盐又叫氯化钠,对药效和某些疾病有一定的影响,正常人的体内总钠量为150克,维持血液的容量和渗透压,但吃菜过咸或摄入盐量过多,既可增加体内血容量,使血压升高,又可诱发高钠血症。同时食盐过多可影响到两类药的效果一是由于盐的渗透压的作用可使血容量增加,促发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高血压,影响降压药的效果:二是食盐过多导致尿量减少,使利尿药的效果降低。因此,对有肾炎、风湿病伴有心脏损害、高血压患者,要严格限制食盐的摄取,建议—日的摄入量在6克以下。

酱油一般以大豆制成,其中含大量的钙、镁等金属离子,因而在服用四环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时,多食酱油容易形成的金属络合物不被胃肠道吸收,降低其抗菌效果。当与抗结核药同服时,也有此类现象。

46.吃哪些药时不宜或宜食用鱼虾?

(1)治疗帕金森病口服左旋多巴时,宜少吃鱼虾等高蛋白食物,因为高蛋白食物在肠内产生大量的阻碍左旋多巴吸收的氨基酸,使药效降低。

(2)服用抗结核药异烟肼时,不宜进食鱼虾,因为药品可干扰鱼类所含蛋白质的分解,使中间产物酪胺在人体内积聚,发生中毒,出现头痛、头晕、皮肤潮红、心悸、肿胀、麻木等症。

但凡事总有相反的例子,在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时,宜吃高蛋白鱼虾等食物,因为皮质激素可加速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并抑制蛋白质的合成,适当补充高蛋白食物,可防止体内因蛋白质不足而继发其他病变。

47.吃哪些药时不宜吸烟?

吸烟与吃药有关联吗? 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吸烟能影响药品的吸收、作用和药效。

(1)烟草中含有大量的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可增加人体肝脏中药酶的活性,加快对药品的代谢速度。如吸烟者服用安眠药地西泮(安定) 、氯氮卓(利眠宁) 时,其血浆浓度和疗效均降低。又如服用西咪替丁治疗胃溃疡的患者,吸烟可延缓溃疡的愈合,而加重出血。

(2)吸烟可破坏维生素C 的结构,使血液中的维C 浓度降低。

(3)烟草中的烟碱可降低呋噻米的利尿作用:并增加氨茶碱的排泄,使其平喘作用减退和维持时间缩短。

(4)吸烟可使人对麻醉药、镇痛药、安定药、镇静药和安眠药的敏感性降低,药效变差,需要加大剂量来维持;同时降低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冬眠灵) 的作用,使患者易出现头昏、困倦、疲乏等不良反应。

(5)吸烟可促使儿茶酚胺释放,减少皮肤对胰岛素的吸收,降低胰岛素的作用。

一般的病人在服药前后,都知道忌食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但却不知应当忌烟。这主要缘于吸烟者对烟草所致的环境和身体的危害性尚刁;完全清楚,或是掉以轻心,或吸烟

与疾病的最重要的因果关联在一开始就被忽视了,弱化了对吸烟者的劝戒力度。

48.服用哪些抗感染药不宜进食?

抗感染药的血浆浓度较低,追其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吸收不良,二是因菌种的不同而达不到充分的疗效。但人们还未曾所知,若与牛乳或奶酪合用,是要降低血浆浓度的。

在服用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特别是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沙星时,与牛奶一起服用,其药物血浆浓度比起以白开水送服的浓度要低50%左右。

另外,头孢拉定(泛捷复) 与食物或牛乳同服可延迟吸收:头孢克洛与食物同服所达血浆峰值浓度仅为空腹服用的50%~75%。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的吸收也受食物的影响。

但凡事总有例外,有两个抗感染药与众不同,灰黄霉素的浓度较难到达指甲(趾甲) 板,故治疗手足甲癣的时间较长,为增加吸收,适宜在餐后特别是与脂肪餐同服;另罗红霉素若与牛奶同服,因脂溶性增强而使药物的吸收良好。

49.吃哪些药可使司机犯困?

在生活中服用有些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疲倦、嗜睡、困乏和精神不振,因此在服后宜稍事休息或小睡,不宜驾车、开拖拉机、操作机械和登高作业,以防出现危险和人身事故。 可引起司机嗜睡或犯困的药有:

(1)抗感冒药:多采用复方制剂,组方有解热药、鼻黏膜血管收缩药或抗过敏药,后两者可缓解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和流泪等症状,但吃药后易使人犯困。

(2)抗过敏药:可拮抗致敏物,同时也抑制大脑的中枢神经,引起镇静,服后表现有神志低沉、嗜睡,其强度因个人的敏感性、品种和剂量而异。

(3)镇静催眠药:所有的镇静催眠药对中枢神经都有抑制作用,而诱导睡眠。

(4)抗偏头痛药:苯噻啶服后可表现有嗜睡、困倦和疲乏。

(5)治胃反酸药:西咪替丁、奥美拉唑(洛赛克) 、兰索拉唑(达克普隆) 、泮托拉唑(泰美

尼克) 服后偶见有疲乏、困倦的反应。

50.怎样正确服用中成药?

在中成药的服用方法上,须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按量服用:中成药治病,药量有一定的灵活性,有时不易准确掌握。由于中医师处方时,对中成药的每次药量往往不专门注明,故在具体使用时,病人首先应看清药品标签或说明书。有时,中成药小粒丸剂的说明书上写着每次服多少多少克,而又不标明多少粒药为多少克,这常常会给病人带来困惑。遇此情况时,病人不可怕麻烦,应向药师问明换算方法或每次服药粒数(不要问医生,因非其本职,否则可能致误)。中药不是绝对无毒的,有些药性剧烈的药,多服是会伤身体的。故而,不仅对中成药的服药量须认真对待,而且对有关药物的禁忌症也丝毫马虎不得,用药前必须详阅药品说明书,以排除禁忌症。遇小儿或年老体虚者,凡药性猛烈的成药还须减量慎用。

(2)注意服药时间:根据古医籍规定,中药服用时间的选择,应按“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而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的原则进行。对于特殊服药时间规定的中成药,通常宜选在饭前或空腹时服。因为大多数食物可对中药的吸收产生干扰,故而饭前服药有利于药物吸收和药效发挥。对于慢性病需长期服药者,宜养成定时服药的习惯,而对治疗特定病症的成药则无须强调空腹或定时服药,如治冠心病的苏合香丸、治胃痛的胃乐片等,均可随时使用;安神药则在睡前服为最适宜。

(3)注意服药方法:中成药的服用方法也有讲究,中成药中常见剂型之一大粒丸剂,常常给服药者带来许多不方便,初次使用该剂型者往往不知该怎样吞服才好。要知道,任何一口将其吞下的企图都是应当严格禁止的,因为这有可能造成药丸卡在喉咙里上下不得,甚至引起心律紊乱等严重后果。正确的服法是用清洁的小刀将药丸切成小粒,而后分几次用温开水送服;对于出厂不久、质地较软的大粒丸剂,可用清洗过的手直接将其分裂搓制成小丸服下。一颗大丸通常至少分成20粒以上的小丸,分2-3次吞下较为合理,否则同样会引起

噎阻。生活中,有些人在服大粒丸剂时,爱将药丸嚼食,这其实不宜提倡。因为虽然多数药丸因在制作中加入了蜂蜜而带甜味,但是不少丸药仍带有浓厚的中药异味。嚼服者一旦因药丸异味而引起恶心反应,往往来不及咽下口中稠厚的药浆而会引起呕吐,这可就事与愿违了。如果为了加快药物吸收,加速药效产生,则方便的做法是取少许温水将药丸捣调成稀糊状后,用温开水送服。

(4)注意服药反应:随着中成药的广泛应用,更多的不良反应必然会越来越多见,服用中成药者应对此有所警惕。凡服药后出现皮疹、瘙痒、发热等过敏反应者,均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诊治。凡有过服用某种中药而致过敏史者,还须牢记以后再不可使用该药。


相关内容

  • 教您如何推广淘宝店铺
  • 海外代购-http://www.vpost.hk 教您如何推广淘宝店铺 网上小店开了,宝贝也上架了,特色也有了,可是几周时间过去了还是没有成交,连买家留言都没有,这是很多新手卖家经常遇到的问题.这个时候,你就要主动出击了. 1.论坛宣传 在淘宝论坛宣传的主要方法就是通过发广告帖和利用签名档.前者可以 ...

  • 浓情2010年母亲节服装促销
  • 浓情2010年母亲节服装促销 同是促销,为什么有的店铺一战成名,有的店铺收效甚微,有的店铺陷入困境? 终端促销有没有"套路"可循? <服装服饰促销秘籍>电子期刊,提炼促销技巧,提供实战.实用.可操作案例 让您轻轻松松玩转促销! 〉 解密节假日促销 节假日的销售业绩通常 ...

  • 2012年百货商城超市圣诞节活动方案
  • 2012年大型超市百货商城圣诞节活动方案 橱窗装饰背景: 圣诞节的钟声又要再次敲响了,接踵而来就是浓浓的节日气氛.在这个特殊时段各大卖场.超市.电器城都会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一方面是衬托气氛,另一个最主要的方面就是在这个节日期间促销商品赢取最大化的利益.那么一个好的活动方案就显尤为重要了. 首先一个活 ...

  • 社区年终总结个人
  • 社区年终总结个人社区位于繁华地段,东以东路为界,南以二路为界,西以市为界,北以路为界.社区内生活设施较配套,有菜市尝粮站.幼儿园.银行.儿童公园等某余个生活服务和娱乐场所,有*个单位(其中有住宅楼的单位**个,无住宅楼的单位个),**幢住宅楼,**户(其中店面某家),***居民. 2012年,社区居 ...

  • 阿里巴巴运营工作40条
  • 1.给店铺定位.阿里巴巴上除了你,还有你的同行.别做杂货店,什么都想卖,你又不是人民币,满足不了所有人.店铺卖什么?卖给谁?怎么卖?这些都要考虑清楚.只做你最有优势的产品,定位成这个品类的专家,让客户看了过目不忘,需要时能想到你. 2.向优秀的同行学习.很多人做阿里巴巴平台不知道如何下手,其实最简单 ...

  • 淘宝商城日常推广营销工作内容
  • 淘宝商城日常推广营销工作内容 此列表作为淘宝运营推广人员的日常工作内容,需要其各组成员配合执行 项目类别 项 目 概述 1. 侧重于标题关键字的运用.宝 贝描述页文字的详细度,增加 宝贝排名 2. 各大搜索引擎提交店铺地址 1.活跃发帖.回帖,帮助买家答 疑(侧重买家),通过发帖 ID 引 流到店铺 ...

  • "党在我心中,永远跟党走"主题活动策划书
  • 党在我心中,永远跟党走 策划书 策划部门:院团委 网络信息部 策划时间:2016年3月28 日 目录 一. 活动主题: .................... 3 二. 活动目的: .................... 3 三. 活动时间: .................... 3 四. ...

  • 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工作总结
  • 为深入贯彻落实卫教发[2011]82号文件精神,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的要求,激发和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学校综合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中卫市第五小学关于开展2011年度学校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方案》,促使宣传月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现就宣传月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 ...

  • 展示设计教案
  • 展示设计教案 根据暑期与同学们的沟通,我感到很欣慰.发现大家对待大三怎样学习比较关注,形成了良好的就业意识.据了解有的同学利用暑期提前实习,使得自身工作素养.专业技能素养得以提升.从同学反馈的实习岗位工作任务来看,涉及了我们专业学习的好几个方向,有插画.网页.企业形象.广告等领域.可以看出现在公司所 ...

  • 普通话活动周的总结
  • 普通话活动周的总结 总结一: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开学伊始,我校认真学习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推普精神,全面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积极创建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我校于201x年9月15日至21日开展了普通话推普周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能够让普通话成为我们的校园语言,全校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