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速记歌诀

方剂学速记歌诀

一、解表剂

1、辛温解表

外感风寒表实证:麻黄汤:干妈贵姓。

外感风寒表虚证:桂枝汤:“桂枝汤”三勺。

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九味羌活汤:防止秦琼藏草地,细洒“九味羌活汤”。

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香苏散:甘肃皮箱。

风寒客表,水饮内停证:小青龙汤:心肝将喂“小青龙”,妈要下跪。

风邪犯肺证:止嗽散:前部挽紧陈草结。

2、辛凉解表

温病初起:银翘散:银河牛巧吃草根梗叶穗。

风温初起:桑菊饮:桑干河人聚结芦桥。

外感风邪,邪热蕴肺证: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柴葛解肌汤:柴葛三更起,指说秦腔高。

麻疹初起:升麻葛根汤:升麻哥炒芍药。

3、扶正解表

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败毒散:江河两胡两活人兄只服草节。

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参苏饮:申诉,陈根目前只办三更令。

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麻黄细辛附子汤

阴虚外感证:加减葳蕤汤:“葳蕤”为何劫持大葱草。

二、泻下剂

1、寒下

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热厥、痉病、发狂等里热实证:大承气汤:笑将军朴实。

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大黄牡丹汤:牡丹东逃将军笑。

水热互结之结胸证:大陷胸汤:谁笑将军。

2、温下

阳虚寒积里实证(无虚):大黄附子汤

阳虚寒积证(脾虚):温脾汤:(缺)

3、润下

脾约(肠胃燥热,脾津不足证):麻子仁丸:麻姓‘小’说迷。

肾阳虚弱,精血不足证:济川煎:从容择马只当牛。

4、逐水

悬饮;实水:十枣汤:“十枣”圆吉岁。

5、攻补兼施

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黄龙汤:当接三‘大’人。

三、和解剂

1、和解少阳

伤寒少阳证;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疟疾、黄疸等少阳病证:小柴胡汤:胡琴下三人。少阳病兼阳明腑实:大柴胡汤:只要早将胡将军擒下。

少阳湿热证:蒿芩清胆汤:蒿芩如‘碧玉’,半夏只服皮。

温疫或疟疾,邪伏膜原证:达原饮:秦郎后母要甘果。

2、调和肝脾

阳(热)郁厥逆,肝脾气郁证:四逆散:“四逆”只烧干柴。

肝郁血虚脾弱证:逍遥散:“逍遥”归江湖,临河要筑槽。

脾虚肝旺之腹痛泄泻(木克土):痛泻要方:陈药防蛀。

3、调和肠胃

寒热错杂之痞证:半夏泻心汤:三人连琴伴。

四、清热剂

1、清气分热

气分热盛证:白虎汤:“白虎”拾草惊母。

伤寒、温病、暑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竹叶石膏汤:竹杆下十人卖米。

2、清营凉血:

热入营分证:清营汤:西单卖竹帘,黄帝用银元。

热入血分证:犀角地黄汤:岳母牺牲。

3、清热解毒

一切实热火毒,三焦热盛之证:黄连解毒汤:三黄之子。

瘟疫热毒,充斥内外,气血两燔证:清瘟败毒饮:甘地希母瞧贤侄,高烧芩连煮丹桔。 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证:凉膈散:莲子薄粥黄蜜调胃。

大头瘟:普济消毒饮:秦河牛马俏连城,玄湖柑橘残根深。

风热壅盛,表里俱实:防风通圣散:肖华当将军要住石桥。

痈疡肿毒初起:仙方活命饮:迎风草纸被刺穿,没乳花粉当成药。

4、清脏腑热

心经火热证:导赤散:竹竿捅地。

肝胆实火上炎证,肝经湿热下注证:龙胆泻肝汤:车通黄龙山,当地卸柴草。

肝火犯胃证:左金丸:“左金”株连一比六

肺痈(热毒壅滞,痰淤互结证):苇茎汤:冬桃已萎。

肺热喘咳证:泻白散:白骨精“泻白”草。

胃有积热证:清胃散:“钦尉”当地炼升丹。

胃热阴虚证:玉女煎:石弟卖母牛。

协热下痢:葛根黄芩黄连汤

温热痢疾:芍药汤:贵将军敢要秦香莲当兵。

热毒痢疾:白头翁汤:秦连拜见“白头翁”。

5、清虚热

温病后期,阴液耗伤,邪伏阴分证:青蒿鳖甲汤:清单递贾母。

肝肾阴虚,虚火内扰证:清骨散:(缺)

阴虚火旺之盗汗:当归六黄汤:三皇二帝一齐归。

五、祛暑剂

暑热伤肺轻证:清络饮

阴暑:香薷散

暑温夹湿,复感于寒证:新加香薷饮

暑湿证:六一散

暑湿证:桂苓甘露散

暑热气津两伤证:清暑益气汤

六、温里剂

1、温中祛寒

脾胃虚寒证,阳虚失血证,脾胃虚寒所致霍乱、小儿慢惊、病后喜唾涎沫、胸痹:理中丸:“理中”人煮干草。

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小建中汤:“小建中”糖‘贵’。

中阳虚弱,阴寒内盛证:大建中汤:唐僧浇姜。

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吴茱萸汤:“吴茱萸”人找生姜。

2、回阳救逆

心肾阳衰寒厥证:四逆汤:“四逆汤”附江草。

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阴寒极盛证:回阳救急汤

3、温经散寒

血虚寒厥证:当归四逆汤:通知贵心肝要早归。

血痹证:黄芪桂枝五物汤:贵妻找姜勺。

阴疽:阳和汤:贵将陆地劫马草。

七、补益剂

1、补气

脾胃气虚证:四君子汤:“四君子”拎草煮人参。

脾虚湿盛证:参苓白术散:恋伊‘四君子’结斗砂山。

中气不足,气虚发热,气虚下陷: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赶虎,皮人骑马挡猪。

暑热、温热、耗气伤阴证,久咳肺虚,气阴两伤证:生脉散:卖武人。

表虚自汗:玉屏风散:漆白“玉屏风”。

脾虚肝郁,湿浊带下:完带汤:苍山白人少,草车借狐皮。

2、补血

营血虚滞证:四物汤:兄弟要归。

血虚阳浮发热证:当归补血汤:黄芪一两归二钱。

心脾两虚证;脾不统血证:归脾汤:酸枣元肉将早香,‘四君’远归齐来尝。

3、气血双补

气血两虚证:八珍汤:“八”三‘四’‘四’。

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证;虚劳肺痿:炙甘草汤:阿妈卖草地,贵大人生气。

4、补阴

肝肾阴虚证:六味地黄丸:两座大山一块地,茯苓泽泻牡丹皮。

真阴不足证:左归丸

阴虚火旺证:大补阴丸:伯母睡地板。

阴虚肝郁证:一贯煎:当地杀狗,“一贯”零卖。

5、补阳

肾阳不足证:肾气丸:“金匮肾气丸”,‘六位’真富贵。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右归丸

6、阴阳双补

下元虚衰,痰浊上泛之喑痱证:地黄饮子:贵妇远地东赴沪,急尝鱼肉何味。

真元虚损,精血不足证:龟鹿二仙膏:(缺)

肝肾不足证:七宝美髯丹

八、固涩剂

1、固表止汗

体虚自汗、盗汗证:牡蛎散:骑马卖“牡蛎”。

2、敛肺止咳

久咳肺虚证:九仙散:桑白五人早没款,母教婴结“九仙”。

3、涩肠固脱

久泻久痢,脾肾阳虚证:真人养脏汤:草寇诃人要挡住穆桂英。

脾肾阳虚之肾泄证:四神丸:“四神”早将骨肉喂鱼。

4、涩精止遗

肾虚不固之遗精:金锁固精丸

心肾两虚证:桑螵蛸散:人归家谱,伏龙远飘。

5、固崩止带

脾肾亏虚,冲脉不固证:固冲汤:屡骑母龙背,虔说筑山海。

肾虚湿热带下证:易黄汤

九、安神剂

1、重镇安神

心火偏亢,阴血不足证:朱砂安神丸:老朱当皇帝。

2、滋养安神

阴亏血少,神志不安证:天王补心丹:朱酸伯五更远归,玄丹人埋伏天地。

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酸枣仁汤:灵芝草串酸枣。

脏燥:甘麦大枣汤

十、开窍剂

1、凉开

温热病,热邪内陷心包证:安宫牛黄丸

温热病,邪热内闭,热盛动风证:紫雪

痰热内闭心包证:至宝丹

2、温开

寒闭证:苏合香丸:妇乳安木钉诉谈射程,九乡朱伯必须诃兵。

十一、理气剂

1、行气

气、血、痰、火、湿、食六郁:越鞠丸:苍山川曲“越剧”香。

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枳实薤白桂枝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朴实。

梅核气:半夏厚朴汤:夏后将复苏。

肝郁化火证:金铃子散:“金铃子”悬壶。

脾胃寒湿气滞证:厚朴温中汤:(缺)

肝经寒凝气滞之小肠疝气:天台乌药散:回乡恋吧台,高粱酒庆宾。

肝肾不足,寒滞肝脉证:暧肝煎:将领当回关,乌香狗“暖肝”。

2、降气

上实下虚之喘咳证:苏子降气汤:苏爷陈大官盛夏前后归国。

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证:定喘汤:性情拌甘果,白皮麻花酥。

痰饮呕吐:小半夏汤:(缺)

胃虚痰阻气逆证:旋复代赭汤:“旋复代赭”下三人。

胃虚有热,气逆不降证:橘皮竹茹汤:三人劈竹。

胃气虚寒证:丁香柿蒂汤:将人顶替。

十二、理血剂

1、活血祛瘀

下焦蓄血证:桃核承气汤:“桃核承气”,将军笑草贵。

胸中血瘀证: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牛耕‘四泥’。

瘀阻头面证:通窍活血汤:大将陶兄匆要红香酒。

瘀血阻滞膈下证:膈下逐瘀汤:五灵兄,桃红母,胡说香草乌归壳。

寒凝血瘀证:少腹逐瘀汤:颜回没官说扑江,“少妇逐鱼”穿铃铛。

瘀血痹阻经络证:身痛逐瘀汤:活灵龙逃秦川,牧红牛负草归。

中风之气虚血瘀证:补阳还五汤:兄骑龙尾吃红桃。

跌打损伤,瘀血阻滞证:复元活血汤:“复员”将军归山家,桃红柴草插天花。

跌打损伤,筋断骨折之瘀血肿痛,或刀伤出血。并治一切无名肿毒,烧伤,烫伤:七厘散。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温经汤:熊皮贵,无人要,冬将夏,草当浇。

血虚寒凝,瘀血阻滞证:生化汤:陶兄将干当归酒。

瘀血停滞证:失笑散

瘀阻胞宫证:桂枝茯苓丸

疟母、癥瘕:鳖甲煎丸

2、止血

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证:十灰散

肝火犯肺之咳血证:咳血方:“咳血”青海之瓜子。

热结下焦之血淋或尿血:小蓟饮子:地滑牧童铺竹草,偶接小蓟之子归。

风热湿毒,壅遏肠道,损伤血络证:槐花散:百岁之槐。

脾阳不足,脾不统血证:黄土汤:祝福甘地擒蛟龙。

十三、治风剂

1、疏散外风

外感风邪头痛:川芎荼调散:兄抢新戒指,风干薄荷茶。

风邪初中经络证:大秦艽汤:(缺)

风寒湿痹:小活络丹

风中头面经络:牵正散:“牵正”残复全。

破伤风:玉真散:“玉真”难防止天童抢夫子。

风疹、湿疹:消风散:谨防馋牛通仓库,十亩芝麻当草地。

2、平肝熄风

肝经热盛,热极动风证:羚角钩藤汤:羊狗丧草地,少妇如背菊。

类中风:镇肝熄风汤:天涯少草牡龙恋,牛龟“熄风”折姻缘。

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天麻钩藤饮:杜父只交绝技,“天麻钩藤”擒母牛。

阴虚风动证:大定风珠:少浇地板,别急,五人卖力干。

十四、治燥剂

1、轻宣润燥

外感凉燥证:杏苏散:“杏苏散”,‘二’乘三,更值钱。

外感温燥证:桑杏汤:“桑杏”沙参智斗贝利。

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清燥救肺汤:失业人胡骂人,卖芭蕉炒杏仁。

2、滋阴润燥

阳明温病,津亏便秘证:增液汤:玄参卖地。

虚热肺痿;胃阴不足:麦门冬汤:精干人卖夏枣。

胃阴损伤证:益胃汤:玉帝卖砂糖。

白喉之阴虚燥热证:养阴清肺汤:‘增液’单少河北草,“养阴清肺”最为好。

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百合固金汤:弟弟卖草药,百元皆归母。

十五、祛湿剂

1、燥湿和胃

湿滞脾胃证:平胃散:三仓厚皮。

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藿香正气散:半夜三更陈主指令复扑火。

2、清热祛湿

湿热黄疸:茵陈蒿汤:黄胭脂。

湿热淋证:八正散:扁鹊等黄山‘六一’通车。

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三仁汤:三人扑通滑竹下。

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湿热并重证:甘露消毒丹:秦香连被射中,花和尚都沉痛。 湿热霍乱:连朴饮:廉颇下庐山智斗菖蒲。

湿热相搏,外受风邪证:当归拈痛汤

湿热下注证:二妙散:“二妙散”,治苍白。

3、利水渗湿

下焦蓄水证:五苓散:五岭贵妇择白猪。

水热互结证:猪苓汤:猪腹泻滑跤。

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防已黄芪汤:大将妻住草房。

脾虚湿盛,气滞水泛之皮水证:五皮散:陈上将夫妇。

4、温化水湿

中阳不足之痰饮病:苓桂术甘汤

阳虚水泛证:真武汤:珠江富少林。

脾肾阳虚,水气内停之阴水:实脾饮:夫妇早煮老姜,生瓜果扑冰箱。

下焦虚寒之膏淋,白浊:萆薢分清饮:巫医比唱。

5、祛风胜湿

风湿在表之痹证:羌活胜湿汤:高兄疯蛮抢活干。

痹证日久,肝肾两亏,气血不足证:独活寄生汤:情人细心独寄贵药,杜兄放牛归伏草地。十六、治痰剂

1、燥湿化痰

湿痰咳嗽:二陈汤:“二陈”夏服陈草莓酱。

胆郁痰扰证:温胆汤:‘二陈’食姜如枣。

痰伏中脘:流注脉络证:茯苓丸:(缺)

2、清热化痰

热痰咳嗽:清气化痰丸:猩猩夏将咳,勤拾瓜皮服。

痰热互结证:小陷胸汤:“小陷胸汤”连下楼。

实热老痰证:滚痰丸:承蒙将军情。

3、润燥化痰

燥痰咳嗽:贝母瓜蒌散:陈母拎蒌接花粉。

4、温化寒痰

痰饮咳嗽:苓甘五味姜辛汤

痰壅气逆食滞证:三子养亲汤

5、化痰熄风

风痰上扰证:半夏白术天麻汤:三伏夏天煮橘红。

风痰蕴热之痫病:定痫丸:(缺)

十七、消食剂

1、消食化滞

食滞胃脘证:保和丸(不补):俏皮神灵下山来。

湿热食积证:枳实导滞丸(不伤正):腹泻屈住秦始皇。

积滞内停,湿蕴生热证:木香槟榔丸:清晨将军牵白鹅,木香槟榔连壳服。

2、健脾消食

脾虚食积证:健脾汤(补):‘四君’三仙要陈香连杀寇。

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证:枳实消痞丸:“枳实消痞”,‘四君’将雅连后下。 酒积伤脾证:葛花解酲汤

十八、驱虫剂

脏寒蛔厥证:乌梅丸:鬼脸蜀百将,细眉贵妇人。

十九、涌吐剂

痰涎宿食,壅滞胸脘证:瓜蒂散:(缺)

方剂学速记歌诀

一、解表剂

1、辛温解表

外感风寒表实证:麻黄汤:干妈贵姓。

外感风寒表虚证:桂枝汤:“桂枝汤”三勺。

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九味羌活汤:防止秦琼藏草地,细洒“九味羌活汤”。

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香苏散:甘肃皮箱。

风寒客表,水饮内停证:小青龙汤:心肝将喂“小青龙”,妈要下跪。

风邪犯肺证:止嗽散:前部挽紧陈草结。

2、辛凉解表

温病初起:银翘散:银河牛巧吃草根梗叶穗。

风温初起:桑菊饮:桑干河人聚结芦桥。

外感风邪,邪热蕴肺证: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柴葛解肌汤:柴葛三更起,指说秦腔高。

麻疹初起:升麻葛根汤:升麻哥炒芍药。

3、扶正解表

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败毒散:江河两胡两活人兄只服草节。

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参苏饮:申诉,陈根目前只办三更令。

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麻黄细辛附子汤

阴虚外感证:加减葳蕤汤:“葳蕤”为何劫持大葱草。

二、泻下剂

1、寒下

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热厥、痉病、发狂等里热实证:大承气汤:笑将军朴实。

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大黄牡丹汤:牡丹东逃将军笑。

水热互结之结胸证:大陷胸汤:谁笑将军。

2、温下

阳虚寒积里实证(无虚):大黄附子汤

阳虚寒积证(脾虚):温脾汤:(缺)

3、润下

脾约(肠胃燥热,脾津不足证):麻子仁丸:麻姓‘小’说迷。

肾阳虚弱,精血不足证:济川煎:从容择马只当牛。

4、逐水

悬饮;实水:十枣汤:“十枣”圆吉岁。

5、攻补兼施

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黄龙汤:当接三‘大’人。

三、和解剂

1、和解少阳

伤寒少阳证;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疟疾、黄疸等少阳病证:小柴胡汤:胡琴下三人。少阳病兼阳明腑实:大柴胡汤:只要早将胡将军擒下。

少阳湿热证:蒿芩清胆汤:蒿芩如‘碧玉’,半夏只服皮。

温疫或疟疾,邪伏膜原证:达原饮:秦郎后母要甘果。

2、调和肝脾

阳(热)郁厥逆,肝脾气郁证:四逆散:“四逆”只烧干柴。

肝郁血虚脾弱证:逍遥散:“逍遥”归江湖,临河要筑槽。

脾虚肝旺之腹痛泄泻(木克土):痛泻要方:陈药防蛀。

3、调和肠胃

寒热错杂之痞证:半夏泻心汤:三人连琴伴。

四、清热剂

1、清气分热

气分热盛证:白虎汤:“白虎”拾草惊母。

伤寒、温病、暑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竹叶石膏汤:竹杆下十人卖米。

2、清营凉血:

热入营分证:清营汤:西单卖竹帘,黄帝用银元。

热入血分证:犀角地黄汤:岳母牺牲。

3、清热解毒

一切实热火毒,三焦热盛之证:黄连解毒汤:三黄之子。

瘟疫热毒,充斥内外,气血两燔证:清瘟败毒饮:甘地希母瞧贤侄,高烧芩连煮丹桔。 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证:凉膈散:莲子薄粥黄蜜调胃。

大头瘟:普济消毒饮:秦河牛马俏连城,玄湖柑橘残根深。

风热壅盛,表里俱实:防风通圣散:肖华当将军要住石桥。

痈疡肿毒初起:仙方活命饮:迎风草纸被刺穿,没乳花粉当成药。

4、清脏腑热

心经火热证:导赤散:竹竿捅地。

肝胆实火上炎证,肝经湿热下注证:龙胆泻肝汤:车通黄龙山,当地卸柴草。

肝火犯胃证:左金丸:“左金”株连一比六

肺痈(热毒壅滞,痰淤互结证):苇茎汤:冬桃已萎。

肺热喘咳证:泻白散:白骨精“泻白”草。

胃有积热证:清胃散:“钦尉”当地炼升丹。

胃热阴虚证:玉女煎:石弟卖母牛。

协热下痢:葛根黄芩黄连汤

温热痢疾:芍药汤:贵将军敢要秦香莲当兵。

热毒痢疾:白头翁汤:秦连拜见“白头翁”。

5、清虚热

温病后期,阴液耗伤,邪伏阴分证:青蒿鳖甲汤:清单递贾母。

肝肾阴虚,虚火内扰证:清骨散:(缺)

阴虚火旺之盗汗:当归六黄汤:三皇二帝一齐归。

五、祛暑剂

暑热伤肺轻证:清络饮

阴暑:香薷散

暑温夹湿,复感于寒证:新加香薷饮

暑湿证:六一散

暑湿证:桂苓甘露散

暑热气津两伤证:清暑益气汤

六、温里剂

1、温中祛寒

脾胃虚寒证,阳虚失血证,脾胃虚寒所致霍乱、小儿慢惊、病后喜唾涎沫、胸痹:理中丸:“理中”人煮干草。

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小建中汤:“小建中”糖‘贵’。

中阳虚弱,阴寒内盛证:大建中汤:唐僧浇姜。

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吴茱萸汤:“吴茱萸”人找生姜。

2、回阳救逆

心肾阳衰寒厥证:四逆汤:“四逆汤”附江草。

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阴寒极盛证:回阳救急汤

3、温经散寒

血虚寒厥证:当归四逆汤:通知贵心肝要早归。

血痹证:黄芪桂枝五物汤:贵妻找姜勺。

阴疽:阳和汤:贵将陆地劫马草。

七、补益剂

1、补气

脾胃气虚证:四君子汤:“四君子”拎草煮人参。

脾虚湿盛证:参苓白术散:恋伊‘四君子’结斗砂山。

中气不足,气虚发热,气虚下陷: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赶虎,皮人骑马挡猪。

暑热、温热、耗气伤阴证,久咳肺虚,气阴两伤证:生脉散:卖武人。

表虚自汗:玉屏风散:漆白“玉屏风”。

脾虚肝郁,湿浊带下:完带汤:苍山白人少,草车借狐皮。

2、补血

营血虚滞证:四物汤:兄弟要归。

血虚阳浮发热证:当归补血汤:黄芪一两归二钱。

心脾两虚证;脾不统血证:归脾汤:酸枣元肉将早香,‘四君’远归齐来尝。

3、气血双补

气血两虚证:八珍汤:“八”三‘四’‘四’。

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证;虚劳肺痿:炙甘草汤:阿妈卖草地,贵大人生气。

4、补阴

肝肾阴虚证:六味地黄丸:两座大山一块地,茯苓泽泻牡丹皮。

真阴不足证:左归丸

阴虚火旺证:大补阴丸:伯母睡地板。

阴虚肝郁证:一贯煎:当地杀狗,“一贯”零卖。

5、补阳

肾阳不足证:肾气丸:“金匮肾气丸”,‘六位’真富贵。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右归丸

6、阴阳双补

下元虚衰,痰浊上泛之喑痱证:地黄饮子:贵妇远地东赴沪,急尝鱼肉何味。

真元虚损,精血不足证:龟鹿二仙膏:(缺)

肝肾不足证:七宝美髯丹

八、固涩剂

1、固表止汗

体虚自汗、盗汗证:牡蛎散:骑马卖“牡蛎”。

2、敛肺止咳

久咳肺虚证:九仙散:桑白五人早没款,母教婴结“九仙”。

3、涩肠固脱

久泻久痢,脾肾阳虚证:真人养脏汤:草寇诃人要挡住穆桂英。

脾肾阳虚之肾泄证:四神丸:“四神”早将骨肉喂鱼。

4、涩精止遗

肾虚不固之遗精:金锁固精丸

心肾两虚证:桑螵蛸散:人归家谱,伏龙远飘。

5、固崩止带

脾肾亏虚,冲脉不固证:固冲汤:屡骑母龙背,虔说筑山海。

肾虚湿热带下证:易黄汤

九、安神剂

1、重镇安神

心火偏亢,阴血不足证:朱砂安神丸:老朱当皇帝。

2、滋养安神

阴亏血少,神志不安证:天王补心丹:朱酸伯五更远归,玄丹人埋伏天地。

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酸枣仁汤:灵芝草串酸枣。

脏燥:甘麦大枣汤

十、开窍剂

1、凉开

温热病,热邪内陷心包证:安宫牛黄丸

温热病,邪热内闭,热盛动风证:紫雪

痰热内闭心包证:至宝丹

2、温开

寒闭证:苏合香丸:妇乳安木钉诉谈射程,九乡朱伯必须诃兵。

十一、理气剂

1、行气

气、血、痰、火、湿、食六郁:越鞠丸:苍山川曲“越剧”香。

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枳实薤白桂枝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朴实。

梅核气:半夏厚朴汤:夏后将复苏。

肝郁化火证:金铃子散:“金铃子”悬壶。

脾胃寒湿气滞证:厚朴温中汤:(缺)

肝经寒凝气滞之小肠疝气:天台乌药散:回乡恋吧台,高粱酒庆宾。

肝肾不足,寒滞肝脉证:暧肝煎:将领当回关,乌香狗“暖肝”。

2、降气

上实下虚之喘咳证:苏子降气汤:苏爷陈大官盛夏前后归国。

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证:定喘汤:性情拌甘果,白皮麻花酥。

痰饮呕吐:小半夏汤:(缺)

胃虚痰阻气逆证:旋复代赭汤:“旋复代赭”下三人。

胃虚有热,气逆不降证:橘皮竹茹汤:三人劈竹。

胃气虚寒证:丁香柿蒂汤:将人顶替。

十二、理血剂

1、活血祛瘀

下焦蓄血证:桃核承气汤:“桃核承气”,将军笑草贵。

胸中血瘀证: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牛耕‘四泥’。

瘀阻头面证:通窍活血汤:大将陶兄匆要红香酒。

瘀血阻滞膈下证:膈下逐瘀汤:五灵兄,桃红母,胡说香草乌归壳。

寒凝血瘀证:少腹逐瘀汤:颜回没官说扑江,“少妇逐鱼”穿铃铛。

瘀血痹阻经络证:身痛逐瘀汤:活灵龙逃秦川,牧红牛负草归。

中风之气虚血瘀证:补阳还五汤:兄骑龙尾吃红桃。

跌打损伤,瘀血阻滞证:复元活血汤:“复员”将军归山家,桃红柴草插天花。

跌打损伤,筋断骨折之瘀血肿痛,或刀伤出血。并治一切无名肿毒,烧伤,烫伤:七厘散。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温经汤:熊皮贵,无人要,冬将夏,草当浇。

血虚寒凝,瘀血阻滞证:生化汤:陶兄将干当归酒。

瘀血停滞证:失笑散

瘀阻胞宫证:桂枝茯苓丸

疟母、癥瘕:鳖甲煎丸

2、止血

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证:十灰散

肝火犯肺之咳血证:咳血方:“咳血”青海之瓜子。

热结下焦之血淋或尿血:小蓟饮子:地滑牧童铺竹草,偶接小蓟之子归。

风热湿毒,壅遏肠道,损伤血络证:槐花散:百岁之槐。

脾阳不足,脾不统血证:黄土汤:祝福甘地擒蛟龙。

十三、治风剂

1、疏散外风

外感风邪头痛:川芎荼调散:兄抢新戒指,风干薄荷茶。

风邪初中经络证:大秦艽汤:(缺)

风寒湿痹:小活络丹

风中头面经络:牵正散:“牵正”残复全。

破伤风:玉真散:“玉真”难防止天童抢夫子。

风疹、湿疹:消风散:谨防馋牛通仓库,十亩芝麻当草地。

2、平肝熄风

肝经热盛,热极动风证:羚角钩藤汤:羊狗丧草地,少妇如背菊。

类中风:镇肝熄风汤:天涯少草牡龙恋,牛龟“熄风”折姻缘。

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天麻钩藤饮:杜父只交绝技,“天麻钩藤”擒母牛。

阴虚风动证:大定风珠:少浇地板,别急,五人卖力干。

十四、治燥剂

1、轻宣润燥

外感凉燥证:杏苏散:“杏苏散”,‘二’乘三,更值钱。

外感温燥证:桑杏汤:“桑杏”沙参智斗贝利。

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清燥救肺汤:失业人胡骂人,卖芭蕉炒杏仁。

2、滋阴润燥

阳明温病,津亏便秘证:增液汤:玄参卖地。

虚热肺痿;胃阴不足:麦门冬汤:精干人卖夏枣。

胃阴损伤证:益胃汤:玉帝卖砂糖。

白喉之阴虚燥热证:养阴清肺汤:‘增液’单少河北草,“养阴清肺”最为好。

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百合固金汤:弟弟卖草药,百元皆归母。

十五、祛湿剂

1、燥湿和胃

湿滞脾胃证:平胃散:三仓厚皮。

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藿香正气散:半夜三更陈主指令复扑火。

2、清热祛湿

湿热黄疸:茵陈蒿汤:黄胭脂。

湿热淋证:八正散:扁鹊等黄山‘六一’通车。

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三仁汤:三人扑通滑竹下。

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湿热并重证:甘露消毒丹:秦香连被射中,花和尚都沉痛。 湿热霍乱:连朴饮:廉颇下庐山智斗菖蒲。

湿热相搏,外受风邪证:当归拈痛汤

湿热下注证:二妙散:“二妙散”,治苍白。

3、利水渗湿

下焦蓄水证:五苓散:五岭贵妇择白猪。

水热互结证:猪苓汤:猪腹泻滑跤。

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防已黄芪汤:大将妻住草房。

脾虚湿盛,气滞水泛之皮水证:五皮散:陈上将夫妇。

4、温化水湿

中阳不足之痰饮病:苓桂术甘汤

阳虚水泛证:真武汤:珠江富少林。

脾肾阳虚,水气内停之阴水:实脾饮:夫妇早煮老姜,生瓜果扑冰箱。

下焦虚寒之膏淋,白浊:萆薢分清饮:巫医比唱。

5、祛风胜湿

风湿在表之痹证:羌活胜湿汤:高兄疯蛮抢活干。

痹证日久,肝肾两亏,气血不足证:独活寄生汤:情人细心独寄贵药,杜兄放牛归伏草地。十六、治痰剂

1、燥湿化痰

湿痰咳嗽:二陈汤:“二陈”夏服陈草莓酱。

胆郁痰扰证:温胆汤:‘二陈’食姜如枣。

痰伏中脘:流注脉络证:茯苓丸:(缺)

2、清热化痰

热痰咳嗽:清气化痰丸:猩猩夏将咳,勤拾瓜皮服。

痰热互结证:小陷胸汤:“小陷胸汤”连下楼。

实热老痰证:滚痰丸:承蒙将军情。

3、润燥化痰

燥痰咳嗽:贝母瓜蒌散:陈母拎蒌接花粉。

4、温化寒痰

痰饮咳嗽:苓甘五味姜辛汤

痰壅气逆食滞证:三子养亲汤

5、化痰熄风

风痰上扰证:半夏白术天麻汤:三伏夏天煮橘红。

风痰蕴热之痫病:定痫丸:(缺)

十七、消食剂

1、消食化滞

食滞胃脘证:保和丸(不补):俏皮神灵下山来。

湿热食积证:枳实导滞丸(不伤正):腹泻屈住秦始皇。

积滞内停,湿蕴生热证:木香槟榔丸:清晨将军牵白鹅,木香槟榔连壳服。

2、健脾消食

脾虚食积证:健脾汤(补):‘四君’三仙要陈香连杀寇。

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证:枳实消痞丸:“枳实消痞”,‘四君’将雅连后下。 酒积伤脾证:葛花解酲汤

十八、驱虫剂

脏寒蛔厥证:乌梅丸:鬼脸蜀百将,细眉贵妇人。

十九、涌吐剂

痰涎宿食,壅滞胸脘证:瓜蒂散:(缺)


相关内容

  • 方剂学速记电子书
  • 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方剂学发展简史 [重点直达] [释难解疑] 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重点直达] [释难解疑] 第三章 方剂的配伍与组成 [重点直达] [释难解疑] 第四章 煎药法与服药法 [重点直达] 下篇 各论 第一章 解表剂 [重点直达] [释难解疑] [方剂歌诀记忆小站] [思考题] ...

  • [记忆口诀]初中高中各科学习记忆口诀大全
  • 初高中各科学习记忆口诀 http://shiyunlong69.blog.163.com 初中各科学习记忆口诀(32)高中立体几何学习记忆口诀 (01)语文:文言文断句口诀(33)高中数学公式定理记忆口诀 (02)语文:高频易错成语记忆口诀(34)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理解记忆 (03)语文:基础知识学 ...

  • 执业中药师中药鉴定学速记口诀
  • 中药鉴定速记口诀 1. 含有石细胞的药材有26种 从前,有个大地主叫吴茱萸.他的大老婆为人厚朴,没人巴结(巴戟天)她.新讨的二房(防己.防风),人称辛姨(辛夷),因生了两个儿子,叫栀子和杞子,就备受宠爱,有四个丫环,叫(黄芩.黄连.黄柏.黄芪)照顾她.她每天要吃五味(五味子)东西:1.豆砂包(豆蔻. ...

  • 中医入门必读歌诀
  • 中医入门必读歌诀 编辑词条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 图书 <中医入门必读歌诀>是1996年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方文贤. 该书从30余部历代中医名著中选取中医入门必须掌握以及基础理论篇.中药方剂篇.临床各科篇分门别类来介绍. 基本信息 ISBN [1** ...

  •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显微(含有草酸钙针晶.方晶.砂晶.簇晶的药)速记口诀
  • 一.含有草酸钙针晶的药: 真龙把肉商吓苍白,天山种香麦.(这句话每一个字都是取谐音,如"真"代表针晶) 大家只要记住这句话,应付有关针晶的考题绝对没问题.分别代表的药物是:龙胆,巴戟,肉桂,商陆,半夏,苍术,白术:天麻(天南星),山药,广藿香,麦冬. 二.含有草酸钙方晶的药有: ...

  • 中药鉴定学口诀
  • 人参:顶有芦头盘节状,味苦带甘气清香;假货商陆味淡麻,断面还有同心环。 三七:体有瘤凸质坚实,击碎面平皮木离;皮部散生棕色点,味苦有甘尝后知。 天麻: 鹦哥嘴,凹肚脐,外有环点干姜皮;春空冬实心有别,松香断面要牢记。 巴戟天:形似鸡肠巴戟天,心细皮厚色紫蓝;伪品肉薄木心粗,虎刺易断勿受骗。 白前:根 ...

  • 方剂学速记
  • <景岳全书>:济川煎.痛泻要方.玉女煎.黑锡丹.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泰山磐石散.左归丸.右归丸.柴胡疏肝散.暖肝煎. <医学心悟>:止嗽散.加味香苏散.贝母瓜蒌散.半夏白术天麻汤.定痫丸. <儒门事亲>:禹公散. <温病条辨>:银翘散.桑菊饮.增液承 ...

  • 方剂学速记表格2017
  •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是中医在辨证审机,确立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通过选择合适药物,酌定适当剂量,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完成防治疾病的药方. ·一首合格的方剂应是安全有效的. ■方剂学:研究治法与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基础临床学科. ▍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先秦时期 1. ...

  • 中医内科方剂歌诀2
  • 第一节感冒1风寒束表证-- 荆防败毒散就是人参败毒散去人参加荆芥防风 荆防败毒羌独柴,枳桔前苓芎草协, 薄荷少许姜三片,益气解表散湿邪. 荆防达表汤荆防达表苏芷苓,姜葱神曲橘杏仁, 辛温疏表宣肺卫,风寒感冒服康宁. 2风热犯表证-- 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 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