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备战高考阅读[故乡的胡同]

故乡的胡同

史铁生

北京很大,不敢说就是我的故乡。我的故乡很小,仅北京城之一角,方圆大约二里,东和北曾经是城墙,现在是二环路。其余的北京和其余的地球我都陌生。

二里方圆,上百条胡同密如罗网,我在其中活到四十岁。编辑约我写写那些胡同,我答应了,之后发现这岂非是要写我的全部生命?办不到。但我的心神便又走进那些胡同,看它们一条一条怎样延伸、怎样连接、怎样拓展,以及怎样曲曲弯弯地隐没。我才醒悟,不是我曾居于其间,是它们构成了我。密如罗网,每一条胡同都是我的一段历史、一种心绪。胡同给我带来了阳光与温情,也带来了难以抹去的忧郁。

四十年前,一个男孩艰难地越过一道大门槛,惊讶地四下张望,对我来说胡同就在那一刻诞生,很长很长的一条土路,两侧一座座院门排向东西,红而且安静的太阳悬挂西端。男孩看太阳,直看得眼前发黑,闭一会眼,然后顽固地再看太阳。因为我问过奶奶:“妈妈是不是就从那太阳里回来?”

奶奶带我走出那条胡同,可能是在另一年。奶奶带我去看病,走过一条又一条胡同,天上地上都是风、被风吹淡的阳光、被风吹得断续的鸽哨声,那家医院就是我的出生地。打完针,嚎啕之际,奶奶买一串糖葫芦慰劳我,指着医院的一座西洋式小楼说,她就是从那儿听见我来了,我来的那天下着罕见的大雪。

是我不断长大所以胡同不断地漫展呢,还是胡同不断地漫展所以我不断长大?可能是一回事。

有一天母亲领我拐进一条更长更窄的胡同,把我送进一个大门,一眨眼母亲不见了。我正要往门外跑时被一个老太太拉住,她很和蔼但是我哭着使劲挣脱她,屋里跑出来一群孩子,笑闹声把我的哭喊淹没。我头一回离家在外,那一天很长,墙外磨刀人的喇叭声尤其漫漫。这幼儿园就是那老太太办的,都说她信教。

几乎每条胡同都有庙。僧人在胡同里静静地走,回到庙去沉沉地唱,那诵经声总让我看见夏夜的星光。睡梦中我还常常被一种清朗的钟声唤醒,以为是午后阳光落地的震响,多年以后我才找到它的来源。现在俄国使馆的位置,曾是一座东正教堂,我把那钟声和它联系起来时,它已被推倒。那时,寺庙多也消失或改作它用。

我的第一个校园就是往日的寺庙,庙院里松柏森森。那儿有个可怕的孩子,他有一种至今令我惊诧不解的能力,同学们都怕他,他说他第一跟谁好谁就会受宠若惊,说他最后跟谁好谁就会忧心忡忡,说他不跟谁好了谁就像被判离群的鸟儿。因为他,我学会了谄媚和防备,看见了孤独。成年以后,我仍能处处见出他的影子。

十八岁去插队,离开故乡三年。回来双腿残废了,找不到工作,我常独自摇了轮椅一条条再去走那些胡同。它们几乎没变,只是往日都到哪儿去了很费猜解。在一条胡同里我碰见一群老太太,她们用油漆涂抹着美丽的图画,我说我能参加吗?我便在那儿拿到平生第一份工资,我们整日涂抹说笑,对未来抱着过分的希望。

母亲对未来的祈祷,可能比我对未来的希望还要多,她在我们住的院子里种下一棵合欢树。那时我开始写作,开始恋爱,爱情使我的心魂从轮椅里站起来。可是合欢树长大了,母亲却永远离开了我,几年爱过我的那个姑娘也远去他乡,但那时她们已经把我培育得可以让人放心了。然后我的妻子来了,我把珍贵的以往说给她听,她说因此她也爱恋着我的这块故土。

我单不知,像鸟儿那样飞在不高的空中俯看那片密如罗网的胡同,会是怎样的景象?飞在空中而且不惊动下面的人类,看一条条胡同的延伸、连接、枝枝叉叉地漫展以及曲曲弯弯地隐没,是否就可以看见了命运的构造?

(选自2008年第5期《当代学生·读写版》,有改动)

1.“是我不断长大所以胡同不断地漫展呢,还是胡同不断地漫展所以我不断长大?可能是一回事”,句中的“可能是一回事”如何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随着我的长大,我走过的熟悉的胡同越来越多,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大;反过来也可以说不断漫展的胡同见证了我的生命、我的成长。所以也可以说“可能是一回事”。

2.如何理解“不是我曾居于其间,是它们构成了我”一句话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胡同记载了我的全部生命,每条胡同都是“我”的一段历史,一种心情。

(2)说“不是我曾居于其间”是为了强调胡同在“我”生命中的重要地位。

3.作者说“胡同给我带来了阳光与温情,也带来了难以抹去的忧郁”,这“阳光与温情”“难以抹去的忧郁”指的是哪些事情?请概括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阳光与温情:“我”在胡同里感受到的亲情、乡情和收获的爱情。母亲和奶奶的呵护;乡邻大度的接纳;妻子的理解与关爱;僧人的念经声和教堂的钟声给“我”美丽的遐想。

(2)难以抹去的忧郁:在胡同里经历的人生困惑和面对不幸命运的无奈。学会了谄媚和防备;感受了孤独;双腿残废后的彷徨。

4.文章结尾,作者把自己设想成一只俯瞰胡同的鸟儿,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文章在作者设想自己是一只俯瞰胡同的鸟儿中结束,表现了自己对故乡的胡同、对自己过往的人生的无限眷恋;表现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表达对彻悟人生真谛的渴望。

(2)这样写显得含蓄蕴藉,显得生动,突出了了文章的主题。

故乡的胡同

史铁生

北京很大,不敢说就是我的故乡。我的故乡很小,仅北京城之一角,方圆大约二里,东和北曾经是城墙,现在是二环路。其余的北京和其余的地球我都陌生。

二里方圆,上百条胡同密如罗网,我在其中活到四十岁。编辑约我写写那些胡同,我答应了,之后发现这岂非是要写我的全部生命?办不到。但我的心神便又走进那些胡同,看它们一条一条怎样延伸、怎样连接、怎样拓展,以及怎样曲曲弯弯地隐没。我才醒悟,不是我曾居于其间,是它们构成了我。密如罗网,每一条胡同都是我的一段历史、一种心绪。胡同给我带来了阳光与温情,也带来了难以抹去的忧郁。

四十年前,一个男孩艰难地越过一道大门槛,惊讶地四下张望,对我来说胡同就在那一刻诞生,很长很长的一条土路,两侧一座座院门排向东西,红而且安静的太阳悬挂西端。男孩看太阳,直看得眼前发黑,闭一会眼,然后顽固地再看太阳。因为我问过奶奶:“妈妈是不是就从那太阳里回来?”

奶奶带我走出那条胡同,可能是在另一年。奶奶带我去看病,走过一条又一条胡同,天上地上都是风、被风吹淡的阳光、被风吹得断续的鸽哨声,那家医院就是我的出生地。打完针,嚎啕之际,奶奶买一串糖葫芦慰劳我,指着医院的一座西洋式小楼说,她就是从那儿听见我来了,我来的那天下着罕见的大雪。

是我不断长大所以胡同不断地漫展呢,还是胡同不断地漫展所以我不断长大?可能是一回事。

有一天母亲领我拐进一条更长更窄的胡同,把我送进一个大门,一眨眼母亲不见了。我正要往门外跑时被一个老太太拉住,她很和蔼但是我哭着使劲挣脱她,屋里跑出来一群孩子,笑闹声把我的哭喊淹没。我头一回离家在外,那一天很长,墙外磨刀人的喇叭声尤其漫漫。这幼儿园就是那老太太办的,都说她信教。

几乎每条胡同都有庙。僧人在胡同里静静地走,回到庙去沉沉地唱,那诵经声总让我看见夏夜的星光。睡梦中我还常常被一种清朗的钟声唤醒,以为是午后阳光落地的震响,多年以后我才找到它的来源。现在俄国使馆的位置,曾是一座东正教堂,我把那钟声和它联系起来时,它已被推倒。那时,寺庙多也消失或改作它用。

我的第一个校园就是往日的寺庙,庙院里松柏森森。那儿有个可怕的孩子,他有一种至今令我惊诧不解的能力,同学们都怕他,他说他第一跟谁好谁就会受宠若惊,说他最后跟谁好谁就会忧心忡忡,说他不跟谁好了谁就像被判离群的鸟儿。因为他,我学会了谄媚和防备,看见了孤独。成年以后,我仍能处处见出他的影子。

十八岁去插队,离开故乡三年。回来双腿残废了,找不到工作,我常独自摇了轮椅一条条再去走那些胡同。它们几乎没变,只是往日都到哪儿去了很费猜解。在一条胡同里我碰见一群老太太,她们用油漆涂抹着美丽的图画,我说我能参加吗?我便在那儿拿到平生第一份工资,我们整日涂抹说笑,对未来抱着过分的希望。

母亲对未来的祈祷,可能比我对未来的希望还要多,她在我们住的院子里种下一棵合欢树。那时我开始写作,开始恋爱,爱情使我的心魂从轮椅里站起来。可是合欢树长大了,母亲却永远离开了我,几年爱过我的那个姑娘也远去他乡,但那时她们已经把我培育得可以让人放心了。然后我的妻子来了,我把珍贵的以往说给她听,她说因此她也爱恋着我的这块故土。

我单不知,像鸟儿那样飞在不高的空中俯看那片密如罗网的胡同,会是怎样的景象?飞在空中而且不惊动下面的人类,看一条条胡同的延伸、连接、枝枝叉叉地漫展以及曲曲弯弯地隐没,是否就可以看见了命运的构造?

(选自2008年第5期《当代学生·读写版》,有改动)

1.“是我不断长大所以胡同不断地漫展呢,还是胡同不断地漫展所以我不断长大?可能是一回事”,句中的“可能是一回事”如何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随着我的长大,我走过的熟悉的胡同越来越多,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大;反过来也可以说不断漫展的胡同见证了我的生命、我的成长。所以也可以说“可能是一回事”。

2.如何理解“不是我曾居于其间,是它们构成了我”一句话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胡同记载了我的全部生命,每条胡同都是“我”的一段历史,一种心情。

(2)说“不是我曾居于其间”是为了强调胡同在“我”生命中的重要地位。

3.作者说“胡同给我带来了阳光与温情,也带来了难以抹去的忧郁”,这“阳光与温情”“难以抹去的忧郁”指的是哪些事情?请概括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阳光与温情:“我”在胡同里感受到的亲情、乡情和收获的爱情。母亲和奶奶的呵护;乡邻大度的接纳;妻子的理解与关爱;僧人的念经声和教堂的钟声给“我”美丽的遐想。

(2)难以抹去的忧郁:在胡同里经历的人生困惑和面对不幸命运的无奈。学会了谄媚和防备;感受了孤独;双腿残废后的彷徨。

4.文章结尾,作者把自己设想成一只俯瞰胡同的鸟儿,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文章在作者设想自己是一只俯瞰胡同的鸟儿中结束,表现了自己对故乡的胡同、对自己过往的人生的无限眷恋;表现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表达对彻悟人生真谛的渴望。

(2)这样写显得含蓄蕴藉,显得生动,突出了了文章的主题。


相关内容

  • 甘肃省2013届高三试题(语文)
  • 线 - - - - - - - - - 号-证-考-准- - - - - 号-位-座 封 - - - - - - 名-姓- - - - - - - - - - 校-学--密 甘肃省2013届高三试题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 ...

  • 故乡的胡同阅读训练及答案
  • 故乡的胡同史铁生北京很大,不敢说就是我的故乡.我的故乡很小,仅北京城之一角,方圆大约二里,东和北曾经是城墙,现在是环路.其余的北京和其余的地球我都陌生.二里方圆,上百条胡同密如罗网,我在其中活到四十岁.编辑约我写写那些胡同,我答应了,之后发现这岂非是要写我的全部生命?办不到.但我的心神便又走进那些胡 ...

  • 故乡的胡同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故乡的胡同 史铁生 四十年前,一个男孩艰难地越过一道大门槛,惊讶着四下张望,对我来说胡同就在那一刻诞生.很长很长的一条土路,两侧一座座院门排向东西,红而且安静的太阳悬挂西端.男孩看太阳,直看得眼前发黑,闭一会眼,然后顽固地再看太阳.因为我问过奶奶:"妈妈是不是 ...

  • 20140319苏锡常镇一模语文答案
  • 2013~2014学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14.3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D(A项,德高望重:B项,溯源:C项,以逸待劳) 2.(3分)B(A项,结构混乱,删去"造成的"或删去"根本原因":C项,不合逻辑 ...

  • 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
  • 2015沈阳中考作文题目: 今年沈阳中考作文依旧为二选一: 1)半命题作文:_____比天大.比地大 (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全命题作文:安然握住 2015北京中考作文题目: (一)根据情境,按照要求写作. ...

  • (8)2014年北京市高考分数分布表
  • 2014年北京市高考分数分布表 (2014-06-25 00:42:18) 转载▼ 标签:北京高考 分数分布 计桥高考志愿研究院 赵京 准高三 分类:高考志愿 2014年北京市高考分数分布表 感谢朋友提供的北京市高考分数分布表,发出来与各位家长分享,应该是官方版本.含加分版本 分数段 文史类 理工类 ...

  • 高中英语备战高考自我减压策略分析
  • ·中学教育· 高中英语备战高考自我减压策略分析 四川省乐山一中高三(四)班 张潇予 [摘要]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高考就像一场洗礼,会让我们脱胎换骨,开启新的人生路途.作为一名高中生,我认为高考英语并不止是对文化知识的考察,也是对我们心理素质,策略谋划的一种筛查,是检验我们综合素质的关键时 ...

  • 2014广东高考文科状元
  • 2014广东高考文科状元:梅县东中刘德斐687分 2014年广东高考文科状元花落广东梅县东山中学,刘德斐同学以687分勇摘桂冠! 随着2014广东高考成绩的揭晓,今年省市文理最高分也相继出炉.2014年广东高考文科状元花落广东梅县东山中学,刘德斐同学以687分勇摘桂冠!目前知道理科最高分的是 普宁华 ...

  • 貌似不靠谱的英语学习
  • 貌似不靠谱的英语学习 在我女儿所有的英语老师眼中,她算得上无需老师反复叮嘱.英语基础比较扎实.考试成绩也还不错的学生.下面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她貌似不靠谱的英语学习经历,希望对尊敬的英语同仁和遭受英语万般虐待的学生能够有所启发. 首先声明,我并没有拿自己的孩子做试验,也绝不可能拿她做试验.也就是根据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