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一小落实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实施“2+1”项目工作
实 施 方 案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促进我校课外文体活动的蓬勃发展,不断深化体育、艺术课程改革,积极推进课程标准的实验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通过学校的课内外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活动技能,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终身体育的观念,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文体活动、社区文体活动和家庭文体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成立课外文体活动工作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 刘幕军
成员:李宝平、窦华芬、刘玉国、田炳旭和各班班主任。
2、指导认定工作小组
组长:刘玉国、田炳旭
成员:王士新、王胜林、王奎和各班班主任。
二、实施步骤:实验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09年5月8日—5月14日)
加大宣传力度,认真组织有关教师(艺体教师、班主任)学习教育部、市教委和区教育局关于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精神,让全体教师、家长、学生都能了解此项工作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有关要求,并明确人员分工,责任落实到人。
2、第二阶段:调查摸底阶段(2009年5月15日—5月22日)
由班主任负责,艺体教师协助对学生的体育、艺术特长进行调查摸底,并征求家长的意见,由学生自主选择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由学校统一确定项目)。
3、第三阶段:申请填写认定评价表阶段(2009年5月23日—5月29日) 根据学生个人特长,确定认定项目后,填写“体育、艺术2+1项目”认定评价表(由体育、艺术教师、班主任协同完成)。
4、第四阶段:认定总结阶段(2009年5月30日—6月30日)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学校艺术节群体活动和体育、音乐、美术课对学生进行认定工作。根据学生填报的申请表,艺体教师对学生进行(集中或分散)的认定工作,并写出认定评语和评价等级。学期末每位艺体教师根据自己所认定的班级(也就是自己所认课班级)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评价并上交一份认定工作总结。
三、实施“2+1项目”的有关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2+1项目”实施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学校领导和艺体教师及班主任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学生的发展负责,对学生的未来负责的态度,把此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加强艺体教师的培训,努力提高体育、艺术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认真学习认定标准,吃准、吃透标准的内容及要求和目标。
3、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尽量改善体育锻炼和艺术活动的环境,配备急需的体育、艺术器材。全体艺体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出主意,想办法,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以满足“2+1项目”对体育运动和艺术活动条件的要求。
4、“2+1项目”的认定虽然以技能为主,但认定中应参考学生的兴趣、态度、知识的修养,以及学生的获奖情况等全面表现,项目的选择应力求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促进学生对项目的关注,并终身受益。
5、“2+1项目”的认定工作学校不集中安排时间认定测试,可将学生在课上及艺术节活动和参加校外各种体育艺术比赛情况进行随时认定。
6、班主任老师要与艺体教师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充分发挥体育与艺术教师业务能力与专长,全面科学地进行认定工作。
大港一小落实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实施“2+1”项目工作
实 施 方 案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促进我校课外文体活动的蓬勃发展,不断深化体育、艺术课程改革,积极推进课程标准的实验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通过学校的课内外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活动技能,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终身体育的观念,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文体活动、社区文体活动和家庭文体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成立课外文体活动工作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 刘幕军
成员:李宝平、窦华芬、刘玉国、田炳旭和各班班主任。
2、指导认定工作小组
组长:刘玉国、田炳旭
成员:王士新、王胜林、王奎和各班班主任。
二、实施步骤:实验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09年5月8日—5月14日)
加大宣传力度,认真组织有关教师(艺体教师、班主任)学习教育部、市教委和区教育局关于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精神,让全体教师、家长、学生都能了解此项工作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有关要求,并明确人员分工,责任落实到人。
2、第二阶段:调查摸底阶段(2009年5月15日—5月22日)
由班主任负责,艺体教师协助对学生的体育、艺术特长进行调查摸底,并征求家长的意见,由学生自主选择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由学校统一确定项目)。
3、第三阶段:申请填写认定评价表阶段(2009年5月23日—5月29日) 根据学生个人特长,确定认定项目后,填写“体育、艺术2+1项目”认定评价表(由体育、艺术教师、班主任协同完成)。
4、第四阶段:认定总结阶段(2009年5月30日—6月30日)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学校艺术节群体活动和体育、音乐、美术课对学生进行认定工作。根据学生填报的申请表,艺体教师对学生进行(集中或分散)的认定工作,并写出认定评语和评价等级。学期末每位艺体教师根据自己所认定的班级(也就是自己所认课班级)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评价并上交一份认定工作总结。
三、实施“2+1项目”的有关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2+1项目”实施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学校领导和艺体教师及班主任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学生的发展负责,对学生的未来负责的态度,把此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加强艺体教师的培训,努力提高体育、艺术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认真学习认定标准,吃准、吃透标准的内容及要求和目标。
3、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尽量改善体育锻炼和艺术活动的环境,配备急需的体育、艺术器材。全体艺体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出主意,想办法,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以满足“2+1项目”对体育运动和艺术活动条件的要求。
4、“2+1项目”的认定虽然以技能为主,但认定中应参考学生的兴趣、态度、知识的修养,以及学生的获奖情况等全面表现,项目的选择应力求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促进学生对项目的关注,并终身受益。
5、“2+1项目”的认定工作学校不集中安排时间认定测试,可将学生在课上及艺术节活动和参加校外各种体育艺术比赛情况进行随时认定。
6、班主任老师要与艺体教师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充分发挥体育与艺术教师业务能力与专长,全面科学地进行认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