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到了2009年5月7日新华网上《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惊叹频临危绝的我国人民在几千年与疾病斗争中形成并发展的中华医学瑰宝(民族医学)竟受到国务院的重视,并且提出了革新意见:统一认识,促进中医学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十条落实,既要开展普及,又要逐步提高创新的意见。
我是一个民间祖传的中医,有八旬了,仔细阅读了《文件》,感到非常感动和担心,感动的是国务院能及时公布抢救中华医学瑰宝的文件;担心的是若再耽误三十年,中华医学的种子都灭绝了,再如何大谈“选良种”,“改良发展新品种”,已不具有什么意义了!
伟大的中华医学的简识:
中华医学宝库(民族医学)是中国人民通过几千年对人体健康与医疗实践获得认识的总结;是对人类的伟大贡献;中国人民几千年来都靠中医中药维护卫生和治疗疾病有历史为见证。在疗效上,对小病的治疗普及人人皆知,对许多疑难病症,也都有独特的认识和治疗方法,有文献可查证。现在,《文件》上提出“扶持和促进中医学事业的发展”,首先要对近百年来中华医学的变化和中医学到21世纪的实际现状有个基本的认识和唯物主义的评价——是唯物的可检验的评价。这样通过国家的重视,扶持和促进、培养,中华医学是“发展”了;还是“踏步”,一对照便清楚了。
中华医学近百年简识(抛砖引玉):
一、1900年——1930年,中华医学在原基础上原地踏步时代。国际上,国家都在战争动乱中,欧美列强科学领先,大力发展理化,生科学仪器与机械,为战争服务,许多仪器首先被西医采用,促进西医的进步与发展,而中国正在改朝换代,人民都在水深火热之中,更谈不上科学研究和提高医疗水平,改善人民生活,中华医学只能在原地踏步。
二、1930年——1949年,中华医学受到冲击,中医界开明人士引进世界先进科学理论,力求变革创新的萌芽年代。
国际上战乱中,西方的科学在竞争中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中国中医界开明人士创新变革举例:
1、 吸收了细菌学学说,认识到有些疑难病的病源是细菌类,如:伤寒、结核病、炎症、血吸虫肝腹水、疟疾等等与阴阳八卦无关,与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无关。主张采用中西药结合的办法治疗。
2、 医科高等学府的教材在变革。如:生物进化论、细菌学、人体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病理学等等都成为医科必读教材。中国中医界有志人士为祖国中华医学的进步发展,为提高自我医疗认识和疗效水平,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讨论研究这些新知识,以扩大对生理、病理的认识,这些有志之士很少有医科大学以上的文凭,但他们志向是崇高的,是创新充实提高,中华医学水平的早期先锋,因没有国家的组织和扶持,其成果很难显示和统计,所以只能称为“萌芽”时期。
三、1950年——1960年,中华医学并发出革命创新,飞跃发展的萌芽含苞开花的时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全国人民都切身体会到解放的伟大含义,全国各行各业都并发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不惜献出一腔热血,要努力学习工作作出贡献的激情,医学界决无例外,创新、飞跃发展开始了。以何为证,举例说明:
1、 新华书店年年出版医学类新书,其中有古代中医经典名著,有古名中医师秘传、脉案、医案,有各省医院汇编的秘方验方集,有中草药种植推广类,有以针灸入门到针灸大成经典名著等等,都是爱国志士捐献的秘笈。新华书店的医书柜前,门庭若市,这些医书的热销可以想象对中医知识的普及和提高起到多大的作用。
2、 江苏南通有位老蛇医名医季德胜,有祖传秘方,自制“季德胜蛇药”,其效果超过巴西第一名的蛇药,经政府号召他将“季德胜蛇药”处方献给了国家。
3、 在中药店看中医处方,时常可见到属四诊八纲全科中医的处方,处方有诊断意见,然后是对症下药,虽药味甚少,但辩证明确,药价低廉,内行可预知其疗效,这说明当时像石筱山等全科老中医还大有人在,也说明他们并没有因取缔私人诊所而不满,他们仍在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为人民服务。
4、 1974年上海中医学院出版了十本书《中草药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等等,这10本书确是中华医学创新发展的国宝,标明是上海中医学院革命委员会合编著,实际上是许多无名中医精英的心血结晶,是1960年前定稿的,压到1974年才出版,真不容易呀!这些中医精英,如果还健在,很可能成为重振中华医学的种子、芽和花蕾。
加强中华医学人才队伍建设
重振中华医学,要培养人才确是首要问题。但是谁来培养呢?当然首先要选拔熟通中华医学理论,且有实践经验的精英,但是,由谁来选拔呢?选拔有什么样的标准呢?我的看法标准就是邓小平同志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谁是经典中医精英;谁来选拔检验精英的优良?我认为绝不能请学历高的西医专家来检验中医的精英,必须请有志振兴中华医学的知名老中医出山评选。例如:江苏南通中医学院的朱良春老先生。2001年他心急如焚地呼吁,在2006年9月25日,《文化报》首席记者周玉明又以全版呼吁、报导采访手记,朱良春老师爱护经典中医人才,心急、心酸、心痛地紧急呼吁!朱良春等经典中医人才,全国还有很多健在。例如1970年出版十大中医教材的编著都有资格入选。
试题的建议
试题应该选到目前还很难认识其本质,几乎不能治愈的疑难病的病例为题,据我浅见所知,经典中医通过四诊能认识许多疑难病的病因,(是否科学有待进一步研究),还确实能治愈这些疑难病症。据我亲自治疗或参加治疗而治愈的疑难病症举例如下:
1、 穿骨疽(附骨疽:骨痰)多数患在膝部,化脓,剧痛,右膝愈又转移到左膝,左膝愈又会转移到腰部肾俞穴附近。经典中医经全科中医内科,外科,针灸科综合治疗可以根治。
2、 骨髓炎(晚期骨髓硬化),但不包括骨结核与骨癌,其病理与穿骨疽相类似,经典中医能治愈。
3、 眼疾:葡萄膜炎晚期的双目失明。在国际上都采用激素疗法,与开刀治疗,治愈者极少。经典中医内科,针灸综合治疗,可以复明,少数能恢复正常视力。
4、 严重鼻炎。病情非常复杂多样,有鼻内腔息肉,有鼻塞头痛,有多年鼻塞不能呼吸。目前流行用激素滴鼻法,但只能通数小时,经典中医能根治。
5、 内科综合疑难症病人长期住院,通过各种疗法效果不明显,病人非常痛苦。经典中医能通过四诊,先解决主要矛盾,分段治疗,多数能治愈。
6、 癫痫和类癫痫:类癫痫是发作是突然版晕迷、跌倒、无痰沫呕吐显现……经典中医,用中药和针灸综合治疗,可以治愈。
上列各例都可用为试题,全国无名的师传良医都可各自报填疑难病的专长。国务院定能获得大量信息,进一步选择试题,组织应考。
考试
组织考试部门,可以根据试题组织由试题对应的疑难病患者,接受应试者的诊断与治疗的过程,就是医疗实践核验的过程,治疗结果的优良中及格便是实践的评分。这才是唯物的最公正的选拔人才,也是真正落实邓小平同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指示。
上述许多建议肯定会有对领导不礼貌之处或不妥当的提法,还请宽容原谅。此致
敬礼!
祖传师传
八旬老中医周伯泉敬呈
tel:021-33604856 021-59116609
当我看到了2009年5月7日新华网上《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惊叹频临危绝的我国人民在几千年与疾病斗争中形成并发展的中华医学瑰宝(民族医学)竟受到国务院的重视,并且提出了革新意见:统一认识,促进中医学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十条落实,既要开展普及,又要逐步提高创新的意见。
我是一个民间祖传的中医,有八旬了,仔细阅读了《文件》,感到非常感动和担心,感动的是国务院能及时公布抢救中华医学瑰宝的文件;担心的是若再耽误三十年,中华医学的种子都灭绝了,再如何大谈“选良种”,“改良发展新品种”,已不具有什么意义了!
伟大的中华医学的简识:
中华医学宝库(民族医学)是中国人民通过几千年对人体健康与医疗实践获得认识的总结;是对人类的伟大贡献;中国人民几千年来都靠中医中药维护卫生和治疗疾病有历史为见证。在疗效上,对小病的治疗普及人人皆知,对许多疑难病症,也都有独特的认识和治疗方法,有文献可查证。现在,《文件》上提出“扶持和促进中医学事业的发展”,首先要对近百年来中华医学的变化和中医学到21世纪的实际现状有个基本的认识和唯物主义的评价——是唯物的可检验的评价。这样通过国家的重视,扶持和促进、培养,中华医学是“发展”了;还是“踏步”,一对照便清楚了。
中华医学近百年简识(抛砖引玉):
一、1900年——1930年,中华医学在原基础上原地踏步时代。国际上,国家都在战争动乱中,欧美列强科学领先,大力发展理化,生科学仪器与机械,为战争服务,许多仪器首先被西医采用,促进西医的进步与发展,而中国正在改朝换代,人民都在水深火热之中,更谈不上科学研究和提高医疗水平,改善人民生活,中华医学只能在原地踏步。
二、1930年——1949年,中华医学受到冲击,中医界开明人士引进世界先进科学理论,力求变革创新的萌芽年代。
国际上战乱中,西方的科学在竞争中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中国中医界开明人士创新变革举例:
1、 吸收了细菌学学说,认识到有些疑难病的病源是细菌类,如:伤寒、结核病、炎症、血吸虫肝腹水、疟疾等等与阴阳八卦无关,与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无关。主张采用中西药结合的办法治疗。
2、 医科高等学府的教材在变革。如:生物进化论、细菌学、人体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病理学等等都成为医科必读教材。中国中医界有志人士为祖国中华医学的进步发展,为提高自我医疗认识和疗效水平,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讨论研究这些新知识,以扩大对生理、病理的认识,这些有志之士很少有医科大学以上的文凭,但他们志向是崇高的,是创新充实提高,中华医学水平的早期先锋,因没有国家的组织和扶持,其成果很难显示和统计,所以只能称为“萌芽”时期。
三、1950年——1960年,中华医学并发出革命创新,飞跃发展的萌芽含苞开花的时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全国人民都切身体会到解放的伟大含义,全国各行各业都并发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不惜献出一腔热血,要努力学习工作作出贡献的激情,医学界决无例外,创新、飞跃发展开始了。以何为证,举例说明:
1、 新华书店年年出版医学类新书,其中有古代中医经典名著,有古名中医师秘传、脉案、医案,有各省医院汇编的秘方验方集,有中草药种植推广类,有以针灸入门到针灸大成经典名著等等,都是爱国志士捐献的秘笈。新华书店的医书柜前,门庭若市,这些医书的热销可以想象对中医知识的普及和提高起到多大的作用。
2、 江苏南通有位老蛇医名医季德胜,有祖传秘方,自制“季德胜蛇药”,其效果超过巴西第一名的蛇药,经政府号召他将“季德胜蛇药”处方献给了国家。
3、 在中药店看中医处方,时常可见到属四诊八纲全科中医的处方,处方有诊断意见,然后是对症下药,虽药味甚少,但辩证明确,药价低廉,内行可预知其疗效,这说明当时像石筱山等全科老中医还大有人在,也说明他们并没有因取缔私人诊所而不满,他们仍在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为人民服务。
4、 1974年上海中医学院出版了十本书《中草药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等等,这10本书确是中华医学创新发展的国宝,标明是上海中医学院革命委员会合编著,实际上是许多无名中医精英的心血结晶,是1960年前定稿的,压到1974年才出版,真不容易呀!这些中医精英,如果还健在,很可能成为重振中华医学的种子、芽和花蕾。
加强中华医学人才队伍建设
重振中华医学,要培养人才确是首要问题。但是谁来培养呢?当然首先要选拔熟通中华医学理论,且有实践经验的精英,但是,由谁来选拔呢?选拔有什么样的标准呢?我的看法标准就是邓小平同志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谁是经典中医精英;谁来选拔检验精英的优良?我认为绝不能请学历高的西医专家来检验中医的精英,必须请有志振兴中华医学的知名老中医出山评选。例如:江苏南通中医学院的朱良春老先生。2001年他心急如焚地呼吁,在2006年9月25日,《文化报》首席记者周玉明又以全版呼吁、报导采访手记,朱良春老师爱护经典中医人才,心急、心酸、心痛地紧急呼吁!朱良春等经典中医人才,全国还有很多健在。例如1970年出版十大中医教材的编著都有资格入选。
试题的建议
试题应该选到目前还很难认识其本质,几乎不能治愈的疑难病的病例为题,据我浅见所知,经典中医通过四诊能认识许多疑难病的病因,(是否科学有待进一步研究),还确实能治愈这些疑难病症。据我亲自治疗或参加治疗而治愈的疑难病症举例如下:
1、 穿骨疽(附骨疽:骨痰)多数患在膝部,化脓,剧痛,右膝愈又转移到左膝,左膝愈又会转移到腰部肾俞穴附近。经典中医经全科中医内科,外科,针灸科综合治疗可以根治。
2、 骨髓炎(晚期骨髓硬化),但不包括骨结核与骨癌,其病理与穿骨疽相类似,经典中医能治愈。
3、 眼疾:葡萄膜炎晚期的双目失明。在国际上都采用激素疗法,与开刀治疗,治愈者极少。经典中医内科,针灸综合治疗,可以复明,少数能恢复正常视力。
4、 严重鼻炎。病情非常复杂多样,有鼻内腔息肉,有鼻塞头痛,有多年鼻塞不能呼吸。目前流行用激素滴鼻法,但只能通数小时,经典中医能根治。
5、 内科综合疑难症病人长期住院,通过各种疗法效果不明显,病人非常痛苦。经典中医能通过四诊,先解决主要矛盾,分段治疗,多数能治愈。
6、 癫痫和类癫痫:类癫痫是发作是突然版晕迷、跌倒、无痰沫呕吐显现……经典中医,用中药和针灸综合治疗,可以治愈。
上列各例都可用为试题,全国无名的师传良医都可各自报填疑难病的专长。国务院定能获得大量信息,进一步选择试题,组织应考。
考试
组织考试部门,可以根据试题组织由试题对应的疑难病患者,接受应试者的诊断与治疗的过程,就是医疗实践核验的过程,治疗结果的优良中及格便是实践的评分。这才是唯物的最公正的选拔人才,也是真正落实邓小平同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指示。
上述许多建议肯定会有对领导不礼貌之处或不妥当的提法,还请宽容原谅。此致
敬礼!
祖传师传
八旬老中医周伯泉敬呈
tel:021-33604856 021-59116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