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很久,想着以前古代,现在社会和未知世界,突然害怕死亡,“死”这个词本身没有罪恶感,但它的意义却充满着罪恶,它终结了一个人的生命,结束了一切美好,几十年过去或者一个未知的数字过去,我们这些被上帝操纵的人偶死去了,不再感受世界万物的呼吸,这该有多可怕?地球却还在运转着。当死去的那一刻,深刻了解到来到地球的使命已经结束了,仿佛我不再是我,失去了灵魂,消失在宇宙中,不再有知觉,忘记了这世界的一切,真得很可怕。
我害怕“死神”带走我的亲人,我的好友,我爱的人,爱我的人,我不敢想象在以后失去他们的日子里安静的度过,我做不到在失去他们的日子里笑着活下去,我害怕“死神”带走生命。
突然一瞬间感悟到生命的可畏,我真的好害怕“死神”冻结生命,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上帝先带走我,我实在没办法接受失去亲人的沉痛打击。
上帝却终究听不到我的声音,也感受不到我的心声,我唯一能做的是要知道我们虽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拓宽生命的广度。
----------------
当前,中小学生想法千奇百怪,甚至可怕,总让“大人”们难于揣测,被简单视为“代沟”问题,解决此问题努力并不多,专家学者呼声越来越高。
今年初,曾有媒体报道北方某一中学生“死亡作文”,引来一番讨论。今日,上网一浏览新闻,发现了类似事情,事情发生在重庆市,该中学生的“赞赏死亡”作文竟把家长给吓哭了。
据《重庆晨报》8月1日报道,渝中区初三学生小敏在完成老师布置的命题作文——“你赞赏什么?”时,居然写出“我赞赏死亡……”家长看后,不禁吓得哭起来:“写这样消极的作文,是不是儿子思想出了什么问题?”
从中学生“死亡作文”里,笔者看出一个问题——“死亡作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法理解该中学生为什么要“赞赏”死亡作文。
曾有人把这篇另类的“死亡作文”引到“生命教育”的讨论上来,这有一定道理。但,在国内目前生命自然教育相当落后的情况下,一而再而三的讨论、呼吁此话题,显然是无济于事,跟不上步伐,关键在于如何解决社会、教育所产生的压力。
如何尊重生命?追根到底,是人对生命敬畏和生活认识。目前,中小学生为了升学,都忙于“题海战术”,过度脑力劳动,没心关注生活中一些细节,缺少对生活感动。久而久之,失去了一个年龄阶段所拥有的“天真”,笑容不在纯美,言行举止令人“作呕”者有之。
最近,在某电视台一少儿节目看到一位不到十岁的小女孩,装模作样的唱流行情歌,唱得深情款款,给主持人一个“吻”,那些动作跟大人版的明星一模一样,如此的演技是喜是忧?那个小女孩的年轻妈妈上台客串,充满骄傲和喜悦之情,感觉有这样的女儿很幸运……
的确,这小女孩相当不错。
如此做作是否为自己所愿呢?她的成长是否被人“设计”?依笔者之见,该小女孩并非情愿,难免被利益驱动。动作“专业”生硬,笑容能够做到“皮笑肉不笑”,这全靠“教育”之功劳了。像上面所说的小女孩这样的,在国内见得太多了。能见到他们地方,多为舞台,兴趣班、少年宫等教育培训学校,还有一些地方的工厂里面。前者被迫“学习”培养所谓兴趣,后者是童年不幸,如山西黑砖窑童工的悲惨命运。无论如何,这些人的童年通通是不幸的,失去了“童贞”。
幸福童年被扼杀,源于社会压力。
时下,很多中小学生忙于读书,吃不香,睡不好,看似小事,精神折磨实为可怕。某些中小学生多为学习、生活压力所逼,走上犯罪极端之路,自杀低龄化,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但是,在升学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许多老师、家长都“忽视”孩子们的压力问题,把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为一种关心来表达,久而久之,某些孩子无法释放压力,饱受折磨的心灵,一旦变为痛苦,很容易把他们推到“死亡”边缘上。
今天,看到有中学生写“赞赏死亡”作文,并不可怕。毕竟,中学生在摆脱“八股文”式应试作文之后写作进行“我手写我心”。作为大人们应深思,而不是哭鼻子。当然,大人们要哭也应哭当前教育之悲哀,哭自己对孩子的所谓“关心”之悲哀。
“死亡作文”不仅仅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控诉。当然,这篇略带猜测意义的“死亡作文”,不能排除恶搞。故此,拿出来评论下论断,不见得科学。从有关于青少年教育的新闻中看到,当前社会、教育之诟病对青少年的影响太大。
想了很久,想着以前古代,现在社会和未知世界,突然害怕死亡,“死”这个词本身没有罪恶感,但它的意义却充满着罪恶,它终结了一个人的生命,结束了一切美好,几十年过去或者一个未知的数字过去,我们这些被上帝操纵的人偶死去了,不再感受世界万物的呼吸,这该有多可怕?地球却还在运转着。当死去的那一刻,深刻了解到来到地球的使命已经结束了,仿佛我不再是我,失去了灵魂,消失在宇宙中,不再有知觉,忘记了这世界的一切,真得很可怕。
我害怕“死神”带走我的亲人,我的好友,我爱的人,爱我的人,我不敢想象在以后失去他们的日子里安静的度过,我做不到在失去他们的日子里笑着活下去,我害怕“死神”带走生命。
突然一瞬间感悟到生命的可畏,我真的好害怕“死神”冻结生命,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上帝先带走我,我实在没办法接受失去亲人的沉痛打击。
上帝却终究听不到我的声音,也感受不到我的心声,我唯一能做的是要知道我们虽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拓宽生命的广度。
----------------
当前,中小学生想法千奇百怪,甚至可怕,总让“大人”们难于揣测,被简单视为“代沟”问题,解决此问题努力并不多,专家学者呼声越来越高。
今年初,曾有媒体报道北方某一中学生“死亡作文”,引来一番讨论。今日,上网一浏览新闻,发现了类似事情,事情发生在重庆市,该中学生的“赞赏死亡”作文竟把家长给吓哭了。
据《重庆晨报》8月1日报道,渝中区初三学生小敏在完成老师布置的命题作文——“你赞赏什么?”时,居然写出“我赞赏死亡……”家长看后,不禁吓得哭起来:“写这样消极的作文,是不是儿子思想出了什么问题?”
从中学生“死亡作文”里,笔者看出一个问题——“死亡作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法理解该中学生为什么要“赞赏”死亡作文。
曾有人把这篇另类的“死亡作文”引到“生命教育”的讨论上来,这有一定道理。但,在国内目前生命自然教育相当落后的情况下,一而再而三的讨论、呼吁此话题,显然是无济于事,跟不上步伐,关键在于如何解决社会、教育所产生的压力。
如何尊重生命?追根到底,是人对生命敬畏和生活认识。目前,中小学生为了升学,都忙于“题海战术”,过度脑力劳动,没心关注生活中一些细节,缺少对生活感动。久而久之,失去了一个年龄阶段所拥有的“天真”,笑容不在纯美,言行举止令人“作呕”者有之。
最近,在某电视台一少儿节目看到一位不到十岁的小女孩,装模作样的唱流行情歌,唱得深情款款,给主持人一个“吻”,那些动作跟大人版的明星一模一样,如此的演技是喜是忧?那个小女孩的年轻妈妈上台客串,充满骄傲和喜悦之情,感觉有这样的女儿很幸运……
的确,这小女孩相当不错。
如此做作是否为自己所愿呢?她的成长是否被人“设计”?依笔者之见,该小女孩并非情愿,难免被利益驱动。动作“专业”生硬,笑容能够做到“皮笑肉不笑”,这全靠“教育”之功劳了。像上面所说的小女孩这样的,在国内见得太多了。能见到他们地方,多为舞台,兴趣班、少年宫等教育培训学校,还有一些地方的工厂里面。前者被迫“学习”培养所谓兴趣,后者是童年不幸,如山西黑砖窑童工的悲惨命运。无论如何,这些人的童年通通是不幸的,失去了“童贞”。
幸福童年被扼杀,源于社会压力。
时下,很多中小学生忙于读书,吃不香,睡不好,看似小事,精神折磨实为可怕。某些中小学生多为学习、生活压力所逼,走上犯罪极端之路,自杀低龄化,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但是,在升学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许多老师、家长都“忽视”孩子们的压力问题,把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为一种关心来表达,久而久之,某些孩子无法释放压力,饱受折磨的心灵,一旦变为痛苦,很容易把他们推到“死亡”边缘上。
今天,看到有中学生写“赞赏死亡”作文,并不可怕。毕竟,中学生在摆脱“八股文”式应试作文之后写作进行“我手写我心”。作为大人们应深思,而不是哭鼻子。当然,大人们要哭也应哭当前教育之悲哀,哭自己对孩子的所谓“关心”之悲哀。
“死亡作文”不仅仅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控诉。当然,这篇略带猜测意义的“死亡作文”,不能排除恶搞。故此,拿出来评论下论断,不见得科学。从有关于青少年教育的新闻中看到,当前社会、教育之诟病对青少年的影响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