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是英语课教学的基本就任务,然而对于广大农村学校来说,在英语口语教学上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学生在进行口语表达时除了不流畅之外 ,还有积极性不高,更多学生十分紧张,不敢说、不愿说,同时教师的口语教学方式也有待改进和提高。文章就农村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思考。
【关 键 词】 农村;英语;口语教学;现状与对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英语口语教育也备受关注,同时英语的教学方式和测试要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英语听力测试已经占了一定的比重,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应注重口语教学,切实加强学生听力能力的有效训练,关键就是要加重对口语教学的强化和提高,只要口语教学的效果得到体现,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提升。
加强口语教学将对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挑战,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往往忽视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以这么说,长期以来不仅是农村的英语教学,就连城市的英语教学都是“哑巴英语”的教学模式,完全是服从和服务于考试的需要,学生不必要求会说、多说,只要能够做对考题就行。
特别是以前从未接触过英语,上学前英语基础知识几乎为零的学生,到三年级才涉及这一新的学科,在感觉新鲜的同时又有几分害羞、胆怯,说英语老是觉得很别扭。加之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发音不准,遭到他人偶尔几次嘲笑后就索性不再进行口头回答和对话了。农村英语课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如口语课堂经常会出现冷场,甚至在教师的百般激励之下呼应者也寥寥无几,经常是教师唱“独角戏”;部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有的虽然积极性高,表达起来却是结结巴巴、词不达意,想说但又不知道怎么说,甚至有时候须借助母语才能勉强表达;部分学生的口语发音和表达只有他自己心知肚明;有的学生只敢在小组中进行口语交流,不敢在大范围内展示自我;也有部分学生很少或从不发表意见,乐意做个学习的旁观者。
造成农村英语教学中的“哑巴英语”式的教学现状,既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因素及教学成绩的评价机制。就学生而言,存在以下原因:①学生的口语表达不流利或需要借助母语等问题,可能与紧张、怕出错或怕被同学嘲笑、被老师批评等到焦虑情绪以及词汇量少,无法找到合适的单词来表情达意。②不重视听力训练,很大一部分学生十分重视阅读,却不重视听力的培养,学的是“聋哑英语”,因而,在课堂口语活动中,经常出现听不懂交际对方的语意表达,或是听不完全,或是听着耳熟却不能很快地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做出积极反应,这也给交际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教师的教学方式、观念也存在一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因素:①口语课堂出现冷场或学生表达不清楚可能与教师设计的口语教学活动有关。老师在安排口语练习时,要么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过高的要求,要么进行表述的内容脱离学生生活,以至于学生想说却无话可说。②教师的授课方式传统刻板,一味照搬照书上的内容,缺乏新意,很难激起学生学习兴趣;③受应试教育和评价机制的影响,“重读写,轻听说”的“实用主义”“急功近利”思想仍影响着新课程的课堂,只要学生能考出高分数才能说明老师的教学是成功的,学生、家长和学校也只看重考试的成绩,反正分数就能证明一切,有谁管你平时是否进行过口语练习没有,自然也就淡化了口语练习。④为了便于操作、节省时间和完成作业批发次数的检查,作业几乎以书面作业为主,口头作业明显较少或者根本就没有口头作业,使学生得不到有效的训练,这说明教师自身对口语重要性的认识还很不足。⑤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激励性评价和反馈不足,并且很大程度上向优秀生倾斜,长此以往,会挫伤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大部分学生在口语活动中出现“万马齐喑”的局面。
怎样才能有效解决上述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 培养学生说英语的兴趣,让每一位学生都敢说愿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效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如果教师能紧紧抓住兴趣这把钥匙,一定会开启学生求知的“闸门”。对于三级学生,首先应该培养他们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教师在改进教学的同时,应适当降低对学生的要求,不必过分强调其语言的准确性,也不必片面追求表达技巧,让他们先是敢说,并且是有话可说,着力培养学生对口语表达的兴趣,循序渐进,这样会大大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在课堂上敢说愿说,鼓励他们自由说出自己的想法,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树立自信心,逐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出更为浓厚的学习兴趣。
2. 转变观念,通过课外活动让学生能说会说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竭力拓宽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和交际的渠道,可开展如讲英语小故事、做游戏、组织课外兴趣小组等活动,另外,这些活动的开展要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及他们现有的知识储备,切不可好高骛远或者是流于形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在轻松愉悦中提高口语能力。
3. 建立灵活多样的口语教学活动形式
口语课堂的活动形式应灵活多样。除了掌握好教学中常见的情境对话、口头复述、小组讨论等形式外,不一定非得拘泥于课本、课堂的约束,还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或者是进行角色反窜,模仿不同人物开展不同的对话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有效进行英语交流并享受到这种交流的乐趣。
4. 利用远教资源,拓宽学生视野,有效进行直观教学
随着远程教育资源站点的投入安装和使用,农村学校可以利用远教资源教学,精美的图片、动听的音乐、图文并茂、声形色兼备的教学课件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欲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图文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农村学生不熟悉的信息化、时尚化的教学内容,既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境,又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拓宽视野,增长知识,为学生学习语言创设真实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有话可说。
5. 积极有效的评价策略
教师的评价与学生在口语课中的某些问题行为有直接关系。教师的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句真诚的表扬,都会对学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组织口语教学活动中,应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注重采用多种评价形式:
既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注重生生互评和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对学生给予的及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可以调动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同伴给予的肯定能够消除学生的负评价恐惧心理;而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有了充分认识和肯定自我的机会。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相结合。对各个学生进行横向评价,有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评价,对那些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采用肯定的评价,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农村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差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严峻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改革传统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消除“重读写,轻听说”的“实用主义”“急功近利”思想,提高英语口语教学水平,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和观念,多学习、多借鉴,丰富教学模式,创设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的情境,逐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兴趣,农村英语口语学习中的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 王有军. 提高农村中小学生英语口语训练的有效方法[J]. 中学教学参考,2016(4).
[2] 吴丽丹. 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学周刊(中旬刊),2016(9).
[3] 汤光敏. 新课改下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J]. 校园英语(中旬),2016(2).
【摘 要】 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是英语课教学的基本就任务,然而对于广大农村学校来说,在英语口语教学上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学生在进行口语表达时除了不流畅之外 ,还有积极性不高,更多学生十分紧张,不敢说、不愿说,同时教师的口语教学方式也有待改进和提高。文章就农村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思考。
【关 键 词】 农村;英语;口语教学;现状与对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英语口语教育也备受关注,同时英语的教学方式和测试要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英语听力测试已经占了一定的比重,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应注重口语教学,切实加强学生听力能力的有效训练,关键就是要加重对口语教学的强化和提高,只要口语教学的效果得到体现,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提升。
加强口语教学将对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挑战,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往往忽视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以这么说,长期以来不仅是农村的英语教学,就连城市的英语教学都是“哑巴英语”的教学模式,完全是服从和服务于考试的需要,学生不必要求会说、多说,只要能够做对考题就行。
特别是以前从未接触过英语,上学前英语基础知识几乎为零的学生,到三年级才涉及这一新的学科,在感觉新鲜的同时又有几分害羞、胆怯,说英语老是觉得很别扭。加之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发音不准,遭到他人偶尔几次嘲笑后就索性不再进行口头回答和对话了。农村英语课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如口语课堂经常会出现冷场,甚至在教师的百般激励之下呼应者也寥寥无几,经常是教师唱“独角戏”;部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有的虽然积极性高,表达起来却是结结巴巴、词不达意,想说但又不知道怎么说,甚至有时候须借助母语才能勉强表达;部分学生的口语发音和表达只有他自己心知肚明;有的学生只敢在小组中进行口语交流,不敢在大范围内展示自我;也有部分学生很少或从不发表意见,乐意做个学习的旁观者。
造成农村英语教学中的“哑巴英语”式的教学现状,既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因素及教学成绩的评价机制。就学生而言,存在以下原因:①学生的口语表达不流利或需要借助母语等问题,可能与紧张、怕出错或怕被同学嘲笑、被老师批评等到焦虑情绪以及词汇量少,无法找到合适的单词来表情达意。②不重视听力训练,很大一部分学生十分重视阅读,却不重视听力的培养,学的是“聋哑英语”,因而,在课堂口语活动中,经常出现听不懂交际对方的语意表达,或是听不完全,或是听着耳熟却不能很快地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做出积极反应,这也给交际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教师的教学方式、观念也存在一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因素:①口语课堂出现冷场或学生表达不清楚可能与教师设计的口语教学活动有关。老师在安排口语练习时,要么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过高的要求,要么进行表述的内容脱离学生生活,以至于学生想说却无话可说。②教师的授课方式传统刻板,一味照搬照书上的内容,缺乏新意,很难激起学生学习兴趣;③受应试教育和评价机制的影响,“重读写,轻听说”的“实用主义”“急功近利”思想仍影响着新课程的课堂,只要学生能考出高分数才能说明老师的教学是成功的,学生、家长和学校也只看重考试的成绩,反正分数就能证明一切,有谁管你平时是否进行过口语练习没有,自然也就淡化了口语练习。④为了便于操作、节省时间和完成作业批发次数的检查,作业几乎以书面作业为主,口头作业明显较少或者根本就没有口头作业,使学生得不到有效的训练,这说明教师自身对口语重要性的认识还很不足。⑤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激励性评价和反馈不足,并且很大程度上向优秀生倾斜,长此以往,会挫伤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大部分学生在口语活动中出现“万马齐喑”的局面。
怎样才能有效解决上述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 培养学生说英语的兴趣,让每一位学生都敢说愿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效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如果教师能紧紧抓住兴趣这把钥匙,一定会开启学生求知的“闸门”。对于三级学生,首先应该培养他们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教师在改进教学的同时,应适当降低对学生的要求,不必过分强调其语言的准确性,也不必片面追求表达技巧,让他们先是敢说,并且是有话可说,着力培养学生对口语表达的兴趣,循序渐进,这样会大大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在课堂上敢说愿说,鼓励他们自由说出自己的想法,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树立自信心,逐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出更为浓厚的学习兴趣。
2. 转变观念,通过课外活动让学生能说会说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竭力拓宽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和交际的渠道,可开展如讲英语小故事、做游戏、组织课外兴趣小组等活动,另外,这些活动的开展要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及他们现有的知识储备,切不可好高骛远或者是流于形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在轻松愉悦中提高口语能力。
3. 建立灵活多样的口语教学活动形式
口语课堂的活动形式应灵活多样。除了掌握好教学中常见的情境对话、口头复述、小组讨论等形式外,不一定非得拘泥于课本、课堂的约束,还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或者是进行角色反窜,模仿不同人物开展不同的对话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有效进行英语交流并享受到这种交流的乐趣。
4. 利用远教资源,拓宽学生视野,有效进行直观教学
随着远程教育资源站点的投入安装和使用,农村学校可以利用远教资源教学,精美的图片、动听的音乐、图文并茂、声形色兼备的教学课件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欲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图文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农村学生不熟悉的信息化、时尚化的教学内容,既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境,又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拓宽视野,增长知识,为学生学习语言创设真实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有话可说。
5. 积极有效的评价策略
教师的评价与学生在口语课中的某些问题行为有直接关系。教师的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句真诚的表扬,都会对学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组织口语教学活动中,应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注重采用多种评价形式:
既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注重生生互评和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对学生给予的及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可以调动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同伴给予的肯定能够消除学生的负评价恐惧心理;而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有了充分认识和肯定自我的机会。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相结合。对各个学生进行横向评价,有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评价,对那些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采用肯定的评价,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农村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差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严峻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改革传统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消除“重读写,轻听说”的“实用主义”“急功近利”思想,提高英语口语教学水平,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和观念,多学习、多借鉴,丰富教学模式,创设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的情境,逐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兴趣,农村英语口语学习中的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 王有军. 提高农村中小学生英语口语训练的有效方法[J]. 中学教学参考,2016(4).
[2] 吴丽丹. 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学周刊(中旬刊),2016(9).
[3] 汤光敏. 新课改下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J]. 校园英语(中旬),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