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保护法]颁布一年-- 海岛保护的明天

《海岛保护法》颁布一年——

海岛保护的明天

本报记者 郑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03月24日   第 05 版)

我国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有6961个,小于500平方米的海岛有上万个。国家海洋局2月21日透露,无序、粗放式开发,以及由于人类开发活动(围填海、挖沙、炸岛)导致海岛消失等问题,有逐年加剧的趋势。我国海岛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数据显示达806个。

海岛状况不容乐观

2004年8月,陈水华在浙江宁波象山县韭山列岛一个不起眼的小岛上发现了10对被誉为“神话之鸟”的黑嘴端凤头燕鸥,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这种鸟不但在中国仅有,而且现存数量不超过50只。

“我从2004年开始调查到现在,海鸟数量已经减少了一半。”陈水华痛心地说,“这些海鸟虽然时常要面临天敌的威胁,但最大的威胁还是来自人类。因为高额利益,当地的渔民常常上岛偷捡海鸟蛋,一次就会捡上成百上千只。这对黑嘴端凤头燕鸥来说,绝对是灭顶之灾。”

除了捡蛋,台风、赤潮、海洋水资源恶化和无人海岛的开发等等,导致黑嘴端凤头燕鸥数量急剧减少。陈水华是浙江自然博物馆副馆长,主要研究海鸟生态学,在这么多年的调查研究中,他明显察觉到海岛以及周边环境的恶化。

“中国近海没有一个海岛是安全的、不受人为干扰的。”陈水华这么说。

结果可能没这么糟,但也不容乐观。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最新透露的数据显示,宁波拥有近千个岛礁,其中500平方米以上无人海岛约500个。迄今为止,已对100多个岛礁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

由于过度开发,无人海岛的破坏已到令人吃惊的程度。

人为破坏?自然因素?

桥梁山岛是浙江舟山群岛的其中一个。岛上岩石质地坚硬,是比较好的石材。从1992年至2006年间,桥梁山被大规模挖山采石,大量的石材被运到上海用于填海。

隶属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的燕儿岛如今已名存实亡了。面积只有0.004平方千米,本是四面环水的孤岛。后来,由于三面填海变成了陆地,燕儿岛已消失。

位于南海中的罗斗沙岛,由于非法沙船的疯狂盗采,短短十几年里,面积几乎缩小一半,正在加速消失。过去海岛高于海平面约1米多,现在高度已经不过0.5米,面积减少了1000多亩。

“除了全球气候变化、风暴潮、地震等自然因素外,围填海、炸岛炸礁、在岛上采石挖土,都有可能改变海岛四面环水的属性,导致海岛消失。”国家海岛规划与保护研究中心有关专家表示。

2010年坎昆全球气候峰会上,众多岛国呼吁,如果全球升温不控制在1.5℃以内,长期来看,海平面的上升会让这些岛屿从地球版图上消失。事实上,人类的盲目开发对岛屿的破坏力更甚于气候变暖。

根据1988-1995年开展的“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我国沿海11个省、区、市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共有6961个(不包括海南岛本岛和台湾、香港、澳门所属海岛)。

据各地媒体报道,不完全统计,从上世纪末至今,浙江有100余座无人居住岛屿因为填海、筑堤、桥梁等工程变成半岛或陆地;在广东,1995年已有47个海岛因采石等原因消失,至2014年将达106个,;在福建,无人海岛已消失100多个;在山东,海岛消失了57个;辽宁省消失48个;河北省消失60个;海南省消失了51个……

从无序变成有序

国家海洋局2月21日透露,随着我国908专项海岛海岸带调查全面完成,调查研究发现在我国海岛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着无序、粗放式开发,以及由人类开发活动(围填海、挖沙、炸岛)导致海岛消失等问题,并有逐年加剧的趋势。海岛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数据显示达806个。

海岛消失不只是中国存在,据国家海岛规划与保护研究中心介绍,其他国家的海岛同样也在消失。大多国家采取立法、工程和生态等措施保护海岛。比如日本制定了“孤岛振兴法”、韩国制定了“岛屿开发促进法”,马尔代夫、新西兰等海岛国家也在相关法律中对海岛保护与利用活动作出了规定。以“围海造田”闻名的荷兰,早已经将围垦的土地“还淤还湿”。

2010年3月1日《海岛保护法》颁布实施,该法规定无居民海岛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并规定建立海岛保护规划体系,分类实施海岛保护,还将建立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保护巡查制度。这些都意味着海岛开发将不再随意,从无序变成有序。

《海岛保护法》实施后,中国海监作为承担海岛保护任务的专门执法队伍,其各级队伍都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海岛保护执法专项行动。据统计,截至去年底,各级海监队伍共派出执法人员8390余人次、船舶1000余航次、海监飞机141架次,检查海岛近4137个次,及时发现并制止了违法开发利用海岛、破坏海岛及周边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30起。

“各地都在开展海岛整治修复与保护工作,对以往遭到破坏的海岛及生态环境开展抢救性修复与保护,早在两年前已在山东、浙江进行了初步试点,效果不错。目前,《全国海岛保护规划》已经报请国务院批准。今后沿海各省将对海岛保护进行全面规划,科学定位海岛功能,积极引导海岛产业布局。”国家海洋局海岛管理办公室主任吕彩霞表示,海岛保护管理工作任重道远。

《海岛保护法》颁布一年——

海岛保护的明天

本报记者 郑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03月24日   第 05 版)

我国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有6961个,小于500平方米的海岛有上万个。国家海洋局2月21日透露,无序、粗放式开发,以及由于人类开发活动(围填海、挖沙、炸岛)导致海岛消失等问题,有逐年加剧的趋势。我国海岛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数据显示达806个。

海岛状况不容乐观

2004年8月,陈水华在浙江宁波象山县韭山列岛一个不起眼的小岛上发现了10对被誉为“神话之鸟”的黑嘴端凤头燕鸥,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这种鸟不但在中国仅有,而且现存数量不超过50只。

“我从2004年开始调查到现在,海鸟数量已经减少了一半。”陈水华痛心地说,“这些海鸟虽然时常要面临天敌的威胁,但最大的威胁还是来自人类。因为高额利益,当地的渔民常常上岛偷捡海鸟蛋,一次就会捡上成百上千只。这对黑嘴端凤头燕鸥来说,绝对是灭顶之灾。”

除了捡蛋,台风、赤潮、海洋水资源恶化和无人海岛的开发等等,导致黑嘴端凤头燕鸥数量急剧减少。陈水华是浙江自然博物馆副馆长,主要研究海鸟生态学,在这么多年的调查研究中,他明显察觉到海岛以及周边环境的恶化。

“中国近海没有一个海岛是安全的、不受人为干扰的。”陈水华这么说。

结果可能没这么糟,但也不容乐观。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最新透露的数据显示,宁波拥有近千个岛礁,其中500平方米以上无人海岛约500个。迄今为止,已对100多个岛礁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

由于过度开发,无人海岛的破坏已到令人吃惊的程度。

人为破坏?自然因素?

桥梁山岛是浙江舟山群岛的其中一个。岛上岩石质地坚硬,是比较好的石材。从1992年至2006年间,桥梁山被大规模挖山采石,大量的石材被运到上海用于填海。

隶属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的燕儿岛如今已名存实亡了。面积只有0.004平方千米,本是四面环水的孤岛。后来,由于三面填海变成了陆地,燕儿岛已消失。

位于南海中的罗斗沙岛,由于非法沙船的疯狂盗采,短短十几年里,面积几乎缩小一半,正在加速消失。过去海岛高于海平面约1米多,现在高度已经不过0.5米,面积减少了1000多亩。

“除了全球气候变化、风暴潮、地震等自然因素外,围填海、炸岛炸礁、在岛上采石挖土,都有可能改变海岛四面环水的属性,导致海岛消失。”国家海岛规划与保护研究中心有关专家表示。

2010年坎昆全球气候峰会上,众多岛国呼吁,如果全球升温不控制在1.5℃以内,长期来看,海平面的上升会让这些岛屿从地球版图上消失。事实上,人类的盲目开发对岛屿的破坏力更甚于气候变暖。

根据1988-1995年开展的“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我国沿海11个省、区、市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共有6961个(不包括海南岛本岛和台湾、香港、澳门所属海岛)。

据各地媒体报道,不完全统计,从上世纪末至今,浙江有100余座无人居住岛屿因为填海、筑堤、桥梁等工程变成半岛或陆地;在广东,1995年已有47个海岛因采石等原因消失,至2014年将达106个,;在福建,无人海岛已消失100多个;在山东,海岛消失了57个;辽宁省消失48个;河北省消失60个;海南省消失了51个……

从无序变成有序

国家海洋局2月21日透露,随着我国908专项海岛海岸带调查全面完成,调查研究发现在我国海岛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着无序、粗放式开发,以及由人类开发活动(围填海、挖沙、炸岛)导致海岛消失等问题,并有逐年加剧的趋势。海岛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数据显示达806个。

海岛消失不只是中国存在,据国家海岛规划与保护研究中心介绍,其他国家的海岛同样也在消失。大多国家采取立法、工程和生态等措施保护海岛。比如日本制定了“孤岛振兴法”、韩国制定了“岛屿开发促进法”,马尔代夫、新西兰等海岛国家也在相关法律中对海岛保护与利用活动作出了规定。以“围海造田”闻名的荷兰,早已经将围垦的土地“还淤还湿”。

2010年3月1日《海岛保护法》颁布实施,该法规定无居民海岛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并规定建立海岛保护规划体系,分类实施海岛保护,还将建立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保护巡查制度。这些都意味着海岛开发将不再随意,从无序变成有序。

《海岛保护法》实施后,中国海监作为承担海岛保护任务的专门执法队伍,其各级队伍都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海岛保护执法专项行动。据统计,截至去年底,各级海监队伍共派出执法人员8390余人次、船舶1000余航次、海监飞机141架次,检查海岛近4137个次,及时发现并制止了违法开发利用海岛、破坏海岛及周边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30起。

“各地都在开展海岛整治修复与保护工作,对以往遭到破坏的海岛及生态环境开展抢救性修复与保护,早在两年前已在山东、浙江进行了初步试点,效果不错。目前,《全国海岛保护规划》已经报请国务院批准。今后沿海各省将对海岛保护进行全面规划,科学定位海岛功能,积极引导海岛产业布局。”国家海洋局海岛管理办公室主任吕彩霞表示,海岛保护管理工作任重道远。


相关内容

  • [全国海岛保护规划]获国务院批准并颁布实施
  • http://www.tianshannet.com 天山网 2012年03月08日 15:08:17 <全国海岛保护规划>近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颁布实施.这是继<海岛保护法>之后,中国海岛事业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保护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合理开发利用海岛资源,维护国家 ...

  • 我国海岛的保护与管理--以海岛立法完善为视角
  • 关键词:海岛/物权/保护/管理/立法 内容 提要:本文结合我国物权法的实施, 分析 了以海岛使用权为核心的海岛权属 问题 :论证了我国以特殊用途海岛为标志的海岛分类保护与管理制度:并对我国海岛现行管理体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建议.我国在海岛权属关系.海岛用途管理与级别保护以及海岛行政管 ...

  • 2014年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复习要点
  • 2014年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笔记 江 劲主编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环境科学中的环境)是指人群周围的环境及其中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也包含了社会和经济等因素. 1.采用概括的方式对环境的内涵进行描述--保加利亚.葡萄牙 ...

  • 国家公务员考试1
  •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 给定资料: 1.全球海洋面积大约3.6亿平方公里,占地球面积的71%.一般认为海洋资源包括旅游.可再生能源.油气.渔业.港口和海水六大类.根据国务院2003年5月9日颁布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我国有海洋生物两万多种,其中,海洋鱼类3000多种.天 ...

  • 潘佳:我国自然资源有关的刑事立法之变迁
  • 有关自然资源的刑事责任,是指违法自然资源相关的刑事立法的规定,造成资源的破坏,情节严重或者数量较大的行为,以及公权力的实施和自然资源有关的行为,触犯刑律构成犯罪所应承担的刑事法律责任.[1]当前,由于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尚未根本改变,且对传统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不断加大,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紧缺和生态 ...

  • 浙江自然博物馆生态版讲解词
  • 浙江自然博物馆生态版讲解词 第一部分:序厅 欢迎参观浙江自然博物馆!我馆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省级自然历史类博物馆,也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馆的前身为1929年首届西湖博览会基础上创建的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新馆于2009年7月对外开放,建筑面积达2.6万平方米.这里有近13万件珍贵的馆 ...

  • 浙江省海洋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文 件 浙江省海洋与渔 业 浙发改规划„2011‟1811号 局 关于印发浙江省海洋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级有关单位: <浙江省海洋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是列入我省省级"十 ...

  • 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
  •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新华网浙江频道全新打造的视频栏目<高端访谈>. 今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根据<规划>,到2015年,浙江的海洋生产总值将突破7000亿元.面对海洋经济这 ...

  • 关于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论文
  •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海洋开发规划纲要(1993-2010)>的 通知 发文单位:浙江省人民政府 文 号:浙政[1994]12号 发布日期:1994-8-29 执行日期:1994-8-29 各市.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省计经委会同省科委.省水产局等有关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