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学生历史学习方法

【初一新生系列·学习篇】(历史)如何全面地掌握历史知识

历史学科的生命在于真实。用史实来说话,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因此,对史实的全面掌握是高考复习的一个关键环节。

历史知识包括:人物;事件(事态);组织(机构);制度(纲领、路线、计划、条约);文化成果(包括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

人物:

对于杰出历史人物应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把握:

第一,要知道他们的社会身份和属于哪一历史时代。

第二,要掌握他们的主要活动和业绩。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和业绩在教科书中往往是分散的,高考可以选择特定角度;要求应试者对此进行连贯的阐述。如孙中山“致力于革命四十年”,其历史活动贯穿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不同历史时期,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分别记述于不同章节,可以选择特定角度将这些相对分散的记述连贯阐述。 事件或事态:

所谓事件,是指人们在短时段内进行的具有突发性、间断性的历史活动;而所谓事态,则是指人们在较长时段内从事的具有常规性、持续性的历史活动。对于历史事件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把握:

第一,时间或背景。对于大部分历史事件并不需要记住其发生的年、月、日等具体的时间,但须知道它们发生的历史时期,或它们发生的时代背景。如对于“公车上书”,应知道它发生于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时。不过对少数重大的历史事件(尤其是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中的事件),须掌握它们发生的具体时间。

第二,简单经过或内容。如对于“公车上书”,应知道其主要内容是康有为、梁启超领导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上书光绪皇帝,反对签订《马关条约》,要求变法。

第三,结果或影响。如对于“公车上书”,应知道它虽然没能上达,但却标志着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群体和组织、机构:

人类的历史活动不仅是以个体形式进行的,更重要的是以群体形式进行的。对于历史领域的这种群体和组织、机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第一,存在或创立的时间、背景。如对于西域都护,应知道它设立于西汉时期。

第二,性质或功能、职能。如对于西域都护,应知道它是西汉政府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并保护商旅往来的机构。

第三,在历史上的影响。对于西域都护,应知道它的设立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制度、纲领、路线、计划、条约:

对于历史上的各种制度、纲领、路线、计划、条约等,应从以下角度加以把握:

第一,产生的时间或背景。如对于科举制,应知道它是作为九品中正制的替代物创立于隋。

第二,主要内容和沿革变化。对于科举制,应知道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其考试在明清时期采用八股文。

第三,在历史上的影响。如对科举制应知道它打破了选任官员的门第限制,但八股取士使得士人脱离实际。历史上的各种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等看似僵化的规则,都是由一定历史时期的各种社会关系、政治关系凝聚而成的。或者说,在它们文字形式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当时社会各个阶级、阶层、政治军事集团、民族、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历史上的各种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等,往往存在着沿革变化过

程,存在着文字规定与实际实行情况之间的差异。

文化成果(包括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

历史上各种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等,是人类动态文化创造的静态成果,是人类历史文化活动的结晶,在人类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予以重视。对于这些人类历史文化活动的成果,应从以下几个角度加以把握:

第一,这些文化成果的产生时代或年代。如对于都江堰,应知道它修建于战国时期。 第二,这些文化成果的创造者、总结者(他们有可能是一些知名的个人,也有可能是一些可知或不可知的群体)。如对于都江堰,应知道它是当时秦国蜀守李冰父子所组织修建。 第三,这些文化成果的内容或价值。如对于都江堰,应知道它是一项防洪灌溉工程,它使岷江水流由激转缓,既可免除水患,又能灌溉田地。

为便于掌握,还可以将历史知识这样分类进行掌握:

教材明确标示或我们在理解上可以认定的“历史之最”、“历史第一”的史实。如“筒车”这种提水灌溉工具,尽管教材叙述它时没有用“最早”的字眼,但1997年高考第3题考查它最早出现的朝代。这需要理解教材“唐朝农民……创制了新型灌溉工具筒车”的表述。 历史上具有“开始”、“开端”意义的史实

但有些似乎熟知的史实,如果读书不细容易弄错。如春秋时期私田的大量开垦导致井田制的破坏,但私田的出现是在春秋之前;北宋时兴起的是私人讲学的书院,而私人讲学则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就开始兴办了。

具有“标志”意义的重大史实

教材对很多重大史实都用“标志”做出评价,有一些重大史实教材没有明确标示,需要我们分析试题得出结论。如美国侵略越南从“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其标志是派地面部队到南方参战(1996年高考第28题)。

具有转折、决定性意义的史实

如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99年高考第17题)。

具有特点、特征的史实

特点是指和同类历史事物或同一历史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相比较的不同点;一般从本质上去揭示,或在较大时间范围反映历史发展趋势的固有特点,往往称为特征。1999年高考第9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两个新的时代特点:反封建同时反侵略;《资政新篇》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重点经济、文化建设成就。教材对历史事件、现象和人物所作的结论、评价。如教材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有“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我们复习时还应能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得出新的结论:洋务运动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开端,开启中国近代化的先河。使自己对教材知识的掌握不是仅仅停留在字面上。

【初一新生系列·学习篇】(历史)如何全面地掌握历史知识

历史学科的生命在于真实。用史实来说话,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因此,对史实的全面掌握是高考复习的一个关键环节。

历史知识包括:人物;事件(事态);组织(机构);制度(纲领、路线、计划、条约);文化成果(包括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

人物:

对于杰出历史人物应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把握:

第一,要知道他们的社会身份和属于哪一历史时代。

第二,要掌握他们的主要活动和业绩。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和业绩在教科书中往往是分散的,高考可以选择特定角度;要求应试者对此进行连贯的阐述。如孙中山“致力于革命四十年”,其历史活动贯穿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不同历史时期,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分别记述于不同章节,可以选择特定角度将这些相对分散的记述连贯阐述。 事件或事态:

所谓事件,是指人们在短时段内进行的具有突发性、间断性的历史活动;而所谓事态,则是指人们在较长时段内从事的具有常规性、持续性的历史活动。对于历史事件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把握:

第一,时间或背景。对于大部分历史事件并不需要记住其发生的年、月、日等具体的时间,但须知道它们发生的历史时期,或它们发生的时代背景。如对于“公车上书”,应知道它发生于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时。不过对少数重大的历史事件(尤其是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中的事件),须掌握它们发生的具体时间。

第二,简单经过或内容。如对于“公车上书”,应知道其主要内容是康有为、梁启超领导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上书光绪皇帝,反对签订《马关条约》,要求变法。

第三,结果或影响。如对于“公车上书”,应知道它虽然没能上达,但却标志着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群体和组织、机构:

人类的历史活动不仅是以个体形式进行的,更重要的是以群体形式进行的。对于历史领域的这种群体和组织、机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第一,存在或创立的时间、背景。如对于西域都护,应知道它设立于西汉时期。

第二,性质或功能、职能。如对于西域都护,应知道它是西汉政府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并保护商旅往来的机构。

第三,在历史上的影响。对于西域都护,应知道它的设立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制度、纲领、路线、计划、条约:

对于历史上的各种制度、纲领、路线、计划、条约等,应从以下角度加以把握:

第一,产生的时间或背景。如对于科举制,应知道它是作为九品中正制的替代物创立于隋。

第二,主要内容和沿革变化。对于科举制,应知道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其考试在明清时期采用八股文。

第三,在历史上的影响。如对科举制应知道它打破了选任官员的门第限制,但八股取士使得士人脱离实际。历史上的各种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等看似僵化的规则,都是由一定历史时期的各种社会关系、政治关系凝聚而成的。或者说,在它们文字形式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当时社会各个阶级、阶层、政治军事集团、民族、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历史上的各种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等,往往存在着沿革变化过

程,存在着文字规定与实际实行情况之间的差异。

文化成果(包括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

历史上各种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等,是人类动态文化创造的静态成果,是人类历史文化活动的结晶,在人类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予以重视。对于这些人类历史文化活动的成果,应从以下几个角度加以把握:

第一,这些文化成果的产生时代或年代。如对于都江堰,应知道它修建于战国时期。 第二,这些文化成果的创造者、总结者(他们有可能是一些知名的个人,也有可能是一些可知或不可知的群体)。如对于都江堰,应知道它是当时秦国蜀守李冰父子所组织修建。 第三,这些文化成果的内容或价值。如对于都江堰,应知道它是一项防洪灌溉工程,它使岷江水流由激转缓,既可免除水患,又能灌溉田地。

为便于掌握,还可以将历史知识这样分类进行掌握:

教材明确标示或我们在理解上可以认定的“历史之最”、“历史第一”的史实。如“筒车”这种提水灌溉工具,尽管教材叙述它时没有用“最早”的字眼,但1997年高考第3题考查它最早出现的朝代。这需要理解教材“唐朝农民……创制了新型灌溉工具筒车”的表述。 历史上具有“开始”、“开端”意义的史实

但有些似乎熟知的史实,如果读书不细容易弄错。如春秋时期私田的大量开垦导致井田制的破坏,但私田的出现是在春秋之前;北宋时兴起的是私人讲学的书院,而私人讲学则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就开始兴办了。

具有“标志”意义的重大史实

教材对很多重大史实都用“标志”做出评价,有一些重大史实教材没有明确标示,需要我们分析试题得出结论。如美国侵略越南从“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其标志是派地面部队到南方参战(1996年高考第28题)。

具有转折、决定性意义的史实

如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99年高考第17题)。

具有特点、特征的史实

特点是指和同类历史事物或同一历史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相比较的不同点;一般从本质上去揭示,或在较大时间范围反映历史发展趋势的固有特点,往往称为特征。1999年高考第9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两个新的时代特点:反封建同时反侵略;《资政新篇》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重点经济、文化建设成就。教材对历史事件、现象和人物所作的结论、评价。如教材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有“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我们复习时还应能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得出新的结论:洋务运动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开端,开启中国近代化的先河。使自己对教材知识的掌握不是仅仅停留在字面上。


相关内容

  • 初一历史期末考试反思
  • 初一历史期末考试反思 反思一:初一历史期末>考试反思 期末考试即将来临,初一有些学生>学习方法不是很会,但课堂气氛很活跃,如果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应该会有较好的复习效果.于是我在这两个星期的复习中,首先说明考试的重要性,教给学生复习方法,我采用了领着学生复习,每一节课布置给学生具体的内 ...

  • 初一历史教师工作计划1
  • 初一历史教师工作计划 为实现教学质量"四年提升规划"中"三年上水平"的目标,结合本人教学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 以全面推进尝试教育教学为指导, 在学校教学部门的领导下,[莲~山课件 ]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 ...

  • 初一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 初一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转眼之间,寒假已经过去了,新的一学期到来了,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初中一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本学期历史除传授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其它思想品德教育.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取得更好的历史成绩,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围绕本学期学 ...

  • 历史教学工作小结
  • 我们知道知识的掌握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教学只有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学生的思维发展,是由相对低级的动作思维发展到形象思维,再由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和辨证思维。小学时学生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思维,而到了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慢慢发展到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思 ...

  • 春晖中学初一期末历史备考情况反思
  • 春晖中学初一期末历史备考情况反思 春晖中学 王振兴 一.学生总体情况: 我校初一年级有6个班,共350多个学生,每个班级学生数都在60个左右.相比较而言,成绩稍好的班级有3个,平行班有3个.学生参差不齐,相差较多,而且相对于我校历届学生情况,本届招生都是最差的,上课让学生预习,很多的学生看完了跟没看 ...

  • 初一历史课堂教学论文
  • 初一历史课堂教学之我见 摘 要 初一学生涉及到的历史知识相对匮乏,他们的历史知识仅仅是通过其他科目如语文.品德等所涉及到的历史背景或是通过一些影视作品.课外书籍等渠道所获得的.他们不能把握历史事件各方面的联系和关系,也不善于全面思考和分析问题,更不能深入地钻研和思考问题,仅限于了解历史事件的表面现象 ...

  • 初一历史第20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 初一历史第20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烟台奇山中学 何花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及三国鼎立的形成等史实:分析两次战役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了解曹操.诸葛亮的有关事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战役胜败原因得分析,初步 ...

  • 新学年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作为一名初中教师,特别是教两个年级课程的我,感觉自己的责任非常重大,我想说的是既然我做了教师,那么我就一定要工作到最好,我一定会帮助学生们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绩,帮助他们考试理想的学校!这就是我作为一个教师多年以来的信仰,如何才能体现教师的价值,你能够帮助多少学生考上好学校就能体现出你的价值! 今年新学 ...

  • 初一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
  •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指导下,经过初一历史备课组两位教师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地完成,本着“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调整;在调整中进步”的原则,现对本学期备课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全组教师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建设      一学期来,我们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遵守学校的各项 ...

  • "有效学习"培训心得
  • 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有效学习内容"远程培训心得 银屏镇中心学校 张卫星 自去年10月份开始,我认真参加了2013-2014学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培训期间,认真学习几位专家关于"有效学习"专题的讲座.期间,我认真听讲,做笔记,积极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