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课教案9.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一、教学目标:

9.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用分式表示现实情景中的数量关系,体会分式的模型思想,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2).了解分式和有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与整式的区别; (3).理解并掌握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及其值为零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让学生在判断和识别整式与分式的实践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分式的概念;

(2).让学生体会从分数变化到分式的过程,从中感悟类比的思想方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和创造,体会分式的模型思想,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重点:分式的概念;

难点:识别分式有无意义;分式的值为0时的条件;

关键:通过类比分数的意义,加强对分式分母值不能为0的理解。 三、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

针对本班学生情况,为了适合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和认知规律,更好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引导——发现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类比的思维方法进行自主探究。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全面地掌握分式的意义,体会到数学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对学习数学充满信心。

2、学法指导

观察、概括、总结、归纳、类比、联想是学法指导的重点。 在课堂教学中,不是老师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在老师指引下让学生自己学。要把教法融于学法中,在学法中体现教法。在活动过程中,我将

引导学生体会用类比的方法,扩展知识的过程,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

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归纳,在与老师的交流中学习知识,从而达到 “学会”和 “会学”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问题1

一名运动员在上海金茂大厦跳伞,从350米的高度跳下,

(1)若到落地时用了28秒,那么他的平均降落速度是每秒多少米?

350)

28

(2)另一名运动员到落地时用了x秒,那么他的平均降落速度是每秒

350

多少米? ()

x

问题2

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为25平方米,长12米,那么宽如何表示?若长为

25)25) y米,则宽又如何表示? (、(问题3

12y

一名篮球运动员在一个赛季中参加了z场比赛,罚球进a个,2分球投进b个,3分球投进c个,那么他平均每场得几分?2分球占进球数的几分之几?

a2b3c

z

babc

师生共同分析、探讨,得出三个问题的数量代数式,感受、体会每个代数式的特征。

(二)初探新知 1.问题1

有两块稻田,第一块是4hm2,每公顷收水稻10500㎏;第二块是3hm2,每公顷收水稻9000 ㎏,这两块稻田平均每公顷收水稻 ㎏。

()

ambn

每公顷收水稻b ㎏ ,则这两块稻田平均每公顷收水稻㎏。 10500490003

43

思考与交流:如果第一块是mhm2每公顷收水稻a㎏;第二块那是nhm2 ,问题2

一件商品售价x元,利润率为a%(a>0),则这种商品每件的成本是

______元。

分析:

 售价=成本+利润 利润=成本×利润率

 即:售价=成本×(1+利润率) 所以:成本=售价÷(1+利润率)

() 1ax2.议一议

布置学生继续观察问题1与问题2的代数式特征,类比分数,合理联想,比较与整式的区别,归纳分式的定义。

3.分式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叫做分式。其中a叫做分式的分子,b叫做分式的分母。

4.小组内互举例子,判定是否是分式

通过列举具体例子,互说判别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强化分式概念,并及时纠正学生可能因分数负迁移所造成的认知障碍,注意辨析整式与分式的本质区别,判断一个代数式是不是分式,不是决定于这个式子里是否含分数线,关键要看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分数线具有 (1)表示括号;(2)表示除号的双重意义。

5.巩固练习: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1aabx2x11x

,,,,,,(xy),0,2a-1 x3ax24xy

a

b

想一想:我们上学期学习了有理数的分类,有理数包括整数与分数,那么今天学习的分式及以前学习的整式又属于什么式呢?

6.归纳小结有理式的意义: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即:

整式 有理式分式 (三)再探新知 1.探究活动 (1)填表:

„„„„

议一议:分式的值与字母a的值的关系?

(分式的值与字母取值有关,分式并不都有意义) 想一想:在小学学习分数时,对分数的分母有什么规定?

(分母不能为零)

(2)同学们在填表的过程中能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1: 如果分式中分母的值不为零,则这个分式有意义. 2.例题与练习

例题1.当x取什么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你知道吗?(采用组内合作然后组间抢答的形式。)

(1)

xx3

;(2);(3)

x10.5x13x1

反思:那么以上各分式,当x取什么值时,分式无意义? 鼓励学生讨论、交流、类比、联想、归纳结论。

结论2:如果分式中分母的值为零,则这个分式无意义。 3.观察上表交流、讨论分数值为0时与什么有关?

结论3:分式的值为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分子的值为零;

(2)同时分母的值不等于零。

例题2.同样的,以上各分式,当x取什么值时,分式的值为零? (四)课堂小结:

1.反思:我们是如何得到分式概念的?分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有联系?我们用了哪些方法进一步揭示了分式意义的本质? 2.谈一谈:你这一节课有什么收获? 3.归纳总结:

①、分式是两个整式相除的商,分数线可以理解为除号,并含有括号的作用;

②、分式的分子可以含有字母,也可以不含有字母,但分母必须含有字母;

③、分式分母的值不能为0,否则分式无意义;

④、分式的值要为0,需满足的条件是:分子的值等于0且分母值不为0;

⑤、有理式的分类(有理式包括整式和分式)。 (五)、巩固练习: 1.完成P88页练习1、2、3 2.已知分式

3x27

,当x取什么值时, x3

①分式有意义; ②分式的值为零

③分式的值为负数?(选做) 3.已知当x=3时,分式

2x3

没有意义,求a的值。(选做) xa

4.是否存在x的值,使得当a=4时,分式(六)、作业布置 1.课堂作业:

课本P91 1、2 2.课外作业:

指导用书、基础训练 课后反思:

xa

的值为零?(选做) ax

一、教学目标:

9.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用分式表示现实情景中的数量关系,体会分式的模型思想,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2).了解分式和有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与整式的区别; (3).理解并掌握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及其值为零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让学生在判断和识别整式与分式的实践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分式的概念;

(2).让学生体会从分数变化到分式的过程,从中感悟类比的思想方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和创造,体会分式的模型思想,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重点:分式的概念;

难点:识别分式有无意义;分式的值为0时的条件;

关键:通过类比分数的意义,加强对分式分母值不能为0的理解。 三、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

针对本班学生情况,为了适合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和认知规律,更好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引导——发现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类比的思维方法进行自主探究。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全面地掌握分式的意义,体会到数学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对学习数学充满信心。

2、学法指导

观察、概括、总结、归纳、类比、联想是学法指导的重点。 在课堂教学中,不是老师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在老师指引下让学生自己学。要把教法融于学法中,在学法中体现教法。在活动过程中,我将

引导学生体会用类比的方法,扩展知识的过程,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

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归纳,在与老师的交流中学习知识,从而达到 “学会”和 “会学”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问题1

一名运动员在上海金茂大厦跳伞,从350米的高度跳下,

(1)若到落地时用了28秒,那么他的平均降落速度是每秒多少米?

350)

28

(2)另一名运动员到落地时用了x秒,那么他的平均降落速度是每秒

350

多少米? ()

x

问题2

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为25平方米,长12米,那么宽如何表示?若长为

25)25) y米,则宽又如何表示? (、(问题3

12y

一名篮球运动员在一个赛季中参加了z场比赛,罚球进a个,2分球投进b个,3分球投进c个,那么他平均每场得几分?2分球占进球数的几分之几?

a2b3c

z

babc

师生共同分析、探讨,得出三个问题的数量代数式,感受、体会每个代数式的特征。

(二)初探新知 1.问题1

有两块稻田,第一块是4hm2,每公顷收水稻10500㎏;第二块是3hm2,每公顷收水稻9000 ㎏,这两块稻田平均每公顷收水稻 ㎏。

()

ambn

每公顷收水稻b ㎏ ,则这两块稻田平均每公顷收水稻㎏。 10500490003

43

思考与交流:如果第一块是mhm2每公顷收水稻a㎏;第二块那是nhm2 ,问题2

一件商品售价x元,利润率为a%(a>0),则这种商品每件的成本是

______元。

分析:

 售价=成本+利润 利润=成本×利润率

 即:售价=成本×(1+利润率) 所以:成本=售价÷(1+利润率)

() 1ax2.议一议

布置学生继续观察问题1与问题2的代数式特征,类比分数,合理联想,比较与整式的区别,归纳分式的定义。

3.分式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叫做分式。其中a叫做分式的分子,b叫做分式的分母。

4.小组内互举例子,判定是否是分式

通过列举具体例子,互说判别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强化分式概念,并及时纠正学生可能因分数负迁移所造成的认知障碍,注意辨析整式与分式的本质区别,判断一个代数式是不是分式,不是决定于这个式子里是否含分数线,关键要看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分数线具有 (1)表示括号;(2)表示除号的双重意义。

5.巩固练习: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1aabx2x11x

,,,,,,(xy),0,2a-1 x3ax24xy

a

b

想一想:我们上学期学习了有理数的分类,有理数包括整数与分数,那么今天学习的分式及以前学习的整式又属于什么式呢?

6.归纳小结有理式的意义: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即:

整式 有理式分式 (三)再探新知 1.探究活动 (1)填表:

„„„„

议一议:分式的值与字母a的值的关系?

(分式的值与字母取值有关,分式并不都有意义) 想一想:在小学学习分数时,对分数的分母有什么规定?

(分母不能为零)

(2)同学们在填表的过程中能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1: 如果分式中分母的值不为零,则这个分式有意义. 2.例题与练习

例题1.当x取什么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你知道吗?(采用组内合作然后组间抢答的形式。)

(1)

xx3

;(2);(3)

x10.5x13x1

反思:那么以上各分式,当x取什么值时,分式无意义? 鼓励学生讨论、交流、类比、联想、归纳结论。

结论2:如果分式中分母的值为零,则这个分式无意义。 3.观察上表交流、讨论分数值为0时与什么有关?

结论3:分式的值为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分子的值为零;

(2)同时分母的值不等于零。

例题2.同样的,以上各分式,当x取什么值时,分式的值为零? (四)课堂小结:

1.反思:我们是如何得到分式概念的?分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有联系?我们用了哪些方法进一步揭示了分式意义的本质? 2.谈一谈:你这一节课有什么收获? 3.归纳总结:

①、分式是两个整式相除的商,分数线可以理解为除号,并含有括号的作用;

②、分式的分子可以含有字母,也可以不含有字母,但分母必须含有字母;

③、分式分母的值不能为0,否则分式无意义;

④、分式的值要为0,需满足的条件是:分子的值等于0且分母值不为0;

⑤、有理式的分类(有理式包括整式和分式)。 (五)、巩固练习: 1.完成P88页练习1、2、3 2.已知分式

3x27

,当x取什么值时, x3

①分式有意义; ②分式的值为零

③分式的值为负数?(选做) 3.已知当x=3时,分式

2x3

没有意义,求a的值。(选做) xa

4.是否存在x的值,使得当a=4时,分式(六)、作业布置 1.课堂作业:

课本P91 1、2 2.课外作业:

指导用书、基础训练 课后反思:

xa

的值为零?(选做) ax


相关内容

  • 数学:9.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教案(沪科版七年级下)
  • 9.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分式的意义,会求使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2.使学生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用它将分式变形.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式的意义及其基本性质. 难点:分式的变号法则. 三.教学过程 引言:我们已经学过了整式,知道可用整式表示某些数量关系:学习了整式四则 ...

  • 苏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案(全册)[1]
  • 苏教版小学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第七章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不等式的意义,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能正确用轴表示解集. (3)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 知识梳理: (1)不等式及基本性质: (2)一元一次不等 ...

  • 全国初中数学教材目录大全
  • 人教版初中数学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5 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2.2 整式的加减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3.3 解一元一 ...

  • 八年级数学分式教案
  • 第十六章 分式 教材分析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全章共包括三节: 16.1 分式 16.2 分式的运算 16.3 分式方程 其中,16.1 节引进分 ...

  • 新版苏教版初中数学--目录
  • 原教材 第一章 我们与数学1.1生活 数学 第一章 同行 1.2活动 思考 数学与我们同行 2.1比0小的数 2.2数轴 2.3绝对值与相反数 2.4有理数的加法与减 第二章 法 有理数 2.5有理数的乘法与除 第二章有理数 法 2.6有理数的乘方 2.7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数学活动算"24 ...

  • 沪教版教材大纲
  • 小学 一年级(一) 一.10以内的数 说一说 分一分 数一数 几个与第几个 比一比 数射线 二.10以内数的加减法 分与合 加法 讲讲算算(一) 减法 讲讲算算(二) 加与减 看数射线做加.减法 10的游戏 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 三.20以内的数及其加减法 11-20的数 十几就是十和几 20以内数 ...

  • 初中数学各版本教材目录比较
  • 华师大版(新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数学世界 第二章 有理数 2.1 有理数 1.正数和负数 2.有理数 2.2 数轴 1.数轴 2.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 2.3 相反数 2.4 绝对值 2.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2.6 有理数的加法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2.7 有理 ...

  • 冀教版初中数学教材总目录
  • 冀教版初中数学教材 总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 1.1 几何图形1.2 图形中的点.线.面1.3 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 1.4 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1.5 用平面截几何体 第二章 有理数 2.1 正数和负数2.2 数轴2.3 绝对值2.4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2.5 有理数的加法2.6 ...

  • 沪科版初中数学目录最新版
  • 沪科版初中数学 目录 七年级上册:1-5 第1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数轴 1.3 有理数的大小 1.4 有理数的加减 1.5 有理数的乘除 1.6 有理数的乘方 1.7 近似数 第2章 整式加减 2.1 用字母表示数 2.2 代数式 2.3 整式加减 第3章 一次方程与方程组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