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与中国的民族凝聚力

土地与中国的民族凝聚力

大灾之前方能看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无疑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凝聚力却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而增强或者是减弱。

我国现在的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在国际上来说是比较强大的。这一点与西方的好多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西方的好多国家自叹不如,尤其是在灾难面前,我国政府与广大群众所表现出来的灾后反应速度,应急速度更是远远超出世界水平,同时也令许许多多的国外学者感到惊奇与不解。

促成我国的民族凝聚力强大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为关键的却是长期的历史的积淀,而在这个积淀的过程中,土地的作用又显得及其的重要。

土地是伴随着农耕文明的产生而产生的,它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由原始部落的采集文明、狩猎文明向国家制度的农耕文明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土地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而土地作为一种社会的关键,正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是从封建社会开始的。特别是当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的时候,土地更是成为了整个社会最为敏感的神经。百姓、土地与土地所有者即地主,三者之间构成了一个其妙的存在,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对立。一方面,农民需要通过土地这一生产资料来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这就要求他们必须依附于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而地主也需要农民的耕作来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由此构成了一个并不牢靠的整体。另一方面,地主的本质或者其存在的意义在于剥削,其剥削的对象就是广大劳动人民,因而又使得没有任何联系的佃农之间为了共同的利益——反抗地主的剥削而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联合到一起;与此同时,地主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因素开始相互勾结,由此而产生了两个整体,两个阶层的对立与统一。

正是由于土地的村存在,广大农民与地主形成了这样一个矛盾的存在。在我国的古代,生产力及其的低下,每当天灾人祸发生的时候,地主与广大农民又往往会团结在一起,共同抵抗天灾。皇帝作为古代最大的地主,往往会开仓赈灾,救济百姓,同时对灾区减免劳役赋税,借以维护统治。无论统治者出于什么目的,采取的什么手段,其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加深了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同时也正是由于古代极其低下的生产力,朝廷在面对天灾时,往往不会一力承担救灾的事物,而是会要求邻近的省份或者是有实力的家族大贾协同赈灾,由此逐渐被历朝的统治者所借鉴,逐渐形成了这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

同时,由于土地的存在,其所代表的生产方式又决定了在对本身的生活没有大的影响的之下,广大农民不可能存在真正的团结。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劳动的效率远远达不到可以令广大农民富裕甚至温饱的程度。由于当时的社会粮食的单产量低,社会上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加之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得广大人民不可能也不会去想生活之外的事。纵观历史,各种各样的农民起义基本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由于中央的政策严重阻碍甚至破坏了广大农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因而不得不进行联合来推翻现任政府,维护自身的利益,特别是当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的成功,更是给后世饱受压迫的农民指明了一条保证自己利益的道路。但无论如何,广大百姓不到最后是不会选择起义的,他们更愿意老老实实地耕种自己的土地,从而满足自身的生活需要并获得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的保护。从某方面来讲,这种基于土地而存在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我国现在社会风气冷漠以及平时所表现出来的凝聚力不强的原因之一。

土地对民族凝聚力的影响还表现在另一个方面,那就是对少数民族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同化上。自古以来,中原地区的百姓一直以汉族为主,其生产生活的方式也充斥着农耕文明的痕迹。四方的少数民族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垂涎这块儿肥沃的土地也好,羡慕那里的文明也罢,经常会发动对中原地区的战争。虽说结果经常是汉族抵挡不住少数民族的步伐,但少数民族的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却又不得不向汉族的文化以及生产生活方式学习,而在这一过程中,少数民族又不断被中原文化所同化,少数民族的游牧文化也逐渐被中原的农耕文明所取代,其生产生活方式也逐渐向汉族靠拢,这是一种人的本能,向先进的、优秀的东西学习、靠拢的本能,因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少数民族也逐渐接受了安土重迁的思想,守着自己的土地满足自身的生产生活需要,大大减轻了少数民族逐水草而居的辛苦程度,降低了生活来源的不稳定性,这种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因而得以在少数民族内部传播,使得广大少数民族群众与土地这一生产资料紧密的联系起来。

在这一基础之上,由于土地的作用,使得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广大劳动人民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从而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使得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大大加强,并在历朝历代的统治者的直接或者间接促进民族融合的政策之下日益巩固。各少数民族对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的认同感与凝聚力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加强,为我国现在的56个民族是一家的格局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正是由于土地的存在,以农耕文明为主流的中原文化不断兼收并蓄,求同存异,使得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彼此的依存度也逐渐上升,最终形成了这种独属于我国的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与以海洋文明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西方资本主义的个人的利益至上的文化所导致的民族凝聚力的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政治学院

14级政治学与行政学班

徐金武

土地与中国的民族凝聚力

大灾之前方能看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无疑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凝聚力却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而增强或者是减弱。

我国现在的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在国际上来说是比较强大的。这一点与西方的好多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西方的好多国家自叹不如,尤其是在灾难面前,我国政府与广大群众所表现出来的灾后反应速度,应急速度更是远远超出世界水平,同时也令许许多多的国外学者感到惊奇与不解。

促成我国的民族凝聚力强大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为关键的却是长期的历史的积淀,而在这个积淀的过程中,土地的作用又显得及其的重要。

土地是伴随着农耕文明的产生而产生的,它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由原始部落的采集文明、狩猎文明向国家制度的农耕文明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土地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而土地作为一种社会的关键,正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是从封建社会开始的。特别是当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的时候,土地更是成为了整个社会最为敏感的神经。百姓、土地与土地所有者即地主,三者之间构成了一个其妙的存在,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对立。一方面,农民需要通过土地这一生产资料来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这就要求他们必须依附于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而地主也需要农民的耕作来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由此构成了一个并不牢靠的整体。另一方面,地主的本质或者其存在的意义在于剥削,其剥削的对象就是广大劳动人民,因而又使得没有任何联系的佃农之间为了共同的利益——反抗地主的剥削而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联合到一起;与此同时,地主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因素开始相互勾结,由此而产生了两个整体,两个阶层的对立与统一。

正是由于土地的村存在,广大农民与地主形成了这样一个矛盾的存在。在我国的古代,生产力及其的低下,每当天灾人祸发生的时候,地主与广大农民又往往会团结在一起,共同抵抗天灾。皇帝作为古代最大的地主,往往会开仓赈灾,救济百姓,同时对灾区减免劳役赋税,借以维护统治。无论统治者出于什么目的,采取的什么手段,其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加深了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同时也正是由于古代极其低下的生产力,朝廷在面对天灾时,往往不会一力承担救灾的事物,而是会要求邻近的省份或者是有实力的家族大贾协同赈灾,由此逐渐被历朝的统治者所借鉴,逐渐形成了这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

同时,由于土地的存在,其所代表的生产方式又决定了在对本身的生活没有大的影响的之下,广大农民不可能存在真正的团结。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劳动的效率远远达不到可以令广大农民富裕甚至温饱的程度。由于当时的社会粮食的单产量低,社会上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加之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得广大人民不可能也不会去想生活之外的事。纵观历史,各种各样的农民起义基本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由于中央的政策严重阻碍甚至破坏了广大农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因而不得不进行联合来推翻现任政府,维护自身的利益,特别是当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的成功,更是给后世饱受压迫的农民指明了一条保证自己利益的道路。但无论如何,广大百姓不到最后是不会选择起义的,他们更愿意老老实实地耕种自己的土地,从而满足自身的生活需要并获得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的保护。从某方面来讲,这种基于土地而存在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我国现在社会风气冷漠以及平时所表现出来的凝聚力不强的原因之一。

土地对民族凝聚力的影响还表现在另一个方面,那就是对少数民族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同化上。自古以来,中原地区的百姓一直以汉族为主,其生产生活的方式也充斥着农耕文明的痕迹。四方的少数民族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垂涎这块儿肥沃的土地也好,羡慕那里的文明也罢,经常会发动对中原地区的战争。虽说结果经常是汉族抵挡不住少数民族的步伐,但少数民族的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却又不得不向汉族的文化以及生产生活方式学习,而在这一过程中,少数民族又不断被中原文化所同化,少数民族的游牧文化也逐渐被中原的农耕文明所取代,其生产生活方式也逐渐向汉族靠拢,这是一种人的本能,向先进的、优秀的东西学习、靠拢的本能,因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少数民族也逐渐接受了安土重迁的思想,守着自己的土地满足自身的生产生活需要,大大减轻了少数民族逐水草而居的辛苦程度,降低了生活来源的不稳定性,这种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因而得以在少数民族内部传播,使得广大少数民族群众与土地这一生产资料紧密的联系起来。

在这一基础之上,由于土地的作用,使得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广大劳动人民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从而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使得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大大加强,并在历朝历代的统治者的直接或者间接促进民族融合的政策之下日益巩固。各少数民族对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的认同感与凝聚力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加强,为我国现在的56个民族是一家的格局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正是由于土地的存在,以农耕文明为主流的中原文化不断兼收并蓄,求同存异,使得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彼此的依存度也逐渐上升,最终形成了这种独属于我国的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与以海洋文明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西方资本主义的个人的利益至上的文化所导致的民族凝聚力的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政治学院

14级政治学与行政学班

徐金武


相关内容

  • 85年来云南党的建设的回顾与启示
  • 85年来云南党的建设的回顾与启示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90年光辉的战斗历程.90年中,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 ...

  • 近代史试题
  • 一.选择题 1.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 <辛丑条约> 2.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三元里抗英斗争 3.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 五四运动 4.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g ...

  •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笔记资料
  • 2012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辅导资料一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这一章内容不太复杂,掌握划定的重点即可. 1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是指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整个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也称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生态环境) 2 .人文地理环境分为经济地 ...

  • 民族团结身边的小故事5
  •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非常有幸能给大家带来今天的演讲,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大爱不分民族 团结凝聚力量>. 连日的普降暴雨还是在我们的担心中制造了一场大灾难.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因连续强降雨引发特大山洪泥石流.昔日祥和秀美的山中小城顿时满目疮 ...

  • 毛概论述题
  • 论述题 1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一.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里, 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各奔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 ...

  • 庆祝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分段)
  • 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 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超越半个世纪的征程,巍巍中华那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那段荡气回肠的抗争史再一次叩开了我们记忆的闸门. 历史并不如烟,哪能随风飘散: 那里有万里河山破碎的屈辱,那 ...

  • 中国传统经济论文
  • 中国传统经济 一. 前言 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小农经济,不需要市场和商品交流,以 家庭为单位进行自给自足的生产来满足自己生存需要,即我们所说的男耕女织,具有很大的封闭性,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生产力得不到长足的发展.中国传统经济历史上的三大兴盛期有: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 ...

  • 中国古代史上的一般规律
  • 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一般规律 一.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统一的一般规律 (一)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统一的一般原因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在我国封建社会,出现过四次大统一的局面,秦汉.西晋.隋唐.元明清及一些局部地区的统一,其出现的原因有其规律可循: 1.社会生产力的 ...

  • "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心得体会
  • "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心得体会 和田县主题教育办公室高俊青整理 热爱伟大祖国,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在五千年的光辉历程中,无数仁人志士.热血男儿书写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中熠熠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