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北师大七年级上)知识点

知识点三:传说时代

1.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历史贡献:炎帝(神农氏)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传说他教农具,教农耕,尝百草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集市。黄帝:造宫室、车船、兵器、衣裳等,他的妻子缧祖发明养蚕抽丝的技术。

2.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远古传说是文字发明前先民们对远古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记述,有神话的成分,也有一些可靠的根据。史实是完全真实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

3.为什么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炎帝和黄帝二部走向联合,占据了中原地区不断繁衍形成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4.龙的形象:龙是众多部落图腾的融合体,反映出不同部落之间从战争走向联合,进而构成华夏族主体的历程。

5.禅让制与世袭制:

禅让制:(存在于尧舜禹时期)通过民主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公天下”

世袭制:(从夏朝启开始到封建社会结束)指一个家族世代世袭王位(帝位),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是一种“家天下”的制度。

6.大禹治水的启示:①启示一创新②启示二:坚持不懈不达目的的誓不罢休的精神。③启示三:人类与环境应和谐地相处,做到可以持续发展。应当树立环保意识

知识点四:夏商西周

1.盘庚迁殷: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商朝稳定下来2.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武王通过牧野之战打败商纣王,商朝灭亡

3.分封制:原因:西周疆域广大,为了加强对周边的巩固。

内容:周王土地和臣民授予诸侯,诸侯服从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室。

作用:①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②密切了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缺点:从长远看,又会形成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不利于国家的统一。

4.夏商西周的更迭

知识点五: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1.春秋五霸:齐桓公:首霸春秋:东方大国,富有鱼盐之利;任用管仲改革国家富强;提出

“尊王攘夷”的口号。(葵丘会盟是争霸的实现)/晋文公:城濮之战(为人诚信、退避三舍)/楚庄王:问鼎中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宋襄公秦穆公

2.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西南北到中央

合纵:六国南北联合,共同抗秦;连横:秦利用六国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有:秦国的张仪、魏国的公孙衍。合纵连横的结果:五国朝秦暮楚,合纵被瓦解,秦国力量日益强大。

知识点六:社会变革

1.春秋时期,铁制工具开始广泛应用。战国时期,开始使用牛耕。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当时社会生产力取得显著进步的标志。生产力的发展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并且逐渐代替了大规模的强制性集体耕作(西周的“千耦齐耘”),史书上记载这一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各国纷纷展开变法。

2.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改革最彻底的改革(时间:公元前356年)

内容:主要内容:富国措施—--奖励生产、承认土地私有;强兵措施----奖励军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编制户口,加强刑罚,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作用:经过变法,秦国强大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改革的认识:①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树立“实现抱负不怕挫折和牺牲”的观念。②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具有创新精神和献身精神才能实现价值。③改革是强国之路,是除旧布新的良药。

知识点七:甲骨文和青铜器:

1.甲骨文:(1)商朝的文字,刻写在龟骨和兽骨上,称为甲骨文。(2)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3)甲骨文是一种象形文字,比较成熟,与今天汉字有渊源的关系。

2.青铜器: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青铜代表作是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意义: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反映了商朝工匠的聪明才智和协同合作的精神;折射出商朝强盛的国力。

知识点八: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1.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

孔子:春秋末年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把他的言论整理而成的书。

思想上:“仁”和“礼”两部分。

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成为了以后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

教育上:创办私学是民间办学的开始;主张“有教无类”,当仁不让,因材施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百家争鸣:

3、在学校社会上“破坏公物”的行为屡屡发生,如何来遏制这种不良行为,请你参考战国

时期儒、墨、道、法各学派的思想主张,谈谈你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九: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1.都江堰:①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②它具有防洪灌溉双重功能③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④代表了我古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铜钟是周朝贵族在祭祀、宴会等活动中使用的乐器。编钟由几件铜钟组合而成形状相同。它表明,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

基础知识:

1、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的主要代表: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北京人已能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已懂得人工取火。

2、氏族聚落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黄河流域的半坡聚落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聚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3、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相传炎帝是我国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号称神农氏。 相传黄帝造宫室、车船、兵器、衣裳。其妻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炎、黄二部族走向联合,形成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4、尧、舜、禹是继黄帝之后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禅让制。 禹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在部落联盟中享有极高威望,被称为“大禹”。

5、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定都阳城。禹死后,启继承父位,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联合各部族打败了夏朝的最后一个暴君桀,建立商朝,建都在亳。 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从此稳定下来,后代把商朝称为殷。

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各部落,灭亡商朝,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结束,第二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历史上称为东周。

6、夏商西周社会以血缘亲疏关系区分尊卑等级。

夏商西周国家都建立了强大的军队,制定了严酷的刑法。礼仪教化是统治人民的另一种手段。 西周初年,周王为了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实行了“分封制”。

7、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春秋五霸”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五个霸主。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举行诸侯会盟,首先称霸。

8、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战国七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

9、春秋时期,铁制工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

10、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11、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

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也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

1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要是“仁”“礼”两部分。提倡“为政以德”。开始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当仁不让于师”。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一书。

13、“诸子百家”中(1)、儒家主张以“礼”治国。(2)、法家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

(3)道家提出“无为而治”。

知识点十:秦帝国的兴亡

1.秦统一的条件:①统一是历史趋势②商鞅变法使秦国中最富强的国家。③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大败七国中实力最强的赵国,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进攻。(纸上谈兵—赵括)

2.秦的统一:顺序:韩—赵—魏—楚—燕—齐。时间:公元前230——前221年

3.秦朝的建立:前221,秦王嬴政(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定都咸阳。

4.秦朝统一意义:

(1)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混乱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2)从此,统一成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成了中国文明史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人民对人类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5.陈胜吴广起义:根本原因:秦朝的暴政;直接原因:大雨耽误工期。

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知识点十一: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内容:政治上:①采用“皇帝”称号②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③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度。

经济文化:①统一车辆形制②统一文字,先小篆后隶书③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铜钱④统一度量衡

军事上: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抵御匈进攻。 思想上:焚书坑儒

知识点十二: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1.西汉建立:前202年,定都长安,刘邦就是汉高祖。

2.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思想上:采纳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上:①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巧妙削弱诸侯王封国的权力。②加强检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地方:设立刺史。 作用: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知识点十三: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1.开拓西域:前138年,汉武帝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作用: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2.汉朝在西域设立的机构: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意义: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3.丝绸之路:①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

②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术等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瓜果、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东来。 ③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知识点十四:先进的秦汉科学技术

1.造纸术:①发明:西汉前期,人们从“积漂絮成絮片”中得到启示,发明了纸。

②改造:东汉前期,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鱼网做造纸原料,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造纸的成本,同时又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史称“蔡侯纸”③公元3——4世纪,纸的使用在我国就已经相当普遍。④造纸术的发明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2.医学:①医圣:东汉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②神医:华佗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研制“麻沸散”,这是医学史上的创举。

3.数学成就:《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前期,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它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知识点十五:昌盛的秦汉文化

1.宗教:①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东汉初年,汉明帝派人到天竺求佛法,促进了佛教在我国的传播。这种教义有利与维护现存的等级秩序。东汉末年,佛教在民间流传开来。佛教的传播为中国文化注入新的因素,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②道教:东汉后期,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宗教。其教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现实,重现世的特点

③东汉以后,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儒、佛、道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

2.史学:《史记》:西汉司马迁,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

3.雕塑艺术: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反映出秦朝雕塑艺术高超水平,生动展现出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知识点十六: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战争:①官渡之战:200年,曹操以少胜多袁绍,后统一了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重视人才;实行屯田,实力增强)

②赤壁之战:208年,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操。

意义: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③分析曹操在两次战争中一败一胜的原因:

2.三国建立:

知识点十七:南方经济的发展

1.人口南迁:时间:东汉末年;原因:①北方战乱,动荡不安,南方安定。②少数民族向中原的不断推进。③迁移地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到达岭南地区。

2.江南经济的发展:①原因:补充了大量劳动人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江南自然条件优越;社会安定。②表现:农业:开辟出大量湖田;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种植双季稻;新建了许多水利工程。手工业:纺织业发达;冶铸业中发明了灌钢法;青瓷成为人民日常的生活用具;

商业:城市繁荣,人口众多。

知识点十八:北方的民族汇聚.孝文帝改革:原因:顺应历史潮流;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时间:494年;内容:迁都洛阳;汉化措施。作用: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

知识点十九: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1.数学:南朝宋、齐之际的科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比欧洲早了约1000年。

2.农学:北魏和东魏之间的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写成的《齐民要术》反映北方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

3.北魏时期杰出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写成的《水经注》既是一部优秀的地理学著作,同时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

知识点二十:异彩方呈的艺术成就

1.书法:东晋的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他的字有“漂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美称,他被尊称为“书圣”。

2.绘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艺术成就最高的是东晋人顾恺之。以人物画最为突出,现存《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3.石窟艺术:最著名的有陕西大通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等。

一、基础知识:

1、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先后灭掉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 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定都咸阳,秦王赢政自称始皇帝。

2、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起义,口号:“王侯将相,定有种乎?”

3、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1、废分封,立郡县。2、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3、焚书坑儒。

4、秦始皇为了防御匈奴进攻,征发大批人力修缮和增补燕、赵、秦三国北边的旧长城,将其连为一体,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一万余里,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5、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

3、大力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在地方设刺史。

6、张骞通西域:

1、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 2、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7、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8、“丝绸之路”是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

9、西汉人民发明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10、张仲景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11、华佗擅长针炙和外科手术,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被人们誉为“神医”。

12、《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地期,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13、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14、道教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宗教,东汉后期,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道家思想相结合,形成了道教。

15、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

16、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是以步兵、车兵、骑兵组成的大型地下军阵。

17、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200年,曹操打败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统一了北方。

18、208年,曹操与孙权、刘备联军决战,爆发了著名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了曹军。

19、220年,曹操病死,他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改国号为魏国,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仍以汉为国号,史称蜀。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至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20、祖冲之是南朝宋、齐之际著名的科学家,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比欧洲人早了约1000年。

21、贾思勰生活在北魏和东魏时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写成《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

22、郦道元是北魏时期杰出的地理学家,写成《水经注》一书。《水经注》既是一部优秀的地理学著作,同时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

23、王羲之被尊称为“书圣”,他的行书作是《兰亭序》,他的字有“飘若浮云,娇若惊龙”的美称。

2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艺术成就最高的是东晋人顾恺之,他的绘画作品以人物画最为突出,现存有摹本《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25、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石雕艺术中最著名的有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二、问答题:

1、如何评价禅让制?

答:禅让是原始社会后期通过民主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部落联盟的领导权从尧到舜再到禹,并不是个人之间的权力转移,而是反映了这些部落势力此消彼长的关系。

2、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你有什么看法?请说明理由。

答:秦始皇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和人民的愿望,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国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始皇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他又是一个暴君:制定残酷的刑罚制度,实行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控制,摧残了文化。功过相比,秦始皇还是功大于过,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

知识点三:传说时代

1.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历史贡献:炎帝(神农氏)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传说他教农具,教农耕,尝百草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集市。黄帝:造宫室、车船、兵器、衣裳等,他的妻子缧祖发明养蚕抽丝的技术。

2.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远古传说是文字发明前先民们对远古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记述,有神话的成分,也有一些可靠的根据。史实是完全真实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

3.为什么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炎帝和黄帝二部走向联合,占据了中原地区不断繁衍形成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4.龙的形象:龙是众多部落图腾的融合体,反映出不同部落之间从战争走向联合,进而构成华夏族主体的历程。

5.禅让制与世袭制:

禅让制:(存在于尧舜禹时期)通过民主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公天下”

世袭制:(从夏朝启开始到封建社会结束)指一个家族世代世袭王位(帝位),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是一种“家天下”的制度。

6.大禹治水的启示:①启示一创新②启示二:坚持不懈不达目的的誓不罢休的精神。③启示三:人类与环境应和谐地相处,做到可以持续发展。应当树立环保意识

知识点四:夏商西周

1.盘庚迁殷: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商朝稳定下来2.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武王通过牧野之战打败商纣王,商朝灭亡

3.分封制:原因:西周疆域广大,为了加强对周边的巩固。

内容:周王土地和臣民授予诸侯,诸侯服从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室。

作用:①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②密切了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缺点:从长远看,又会形成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不利于国家的统一。

4.夏商西周的更迭

知识点五: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1.春秋五霸:齐桓公:首霸春秋:东方大国,富有鱼盐之利;任用管仲改革国家富强;提出

“尊王攘夷”的口号。(葵丘会盟是争霸的实现)/晋文公:城濮之战(为人诚信、退避三舍)/楚庄王:问鼎中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宋襄公秦穆公

2.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西南北到中央

合纵:六国南北联合,共同抗秦;连横:秦利用六国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有:秦国的张仪、魏国的公孙衍。合纵连横的结果:五国朝秦暮楚,合纵被瓦解,秦国力量日益强大。

知识点六:社会变革

1.春秋时期,铁制工具开始广泛应用。战国时期,开始使用牛耕。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当时社会生产力取得显著进步的标志。生产力的发展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并且逐渐代替了大规模的强制性集体耕作(西周的“千耦齐耘”),史书上记载这一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各国纷纷展开变法。

2.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改革最彻底的改革(时间:公元前356年)

内容:主要内容:富国措施—--奖励生产、承认土地私有;强兵措施----奖励军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编制户口,加强刑罚,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作用:经过变法,秦国强大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改革的认识:①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树立“实现抱负不怕挫折和牺牲”的观念。②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具有创新精神和献身精神才能实现价值。③改革是强国之路,是除旧布新的良药。

知识点七:甲骨文和青铜器:

1.甲骨文:(1)商朝的文字,刻写在龟骨和兽骨上,称为甲骨文。(2)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3)甲骨文是一种象形文字,比较成熟,与今天汉字有渊源的关系。

2.青铜器: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青铜代表作是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意义: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反映了商朝工匠的聪明才智和协同合作的精神;折射出商朝强盛的国力。

知识点八: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1.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

孔子:春秋末年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把他的言论整理而成的书。

思想上:“仁”和“礼”两部分。

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成为了以后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

教育上:创办私学是民间办学的开始;主张“有教无类”,当仁不让,因材施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百家争鸣:

3、在学校社会上“破坏公物”的行为屡屡发生,如何来遏制这种不良行为,请你参考战国

时期儒、墨、道、法各学派的思想主张,谈谈你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九: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1.都江堰:①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②它具有防洪灌溉双重功能③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④代表了我古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铜钟是周朝贵族在祭祀、宴会等活动中使用的乐器。编钟由几件铜钟组合而成形状相同。它表明,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

基础知识:

1、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的主要代表: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北京人已能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已懂得人工取火。

2、氏族聚落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黄河流域的半坡聚落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聚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3、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相传炎帝是我国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号称神农氏。 相传黄帝造宫室、车船、兵器、衣裳。其妻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炎、黄二部族走向联合,形成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4、尧、舜、禹是继黄帝之后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禅让制。 禹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在部落联盟中享有极高威望,被称为“大禹”。

5、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定都阳城。禹死后,启继承父位,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联合各部族打败了夏朝的最后一个暴君桀,建立商朝,建都在亳。 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从此稳定下来,后代把商朝称为殷。

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各部落,灭亡商朝,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结束,第二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历史上称为东周。

6、夏商西周社会以血缘亲疏关系区分尊卑等级。

夏商西周国家都建立了强大的军队,制定了严酷的刑法。礼仪教化是统治人民的另一种手段。 西周初年,周王为了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实行了“分封制”。

7、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春秋五霸”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五个霸主。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举行诸侯会盟,首先称霸。

8、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战国七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

9、春秋时期,铁制工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

10、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11、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

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也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

1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要是“仁”“礼”两部分。提倡“为政以德”。开始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当仁不让于师”。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一书。

13、“诸子百家”中(1)、儒家主张以“礼”治国。(2)、法家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

(3)道家提出“无为而治”。

知识点十:秦帝国的兴亡

1.秦统一的条件:①统一是历史趋势②商鞅变法使秦国中最富强的国家。③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大败七国中实力最强的赵国,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进攻。(纸上谈兵—赵括)

2.秦的统一:顺序:韩—赵—魏—楚—燕—齐。时间:公元前230——前221年

3.秦朝的建立:前221,秦王嬴政(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定都咸阳。

4.秦朝统一意义:

(1)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混乱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2)从此,统一成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成了中国文明史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人民对人类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5.陈胜吴广起义:根本原因:秦朝的暴政;直接原因:大雨耽误工期。

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知识点十一: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内容:政治上:①采用“皇帝”称号②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③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度。

经济文化:①统一车辆形制②统一文字,先小篆后隶书③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铜钱④统一度量衡

军事上: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抵御匈进攻。 思想上:焚书坑儒

知识点十二: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1.西汉建立:前202年,定都长安,刘邦就是汉高祖。

2.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思想上:采纳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上:①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巧妙削弱诸侯王封国的权力。②加强检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地方:设立刺史。 作用: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知识点十三: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1.开拓西域:前138年,汉武帝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作用: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2.汉朝在西域设立的机构: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意义: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3.丝绸之路:①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

②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术等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瓜果、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东来。 ③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知识点十四:先进的秦汉科学技术

1.造纸术:①发明:西汉前期,人们从“积漂絮成絮片”中得到启示,发明了纸。

②改造:东汉前期,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鱼网做造纸原料,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造纸的成本,同时又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史称“蔡侯纸”③公元3——4世纪,纸的使用在我国就已经相当普遍。④造纸术的发明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2.医学:①医圣:东汉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②神医:华佗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研制“麻沸散”,这是医学史上的创举。

3.数学成就:《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前期,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它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知识点十五:昌盛的秦汉文化

1.宗教:①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东汉初年,汉明帝派人到天竺求佛法,促进了佛教在我国的传播。这种教义有利与维护现存的等级秩序。东汉末年,佛教在民间流传开来。佛教的传播为中国文化注入新的因素,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②道教:东汉后期,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宗教。其教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现实,重现世的特点

③东汉以后,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儒、佛、道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

2.史学:《史记》:西汉司马迁,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

3.雕塑艺术: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反映出秦朝雕塑艺术高超水平,生动展现出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知识点十六: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战争:①官渡之战:200年,曹操以少胜多袁绍,后统一了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重视人才;实行屯田,实力增强)

②赤壁之战:208年,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操。

意义: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③分析曹操在两次战争中一败一胜的原因:

2.三国建立:

知识点十七:南方经济的发展

1.人口南迁:时间:东汉末年;原因:①北方战乱,动荡不安,南方安定。②少数民族向中原的不断推进。③迁移地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到达岭南地区。

2.江南经济的发展:①原因:补充了大量劳动人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江南自然条件优越;社会安定。②表现:农业:开辟出大量湖田;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种植双季稻;新建了许多水利工程。手工业:纺织业发达;冶铸业中发明了灌钢法;青瓷成为人民日常的生活用具;

商业:城市繁荣,人口众多。

知识点十八:北方的民族汇聚.孝文帝改革:原因:顺应历史潮流;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时间:494年;内容:迁都洛阳;汉化措施。作用: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

知识点十九: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1.数学:南朝宋、齐之际的科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比欧洲早了约1000年。

2.农学:北魏和东魏之间的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写成的《齐民要术》反映北方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

3.北魏时期杰出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写成的《水经注》既是一部优秀的地理学著作,同时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

知识点二十:异彩方呈的艺术成就

1.书法:东晋的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他的字有“漂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美称,他被尊称为“书圣”。

2.绘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艺术成就最高的是东晋人顾恺之。以人物画最为突出,现存《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3.石窟艺术:最著名的有陕西大通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等。

一、基础知识:

1、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先后灭掉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 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定都咸阳,秦王赢政自称始皇帝。

2、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起义,口号:“王侯将相,定有种乎?”

3、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1、废分封,立郡县。2、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3、焚书坑儒。

4、秦始皇为了防御匈奴进攻,征发大批人力修缮和增补燕、赵、秦三国北边的旧长城,将其连为一体,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一万余里,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5、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

3、大力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在地方设刺史。

6、张骞通西域:

1、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 2、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7、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8、“丝绸之路”是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

9、西汉人民发明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10、张仲景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11、华佗擅长针炙和外科手术,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被人们誉为“神医”。

12、《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地期,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13、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14、道教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宗教,东汉后期,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道家思想相结合,形成了道教。

15、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

16、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是以步兵、车兵、骑兵组成的大型地下军阵。

17、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200年,曹操打败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统一了北方。

18、208年,曹操与孙权、刘备联军决战,爆发了著名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了曹军。

19、220年,曹操病死,他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改国号为魏国,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仍以汉为国号,史称蜀。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至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20、祖冲之是南朝宋、齐之际著名的科学家,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比欧洲人早了约1000年。

21、贾思勰生活在北魏和东魏时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写成《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

22、郦道元是北魏时期杰出的地理学家,写成《水经注》一书。《水经注》既是一部优秀的地理学著作,同时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

23、王羲之被尊称为“书圣”,他的行书作是《兰亭序》,他的字有“飘若浮云,娇若惊龙”的美称。

2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艺术成就最高的是东晋人顾恺之,他的绘画作品以人物画最为突出,现存有摹本《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25、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石雕艺术中最著名的有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二、问答题:

1、如何评价禅让制?

答:禅让是原始社会后期通过民主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部落联盟的领导权从尧到舜再到禹,并不是个人之间的权力转移,而是反映了这些部落势力此消彼长的关系。

2、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你有什么看法?请说明理由。

答:秦始皇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和人民的愿望,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国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始皇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他又是一个暴君:制定残酷的刑罚制度,实行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控制,摧残了文化。功过相比,秦始皇还是功大于过,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


相关内容

  •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继续担任八年级7-10班的历史教学工作,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学习历史的方法,由光辉灿烂.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史到充满血泪.屈辱.抗争的中国近代史,学生在情感上由引以为豪到引以为鉴,中国历史的巨大转折引起了他们心灵的震撼,学 ...

  •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课本课后习题答案
  •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课本课后习题答案 第1课 向人性扼杀者宣战 议一议 1.提示: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提高,从过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这种至尊地位的信念发展到自然与人类具有平等的生存权利的认识.人类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同自然和谐相处.人类与自然不是一种征服与被征服.战胜与被战胜的关系 ...

  • 4.21南方经济的发展学案3北师大上
  • 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所属学科:历史 适用年级: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中的一课. 东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的战乱,大量北方人口南迁,不仅促进了民族融合,也使南方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为我国的重新统一和繁荣昌盛以及后来的经济重心的 ...

  •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一.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 英国走私鸦片:清闭关锁国政策和自给自足经济形态抵制英国工业品倾销 1.林则徐禁烟 鸦片的危害: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禁烟措施:令外商交出鸦片:不禁止正当贸易:183 ...

  • 初中课程教学视频辅导
  • 初一课程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初一生物上册实验教程(苏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教程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辅导教程 初一语文学习方法讲座 人教版七年级下英语教程 初一语文新课标教程 七年级历史学习方法辅导 七年级英语学习方法视频教程 新目标七年级英语上册视频 人教版七 ...

  • 综合内容与测试(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案(3)
  •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掌握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共一大的基本史实 2.理解五四精神和认识中共成立的意义 [自主学习] 一.认真阅读课本63-65页"五四风雷"一目的内容,回答1-4题: 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主要参加者.口号分别是什么? 2.6 ...

  •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 滨州经济开发区里则二中  孙爱艇 七年级上册共25课,分为四个单元,其中,21课为常规课,4课为学习与探究课.内容涉及自远古到南北朝的历史,贯穿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的基本线索,力求表现中华文明发展的特点. 一.北师大版历史教材的基本特点 1.构建了新的主题式历史教科书体系. 最明显的变化是,明确划 ...

  • 2探险者的梦想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 2 探险者的梦想 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一.课标要求 复述哥伦布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及技术条件.了解哥伦布的探险经过,知道哥伦布是新大陆的发现者.知道迪亚士.达伽马的航行以及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探险 ...

  • 1.1鸦片战争的烽烟教案10北师大版教案(1)
  • 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 [课程标准]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鸦片走私对中国的危害,知道林则徐广州禁烟的史实,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 ...

  • 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上)
  • 第1课 向人性扼杀者宣战 教学时间: 月 日 总 节 安全教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始.思想及实质,但丁和<神曲>,达·芬奇和<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和"四大悲剧". 过程与方法:课前要求学生收集历史信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