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度测试

洁净度测试SOP

1. 范围

制剂车间、提取车间内的洁净区、QC卫检室、采样车、洁净工作台、压缩空气、洁净区自主采风设备进风的洁净度测试。 2. 职责

检验员:负责本厂洁净区尘埃粒子数、沉降菌、照度的测试 QC、QA主管: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3. 要求

3.1.我厂洁净区洁净度是按10万级和30万级设计、施工,所以也应按10万级和30万级的洁净

级别进行监测。

3.2.洁净厂房洁净度测试标准按《洁净室(区)环境评定标准》执行。 4. 尘埃粒子

4.1.仪器和设备: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 4.2.采样方法

将已稳定激光粒子计数器采样口打开,启动泵进气即可。 4.3.注意事项

4.3.1. 检查测定仪器是否正常,并作外表洁净后方可进入测试环境,采样管必须清洁并无渗漏,

仪器按规定预热至稳定。

4.3.2. 测试点及采样次数均应在测试开始前确定,防止在测试过程中随意改变测试点及改变采样

次数。

4.3.3. 计数器采样口和仪器工作位置应在同一气压和温度下,以免产生测量误差。

4.3.4. 在确认洁净室(区)送风量和压差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采样。布置采样点时,应避开回

风口。

4.3.5. 更换测试点时,应待仪器读数下降至稳定后,方可开始新测试点的读数。 4.3.6. 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应位于采样口的下风侧。

4.3.7. 采样管的长度为仪器使用所允许的长度。无规定时,不宜超过1.5米。

4.3.8. 测试结果不符合洁净级别要求时,应按原方法重复一次,并且每个测试点的采样次数增加

2次;重复测试结果符合规定时,即可判定为符合该洁净级别的要求。

4.4.测试规则 4.4.1. 测试条件

4.4.1.1.温度湿度

要求与生产及工艺相适应(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为宜)

4.4.1.2.压差

洁净度级别不同的洁净室(区)之间压差>5Pa,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压差>10Pa。

4.4.2. 测试状态: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4.4.2.1.静态测试:系指洁净厂房的空气净化调节系统已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生产设备已安装,室

内没有生产人员的测试。

4.4.2.2. 动态测试:系指洁净厂房的空气净化调节系统已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生产设备及生产人员

等已处于正常生产状态下的测试。

4.4.2.3. 静态测试时,室内人员应不超过2人。测试记录和报告中应标明所测试的状态。

4.4.3. 测试时间

4.4.3.1.对单向流,空气净化调节系统正常运行时间不少于10min后开始测试。 4.4.3.2.对非单向流,空气净化调节系统正常运行时间不少于30min后开始测试 4.4.4. 采样点数目

对任何小洁净室或局部空气净化区域,采样点数目不得少于2个,总采样次数不得少于5次。每个采样点的采样次数不得少于1次,且不同采样点的采样次数可以不同。 4.4.5. 采样量

100级最小采样量≥0.5um:5.66L/次。

其余洁净级别,≥0.5um:2.83L/次,≥5um:2.83L/次 4.4.6. 采样点位置

4.4.6.1.采样点一般离地0.8m高度的水平面上均匀布置。洁净工作台采样点一般在工作台面上

0.2m高度的水平面上均匀布置。

4.4.6.2.采样点多于5点时,可在0.8m~1.5m(略高于工作面)高度的区域内分层布置,但每层

不少于5点。下列为采样点图示:

4 5 6

4.4.7. 测试

用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测定,仪器须经预热进入稳定状态后方可测试记录。

4.4.8. 计算

4.4.8.1.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

C1+C2+……+CN N

式中:A—某一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粒/m3

Ci—某一采样点的粒子浓度,粒/m3

N

—某一采样点上的采样次数,次

4.4.8.2.平均值的均值

A1+A2+……+AL

M=

L

式中:M—平均值的均值,即洁净室(区)的平均粒子浓度,粒/m3

Ai—某一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粒/m3 L—某一洁净室(区)内的总采样点数,个

4.4.8.3.标准误差

(A1-M)2+(A2-M)2+……+(AL-M)2 SE=

L(L-1) 式中:SE—平均值均值的标准误差,粒/m3

4.4.8.4.置信上限

UCL=M+t×SE

式中:UCL—平均值均值的95%的置信上限,粒/m3

t—95%的置信上限的t分布系数,见表2

4.4.9. 结果评定

4.4.9.1.每个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小于或等于规定的级别界限,即A1≤级别界限,则判符合规

定。(采样点>9个)

4.4.9.2.全部采样点的粒子浓度平均值均值的95%的置信上限小于或等于规定的级别界限,即

UCL≤级别界限,则判符合规定。(采样点≤9个)

4.4.9.3.凡与4.4.9.1、4.4.9.2规定不相符合,则判不符合规定。 5. 沉降菌 5.1.测试方法概述

本测试方法采用沉降法,即通过自然沉降原理收集在空气中的生物粒子于培养基平皿,经若干小时,在适宜的条件下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进行计数,以平板培养皿中的菌落数来判定洁净环境内的活微生物数,并以此来评定洁净室(区)的洁净度。 5.2.所用的仪器和设备

5.2.1.高压消毒锅:使用时应严格按照仪器使用SOP操作。 5.2.2.恒温培养箱:必须定期对培养箱的温度计进行检定。 5.2.3.培养皿:一般采取Φ90mm×15mm的硼硅酸玻璃培养皿。 5.2.4.培养基:普通肉汤琼脂培养基或其他药典认可的培养基。 5.3.采样方法

将已制备好的培养皿按4.4.6的要求放置,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基表面暴露0.5h,再将培养皿盖盖上后倒置。 5.4.培养

5.4.1.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箱内30℃~35℃培养48h。

5.4.2.每批培养基应有对照试验,检验培养基本身是否污染。可每批选定3只培养皿作对照培养。

5.5.菌落计数

5.5.1.用肉眼直接计数,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有否遗漏。

5.5.2.有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以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记数。 5.6.注意事项

5.6.1. 测试用具要作灭菌处理,以确保测试的可靠性、正确性。 5.6.2. 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人为对样品的污染。 5.6.3. 对培养、培养条件及其他参数作详细记录。

5.6.4. 由于细菌种类繁多,差别甚大,计数时一般用透射光于培养皿背面或正面仔细观察,不要

漏计培养皿边缘生长的菌落,并注意细菌菌落与培养基沉淀的区别,必要时用显微镜鉴别。

5.6.5. 采样前应仔细检查每个培养皿的质量,如发现变质,破损或污染的应剔除。 5.7.测试规则 5.7.1. 测试状态

5.7.1.1.沉降菌测试前,被测试洁净室(区)的温度须达到规定的要求,静压差、换气次数、空气

流速必须控制在规定值内。

5.7.1.2.沉降菌测试前,被测试洁净室(区)已经过消毒。

5.7.1.3.测试状态有静态和动态两种,测试状态的选择必须符合生产的要求,并在报告中注明测试

状态。

5.7.2. 测试人员

5.7.2.1.测试人员必须穿戴符合环境洁净度级别的工作服。 5.7.2.2.静态测试时,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二人。 5.7.3. 测试时间

5.7.3.1.对单向流,100级净化房间及层流工作台,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10min

后开始。

5.7.3.2.对非单向流,10000级、100000级以上的净化房间,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

于30min后开始。

5.7.4. 沉降菌计数

采样点数目及其布置:同4.4.4.、4.4.6。可在关键设备或关键工作活动范围处增加采样点。

5.7.5. 记录

测试报告中应记录房间温度、相对湿度、压差及测试状态。

5.7.6. 结果计算

5.7.6.1.用计数方法得出各个培养皿的菌落数。 5.7.6.2.平均菌落数计算

M+M+···M平均菌落数M=

n

式中: M——平均菌落数 M1……Mn——培养皿菌落数 n——培养皿总数

5.7.7. 结果评定

用平均菌落数判断洁净室(区)空气中的微生物。

5.7.7.1.洁净室(区)内的平均菌落数必须低于所选定的评定标准。

5.7.7.2.若其洁净室(区)内的平均菌落数超过评定标准,则必须对此区域先进行消毒,然后重新

采样两次,测试结果均须合格。

6. 照度:用照度计测试、读数。 7. 相关文件

《洁净室(区)环境评定标准》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

1107·001 GB/T16292-1996 GB/T16294-1996

洁净度测试SOP

1. 范围

制剂车间、提取车间内的洁净区、QC卫检室、采样车、洁净工作台、压缩空气、洁净区自主采风设备进风的洁净度测试。 2. 职责

检验员:负责本厂洁净区尘埃粒子数、沉降菌、照度的测试 QC、QA主管: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3. 要求

3.1.我厂洁净区洁净度是按10万级和30万级设计、施工,所以也应按10万级和30万级的洁净

级别进行监测。

3.2.洁净厂房洁净度测试标准按《洁净室(区)环境评定标准》执行。 4. 尘埃粒子

4.1.仪器和设备: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 4.2.采样方法

将已稳定激光粒子计数器采样口打开,启动泵进气即可。 4.3.注意事项

4.3.1. 检查测定仪器是否正常,并作外表洁净后方可进入测试环境,采样管必须清洁并无渗漏,

仪器按规定预热至稳定。

4.3.2. 测试点及采样次数均应在测试开始前确定,防止在测试过程中随意改变测试点及改变采样

次数。

4.3.3. 计数器采样口和仪器工作位置应在同一气压和温度下,以免产生测量误差。

4.3.4. 在确认洁净室(区)送风量和压差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采样。布置采样点时,应避开回

风口。

4.3.5. 更换测试点时,应待仪器读数下降至稳定后,方可开始新测试点的读数。 4.3.6. 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应位于采样口的下风侧。

4.3.7. 采样管的长度为仪器使用所允许的长度。无规定时,不宜超过1.5米。

4.3.8. 测试结果不符合洁净级别要求时,应按原方法重复一次,并且每个测试点的采样次数增加

2次;重复测试结果符合规定时,即可判定为符合该洁净级别的要求。

4.4.测试规则 4.4.1. 测试条件

4.4.1.1.温度湿度

要求与生产及工艺相适应(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为宜)

4.4.1.2.压差

洁净度级别不同的洁净室(区)之间压差>5Pa,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压差>10Pa。

4.4.2. 测试状态: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4.4.2.1.静态测试:系指洁净厂房的空气净化调节系统已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生产设备已安装,室

内没有生产人员的测试。

4.4.2.2. 动态测试:系指洁净厂房的空气净化调节系统已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生产设备及生产人员

等已处于正常生产状态下的测试。

4.4.2.3. 静态测试时,室内人员应不超过2人。测试记录和报告中应标明所测试的状态。

4.4.3. 测试时间

4.4.3.1.对单向流,空气净化调节系统正常运行时间不少于10min后开始测试。 4.4.3.2.对非单向流,空气净化调节系统正常运行时间不少于30min后开始测试 4.4.4. 采样点数目

对任何小洁净室或局部空气净化区域,采样点数目不得少于2个,总采样次数不得少于5次。每个采样点的采样次数不得少于1次,且不同采样点的采样次数可以不同。 4.4.5. 采样量

100级最小采样量≥0.5um:5.66L/次。

其余洁净级别,≥0.5um:2.83L/次,≥5um:2.83L/次 4.4.6. 采样点位置

4.4.6.1.采样点一般离地0.8m高度的水平面上均匀布置。洁净工作台采样点一般在工作台面上

0.2m高度的水平面上均匀布置。

4.4.6.2.采样点多于5点时,可在0.8m~1.5m(略高于工作面)高度的区域内分层布置,但每层

不少于5点。下列为采样点图示:

4 5 6

4.4.7. 测试

用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测定,仪器须经预热进入稳定状态后方可测试记录。

4.4.8. 计算

4.4.8.1.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

C1+C2+……+CN N

式中:A—某一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粒/m3

Ci—某一采样点的粒子浓度,粒/m3

N

—某一采样点上的采样次数,次

4.4.8.2.平均值的均值

A1+A2+……+AL

M=

L

式中:M—平均值的均值,即洁净室(区)的平均粒子浓度,粒/m3

Ai—某一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粒/m3 L—某一洁净室(区)内的总采样点数,个

4.4.8.3.标准误差

(A1-M)2+(A2-M)2+……+(AL-M)2 SE=

L(L-1) 式中:SE—平均值均值的标准误差,粒/m3

4.4.8.4.置信上限

UCL=M+t×SE

式中:UCL—平均值均值的95%的置信上限,粒/m3

t—95%的置信上限的t分布系数,见表2

4.4.9. 结果评定

4.4.9.1.每个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小于或等于规定的级别界限,即A1≤级别界限,则判符合规

定。(采样点>9个)

4.4.9.2.全部采样点的粒子浓度平均值均值的95%的置信上限小于或等于规定的级别界限,即

UCL≤级别界限,则判符合规定。(采样点≤9个)

4.4.9.3.凡与4.4.9.1、4.4.9.2规定不相符合,则判不符合规定。 5. 沉降菌 5.1.测试方法概述

本测试方法采用沉降法,即通过自然沉降原理收集在空气中的生物粒子于培养基平皿,经若干小时,在适宜的条件下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进行计数,以平板培养皿中的菌落数来判定洁净环境内的活微生物数,并以此来评定洁净室(区)的洁净度。 5.2.所用的仪器和设备

5.2.1.高压消毒锅:使用时应严格按照仪器使用SOP操作。 5.2.2.恒温培养箱:必须定期对培养箱的温度计进行检定。 5.2.3.培养皿:一般采取Φ90mm×15mm的硼硅酸玻璃培养皿。 5.2.4.培养基:普通肉汤琼脂培养基或其他药典认可的培养基。 5.3.采样方法

将已制备好的培养皿按4.4.6的要求放置,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基表面暴露0.5h,再将培养皿盖盖上后倒置。 5.4.培养

5.4.1.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箱内30℃~35℃培养48h。

5.4.2.每批培养基应有对照试验,检验培养基本身是否污染。可每批选定3只培养皿作对照培养。

5.5.菌落计数

5.5.1.用肉眼直接计数,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有否遗漏。

5.5.2.有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以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记数。 5.6.注意事项

5.6.1. 测试用具要作灭菌处理,以确保测试的可靠性、正确性。 5.6.2. 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人为对样品的污染。 5.6.3. 对培养、培养条件及其他参数作详细记录。

5.6.4. 由于细菌种类繁多,差别甚大,计数时一般用透射光于培养皿背面或正面仔细观察,不要

漏计培养皿边缘生长的菌落,并注意细菌菌落与培养基沉淀的区别,必要时用显微镜鉴别。

5.6.5. 采样前应仔细检查每个培养皿的质量,如发现变质,破损或污染的应剔除。 5.7.测试规则 5.7.1. 测试状态

5.7.1.1.沉降菌测试前,被测试洁净室(区)的温度须达到规定的要求,静压差、换气次数、空气

流速必须控制在规定值内。

5.7.1.2.沉降菌测试前,被测试洁净室(区)已经过消毒。

5.7.1.3.测试状态有静态和动态两种,测试状态的选择必须符合生产的要求,并在报告中注明测试

状态。

5.7.2. 测试人员

5.7.2.1.测试人员必须穿戴符合环境洁净度级别的工作服。 5.7.2.2.静态测试时,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二人。 5.7.3. 测试时间

5.7.3.1.对单向流,100级净化房间及层流工作台,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10min

后开始。

5.7.3.2.对非单向流,10000级、100000级以上的净化房间,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

于30min后开始。

5.7.4. 沉降菌计数

采样点数目及其布置:同4.4.4.、4.4.6。可在关键设备或关键工作活动范围处增加采样点。

5.7.5. 记录

测试报告中应记录房间温度、相对湿度、压差及测试状态。

5.7.6. 结果计算

5.7.6.1.用计数方法得出各个培养皿的菌落数。 5.7.6.2.平均菌落数计算

M+M+···M平均菌落数M=

n

式中: M——平均菌落数 M1……Mn——培养皿菌落数 n——培养皿总数

5.7.7. 结果评定

用平均菌落数判断洁净室(区)空气中的微生物。

5.7.7.1.洁净室(区)内的平均菌落数必须低于所选定的评定标准。

5.7.7.2.若其洁净室(区)内的平均菌落数超过评定标准,则必须对此区域先进行消毒,然后重新

采样两次,测试结果均须合格。

6. 照度:用照度计测试、读数。 7. 相关文件

《洁净室(区)环境评定标准》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

1107·001 GB/T16292-1996 GB/T16294-1996


相关内容

  • 浮游菌采样记录
  • 编号:SOP09-133(a)-00 男洗手间(C级)浮游菌测定取样位置 .测试结果: 房间面积:4.00 m 2 取样点数:2 测试依据:GB/T 16293-2010 温 度: 相对湿度: 培养基名称: 培养基配制批号: 测试日期: 报告日期: 测试状态: □ 静态a:空气净化系统开启正常运行 ...

  • 洁净室(区)浮游菌测试操作规程
  • 洁净室(区)浮游菌测试操作规程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药工业洁净室和洁净区中浮游菌的测试条件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医药工业洁净室和洁净区,无菌室或局部空气净化区域(包括洁净工作台)的浮游菌的测试和环境的验证. 2 引用标准:GB/T 16293―2010 药品生产管理规范(1998修订)附录. ...

  • 洁净室浮游菌测试标准操作程序
  • 1 2 3 4 目的 建立洁净室浮游菌测试标准操作程序,规范洁净室浮游菌的检测. 范围 适用于洁净室(包括洁净工作台)浮游菌的测试和环境验证. 职责 QA.QC人员遵照执行. 内容 4.1 参考标准:GB/T 16293-2010 4.2 测试方法 本测试方法为计数浓度法,即通过收集悬浮在空气中的生 ...

  • 洁净区悬浮粒子测定规程
  • 1.目的:明确洁净区(室)悬浮粒子的质量标准,规范洁净区(室)悬浮粒子的检验操作方法 2.适用范围:洁净区(室)悬浮粒子的控制和检验操作方法 3.责任者:质量控制部洁净度检验操作人员车间QC检验操作人员. 4.操作内容和方法: 4.1洁净区的设计必须符合相应的洁净度要求,包括达到"静态&q ...

  • 沉降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 01.0 目的 01.1 阐述洁净室(区)空气中沉降菌检测操作规程,保证药品的质量,防止生产环境 对产品的污染,保证实验室的环境达到检测产品的要求. 02.0 适用范围 02.1 适用于本公司的洁净室(区)的沉降菌监测和洁净度等级的验证. 03.0 人员职责 测试人员对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 0 ...

  • 微生物室空调系统再验证方案
  • 微生物室空调净化 系统验证文件 目录 一.验证方案 1. 方案审批 2. 设备概述 3. 验证目的 4. 验证范围 5. 验证小组成员 6. 验证前确认内容 7. 运行确认 8. 性能确认 9. 异常情况处理程序 10. 验证结果及结论 11. 再验证 12. 附表 二.验证报告 1. 报告审批 2 ...

  •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第一章 总则 第1.0.1条 洁净厂房设计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符合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扩建的洁净厂房设计,但不适用于以细菌为控制对象的生物洁净室.本规范有关防火和疏散.消防设施章 ...

  • 空气净化系统验证
  • 空心胶囊生产车间 空气净化系统验证 编号:RV-01-01 沂南县攀峰胶囊有限公司 验证目录 一.验证方案的起草.审核.批准 二.验证机构及职责 三.验证方案 四.验证方案审批 五.验证实施 六.验证报告 七.验证证书 验证方案的起草.审核.批准 方案起草: 方案审核: 方案批准: 年 月年 月 年 ...

  • 空调净化验证方案(2014)
  • 1 概述 该空调净化系统位于车间二层,D 级洁净区域面积540立方米,确定换风次数在16次以上,并考虑送风过程中的损耗,估选择9500W 的风机.根据市场.性能的综合考虑.估选择广州欧 空调机组.系统设计风量xxxxxxm ³/h.空调净化系统是由冷冻水系统.循环水系统.空调净化系统等组成的具有温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