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个统筹 推进全民创业

坚持四个统筹 推进全民创业

创业是发展之基、富民之本、强市之路。推进全民创业,是集中民智民力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举措,是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津市复兴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笔者认为,具体操作中必须坚持“四个统筹”的原则。

1、坚持鼓励全民创业与扶持重点企业统筹。推进全民创业,要解决群众想创业、能创业、创大业的问题。一是要激发创业欲望,解决群众想创业的问题。当前我们与“珠三角”等发达地区最大的差距实质上是思想观念的差距。因此,首先要引导群众转变观念,鼓励大胆创业。要通过开展创业模范评选、表彰等活动,实行典型带动,营造创业光荣的氛围。要制定出台全民创业优惠政策并广泛宣传,营造创业可为的氛围。二是要增强创业本领,解决群众能创业的问题。增加政府对创业培训的投入,成立创业培训中心,开展“1+1帮扶创业再就业联动”主题活动,对有创业和就业愿望的人全部免费培训。对已经创办企业的人开展高层次提升性创业培训,举办小企业主研修班,组织中小企业高管人员到高校进行高层次培训学习,帮助提高创业素质。三是要扶持重点企业,解决群众创大业的问题。要坚决落实国家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发展,提振投资信心。落实“领导联产业、部门服务企业”制度,坚持用“一厂一策、一事一议”办法,解决企

业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强化银企对接,坚持落实金融扶持工业企业贷款奖励制度,进而实现以企业创大业带动全民大创业。

2、坚持鼓励招商引资与激发本土创业统筹。津市的城市化率达到55%,位于全省前列,周边地区还有近20万人的潜在消费群体,集中的人口使得我市蕴含着巨大的创业投资潜力。同时,对于内陆县市来说,招商引资依然是扩大投入、加快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既要坚持对外开放战略不动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纳更多的外部资本和外来人才,又要积极挖掘本土创业潜力,加快壮大本土创业队伍,形成外部创业力量与本土创业力量竞相迸发、和谐共创的局面,实现内生型经济与外向型经济统筹发展。激发本土创业关键是对民间资本与外来资本在政策上一视同仁,在土地使用、税费优惠、资金扶持等方面平等对待,特别是要着力解决群众创业缺资金、贷款难的问题。要建立和完善贷款担保机制,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民营企业,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对下岗失业人员等特定群体制定特殊的规费减负和税收返还政策,降低准入门槛,以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各类群体创业。

3、坚持拓宽创业领域与搭建信息化平台统筹。推进全民创业,既要努力使创业的力量渗透到更多的领域,又要强化产业政策导向,避免创业的盲目性,特别是要搭建起符合全民创业环境的现代化信息服务平台。一方面要不断创新思维方式,拓展全民创业领域,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根据我市实际,把工业、服务业作为全民创业的重点领域来抓。要进一步做大做强经济开发区,为企

业入驻搭建一流平台。围绕汽配、盐化工、纺织、造纸、食品等支柱产业,全力支持中联车桥1万套工程车桥、益林纺织产品产能结构升级、雪丽纸厂新上高速纸机等项目建设,着力提高产业整体集聚能力,为创业者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失业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平台。要大力开辟服务业创业领域,围绕吃、住、行、游、购、娱,重点抓好商贸流通、餐宿娱乐、房地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通过整合各大资源要素,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民间资本参与服务业配套设施建设和商品开发,促进服务业加速发展。另一方面要建立全民创业信息化平台。通过电子服务平台开展政务服务,发布政策信息、市场供求信息,推介企业产品;探索开展网上项目服务,发布各行业创业项目信息和商品推荐;积极发展为创业主体服务的中介、咨询、租赁、评估、担保等机构。组织召开创业项目推介会、创业人才交流会等活动,进一步促进创业活动的开展。

4、坚持优化创业环境与规范创业行为统筹。创业需要良好的环境,但又不能超越法律法规的界限,就是为全民创业最大限度地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因此,对创业行为,既要积极鼓励,又要规范管理;既要解决创业环境治而不优的问题,又要正视各类创业群体自身存在的问题。要本着“多服务、不干预”,“多设路标、不设路障”的原则,切实改变职能部门特别是执法部门“以罚代管”、“以监管代服务”的做法,为全民创业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同时,要注意规范创业者的生产、经营行为,鼓励和引导他们合法地创造财富、追求财富。对涉及环境、资源、安全的生产和经营行业

要加强监管,防止污染环境、影响安全、损害职工利益的现象出现。要正确处理全民创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引导创业者积极照章纳税,热心回报社会,将创业的成果反映到财政增长、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上来,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创业。

坚持四个统筹 推进全民创业

创业是发展之基、富民之本、强市之路。推进全民创业,是集中民智民力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举措,是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津市复兴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笔者认为,具体操作中必须坚持“四个统筹”的原则。

1、坚持鼓励全民创业与扶持重点企业统筹。推进全民创业,要解决群众想创业、能创业、创大业的问题。一是要激发创业欲望,解决群众想创业的问题。当前我们与“珠三角”等发达地区最大的差距实质上是思想观念的差距。因此,首先要引导群众转变观念,鼓励大胆创业。要通过开展创业模范评选、表彰等活动,实行典型带动,营造创业光荣的氛围。要制定出台全民创业优惠政策并广泛宣传,营造创业可为的氛围。二是要增强创业本领,解决群众能创业的问题。增加政府对创业培训的投入,成立创业培训中心,开展“1+1帮扶创业再就业联动”主题活动,对有创业和就业愿望的人全部免费培训。对已经创办企业的人开展高层次提升性创业培训,举办小企业主研修班,组织中小企业高管人员到高校进行高层次培训学习,帮助提高创业素质。三是要扶持重点企业,解决群众创大业的问题。要坚决落实国家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发展,提振投资信心。落实“领导联产业、部门服务企业”制度,坚持用“一厂一策、一事一议”办法,解决企

业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强化银企对接,坚持落实金融扶持工业企业贷款奖励制度,进而实现以企业创大业带动全民大创业。

2、坚持鼓励招商引资与激发本土创业统筹。津市的城市化率达到55%,位于全省前列,周边地区还有近20万人的潜在消费群体,集中的人口使得我市蕴含着巨大的创业投资潜力。同时,对于内陆县市来说,招商引资依然是扩大投入、加快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既要坚持对外开放战略不动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纳更多的外部资本和外来人才,又要积极挖掘本土创业潜力,加快壮大本土创业队伍,形成外部创业力量与本土创业力量竞相迸发、和谐共创的局面,实现内生型经济与外向型经济统筹发展。激发本土创业关键是对民间资本与外来资本在政策上一视同仁,在土地使用、税费优惠、资金扶持等方面平等对待,特别是要着力解决群众创业缺资金、贷款难的问题。要建立和完善贷款担保机制,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民营企业,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对下岗失业人员等特定群体制定特殊的规费减负和税收返还政策,降低准入门槛,以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各类群体创业。

3、坚持拓宽创业领域与搭建信息化平台统筹。推进全民创业,既要努力使创业的力量渗透到更多的领域,又要强化产业政策导向,避免创业的盲目性,特别是要搭建起符合全民创业环境的现代化信息服务平台。一方面要不断创新思维方式,拓展全民创业领域,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根据我市实际,把工业、服务业作为全民创业的重点领域来抓。要进一步做大做强经济开发区,为企

业入驻搭建一流平台。围绕汽配、盐化工、纺织、造纸、食品等支柱产业,全力支持中联车桥1万套工程车桥、益林纺织产品产能结构升级、雪丽纸厂新上高速纸机等项目建设,着力提高产业整体集聚能力,为创业者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失业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平台。要大力开辟服务业创业领域,围绕吃、住、行、游、购、娱,重点抓好商贸流通、餐宿娱乐、房地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通过整合各大资源要素,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民间资本参与服务业配套设施建设和商品开发,促进服务业加速发展。另一方面要建立全民创业信息化平台。通过电子服务平台开展政务服务,发布政策信息、市场供求信息,推介企业产品;探索开展网上项目服务,发布各行业创业项目信息和商品推荐;积极发展为创业主体服务的中介、咨询、租赁、评估、担保等机构。组织召开创业项目推介会、创业人才交流会等活动,进一步促进创业活动的开展。

4、坚持优化创业环境与规范创业行为统筹。创业需要良好的环境,但又不能超越法律法规的界限,就是为全民创业最大限度地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因此,对创业行为,既要积极鼓励,又要规范管理;既要解决创业环境治而不优的问题,又要正视各类创业群体自身存在的问题。要本着“多服务、不干预”,“多设路标、不设路障”的原则,切实改变职能部门特别是执法部门“以罚代管”、“以监管代服务”的做法,为全民创业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同时,要注意规范创业者的生产、经营行为,鼓励和引导他们合法地创造财富、追求财富。对涉及环境、资源、安全的生产和经营行业

要加强监管,防止污染环境、影响安全、损害职工利益的现象出现。要正确处理全民创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引导创业者积极照章纳税,热心回报社会,将创业的成果反映到财政增长、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上来,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创业。


相关内容

  • 镇党委下半年工作设想
  • 按照市委“牢固确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要求,二oo五年下半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市委八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高扬“攀高争先、跨越奋进”的旗帜,突出工业经济主体地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农业项目建设 ...

  • 抢抓重大时代机遇推进全民创业创新
  • 抢抓重大时代机遇 推进全民创业创新 努力打造华东地区最具活力城市 --在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2015年1月20日) 同志们: 这次市委全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以及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衢州市委的决策部署,研究部署 ...

  • 践行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要做到协调推进
  •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结合经济发展实际,坚持做到协调推进. 解放思想与改革创新协调推进 解放思想是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要坚持把解放思想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习惯思维和传统方式方法中跳出来,以长远的眼光.宽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去谋划发展,坚决摒弃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等观念 ...

  • 全民创业工作计划
  • 2012年,是我区启动全民创业的第二年,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家庭创业.自主创业,通过创业实现充分就业的重要一年.根据省.市有关推动全民创业的文件精神和安排部署,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2012年全民创业工作计划如下: ...

  • 浙江省十三五规划全文
  • 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浙江实际,研究了"十三五"时期我省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就制定"十三五"规划提出以下建议. 一.以"八八 ...

  • 民生工作思路
  •  一、把握时代发展的新特征,科学认识民生问题   从历史的视角看待民生问题。我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休戚相关。翻阅中国历史典籍,“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政之所兴,在顺民心”等论述,充分反映了历代先贤以及当政者对民生问题的重视程度。民生决定民心,民心决定国运 ...

  • 区领导在2008年春节老干部情况通报会上的讲话
  • 各位老领导.老前辈: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共迎新年,看到各位老同志身体都很健康,我感到非常高兴,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座的各位健康长寿是海陵的福气.借此机会,我首先代表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区的离退休老同志及其亲属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良好的祝愿,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 ...

  • 机关单位换届工作报告
  • 机关单位换届工作报告 机关单位换届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xxxx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xxxx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 ...

  • 全民创业工作思路
  •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关于贯彻<中共酒泉市委关于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决定>的实施意见>,抓住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创业理念,掀起全民创业.共同致富的热潮,推进全镇经济快速发展,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创业指导思想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