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的故事

解缙是我国明朝的大学士、翰林院编修,官至宰相,江西吉水人。他主持编篡的《永乐大典》前后历时五年,辑录了明朝以前的图书七、八千种,内容包括经、史、子、集、戏剧、平话、天文、地理、医卜、释藏、道经、工艺、农艺等各方面的著作。

解缙从小天资聪颖、智慧过人,人称神童,关于他,有许多的传说。

传说解缙生下来长到五岁还不能走路,也不会说话,邻居们都说这个孩子是个傻子,养大了也是一个废物,还不如趁早埋掉。于是解缙的父母听从邻居的劝说,一大早,父亲就用箩筐挑着解缙准备去埋他。当走到一片空无人烟的沙地时,父亲突然听到有说话的声音,“这地上怎么有这么多‘个’字呀”?原来,沙地上有许多鸡的爪印,看起来就象一个个‘个’字。父亲停下来,四下看看,没有人哪,莫不是自己听错了,挑起箩筐继续赶路。刚走了几步,又听到先前的说话声,这次声音的的确确是从自己身边发出来的。他感到很奇怪,就放下担子用眼瞅着解缙,此时,解缙却对着父亲开口说话了:“父亲,你是不是要埋我”?父亲点点头。“你不要埋我,我有七窍玲珑心,以后皇帝会埋我”,说完解缙从筐里站了起来,拉着父亲的手说:“我们回家吧”。父亲一看解缙又会说话又会走路,丢下担子,高兴地牵着儿子回家了。四邻们听说解缙会说话了,都围到解缙家来看热闹,有一个村民向解缙问道:“你父母亲是干什么的呀”?“父挑日月、母转乾坤”,解缙道。解缙的家很穷,靠做豆腐来维持生计。每天临晨一点多钟,母亲就起来磨豆腐,天还没亮,父亲就披星戴月地挑着豆腐担子出去卖。邻居们一听,都说了不得,一定是个神童,将来能做大官。

解缙的家对面住着一个财主,大门正对着财主家的后院,院里种满了竹子。有一年过大年,家家都在贴春联,解缙的父亲对解缙道:“儿啊,你到市上也去买封对子来贴,今年我们家也过个热闹年”。解缙对父亲眨巴眨巴眼睛,笑道:“爹爹,不用去买,孩儿自己写封对子”。于是,他讨来笔墨和纸,不假思索,一挥而就,上联写道:“门对千杆竹”,下联是:“家藏万卷书”,横批“我多你少”,写完后就贴到了自家大门上。过路的一看,都说好对子。这事传到了财主耳朵里,财主跑来一看,心说你一个穷人家,真是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财主就把自家的竹子砍去一半,心想这下看你怎么办?解缙看后,就在上、下联下面各自加上“短”、“长”二字,这样就变成上联是“门对千杆竹短”,下联“家藏万卷书长”。财主一看,可气坏了,马上叫人把自家竹子全部砍光,心想竹子没了,我看你怎办?解缙不慌不忙,拿起笔来又在对联的下面分别添上“无”、“有”两字,再读就变成了“门对千杆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财主看后气得一病不起。

过了十五,财主的病刚刚好了一点,但心中的一口恶气始终没出,硬的不行,就来软的。一天,财主请客,派人来请解缙一家过去喝酒,解缙的父母有点犹豫,解缙却道:“怕什么,财主请客怎能不去”,于是一家就过去赴宴。酒过三巡,财主看见解缙穿了一件新的绿袄子,忽然计上心来,对解缙道:“听说你很会对对子,为了助酒兴,我出一上联,你对下联,如何”?“愿随尊便”,解缙道。财主得意地哼出上联:“井底青蛙着绿袄”,意思是说解缙是井底的蛤蟆,眼光短浅,成不了气候。解缙一听就明白过来,他看财主肥胖的身躯披了一件红色的袍子,于是脱口而出道:“落锅螃蟹披红袍”,他把财主比作死了的螃蟹,解缙是活的,财主是死的,财主一听,当时就背过气去。

传说解缙长大后入朝为官得罪了不少的奸臣,他们就想方设法加害解缙,但一次次都失败了。有一次,奸臣们听说皇后得了心疼病,就向皇上进谗言道:“皇上,听说得了心疼病要吃七窍玲珑心才能断根,而解缙就是七窍玲珑心,皇后只有吃解缙的心,病才会好”。皇上为了治好皇后的病,就听信了奸臣的话,把解缙召了来,对他说:“听说你有七窍玲珑心,真的吗”?“是的”,解缙道。“皇后得了心疼病,要吃你的心,你愿意吗”?解缙一听,知道此次死期难免,便对皇上说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臣有个条件,恳请皇上答应”;“你说”。“臣死后皇上要认臣为螟蛉义子,并且对臣连说三声‘皇儿醒来’,我若不醒,请皇上打开我的十个手指,照手上所写的做”;皇上都答应了。他下令将解缙的心剖开,一看心上果然有七窍。这时,皇上把解缙抱在怀里,连叫三声“皇儿醒来”,但解缙依然双目紧闭,没有醒来。于是皇上瓣开他的左手,上面写道:“死在金銮殿,葬在紫金山”;皇上又瓣开他的右手,上面是:“文官来扛丧,武官来吊孝”。皇上明白他的意思,解缙死后还不忘惩治那些奸臣。

解缙是我国明朝的大学士、翰林院编修,官至宰相,江西吉水人。他主持编篡的《永乐大典》前后历时五年,辑录了明朝以前的图书七、八千种,内容包括经、史、子、集、戏剧、平话、天文、地理、医卜、释藏、道经、工艺、农艺等各方面的著作。

解缙从小天资聪颖、智慧过人,人称神童,关于他,有许多的传说。

传说解缙生下来长到五岁还不能走路,也不会说话,邻居们都说这个孩子是个傻子,养大了也是一个废物,还不如趁早埋掉。于是解缙的父母听从邻居的劝说,一大早,父亲就用箩筐挑着解缙准备去埋他。当走到一片空无人烟的沙地时,父亲突然听到有说话的声音,“这地上怎么有这么多‘个’字呀”?原来,沙地上有许多鸡的爪印,看起来就象一个个‘个’字。父亲停下来,四下看看,没有人哪,莫不是自己听错了,挑起箩筐继续赶路。刚走了几步,又听到先前的说话声,这次声音的的确确是从自己身边发出来的。他感到很奇怪,就放下担子用眼瞅着解缙,此时,解缙却对着父亲开口说话了:“父亲,你是不是要埋我”?父亲点点头。“你不要埋我,我有七窍玲珑心,以后皇帝会埋我”,说完解缙从筐里站了起来,拉着父亲的手说:“我们回家吧”。父亲一看解缙又会说话又会走路,丢下担子,高兴地牵着儿子回家了。四邻们听说解缙会说话了,都围到解缙家来看热闹,有一个村民向解缙问道:“你父母亲是干什么的呀”?“父挑日月、母转乾坤”,解缙道。解缙的家很穷,靠做豆腐来维持生计。每天临晨一点多钟,母亲就起来磨豆腐,天还没亮,父亲就披星戴月地挑着豆腐担子出去卖。邻居们一听,都说了不得,一定是个神童,将来能做大官。

解缙的家对面住着一个财主,大门正对着财主家的后院,院里种满了竹子。有一年过大年,家家都在贴春联,解缙的父亲对解缙道:“儿啊,你到市上也去买封对子来贴,今年我们家也过个热闹年”。解缙对父亲眨巴眨巴眼睛,笑道:“爹爹,不用去买,孩儿自己写封对子”。于是,他讨来笔墨和纸,不假思索,一挥而就,上联写道:“门对千杆竹”,下联是:“家藏万卷书”,横批“我多你少”,写完后就贴到了自家大门上。过路的一看,都说好对子。这事传到了财主耳朵里,财主跑来一看,心说你一个穷人家,真是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财主就把自家的竹子砍去一半,心想这下看你怎么办?解缙看后,就在上、下联下面各自加上“短”、“长”二字,这样就变成上联是“门对千杆竹短”,下联“家藏万卷书长”。财主一看,可气坏了,马上叫人把自家竹子全部砍光,心想竹子没了,我看你怎办?解缙不慌不忙,拿起笔来又在对联的下面分别添上“无”、“有”两字,再读就变成了“门对千杆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财主看后气得一病不起。

过了十五,财主的病刚刚好了一点,但心中的一口恶气始终没出,硬的不行,就来软的。一天,财主请客,派人来请解缙一家过去喝酒,解缙的父母有点犹豫,解缙却道:“怕什么,财主请客怎能不去”,于是一家就过去赴宴。酒过三巡,财主看见解缙穿了一件新的绿袄子,忽然计上心来,对解缙道:“听说你很会对对子,为了助酒兴,我出一上联,你对下联,如何”?“愿随尊便”,解缙道。财主得意地哼出上联:“井底青蛙着绿袄”,意思是说解缙是井底的蛤蟆,眼光短浅,成不了气候。解缙一听就明白过来,他看财主肥胖的身躯披了一件红色的袍子,于是脱口而出道:“落锅螃蟹披红袍”,他把财主比作死了的螃蟹,解缙是活的,财主是死的,财主一听,当时就背过气去。

传说解缙长大后入朝为官得罪了不少的奸臣,他们就想方设法加害解缙,但一次次都失败了。有一次,奸臣们听说皇后得了心疼病,就向皇上进谗言道:“皇上,听说得了心疼病要吃七窍玲珑心才能断根,而解缙就是七窍玲珑心,皇后只有吃解缙的心,病才会好”。皇上为了治好皇后的病,就听信了奸臣的话,把解缙召了来,对他说:“听说你有七窍玲珑心,真的吗”?“是的”,解缙道。“皇后得了心疼病,要吃你的心,你愿意吗”?解缙一听,知道此次死期难免,便对皇上说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臣有个条件,恳请皇上答应”;“你说”。“臣死后皇上要认臣为螟蛉义子,并且对臣连说三声‘皇儿醒来’,我若不醒,请皇上打开我的十个手指,照手上所写的做”;皇上都答应了。他下令将解缙的心剖开,一看心上果然有七窍。这时,皇上把解缙抱在怀里,连叫三声“皇儿醒来”,但解缙依然双目紧闭,没有醒来。于是皇上瓣开他的左手,上面写道:“死在金銮殿,葬在紫金山”;皇上又瓣开他的右手,上面是:“文官来扛丧,武官来吊孝”。皇上明白他的意思,解缙死后还不忘惩治那些奸臣。


相关内容

  • 古代品德小故事
  • 程母严格教子 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都是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们又是同胞兄弟,因同是理学奠基人,被人们称为"二程"."二程"的母亲侯氏,一共生过六个男孩子,只剩下程颢.程颐二人,其他都夭折了.侯氏自然非常疼爱兄弟俩,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他哥俩身上.但是她深深懂得 ...

  • 给初一新生的第一堂语文课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 给初一新生的第一堂语文课 ---  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 程序: 一.导言: 同学们好,首先祝贺大家顺利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也热诚欢迎大家来到欣欣向荣的千渭初中.从今天开始由我将伴随大家进入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俗话说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种人生:再 ...

  • [解解解元之渴]的对联故事
  • 看了<光明日报>高玉林<解解解元之渴>中的对联故事,让我又一次领略到了古人对文字运用的精妙与独到.这则对联故事绝对能帮助人们记住"解元"的读音. 谈起中国的科举制度,不少人会把"解(jiè)元"错读成"解(xiè)元" ...

  • 初中语文第一节课
  • 初中语文第一节课 一. 开场白,自我介绍: 师:我是本学期大家的语文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携手,走向语文.那么,很多同学都不认识我,现在请你们来探讨一下:你希望我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生畅所欲言) 二|.学生自己探讨语文课应该怎样上. 师:好,现在大家都听到了有关我的介绍,各个侧面都有,但都是一面之辞. ...

  • "想清楚"与"讲清楚"
  • 出色的想象力能创造奇迹,请听<快园道古>中的一个小故事. 一次,明成祖有个贵妃死了,祭祀时把大学士解缙请了来,让他朗读祭文--而那所谓的"祭文"不过是一张白纸,上面除了四个'一'字并没有内容,实乃典型的"无米之炊",但解缙不慌不忙,稍加思索,立即变 ...

  • 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 博古鉴今专栏
  • | 读史 |ID:dushi818 博闻通识,知古鉴今.有品.有趣.有态度. 原创文:向尚瞰 读史(dushi818)专栏作家 生活中不确定的因素很多,世界充满着变化,有人说过一句很俏皮的话:"在这个世界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我们要做的和唯一能做的就是随机应变." 所以,在现实生 ...

  • 文言文21--40篇
  • 21司马光好学<司马光好学>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 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 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 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 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 ...

  • [百家讲坛] 大故宫(第一部)(十二)文渊书阁
  • 大故宫(第一部)(十二)文渊书阁 (在故宫文华殿的北面,在众多红墙黄瓦的宫殿之中,赫然矗立着一座与众不同的建筑.黑色的琉璃瓦做顶,绿色的琉璃瓦剪边,绿色的立柱,独特的颜色和建筑风格连露出简浩素雅的艺术气息,这就是文渊阁.作为皇家图书馆,文渊阁与三部旷世奇书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在三部大书编纂.修订 ...

  • 韩进卿:对联论文--论战联
  • 论  战  联 韩进卿  河北廊坊 所谓论战联,是我临时起的名字.意思是在楹联对句中双方带有火药味.古时人们学对联.写对联,是作为学习.考试.文人交友娱乐用的.一般是师生间.同窗间.朋友间的对句.但有时人们的身份.地位.职业不同,在对句中,有的是相互显示.炫耀才华,有的是相互讥讽取乐,也有的是趁机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