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治疗案例一则分析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421-01

  休克在祖国医方中属厥、脱范畴,包括厥与脱两个证候,古人论厥者多,论脱者少,实际上所谓厥证的某些证候中就包含着一部分脱证证候在内,故两者之间,常互相转化,有时较难截然分开。笔者认为:厥为脱之轻证,脱为厥之变证。在临床上,厥脱常并而论之。观将治验案例一则分析如下:

  李强 ,男,49岁,2012年8月7日初诊,患者有高血压、动脉硬

  化已久,今年初,血压骤升210/130毫米汞柱,一度发生中风危象,3月初突发剧烈心绞痛,心电图多项提示,前壁及前间壁广泛心肌梗死,并合并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险证。经抢救治疗,心绞痛缓解,心律失常及心衰基本控制,然血压在90/80-70/60毫米汞柱之间徘徊。多汗发润,肢冷神躁,舌质紫胖、苔厚,脉细微弱,并有上身怕热,面赤,下肢畏寒。中医辩论:属元阴元阳大虚兼有痰浊瘀郁,阴阳格拒之势,曾予回阳救逆,益气固脱,敛阴止汗诸法,共治20余天,症情渐趋平稳,血压及脉压仍无改变趋势,自觉精神萎软,额汗多,短气乏力,活动更甚,肢温神静,舌质暗红,舌下瘀筋青紫,口唇微绀,脉细而涩,面色由原来潮红转为晦滞之色,心脏衰弱,心气大虚,血脉凝滞,循环不畅,转用益气补阳、活血通络,敛阴固卫之法,益用补阳还五汤加味。

  处方:生炙黄芪各60g,当归,红花,桃仁,赤芍,川芎,炙地龙各8g,炙水蛭6g,红参12g,龙骨,牡蛎各30g,服药六剂,血压上升至120/90-130/100毫米汞柱之间,脉率稍快(80―100次/分),续方将黄芪,红参剂量均减半,又服一周,症情好转,血压稳定在130/80-150/100毫米汞柱之间,脉压差距增为30-40毫米汞柱,守方调治半余,恢复正常。

  分析:本例高血压,一度发生中风危象,继又突发剧烈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险症,如心痛致厥,厥而致脱的危象。经中西医结合抢救治疗20余天,诸症已获控制,惟休克之象尚未得缓解,有阴竭阳脱,阴阳格拒之势,经治疗,症情虽渐趋平定,但脱证之象,犹有稳伏存在之危机,如还有额头汗多,短气,乏力等象,前辈医家有云:“头汗而微喘者,亦阳脱也”,可见厥脱忌汗,因不应有汗,故又云:“反汗出者,亡阳也”。此液外泄,泄之过极,致有阴无阳。同时体征所见,更有舌质暗红,舌下瘀筋青紫等血瘀观象,由心气心阳大衰,心营心阴久耗,乃致循环失畅,转用王清任之补阳还五汤加味。方中以大剂量黄芪,益气补阳,生用又能固卫敛汗,辅以轻量多味之归、芍、桃、红、川芎,地龙、水蛭,以活血通络,配红参之益气固脱,共奏气旺血自行,祛瘀而不伤正之功,更合龙牡以潜镇敛阴,使阳回阴敛,气充血运,故服药六剂,血压上升,除药物剂量略作调整外,守方连服三周,血压、脉压复常,诸症痊愈。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421-01

  休克在祖国医方中属厥、脱范畴,包括厥与脱两个证候,古人论厥者多,论脱者少,实际上所谓厥证的某些证候中就包含着一部分脱证证候在内,故两者之间,常互相转化,有时较难截然分开。笔者认为:厥为脱之轻证,脱为厥之变证。在临床上,厥脱常并而论之。观将治验案例一则分析如下:

  李强 ,男,49岁,2012年8月7日初诊,患者有高血压、动脉硬

  化已久,今年初,血压骤升210/130毫米汞柱,一度发生中风危象,3月初突发剧烈心绞痛,心电图多项提示,前壁及前间壁广泛心肌梗死,并合并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险证。经抢救治疗,心绞痛缓解,心律失常及心衰基本控制,然血压在90/80-70/60毫米汞柱之间徘徊。多汗发润,肢冷神躁,舌质紫胖、苔厚,脉细微弱,并有上身怕热,面赤,下肢畏寒。中医辩论:属元阴元阳大虚兼有痰浊瘀郁,阴阳格拒之势,曾予回阳救逆,益气固脱,敛阴止汗诸法,共治20余天,症情渐趋平稳,血压及脉压仍无改变趋势,自觉精神萎软,额汗多,短气乏力,活动更甚,肢温神静,舌质暗红,舌下瘀筋青紫,口唇微绀,脉细而涩,面色由原来潮红转为晦滞之色,心脏衰弱,心气大虚,血脉凝滞,循环不畅,转用益气补阳、活血通络,敛阴固卫之法,益用补阳还五汤加味。

  处方:生炙黄芪各60g,当归,红花,桃仁,赤芍,川芎,炙地龙各8g,炙水蛭6g,红参12g,龙骨,牡蛎各30g,服药六剂,血压上升至120/90-130/100毫米汞柱之间,脉率稍快(80―100次/分),续方将黄芪,红参剂量均减半,又服一周,症情好转,血压稳定在130/80-150/100毫米汞柱之间,脉压差距增为30-40毫米汞柱,守方调治半余,恢复正常。

  分析:本例高血压,一度发生中风危象,继又突发剧烈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险症,如心痛致厥,厥而致脱的危象。经中西医结合抢救治疗20余天,诸症已获控制,惟休克之象尚未得缓解,有阴竭阳脱,阴阳格拒之势,经治疗,症情虽渐趋平定,但脱证之象,犹有稳伏存在之危机,如还有额头汗多,短气,乏力等象,前辈医家有云:“头汗而微喘者,亦阳脱也”,可见厥脱忌汗,因不应有汗,故又云:“反汗出者,亡阳也”。此液外泄,泄之过极,致有阴无阳。同时体征所见,更有舌质暗红,舌下瘀筋青紫等血瘀观象,由心气心阳大衰,心营心阴久耗,乃致循环失畅,转用王清任之补阳还五汤加味。方中以大剂量黄芪,益气补阳,生用又能固卫敛汗,辅以轻量多味之归、芍、桃、红、川芎,地龙、水蛭,以活血通络,配红参之益气固脱,共奏气旺血自行,祛瘀而不伤正之功,更合龙牡以潜镇敛阴,使阳回阴敛,气充血运,故服药六剂,血压上升,除药物剂量略作调整外,守方连服三周,血压、脉压复常,诸症痊愈。


相关内容

  • 卫生法学案例分析
  • 卫生法学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 杨某是某医院医生,他采用开处方的手段从其所在医院的药房中骗取吗啡40 余克,然后利 用职权向常来看病的吸毒者刘某.陈某.田某等14 人暗示,让他们下班后其家中买药.通 过此种手段,杨某将稀释为72 克的吗啡全部卖出. 案例1 肠梗阻误诊,中毒性休克死亡 [案例摘要] 病员 ...

  • 2015年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妇产科护理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 2015年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妇产科护理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天宇考王卫生资格考试题库包含:章节练习.综合复习题.模拟试卷. 考前冲刺.历 年真题等.试题量:6006道. 案例分析题:每个案例至少有3个提问,每个提问有6-12个备选答案,其中正确答案有1个或几个,每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得1个得分点,每选择一个 ...

  • 外科休克案例分析
  • 外科休克案例分析 男性,43岁,已婚,死机.因车祸伤2小时急诊入院治疗.测T38.3℃,P136次/分钟.R32次/分钟,BP75/53mmHg,CVP0.4KPa.病人极度烦躁.面色苍白.肢体冰凉.自诉全腹剧烈疼痛.体检:全腹明显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以左上腹为甚.1小时尿量7ml .实验室检查 ...

  • 医学案例分析
  • 案例一 患者女性,46岁,因体检时家庭医生发现乳房包块而就诊.患者未进行过乳房自我检查,过往从未注意到该包块.患者过往病史无特殊.无过往乳房疼痛或创伤史.除该包块外,体检时未发现其它异常.包块位于左乳外上象限,坚硬,无触痛,4cm.左腋部无异常.右侧乳房检查无显著包块,右腋部无淋巴结病变. ·下一步 ...

  • 外科案例分析
  • 病例分析题 一. 男,23岁,从高处坠落后,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四肢不能活动.查体:颈部压痛, 四肢感觉.运动.反射均消失,高热(T40.01℃).X线提示:C4骨折,合并脱位. 问:1.导致病人呼吸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应如何搬运病人? 3.该病人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哪些? 答:1.因的脊髓损 ...

  • 许达夫 医病更医人
  • "感谢老天我得了癌症"."感谢老天我活过了10年"――台湾许医师自然诊所负责人许达夫面对<时代人物>的记者如是说.12年前,作为一个享誉国际的神经外科权威医师许达夫罹癌的消息震惊了媒体,然后再传出许医师拒绝手术化疗,引起医界一片哗然.如今,这个当初 ...

  • 严重过敏反应抢救的正确流程!
  • 药物引起的严重过敏反应分布于临床各个科室,凡使用药物的患者均可能发生过敏反应.严重过敏反应发病突然,进展迅速,如不及时处理,极易造成死亡,引发医疗纠纷.作者通过检索.分析药物过敏性休克引起的死亡病例发现:国内严重过敏反应抢救中存在诸多误区.现参考国内外严重过敏反应诊疗指南,制定了严重过敏反应抢救流程 ...

  • 伦理有关案例分析
  • 患者李某, 男,32岁, 高中物理教师. 患者因最近对实验室和家里清洁的要求越来越迥而去看心理医生, 他告诉心理医生有几次对学生在实验之后未把实验室收拾干净而大吵大闹. 当心理治疗进行一段时间之后, 患者告诉医生有几次不可控制的冲动想杀死妻子, 但这种想法出现以后他又很害怕, 担心自己失去控制而有罪 ...

  • 护理三基病例分析题
  • 案例分析题 1.男性,65岁.晨起跑步中途突然出现胸骨后疼痛,伴呕吐.冷汗和濒死感,持续1小时不缓解而急诊入院.护理查体:T37.6℃,脉搏40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2.0/8.0kPa.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口唇轻度发绀,痛苦表情.辅助检查:血白细胞10.0×109/L,中性67%,淋巴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