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圆锥的侧面积教案

《圆锥的侧面积》教案

授课内容:北师大版九下教材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圆锥侧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2.了解圆锥的侧面积计算公式,并会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探索圆锥侧面积计算公式, 会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圆锥侧面积公式的由来.

教具准备:圆锥体、扇形纸片、剪刀、尺规、课件等.

学具准备:圆锥体、计算器、扇形纸片、透明胶、剪刀、尺规等. 教学设计:

一、知识再现(为本节课知识作准备)(2分钟)

师: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如下问题:已知⊙O的半径为R,则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1)L= ; (2)围成的扇形面积S= ; (3扇形面积与弧长间的关系)S= L.(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师:这三个公式揭示了哪几个量间的关系?(R、n、L、S四者间的关系,已知其中两量利用上述三个公式即可求出另两量.)

二、问题感知(8分钟)

引言1:还记得在七年级已认识了的立体图形—圆锥吗?(在黑板上画出圆锥.并出示准备的学具,与学生一起观察圆锥体,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问1:它是由几个面围成的?你能指出它的母线和高吗?(先让学生去解释,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概念.母线:圆锥顶点与圆上任意一点的连线,有无数条,均相等.高: 锥点到圆面的垂线段或顶点与圆心的连线段)

引言2:在九上研究了圆锥体的三种视图

问2:它的三视图各是什么图形?你能画出它的三视图吗?说一说它的主视图有什么特殊性?(结合黑板上所画的图形说明:①平面图形--等腰三角形:两腰等于母线长l,底边等于圆的直径2r,高即为圆锥的高h.②l、r、h三者有何关系?)

问3:想一想:过锥点沿高线将圆锥体切开,你能说出它的截面的形状吗?(说明:主视图看到的平面图形实质就是圆锥体的轴截面图形)

问4:想一想:圆锥体还可以看作是由什么样的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的?(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而成的或由等腰三角形以它的高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1800而成的.)(动画演示旋转过程)

引言3:上述这些仅限于对圆锥图形的直观认识,本节课将对它进一步深层探索.

三、情景引入:(2分钟)

(动手试验):1、请你将课前准备的扇形用透明胶带把两半径拼合在一起,这时你发现了什么?

2、将胶带解开(或沿一条母线剪开),将上述所得图形展开在平面上,这时你又有什么发现?

引言4:由学生对上述回答的试验引入课题.:本节课重点探索圆锥的侧面积.(板书:圆锥的侧面积)

四、自主学习 探索新知(12分钟)

1、自学教材p136,思考并回答问题(1)、(2)并完成教材上填空.

2、探索新知

(说明:①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启导学生如何将圆锥的侧面展开.

并观察展开后的图形是什么.

②已知母线长l、底面圆的半径为r,

结合展开前后各量间的关系完成

表格内容,并补充、整理教材上填空)

3、知识提炼: 问1:求圆锥侧面积的问题渗透了数学中的什么思想?

问2:你有哪些收获?

(知识小结:上述我们经历了探索圆锥侧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要理解圆锥侧面积公式的由来,不能死记硬背,这是本节课第一个目标.下面将灵活应用侧面积计算公式解决数学问题,这是本节课第二个目标.)

五、生活中的数学:(6分钟)

例:圣诞节将近,某家商店正在制作圣诞节的圆锥形纸帽。已知纸帽的底面周长为58cm,高为20cm,要制作20顶这样的纸帽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纸?(结果精确到0.1cm2)

(精读后提炼已知条件和需求结论,引导分析:师写出解题思路;生写出解答过程.)

六、分层训练 能力提升(8分钟)

A1:如果圆锥的底面半径为4cm,母线长为5cm,那么它的侧面积是( )。

B1:圆锥的母线与高的夹角为300,母线长为6cm,则它的侧面积是( ),全面积是( )。

C1:把一个用来盛爆米花的圆锥形纸杯沿母线剪开,可得一个半径为6cm、圆心角为1200的扇形,

(1)求该纸杯的底面半径和高度。

(2)若该纸杯加一圆形杯盖,则做这样一个杯子需多少纸料? (结果精确到0.1cm)(教材p137练习2的变式)

(说明:学生练习后评价,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

七、本节课知识小结:达到两个目标:(1分钟)

1.经历探索圆锥侧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2.了解圆锥的侧面积计算公式,并会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八、学生作业:(6分钟)

1.完成教材p137页第2题的解答(即分层练习中的C1)

2.教材p138页第3题变式(将“以斜边为轴”改为“以任一边为轴”) 选做:如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母线长为3,一只蚂蚁要从底面圆周上一点B出发,沿圆锥侧面爬到过母线AB的轴截面上另一母线AC上,问它爬行的最短路线是多少?

B C

《圆锥的侧面积》教案

授课内容:北师大版九下教材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圆锥侧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2.了解圆锥的侧面积计算公式,并会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探索圆锥侧面积计算公式, 会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圆锥侧面积公式的由来.

教具准备:圆锥体、扇形纸片、剪刀、尺规、课件等.

学具准备:圆锥体、计算器、扇形纸片、透明胶、剪刀、尺规等. 教学设计:

一、知识再现(为本节课知识作准备)(2分钟)

师: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如下问题:已知⊙O的半径为R,则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1)L= ; (2)围成的扇形面积S= ; (3扇形面积与弧长间的关系)S= L.(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师:这三个公式揭示了哪几个量间的关系?(R、n、L、S四者间的关系,已知其中两量利用上述三个公式即可求出另两量.)

二、问题感知(8分钟)

引言1:还记得在七年级已认识了的立体图形—圆锥吗?(在黑板上画出圆锥.并出示准备的学具,与学生一起观察圆锥体,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问1:它是由几个面围成的?你能指出它的母线和高吗?(先让学生去解释,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概念.母线:圆锥顶点与圆上任意一点的连线,有无数条,均相等.高: 锥点到圆面的垂线段或顶点与圆心的连线段)

引言2:在九上研究了圆锥体的三种视图

问2:它的三视图各是什么图形?你能画出它的三视图吗?说一说它的主视图有什么特殊性?(结合黑板上所画的图形说明:①平面图形--等腰三角形:两腰等于母线长l,底边等于圆的直径2r,高即为圆锥的高h.②l、r、h三者有何关系?)

问3:想一想:过锥点沿高线将圆锥体切开,你能说出它的截面的形状吗?(说明:主视图看到的平面图形实质就是圆锥体的轴截面图形)

问4:想一想:圆锥体还可以看作是由什么样的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的?(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而成的或由等腰三角形以它的高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1800而成的.)(动画演示旋转过程)

引言3:上述这些仅限于对圆锥图形的直观认识,本节课将对它进一步深层探索.

三、情景引入:(2分钟)

(动手试验):1、请你将课前准备的扇形用透明胶带把两半径拼合在一起,这时你发现了什么?

2、将胶带解开(或沿一条母线剪开),将上述所得图形展开在平面上,这时你又有什么发现?

引言4:由学生对上述回答的试验引入课题.:本节课重点探索圆锥的侧面积.(板书:圆锥的侧面积)

四、自主学习 探索新知(12分钟)

1、自学教材p136,思考并回答问题(1)、(2)并完成教材上填空.

2、探索新知

(说明:①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启导学生如何将圆锥的侧面展开.

并观察展开后的图形是什么.

②已知母线长l、底面圆的半径为r,

结合展开前后各量间的关系完成

表格内容,并补充、整理教材上填空)

3、知识提炼: 问1:求圆锥侧面积的问题渗透了数学中的什么思想?

问2:你有哪些收获?

(知识小结:上述我们经历了探索圆锥侧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要理解圆锥侧面积公式的由来,不能死记硬背,这是本节课第一个目标.下面将灵活应用侧面积计算公式解决数学问题,这是本节课第二个目标.)

五、生活中的数学:(6分钟)

例:圣诞节将近,某家商店正在制作圣诞节的圆锥形纸帽。已知纸帽的底面周长为58cm,高为20cm,要制作20顶这样的纸帽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纸?(结果精确到0.1cm2)

(精读后提炼已知条件和需求结论,引导分析:师写出解题思路;生写出解答过程.)

六、分层训练 能力提升(8分钟)

A1:如果圆锥的底面半径为4cm,母线长为5cm,那么它的侧面积是( )。

B1:圆锥的母线与高的夹角为300,母线长为6cm,则它的侧面积是( ),全面积是( )。

C1:把一个用来盛爆米花的圆锥形纸杯沿母线剪开,可得一个半径为6cm、圆心角为1200的扇形,

(1)求该纸杯的底面半径和高度。

(2)若该纸杯加一圆形杯盖,则做这样一个杯子需多少纸料? (结果精确到0.1cm)(教材p137练习2的变式)

(说明:学生练习后评价,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

七、本节课知识小结:达到两个目标:(1分钟)

1.经历探索圆锥侧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2.了解圆锥的侧面积计算公式,并会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八、学生作业:(6分钟)

1.完成教材p137页第2题的解答(即分层练习中的C1)

2.教材p138页第3题变式(将“以斜边为轴”改为“以任一边为轴”) 选做:如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母线长为3,一只蚂蚁要从底面圆周上一点B出发,沿圆锥侧面爬到过母线AB的轴截面上另一母线AC上,问它爬行的最短路线是多少?

B C


相关内容

  • 3.862 圆锥的侧面积
  • 3.8 圆锥的侧面积 知识目标:经历探索圆锥侧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了解圆锥的侧面积计算公式,并会应用公式解 决问题 能力目标: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辩证地看待问题 l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圆锥侧面积计算公式 S 难点:圆锥的侧面积计算公式,并会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n ...

  • 圆柱与圆锥教案
  • <圆柱与圆锥>教学设计 一. 学习目标 1. 通过整理和复习,学生进一步巩固认识圆柱与圆锥的特征以及 它们之间的关系. 2. 熟练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二. 学习过程 (一) 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复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今天我们接着复习圆柱与圆锥 ...

  •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
  •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 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 单元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 ...

  • 九年级数学圆锥的侧面积测试题
  •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3.8圆锥的侧面积 一.回顾上节课学的公式: B o l弧长= S 扇形= S扇形= 二.探究圆柱侧面积公式: 通过展开的思想可以得到圆柱的侧面积公式(用图中字母表示): h侧面展开 S 圆柱侧三. ...

  • 圆锥的认识教案
  • 课题:圆锥的认识 第 8课时 总第18课时 教学内容:圆锥的认识,教材P31-32例1及相关练习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 2.认识圆锥的高,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认识圆锥 ...

  • 弧长和扇形面积12教案
  • 弧长和扇形面积(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L= 2.扇形的概念: nR 180 nR2 3.圆心角为n°的扇形面积是S扇形=: 360 4.应用以上内容解决一些具体题目. 教学目标 了解扇形的概念,理解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熟练掌握它们的应用. n ...

  • 圆柱与圆锥体积教案1
  • 圆柱与圆锥体积 知识要点 圆柱.圆锥常用的表面积.体积公式 例题讲解 复习1.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如果高缩短4厘米,表面积就减少50.24平方厘米.求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复习2.一个圆柱体形状的木棒,沿着底面直径竖直切成两部分.已知这两部分的表面积之和比圆柱体的表面积大2008cm2 ...

  • 空间几何体教案
  • 空间几何体 一. 空间几何体结构 1. 空间几何体:如果我们只考虑物体占用空间部分的形状和大小,而不考虑其它因素, 那么由这些物体抽象出来的空间图形,就叫做空间几何体. 2. 棱柱的结构特征: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 共边互相平行,由这些面围成的图形叫做棱柱. (图 ...

  •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
  • 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 第1课时 学习内容:书本第17-19页,圆柱的认识 学习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能说出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2.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重.难点: 1.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2.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学习形式: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