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学家
修改标题:向先行者致敬!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一览
1、袁隆平: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2、吴文俊:在代数拓扑学领域做了奠基性的工作,创造出了享誉国际数学界的“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彻底改变了当今数学机械化领域的面貌。
3、黄昆:在固体物理学科做出了许多开拓性的重大贡献,对推动固体物理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是我国半导体物理学奠基人。
4
、王选:长期致力于文字、图形和图像的计算机处理研究,研制国际上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
照排系统,应用自己的发明和创新成果开发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实现了产品跨越式发展。
5、金怡濂: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主持完成了我国多台大型、巨型计算机的研制,系统和创造性地提出了巨型机体系结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案。
6、刘东生:在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科学研究领域中,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
7、王永志: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在中国战略火箭、地地战术火箭以及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8、叶笃正:开创青藏高原气象学,创立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和大气运动的适应尺度理论,开拓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对我国现代气象业务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9、吴孟超:创立了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使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诊治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
10、李振声:主要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和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创建了蓝粒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
11、闵恩泽:主要从事石油炼制催化剂制造技术领域研究,是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
12、吴征镒:从事植物学研究和教学七十年,是我国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学、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植物资源研究的权威学者。为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出了前瞻性的部署。
13、王忠诚:率先提出了“脑干和脊髓具有可塑性”的观点,总结出一套不同脑干肿瘤采取不同手术入路的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要点对打开医学界的“禁区”——脑干肿瘤手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4、徐光宪:把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紧密结合,在稀土分离理论及其应用、稀土理论和配位化学、核燃料化学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科学贡献。
15、谷超豪:在核心数学前沿最活跃的三个分支——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及其交汇点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16、孙家栋: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为我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和定点技术、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和深空探测基本技术做出了重要贡献。
17、师昌绪:我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发展了中国第一个铁基高温合金,领导开发我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可用作耐热、低温材料和无磁铁锰铝系奥氏体钢等,具有开创性。
18、王振义:从事研究血栓和止血,在国际上首先创导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很高的缓解率,为恶性肿瘤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诱导分化疗法取得效果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19、吴良镛:长期从事建筑与城乡规划基础理论、工程实践和学科发展研究,创立了人居环境科学及其理论,有力推进了城乡建设的科学发展,是新中国建筑教育奠基人之一、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
20、谢家麟: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领导完成一台可向高能发展的电子直线加速器、大功率速调管和电子回旋加速器等科研项目,建成北京自由电子激光。
21、郑哲敏:开拓和发展了我国的爆炸力学事业,擅长运用力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出了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和理论,为我国力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2、王小谟:设计研制多种型号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雷达,尤其在三坐标雷达和低空雷达方面卓有建树,为国家创造出较大的经济效益,为军事电子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3、张存浩:我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催化、火箭推进剂、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取得多项国际先进成果。
24、程开甲:我国核武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在核武器的研制和试验中作出突出贡献。开创、规划领导了抗辐射加固技术新领域研究,是我国定向能高功率微波研究新领域的开创者之一。
25、于敏:在我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对我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来源:“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
原标题: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学家
修改标题:向先行者致敬!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一览
1、袁隆平: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2、吴文俊:在代数拓扑学领域做了奠基性的工作,创造出了享誉国际数学界的“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彻底改变了当今数学机械化领域的面貌。
3、黄昆:在固体物理学科做出了许多开拓性的重大贡献,对推动固体物理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是我国半导体物理学奠基人。
4
、王选:长期致力于文字、图形和图像的计算机处理研究,研制国际上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
照排系统,应用自己的发明和创新成果开发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实现了产品跨越式发展。
5、金怡濂: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主持完成了我国多台大型、巨型计算机的研制,系统和创造性地提出了巨型机体系结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案。
6、刘东生:在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科学研究领域中,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
7、王永志: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在中国战略火箭、地地战术火箭以及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8、叶笃正:开创青藏高原气象学,创立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和大气运动的适应尺度理论,开拓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对我国现代气象业务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9、吴孟超:创立了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使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诊治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
10、李振声:主要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和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创建了蓝粒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
11、闵恩泽:主要从事石油炼制催化剂制造技术领域研究,是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
12、吴征镒:从事植物学研究和教学七十年,是我国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学、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植物资源研究的权威学者。为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出了前瞻性的部署。
13、王忠诚:率先提出了“脑干和脊髓具有可塑性”的观点,总结出一套不同脑干肿瘤采取不同手术入路的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要点对打开医学界的“禁区”——脑干肿瘤手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4、徐光宪:把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紧密结合,在稀土分离理论及其应用、稀土理论和配位化学、核燃料化学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科学贡献。
15、谷超豪:在核心数学前沿最活跃的三个分支——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及其交汇点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16、孙家栋: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为我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和定点技术、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和深空探测基本技术做出了重要贡献。
17、师昌绪:我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发展了中国第一个铁基高温合金,领导开发我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可用作耐热、低温材料和无磁铁锰铝系奥氏体钢等,具有开创性。
18、王振义:从事研究血栓和止血,在国际上首先创导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很高的缓解率,为恶性肿瘤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诱导分化疗法取得效果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19、吴良镛:长期从事建筑与城乡规划基础理论、工程实践和学科发展研究,创立了人居环境科学及其理论,有力推进了城乡建设的科学发展,是新中国建筑教育奠基人之一、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
20、谢家麟: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领导完成一台可向高能发展的电子直线加速器、大功率速调管和电子回旋加速器等科研项目,建成北京自由电子激光。
21、郑哲敏:开拓和发展了我国的爆炸力学事业,擅长运用力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出了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和理论,为我国力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2、王小谟:设计研制多种型号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雷达,尤其在三坐标雷达和低空雷达方面卓有建树,为国家创造出较大的经济效益,为军事电子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3、张存浩:我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催化、火箭推进剂、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取得多项国际先进成果。
24、程开甲:我国核武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在核武器的研制和试验中作出突出贡献。开创、规划领导了抗辐射加固技术新领域研究,是我国定向能高功率微波研究新领域的开创者之一。
25、于敏:在我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对我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来源:“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