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性别歧视2

摘要: 研究语言与性别的关系 , —般可以从两个侧面入手。一是寻根溯源调查 性别语言形成的原因 , 寻找言语行为上的能区别性别的特征 , 并研究这些特征的社会意义。二是直接研究语言体系 , 寻找语言对两性的刻画和体现的差异 , 再研究其差异的社会蕴因。语言对两性的刻画和体现是多层面的 , 本文只讨论 词形与词义所反映的 性别歧视。

—、 性别语言形成的原因在一切社会中 , 男人和女人所起的社会作用不同 , 从而导致了男人和女人使用语言的模式不同。美国伯克莱城的语言学家罗宾 -莱克夫副教授所写的 《语言和妇女的地位 》(Language and womanp s p lace) 一书中认为妇女在社会的从属地位使得妇女的语言模式相应地从属化 , 这种从属化 , 在英语中进一步表现在 性别语言上。 [ 1 ] (P46) 性别语言是指语言中明显表露出来的社会偏见 , 它常常按照人的性别来描述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 2 ] (P10) 性别语言的形成与历史文化背景、心理、社会根源等因素密不可分。

(一 ) 历史文化背景

从历史上 , 英语源于盎格鲁 • 撒克逊白人男性统治的社会。显然 , 英语的词汇和语法常常反映了男性统治的社会的态度 — — — 排斥和贬损妇女; 从文化上看 , 圣经 《创世纪 》关于 “ 上帝造人说 ”成了语言起源学说的联想依据。在他们看来 , 上帝创造亚当 (ADAM) , 这位天下第— 个男人 , 语言中的 “性 ”范畴就应将阳性置于首位。既然夏娃 (EVE) 是上帝用亚当的一根肋骨造成的第一

个女人 , 那么女性语言就只能从属于男性语言。于是 , 诸如“ 男尊女卑 ”“ 男性中心论 ”等 性别歧视观念在语言中找到了对应物 , 即 “ 阳性优于阴性 ” “ 阳性优先 ” 。 [ 3 ] (P18)

(二 ) 心理因素

由于受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 , 普遍形成了女性 — — — 第二性的观点。于是 , 女性便成了 “the weaker sex”“thelesser, the l ower or female man” (次要的人 , 低贱的人或女性人 ) 。 [ 3 ] (P19)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 — 阿特伍德 (Mar2garetAt wood) 的作品中反映了这样一种观点: 女性之所以产生心理危机 , 是由于她们认为自己是这个男性主宰的传统社会中的受害者、牺牲品。由于女性在社会中属于从属地位 , 她们不得不压抑自身的情感 , 放弃自己的需要以迎合男人的要求。因此 , 女性极力使用标准的语言来强化自己的社会地位 , 女性地位越低下 , 在他人面前就越礼貌 , 而标准语言显示了说话者恭顺、礼貌的心理。

(三 ) 社会根源

1 . 性别角色 ( sex r ole)“ 男主外 , 女主内 ”似乎是社会对两性分工的一贯原则 , 外面的世界基本上是男性的天下 , 男性外出工作 , 大至治理国家 , 小至养家糊口; 而女性活动范围一般局限于家庭。男性代表权力 ( power) 、地位 ( status) 、支配( dominance) 等; 而女性的社会地位、作用仅仅是点缀和装饰: Woman are a decorative sex . 女人是一起装饰作用的性别 , 难怪描写女性语言常与一些描写家庭生活、点心、水果、动物、植物等

类的词联系一起。

2 . 社会期望 ( s ocial expectati on) 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性别原型 ( sex stereotype)社会期望 ( s ocial expectati on)社会总是要求女性应有较为 “正确的 ”社会行为、言谈、举止都要符合 “ 社会规范 ” 。有这么一句谚语: “AfairwomanWithoutVirtue is like palled wine . ”(无德美女犹如失味之酒。 ) 在世人眼里 , 女子的德行、贞淑之重要 , 从中略见一斑。这种 “社会期望 ”促使女性对语言有较高的自觉性 , 尤其对体现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语言形式尤为敏感。为避免冒犯他人或被人歧视 , 她们特别注重使用得体、委婉、礼貌的语言。性别原型 ( sex stereotype)在人们印象中 , 大部份女性一般依赖性强、被动、沉默 (尤其在公共场合 ) 、温顺、脆弱、有耐心、避免冲突、敌对 , 否认自己的个性和聪明、先知才智等; 而男性既定性别原形则当是: 独立、主动、积极、进取、好争、自信、自强、体壮 , 而且在事业上卓有成就 , 能供养家庭并保护女性 , 除愤怒以外 , 对感情有很强的控制能力 , 社会交往能力等 (At water , 1983: 160)。研究性别原型 , 主要是研究性别的特征。笔者综合宋海燕[ 4 ] (P58)和罗建龙[ 1 ] (P89)两位学者的观点 , 归纳出以下四个方面:(1) 女性在对话中使用的辅助性和夸张性的词语多于男性 , 诸如: right 、Thatp s true 、muhs 、yeshs 、ohs 、aw2fully 、terribly 、perfectly 等等。 (2) 在日常生活中 , 女性语言比男性语言更能满足人们对面子的要求 , 更为礼貌 , 较多地使用诸如: may 、might 、could 、perhap s 、possibly 之类的词

语以使口气较为委婉和富有礼貌 , 如: Ip m awfully s orry t o bother you, butIp ve run out ofmilk — — —could you possibly lend me half a p int?(Coats, 1986: 109)。 (3) 男性多半带挑衅性、竞争性 , 打断、批判女性说话的次数较多; 女性多半表现出合作性、协调性 , 且被打断后只会以 “ 沉默 ”作为 “ 无声的抗议 ” 。以下是对陕北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村子进行实地考察时遇到的情况:男: 我打算今年把地让别人种去。女: 恐怕没人会揽地种 , 自己的地都种不完。男: 你悄些吧 , 总会有人种的 , 你的地今年收成怎么样 ? 另一男性: 收成不错 , 可现在粮食卖不了几个钱。(两个男性开始交谈 , 那个女性从他们的说话中排斥出去。 )[ 5 ] (P77)(4) 在对话中 , 女性喜欢使用疑问句 , 尤其是附加疑问句 , 以避免过于唐突或武断 , 以鼓励他人发表意见 , 进而促成一个良好的交流气氛 , 女性常被称为 “交谈的润滑剂 ” , 如: Hep s such a niceman, isnp t he? I suppose thatin Eng [ and, t oo . Family life has change a l ot in the last fiftyyears, hasnp t it? 综上所述 , 性别原型是人类的产物 , 是人们对两性适切行为的社会期望 , 是人们对男女两性在社会活动包括言语活动中行为模式统一和固定的认识 , 但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 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 , 性别原形具有不同的内涵 ,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 社会对两性的要求也发生很大的改变 , 很多领域己不再仅属于男性 , 两性之间的差异将会逐渐地缩小。

二、从 词形与词义看 性别歧视

下面拟从 “ 标志理论 ”入手 , 讨论 词形与词义中的 性别歧视。

(一 ) 词形中的 性别歧视有标志 (marked) 与无标志 ( unmarked) 范畴 , 是语言学家格林伯 ( J . Grenbery) 等人针对语言的关联性提出的 , 是一种把一对成分区分开来的区别性特征 , 区别的标准为 “ 简单、容易和普通 ” , 符合这一标准的为无标志 , 反之 , 则为有标志。标志还可以细分为: 形 式标志、分布标志和语义标志。形式标志 , 顾名思义是根据是否具有某种特定的外部特征或标记而下定义的 , 例如: 在p rince /p rincess, waiter /waitress, happy/unhappy中 , 每对反义词都有一个词 (p rincess 、waitress 、unhappy) 包含后缀或前缀 , 这种前后缀是表示相反意义的形式标志。分布标志则是指有标志项与无标志项不完全等量 , 通常有标志项在分布范围上要比无标志项更受限制。语义标志则是指“ 一个语义有标志词在词义上比语义无标志词较具体 ”(Lark, 1977) , 在语义学中 , 无语义标志的词在意义上具有泛指性 , 比有标志的使用范围广。 [ 6 ] (P29)调查英语词汇 , 不难发现 , 在表示男女两性的词中 , 几乎所有表示男性的词在形式上是无标志的 (极少数例外 , 如: bride /bridegr oom, widow/widower ) , 例: host /hostess, god /goddess, steward / stewardess, waiter /waitress,p rince /p rincess, her o /heroine等 , 也就是说 , 男性名词是常用的、普通的 , 这是根据标志理论的划分依据得出的结论 , 事实也是如此 , 这一点

可以反映出语言对男性的偏爱 , 对女性的轻视 , 形式标志是把女性当作多余的人(woman - as - extra - human) 来对待 , 而在 bride /bride2gr oom, widow /widower二组词中 , bride 和 widow 的无标志性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对女性的轻视。因为自古以来与之相对的 “ 新郎 ”为有标志 , “widower”为无标志 , 道理亦同。丈夫故世 , 女人必须守寡 , 称 “寡妇 ” (widow) , 实为 “正常、普通 ” ; 逝去妻子的男人称为 “鳏夫 ”(widower) , 但鳏夫常常可在续弦 , 即可逃掉 “widower”的称号 , 因此也就不常见了。故在 词形上是有标志的。 [ 6 ] (P29)英语中一些表示职业、地位较高的名词 (如: 英语p resident 、doct or 、 lawyer ; 法语 medecin 、architecte 、gen2eral 、minister ; 汉语 “ 科学家 ”“ 法官 ”“ 主席 ”“ 局长 ”等 ) 一般都是指男性 , 若要表示女性 , 往往在前面加上 词形标志来避免误会 , 如英语 “woman doct or” “femalep il ot” ; 法语 “medecin femme” ; 汉语 “女法官 ”“女主席 ” , 从而使女性职业名词在外在的形式上呈现出 “ 有标志性 ” 。而一些地位较低的职业 , 如 nurse 、secretary 等 , 欲只有表示女性 , 无形式标志 , 表示男性 , 要前加 male 、man 等。

表示男女性的词同时出现的前后顺序也能反映出语言(或社会 ) 对女性的歧视 , 决定两个并列的词的前后顺序的因素是多样的 , 但往往语义显著的 , 文化占优势的( culturally dominant) 一方放在首位 , 如: father and s on,gold and silver, great and small,

this and that, here andthere) 等。但当男女同时出现时 , 则遵守 “男先女后 ”的顺序 , 如 “father and mother , men and women, boys andgirls, he or she, his or her”等 , 把两者颠倒过来 , 就不符合语言习惯 , 只有 “ladies and gentlemen”是个例外 , 这一社交用语 , 也只不过是受 “ladies first”这一方西方社交习俗的影响而已 ,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 “女士并非永远优先 ” 。

[ 6 ] (P30)

(二 ) 词义中的 性别歧视

在词义方面 , 男性词汇往往为无标志 , 女性为有标志; 男性词汇常常 “褒义 ” , 女性词汇含 “贬义 ” , 女性词汇常常由于过于 “ 贬 ” , 我们不得不找一个委婉词语来代替它 , 这些都能从词义这个侧面说明对女性的歧视 , 笔者作以下归纳:

1 . 同一 “语言符号 ”用于不同性别 , 褒贬不一 , 如: call用于 “the call boy”与 “a call girl”时 , 虽都有“ 应召 ”的意思 , 但工作性质却不大相同。又如同一词用于不同性别主语中时 , 其义大相径庭 , 请对照以下例句:She is p r ofessi onal . 荡妇He is p rofessi onal . 具有专长的人士She is easy . 水性扬花He is easy . 容易相处She is fast . 放荡不羁He is fast . 动作敏捷She is tramp. 妓女He is tramp. 流浪汉英语中还有 cold, judge, p irate, game等 , 不胜枚举。

2 . 语言有忽视女性的倾向 , 而且也有贬低女性的成份 , 用于女性辱骂语为数不少。如: 英语 hen 、heifer 、pussy 、gossi p; 汉

语词 “母老虎 ” “母夜叉 ”等。而“black widow s p inster” “ blackMania” “Venusp s flytrap”等词把女性和不快的历史学家连在一起。美国南部沿海一带经常有破坏力强劲的飓风 , 却多以女性的名字命名如“Hurricane Besty” “Hurricane Camilla” 。汉语中许多由“ 女 ”构成的字具有贬义 , 如 “ 妖 ”“奴 ”“奸 ”“婪 ”“ 妒 ”“媚 ”等便是证明。还有一些倾向性很强的俗语 , 如: “ 妇人之见 ” “ 头发长见识短 ”“ 女人当家墙倒屋塌 ”等。

3 . 语言对女性的歧视还表现在词的演变过程中 , 表示女性的词汇的词义逐渐由褒义到贬义变化趋势。在古英语中 , governor /governess两个词分别指某领地行驶主权的男女首领。现在 governess 的词义演变为 “女家庭教师 ”或 “ 情妇 ” ; 而 governor 基本上保持原义。又如: mister和 mistress 原来分别指 “ 先生 ” 、 “ 女士 ” , 但现在 mistress 的词义为 “ 家庭主妇 ”或 “情妇 ” 。虽然 mistress 在人名前可缩为 Mrs . , 但仍与 mister 的缩写有别 , 因为使用Mrs . 等于公开向他人宣布了自己不想公开的婚姻情况。

4 . 委婉语 ( euphemism) 中对女性的贬降。英语中 , 人们直接使用 whore 或 p r ostitute觉得不妥 , 便使用 house2wife 、lady 、omnibus 、mistress 、girl 、nun 、academician 等委婉词来代替 , 甚至 nurse 、sp inster 、mother 、daughter 等词也有此用法。汉语中 “ 发生关系 ” “ 例假 ”等也是委婉用语。Dale

Spender ( 1980) 统计 , 在一本小册子中 , 用于女性的与 “ 性 ”有关的词是 220个 , 而用于男性的仅有 20个左右 (转引自 Nilsec, 1982) 。还有人对 《俚语词典 》作过统计 , 英语俚语中有超过 500个的同义称谓“ 妓女 ” , 而表示 “ 男妓 ”的同义词只有 65个。 [ 7 ] (P16)由此可揭示出女性在社会成员心目中的地位和价值。

5 . 英语中描述女性的词语所含的贬义色彩连 girl 、la dy和 woman 也不能幸免。16世纪前 , girl的本义是 “achild of either sex” , 后来才专指 “女孩 ” , 于是又成了词源学者们大做文章的对象: John Minshew ( 1625 ) 说“girl”源于拉丁语 “garrula” = talkative; Noah Webster(1828) 称它源于中古拉丁语 “gerula” , 原意为 “a youngwoman emp l oyed in tending children and carrying them a2bout” 。Meric Casaubon ( 1650 ) 称 该 词 源 于 希 腊 语“Kore” , 意为 “daughter/whore” 。然而在对 “boy”的追根溯源时 , 却没有出现贬义诠释 ( Franuis Junius, 1743;John Geory, Wacher 1737; ErnestWeekly 1992; GT . Oni2ous, 1966)。又如 “lady”一词原指 “ 高贵的女性 ” , “la2dy”和 “l ord”一样处于显赫的地位 , 受到人们的尊敬。但现在这种优雅、高尚的含义被玷污污 , 出现了 “lady ofeasy virtue” “foxy lady” “lady of p leasure” “lady of the eve2ning”等词汇。“woman”一词具有明显的贬义涵义 , 人们常常把 “woman”一词用 “ 性与生殖 ”相联系。说一个女人是 “old

woman”虽然不正确却无伤大雅。但如果把一个男人说成是 “old woman” , 那么就成了极大的污蔑与人身攻击了。再者 , “woman”一词在古英语中是从“wife”加 “man”变来的。而根据圣经所说 “woman”成了 “Adamp s rib word” , 甚至有人认为 “woman”是 “woet o man”变来的 , 种种诠释都是对女性地位的贬降 , 女性无论何时都逃脱不了从属男性的命运。

三、结语

由此可见 ,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语言中所折射出的性别差异和 性别歧视现象并不是由语言符号本身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 , 而是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民族思维方式在语言中的必然反映。若要消除语言中的 性别歧视现象 , 就要对 性别语言差异有一个透彻的理解 , 就必须把这些差异放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 , 从中找出这些差异的根据。只有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 , 女性的卑微观 , 男性的统治观 , 以及文化差异才能得到解释 , 语言的变革只能在社会变革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

[ 1 ] 罗建龙. 性别歧视与女权主义在英语中的表现浅析[ J ]. 福建外语 1992 (3 - 4) : 46 - 49 .

[ 2 ] 李诗平. 美国英语中的 性别歧视语言探讨 [ J ]. 国外外语教学 1995 (3) : 10 .

[ 3 ]秦秀白. 英语中 性别歧视现象的历史文化透视 [ J ].现代外语 1996 (2) : 18 - 23 .

[ 4 ] 宋海燕. 性别原型及其在两性言语交际能力中的反映 [ J ]. 外国语 1998 (2) : 61 .

[ 5 ] 王改燕. 男女语言行为差异初探 [ J ]. 外语教学1999 (1) : 72 .

[ 6 ] 李福印 , 杨华. 从 词形与词义看 性别歧视 [ J ]. 外语学刊 1997 (1) : 29 - 30 .

[ 7 ] 孔庆成. 语言中的 “ 性别歧视 ”两面观 [ J ]. 外国语 1993

(5) : 15 - 16 .

摘要: 研究语言与性别的关系 , —般可以从两个侧面入手。一是寻根溯源调查 性别语言形成的原因 , 寻找言语行为上的能区别性别的特征 , 并研究这些特征的社会意义。二是直接研究语言体系 , 寻找语言对两性的刻画和体现的差异 , 再研究其差异的社会蕴因。语言对两性的刻画和体现是多层面的 , 本文只讨论 词形与词义所反映的 性别歧视。

—、 性别语言形成的原因在一切社会中 , 男人和女人所起的社会作用不同 , 从而导致了男人和女人使用语言的模式不同。美国伯克莱城的语言学家罗宾 -莱克夫副教授所写的 《语言和妇女的地位 》(Language and womanp s p lace) 一书中认为妇女在社会的从属地位使得妇女的语言模式相应地从属化 , 这种从属化 , 在英语中进一步表现在 性别语言上。 [ 1 ] (P46) 性别语言是指语言中明显表露出来的社会偏见 , 它常常按照人的性别来描述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 2 ] (P10) 性别语言的形成与历史文化背景、心理、社会根源等因素密不可分。

(一 ) 历史文化背景

从历史上 , 英语源于盎格鲁 • 撒克逊白人男性统治的社会。显然 , 英语的词汇和语法常常反映了男性统治的社会的态度 — — — 排斥和贬损妇女; 从文化上看 , 圣经 《创世纪 》关于 “ 上帝造人说 ”成了语言起源学说的联想依据。在他们看来 , 上帝创造亚当 (ADAM) , 这位天下第— 个男人 , 语言中的 “性 ”范畴就应将阳性置于首位。既然夏娃 (EVE) 是上帝用亚当的一根肋骨造成的第一

个女人 , 那么女性语言就只能从属于男性语言。于是 , 诸如“ 男尊女卑 ”“ 男性中心论 ”等 性别歧视观念在语言中找到了对应物 , 即 “ 阳性优于阴性 ” “ 阳性优先 ” 。 [ 3 ] (P18)

(二 ) 心理因素

由于受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 , 普遍形成了女性 — — — 第二性的观点。于是 , 女性便成了 “the weaker sex”“thelesser, the l ower or female man” (次要的人 , 低贱的人或女性人 ) 。 [ 3 ] (P19)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 — 阿特伍德 (Mar2garetAt wood) 的作品中反映了这样一种观点: 女性之所以产生心理危机 , 是由于她们认为自己是这个男性主宰的传统社会中的受害者、牺牲品。由于女性在社会中属于从属地位 , 她们不得不压抑自身的情感 , 放弃自己的需要以迎合男人的要求。因此 , 女性极力使用标准的语言来强化自己的社会地位 , 女性地位越低下 , 在他人面前就越礼貌 , 而标准语言显示了说话者恭顺、礼貌的心理。

(三 ) 社会根源

1 . 性别角色 ( sex r ole)“ 男主外 , 女主内 ”似乎是社会对两性分工的一贯原则 , 外面的世界基本上是男性的天下 , 男性外出工作 , 大至治理国家 , 小至养家糊口; 而女性活动范围一般局限于家庭。男性代表权力 ( power) 、地位 ( status) 、支配( dominance) 等; 而女性的社会地位、作用仅仅是点缀和装饰: Woman are a decorative sex . 女人是一起装饰作用的性别 , 难怪描写女性语言常与一些描写家庭生活、点心、水果、动物、植物等

类的词联系一起。

2 . 社会期望 ( s ocial expectati on) 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性别原型 ( sex stereotype)社会期望 ( s ocial expectati on)社会总是要求女性应有较为 “正确的 ”社会行为、言谈、举止都要符合 “ 社会规范 ” 。有这么一句谚语: “AfairwomanWithoutVirtue is like palled wine . ”(无德美女犹如失味之酒。 ) 在世人眼里 , 女子的德行、贞淑之重要 , 从中略见一斑。这种 “社会期望 ”促使女性对语言有较高的自觉性 , 尤其对体现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语言形式尤为敏感。为避免冒犯他人或被人歧视 , 她们特别注重使用得体、委婉、礼貌的语言。性别原型 ( sex stereotype)在人们印象中 , 大部份女性一般依赖性强、被动、沉默 (尤其在公共场合 ) 、温顺、脆弱、有耐心、避免冲突、敌对 , 否认自己的个性和聪明、先知才智等; 而男性既定性别原形则当是: 独立、主动、积极、进取、好争、自信、自强、体壮 , 而且在事业上卓有成就 , 能供养家庭并保护女性 , 除愤怒以外 , 对感情有很强的控制能力 , 社会交往能力等 (At water , 1983: 160)。研究性别原型 , 主要是研究性别的特征。笔者综合宋海燕[ 4 ] (P58)和罗建龙[ 1 ] (P89)两位学者的观点 , 归纳出以下四个方面:(1) 女性在对话中使用的辅助性和夸张性的词语多于男性 , 诸如: right 、Thatp s true 、muhs 、yeshs 、ohs 、aw2fully 、terribly 、perfectly 等等。 (2) 在日常生活中 , 女性语言比男性语言更能满足人们对面子的要求 , 更为礼貌 , 较多地使用诸如: may 、might 、could 、perhap s 、possibly 之类的词

语以使口气较为委婉和富有礼貌 , 如: Ip m awfully s orry t o bother you, butIp ve run out ofmilk — — —could you possibly lend me half a p int?(Coats, 1986: 109)。 (3) 男性多半带挑衅性、竞争性 , 打断、批判女性说话的次数较多; 女性多半表现出合作性、协调性 , 且被打断后只会以 “ 沉默 ”作为 “ 无声的抗议 ” 。以下是对陕北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村子进行实地考察时遇到的情况:男: 我打算今年把地让别人种去。女: 恐怕没人会揽地种 , 自己的地都种不完。男: 你悄些吧 , 总会有人种的 , 你的地今年收成怎么样 ? 另一男性: 收成不错 , 可现在粮食卖不了几个钱。(两个男性开始交谈 , 那个女性从他们的说话中排斥出去。 )[ 5 ] (P77)(4) 在对话中 , 女性喜欢使用疑问句 , 尤其是附加疑问句 , 以避免过于唐突或武断 , 以鼓励他人发表意见 , 进而促成一个良好的交流气氛 , 女性常被称为 “交谈的润滑剂 ” , 如: Hep s such a niceman, isnp t he? I suppose thatin Eng [ and, t oo . Family life has change a l ot in the last fiftyyears, hasnp t it? 综上所述 , 性别原型是人类的产物 , 是人们对两性适切行为的社会期望 , 是人们对男女两性在社会活动包括言语活动中行为模式统一和固定的认识 , 但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 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 , 性别原形具有不同的内涵 ,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 社会对两性的要求也发生很大的改变 , 很多领域己不再仅属于男性 , 两性之间的差异将会逐渐地缩小。

二、从 词形与词义看 性别歧视

下面拟从 “ 标志理论 ”入手 , 讨论 词形与词义中的 性别歧视。

(一 ) 词形中的 性别歧视有标志 (marked) 与无标志 ( unmarked) 范畴 , 是语言学家格林伯 ( J . Grenbery) 等人针对语言的关联性提出的 , 是一种把一对成分区分开来的区别性特征 , 区别的标准为 “ 简单、容易和普通 ” , 符合这一标准的为无标志 , 反之 , 则为有标志。标志还可以细分为: 形 式标志、分布标志和语义标志。形式标志 , 顾名思义是根据是否具有某种特定的外部特征或标记而下定义的 , 例如: 在p rince /p rincess, waiter /waitress, happy/unhappy中 , 每对反义词都有一个词 (p rincess 、waitress 、unhappy) 包含后缀或前缀 , 这种前后缀是表示相反意义的形式标志。分布标志则是指有标志项与无标志项不完全等量 , 通常有标志项在分布范围上要比无标志项更受限制。语义标志则是指“ 一个语义有标志词在词义上比语义无标志词较具体 ”(Lark, 1977) , 在语义学中 , 无语义标志的词在意义上具有泛指性 , 比有标志的使用范围广。 [ 6 ] (P29)调查英语词汇 , 不难发现 , 在表示男女两性的词中 , 几乎所有表示男性的词在形式上是无标志的 (极少数例外 , 如: bride /bridegr oom, widow/widower ) , 例: host /hostess, god /goddess, steward / stewardess, waiter /waitress,p rince /p rincess, her o /heroine等 , 也就是说 , 男性名词是常用的、普通的 , 这是根据标志理论的划分依据得出的结论 , 事实也是如此 , 这一点

可以反映出语言对男性的偏爱 , 对女性的轻视 , 形式标志是把女性当作多余的人(woman - as - extra - human) 来对待 , 而在 bride /bride2gr oom, widow /widower二组词中 , bride 和 widow 的无标志性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对女性的轻视。因为自古以来与之相对的 “ 新郎 ”为有标志 , “widower”为无标志 , 道理亦同。丈夫故世 , 女人必须守寡 , 称 “寡妇 ” (widow) , 实为 “正常、普通 ” ; 逝去妻子的男人称为 “鳏夫 ”(widower) , 但鳏夫常常可在续弦 , 即可逃掉 “widower”的称号 , 因此也就不常见了。故在 词形上是有标志的。 [ 6 ] (P29)英语中一些表示职业、地位较高的名词 (如: 英语p resident 、doct or 、 lawyer ; 法语 medecin 、architecte 、gen2eral 、minister ; 汉语 “ 科学家 ”“ 法官 ”“ 主席 ”“ 局长 ”等 ) 一般都是指男性 , 若要表示女性 , 往往在前面加上 词形标志来避免误会 , 如英语 “woman doct or” “femalep il ot” ; 法语 “medecin femme” ; 汉语 “女法官 ”“女主席 ” , 从而使女性职业名词在外在的形式上呈现出 “ 有标志性 ” 。而一些地位较低的职业 , 如 nurse 、secretary 等 , 欲只有表示女性 , 无形式标志 , 表示男性 , 要前加 male 、man 等。

表示男女性的词同时出现的前后顺序也能反映出语言(或社会 ) 对女性的歧视 , 决定两个并列的词的前后顺序的因素是多样的 , 但往往语义显著的 , 文化占优势的( culturally dominant) 一方放在首位 , 如: father and s on,gold and silver, great and small,

this and that, here andthere) 等。但当男女同时出现时 , 则遵守 “男先女后 ”的顺序 , 如 “father and mother , men and women, boys andgirls, he or she, his or her”等 , 把两者颠倒过来 , 就不符合语言习惯 , 只有 “ladies and gentlemen”是个例外 , 这一社交用语 , 也只不过是受 “ladies first”这一方西方社交习俗的影响而已 ,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 “女士并非永远优先 ” 。

[ 6 ] (P30)

(二 ) 词义中的 性别歧视

在词义方面 , 男性词汇往往为无标志 , 女性为有标志; 男性词汇常常 “褒义 ” , 女性词汇含 “贬义 ” , 女性词汇常常由于过于 “ 贬 ” , 我们不得不找一个委婉词语来代替它 , 这些都能从词义这个侧面说明对女性的歧视 , 笔者作以下归纳:

1 . 同一 “语言符号 ”用于不同性别 , 褒贬不一 , 如: call用于 “the call boy”与 “a call girl”时 , 虽都有“ 应召 ”的意思 , 但工作性质却不大相同。又如同一词用于不同性别主语中时 , 其义大相径庭 , 请对照以下例句:She is p r ofessi onal . 荡妇He is p rofessi onal . 具有专长的人士She is easy . 水性扬花He is easy . 容易相处She is fast . 放荡不羁He is fast . 动作敏捷She is tramp. 妓女He is tramp. 流浪汉英语中还有 cold, judge, p irate, game等 , 不胜枚举。

2 . 语言有忽视女性的倾向 , 而且也有贬低女性的成份 , 用于女性辱骂语为数不少。如: 英语 hen 、heifer 、pussy 、gossi p; 汉

语词 “母老虎 ” “母夜叉 ”等。而“black widow s p inster” “ blackMania” “Venusp s flytrap”等词把女性和不快的历史学家连在一起。美国南部沿海一带经常有破坏力强劲的飓风 , 却多以女性的名字命名如“Hurricane Besty” “Hurricane Camilla” 。汉语中许多由“ 女 ”构成的字具有贬义 , 如 “ 妖 ”“奴 ”“奸 ”“婪 ”“ 妒 ”“媚 ”等便是证明。还有一些倾向性很强的俗语 , 如: “ 妇人之见 ” “ 头发长见识短 ”“ 女人当家墙倒屋塌 ”等。

3 . 语言对女性的歧视还表现在词的演变过程中 , 表示女性的词汇的词义逐渐由褒义到贬义变化趋势。在古英语中 , governor /governess两个词分别指某领地行驶主权的男女首领。现在 governess 的词义演变为 “女家庭教师 ”或 “ 情妇 ” ; 而 governor 基本上保持原义。又如: mister和 mistress 原来分别指 “ 先生 ” 、 “ 女士 ” , 但现在 mistress 的词义为 “ 家庭主妇 ”或 “情妇 ” 。虽然 mistress 在人名前可缩为 Mrs . , 但仍与 mister 的缩写有别 , 因为使用Mrs . 等于公开向他人宣布了自己不想公开的婚姻情况。

4 . 委婉语 ( euphemism) 中对女性的贬降。英语中 , 人们直接使用 whore 或 p r ostitute觉得不妥 , 便使用 house2wife 、lady 、omnibus 、mistress 、girl 、nun 、academician 等委婉词来代替 , 甚至 nurse 、sp inster 、mother 、daughter 等词也有此用法。汉语中 “ 发生关系 ” “ 例假 ”等也是委婉用语。Dale

Spender ( 1980) 统计 , 在一本小册子中 , 用于女性的与 “ 性 ”有关的词是 220个 , 而用于男性的仅有 20个左右 (转引自 Nilsec, 1982) 。还有人对 《俚语词典 》作过统计 , 英语俚语中有超过 500个的同义称谓“ 妓女 ” , 而表示 “ 男妓 ”的同义词只有 65个。 [ 7 ] (P16)由此可揭示出女性在社会成员心目中的地位和价值。

5 . 英语中描述女性的词语所含的贬义色彩连 girl 、la dy和 woman 也不能幸免。16世纪前 , girl的本义是 “achild of either sex” , 后来才专指 “女孩 ” , 于是又成了词源学者们大做文章的对象: John Minshew ( 1625 ) 说“girl”源于拉丁语 “garrula” = talkative; Noah Webster(1828) 称它源于中古拉丁语 “gerula” , 原意为 “a youngwoman emp l oyed in tending children and carrying them a2bout” 。Meric Casaubon ( 1650 ) 称 该 词 源 于 希 腊 语“Kore” , 意为 “daughter/whore” 。然而在对 “boy”的追根溯源时 , 却没有出现贬义诠释 ( Franuis Junius, 1743;John Geory, Wacher 1737; ErnestWeekly 1992; GT . Oni2ous, 1966)。又如 “lady”一词原指 “ 高贵的女性 ” , “la2dy”和 “l ord”一样处于显赫的地位 , 受到人们的尊敬。但现在这种优雅、高尚的含义被玷污污 , 出现了 “lady ofeasy virtue” “foxy lady” “lady of p leasure” “lady of the eve2ning”等词汇。“woman”一词具有明显的贬义涵义 , 人们常常把 “woman”一词用 “ 性与生殖 ”相联系。说一个女人是 “old

woman”虽然不正确却无伤大雅。但如果把一个男人说成是 “old woman” , 那么就成了极大的污蔑与人身攻击了。再者 , “woman”一词在古英语中是从“wife”加 “man”变来的。而根据圣经所说 “woman”成了 “Adamp s rib word” , 甚至有人认为 “woman”是 “woet o man”变来的 , 种种诠释都是对女性地位的贬降 , 女性无论何时都逃脱不了从属男性的命运。

三、结语

由此可见 ,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语言中所折射出的性别差异和 性别歧视现象并不是由语言符号本身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 , 而是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民族思维方式在语言中的必然反映。若要消除语言中的 性别歧视现象 , 就要对 性别语言差异有一个透彻的理解 , 就必须把这些差异放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 , 从中找出这些差异的根据。只有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 , 女性的卑微观 , 男性的统治观 , 以及文化差异才能得到解释 , 语言的变革只能在社会变革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

[ 1 ] 罗建龙. 性别歧视与女权主义在英语中的表现浅析[ J ]. 福建外语 1992 (3 - 4) : 46 - 49 .

[ 2 ] 李诗平. 美国英语中的 性别歧视语言探讨 [ J ]. 国外外语教学 1995 (3) : 10 .

[ 3 ]秦秀白. 英语中 性别歧视现象的历史文化透视 [ J ].现代外语 1996 (2) : 18 - 23 .

[ 4 ] 宋海燕. 性别原型及其在两性言语交际能力中的反映 [ J ]. 外国语 1998 (2) : 61 .

[ 5 ] 王改燕. 男女语言行为差异初探 [ J ]. 外语教学1999 (1) : 72 .

[ 6 ] 李福印 , 杨华. 从 词形与词义看 性别歧视 [ J ]. 外语学刊 1997 (1) : 29 - 30 .

[ 7 ] 孔庆成. 语言中的 “ 性别歧视 ”两面观 [ J ]. 外国语 1993

(5) : 15 - 16 .


相关内容

  • 英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解读_胡红云
  • 英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解读 胡红云 * 摘要: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现象常常反映在语言中.从构词.语义.称谓和谚语四个方面解读了英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并对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以及发展趋势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英语;汉语;性别歧视;文化 作者简介:胡红云,女,教授.(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贸易系 ...

  • 浅谈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 陈 贺 (宿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摘 要:从英语语言出发,分析其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视男性用语为主体,女性用语为变体或附属:两性词语在词义上不对称:词汇排序上遵循"男先女后"的原则.接着从劳动性别分工.宗教思想.性别角色社会化三个角度对之进行原因解读.这为 ...

  • 谈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 谈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摘要]英语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自本世纪70年代初女权运动兴起后更有很大的改观.本文分析了语言性别歧视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且举例说明了性别歧视的主要表现,最后针对性别歧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性别歧视 性别语言 语言发展 Sapir- Wh ...

  •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浅析
  •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浅析 [摘 要]本文分析了英语中性别歧视的表现及原因,进而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性别歧视这一社会现象会逐渐弱化甚至根除,进而实现社会的平等和谐. [关键词]英语:性别歧视:规避策略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指在语言和语言使用中针对性别产生的偏见或歧视.对英语中性别歧视的研究在20世纪60年 ...

  • 从法语职业词汇构词看女性性别歧视
  • 第7卷第1期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ol.7No.1Feb.2008 2008年02月 JournalofShaoya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 语言研究 从法语职业词汇构词看女性性别歧视 彭凡 (湘潭大学,湖南湘潭411105) 摘要:经过长时间的斗争 ...

  • 语言文字中的性别歧视
  • 浅析语言文字中的性别歧视 摘 要: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不仅记录了中国 古代的物质和精神风貌,而且沉积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汉字既体现 了造字者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观念,从文化学角度分 析语言,可以发现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本文以汉字系统中的"重 女轻男".职业称 ...

  • 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形考作业一
  • <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形成性考核作业(一) 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一次小组讨论.在了解"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这门课的中心就在于分析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这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基础上,围绕性别.家庭.社区.组织.社会政策(五个中选取一个即可)等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所产 ...

  • 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及对翻译的影响
  • 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字体: 最大 大 中 小] 自动滚屏 (右键暂停) 发布日期:[2012-5-8] 人气:269 苗亚娜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摘 要:女性主义作为一种犀利的社会文化批评话语崛起在西方世界崛起后,当代西方女性主义者更是将视野投向文 ...

  • 不受歧视权及其实施
  • ·[**************] 理论与改革 不受歧视权及其实施 ■ 周伟 (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不受歧视权源于平等权基本权利,20世纪70年代发展为独立的法律权利,目的是保护 自然人不因其某些固有的.社会的特征受到不合理的区别对待.我国不受歧视权的立法体现在宪法.行政.民事. ...